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八年级物理(苏科版)》-新课练13 杠杆(苏科版)(原卷版).doc,共(5)页,403.44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9b163cd479efebfd8bd652992dc399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新课练13杠杆一、选择题1、使用筷子夹菜时,筷子属于()A.省力杠杆B.费力杠杆C.等臂杠杆D.无法确定2、关于力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臂一定在杠杆上B.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为零C.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D.杠杆越长,力臂越大3、下图
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4、如图所示,用一始终与木料垂直的力将木料的一端匀速提起,在这个上升的过程中,力F()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是安装在铁道路口的道口栏木机,当火车接近道口时,落下
电动栏木机栏杆,阻挡行人和车辆通过,当火车通过后,在A处施加一个动力,可将栏杆拉起来,此时它是一根()A.省力杠杆B.费力杠杆C.等臂杠杆D.无法确定26、如图所示,用一细线悬挂一根粗细均匀的轻质细麦
秸秆,使其静止在水平方向上,O为麦秸秆的中点.这时有两只大肚皮的蚂蚁同时从O点分别向着麦秸秆的两端匀速爬行,在蚂蚁爬行的过程中,麦秸秆在水平方向始终保持平衡,则()A.两蚂蚁的质量一定相等B.两蚂蚁的爬行速度大小一定相等C.两蚂蚁的质量与爬行速度大小的乘积一定相等D.两蚂
蚁对麦秸秆的作用力一定相等7、吴晓是一名钓鱼爱好者。如图所示,吴晓用力向上拉鱼竿,把鱼拉出水面。此时,钓鱼竿可以看成一个()A.省力杠杆,增大两只手之间的距离能省力一些B.省力杠杆,减小两只手之间的距离能省力一些C.费力杠杆,减小两只
手之间的距离能省力一些D.费力杠杆,增大两只手之间的距离能省力一些二、填空题8、铡刀也是杠杆,其轴是________,切草处是________力作用点,刀柄是________力作用点,它是________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9、已知作用在某杠杆
上的动力是2N,阻力是5N,阻力臂是5cm,为使杠杆平衡,动力臂长________cm,若将阻力增大2.5N,仍使杠杆平衡,不改变力臂长度,动力应增大________N。10、请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在下面表
格空白处填上适当数据。311、从力臂的定义上看,力臂是由和共同决定的,它包含了力的两个要素。12、如图所示杠杆中O是支点,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在B点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120N,在右端点D处挂一重物G,已知OD=0.6cm,BD=0.2cm,则物重G=________N。13、在电视剧《三国》
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一群士兵力拉动一个杠杆,会将石块抛向敌方阵营它是个________杠杆.要把石块抛出去,图中作用在A点的力沿________方向最小(填“a”、“b”或“c”).三、作图与实验14、如图
所示,杠杆在力F1、F2的作用下(F2未画出)处于平衡状态。O为支点,L2是力F2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和力F2的示意图。1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使杠杆两端在不挂钩
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这样便于。(2)如图所示,杠杆每格长度相同,杠杆的口处已挂着2个0.5N的钩码,要使杠杆平衡,则应在杠杆的处,挂上个0.5N的钩码。41.如图所示是吊车正在起吊货物的示意图.该装置通过液压伸缩撑杆推动吊臂并使吊臂绕O
点转动,从而通过钢绳将货物缓慢吊起.假设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仅通过转动吊臂提升货物的过程中,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不断增大B.钢绳对吊臂的作用力不断增大C.撑杆对吊臂作用力的
力臂不断增大D.钢绳对吊臂作用力的力臂不断减小2.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轻质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均为2cm,在B点竖直悬挂4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当在A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动力F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对该杠杆此状态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的动力臂为8
cmB.该杠杆为费力杠杆C.该杠杆的阻力大小为0.5ND.动力F的大小为1.5N3.如图所示是一种抽水马桶水箱自动上水装置的示意图.当水箱内的水达到一定高度时,浮标带动杠杆AOB压住入水口,停止上水.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
1、阻力F2和动力臂l1.4.如图所示为药房里使用戥子称称量药物时的情景,图中已标注阻力F2,请作出阻力臂L2和动力F1.5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2-3-4-5(1)没挂钩码的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
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2)如图-1所示,小明在杠杆左边A处挂了4个1N的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6个重0.5N的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根据这次实验得出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小明实验中的不妥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2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保持杠杆水平平衡,把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小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变大,拉力变大的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2和图-3中的杠杆都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乙和F丙,则
F乙______F丙.(选填“>”、“<”或“=”,设杠杆质地均匀,支点恰好在杠杆的重心,不计支点处摩擦)(5)继续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如图-4所示,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在B点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弹簧测力计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杆缓慢匀速上升,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
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则:①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②若只将测力计的作用点由A点移至C点,O、B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6)如图-5所示为家庭电路常用的两种墙壁开关,其按钮可绕面板内的轴转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________较易损坏,这是因为按动这种开关的________较小,按动需要的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