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届浙江省高考地理考前20天模拟题(九)(试题解析).docx,共(8)页,22.96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764528dc60034da0f3f127642dd13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参考答案1.A2.B【解析】1.城市功能分区的划分依据用地性质来划分的,可分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绿地、非建设用地等,同种功能用地在空间分布上集中布局而形成相应的功能区。故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用地性质,A正确,故选A。2.由图示可知,用电负荷最大是在18:00-22
:00间,这个时间段是人们下班在家休闲时间,应是住宅区。故选B。3.D4.D【解析】3.读图可知,图中漫画反映地球上人满为患,地球已经不堪重负,环境人口压力大,故选D。4.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A错误
;科技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B错误;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反相关,C错误;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D正确。故选D。5.B【详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资源贫乏,不适宜发展资源密集型,故排除选项A;该地区早期农业发达,往往以农产品为原料
发展原料指向型工业,随着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政策,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随着资金积累、工人工资水平提高,科技发展,产业升级逐渐升级,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故选项B正确。6.C7.A6.河流落差取决于流经地区的地势高低(或相对
高差),从图中可以看出甲落差约为1500米,乙落差约为2500米,丙落差约为2000米,丁落差约为1500米,故本题甲、丁的地势落差相近。所以选C。7.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海拔高,冰川融水量大,地势相对平坦,排水不畅,易形成沼泽。故A对。其余三地海拔
更低,且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不易积水,可排除。所以选A。8.A9.D8.据图中海洋等温线排列和弯曲情况,可判断箭头所示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属于暖流,B、D错。温度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温度高的靠近赤道,图示位于北半球,A对
,C错。9.若该图所示是太平洋西岸,此洋流位于北半球,向北流,是日本暖流,D对。北太平洋暖流是向东流,A错。加利福尼亚寒流位于太平洋东岸,是寒流,B错。千岛寒流向南流,C错。点睛:温度变化规律是由赤道
向两极递减,温度高的靠近赤道。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是暖流。此洋流位于北半球,太平洋西岸,向北流,是日本暖流。10.D11.C10.读图,横轴表示一天的时间,太阳辐射只在白天存在,所以b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所以地面辐射温度最高值比大气温度最
高值出现的时间早。所以a是气温,c是地面辐射,D对。故选D。11.根据图中太阳辐射出现的时间段分析,日出早于6点,日落晚于18点,昼长大于12小时,约15小时,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北京昼长约15小时,最可能是7月份,A错,C对。5月对应的是春季,昼长大于12小时,但差距不大,B错。10月是秋季,
昼长小于12小时,D错。故选C。12.D13.B12.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可以充分利用农业自然条件优势,更好的运用现代科技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率,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选D。13.图中F地处亚热带地中海气
候区,夏季高温,发展为亚热带蔬菜水果区,A选项错;图中C处是玉米带,因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下光热充足有河流水的灌溉,因此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区;图中D为棉花带,该区光热充足,夏季高温;G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发展成亚热带作物带,据此B对;B为小麦带,由于北部纬度高,热
量少降水少,宜发展春小麦,中部纬度稍低,发展冬小麦,C错;A为乳畜带,因为纬度偏北,气候冷湿,不宜谷物生长,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宜发展畜牧业,且靠近东北部工业区,乳畜市场需求大,市场是决定乳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D不准确。14.D15.C【解析】14.读该区域1950年前的用地、1960年前的用地、1990年前的用地示意图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的,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①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
化,②错误;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形态有着巨大的影响,③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区域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④正确。D正确,BCD错误。故选D项。1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使得人们对运河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导致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的发展速度
