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章测评.docx,共(10)页,1.80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9c210be5e03598729e8b788d716c4b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为了揭示世界人口分布情况,美国地理学家邦奇(W.Bunge)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隐去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其中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
、北美东部。读部分世界人类大陆图,完成1~3题。1.关于乙处人类大陆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经济发达B.自然地理条件优越C.城市发展水平高D.工业发展较早2.丁处只形成人口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A.地处沿海,气候湿热,人烟稀少B.环境条件
差,难以形成大面积的人口密集区C.水稻种植业发达,形成人口孤岛D.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形成人口孤岛3.关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B.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
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越明显C.现代社会,自然因素已不再影响人口分布D.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不产生影响解析根据轮廓和位置可判断甲处位于欧洲,乙处位于南亚,丙处位于东亚和东南亚,丁处位于亚欧大陆。第1题,乙处(南亚)形成人类大陆与其自然地理条
件优越、农业发达有关。第2题,丁处形成人口孤岛,说明其周围地区人烟稀少;该处深居亚欧大陆内部,环境条件较差,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密集区。第3题,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小。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
济、政治、历史、文化和科技等。答案1.B2.B3.B读某大洲沿30°纬线人口密度图,完成4~5题。4.①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原因是()A.现代工业发展早B.经济高度发达C.灌溉农业发展早D.矿产资源丰富5.②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A.针叶林广布B.未开发的雨林地区C.干旱的沙漠地区D.地势高峻的高原解析第4题,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大洲为亚洲,①地区位于印度河流域,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灌溉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因此现在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C项正确。第5题,②地区位于青藏高
原。青藏高原地势高峻,以高寒山地气候为主,气候严寒,生态环境脆弱,D项正确。答案4.C5.D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下表为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状况。据此完成6~7题。地区面积比例%人口比例%人口密度(人/千米2)东南部4
696305西北部544116.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植被C.水文和农业D.历史和经济7.我国西北地区总体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A.海拔较高、气候凉爽B.地处山麓、临近河
流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解析第6题,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地形和气候。人口大多分布在地形平坦、气候适宜的地区。第7题,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多沙漠,地形以高
原、山地、盆地为主,所以人口多分布在地形平坦的山麓且临近河流。答案6.A7.B下图显示我国五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据此完成8~9题。8.甲、乙、丙三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依次对应正确的是()A.陕、新、鲁B.新、陕、鲁C.陕、鲁、新D.新、鲁、陕9.
河南省人口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B.地形C.农业D.工业解析第8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密度小于甘肃省,陕西省人口密度大于甘肃省,山东省人口密度大于陕西省。故B项正确。第9题,河南省西部地形以山地为
主,人口密度小;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口密度大。故B项正确。答案8.B9.B读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示意图,完成10~11题。10.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B.空间分布总体稠密C.大多分布在距河7~10
千米范围内D.距河2千米内人口最多11.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①水能资源分布②矿产资源分布③地形地势状况④取水便利程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A、B两项错误;距河7~1
0千米内人口密度小且变化小,说明该距离范围内人口分布少,C项错误;距河1~2千米内人口密度最大,说明该距离范围内人口分布最多,D项正确。第11题,水能资源分布不影响人口分布,①错误;根据图示,人口主要分布在距离河谷较近的河谷低
地附近,该处并不一定有矿产资源,②错误。海拔较低处较为温暖且低地建设比较便利,说明地形因素影响该流域的人口分布,③正确;距离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人们沿河居住,主要原因是取水方便,④正确。B项正确。答案10.D11.B下图分别示意1995年、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
据此完成12~14题。12.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迁入的地区是()A.东北部B.南部C.中西部D.西部13.与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A.数量减少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C.迁移规模变小D.净迁入的地区减少14.影响美
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经济B.交通C.文化D.教育解析第12题,读图可知,1995年,东北部来往的箭头有三组,经计算可知,东北部为净迁出的地区;南部来往的箭头有三组,经计算可知,南部为净迁入的地区;同理可知,中西部
和西部为净迁出的地区。故选B项。第13题,由于图示是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故无法得知美国人口数量,A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整体迁移规模都在变小,并没有向中西部大量回迁,B项错误、C项正确;净迁入的地区仍然还
是南部,没有变化,D项错误。故选C项。第14题,美国南部由于新兴产业较多,就业机会多,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高,吸引人口迁入。故选A项。答案12.B13.C14.A下图示意美国、俄罗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英国四个国家接纳外国移民状况。据此完成15~17题。15.目前影响国际移民规模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B.交通C.矿产D.气候16.甲国最可能是()A.俄罗斯B.美国C.英国D.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7.从民俗、宗教考虑,丙国适宜接纳()A.法国移民B.印度移民C.埃及移民D.巴西移民解析第15题,
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第16题,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移民迁入国,从移民人口占世界总移民人口比例可以看出,甲国为美国。第17题,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由于石油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劳工,
故移民人口占本国人口比例高,故丙国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埃及都以阿拉伯人为主,埃及经济落后且距离丙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近,民俗、宗教相近,故最适宜移民到丙国。答案15.A16.B17.C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人口跨省迁移示意图。读
图,完成18~20题。18.该地迁出的人口主要是()A.少年儿童B.青壮年C.大中学生D.老年人19.推测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上海B.浙江C.广东D.广西20.人口迁出对该区域的影响是()A.缓解人口老龄化B.增大就业压力C.缓解人地矛盾D.加剧环境污染解析第
18题,读图可知,人口迁出率在14~49岁占比最大,说明该地迁出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B项正确。第19题,该省级行政区以人口迁出为主,说明经济较落后。上海、浙江、广东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广西经济相对较落后,故选D项。第20题,青壮年人口迁出加剧当地老龄化;
减轻当地的就业压力;缓解人地矛盾;减轻环境污染。答案18.B19.D20.C读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完成21~22题。21.造成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A.人口密度超过本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B.土质疏松C.夏季暴雨
集中D.本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22.本地区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是()①土地资源质量差,以沙地、草原为主②降水较少,水资源较少③科技水平低④对外开放程度低⑤人口受教育水平低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解析第2
