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届高中语文专题综合强化练 第36练 语言表达+名句默写+非连续性论述类文本阅读(三)Word含解析

DOC
  • 阅读 3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86.672 KB
  • 2024-12-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5届高中语文专题综合强化练 第36练 语言表达+名句默写+非连续性论述类文本阅读(三)Word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5届高中语文专题综合强化练 第36练 语言表达+名句默写+非连续性论述类文本阅读(三)Word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5届高中语文专题综合强化练 第36练 语言表达+名句默写+非连续性论述类文本阅读(三)Word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3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5届高中语文专题综合强化练 第36练 语言表达+名句默写+非连续性论述类文本阅读(三)Word含解析.docx,共(8)页,86.67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89d0632caee5f6d694a554e25be29b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36练语言表达+名句默写+非连续性论述类文本阅读建议用时30分钟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75页1.[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又是一年槐花儿飘香的季节,小伙伴们有没有想

起儿时那些带有妈妈专属味道的槐花美食?不过,槐花①。常见的槐花有三种:淡黄色的国槐花,夏末开花,可以入药②;白色的刺槐花(也叫洋槐花),夏初开花,花香味甜,可食用但不可入药;红色的槐花(变种)仅供观赏,既不能食用,③。也就是说

,我们吃的槐花美食来自白色刺槐。白色刺槐是我国重要的蜜源、食花和景观植物,原产北美。而我国土生土长的树种,是国槐。国槐在我国不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比如被奉为“神树”,

种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种植在庭前屋后。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大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贵)、槐第(三公的宅第

)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答:(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

弦..。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答案:(1)①并不都是能吃的②但不可食用③也不能入药(2)D解析:(1)第①空,根据前文的“槐花美食”和后文的“可食用”“不能食用”可知,有的槐

花可以食用,有的槐花不可以食用,故此处可填写“并不都是能吃的”或意思相近的语句。第②空,根据后文“白色的刺槐花……可食用但不可入药”“红色的槐花……既不能食用”,以及“我们吃的槐花美食来自白色刺槐”可知,黄色的国槐花只

可入药,不可食用,故此处可填写“但不可食用”或意思相近的语句。第③空,由前一分句“既不能食用”可知,此处应填“也……”;根据前文“淡黄色的国槐花……可以入药”“白色的刺槐花……可食用但不可入药”“红色的槐花(变种)仅供观赏,既不能食用”可知,此处是说红色的槐花不

能入药,故此处可填写“也不能入药”或意思相近的语句。(2)文中的“槐蝉”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槐蝉”代指高官显贵。A项,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管弦”代指音乐。B项,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桑梓”代指家乡。C项,使用了借代的修辞

手法,“娥眉”代指美女,诗中指杨玉环。D项,没有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当中原的青铜文化如火如荼之时,面对铜料欠缺的窘境,务实的越人①,开创了瓷器生产的②。秦汉时期是中国的社会转型期,

各行各业的面貌都③,古老越地的陶瓷业也是如此。进入东汉,过去的原始瓷④退出历史舞台,一种面貌全新的青瓷诞生了。(),一如浙江生产的青铜器,细致入微又古朴端庄,拥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越窑和龙泉窑是浙江更是中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直到今天,不

仅现代龙泉青瓷忠实地继续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更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现代工艺大师的作品也将龙泉青瓷带入了一个新境界。这些陶瓷精品,每一件都是独特的艺术珍品,饱含着越地匠人务实创新的精神内涵。(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答:(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南方瓷器,不同于北方的厚重胎体和较强的玻璃质感,一般是胎质坚硬细腻、釉色晶莹纯净B.一般是胎质坚硬细腻、釉色晶莹纯净的南方瓷器,不同于北方的厚重胎体和较强的玻璃质感C.不同于北方瓷器的厚重胎体和较强的玻璃质感,南方的一般是胎质坚硬细腻、釉色晶莹纯净

D.南方瓷器,一般是胎质坚硬细腻、釉色晶莹纯净,不同于北方的厚重胎体和较强的玻璃质感(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答案:(1)①另辟蹊径②新纪元③焕然一新

④悄然(2)A(3)现代龙泉青瓷不仅忠实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更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解析:(1)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新风格或另找一个新途径、新方法。新纪元: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也指划时代的事业

的开始。此处是说越人开创了瓷器生产的新的历史阶段,用“新纪元”。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强调样子变得鲜明、有光彩,也可指思想感情、语言、风气等;此处说的是各行各业的面貌都变得崭新,用“焕然一新”。悄然:①形容忧愁的样子。②形容寂静无声。此处是说过去的原