逐渐变慢,C正确,ABD错误。故选C项。16.C【详解】根据图文材料可分析出,手机导航软件,能够存储并供人们查询线路,并能够根据目的地进行线路的规划,属于GIS的功能,而且可以按规划的线路进行路线指引,将人
们带到目的地属于GPS导航功能,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17.C18.C【解析】17.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结合剖面线图,图中D处是高地。图中等高距是100米,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P到D处是递增趋势,与相邻的大的那条相同,图中等高线
P的数值为500,C对。故选C。18.图中指向标沿剖面线方向,丙在乙正北方向。图中乙村位于甲的正西方向,C对。A、B、D错。故选C。19.C20.C19.日期分界线包括180°经线和时刻是0点的经线,由于ABC代表晨昏线,0点的经线位于夜半球的中间位置,所以0点经线是BP所在的经线,OQ
经线为180°经线。故图示南极圈内为极昼现象,直射点纬度为23°26′S,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正中央。结合180°经线推算,直射点经度为135°E,所以可计算出C点经度为135°W,地方时为18时,A错。此时晨昏线与经
线的夹角为23.5°,B错。C点为135°W,则OA为45°E,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即地方时为6时,C对。晨线AB与赤道所成的夹角为66°34′,D错。故选C。20.结合上题分析,AB为晨线,BC为昏线
,A、B错。图示晨昏线为南半球部分,为地球大圆的一半,等于经线的长度。OQ为经线长的一半,所以晨昏线ABC的长度大约等于OQ的2倍,C对。圆弧APC为夜弧,在时间上比圆弧AQC都晚,D错。故选C。21.B22.D【解析】21.读图分析可知
,该工业无论在甲地还是乙地,在成本构成中劳动力的成本投入最大,因此属于劳动力指向性工业,普通服装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故答案选B。22.由图分析可知,再甲乙两地中,乙地中劳动力的成本更低,由此说明乙的劳
动力更廉价,成本更低,更适合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分布,故答案选D项。劳动力应该乙地数量更多,A项错误;利润较高的是乙地工业,B错误;.该工业布局决定于劳动力因素,D错误。故答案选D。点睛:工业区位的分析方法:工业区位选择主要从三种目的去分析,一是经济效益,二
是环境效益,三是社会效益。从经济效益分析,主要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在生产成本中,投入所占比重最大的是主导因素,降低主导因素的成本,是工业区位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一个地区工业发展,往往先利用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发
展资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随着资源枯竭、劳动力工资水平提高,优势丧失。然后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而达到升级转型。23.D【解析】中山站位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常年吹东南风,A选项错误;昆仑站海拔最高4087米,因为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所以气压不是最高,B选项错误;从图中
可以看出,昆仑站离海最远,降水最少;海拔最高,因此日出最早,日落最晚,日照时间最长。所以C选项错误;因为南极地区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越往南极中心,降水最少,所以纬度最低的长城站降雪最大,D选项正确
。故选D项。24.A25.B24.依据图中表示锋面的符号可知,该锋面系统为冷锋,排除B、C;根据气流的运动方向可知: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图中风向左偏,应为南半球,A正确,B错误。故选A。25.图中M位于冷锋前方,因此该锋面过境后,M地受冷气团可知,天气转晴,气温下降,
气压升高。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6.(1)横断山脉呈南北走向(1分),山河相间,山高谷深;(1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1分);地势起伏大。(1分)原因:该地纬度较低,(1分)海拔较高,垂直自然带数目多。(1分)(2)地处我
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起伏大(1分);峡谷多,河流落差大。(1分)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1分);大量支流汇入,河流径流量大,所以水能丰富(1分)。(3)季风水田农业(1分)有利:纬度低,热量充足,作物一年两熟(作物生长期长)(1分)。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
充足(1分),雨热同期(水热丰富),利于作物生长(1分)。不利: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易发生水旱灾害;(1分)云雾多,光照不足,不利于作物生长。(1分)(4)能见度低,影响居民出行(1分);空气质量下降(污染物浓度增加,酸雨等),影响居民身体健康(1分)。自然原因:重庆四周有高大山脉。大气
稳定,污染物不易扩散。(1分)人为原因: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排放,污染物较多(1分)【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横断山脉地区山脉呈南北走向,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起伏大。该地纬度较低,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大,所以垂直自然带数目多。(
