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84.706 KB
  • 2024-10-2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1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共(14)页,84.70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8575aeaad796e8984bd524a97f58f3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天水一中高二级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检测考试语文试题(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儒家文化体系

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如此,汲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家作为基本情感纽带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

识。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

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

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其次,“家国天下”意识是现代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它既连接传统的修齐治平,也连接社会、民族、国家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

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

,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最后,支撑和实现“家国天下”精神的是仁爱的“生生”之德。中国人内心的“天人合德”实际指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中的相生相与,它肯定世界是交感的,自然规律和人世伦理是可以相互推演的,也是相互一致的。仁爱原

则也是动态原则,原始儒家主张根据内在的“生生”之德,在矛盾的转化中主张“穷达以时”“与时偕行”。宋儒也以“生生”释“仁”,把原始儒家的“仁”范畴与《易》之“生生”相结合,使仁升格为表示天人合一的本体范畴,把“相生”当作自然万物蕴含的内在目的。仁爱原则也是“相生”的凝合原则,这在

伦理意识上表现为中正平和、诚实无欺、敬爱相与,虽有竞争,但在竞争中能够冷静达观、互利互惠,实现“里仁”之美,建构互助型社会。由此可见,儒家教化传统中的“家国天下”意识体现了传统时期的“中国智慧”。它成为“大一统”的重要思想基础与施政方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的“家国同构

”早已超越了其原始意义,从社会结构升华为精神结构,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时代已变,儒家教化论内秉的优秀文化部分也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家国天下”意识,以其温柔敦厚的底色、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合共生的包容

心,不仅能为个体生命提供精神关怀,而且有助于维系各民族的和睦共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的精神动力,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大力弘扬。(摘编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

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制度化的儒家已然解体,如今有必要对家国天下意识进行重建。B.现代“家国天下”意识连接着个体、社会和民族,包含着个体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C.借助家庭中建立于血缘基础上的人伦情感求得的回报,远高于任何经济活动

中的收益。D.原始儒家认为世界是交感的,在矛盾转化中要“与时偕行”,与宋儒的观点有根本不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段重点论述了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关系,应做到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地进行切换。B.第三段通过讨论家与国的辩证关系,强调家国一致、爱家爱

国、心怀天下的重要性。C.本文总体上看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中间三个段落采用的则是层进式结构。D.尾段总结并深化中心论点:重新认识传统“家国天下”意识,理解其现代价值和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庸》“修

齐治平”比儒家“家国天下”更进一步,已内化为国人的爱国和担当精神。B.中国农耕文明“安土重迁”思想助推了家族的形成和发展,也强化了人们的家族观念。C.马克思主义在儒家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中,将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D.中国在

处理国际关系时强调互助互利、在合作中竞争,这也是传统仁爱思想的体现。(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

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哪些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

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赞扬“刚毅”,曾子提倡“弘毅”。《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

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周易集解》引干宝云:“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合力,故曰自强不息矣。”后世

的有志之士,致力于事业学问,亦莫不尽心竭力,昼夜不懈。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泉。“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这与“和同之辨”有一定联系。西周末年史伯区别了和与同,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所谓和即包容不同的事物而保

持一定的平衡。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厚德载物有兼容并包之意,这对于文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外来文化。佛教东来,被中国人民容纳;明末西学东传,亦曾受到中国知识分子重视。清末顽固派拒绝西学,事

实上是违背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基本精神。(摘编自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材料二: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颂。可以说

,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英勇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的不屈奋斗史。在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勇者不惧”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的性格之中,成为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小勇者,不能忍小辱小过,睚眦之仇必报,这是匹夫之勇。

大勇者何?循大义,迎难上,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是为大勇。大勇之“大”,在与“义”融。鲁莽强悍、好勇斗狠,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指人们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坚定前行的无畏气概。勇者的无畏气概,产生于道义的感召。如果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怕有千军万马的阻拦,我们也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礼记》有

云:“有义之谓勇敢。”我们之所以推崇勇者,就是因为勇者能够无惧地坚守并光大道义。勇者在道义的感召下能够不惧艰险,甚至不惧牺牲,但勇者并非一无所惧。中国古人向来批评那种什么都不惧怕、什么都不忌惮、什么都不敬畏的

蛮勇。可以说,中华文化推崇的“勇者不惧”,实是“无惧”与“有惧”的统一。从大义、大局的角度出发,要藐视一切困难、无惧任何挑战;从具体行事的角度出发,则要心怀敬畏、朝乾夕惕、如履薄冰。此外,在道义感召下不惧外在艰险,却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彰,这也是勇者内心兼具的“无惧”与“有惧”。真正的勇者,

