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江西省九校2020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156.000 KB
  • 2024-09-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江西省九校2020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江西省九校2020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江西省九校2020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0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江西省九校2020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共(13)页,156.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819a4ec7c8b6fba1554b0dfe18efc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届九校联考历史1.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列国官制先后突破《周礼》的框架,各成系统;而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官制再次发生变化,秦国不断学习三晋,楚国不断面向中原。“再次变化”反映了A.各国在官制上仍然遵循《周礼》B.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C.战国统一的官僚政治雏形显现D.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

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战国时期官制上秦习三晋,楚学中原,有利于官僚政治雏形日渐统一,故C项正确;《周礼》官制在春秋时已被破坏,排除A项;题干强调官制的变化,而非礼乐制度的破坏,排除B项;题干信息不能充分说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排除D项

。故选C。2.下表是两汉时期有关教育的文献记载,由此可以得出两汉时期的共同结论是《汉书·儒林传》“申公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复谢宾客,独王命召之乃往。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千余人。”《后汉书·李膺传》“膺诣诏狱考死,妻

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后汉书·马融传》“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后汉书·郑玄传》“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等,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

》《韩诗》《古文尚书》。”A.儒学正统地位确立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C.教育体系逐步完善D.私家授学发展兴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申公归鲁,退居家教”“门生、故吏”“教养诸生”“从东郡张恭祖受《

周官》《礼记》”等信息可知两汉时期私家授学现象发展兴盛,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儒学独尊地位,排除A项;题干信息未涉及皇权加强,排除B项;从私学的发展局面不能概括出整个汉代教育体系发展形势,排除C项。故选D。3.儒医始称于宋代。《宋会要辑稿》言:“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

儒术、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谓之儒医。”,“道林养性”逐渐不被医家重视,医生以“儒门事亲”自附于儒林,对于鬼神致疾说大肆批评。儒医的出现表明A.古代的医术与巫术开始分离B.治国思想由道家转向儒家C.医学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现实D.传统儒家思想的

不断分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所谓儒医,当然是有儒学背景的医者,儒医不但重视医术,还必须重视伦理道德的修养,反映了宋代医学发展适应统治者推崇理学思想的需要,故C项符合题意;题干不能说

明宋代医术与巫术开始分离,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治国思想的变化,排除B项;题干强调医学与儒学精神的融合,并非儒家的分化,排除D项。故选C。4.如图是晚明时期吴县长洲社会经济地位长期变化分布状况,由此可知该地A.自耕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B.地主阶级占绝对优势地位C.农业经济内部流

动性较强D.租佃关系受阻碍发展缓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晚明时期吴县长洲地主、自耕农、佃农群体相互转化户数较多,反映了吴县长洲农业经济内部阶层流动明显,故C项正确;题干表明佃农群体占多数,排除A项;地主户数数量

少于佃农,排除B项;佃农户数居多,且有大量自耕农向佃农转化,反映了租佃关系发展迅速,排除D项。故选C。5.《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两条老的南北干线——大运河和从汉口到

北京的陆路——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随着南来的贡米运输在1900年变成现金支付,大运河差不多就成为了明日黄花。这种现象A.体现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B.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C.揭示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深层原因D.表明

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大运河和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运输难以与外国铁路竞争,致使沿岸城市和百姓生活的衰败,增强了民众的反帝情结,特别是助长了义和团盲目排外情绪,故C项正确;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

工具始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排除A项;外国资本输出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项;“开始”说法错误,且题干不能反映当时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排除D项。故选C。6.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从1935年的237亿

元,增加到1936年的258亿元,增长8.86%。其中农业产值增加6.1%,工商业产值增加21.3%。这些数据从侧面可以反映出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B.经济结构中自然经济仍占主导C.国民经济轻重工业比例失衡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顺利完成【答案】B【解

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虽然1935年至193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呈增长趋势,且工商业增长率高于农业增长率近3倍,但总体增长数额较小,说明工商业产值贡献不如农业,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结构中民族工业发展规模不足,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故B项正确,A项排除;题干

没有轻重工业比例的相关数据,排除C项;题干旨在表明经济结构中农业的突出地位,并未强调“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B。7.20世纪50年代,农民诗人匡荣归写出了这样的诗句“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