始瓷无声无息地退出历史舞台,用“悄然”。(2)括号前说“一种面貌全新的青瓷诞生了”,由此可知括号内应首先点明这种“面貌全新的青瓷”,即“南方瓷器”,由此排除B、C两项;根据下文“一如浙江生产的青铜器……拥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可知,括号内的句子应以南方瓷器的特点

衔接下文,这样更具连贯性,由此排除D项。故选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对人类来说,病毒并非都是有害的。比如有一种被称为噬菌体的病毒,一些生活在人体内的细菌被它感染,发挥抗感染。不同于抗生素不

分青红皂白地“滥杀”,噬菌体只针对特定的细菌,通常不会针对那些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当然也有一些病毒,刚开始不会危害人体,最后却走向反面,例如肿瘤病毒。它们平时在宿主细胞的基因组里复制、传代,并不会损害宿主细胞。但是在某

些状态下它们可以形成转化蛋白,不再接受细胞的调节,导致疾病。科学家巧妙地利用病毒的遗传特性,将它们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利用病毒载体将特定的遗传物质运送进细胞,使其在细胞内发挥各种特定作用。这种利用病毒载体的模式现在已经广泛地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和治疗中。(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

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2)简要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35个字。答:答案:(1)(示例)比如有一种被称为噬菌体的病毒,它能够感染生活在人体内的一些细菌,发挥抗感染的作用。(2)有些病毒对人类有害,有些病毒对人类有益,所以

要正确认识病毒。解析:(1)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中途易辙,第一句话没有说完,第二句话就改说“细菌”了;二是语序不当,“一些”应放在“生活在人体内的”后面;三是成分残缺,“抗感染”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

其后加“的作用”。(2)解答此题,首先需要了解段落大意。第一段说明有些病毒对人类有益;第二段说明有些病毒对人类有害;第三段说明有些病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和治疗。然后据此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对文段内容进行概括即可,概括时要注意字数限制。4.[20

24·福建仙游一中月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键盘侠是一个网络词语,指部分在现实生活中胆小怕事,而在网上发表“个人正义感”的人群。毫无疑问,“键盘侠”从出现开始,①。但也只有他们尚且不自知地沉浸在网络评论区里

,一个个“妙语连珠”“口吐莲花”,对各类网络事件评头品足,②,殊不知,真正的侠客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绝不会是评论区里义愤填膺,现实面前一言不发、默默无闻的路人甲。其实真正的“键盘侠”,还是注重“侠”字,③,键盘可以成为两种不同性格的分割线,但侠气却是不容

分割的。答:答案:示例:①就带有鲜明的贬义色彩②以为这样就是真正的侠客③而不是“键盘”两字解析:①处,根据文本“键盘侠是一个网络词语,指部分在现实生活中胆小怕事,而在网上发表‘个人正义感’的人群”,毫无疑问,“键盘侠”从出现开始,就不被人们认可,所以第①处从此角度

谈即可。②处,从文本“但也只有他们尚且不自知地沉浸在网络评论区里,一个个‘妙语连珠’‘口吐莲花’,对各类网络事件评头品足”可知,他们自我感觉良好,所以此空应从他们的角度谈对自己这种行为的认识,再根据后文“真正的侠客是……”可知,此处应是说他们“以为这样就是真正的侠客”。③处,根据前文“注

重‘侠’字”和后文“键盘可以成为两种不同性格的分割线,但侠气却是不容分割的”可知,此空应填“而不是‘键盘’两字”。5.[2023·浙江联考]经过高中三年的努力,你即将踏入大学的校园。下面有一份大学的报到指南,请你把这一报到流程图转化为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

连贯,不超过120个字。答:答案:示例:新生报到时间为9月3日到4日的7:00—19:00。届时请新生带上录取通知书到招生办报名,接着到财务处缴费,再办理校园一卡通,这三项事务都在艺体馆大厅办理。然后到操场找各自院系报到,最后去图书馆领取行李,

到公寓中心(A、B、C、D座)办理住宿。解析:本题要求转述大学新生的报到流程图,要注意箭头的指向,答题时注意报到时间,同时地点、对应事项、流程顺序都要准确表达清楚。6.[2023·新课标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

《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3)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

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就很好。答案:(1)草创未就(已)就极刑而无愠色(2)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3)示例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示例二: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示例三: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7.[2024·南宁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适应性测试]阅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说《红楼梦》是“自叙传”,是否以胡适为始呢?如果就五四以后的立说而言,可以说是的。但其实乾隆时人本就明白,这部小说的实质是写作者自家的,因此鲁迅才说“自传说”之出现实际最早,而肯定