有锐气,也有静气。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讨论“勇德”时曾提到“不动心”的概念。所谓“不动心”,就是指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能镇定自若,岿然不动,“每临大事有静气”。同时,这种不动如山的强大定力、静气,又“至大至刚”“折而

不挠”,有着压倒和战胜一切的韧性与力量。沉着的静气,进取的锐气,一同滋养着勇者的不惧品格。如何培养这种临危不惧的进取锐气与沉着静气呢?中国古人提出了克已与成己的辩证工夫。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被军队围困而一度绝粮。情势危急

之下从者惊慌失措,但孔子却始终沉着冷静,“歌两柱之间”“修乐不休”。危机解除后,子贡表示要铭记这场不幸遭遇,孔子直接反驳道:“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人也!”孔子为何珍视这场坎坷遭遇?他把艰难困苦当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当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

是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周易》谓:“蹇,君子以反身修德。”面对外在的艰难险境,我们要反求诸己,在克除内心恐惧、忧愁、烦扰的同时,积极自我砥砺,超越突破,并在道义感召下奋发有为。中国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其中一

个重要原因,就是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的特点与“勇者不惧”的品格高度相似。同时,从石到玉的切、磋、琢、磨过程也与人在困境中锤炼无畏勇气的历程相类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征程中,没有被任何外在困难吓倒,而是凭着自己在其

间砥砺出的“勇者不惧”的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天地,书写出发展进步的新篇章。面对当前之新冠肺炎疫情,中华民族强劲地展现着,也进一步锤炼着这一宝贵的精神品格。(摘编自沈壮海、刘水静《也说“勇者不惧”》)材料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中所孕育

而成的意识,是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精神支柱。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而取得这次大考的胜利不能脱离民族精神的强大助力。可以说,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发展进步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精神又被不断赋予新质。这体现在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之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外国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中国的主权。这不仅没能打垮中国人民,反而极大地

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热忱,呼唤人们挺身而出,进行救亡图存的抗争。正是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从历史的一次次磨难中拼搏奋起。民族精神也是当代中国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今天,从耄耋古稀之年的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到许许多多不知名

的医护人员;从湖北、武汉当地医院的迎难而上到外省市医疗队的紧急驰援;从广大党员干部的守土尽责到联防联控的人民战争······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长城。民族精神是战胜风险挑战的硬核力量,还是中国走

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障。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上下以伟大梦想精神为航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创新工作方式,发扬奋斗精神。疫情期间,脱贫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是

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新的时代,中国人民正书写着中华民族精神新的篇章。(摘编自《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抗疫力量》)4.下列对材料

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强不息”激励我们要发愤图强,“厚德载物”告诉我们要仁厚宽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刚一柔,相得益彰,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B.“勇者不惧”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基因,勇者受到道义的感召,会产生无畏的气概。C.民族精神是战胜风险挑战的硬

核力量,此次新冠疫情取得胜利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撑。D.“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古人常以玉相比,以玉的切、磋琢、磨的过程来类比人们面对艰难环境时的修为和态度。5.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有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他把危机险境当作成

就英勇人格的条件,将其视为幸运的事情。B.真正的勇敢,是指人们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坚定前行的不惧艰险、不惧牺牲、一无所惧的无畏气概。C.新冠肺炎疫情中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在“克己”中“成己”,体现“勇者不惧”的大

勇。D.材料三第二段论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材料三第三段列举名言事例论证了一个国家民族精神形成的过程。6.结合以上材料,请简要概述民族精神的意义。(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老樊的烦恼袁良才老樊决定到乡下老友周健家去住上几天,散散心,

消消火。周健是个能人,经营着一家渔家乐,吃住都方便,再说老樊和他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还沾亲带故,没啥好拘束的。老樊刚从局长位置上退下来,他立马感受到“人一走,茶就凉”简直是千古以来至理名言,他眼下正被这六个字折磨得心烦意乱,恨得牙根痒痒。那天老樊在家里实在憋得慌,

就出去转转,鬼使神差竟走到他原来供职的单位。老樊首先看见的是传达室老汪。老汪是老樊的扶贫对象,当时的樊局长就把老汪弄到单位当了保安,一下子就脱了贫,老汪一直对他心存感激,视之为恩人。今天怎么啦?老樊感觉老汪脸上的笑容