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这句诗体现了该时期A.“左”倾错误对文艺的压制B.农民文学素养有待提高C.“双百方针”推动文化繁荣D.革命浪漫主义文学特色【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195

8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文艺的创作方法即“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匡荣归诗句体现了气势磅礴的英雄主义本色,是革命的浪漫主义的典范,故D项正确;匡荣归诗句正好体现了对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夸大,具有左倾主义特征,并未体现对文艺的压制,排除A项;题干不能说明农民

文学素养问题,排除B项;题干中的民歌与“双百方针”提出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故选D。8.改革开放之初,陈云强调指出要根据“鸟”(经济)的需要,设计“笼"(计划)的大小,并不断地调整“笼”的尺寸,使“鸟”既能在“笼”中充分地飞翔,又不被"笼”因死。“鸟笼经济”的提出意在A.在计划指导下

扩大市场调节B.摆脱计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解释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答案】A【解析】【详解】陈云“鸟笼经济”指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减少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实际是要在在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否定计划的作用,

故B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尚未澄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没认识到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不符合题意;只有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才科学解释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9.柏拉图认为“美”和德行一样,也是因适度

、调和、有序才会存在。一件艺术品应该像人的形体一般,头、躯体和四肢都以一个理念使其具有生机,使其统一。真正的“美”应该是智力的而非形体的美。这集中体现出柏拉图A.追求人的智力与形体的统一B.认为“美”是人的终极

追求C.主张“思想是万物的尺度”D.强调理性对于人的重要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柏拉图认为“美”并非是形体上的美,而是依靠智力的理性判断,是一种适度、有序的状态,体现了理性对人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题干未强调智力与形体的

统一,排除A项;柏拉图重视道德与理性,并非将“美”作为终极追求,排除B项;“思想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运动代表普罗塔戈拉的思想,排除C项。故选D。10.陈乐民先生在介绍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时有过这样一段概述:这条脉络是这样下来的:

“大宪章”——洛克的思想——“权利法案”——“宗教宽容”——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这条线代表了也反映了人类前进的方向。这条线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A.对专制王权的制约B.对宗教思想束缚的抗争C.对天赋权利的实践D.对人类共同理

想的思考【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大宪章”强调贵族和教会的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洛克主张社会契约,“权利法案”主张限制王权,“宗教宽容”反映信仰自由,美国的“独立宣言”及法国的“人权宣言”均反映了资产阶级欲掌握政权的要求以及资产阶级的民主意识,都提倡自

由、民主、平等,故这条线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对天赋权利的实践,C项正确;AB均表述片面,排除;自“大宪章”至“人权宣言”发表不能完全说明人类的共同理想,排除D项。故选C。11.钢琴家们乘着风驰电掣的交通工具可以迅速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在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甚至兴起了一股长

途有偿巡演的风潮。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工业革命推动钢琴艺术商业化扩大B.工业革命方便了艺术家们的出行C.钢琴艺术开始成为人们的休闲选择D.工业革命增加了人们的经济收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交能工具的革新

,新式交通工具使钢琴商业化巡演更加顺利,有利于推动钢琴艺术商业化发展,A项正确;题干并非强调交通工具对出行的影响,排除B项;C项开始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题干不能说明工业革命增加了人民收入,排除D项。故选A。12.1957年苏联的人造卫

星上天,被美国人看成是“技术上的珍珠港事件”。美国以此为契机,调整科研发展战略,研究重点由原子能转向空间技术,1969年阿波罗登月成功。这反映了A.美国对苏联科技全面超越B.美苏争霸中美国攻势强劲C.国家间科技竞争被政治化D.科技领域是美苏争霸焦点【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

干可知,美苏争霸期间,苏联空间技术的发展刺激了美国加快发展空间技术,反映国家间科技竞争附有浓厚的政治色彩,C项正确;题干不能说明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苏联科技已经全面超越,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国实行战略收缩,苏联积极进

攻,排除B项;美苏争霸焦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各个领域,排除D项。故选C。13.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事物的内因固然重要,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外部条件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7年,沃尔特惠特曼夸耀:“唱着《扬基歌

