【文档说明】高中物理课时作业(人教版选修第三册)模块综合测试.docx,共(6)页,566.36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a1f69e08ba9cd866ecab35aa1c2933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模块综合测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学性质.根据分子动理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运动,这反映了炭粒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磁铁可以吸引铁屑,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压缩气体比压缩液体容易得多,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远大于液体分子间距离D.将体积为V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在平静的水面上,扩展成面积为S的单分子油膜,则该油酸分子直径为VS2.下列关于液体
和固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晶体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和确定的熔点,但不一定是单质B.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也没有确定的熔点C.晶体都具有各向异性,而非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同性D.冰块打碎后,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说明冰不是
晶体3.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物质的认识不断深入,使很多现象有了较为正确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单晶体B.给农田松土的目的是破坏土壤里的毛细管,使地下水分不会被快速引上来而蒸发掉C.布制的雨伞伞面能明显
看到线的缝隙,但雨伞不漏雨水是因为水对伞面不浸润D.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成内能,但内能不能全部转化成机械能4.如图所示,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封闭一定质量气体.在某次实验中,活塞迅速下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筒内的气体压强可能不变B.筒内气体的温度不变C
.筒内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D.单位时间内撞到筒内壁单位面积上的气体分子数增多5.有甲、乙两分子,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只在相互间分子力作用下,由远处沿x轴向甲靠近,两分子的分子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x的关系如图所示,设乙分子在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总能量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
分子在Q点时处于平衡状态B.乙分子在P点时加速度为0C.乙分子由P到Q的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D.乙分子由P到Q过程中分子势能一直减小6.关于教材中的插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图甲所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煤油中小粒灰尘的布朗运动,说明小粒灰尘在做无规则运动B.如图乙所示为分子势能EP随
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示意图,若将两个分子由r=r0处释放,它们将逐渐远离C.如图丙所示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则T1<T2D.如图丁所示,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浮力的作用7.如图所示为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图中的显微镜可在圆周轨道上转动,通过显微镜前相连的荧光
屏可观察α粒子在各个角度的散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图中的B位置进行观察,屏上观察不到任何闪光B.在图中的A、B两位置分别进行观察,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几乎一样多C.卢瑟福选用不同金属箔片作为α粒子散射的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基本相似D.卢瑟福通过该实验得到了原子的“枣糕模型”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少B.氢原子被激发后发出的
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小于红外线光子的能量C.α射线是由原子核内放射出的氦核,与β射线和γ射线相比它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会随温度或压强的变化而变化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阴极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原理相同B.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蕴藏在核内的能量会释放出来
C.激光具有高度的相干性,所以可以被调制用来传递信息D.玻尔原子理论也能成功解释氦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10.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中,体温枪被广泛使用,成为重要的防疫装备之一.某一种体温枪的工作原理是:任何物体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时都会向外发出红外线,红外线照射到体
温枪的温度传感器,发生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从而显示出物体的温度.已知人的体温正常时能辐射波长为10μm的红外线,如图甲所示,用该红外光线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光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
知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则()A.波长10μm的红外线在真空中的频率为3×1016HzB.将图甲中的电源正负极反接,则一定不会产生电信号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02eVD.若人体温度升高,辐射红外线的强度增强,则光电管转换成的光电流增大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
共54分)11.(6分)(1)某同学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________.A.油酸未完全散开B.油酸中含有大量的酒精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D.求每滴体积时,1mL的溶液的滴数误多记了10滴(2)某同学在
实验室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大小”的实验中,实验的方法及步骤如下:A.向体积V油=1mL的油酸中加酒精,直至总量达到V总=500mL;B.用注射器吸取①中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把它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当滴入n=100滴时,测得其体积恰好是V0=1mL;C.往边长为30cm~40cm的浅盘里倒
入2cm深的水,将痱子粉均匀撒在水面上;D.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玻璃板上描下油酸膜的形状;E.将画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数出轮廓
范围内小方格的个数N,小方格的边长l=20mm.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同学遗漏的重要步骤是________;②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是________mL;③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m;(结果保留1位有效
数字)④若痱子粉撒得过厚,则会使分子直径的测量结果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12.(8分)如图所示,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操作步骤如下:①在注射器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将注
射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逐个连接起来;②缓慢移动活塞至某位置,待示数稳定后记录此时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体积V1和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值p1;③重复上述步骤②,多次测量并记录;④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相应图像,分析得出结论.(1)在本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需
要保持不变的量是气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2)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推拉活塞时,动作要快,以免气体进入或漏出B.推拉活塞时,手不可以握住注射器气体部分C.活塞移至某位置时,应迅速记录此时注射器内气柱的长度和压力表的压强值(3)某同学测出
了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几组压强p和体积V的值后,以p为纵轴、1V为横轴,画出图像如图所示,则产生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A.实验过程中有漏气现象B.实验过程中气体温度降低C.实验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D.实验过程中外面气体进入注射器,使注射器里面气体质量增加了(4)在不同温度环境下
,另一位同学重复了上述实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均正确.环境温度分别为T1、T2,且T1>T2.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可能正确反映相关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________.ABCD13.(10分)放射性同位素146C被考
古学家称为“碳钟”,它可以用来判定古代生物体的年代.求:(1)宇宙射线中高能量的中子碰到空气中的氮原子147N后会形成146C,146C很不稳定,易发生β衰变,其半衰期为5720年,放出β射线,写出有关的2个核反应方程;若β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E,则该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为多少?(真空中光速为
c)(2)若测得一古生物体遗骸中146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2.5%,则此遗骸的年代约有多少年?14.(14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管中有两段水银柱c、d,长度分别为12cm、20cm,两水银液柱上表面相平,c水银柱上
面管中封闭一段长为20cm的理想气体A,两水银柱间封闭着一段理想气体B,已知大气压强为76cmHg,环境温度恒定,重力加速度为g.(1)求气体A的压强;(2)若使玻璃管竖直向下做加速度为0.5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稳定后气体A的长度.15.(16分)如图所示,一汽缸固定
在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通过不计质量的活塞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缸壁的摩擦可忽略不计,活塞的横截面积S=100cm2;活塞与斜面上的物块A用平行于斜面的轻杆连接,斜面的倾角也为θ,在斜面上有另一物块B,A、B的质
量均为m=10.0kg,两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33;两物块间距为d=10cm,开始时活塞距缸底L1=10cm,轻杆恰好不受力的作用,缸内气体压强p1等于外界大气压强p0=1×105Pa,温度t1=
27℃.现对汽缸内的气体缓慢加热,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斜面的倾角θ=30°,g=10m/s2,求:(1)物块A开始移动时,汽缸内的温度;(2)物块B开始移动时,汽缸内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