2)长江的c-d段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起伏大。属于峡谷地区,河流落差大。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该地上游有大量支流汇入,河流径流量大,所以水能丰富。(3)成都平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季风水田农业。该地纬度低
,热量充足,作物生长期长,可以一年两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足,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但是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易发生水旱灾害。该地位于四川盆地内部,云雾多,光照不足,不利于作物生长。(4)大气污染导致能见度低,影响居民出行。造成空气质量下降,污染物浓度
增加,酸雨等大气环境问题,影响居民身体健康。从自然条件分析,重庆四周有高大山脉阻挡,大气稳定,污染物不易扩散。从人为因素分析,重庆重工业多,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排放,污染物较多。所以大气污染严重。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影响
因素,主要环境问题及成因。27.(1)气候变化特点:气温、降水量波动(逐渐)上升;冰川变化特点:冰川零平衡线高度波动(逐渐)上升(冰川退缩或冰川后退),面积减小;冰川变化原因:气温升高,冰川融化量增加;气温升高使降雪量减少,冰川补给量
减少;降雪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下降,使冰川吸收太阳辐射量增加,冰川融化量增大。(2)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水量增大,汛期(夏季)水量增大;≥0℃时间增长,冰川融化时间增长,河流汛期增长。【详解】第(1)题,结合图示明显看出,该地区气温和降水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冰川零平衡线高度逐渐上升,冰川面
积逐渐减小。冰川的变化是由气温变化引起的。第(2)题,气温升高,冰川融水量增大,河流补给量增加,汛期延长。28.(1)全球河流输沙模数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平均输沙模数亚洲最大,欧洲最小;山地、高原--般大于平原;气候湿润区大于干旱区和永久冰川分布区。(2)地表破碎,地势起伏
大;黄土层厚且土质疏松,易被侵蚀;降水和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植被覆盖率低;黄河流域大部分位于季风气候区,集水面积适中。(3)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缓,河流流速慢,侵蚀作用小;气候湿润,径流量季节变化小,水流平稳;植被覆盖率高;河
流上建有众多水坝等挡水建筑物,且河道渠化明显,不易被侵蚀。【详解】(1)读图可知,全球河流输沙模数空间分布不均匀,美洲西部,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地中海沿岸和非洲东南部地势较高的区域输沙模数较多,平原地区较小。亚洲的输沙模数最高,欧洲最小。降水多的区域输沙模数
较大,两季永久冰川区、干旱区输沙模数小。(2)自然原因可以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植被、集水面积角度描述。流经黄土高原地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流域面积大;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河流流量不稳定,地势起伏,落差大,水流急,使
得沿岸容易水土流失。黄河受地形和气候影响,集水面积适中,所以输沙模数大。(3)欧洲的主要地形为平原,地势平坦,流速慢,侵蚀作用弱。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径流量季节变化小,水流平稳。植被覆盖率高,水土保持好。河流上建有众多水坝等挡水建筑物,且河道渠化明显,不易被侵蚀。29.
(1)地处盛行西风带,降水季节变化小;森林覆盖率高,调蓄径该能力强:河渠众多,排灌条件好:经济发达,水利设施完善。(2)德国南部地区纬度低,气温高,热量条件较北部好;北部混合农业中畜牧业比最高,放牧范围广、时间长;南部山地多,耕地少,耕地利用率高。
(3)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减少投资风险;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维护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农户合理安排农事活动(4)德国地处联系南欧与北欧、东欧与西欧的“十字路口”上。地理位置优越
:临海,河流、运河众多,水运便利,矿产资源较丰富;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详解】(1)从降水来说地处盛行西风带,降水较多,且季节变化小;从植被来说森林覆盖率高,调蓄径流的能力强。从排灌条件来说,河渠众多,经济发达,水利设施完善,排灌条件
好。(2)德国南部地区复种指数比北部高的原因主要从纬度位置分析气温差异,再结合主要的农业活动进行分析南北复种指数差异。从纬度位置来看,德国南部地区纬度低,气温高,热量条件较北部好。从农业活动进行分析,北部混合农业中畜牧业比最
高,放牧范围广、时间长;南部山地多,耕地少,耕地利用率高。所以,德国南部地区复种指数比北部高。(3)饲养业和种植业并举的好处主要从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减少投资风险;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维护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农户合理安排农事活动等方面分析回答。(4)德国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矿产资源、科技力量、市场等方面分析。从地理位置看,德国地处联系南欧与北欧、东欧与西欧的“十字路口”上,地理位置优越。从交通运输条件看,临海,河流、运河众多,水运便利。从矿产资
源看,矿产资源丰富。从市场条件看,德国经济发达,市场广阔。从科技条件看,德国为发达国家,科技力量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