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3物质间反应及转化-【提分必备】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解析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429.973 KB
  • 2025-04-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专题23物质间反应及转化-【提分必备】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专题23物质间反应及转化-【提分必备】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专题23物质间反应及转化-【提分必备】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专题23物质间反应及转化-【提分必备】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共(20)页,429.97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73a34f2e1953edabae8ce88b90187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提分必备】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专题23物质间反应及转化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2021山东)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不能实现的是()A.2CCOCO→→B.4MgMgOMgSO→→C.324KC1KNOKSO

→→D.23NaOHNaCONaC1→→【答案】C【解析】A、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正确;B、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正确;C、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钾,硝酸钾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

故不能转化为硫酸钾,错误;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正确。故选C。2.(2021四川)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转化的是()A.2ONaOH324SSONaSO⎯⎯⎯→⎯⎯⎯⎯→

溶液点燃B.242HSOBaCl42ZnZnSOZnCl⎯⎯⎯⎯→⎯⎯⎯⎯→稀溶液C.243Al(SO)CCuOCuAl⎯⎯⎯→⎯⎯⎯⎯⎯→溶液高温D.3AgNOKOH33NaClNaNOKNO⎯⎯⎯⎯→⎯⎯⎯⎯→溶

液溶液【答案】B【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是三氧化硫,不符合题意;B、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氯化钡和硫酸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硫酸钡,符合题意;C、氧化铜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铝比铜活

泼,铜和硫酸铝不反应,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硝酸钠和氢氧化钾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不能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1江苏苏州)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A.242HS

OΔ4OCuCuOCuSO稀溶液⎯⎯→⎯⎯⎯⎯→B.22HO224OSSOHSO点燃溶液⎯⎯⎯→⎯⎯⎯→C.HCl343COFeOFeFeCl高温稀溶液⎯⎯⎯→⎯⎯⎯→D.2COKCl23NaOHNaCONaCl溶液溶液溶液溶液⎯⎯⎯→⎯⎯⎯⎯→

【答案】A【解析】A、铜和氧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铜,正确;B、硫燃烧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亚硫酸,错误;C、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生成铁,铁和盐酸生成氯化亚铁,错误;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钾反应没有

沉淀、气体、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错误;故选:A。4.(2021湖州)工业炼铁的部分反应如下所示,则()O2+X①CO2+X②CO+Y③FeA.X可以是木炭B.X与CO都具有氧化性C.③反应后的尾气可直接排放D.

Y中铁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答案】A【解析】A、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木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可以是木炭,故选项说法正确。B、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X是碳,碳与CO都具有还原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③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

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反应后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故选项说法错误。D、Y是氧化铁,铁元素以化合态存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5.(2021广西)“X→Y→Z”物质间转化,均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物质选项XYZAK2SO4Ba

SO4Ba(NO3)2BCuCuOCu(OH)2CZnZnCl2Zn(NO3)2DKNO3KOHBa(OH)2A.AB.BC.CD.D【答案】C【解析】A、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钾,硫酸钡难溶于水和酸,不能转化为硝酸钡,不符合题

意;B、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铜,不符合题意;C、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氯化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氯化银,符合题意;D、假设硝酸钾能转化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钾溶于水,硝酸盐均溶于水,不满足复分解反应

的条件,同理,假设氢氧化钾能转化为氢氧化钡,氢氧化钡溶于水,钾盐均溶于水,不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均不能一步转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6.(2021吉林松原)请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实现转化①的金属也一定能和稀硫酸反应B.转化②只能通过铁与硫酸铜溶液反

应实现C.通过与C或CO发生置换反应可实现转化③D.反应④中能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答案】A【解析】A、转化①需要金属活动性比Fe强的金属与FeSO4反应置换出Fe,故该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一定在H前面,一定可以和稀硫酸反应,A正确;B、转化

②除了可以通过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现,还可以通过铁和其他金属活动性较弱的金属的硫酸盐溶液反应,也可以和稀硫酸反应实现,B错误;C、通过与C或CO发生反应可实现转化③,但是CO与Fe2O3反应,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C错误;D、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铁

