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4)页,2.918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91799e58d32d35e9698cdc5b46dcb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当地时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哈马斯宣布对以色列采取军事行动,以色列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巴以冲突再起。中东是世界上跨境水冲突最严重的区域。图为约旦河流域周边的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下列地区跨国水冲突最严重的是(
)A.约旦河的上游地区B.黎巴嫩的北部地区C.以色列地中海沿岸D.死海南部沿岸地区2.严重的水争端对该地区未来最可能的影响是()A.淡水资源的总量严重减少B.死海的年蒸发总量不断增加C.石油资源的开发严重受阻D.死海湖面缩小并
有可能枯竭【答案】1.A2.D【解析】【1题详解】约旦河的上游地区是以色列、叙利亚、约旦、巴勒斯坦的交界处,该地区降水少,地表径流缺乏,对约旦河的淡水资源争夺明显,A正确;图中显示黎巴嫩北部和以色列地中海沿岸没有跨国境的河流,无跨国水冲突事件,B、C错误
;死海南部虽为以色列和约旦交界处,但死海为咸水湖,无法提供淡水资源,水冲突不严重,D错误。故选A。【2题详解】只要自然环境不发生巨大变化,不管各国如何争水,当地淡水资源的总量是不会有大变化的,A错误;死海水的蒸发量和水争端
没有关系,而且水争端会导致入湖水量会大幅减少,死海的蒸发量不是增多而是减少,B错误;争水与石油资源开发的直接关联不大,C错误;由于约旦河是死海的主要补给来源,此地是世界上争水最严重地区,上游争水严重,入湖水量会大幅减少,如果持续下
去会产生死海湖面缩小并有可能枯竭的问题,D正确。故选D。【点睛】中东地区气候干旱,常年雨水稀少,因此比石油资源更加的珍贵。水资源缺乏是中东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三七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被明代药学家李时珍称为“金不换”。云南三七分布较广,以文山州各县为主要产区。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文山州
积极打造以三七为主的千亿级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文山三七在生长期内(3~5月)经常缺水,导致缺水最主要的原因是()A.水源污染严重B.降水偏少C.地表水渗漏严重D.气温回升,蒸发量大4.为实现文山州千亿级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可采取()①研发新品种,提升
质量②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量③延长三七产业链,加大综合利用力度④围绕三七种植园,拓展生态观光旅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3.B4.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利用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3题详解】水资源短缺的成因
是供水量和需水量之间的矛盾。地表水下渗、水污染的现象不会只在特定时间出现,A、C错误。3-5月三七生长需要大量水资源,但此时雨带尚未到达,降水少,B正确。此时气温有所回升,蒸发量增大,但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4题详解】研发新品种提升品质,扩
大规模、延长产业链都可以推动文山州千亿级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建设,旅游业虽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与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无关,综上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择A。【点睛】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在细质红层砂岩构造裂隙的基础上,经外力作用,岩体会形成鼓包,其上岩粒间的胶结物经过反复的吸水和脱水,会进一步在鼓包
表面形成龟裂纹(图)。这种龟裂地貌景观多见于裸露的陡坡上。某研学小组在江西省的一处国家地质公园发现,该地山体西北高、东南低,北侧多陡坡,岩性以红色砂岩为主,发育有典型的龟裂地貌景观;由于外营力的不同,该地各坡向的龟裂地貌发育存在差异。完成下面小题。5.在龟裂地貌演化的初期,鼓包表面的龟裂
纹将()A.加宽加深B.加宽变浅C.变窄变浅D.稳定不变6.该地龟裂地貌景观发育最明显的坡向是()A.西北坡B.西南坡C.东北坡D.东南坡【答案】5.A6.A【解析】【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在细质红层砂岩构造裂隙的基础上,经外力作用,岩体会形成鼓包,其上岩
粒间的胶结物经过反复的吸水和脱水,岩粒间的胶结物破碎脱离,鼓包表面的龟裂纹将加宽加深,A正确BCD错误。故选A。【6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地山体北侧多陡坡,岩性以红色砂岩为主,而龟裂地貌景观多见于裸露的陡坡