没有过去灿烂了,跟自己打招呼没有过去恭敬了。老樊心里很生气,没想到你老汪也是个势利小人!当然老樊是有涵养的,他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对老汪干笑两声,道声谢谢,轻车熟路地上到二楼。办公室主任小魏恰好在,见了老局长,立马让座,敬茶,陪老樊

有一句没一句地寒暄。老樊不时点头,微笑,间或应答,实际上老樊心里相当不爽:办公室不可能不准备太平猴魁,可小魏只给自己泡黄山毛峰!老樊越想越气,终于忍不住了,皮笑肉不笑地起身告辞。老樊出门时与郑局长差点撞个满怀,老樊脱口

而出:“大郑啊!”又礼节性解释道:“我路过单位,过来翻翻报纸,老习惯,一时难改。”郑局长热情地说:“您没事就到局里多转转,我还有不少事要求教您呢!今天不巧,我正要带魏主任他们下乡调研,改天再陪您聊。”老樊只觉脸上一阵

火烧火燎,这不明摆着下“遥客令”吗?这个白眼狼,你接任局长也有我向组织上推荐之功嘛。罢罢罢,老樊昏头昏脑地从单位大楼逃也似地出来,决计永远不再踏这里一步了。老伴被老樊闹腾得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人也瘦了一圈。她担心老樊

这样下去……她简直不敢想下去。听说老头子想去乡下老家散散心,老伴自然求之不得,担心他身体,要陪他去。老樊眼一瞪,没好气地说,我够烦了,你也来烦我?我一个人去就行!但老樊只在发小周健家住了一夜就打算回去了,他感觉发小老两口貌似热情如旧,但实质上也变了。老樊是从一个小细

节----一盘菜里琢磨出来的。老樊最爱吃“香辣酸菜鱼”,菜是老白菜腌菜或雪里蕻腌菜均可,鱼非乌鱼片不可,这叫黄金搭档,绝配,细嫩爽滑,口感最好!以前每次去老周家,周健都给老樊做这道他的最爱。这回做是做了,食材却以次充好,换上了胖头鱼片。老樊顿觉胃口全无,食之无味,象征性地吃了几口菜,喝

了二两酒,饭都没吃,就说饱了。第二天,老樊起得很早,眼圈是黑的,眼袋更明显了。老樊打算吃过早饭就走,这里他也找不到过去的感觉了。老周两口子还没起床,大门关着。老樊本想开了门出去,到村里随便转转,乡下早晨的空气真好!但他怕

遇见熟悉的乡亲,遂断了这念头。只坐在客厅沙发上发呆。突然,窜出一条小宠物狗,通身雪白像个滚动的小雪球,冲到老樊跟前汪汪直叫。老樊感到奇怪!这是周健家养的宠物狗,听老周说,是什么“博美”,英国名犬,老周两口子叫它“小不点”。按说这狗跟自己也不是不熟啊,

原来每次来它都摇头摆尾,打拱作揖,要么翻筋斗,今天怎么也翻脸不认人,对自己又扑又吼的?“你这个畜生,也狗眼看人低!”老樊正想着,那狗竟扑咬起老樊的裤脚来。老樊终于忍无可忍了,一脚踹去,“小不点”退缩回去,呜呜哀鸣。“樊局长,“小不点'这是叫您

给它开门,它好出去方便呢!这狗,贼爱干净。”老周爱人打开大门,一团雪球闪电般滚了出去。“啊?”老樊吃惊地张大了嘴巴。接着,老樊像想起了什么,叹口气道:“嫂子,我已经不当局长了,退休喽!”老周边穿外衣边走下楼来,朗声说:“退不退休,跟我没关系!冬天乌鱼爱沉到深水里,甚至煨泥巴

,难捕。我今天再去试试,争取让老朋友吃上正宗的“香辣酸菜鱼'!”老樊的脸一下子红了。红了脸的老樊心情却好起来,哈哈笑着说:“人好,水也甜哩!我这就打电话,叫你弟妹也下来,我们多住几天!”(选自《小小说选刊》2018年3月期,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老樊的心理活动非常丰富,它们既是对老樊退休前生活境遇的有力补充,也是解读老樊这一人物形象的关键。B.老樊“实在憋得慌”,“鬼使神差竟走到他原来供职的单位”,原因在于不适应突然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变化。C.老樊