和水,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D错误;故选A。7.(2021福建)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①②稀盐酸稀盐酸甲乙丙。在不断搅拌下,往装有甲溶液的容器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依次发生①、②反应,同时测定容器中液体的透光强度(液体越浑浊,透光强度越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乙难溶于水B.甲可能是NaOHC.QM段对应反应②D.E、F对应的液体组成不同【答案】B【解析】A、→→①②稀盐酸稀盐酸甲乙丙,由图可知:透光强度先减小后增大,说明甲与稀盐酸反应有沉淀乙生成,继续加入稀盐酸,沉淀

溶解,则乙难溶于水,分析正确;B、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沉淀生成,透光强度不会变小,甲不可能是氢氧化钠,分析错误;C、QM段透光强度逐渐变大,说明生成的沉淀慢慢溶解,对应反应②,分析正确;D、E、F两点透光强度相等,说明液体浑浊程度一样,但液体组成不同,分

析正确;答案:B。8.(2021湖北)现有一杯含有三种溶质的无色溶液,下列对该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猜测,合理的是()A.H2SO4、NaOH、NaClB.KNO3、NaCl、CuSO4C.AgNO3、NaCl、HClD.H2SO4、Na2SO4、KNO3【答案】D【解析】A、H2SO4和NaO

H会发生中和反应,不可能同时存在,A选项错误;B、题干中说的是无色溶液,而硫酸铜溶液却是蓝色的,B选项错误;C、AgNO3和NaCl或HCl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不可能同时存在,C选项错误;D、三种物质均为无色且不相互反应,能共存,D选项正确。故选D。9.(2021山

东)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下列选项不符合该转化关系的是()A.CO、C、CO2B.NaCl、NaOH、Na2CO3C.MgCl2、Mg

、MgOD.Ca(OH)2、CaCO3、CaCl2【答案】D【解析】A、C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会生成CO,在氧气充足时燃烧会生成CO2;CO2在高温条件下会和C反应生成CO,与镁在点燃时会生成C,符合转化关系;B、NaOH与盐酸反应有生成NaCl,与CO2反应能

生成Na2CO3;Na2CO3与盐酸反应有NaCl生成,与Ca(OH)2反应有NaOH生成,符合转化关系;C、Mg与氧气反应有MgO生成,与盐酸反应有MgCl2生成;MgO与盐酸反应有MgCl2生成,在加热时与氢气反应有Mg单质生成,符合转化关系;D、CaCO3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aCl2,但不能一步转化为Ca(OH)2;CaCl2可以和Na2CO3反应生成CaCO3,但不能一步转化为Ca(OH)2,不符合转化关系;故选D。10.(2021内蒙古通辽)人类常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所需要的物质,如图是X、Y、Z、W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都能通

过一步反应实现),则X、Y、Z、W依次可能是()A.C、CO、CO2、H2CO3B.H2O2、O2、H2O、H2C.CaO、Ca(OH)2、CaCl2、CaCO3D.Cu、CuO、Cu(OH)2、CuSO4【答案】C【解析】A、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

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能转化为碳,不符合题意;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氧气和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

和氧气,氢气不能转化为过氧化氢,不符合题意;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题意;D、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能转化为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符合题意。故选C。11.(2021四川乐山)古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蕴含了如图所示三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aO俗名叫生石灰,是一种氧化物B.“烈火焚烧若等闲”描述的

是反应①的变化C.反应②发生时,会放出热量D.反应③是改良酸性土壤的原理【答案】D【解析】A、CaO俗名叫生石灰,是由钙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正确;B、“烈火焚烧若等闲”描述的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也就是反应①的变化,正确;C、反应②发

生时,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正确;D、反应③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或可溶性碳酸盐反应生成碳酸钙的反应,不是改良酸性土壤的原理,错误。故选D。12.(2021湖北)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和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一种物质可以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表

中的甲、乙、丙三种物质与图示关系不符的一组是()选项甲乙丙AH2OO2CuOBCCO2COCCaCO3CaOCa(OH)2DCuCuOCuSO4A.AB.BC.CD.D【答案】B【解析】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