上,而且山体西北高、东南低,说明西北坡的坡度更陡峭,植被覆盖率更低,因此该地龟裂地貌景观发育最明显的坡向是西北坡,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龟裂纹在断面上常呈“V”形,表面上成不规则多边形状,以四边形为主。该类型龟裂纹只发育于碎屑物的表面,裂纹中有较粗的碎屑物充填。读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某学校附近一处山谷的等高线、夏季某日不同时刻25℃等温线图,图中a、b等温线表示当地时间10时、16时气温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有关25℃等温线分布的时刻及主要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a等温线
表示10时,西坡是阴坡B.a等温线表示16时,东坡是阳坡C.b等温线表示10时,西坡是阴坡D.b等温线表示16时,东坡是阳坡8.山风是沿山坡吹向谷底的风,谷风正好相反。当日,在相同的天气和地面状况下,图中甲、乙两地比较,正确的
说法是A.上午,甲地谷风比乙地弱B.甲、乙两地最高温时刻相同C.下午,乙地谷风比甲地弱D.甲地气温日较差可能比乙地小【答案】7.B8.D【解析】7题详解】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10点,太阳位于东部天空,
山谷的西坡被阳光照射,气温高;16点太阳位于西方天空,山谷的东坡被阳光照射,气温高;因而,a等温线表示16点,b表示10点。B正确,ACD错误。故选B。【8题详解】当日,在相同的天气和地面状况下,图中
甲乙两地比较,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由于坡向不同,甲乙两地当日最高温应不相同,A错误;上午,甲地的谷风比乙强,B错误;下午,乙地山风比甲弱,C错误;甲地的最高气温应较低,气温日较差可能比乙地小,D正确。故选D。L县地
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区面积达95.5%,辖103个村(含6个居委会),以纳西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2015年该县户籍人口为23.78万人,常住人口为22.91万人,下图示意L县自西向东不同区域人口流动状况。完成下面小题。【9.甲、乙、丙、丁四个县域功能区分别是()A.主
城近郊区、偏远山区、主城远郊区、主城区B.主城近郊区、主城区、主城远郊区、偏远山区C.主城远郊区、偏远山区、主城近郊区、主城区D.主城远郊区、主城区、主城近郊区、偏远山区10.L县村域人口流动活跃度东部显著高于西部,可能是因为东
部()A.旅游业较发达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C.教育医疗设施好D.农业收入有限【答案】9.B10.D【解析】【9题详解】据图分析可知,丁地的人口流动强度为负值,而且丁地人口流动活跃度在四地中是最高的,由此
可以判断出丁地人口流出较多,说明该地区应属于经济落后的偏远山区。主城区以人口流入为主,则人口流动强度应为正值,所以乙地应该是主城区。图中的甲地人口流动强度基本稳定,说明甲地的人口变化较小;但是丙地与丁地有相似特征,丙地的人口流动强度为负值,人口流动活跃度较高
,但是丙流出相对较少,由此可知甲地是主城近郊区,丙地是主城远郊区。结合选项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据上题判断可知,东部地区主要是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耕地面积小,农业收入有限,人口流出多,流入少,人口流动活跃度较大,D项正确。由于东部地区属于偏远山区,其经济
发展水平低,距城市远,旅游业不发达,教育医疗设施较落后,ABC项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环境质量等)和人文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历史、宗教等因素)。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均衡,人口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以获得更高收入
。古人在太湖南部的滨湖沉积区修筑东西向的“横塘”,开凿南北向的“姿港”,之后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横塘纵溇”的水系格局(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1.“横塘纵溇”的主要功能是()A.旱引涝排B.水力发电C.净化水质D.水产养殖12.“
溇港”北窄南宽有利于()A.增加耕地面积B.保护河道C.提高通航能力D.安全防卫13.近年来,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太湖流域()A.冬季气温升高B.植被破坏严重C.人口数量增多D.居民素质降低【答案】11.A12.B1
3.C【解析】【11题详解】该地区降水丰富,河汊纵横,地势低平,容易发生旱涝灾害;“横塘纵溇”可以雨季行洪排涝,旱季引水灌溉。A对。太湖地区地势平坦,落差小,不适宜发电,B错。古代经济密度小,水质受到的影响较小,横塘纵溇不能净化水质,C错。横塘纵溇水域较小,不利于养殖,D错。故选A。【12题
详解】汛期,由南向北的河水经过逐渐变窄的河道得以加速,湍急而来的水流将淤积的泥沙冲入太湖;旱季,由北向南的太湖水从逐渐变宽的河道缓缓流过,能够减少对岸堤坡脚的冲刷,B对。不会增加耕地面积,其作用也不是通航,同样不具有安全防卫功能,ACD错。故选B。【13题详解】近年来,太湖流域人口数量增多,生