“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人也瘦了一圈”以及后来“眼圈是黑的,眼袋更明显了”都形象展示了老樊内心感受到“人走茶凉”“人情冷暖”给他造成的心灵和身体的伤害。D.老樊从拒绝老伴陪自己下乡到结尾主动提出让老伴到乡

下小住几天,既表明他被周健夫妇的热情、真诚所打动,又表明他对退休后生活境遇的变化已经释怀。8.本文在情节设置上“尺水兴波”。作者运用哪些手法达到了这种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小说中周健这一形象着墨不多,但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太祖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

四子,太祖其季也。比长,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十五年春正月,子兴用太祖计,遣张天祐等拔和州,椒太祖总其军。太祖虑诸将不相下,秘其檄,期旦日会厅事。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议分工甓①城。期三日。太

祖工竣,诸将皆后。于是始出檄,南面坐曰:“奉命总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如军法何?”诸将皆惶恐谢。乃搜军中所掠妇女纵还家,民大悦。元兵十万攻和,拒守三月,食且尽,而太子秃坚、枢密副使绊住马、民兵元帅陈野先分屯新塘、高望、鸡笼山以绝饷道。太祖率众破之,元兵皆走渡江。三月,郭

子兴卒。时刘福通迎立韩山童子林儿于毫,国号宋,建元..龙凤。檄子兴子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太祖为左右副元帅。太祖慨然曰:“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遂不受。然念林儿势盛可倚籍,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壬子,置御史台。庚申,召诸将议北征。太祖曰:“山东则王宣反侧,河南则扩廓跋扈,关、

陇则李思齐、张思道枭张猜忌,元祚将亡,中原涂炭。今将北伐,拯生民于水火,何以决胜?”遇春对曰:“以我百战之师,敌彼久逸之卒,直捣元都,破竹之势也。”太祖曰:“元建国百年,守备必固,悬军深入,馈饷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吾欲先取山东,橄彼屏蔽,移兵

两河,破其藩篱,拔潼关而守之,扼其户槛。天下形胜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势孤援绝,不战自克。鼓行而西,云中、九原、关、陇可席卷也。”诸将皆曰“善”。癸丑,李善长帅百官劝进,表.三上,乃许。甲子,告于上帝。(节选自《明史·太祖本纪》,有删改)注:①甓(pì):砖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

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B.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C.时席尚

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D.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讳,本义是有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

不说某些话,旧时也用来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B.建元,此处指开国后第一次建立年号。建元原指中国古代第一个年号,即西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建元”。C.御史台,中国古代官署名,为中央监察机构。南朝梁陈、北魏魏齐时,称御史台...。明初改

为都察院。D.表,古代臣子用来查验弹劾他人的呈文,有其特殊格式。汉代将臣给君的呈文分为章、奏、表、议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元璋作战勇猛,治理军队颇有智谋。朱元璋曾经率众击破元兵,打得元兵渡江而逃。朱元璋虽不服韩林儿,

但依然用其年号来号令军队。B.朱元璋体恤民心,想让百姓安居乐业。朱元璋下令将军中所掠妇女释放回家,让民众感动。称帝前和属下探讨北征,求拯民于水火的计谋。C.朱元璋志向远大,心在天下。他打下和州,统领诸将,朝南而坐向诸将出示任命檄文。被任命为右副元帅,却发出不愿受制于韩林

儿的慨叹。D.朱元璋才能出众,以率先垂范赢得尊重。讨论军事,他剖析决论如流,众将有所屈服。分工筑城,他率先完成,从而在诸将中树立起了威望。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奉命总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

如军法何?(2)以我百战之师,敌彼久逸之卒,直捣元都,破竹之势也。(二)古代诗歌鉴赏(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小题。寓驿舍①陆游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②。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注】①驿舍:

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皆馆于是”。②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用“闲坊”“古驿”“空堂”,对“驿舍”进行描写,营造了一种荒凉幽寂的气

氛。B.额联用鲲化鹏和丁令威化鹤的故事,指出自己重来旧地,亦表明诗人不与世俗同流的归隐之志。C.颈联中“数竹”“量松”指出了岁月如流,时光飞逝,间接抒发了“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D.尾联回应首句,写壁间题诗旧迹,以“暗尘残

墨”回应“闲坊古驿”,使得全诗感情沉郁而强烈。15.本诗不含“情”字,却感情强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1)《论语》中记载曾子的言论说:“士不可以不弘

毅,任重而道远。”接着把“任重”解释为””,把“道远”解释为“”。(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3)在《<老子>四章》中,作者认为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也不可能长久