气和氧气;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氢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水,不符合题意;B、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能转化为碳,符合题意;C、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和二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符合题意;D、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符合题意。故选B。13.(2021陕西)小明利用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整理出如下的反应“”图,图中“一”

两端的物质相互能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与稀硫酸反应可能得到黄色溶液B.甲与碳反应后,固体总质量减小C.乙与碳反应的生成物难溶于水D.图中反应只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答案】D【解析】A、甲若是氧化铁,则与稀硫酸反应得到黄色硫酸铁溶液,正确;B、甲能和碳、硫酸反应,则甲为金属氧化

物;与碳反应后,氧化物中氧与碳生成气体,剩余固体总质量减小,正确;C、乙与碳、氢氧化钙能反应,乙可以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反应的生成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正确。D、图中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碳和甲氧化铁反应为置换反应;二氧化碳和碳高温反应

为化合反应,涉及3种基本反应类型,错误。故选D。14.(2021云南)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A、B、D、E、F均由三种元素组成;A、B属于同类别的物质;C物质在固态时俗称干冰;A、E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F可用于玻璃、造纸、

纺织、洗涤剂的生产。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经略去,其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会反应,“→”表示一种物质会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C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B.B一定是NaOHC.D一定属于酸D.E→C只能通过E与D反应实现【答案】C【解析】C物质在固态时俗称干冰;C为二氧化碳,

F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故F为碳酸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碳酸钠可以转化为E,且E含钙元素为碳酸钙,A含钙元素且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为氢氧化钙,A、B属于同类别的物质,故B为碱,可以是氢氧化钠

或氢氧化钾等,D可以和氢氧化钙以及碳酸钙反应,且能转化为二氧化碳,D为酸,带入转化关系,符合题意。A、由分析可知,A为氢氧化钙,C为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水,没有交换成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A错误。B、B不一定是NaOH,还可以是氢

氧化钾,如氢氧化钙和碳酸钾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B错误。C、由分析可知,D一定为酸,C正确。D、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E→C不只能通过E与D反应实现,D错误。故选:C。15.(2021湖南)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反应可表示为甲+乙→丙+丁、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

若甲、乙是化合物,则丙、丁也一定是化合物B.若甲为单质,则此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若乙为稀硫酸,则丙、丁中一定有盐D.若丙为氯化钠,则甲、乙中一定有碱【答案】C【解析】A、若甲、乙是化合物,丙、丁不一定也是化合物,例如一氧化碳在高温

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错误;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若甲为单质,则此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错误;C、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若乙为稀硫酸其中含有硫酸根,则生成丙、丁中一定有盐,正确;D

、若丙为氯化钠,甲、乙中不一定有碱,例如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错误。故选C。16.(2021天津)下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相互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达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选

项甲乙丙丁AH2OO2CaOCa(OH)2BH2SO4HClMgCl2Mg(OH)2CHClCO2CaCO3H2ODFeSO4FeCl2CuCuOA.AB.BC.CD.D【答案】C【解析】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

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钙能与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符合题意;B、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氯化镁和

硫酸不反应,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氯化镁不能转化为盐酸,不符合题意;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符合题意

;D、硫酸亚铁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亚铁,氧化铜和氯化亚铁不反应,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铜和硫酸亚铁不反应,氯化亚铁不能转化为铜,不符合题意。故选C。17.(2021湖州)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做了“开门大吉”的游戏,其规则是:每把钥匙代表一种试剂,每扇

门代表需要鉴别的两种溶液,见如图。如果钥匙代表的试剂能够鉴别出门上代表的两种溶液,钥匙就能把门打开(每把钥匙只能使用一次),下列能够依次将四扇门打开的钥匙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④③②①D.①③②④【答案】B【解析】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鉴别碳

酸钠和氢氧化钠时,不能用指示剂,检验碳酸根的存在,利用提示的试剂可选①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反应有沉淀生成,与氢氧化钠不反应,也可以选择④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生成,与氢氧化钠不反应;鉴别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可选②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与