》并以6500马力的蒸汽机无敌的能量向前飞奔……让那旧世界的大车载着笨重的货物赶路吧。我们是新的、充满活力的大陆人,我们要说的一切,是指50年以后可以说‘赢者欢笑吧’。”到1897年,美国人笑起来了。他们的胜利是富饶的美国新大陆赋予的。向西扩张、不断增加的移民以及无数的创新

,把美国人带进了一个新时代。——艾伦·布林克利的《美国史》材料二在市场学派人士的眼里,企业家在追求私利的过程中促进了社会资源的最优分配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利己主义和利他精神通过神奇的市场达到和谐统一……要理解这种观点的局限性,我们必须用市场经济的分析方法来

打破市场经济的迷思。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在这里我们回到一个市场经济理论的概念:外部性。外部性最早由经济学家庇古提出,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部效应、外部经济,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正外部性是某个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

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施害者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而当代中国产生的任何财富都和以下三大正外部性因素息息相关:首先是建国的正外部性;其次是前三十年的正外部性;最后是改革开放的正外部性……——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沙烨撰《文化纵横》(1)根据材

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工业化发展的外部条件以及国际影响。(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推动今天工业化发展的“正外部性”,综合两则材料信息谈谈自己的认识。【答案】(1)条件:摆脱英国的殖

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大量移民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欧洲先进工业技术的引进;相对和平的周边环境;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国际影响:带动了世界工业的快速发展;改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加剧了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或加剧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推动了世界殖民方式的改变(新殖民主义);(2)

“正外部性”(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形成;工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广大干部群众几十年来的无私奉献;对旧思想旧习俗的不断改造。认识:国家与个人的发展都与国际或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发达国家与致富的个人对世界或社会也应承担责任;经

济发展的外部条件有时也会发挥重要作用。【解析】【详解】(1)条件根据材料一“我们是新的、充满活力的大陆人”得出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根据材料“向西扩张、不断增加的移民以及无数的创新”得出大量移民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及欧洲先进工业技术的引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

的周边环境及国际市场扩大进行分析;二问结合所学从美国的建立对世界工业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及对世界殖民方式的改变进行阐述。(2)一问根据材料二“首先是建国的正外部性;其次是前三十年的正外部性;最后是改革开放

的正外部性……”结合所学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历程从社会制度变化、工业体系形成、技术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人民无私奉献及对思想层面的突破改造进行回答;二问综合上述材料,可从国家与个人的发展与国际或社会环境的关系,

国家与个人的社会责任及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作用进行阐述。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编著的《未曾发生的历史》一书的开篇,他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假如英国没有出现查理一世与议会的冲突,将会怎样?假如美国没有爆发独

立战争,将会怎样?假如爱尔兰从未被分离出去,将会怎样?假如英国未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会怎样?假如希特勒入侵英国,将会怎样?假如他打败苏联,将会怎样?假如苏联赢得冷战,将会怎样?假如肯尼迪还活着,将会怎样?假如没有戈尔巴乔夫,将会怎样?”作为严肃

的历史学家,他也清楚“时光不可能倒流,过去的行为无法改变”。但他强调的是:“这类对非事实的想象却是我们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对未来的决断通常建立在对别的可能行为的潜在结果的估量上,因此把我们得到的实际结果与我们或许能得到的结果加以比较,并非没有意义。”他主张,对历史的分析讨论,

可以建立在对实际结果的掌握上,也可以建立在具体的人和事当时面临的各种选择和背景上。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历史研究与假设”,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此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

一观点:假设对于历史研究意义不大。论述:首先,历史是人们所做过的事情的记录,而不是人们未能做到的事情的记录,史学家应该关心的是秦朝为什么会统一,而不是研究如果未统一会怎样。其次,即便假设了,它也不能像科学实验,一次一次的印证假设的正确性!历史存在太多的不确

定性,看似再合理的假设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假如希特勒入侵英国,将会怎样?谁又能准确回答。最后,历史虽然也有很多偶然性,偶然事件或是点燃了导火索,或是加速减缓了事件的进程,但是假设这些事件发生与否依然没有意义,偶然事件的发生是大趋势所致。假设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但也有其他的事件引爆一战。结论:

你可以假设,但是无论怎样假设都不能够改变历史,假设对于历史研究意义有限。示例二观点:历史研究有时是可以通过假设深入分析。论述:我们明白时光不能倒流,但是,这种对非事实的想象,并非没有意义。首先,人类历史事事有