下去的句子是:四、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仁学是孔子儒学的精华所在,是儒学中最具长久普遍性的内核,回溯中国思想史,历代不乏对仁学作创新性解释者。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先秦之后不断出现的新儒家学派里,多数学者并不把自己的理论体系直接建立在仁学的根基上,

总是对仁学这条主脉理解,而另立核心,使孔子仁学不能以浩大气势,而常常隐没在众多新理念之中,如宋明理学以“理”为核心概念,(),有礼无仁,有理无情,成为束缚人性的礼教,被世人诟病。仁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族群冲突空前加剧,社会、道德、生态

危机空前严重,人类处在方向迷失的困境之中。时代在呼唤新人文主义出来推动文明对话,而孔子仁学最具有博爱精神与协调智慧,可以发挥创造性阐释充实新人文主义内涵和发挥引导世界潮流的重要过程。让仁学的理念在世界上流布,使更多的人焕发爱心以抑制恶欲,学会互爱互利、,则世界和平才有希望,儒学必须在时代精神照

耀下进一步展现其精华所在并实现新的理论转型,才能与时代同行,为儒家文化的更新提供学术支撑。这是当代中国学者的历史使命。在求利的声浪鼓噪不已、、世风日衰的情势下,多发出一些仁爱的呼唤,有益于道德文明的回归和礼义之邦的再造。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有失偏颇一气呵成齐心协力人心不古B.失之偏颇一气呵成和衷共济每况愈下C.有失偏颇一以贯之齐心协力每况愈下D.失之偏颇一以贯之和衷共济人心不古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把仁学边缘化,偏礼之学是近代儒学演变而成的B.仁学被边

缘化,导致近代儒学变成偏礼之学C.仁学被边缘化,偏礼之学是近代儒学演变而成的D.把仁学边缘化,导致近代儒学变成偏礼之学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可以经过创造性阐释充实新人文主义内涵,发挥引导世界潮流的重要作用。B.可以经过创性阐释充

实新人文主义内涵和引导世界潮流的重要过程。C.可以发挥创造性阐释充实新人文主义内涵和引导世界潮流的重要作用。D.可以经过创造性阐释充实新人文主义内涵过程。发挥引导世界潮流的重要作用。20.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致知在格.物(推究)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求取)凿户牖以为室.(房屋)C.天下归.仁焉(归于)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用绳结缀)D.敏.于是而胜于言(敏捷)

恶得不禁恶而劝.爱?(鼓励)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②与越人水战③吴王使之将④不贵难得之货⑤夫子固拙于用大矣⑥其坚不能自举也⑦虽父之不慈子⑧故乱异家以利

其家⑦虽父之不慈子⑨就有道而正焉A.①③/②④/⑤⑥/⑦⑧⑨C.①②③⑧⑨/④⑥/⑤⑦B.①③/②/④/⑤⑧/⑧/⑦⑨D.①/②⑧③/④⑨/⑤⑥/⑦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恕”乎欲齐其.家者B.人而.不仁,如礼何物格而.后知至C.小

人喻于.利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D.迩之.事父恻隐之.心,仁之端也23.下列句子中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C.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B.夫子固拙于用大矣D.则所用之异也五、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周作人曾说:“人生,有必要的忙,

也要有必要的闲。只争朝夕的忙,是为了夕阳看花的闲。”对于生活,忙而有价,闲而有趣,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忙出意义,闲出情义,才能体现人生真正的价值。在“内卷”与“躺平”成了网络流行语的当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思考和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参考答案1.B2.A3.A4.D5.B6.①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泉,它具有包容性,可以促使我们接受外来文化提升自己。②民族精神可以培养人面对困境时临危不惧的锐气和静气,克除内心恐惧、烦扰,使人

成为真正的勇者。③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障。7.D8.①悬念。小说开头写老樊决定去周健家是为了“散散心,消消火”,使读者急切想知道老樊心中冒“火”的原因。制造悬念,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使得情节更加紧凑。②误会。周健请老樊吃“香辣酸菜鱼”

,没有用老樊最爱的乌鱼片,用的是胖头鱼片。老樊认为周健故意轻怠自己,后来才知道误会了好友。这样的设置强化了小说的戏剧效果。③对比。老樊退休后,老汪、小魏等人对老樊的态度和周健对老樊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樊退休前后

