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学案:3.2 气压带和风带 Word版含答案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650.311 KB
  • 2024-10-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2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学案:3.2 气压带和风带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学案:3.2 气压带和风带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学案:3.2 气压带和风带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0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2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学案:3.2 气压带和风带 Word版含答案.docx,共(13)页,650.31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7e79fb5bb91812fd13089d3f115bf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标解读课标要求素养达标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通过绘制示意图,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地理实践力)2.结合资料,理解大气环流的形成因素。(综合思维)3.分析图文材料,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

影响。(综合思维)自主学习·必备知识基础预习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定义:全球性有规律的①大气运动。(2)意义: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②海洋和陆地之间的③热量和④水汽得到交换。

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1)三圈环流Ⅰ.成因:假设地球表面是⑤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⑥地转偏向力。Ⅱ.组成:a⑦低纬环流圈、b⑧中纬环流圈、c⑨高纬环流圈。(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字母气压带和风带成因分布A⑩赤道低压带接受太阳辐射能量最⑪多,近地面

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赤道及其两侧B⑫信风带由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压带的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南半球形成⑬东南信风,北半球形成⑭东北信风—C⑮副热带高压带来自赤道高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偏转成⑯西风,并在此不断堆积下沉,使地面气压升高南北纬3

0°附近D盛行西风带由副热带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南半球形成⑰西北风,北半球形成⑱西南风E⑲副极地低压带来自副热带高压带的⑳盛行西风和来自极地高压带的㉑极地东风在此相遇,暖而轻的㉒盛行西风气流爬升

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致使近地面气压降低南北纬60°附近F㉓极地东风带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南半球形成㉔东南风,北半球形成㉕东北风—H㉖极地高压带接受太阳辐射能量㉗最少,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形成高压极点及其附近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Ⅰ.成因:㉘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Ⅱ.移动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㉙北,冬季偏㉚南。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北半球)特别

提醒海陆热力差异及影响陆地海洋热力差异比热容小大透明度小;太阳辐射集中在表层大;太阳辐射可照射到一定深度传热方式主要依靠传导;传热慢除传导外,主要靠对流;传热快对气温和气压的影响升、降温快慢冬、夏季气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相对海洋)冬季气温高,夏季气温低(相温对陆地)冬、夏季气压冬

季形成冷高压中心,夏季形成暖(热)低压中心冬夏季气压变化不明显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北半球陆地面积㉛大且海陆㉜相间分布,海陆热力差异大。(2)分布时间原因陆地海洋7月北半球㉝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

断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副热带高压1月北半球㉞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亚洲高压(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压方法技巧图示法理解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3.南半球气压分布㉟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㊱带状分布。4.亚洲季

风环流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风向冬季㊲西北风东北风夏季东南风㊳西南风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海陆热力差异;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易错辨析大气环流并非单指三圈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具有世界规模的、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现象,除了包括三圈环流外,还包括季风环流。在设

问中出现“从大气环流角度考虑”时,要注意全面考虑。自我诊断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是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动力。(√)解析:(1)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差异而产生的热量差异驱使大气不断地运动,在地转偏向力的

影响下形成三圈环流。(2)气压带不是大气环流。(×)解析:(2)大气环流是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是全球性的大气运动的具体体现。(3)西风带的盛行风向是西南风。(×)解析:(3)南、北半球的西风带的风向不同,

北半球西风带盛行的是西南风,南半球西风带盛行的是西北风。(4)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冬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解析:(4)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移动,北半球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5)北美洲东临大西洋,季风现象也很显著。(×)解析:(5)北美洲

虽然东临大西洋,但是大西洋面积较太平洋小,且北美大陆面积小,这样海陆热力差异就没那么明显,所以北美洲季风现象与亚洲相比不是特别显著。下图为全球性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2.关于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判断正确的是()A.

a为东北信风带B.b为副热带高压带C.c为东南信风带D.d为极地东风带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为东南信风带,b为副热带高压带,c为西风带,d为副极地低压带。3.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副极地低压带是空气受热膨胀形成的B.极地高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C.

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相遇D.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固定不变答案:B解析: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盛行西风被抬升,形成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读世界局部季风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4.根据风向确定此时最可

能是()A.1月左右B.4月左右C.7月左右D.11月左右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东亚地区吹东南风,南亚地区吹西南风,均为夏季风,因此此时最可能是7月左右。5.此时,北半球被大陆切断的气压带是()A.副热带高压带B.赤道

低压带C.副极地低压带D.极地高压带答案:A解析:夏季,亚欧大陆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将副热带高压带切断。互动探究·关键能力探究主题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探究活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和季节移动1.读图,探究下列问题。图

甲图乙(1)图甲①②③分别表示三圈环流的哪一环流?A、B、C、D、E、F、G各代表哪些气压带和风带?(2)图甲中,低纬地区的高空气流,在流动到北纬30°附近时,为什么不继续向北运动而下沉?(3)副热带高压带与极地高压带在成因上有何不同?(4)气

压带和降水有何关系?(5)由图乙所示的气压带、风带的移动状况,总结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答案:(1)①②③分别表示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A为赤道低压带、B为东北信风带、C为副热带高压带、D为盛行西风带、E为副极地低压带、F为极地东风带、G为极地高压带。(2)由赤道上空向北运动

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流到北纬30°附近上空时就偏转成西风,不再继续向北流动,但低纬气流又不断流过来,便在北纬30°上空堆积,被迫下沉。(3)副热带高压带是由于向高纬运动的高空气流,在30°纬线附近被迫堆积下沉形成的,为动力成因。而极地高压带为高纬地区空气冷却