续,代代相传,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对在哪里?如果不这样走,就可能会出问题;文化大革命,错在哪里?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是另一种结果……诸如此类的思考,成为人类历史思维内容的很大部分。历史假设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清某个因素对历史事件的影响程度。其次,历史研

究缺席了假设思考、假设方法,很难展开深入论述的。历史是逝去了的存在,夏商时期的许多事实,在时空中已经湮没,在考古中,建立在有限史实基础上的假设必不可少的。当年胡适先生提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之说,已成为历史学界普遍接受的

研究方法。总之,就既成的历史事实本身而言,假设没有意义,但历史研究却需要假设方法。【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对历史的分析讨论,可以建立在对实际结果的掌握上,也可以建立在具体的人和事当时面临的各种选择和背景上”可知,假设与历史研究的关系应结合具体实际进行分析,故可以“假设对于历

史研究意义不大”为题,从历史史实的确定性、印证假设的正确性以及历史发生的偶然性阐述假设手段研究历史的不足;也可以“历史研究有时是可以通过假设深入分析”为题,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需要、历史研究开深入论述的必要性例举相关史实进行分析阐述。15.阅读材料,回答下

列问题。材料城市化固然是宋代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的象征,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被忽视……城市经济活跃,市区面积扩大,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在宋代城市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城市土地、水源等资源相对短缺,各种垃圾、污秽也随之增加,城市的水源、土壤

乃至空气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污染。城乡差别的加大引发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迁徙,难以果腹的灾民可能遗尸街头,城市内部贫富分化也很严重,孤贫之家无力殡葬,更使得城市沦为疾疫暴发的中心。疾疫的严重威胁使得宋代城市

管理者们面临着重大考验,促使他们审慎探究致疫成因,妥善拟定处置方案,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应对城市防疫问题,防疫观念为之一变,城市防疫制度随之发展。宋代统治者通过采取整治城市周边环境、积极推广医疗防疫、主动隔离疾疫病患,以及埋瘗尸骸等措施,初步形成

了独具特色的城市防疫制度。这些制度在特定历史场合无疑发挥着积极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成为宋代以迄明清城市防疫制度的核心部分。——摘编自余小满《宋代城市的防疫制度》(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早期城市疾疫暴发难以控制的原

因。(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后期城市防疫措施的影响。【答案】(1)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大量增加,流动性大;城市环境恶化;医疗水平低下和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贫富分化严重;城市管理者防疫观念的落后。(

2)有效遏制疫情的爆发与扩散;有利于城市经济稳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封建统治;对后世城市防疫制度产生深远影响。【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城市经济活跃,市区面积扩大,城市人口增长”得出商品经济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根据材料“城市土地、水源等资源相对短缺,各种垃圾、污秽也随之增加”得出城市环境恶化;医疗水平低下和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根据材料“城乡差别的加大引发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迁徙”得出人口大量增加,流动性大;根据材料“城市内部贫富分化也很严重”得出贫富分化严重。(2)根据

材料“防疫观念为之一变,城市防疫制度随之发展……整治城市周边环境、积极推广医疗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防疫制度……对后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从遏制疫情、城市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统治及对后世城市防疫制度的借鉴作用进行分析阐述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959年5月,古巴国内推行了《土地改革法》,废除庄园制,禁止外国人控制土地,并把土地分给农民。8月,美国宣布减少古巴食糖对美出口份额。此时恰逢古巴食糖丰收,大量食糖无法出口,导致糖价大跌,

古巴经济损失惨重。美古关系日趋紧张。就在此时,苏联适时出现。1960年,苏联宣布将大量采购古巴食糖,同时以低于美国三分之一的价格,为古巴提供各类石油制品。此后,古巴与苏联越走越近,美国则忧心忡忡,筹划推翻卡斯特罗。当年洛佩斯带领雇佣兵三次远征古巴的历史,给美国提供了历史经验。1

961年的年初,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在交接工作时,艾森豪威尔建议他要加紧训练反卡斯特罗的秘密部队。肯尼迪走马上任之后,急火火地想将苏联的气焰打击下去,对在古巴展开秘密军事行动也充满了兴趣。3月15日,中情局再次提交了对古巴的行动计划,并选择猪湾作为登陆地。经过再三商酌,4月14日,肯尼迪批准了行动