氢氧化钠不反应,也可以选择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与氢氧化钠不反应;鉴别氢氧化钙和氯化钙,只能选择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与氯化钙不反应;鉴别盐酸和硫酸只能选择①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有沉淀生成,与盐酸不反应;综上所述,顺序

为④②③①。故选:B。18.(2021湖南)下列稀溶液,仅用酚酞及同组物质之间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A.NaOHH2SO4HNO3B.KOHHClBa(OH)2C.NaOHNaClNa2CO3D.NaOHNaClHCl【答案】D

【解析】A、NaOH能使酚酞变红,利用酚酞能鉴别出NaOH,NaOH和H2SO4和HNO3的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选项不符合题意;B、KOH、Ba(OH)2都能使酚酞变红,利用酚酞可检验出HCl,HCl与两种碱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选项不符合题意;C、

NaOH、Na2CO3都能使酚酞变红,利用酚酞可检验出NaCl,但无法鉴别NaOH、Na2CO3,选项不符合题意;D、分别取溶液取溶液少许,滴加酚酞试液,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是氢氧化钠,然后将鉴别出的氢氧化钠分成两份,分别与剩余的溶液混合,红色消失的是盐酸,红色

不消失的是氯化钠,故能鉴别出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19.(2021浙江嘉兴)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其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①通过蒸发溶剂可获得晶体

B.②是通过复分解反应获得铜C.③所得硫酸铜溶液一定是饱和的D.④说明铁元素变成了铜元素【答案】A【解析】A、通过蒸发溶剂可获得晶体,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②生成了铜单质,不是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C、

③通过加水溶解,得到硫酸铜溶液,溶液不一定饱和,不符合题意;D、④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了出来,不是铁元素变成了铜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A。20.(2021重庆)向盛

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烧杯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b段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B.b→c段有水生成C.b点溶液溶质为硫酸铜D.d点沉淀质量与b点沉淀质量相等【答案】C【解析】A、a→b段溶液溶质减

少,但是溶剂增加,溶液的质量不一定减小,A错误。B、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氢氧化钡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b→c段表示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没有水生成,B错误。C、b点硫酸和氢

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此时溶液溶质为硫酸铜,C正确。D、b点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沉淀硫酸钡沉淀,d点硫酸、硫酸铜都完全反应,且氢氧化钡过量,此时沉淀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故d点沉淀质量与b点沉淀质量不

相等,D错误。故选:C。21.(2021湖南岳阳)如图为Fe元素的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C的化学式为Fe(OH)3B.物质E的化学式为FeSO4C.物质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质BD.物质A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物质D【答案】B【解析】A、

物质C横坐标为氢氧化物,纵坐标铁元素化合价为+2,氢氧根化合价为-1,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为零,则其化学式为Fe(OH)2,错误;B、物质E横坐标为硫酸盐,硫酸根化合价为-2,则化学式为FeSO4,正确;C、物

质A中铁元素化合价为0,是铁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物质B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其氧化物化学式为Fe2O3,错误;D、物质A铁单质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物质硫酸亚铁,而D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错误。故选B。22.(2021湖南)构建元素化合价和

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可能是CH4B.B点对应的物质充分燃烧可得到D点对应的物质C.某化合物的化学为CaCO3,它对应的点是FD.C点

对应的物质与水反应可得到E点对应的物质【答案】D【解析】A、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A点对应物质为含-4价碳元素的有机物,有机物为含碳化合物,CH4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则碳元素化合价为-4,正确;B、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D点对应的+

4价碳元素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碳;B点对应的物质为碳单质,充分燃烧可得到D点对应的物质二氧化碳,正确;C、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CaCO3属于盐且其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故它对应的点是F,正确;D、C点对应的物质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错误。故选D。

23.(2021山东)如图是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已知A~M是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的化学式为HCl,D的名称是氯化钠B.D→C反应的现象是固体溶解,有气泡冒出C.A常用作干燥剂,A→B的过程放出大量的热D.若E溶液中混有少量B,可加适量F溶液除去【答案】C【解析】A~M是由氢、碳、氧、氯、钠、钙、