确立反在最后。比如书中有二十首诗作,其所引原诗都已发现为富察明义之作,我们考明曹雪芹与富察明义家交往关系密切,彼此相知,非同道听途说之比。又如同时人吴云跋石媪玉的《红楼》剧本,也说《石头记》是“小说之

妖也。本事出曹使君家”。如果再往晚一点的时代看,1903年夏曾佑在《小说原理》中指明:“写贫贱易,写富贵难。此因发愤著书者,以贫士为多,非过来人不能道也。观《石头记》自明。”可见夏氏是看出了作者曹雪芹即是亲历者,亦即此书是自叙的道理。两年以后,1905年,王国维始作《红楼梦评论》,其言

有云:纵观评此书者之说,约有二种,一谓述他人之事,一谓作者自写其生平也。这也足以说明,在胡适先生考证《红楼》之前的20年,“自叙传”之说本就存在,并未中断或绝迹。嘉庆十七年(1812)已有刊本的二知道人所著《红楼梦说梦》早已揭出:“盲左、班、马之书,真事传神也;雪芹之书,

虚事传神也。然其意中,自有实事;罪花业果,欲言难言,不得已而托诸空中楼阁耳。”这话已够明白。道光元年(1821)已有刊本的诸联所著《红楼评梦》也说:“凡值宝、黛相逢之际,其万种柔肠,千端苦绪,一一剖心呕血

以出之,细等镂尘,明如通犀。若云空中楼阁,吾不信也;即云为人记事,吾亦不信也!”这是何等的真情实话,何等具有说服力的逻辑语言!至于咸同年代撰刊的书,可举江顺怡《读红楼梦杂记》的一则。其言曰:“或谓《红楼梦》为

明珠相国作,‘宝玉’对‘明珠’而言——即(纳兰)容若也。窃案《饮水》一集,其才十倍宝玉,苟以宝玉代明珠,是以子代父矣!况《饮水词》中,欢语少而愁语多,与宝玉性情不类。盖《红楼梦》所纪之事,皆作者自道其生平,非有所指。数十年之阅历,悔过不暇,自怨自艾,自忏自悔,而暇及人乎哉?”他驳“纳兰说”的理

由,都切中其病害,难以比附之理最明。到鲁迅作《中国小说史略》,于其中郑重指出的则是:“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然胡适既考得作者生平,而此说(按:指蔡元培说)遂不立……然谓《红楼梦》乃作者自叙,与本书开篇契合者,其说之出实最先,而确定反最

后……知曹雪芹实生于荣华,终于零落,半生经历,绝似石头……”以蔡元培先生为代表的“索隐派”,源于本土传统,极力反对“写己”之论,此是民初年代之事,至今后继有人,以“虚构”“概括”为理由而批判“自传说”的风潮,则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事。鲁迅的看法是,从整体宏观看,小说分明是曹雪芹

自叙——因为他的半生,即与“石头”绝似。说得这样明白确切,岂不足见《红楼梦》更可能是“自叙”而不是“他叙”?(摘编自周汝昌《红楼十二层》)材料二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

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在写实的同时,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出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

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忽忽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

足人的主体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的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小说本就是间隔疏离现实人生的一种手段,荒诞、幻化更增强了这种间离效果。《红

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

阅读与欣赏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完全地写实,让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一种“站队”,这就往往会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隐私,涉嫌造舆论,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至少首先

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摘编自王蒙《红楼启示录》)(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乾隆时期就有人认为《红楼梦》为作者自传,但这种学说直到五四之后才确立。B.富察明义的诗,吴云的跋,二

知道人的《红楼梦说梦》都可作为自传说的证据。C.有人认为《红楼梦》为纳兰明珠所作,江顺怡的《读红楼梦杂记》对此作了驳斥。D.蔡元培先生以“虚构”“概括”为理由反对自传说,作者不认同蔡元培这种看法。(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作品需要一

些幻化出的生动、神秘、奇异,否则就缺乏文学性。B.写实的作品,一般具有厚重、拙朴、超脱等特点,因此与梦幻的作品有所不同。C.荒诞性与梦幻性是相对于科学性、可知性而言的,它有一种突破现实的美。D.小说应该追求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不应该涉嫌不敬、溢美、揭隐私、造舆论。(3)下

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A.孟子曾言:“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B.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C.苏轼在写给谢民师的回信中说道:“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D.毛

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4)“新红学”是指五四运动之后胡适等学者进行的《红楼梦》研究,它主要研究《红楼梦》的作者和版本。依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属于“新红学”范畴的一项是()A.脂砚斋是《红楼梦》最早的读者之一,其写下的大量评点式评语随《红楼梦》抄本的

