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2)页,2.221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9d4d5d73ff79f24e37357f40f96cb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天文学家研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
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A.河外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可能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该行星()A.水域面积大B.大气层太薄C.距离太阳太远D.距离恒
星太近【答案】1.B2.D【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该行星“绕昏暗恒星运转,距地球仅40光年”,这表明这颗恒星不是太阳,但距离地球、太阳都比较近,因此,它属于与太阳并列的其他恒星系统,属于银河系,B正确,C错误;河外星系是银河系外的由大量恒星组成的星系,A错误;地月系是由地球、
月球构成的天体系统,D错误。故选B。【2题详解】根据材料“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此判断,“水世界”类地行星可能没有生命存在的主
要原因是该行星由于距离恒星太近,表面温度太高,D正确,水域面积大、大气层太薄、距离太阳太远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点睛】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生命的发
展;体积质量适中:适中的引力形成大气层;存在液态水等。下图以集合形式示意地球四个圈层,圆甲示意岩石圈,圆乙、圆丙和椭圆丁示意地球的外部圈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图中属于生物圈的是()A.甲B.乙C.丙D.丁4.生
物圈的主要特点是()A.四大圈层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圈层B.生物圈就是地球上动植物的总和C.生物圈生命起源于陆地D.四大圈层中厚度最大【答案】3.D4.A【解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甲表示岩石圈;丙圈层分布最高,表示大气圈;乙圈层位于岩石圈和大气
圈之间;丁圈层广泛分布于其它几个圈层,联系了其它几个圈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圈的底部,乙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代表生物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乙圈层代表水圈。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4题详解】生物圈的主要特点是是四大圈层的主体和最活跃
的圈层,A正确;生物圈是地球上动植物和生存环境的总称,B错误;生物圈生命起源于海洋,C错误。四大圈层中厚度最厚的是大气圈,D错误。故选A。【点睛】生物圈包括水圈的全部、大气圈的底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恐龙统治了地球长达一
亿六千万年之久,突然间消失灭绝了。对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有不同的猜测,但都缺乏科学的依据,这也成为生物史上的难解之谜之一。完成下面小题。5.盛极一时恐龙突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A.古生代末期B.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寒武纪D.新生代6.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A.中生代和新生代B.古生代寒武纪和中生代末期C.古生代和新生代第三纪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答案】5.B6.D的【解析】【5题详解】盛极一时恐龙生活在中生代时期,在中生
代末期的白垩纪完全灭绝,B正确,ACD错误。故选B。【6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分别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大约5亿4200万
年前到5亿3000万年前,在地质学上被认为是寒武纪的开始时间,寒武纪地层在2000多万年时间内突然出现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而在早期更为古老的地层中,长期以来没有找到其明显的祖先化石的现象,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简称“寒武爆发”。这也是显生宙的开始。2024年8月19
日(农历七月十六日)晚,2024年度的超级大月亮如期而至,这轮又圆又亮的超级月亮宛如一颗璀璨的“夜明珠”悬挂在半空中,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仰望。世界多地也可以看到这轮“超级月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超级月亮”所处的天体系统中
,级别最低的是()A.太阳系B.地月系C.银河系D.可观测宇宙8.此日,月球位于()A.①B.②C.③D.④【答案】7.B8.A【解析】【7题详解】的“超级月亮”即月球,其所在天体系统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因此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此时的月亮为位于近地点附近时的满月,①为满月,②为新月,月球围着地球绕转,③④月球位置标注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卫星:绕行星运转的质量很小的球状天体,不能自己
发光,卫星的大小差别很大,月球为地球的天然卫星。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10.形成该河谷的主要作用是()A.流水侵蚀作用B.