铁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图中氧化物G中有元素化合价为+3价,根据已学知识,G为Fe2O3;氧化铁可以转化为铁,则H为Fe,M为铁盐;A为含有+2价元素的氧化物,且可以转化为碱,以上元素中只有钙符合题意,因此A为CaO,B为Ca(OH

)2;Ca(OH)2可以转化为NaOH,则E为NaOH,钠显+1价,符合题意;NaOH可以转化为Na2CO3或氯化钠,Ca(OH)2可以转化为含钙元素(化合价是+2价)的盐如CaCO3或氯化钙,因为氯化钠不能转化为氯化钙,而Na2CO3可以转化为CaCO

3,则C是CaCO3,D是Na2CO3。A、F是含有-1价元素的酸,在给定元素中只有氯符合题意,因此F的化学式为HCl。根据分析D为Na2CO3,不可能是氯化钠,因为氯化钠不能转化为钙盐,选项A不正确;B、D为Na2CO3,C是CaCO3,D→C的转化可以

通过碳酸钠和氯化钙等可溶性钙盐或氢氧化钙反应实现,反应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选项B不正确;C、A是氧化钙,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常用作干燥剂。氧化钙和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A→B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选项C正确;D、E为NaOH,B为Ca(OH)2,

若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Ca(OH)2,如果加入适量盐酸溶液,虽然除去了氢氧化钙,但盐酸同时也和氢氧化钠反应,还带进新的杂质氯化钙、氯化钠,不符合“不增、不减、易分离”的除杂原则,选项D不正确。故选C。24.(2021四川)绘制知

识网络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有效防范,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价态—类别”二维图就是其中的网络图之一、如图是铁及其化合物的“价态—类别”二维图,下列有关说法或方程式正确的是()A.物质A的名称是氧化铁B.①反应可能是Fe2O3+3Al高温2Fe+3AlOC.⑤反应可能是3

NaOH+FeCl3=Fe(OH)3↓+3NaClD.⑤~⑨全部是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物质A属于氧化物,且A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A的化学式为FeO,名称为氧化亚铁,故A错误;B、①反应是由氧化铁变为单质铁,故可能的反应为2323FeO+2Al2F

e+AlO高温,故B错误;C、由图可知物质B属于碱,且B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B的化学式为Fe(OH)3,⑤反应是FeCl3变为Fe(OH)3,故可能的反应为()333NaOH+FeCl3FeOHNaC

l=+,故C正确;D、由C选项可知反应⑤为()333NaOH+FeCl3FeOHNaCl=+,则反应⑥为()32333HOFeOHHClFeCl+=+,由图可知物质C属于碱,且C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

B的化学式为Fe(OH)2,则反应⑦、⑧分别为()222NaOH+FeCl2FeOHNaCl=+、()22222HOFeOHHClFeCl+=+,反应⑨是单质铁变为氯化亚铁,反应为222HFeHClFeCl+=+,以上反应中⑨为置换反应,其余的全为复分解反应,故D

错误;故选C。25.(2021山东)下列四组物质的溶液,使用一种试剂仅通过一次反应就能将他们鉴别开来的是()A.HCl、NaOH、Na2CO3B.NaCl、Na2CO3、NaNO3C.NaCl、BaCl2、K2CO3D.NaOH、BaCl2、32Ba(NO)【答案】C【解析】A、碳酸钠能和酸生

成气体,但是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和盐酸不反应,不符合要求;B、氯化钠能和银离子生成沉淀,但是碳酸钠也能和银离子生成沉淀;碳酸钠能和酸生成气体,加入酸,氯化钠、硝酸钠均无现象,不符合要求;C、加入硫酸,和氯化钠不反应、和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和碳酸钾生

成气体,可以鉴别,符合要求;D、氯化钡、硝酸钡鉴别只能从酸根离子入手,加入硝酸银会和氯化钡、氢氧化钠均反应,不能鉴别,不符合要求。故选C。26.(2021湖南)下列每组中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A.FeCl3、