产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大,导致太湖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多,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C对。水体富营养化与气温升高、居民素质变化和植被破坏关系不大,ABD错。故选C。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湖泊总体呈快速扩张趋势,部分湖泊发生水系重组(邻近湖泊因湖水
溢出而形成上下游汇流关系)。左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内流区重组后的水系。右图示意该内流区水系重组前后甲乙丙湖的湖泊水位变化(与2000年的水位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湖泊及其水位变化对应正确的是()A.甲湖—①、乙湖
—③、丙湖—②B.甲湖—②、乙湖—③、丙湖—①C.甲湖—①、乙湖—②、丙湖—③D.甲湖—②、乙湖—①、丙湖—③15.关于水系重组前后甲乙丙三湖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组前甲湖湖水汇入乙湖B.重组前乙湖湖水汇入丙湖C.重组后甲湖流域面积扩大D.重组
后乙湖湖盆容积缩小16.随着气候暖湿化,该区域湖泊盐度变化最不明显是()A.甲湖B.乙湖C.丙湖D.不好确定【答案】14.A15.B16.B【解析】【14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
的湖泊总体呈快速扩张趋势,部分湖泊发生水系重组(邻近湖泊因湖水溢出而形成上下游汇流关系)”可知,湖泊水位上升,但是水位增加不同,形成水系重组,结合图中湖泊之间水流流向可知,甲湖湖水流向乙湖,甲湖湖泊水位
增加较多,形成外溢,因此甲湖对应为①,乙湖湖水又流向丙湖,因此丙湖湖水水位上涨且与甲湖变化趋势类似,因此丙湖对应为②;乙湖位于甲湖和丙湖之间,起到调节作用,湖泊变化较小,因此乙湖对应为③,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1
5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水系重组主要原因于气候暖湿化,重组后甲湖流向乙湖,主要原因在于甲湖海拔较高,气候暖湿化后,甲湖补给增多,湖泊水位上升,形成外溢,甲湖流域面积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湖水位变化较小,湖盆容积变化小,D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甲湖和丙湖的在水位变化趋势相近,因此重组后甲湖变化较大,影响丙湖水位,重组前后乙湖对丙湖影响相差不大,因此重组前乙湖流向丙湖,甲湖未流向乙湖,A错误,B正确;故选B。【16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湖和丙湖水位明显上升,水量增加,盐度降低,乙湖重组前后均有湖水流出,盐度不会发生明
显变化,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冰川冰雪
融化速度加快,淹没沿海低地地区,同时带来病虫害等灾害加剧。二、综合题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冰洋上,是亚欧大陆距北极点最近且有常住居民的地区。该群岛由崇山峻岭组成,完
整保留着十几亿年前至今的连续岩层,近60%的地表被冰河及雪原覆盖,角峰、冰刃、冰斗等地貌景观广布。与格陵兰岛近3000米的巨厚冰层相比,斯瓦尔巴群岛平均冰层厚度只有几十到几百米。群岛周围被浮冰环绕,夏季(6~10月)部分海域浮冰消融可通航。下图示意斯瓦尔巴群岛的位置。材料二
:目前,俄罗斯在斯瓦尔巴群岛周边海域的浮冰上陆续建立了若干个浮冰漂流科考站。这些科考站建在坚实的、面积达数十或数百平方千米海冰上,拥有完备的科考设施,一般可供科学家工作2~3年。下图为拍摄的浮冰漂流科考站图片
。(1)分析该群岛成为北极地区重要科考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2)试分析与甲地相比,乙地海水水温高的原因。(3)简述与斯匹次卑尔根岛上的陆基科考站相比,浮冰漂流科考站在科考活动方面的优点和不足。【答案】(1)距离北极近,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相对较好,气温适宜;连续岩层保留完整,地貌类型多样,地质
科考条件优越;冰层厚度相对较小,岩石样品收集难度较低。(2)乙地比甲地纬度低,太阳辐射较多;北部的岛屿削弱了冷空气对乙地的影响;位于海峡处,受外海寒流影响较小。(3)优点:可以随浮冰漂流,科考范围广,更便于观测北冰洋海洋
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不足:受海冰碰撞、消融影响大,使用寿命短,有安全风险;位置不固定,设备维护和物资补给较为困难。【解析】【分析】本题以斯瓦尔巴群岛及北极科考站为材料,设置了三个小题,涉及到科考基地有利自然条件分析
、水温差异原因分析、浮冰科考站优点和不足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斯瓦尔巴群岛成为北极重要科考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以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貌冰盖厚度等方面加
以分析。斯瓦尔巴群岛是亚欧大陆距北极点最近且有常住居民的地区,因此距离北极近,地理位置优越;深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与极地同纬度其它地区相比,更温暖湿润,“与格陵兰岛近3000米的巨厚冰层相比,斯瓦尔巴群岛平均冰层厚度只有几十