流水堆积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冰川堆积作用【答案】9.C10.A【解析】【9题详解】河谷在不同发育阶段所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在河谷发育初期以下切侵蚀为主,河谷呈现出V形;随着河谷的发育,河床展宽,河流流速减慢,河
流的侧蚀越来越强,河谷呈现U形,进而发育成宽而浅的槽形。由图可知,③地河谷最窄、以下切为主,发育最早;①地河谷最宽、以侧蚀为主,发育最晚,故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排列,③②①正确,故选C。【10题详解】河谷属
于河流侵蚀地貌,A正确;流水堆积地貌主要有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B错误;冰川侵蚀主要形成峡湾、冰斗、角峰等地貌,而冰川堆积主要形成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及蛇形丘等地貌,CD错误。故选A。【点睛】流水侵蚀作用包括溯源侵蚀、下切侵蚀和侧向侵蚀。溯源侵
蚀主要发生在源头,使得河床向源头方向延长,或形成河流袭夺现象。河流流经山区,流量较大、流速较快时,以下切侵蚀为主,使得河床加深,形成V形谷。河流流经中下游平原地区,随着河流流速减慢,下切侵蚀作用减弱,侧
向侵蚀作用加强,使得河床加宽,在侧向侵蚀的过程中,伴随着泥沙沉积。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大潮”。图左为“杭州湾至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图右为“日、地、月三者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钱塘江出现大潮时
,月球的位置位于()A.甲或乙B.甲或丙C.丙或丁D.乙或丁12.若仅考虑潮差因素,图中四个潮水站最适合建潮汐发电站的是()A.七堡B.盐官C.澉浦D.乍浦【答案】11.D12.C【解析】【11题详解】当太阳和月球位于一条直线时,引潮力最大,形成天文大潮,即日、
地、月成一直线时,即乙和丁位置,D正确;当月球位于甲、丙位置时,太阳、地球、月球呈直角三角形,引潮力小,形成小潮,AB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读图可知,七堡的潮差为6.03-5.63=0.40;盐官的潮差为6.01-
2.71=3.30;澉浦的潮差为5.19-(-0.62)=5.81;乍浦的潮差为6.01-2.71=3.30。若仅考虑潮差因素,图中四个潮水站澉浦的潮差最大,最适合建潮汐发电站,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有:海浪、潮汐和洋流。海浪:表层海水在风的直
接作用下产生的风浪。潮汐︰在天体(主要是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3时和15时)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
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14.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B.水库中心区
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答案】13.B14.C【解析】【13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3:00(夜间)和15:00(白天)距水库距离不同的位置的气温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A错误,
B正确;3:00时水库中心区气温高于东西两侧,15:00时水库中心区气温低于东西两侧,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一天中水库与周围地区昼夜热力差异在变化,热力环流的方向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A错误;白天水库气温低气压高,气流下沉,夜晚水库气温高气压低,气流上升,B错误;白天
水库气温低气压高,风由水库吹向四周,C正确;晚上水库气温高气压低,风由四周吹向水库,D错误。故选C。【点睛】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如图表示绕旋在内蒙
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据此完成下列小题。的15.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向斜成谷B.断裂下陷C.地形平坦D.风力侵蚀16.图中由①至②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
,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最可能的是()A.B.C.D.【答案】15.C16.B【解析】【15题详解】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以侧蚀为主,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河道逐渐变弯曲,故河流的河曲形态主要是流水在平坦地形区侵蚀形成的,C
正确;向斜和断裂下陷属于内力作用,与“蛇曲”无关,AB错误;风力侵蚀形成的是风蚀城堡、雅丹地貌,不是河曲的成因,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内蒙古高原的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AC错误;据图可知,图中河流剖面①处是凹岸,是侵蚀河岸,河岸较陡,
②处是凸岸,是沉积河岸,有沉积物,坡度较缓,结合选项,B正确,D错误。故选B。【点睛】河流在流动过程中,首先受到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河道出现弯曲,使得河流的流动方向出现变化,与河道两侧的河床相互作用,河水
对凹岸不断侵蚀,凸岸不断沉积,使河流的整体形态不断地发生变化,形成河流独有的一种平面展布的弯曲形态的特征。因此在凹岸一侧以侵蚀为主,河道较深;在凸岸一侧以堆积为主,河道较浅。二、综合题1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A图为流水堆积作用下形成的____地貌,B图为____作用下形成的沙
丘地貌。C为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冲积扇地貌。(2)AC两图所形成的地貌,位于入海口的是____图,位于出山口的是____图(填字母)。【答案】(1)①.三角洲②.风力堆积③.流水堆积(2)①.A②.C【解析】【分析】本题以地貌景观图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
,涉及地貌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A图呈倒三角形,为流水堆积作用下形成的三角洲地貌,B图为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下
形成的沙丘地貌。C为呈扇形,是流水堆积作用下形成的冲积扇地貌。【小问2详解】A为三角洲,三角洲地貌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C为冲积扇,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整流罩是运载火箭的重要
组成部分,可以保护飞船免受气动加热(是指物体与空气或其他气体作高速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高温气体对物体的传热过程)的影响。下图为飞船升空示意图。(1)指出飞船上升至④位置时所处大气层温度、密度及大气运动特征。的(2)高层大气局部温度可达1000℃以上,但火箭飞行过程中