NaCl、Na2SO4B.K2CO3、NaCl、H2SO4C.BaCl2、Na2SO4、NaOHD.MgCl2、Na2SO4、HCl【答案】D【解析】A、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不符合题意;B、碳酸钾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C、氯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

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D、氯化镁、硫酸钠、盐酸混合时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可以大量共存,且是无色溶液,符合题意。故选D。27.(2021湖南)下列选项中各溶质的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的是()A.NaCl、BaCl2、KNO3B.CuSO4、NaOH、KClC.BaCl2、

Na2SO4、HC1D.CaCl2、Na2CO3、KNO3【答案】A【解析】A、氯化钠、氯化钡、硝酸钾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符合题意;B、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不符合题意;C、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

酸钡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D、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故选A。28.(2021广西)某化工厂废水池中的溶液是无色透明的,用pH试纸检测废液,废液pH=3,则废液中存在物质合理的一组是()A.ZnC

l2、KNO3、KMnO4B.K2SO4、Al(NO3)3、BaCl2C.Na2CO3、NaNO3、KClD.Na2SO4、KNO3、MgCl2【答案】D【解析】A、溶液中含有KMnO4,含有高锰酸钾的溶液是紫色的,此选项错误;B、K2SO4能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

存,此选项错误;C、Na2CO3能与H+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Na2CO3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此选项错误;D、Na2SO4、KNO3、MgCl2三者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此选项正确。故选D。29.(2021四川眉山)某

无色混合溶液中大量存在四种离子,其个数比为A13+:-3NO:2-4SO:M=1:1:3:2,则M为()A.Cu2+B.Na+C.C1-D.Mg2+【答案】D【解析】溶液不显电性,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设A13+、-3NO、2-4SO、M的个

数分别为1、1、3、2,则已有正电荷总数为3×1=3、负电荷总数为1×1+2×3=7,则M应带7-3=4个单位正电荷,则1个M所带正电荷数为:4÷2=2。A、铜离子的溶液为蓝色,不符合无色混合溶液特点,错误;B、1个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错误;C、氯离子带负电荷,错误;D、1

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正确。故选:D。30.(2021湖南衡阳)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的是()A.Cu2+、Na+、C1-B.Na+、23CO−、3NO−C.+4NH、K+、24S

O−D.Ag+、Mg2+、Cl-【答案】C【解析】pH=1的溶液说明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溶液无色要求不能存在有颜色的离子。A、Cu2+在溶液中显蓝色,不符合题意;B、H+与2-3CO易结合形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故不共存,不符合题意;C、+4NH、K+、24SO−

中不存在有颜色的离子,且均能与H+大量共存,符合题意;D、Ag+与Cl-易结合形成氯化银沉淀,二者不共存,不符合题意;故选:C。31.(2021黑龙江)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Fe2+、Ag+、Cl-、3NO−B.H+、4NH+、23CO−、OH-C.Mg2+、Ca2+、23CO−、OH-D.Na+、K+、Cl-、3NO−【答案】D【解析】A、亚铁离子的溶液为浅绿色,银离子和氯离子生成沉淀,错误;B、

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生成水、和铵根离子生成氨气和水,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生成水,不共存,错误;C、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生成沉淀,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沉淀,不共存,错误;D、四种离子均无色,且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共存

,正确。故选D。32.(2021湖南湘潭)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离子是()A.Ag+、K+、23CO−、Cl-B.Fe3+、Ca2+、Cl-、-3NOC.Ba2+、Na+、-3HCO、2-4SOD.Mg2+、Na+、2-4SO、Cl-【答案】

D【解析】A、Ag+、K+、23CO−、Cl-,氯化银是白色沉淀,在pH=3的酸性溶液中不溶解,碳酸根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存在,不符合题意;B、Fe3+、Ca2+、Cl-、-3NO在pH=3酸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但溶液显浅黄色,不符合题