到几百米”表明气候条件相对较好,气温适宜;崇山峻岭上角峰、冰刃、冰斗等地貌景观广布,地质科考条件优越;冰层厚度相对较小,岩石样品收集难度较低。【小问2详解】影响水温的因素可从纬度位置、洋流、地形等方面考虑。读图可知,乙地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多;乙地北部有岛屿,削弱了北
方冷空气对乙地的影响;乙地位于海峡处,而甲地直接与外海相连,因而乙地受外海寒流影响较小。【小问3详解】与岛上陆基科考站相比,海上浮冰科考站利用浮冰移动的特点,具有考察范围广,便于观测洋流运动、海洋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的优点;但受海冰碰撞、消融的影响,科考站的使用寿命短;随着
浮冰的漂移,位置不固定,设备维护及物资补给较为困难,安全隐患较大。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喀纳斯湖位于新疆阿尔泰山附近,距阿尔泰山主峰(友谊峰)约60km。友谊峰区主要由浅海—海相变质碎屑岩和侵入的花岗岩等组成。阿尔泰山喀纳斯流域冰川
广布,冰蚀作用强烈,冰川地貌随处可见。喀纳斯湖两侧崖岩林立,断层痕迹清晰,是第四纪冰川和构造断陷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为喀纳斯湖形成过程(a-b-c三个阶段)示意图。(1)简析喀纳斯流域冰蚀作用强的原因。(2)简述喀纳斯湖的形成过程。【答案】
(1)纬度较高,降雪量大,冰川多;山地地形,坡度较大,冰川作用力强。(2)该地区在内力作用下,形成断裂带;断裂带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在多次冰川侵蚀作用下﹐形成湖盆;冰川堆积物累积,堵塞河道,冰川融水汇入而形成湖泊。【解析】【分
析】本题以新疆阿尔泰山喀纳斯湖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冰川作用、湖泊成因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该地纬度较高,受山地阻挡作用显著,多地形雨,降雪量大,因此该地区冰川广布;该区域为山地地形,地势起伏大,坡度较大,冰蚀物受重力作用影响易被搬运,最终侵蚀面裸露
并接受下一次侵蚀,冰川作用力强。【小问2详解】由材料和图片信息可知,该地区内力作用剧烈,在内力作用下,形成断裂带;由于岩层发生断裂,断裂带岩石破碎,易受外力的风化、侵蚀;该地区冰川广布,冰蚀作用强烈,在多次冰川侵蚀作用下,地表下陷逐渐形成喀纳斯盆地;由于冰川堆积物长期累
积,堵塞河道,再加上长期的冰川融水汇入,最终形成喀纳斯湖。【点睛】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豆喜暖、喜光,对土壤水分要求高,其生产需占用相对较多的土地,而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是大豆高产条件之一。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每年的大豆需求量达到了1
.1亿吨以上。之前我国的主要大豆进口国是美国,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大豆进口需求从美国开始转向了巴西。2019年,我国进口8851万吨大豆中大约有5767万吨来自巴西,相当于同期中国进口大豆总量的65.2%。巴西的大豆种植主要分布在三大区域南部和中南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北部和东
北部地区。下图示意巴西大豆产区分布。(1)简述巴西发展大豆种植业有利自然条件。(2)说明与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相比,中南部、中西部地区成为巴西大豆主产区的原因。(3)推测我国大豆进口由美国转向巴西的主要原因。【
答案】(1)巴西地处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地形平坦开阔,土地面积宽广;巴西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光照充足,可以一年四季生产;巴西属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充沛,土壤含水量较高。(2)中南部、中西部地区纬度较高,气候温和,大豆生长期长,
品质好;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国内市场广阔;南部高原比北部平原降水少,光照充足;临近海洋,运输便利。(3)巴西绝大部分地区的日照时间更长,温度更高,农作物果实利于积累更多的蛋白质,大豆品质更优,巴西大
豆较美国大豆价格低,市场竞争力强。【解析】【分析】本题以巴西大豆为背景,涉及巴西有大豆区位分析、区域条件的差异、我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的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调用和运用能力。【小问1详解】据
材料可知,巴西大豆主要种植在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属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充沛,土壤含水量较高。巴西纬度低,热量充足,光照条件好,可以一年四季生产;地处平原高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适合大规模的大豆生产。【小问2详解】巴西中南部、中西部地区