整流罩在到达高层大气之前就会脱离,请简析原因。(3)指出飞船升空过程中对广播信号传输影响最大的大气层名称,并说明原因。【答案】(1)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以对流运动为主。(2)高层大
气大气稀薄,受气动加热影响小(3)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电离层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可以反射无线电波。【解析】【分析】本题以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大气垂直分层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
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飞船上升至④位置时还处于对流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尤其大气
上冷下热,大气不稳定,以对流运动为主。【小问2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整流罩是运载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保护飞船免受气动加热(是指物体与空气或其他气体作高速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高温气体对物体的传热过程)的影响。而
高层大气大气稀薄,受气动加热影响小。【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高层大气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可以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讯具有重要作用。19.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结合材料说明宁夏平原形成的外力作
用。(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其成因。(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答案】(1)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黄
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综上所述,宁夏平原形成的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2)AB处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地势较低。CD处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原因: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为主,地势较高。(3)沉积
物依次颗粒变小。原因:流水堆积作用具有分选性,水流速度减小,大颗粒的泥沙先沉积,小颗粒的后沉积。【解析】【分析】本题以冲积扇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地质构造、地貌、等高线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
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的。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从地质构造上来说,宁夏平原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及周边河流带来的沉积物沉积而形成宁夏平原。【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
出,等高线向高处凸出说明地势相对较低,其形成原因是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形成河谷(山谷);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说明地势相对较高,其形成原因是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为主,地势较高。【小问3详解】从出山麓口往湖
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是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搬运能力的减弱,泥沙逐渐沉积。一般来说,颗粒大,比重大的随着流速减缓、搬运能力减弱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可以随着水流到更远的地
方,然后才沉积。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7月初,安徽歙县遭遇一轮历史罕见的强降雨,境内多条河流水位上涨,河水倒灌入城造成多地积水严重。歙县地处皖南山区,植被覆盖率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477mm。歙县水系发达,
新安江穿城而过,曲折东南流,流入千岛湖,最终注入东海。下图为歙县水系示意图。(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此次歙县积水难以下渗的原因。(2)从新安江水库水量的收支状况角度,列举属于“收入”的水循环环节。(3)说明大幅度增加城市绿地面
积对城市水循环各环节影响。【答案】(1)持续多日降雨致使地下径流已经饱和,积水难以下渗;此次暴雨强度大,地表径流水量大、流速快。(2)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3)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调节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增
加下渗,提升地下水含量;植被蒸腾作用增强,使空气中的水汽增多,空气湿度增大。【解析】【分析】本题以安徽歙县水系示意图及其某次强降水为材料,涉及水循环环节及影响、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影响下渗的因素
包括坡度大小、土壤状况、降水强度、降水时间、植被覆盖等因素。从水循环角度主要分析降水与地表径流,从材料可知,此次强降水的暴雨强度大,导致地表径流量大,且流速快,不利于下渗;并且此次持续性的降水导致土壤过湿,使土壤水分和地下
径流已达饱和状态,积水难以继续下渗。【小问2详解】材料显示歙县位于新安江水库的上游地区,该地的众多河流最终注入新安江水库,所以新安江水库的水量的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输入;新安江水库与库区周边比较,地势较
低,雨季时库区周边的降水下渗以地下径流形式汇入水库,再加上水库上方的降水直接进入水库。【小问3详解】分析植被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从植被涵养水源与调节气候角度描述。大幅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使植被覆盖率提高,降水时减弱了地表径流流速,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河流
水位较低时,植被涵养的地下水可以以地下径流的方式补给河水,从而调节地表径流季节变化;由于下渗增多,地下水含量增多;植被增多,蒸发、蒸腾量增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湿度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