计划。猪湾事件的最大影响,是使古巴彻底与美国决裂,形成了此后几十年对峙的局面。猪湾事件之后,美国对古巴政策目标,仍是将卡斯特罗驱除,但手段从军事行动变为禁运、孤立和限制来往。苏联则向古巴提供了大量军事、经济援助,两国关系日益密切,之

后苏联在古巴建设导弹基地,更引发了新的危机。——摘编自袁灿兴《从洛佩斯到猪湾事件——美国对古巴政策的演变》(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猪湾战争爆发的背景。(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猪湾事件的影响。【答案】(1)美国控制美洲的政治传统;两极格局

下美苏对峙局势加剧;古巴推行《土地改革法》损害了美国的利益;美国的经济制裁政策的失败;苏联对古巴的援助,引发美国担忧;肯尼迪的个人主张和兴趣。(2)推动美国对古巴外交政策的转变;苏联和古巴外交关系日益

密切;推动了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美苏矛盾进一步激化,国际局势日趋紧张;拉美国家对美国的警惕性加强。【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推行了《土地改革法》……禁止外国人控制土地”得出古巴推行《土地改革法》损害了美国的利益;根据材料“美古关系日趋紧张。就在此时,苏联适时出现……苏联宣布将大量采购古巴食

糖”得出当时牌两极格局下美苏对峙局势加剧且美国的经济制裁政策失败,苏联对古巴的援助,引发美国担忧;根据材料“洛佩斯带领雇佣兵三次远征古巴的历史,给美国提供了历史经验”得出美国控制美洲的政治传统;根据材料“肯尼迪走马上任之后……对在古巴展开秘密军事行动也充满了兴趣

”得出肯尼迪的个人主张和兴趣推动战争爆发。(2)根据材料“古巴彻底与美国决裂,形成了此后几十年对峙的局面……苏联则向古巴提供了大量军事……日益密切……更引发了新的危机”从美古关系变化、苏古关系变化、美苏矛盾激化、

推动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及增加拉美国家对美国的警惕性进行阐述。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汉武帝的统治,前后历54年之久,他在反击匈奴的长期过程中,开边兴利,继往开来,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很大的贡献。但是他竭天下民力资财以奉

其政,数十载无宁日,加之以重刑罚,穷奢丽,弄鬼神,终使民怨沸腾,社会后果极其严重。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汉武帝要保存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必须及时的在政策上实现转折,使社会安定下来,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政策的转折出现于征和四年(前89

)也就是汉武帝死前二年。这一年,汉武帝所颁布的轮台“哀痛之诏”,是中国古代帝王罪己以收民心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它澄清了纷乱局面,稳定了统治秩序,导致了所谓“昭宣中兴”,使西汉统治得以再延续近百年之久。——摘编自田余庆《论轮台诏》(1)结合

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颁布《轮台诏》的原因。(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汉武帝颁布的《轮台诏》进行简要评价。【答案】(1)吸取秦亡的教训;汉武帝穷兵黩武,国库空虚;民怨沸腾,农民起义不断;后期讨伐匈奴战争的失利;汉武帝治国思想的转

变。(2)积极: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推动封建经济的发展;推动“昭宣中兴”和汉朝延续;是西汉治国路线转变的又一个起点;对后世帝王政治也产生深远影响。消极:本质上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策略和手段【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竭天下民力资财以奉其政”结合

所学可知,汉武帝穷兵黩武,国库空虚,且后期在讨伐匈奴的战争中失利;根据材料“重刑罚,穷奢丽,弄鬼神”及所学可知当时的政策致使民怨沸腾,农民起义不断;根据材料“保存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必须及时的在政策上实现转折”得出汉武帝吸取秦亡的教训,改变治国思想。(2)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帝王罪己以收民心的一次比较

成功的尝试……澄清了纷乱局面,稳定了统治秩序,导致了所谓“昭宣中兴””从积极层面可知《轮台诏》的颁布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推动封建经济的发展,推动“昭宣中兴”和汉朝延续,体现西汉治国路线的转变,对后世帝王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应从消极层面认识到《轮台

诏》本质上旨在维护封建君主专制。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