纬度较高,太阳辐射相对北部和东北部弱,气候温和,大豆生长期长,品质好;加上两地区是巴西人口密集区,劳动力充足,大豆消费量大,消费国内市场广阔;北部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南部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比北部平原降水少,光照充足;南部靠近海洋,港口多,运输便利,方便出口。【小问3详解】主要从品质和价格
两方面回答,品质优:巴西绝大部分地区的日照时间更长,温度更高,农作物果实利于积累更多的蛋白质,大豆品质更优,价格便宜:巴西的生产成本相比美国低,巴西大豆较美国大豆价格低,市场竞争力强。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陇南市位于甘
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会区域,扼陕甘川三省要冲,陇南市境内高山森林密布,丘陵河谷交错,气候宜人,水、能源矿产等资源丰富,但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陇南市山区的发展长期高度依赖自然资源,曾
经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核心部分。近年来,陇南市通过产业扶贫等多元帮扶措施实现了脱贫,但当前区域内脱贫户的生计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可持续生计仍面临巨大挑战。下图示意陇南市多元帮扶措施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
机制。(1)指出陇南市山区曾经为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核心部分的原因(2)请指出陇南市脱贫帮扶措施实施的依据(3)从农户角度出发,为改善陇南市脱贫后农户生计脆弱性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地理位置偏僻,对外联系不便;地势起伏大,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多发;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的的产出低,人均收入低。(2)陇南市水、能源、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进行产业扶贫;位置偏僻,与外界交流不便,可通过完善信息网络,开展电商扶贫,促进特色产品外销;部分地区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难以在当地脱贫,可通过易地搬迁改
善生存环境,实现脱贫;境内山高林密,地貌景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可进行旅游扶贫。(3)脱贫农户积极参加省内、省外务工,拓宽增收渠道;进行创业,加大对旅游业等的参与力度;在农业条件优越地区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规模,拓宽销售渠道。【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陇南市自然地理概况和脱
贫致富方法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区域发展的差异、区域发展与因地制宜,脱贫攻坚等知识点,考查图文分析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小问1详解】从题干可知该地地处秦巴山区、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会区域,地理位置偏僻,对外联系不便;而且位于两级阶梯的交界处,地
势起伏大,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该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农业落后,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产出低,人均收入低。【小问2详解】该地地处秦巴山区、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会区域,地势起伏大,水、能源、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进行产业扶贫;该地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地势崎岖,位置偏僻,与外界交流不便,可
通过完善信息网络,开展电商扶贫,促进特色产品外销;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难以在当地脱贫,可通过易地搬迁改善生存环境,实现脱贫;从题干可知境内山高林密,地貌景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可进行旅游扶贫。【小问3详解】从题干可知该地产业以农业为主,本地工业较少,脱贫
农户积极参加省内、省外务工,拓宽增收渠道;本地旅游资源丰富,可以进行创业,发展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加大对旅游业等的参与力度;当地降水较少,光照充足,在农业条件优越地区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规模,拓宽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