正文保留下来,有助于我们了解著作原貌。B.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将真实历史中的曹家和文学作品中的贾家合而为一进行考证,分析了其中的人物及其籍贯问题。C.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从民族主义情感出发,提出《红楼梦》的立意在于反对满族统治,从而把《红楼梦》解读成一部政治小说

。D.吴宓运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一与多”之说,分析《红楼梦》的结构和人物,把对《红楼梦》的认识提升到了哲学层面上。(5)这两则材料评论《红楼梦》的角度有何不同?分别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答:答案:(1)D(2)C(3)A(4)B(5)①材料一从《红楼梦》作者的角度进行考证,它启示我

们,阅读文学作品要了解作者生平,知人论世,还要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研读。②材料二从《红楼梦》艺术特色的角度进行论述,它启示我们,真小说应该像《红楼梦》那样,写实与荒诞、幻化相结合,现实与梦幻相结合。解析:(1)张冠李戴。根据材料一第三段

中的“以蔡元培先生为代表的‘索隐派’,源于本土传统,极力反对‘写己’之论,此是民初年代之事,至今后继有人,以‘虚构’‘概括’为理由而批判‘自传说’的风潮,则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事”可知,以“虚构”“概括”为理由批判

“自传说”的不是蔡元培,而是“索隐派”的后继者。(2)A项,“文学作品”扩大范围,“否则就缺乏文学性”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二第一段中的“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出的生动、神秘、奇异……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可知,材料中说的

是“写实的作品”,并非所有的文学作品,且不能得出如果没有幻化出生动、神秘、奇异就“缺乏文学性”的结论。B项,“超脱”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的“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可知,“超脱”是梦幻的作品的特点,写实的作品

的特点应该是“执著”。D项,“应该”“不应该”曲解文意,材料二第五段中的“往往会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隐私,涉嫌造舆论”说的是完全写实的缺陷,“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说的是加入幻化的好处。(3)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材料一的主要

观点是《红楼梦》是作者的“自叙传”。A项,意为读书要了解作者,知人论世,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主要观点。B项,强调写作要反映现实;C项,强调言辞达意的重要性;D项,强调文艺为大众。B、C、D三项均与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无

关。(4)结合材料理解概念的含义。A项,脂砚斋不是五四运动之后的学者,与题干“新红学”定义中“五四运动之后”的时间范围不相符。C项,蔡元培对《红楼梦》立意的解读,与题干“新红学”定义中的“主要研究《红楼梦》的作者和版本”的内容范畴不相符。D项,吴宓研究的是《红楼

梦》的结构和人物,也与题干“新红学”定义中的“主要研究《红楼梦》的作者和版本”无关。(5)比较分析论述角度。解答本题,需要先分别找出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切入点,然后结合材料的论证思路、主要观点谈启示。材料一开篇即提出“说《红楼梦》是‘自叙传’,是否以胡适为始呢?”的设问,

而后主要结合曹雪芹本人与富察明义家的交往、富察明义的诗、吴云的跋以及夏曾佑、王国维的相关评论,得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是亲历者的结论,进而论证了《红楼梦》“自叙传”之说本就存在的观点。第二段引用清代评论《红楼梦》的多种刊本中

的相关表述,如二知道人的《红楼梦说梦》、诸联的《红楼评梦》、江顺怡的《读红楼梦杂记》等,得出《红楼梦》的作者正是曹雪芹而非纳兰明珠的结论。第三段引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的内容,再次指出《红楼梦》更可能是作者“自叙”。由此可知,材料

一主要围绕“《红楼梦》是‘自叙传’”的中心话题展开论述,具体论证过程中,主要从《红楼梦》作者的角度进行考证,然后大量列举《红楼梦》的相关研究资料,证明《红楼梦》更可能是作者曹雪芹的“自叙”而非“他叙”

,这就启示我们阅读文学作品一定要了解作者生平,做到知人论世,此外还要结合其他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深入研读。材料二开篇即指出《红楼梦》在写实的同时增添了一些幻化出的内容使其更具有文学性。材料二第二段论述写实与梦幻结合是真小说家的境界,是人生真味的体验。材料二第三段论述荒诞、幻化是人的精神主体的

一种要求,也是一种美。材料二第四段论述荒诞、幻化增强了《红楼梦》间隔疏离现实人生的效果。材料二第五段指出写实与梦幻结合使《红楼梦》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由此可知,材料二主要是从《红楼梦》的艺术特色的角度进行论述的,强调了写实与

梦幻相结合的重要性,这就启示我们,创作真小说时应该像《红楼梦》那样,写实与荒诞、幻化相结合,现实与梦幻相结合。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