1题,从图中可看出B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该处的人口密度为47人/千米2,已远超出30人/千米2的本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导致生态破坏严重,进而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第22题,图中北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经济、科技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故资源环境承载力小。北部
和南部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不大。答案21.A22.B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90年代人口流动示意图,完成23~25题。23.下列人口负担最轻的省级行政区是()A.四川B.广东C.海南D.广西24.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
动的主要原因是()①城镇化的表现②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③大城市劳动力短缺④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5.从图示信息分析,下列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合理的是()①加快经济发展,调控人口承载力②依靠资源开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③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④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23题,人口承载系数是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数值越小说明人口负担越轻,据图可以判断人口负担最轻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第24题,改革
开放使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第25题,依据图示信息可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负担较轻,故可以加快经济发展,调控人口承载力;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答案23.B24.D25.D二
、综合题(共50分)26.(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下图为俄罗斯人口分布图。材料二俄罗斯拥有180多个民族。根据2010年10月25日人口普查的初步结果显示,俄罗斯人口只有1.41亿。联合国人口组织推算,到2
050年,俄罗斯的人口数量将减少到1.21亿。日益严重的人口危机已经是俄罗斯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1)简述俄罗斯的人口分布特征。(2)解决俄罗斯人口数量下降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3)试分析日益严重的人口危机给俄罗斯
带来了哪些影响。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人口稀少,而西部人口十分稠密;南多北少。(2)提高人口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吸纳外来移民。(3)劳动力储备日益枯竭,劳动力价格昂贵;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制约资源的开
发和经济的发展等。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德国净移民人口与总人口增长图。材料二德国失业人口与大型城市群的人口比例图。(1)描述德国1960—2010年人口增长特点及动力。(2)分析2006年德国净移民人口总数下
降的原因。(3)分析2009年以后,德国人口迁移及就业的特点。(4)评价移民对德国产生的影响。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总人口和净移民人口曲线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人口增长较快,以自然增长为主。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总人口减少,1980年后,人
口自然增长是负值。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缓慢增长。人口增长的动力主要为国际移民。第(2)题,2006年德国净移民人口总数下降的原因是该年经济萧条,就业岗位减少,2006年失业人口比例出现高峰。第(3)题,2009年以后,德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群人口比例增加,失业人口比例下降,说明人口主要迁
往大城市,就业岗位增多。第(4)题,移民进入德国,会给德国带来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可缓解德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但随着大量人口的迁入,也会给该国的就业、交通、环境等带来压力。答案(1)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人口
增长较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人口减少;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增长缓慢。德国1960—2010年人口增长的动力主要为国际移民。(2)2006年失业人口比例出现高峰,说明该年经济萧条,就业岗位减少。(3)人口主要迁往大城
市;就业岗位增多。(4)有利:增加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不利:影响社会安定;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加重社会负担。28.(10分)读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人口净迁入总量及其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与分性别年龄户籍的上海常住人口规模
图,完成下列各题。(1)据图分析上海净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比广东高的原因。(2)据图分析上海外来人口的年龄构成特点,并解释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分析人口迁移分别对上海、贵州人口问题产生的影响。解析第(1)题,上海常住人口数量与广东常住人口数量相差较
大,远小于广东常住人口数量,而净迁入人口数量较多,所以净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高。第(2)题,由图可知,上海的外来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原因主要从经济因素方面考虑。第(3)题,上海为人口迁入地,贵州为人口迁出地。这种人口迁移对上海、贵州人口问题产生的影响不同:上海人口老龄化得以缓解,劳动力充足,
但对提高少年儿童比例作用不大;贵州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流失,留守儿童增多。答案(1)上海常住人口数量远小于广东常住人口数量,而净迁入人口数量较多,所以上海常住人口占比例高。(2)特点:以20~49岁的青壮年劳动力为
主。原因:上海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等。(3)上海人口老龄化得以缓解,劳动力充足,但对提高少年儿童比例作用不大;贵州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流失,留守儿童增多。29.(14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大,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
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的原因。(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3)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千米2,目
前已达13人/千米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看法提供依据。解析第(1)题,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看,准噶尔盆地南部石油、铁等资源丰富,说明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有铁路经过,同时该地区的省级行政中心乌
鲁木齐也位于准噶尔盆地南部,说明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第(2)题,塔里木盆地深居我国大陆内部,周围高山环绕,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因植被破坏与水资源利用不当,土地荒漠化严重。因此要提高南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应防治土地沙漠化;加快节水工程建设,发
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业结合;发展经济。第(3)题,赵先生的观点是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含义与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两方面考虑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最高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再增加人口数量,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实际的人口密度必须低于这一数值。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从环境角度分析,新疆地区气候干旱,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较差,一旦破坏,极难恢复,因此应限制人口数量。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
;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2)防治土地沙漠化;加快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业结合;发展经济。(3)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最高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该地区人
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应限制人口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