意;C、Ba2+、Na+、-3HCO、2-4SO,硫酸钡是白色沉淀,在pH=3的酸性溶液中不溶解,碳酸氢根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存在,不符合题意;D、Mg2+、Na+、2-4SO、Cl-在pH=3酸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符合题意。答案:D。33.(2021黑龙江)下列各组离子在p

H=1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K+、3NO−、Na+、H+B.23CO−、K+、C1-、3NO−C.Na+、Ba2+、Fe3+、3NO−D.Na+、Mg2+、Al3+、C1-【答案】B【解析】A、pH=13的溶液中含有氢氧

根离子,和氢离子不共存,A错误。B、各种离子不能生成气体沉淀或水,可以共存,B正确。C、铁离子溶液中黄色,C错误。D、pH=13的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不共存,D错误。故选:B。34.(2021广西钦州)下列各组离子在指

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无色溶液中:K+、Na+、24SO−、-4MnOB.酸性溶液中:Mg2+、Na+、24SO−、Cl-C.pH=11溶液中Zn2+、Ba2+、3NO−、Cl-D.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K+、4NH+、24SO−、3NO−【答案】B【解析】

A、K+、Na+、24SO−、-4MnO四种离子之间不能生成沉淀、水或气体,能大量共存,但-4MnO呈紫红色,选项不符合题意;B、酸性溶液中含有氢离子,Mg2+、Na+、24SO−、Cl-不与氢离子发生反应,且四种离子之间不能生成沉淀、

水或气体,能大量共存,选项符合题意;C、pH=11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与锌离子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锌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选项不符合题意;D、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35.(2021江苏苏州)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

大量共存的是()A.K+、Ca2+、Cl-B.Ba2+、2-4SO、Cl-C.+4NH、H+、OH-D.H+、Na+、2-3CO【答案】A【解析】A、K+、Ca2+、Cl-这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符合题意;B、Ba2+、2-4SO能结合生

成硫酸钡沉淀,不符合题意;C、+4NH和OH-能反应生成NH3和H2O,H+和OH-能结合生成H2O,不符合题意;D、H+和2-3CO能反应生成CO2和H2O,不符合题意;故选:A。36.(2021山东潍坊)将一定量的铝粉投入到含溶质为Mg(NO3)2、C

u(NO3)2、AgNO3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无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Ag、CuB.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没有MgC.滤液中一定没有Cu(NO3)2、AgNO3D.滤液中一定有Al(NO3)3、Mg(

NO3)2【答案】B【解析】A、根据分析知,铝粉没有剩余,铝与硝酸银、硝酸铜恰好反应,故滤渣中一定有Ag、Cu,故A说法正确;B、滤液无色,说明硝酸铜与铝粉反应,滤渣中一定有Cu,故B说法错误;C、铝与硝酸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滤液中一定没有Cu(NO3)2、AgNO3,故C说法正确;D、

铝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硝酸镁不参与反应,故滤液中一定有Al(NO3)3、Mg(NO3)2,故D说法正确。故选B。37.(2021浙江绍兴)向一定质量的Mg(NO3)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锌粉和

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的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a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①滤渣中可能有铜②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③滤液中一定有Mg(NO3)2、Zn(NO3)2和Fe(NO3)2,可能有Cu(NO3)2④若忽略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

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金属活动性:Mg>Zn>Fe>Cu,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镁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g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锌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即:()3232Zn+Cu(NO)NO+CuZn=,65份

的锌置换出64份的铜,固体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增加,待硝酸铜完全反应后,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即()3232Fe+Cu(NO)NO+CuFe=,56份的铁置换出64份的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

和的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a克,故一定发生了铁和硝酸铜的反应。①一定发生了锌和硝酸铜、铁和硝酸铜的反应,滤渣中一定有铜,错误;②铁可能过量,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

产生,正确;③硝酸镁不参与反应,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镁,锌、铁一定与硝酸铜发生了反应,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锌和硝酸亚铁,可能含硝酸铜,正确;④锌与硝酸铜反应,溶液质量增加,铁与硝酸铜反应,溶液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滤渣的质量不变,故滤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错误

。故正确的是②③。故选C。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