收缩下沉形成,为热力成因。(4)低压带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降水多,高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降水少。(5)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知能整合气压带、

风带的形成、分布和季节移动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四抓”: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特别提醒气压带形成的两种类型(1)热力

型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①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②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2)动力型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气流下沉,则气压高。①副热带高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②副极地低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

而成。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度0°、3

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3)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

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特别提醒(1)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幅度和范围大约是10个纬度,小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

幅度和范围。(2)根据气压带、风带位置可以判定季节,反过来也可以根据季节判断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方向和位置。素养培育地理实践力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9年11月11日,搭载着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驶过南纬60度海域,穿越“咆哮

西风带”,首次进入南极地区,这是“雪龙2号”首次穿越西风带。位于南纬40度至60度之间的海域处于强劲西风的控制下,洋面风浪较大,在此行船危险系数较高,有“咆哮西风带”之称。(1)依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判断“雪龙2号”科考船穿越的

“咆哮西风带”的盛行风向。(2)“咆哮西风带”海况恶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西北风。(2)此纬度地带位于温带地区,常年以西风为主,风速较大,且西风带中雨雪天气变化频繁,气旋活动较多,常会出现狂风巨浪,因此海况恶劣。探究主题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探究活动大气活动中心与

季风环流1.阅读情境,探究下列问题。2019年3—4月,印度持续高温,其南部地区遭遇150年来最严重旱灾,只能靠西南季风带来降水缓解旱情,而西南季风的形成与气压中心密切相关。图11月北半球气压中心图27月北半球气压中心(1)南、北半球气压带的

实际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2)北半球冬季的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3)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季节,东亚、南亚地区的风向有何不同(4)南亚地区的西南季风是如何形成的?答案:(1)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因为南

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海陆热力差异不明显;北半球气压带断裂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显著。(2)1月,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尤其是亚洲高压(又叫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副极地低压带仅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

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3)冬季:东亚盛行西北风、南亚盛行东北风;夏季: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盛行西南风。(4)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夏季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知能整合一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冬季风2.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夏季风二、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分析季风类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亚洲内陆太平洋亚洲内陆印

度洋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海陆热力差异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炎热、湿润温暖、干燥炎热、湿润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部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

生产的影响有利雨热同期不利旱涝、寒潮等灾害旱涝灾害特别提醒(1)存在季风环流的地区并不都能形成季风气候。季风环流主要是因海陆热力差异或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而形成的,因此在世界上分布的范围很广,但只有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因季风环流显著且影响明显,才形

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2)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是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而形成的。

素养培育综合思维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亚洲高压是冬半年盘踞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对流层下部稳定而强大的冷气团。气象学中一般用1025hPa等压线作为其分布范围的边界线。下图为1951—2003年亚洲高压的位置平均变动示意图。(1)与亚洲高压1025hPa等压线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的因素是海陆位

置、洋流性质、海陆温差、地形地势差异中的哪一因素?(2)1981年至2003年,我国冬季气温偏高还是偏低?答案:(1)海陆温差。(2)偏高。因为1025hPa等压线位置偏北,亚洲高压势力较弱,对我国影响相对较小。随堂巩固·自我测评下图为全球某月近地面气压带分

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甲所处风带的风向为()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东南风答案:A解析:甲位于北半球中纬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2.此时控制乙地的气压带为()A.副热带高压带B.赤道低压带C.副极地低压带D.极地高压带答案:A解析:乙地位于30°N附近,因此此时控制乙地的气压带

为副热带高压带,A正确。(2021山东潍坊高二期中)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气流汇合的地带,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位置离赤道较近时,表现为南北半球两支信风的辐合,称为信风辐合带;位置远离赤道时,表现为信风与季风的辐合,称为季风辐合带。据此完成下面两

题。3.影响图中热带辐合带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B.太阳直射点移动C.洋流性质D.地形地势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图甲离赤道较远,是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即为季风辐合带,图乙离赤道近,是东南信风直接和越过赤道的东北

信风相遇组成的热带辐合带,为信风辐合带,两个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变化都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主要是因为太阳直射点移动。4.推测热带辐合带分布区域的降水类型主要是()A.锋面雨B.

地形雨C.台风雨D.对流雨答案:D解析: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气流汇合地带,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气流汇合上升,所以降水类型主要是对流雨。(2020北京东城高二期末)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月多年平均近地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

完成下面两题。5.根据等压线分布,该月份最有可能为()A.1月B.4月C.7月D.10月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图示时期亚欧大陆上是被印度低压控制着的,即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因此该月份最有可能为7月。6.该月甲地的盛行风向是()A.东南风B.东北

风C.西南风D.西北风答案:C解析:该月份为7月,即北半球的夏季。读图可知甲地夏季盛行西南风。实践活动·科学探知三圈环流模型制作1.地球仪。准备10个橡胶地球仪玩具,其大小适中,并自带经纬网,学科性强,可以在实验的同时加深地理认识。2.硬纸条。以打印纸为材料,上面绘制4个垂直气流、3个近地面

风向和3个高空风向。在设计上,高空风和近地面风是不一样的,高空风成弧形,最后偏转了90∘,近地面风成直线形。这是因为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成因略有差异。3.透明胶布、剪刀等。4.模型制作:(1)明确分工。在课堂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2个同学负责剪

纸,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合作互助。材料准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