老汪等人对老樊的态度也存在对比(从老樊的心理活动可读出)。这些对比突出了老樊巨大的心理落差,有利于塑造老樊、周健的人物形象,突显了小说的主旨。9.①人物形象上,作者虽然对周健着墨不是最多的,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待人真诚、重情重义人物形象,让我们

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②情节结构上,小说写周健,与前文老汪、小魏和郑局长等形成对比,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官场上司空见惯的势利和普通百姓的真诚良善,引发读者的思考。③主题上,周健的形象集中反映了作者对官

场上“人走茶凉”“人情冷暖”势利的讽刺及对人与人之间真诚善良关系的赞美和呼唤。10.B11.D12.C13.(1)(我)奉命统领众位的军队,如今你们加固城墙都过了期限,面对军法该怎么办?(2)用(凭借)我们历经百战的军队,对付他们长期放逸的士兵,直捣元朝都城,这是破竹之势啊。参

考译文:太祖名元璋,字国瑞,姓朱。前代家住沛县。到父亲朱世珍才迁到濠州的钟离县。父亲生了四个儿子,太祖是其中最小的。等到太祖长大,姿容雄伟,有奇骨贯于头顶。志向远大,人们都测度不出。至正十五年春季正月,郭子兴采用太祖的计策,派张天祐等攻克了和州,下檄文给太祖让他统领这些人的军队。太祖顾虑众将对

他不服从,就不公布那檄文,约定明日早晨在厅堂会集议事。当时座位以右为尊,众将先进去,都踞坐在右边,太祖故意后到而就座左边。等到处理公事,太祖迅速如流水池分析决断,众将瞪着眼睛不能说一句话,这才渐渐有些服了。议定分头负责用砖加固城墙,约好以三天为期。太祖完工了,众将都过了期

限。太祖这时才拿出檄文来,朝南而坐,说:“(我)奉命统领众位的军队,如今你们加固城墙都过了期限,面对军法该怎么办?”众将都惶恐谢罪。于是就搜寻军中所抢掳来的妇女,放回家去,百姓很高兴。元兵十万攻打和州,和州城抗击守卫了三个月,粮食将要吃光

了,而太子秃坚、枢密副使绊住马、民兵元帅陈野先分别屯驻新塘、高望、鸡笼山以断绝运粮道路。太祖率领部众击败了他们,元兵都逃走并渡过长江。三月,郭子兴死去。当时刘福通在亳州迎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帝,国号为宋,建立了开国年号龙凤。发下檄文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祜、

太祖为左、右副元帅。太祖慷慨地说:“大丈夫难道能受人制约吗!”于是不接受。但考虑到韩林儿势力强盛可作为依凭,就用他的年号在军中号令。壬子,设置御史台。庚申,召集众将商议北征。太祖说:“山东则有王宣怀着反逆之心,河南则有扩廓专横跋扈,

关、陇则有李思齐、张思道猖狂猜忌,元朝的国统将要灭亡,中原灾难深重。如今即将北伐,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用什么办法来取得胜利呢?”常遇春回答说:“用我们历经百战的军队,对付他们长期放逸的士兵,直捣元朝都城,这是破竹之势啊。”太祖说:“元朝建国百年,守

卫防备必然坚固,孤军深入,军队所需粮饷不能运往前方,而他们的援兵由四方会集起来,这是危险的路径啊。我打算先夺取山东,撤掉他们的屏障;再把军队转移到两河,破除他们的藩篱;然后攻克潼关并把守着它,扼住他们的门槛。这样,天下形势优越的地方已入我掌握之中,然后进兵,元朝首都形势孤单、援兵断绝,

不战自破。再大张声势地向西进军,云中、九原、关、陇可以像卷席子一样包括无余了。”众将都说“好”。癸丑,李善长率领百官劝太祖即帝位,上了三次表章,才答应。甲子,向天帝祭告。14.B15.①借景抒情。首联写地处僻静的“闲坊”,陈旧、荒凉的“古驿”经常掩

着门,空荡荡的,表现了驿舍荒凉幽寂的特点,抒发了诗人孤寂凄冷的心境。②动作描写。诗人在细细数竹、量松时发现竹增松长,从而感慨时光飞逝,壮志难酬。③对比手法。尾联用今昔对比,通过曾经壮志豪情的诗句,而今蛛网尘封,字迹

模糊,抚今追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沉痛抑郁之情。16.(1)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3)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17.D18.D19.A20.A21.【答案】B22.【答案】C23.D24.【答案】略获得更多资源

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