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云南省楚雄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2)页,566.90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7090c906fff3c4f8d2024f2110b417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楚雄州中小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高一年级生物学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B.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分裂的过程中C.用一对等位基因可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不能解释蓝细菌的遗传现象2.纯合
的金鱼草红花品种与白花品种杂交,所得F1个体均开粉红花,F1自交后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红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B.金鱼草花的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为相对性状C.粉红花个体一定是杂合子D.金鱼草花色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3.下列有关某哺乳动物卵原细胞(2
n=48)的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I后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I中期的染色体排列相同C.卵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没有发生细胞的均等分裂D.卵原细胞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数目最多可以达到9
6个4.生物性状与基因和环境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通过检测DNA的碱基序列变化来确定其是否发生甲基化B.环境引起的表型变化可能不会遗传给子代C.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的D.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
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5.某生物体细胞中X、Y染色体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a、b、c、d是X、Y染色体的不同区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摩尔根实验得出的结论B.位于b区段的基因均没有等位基因C.X、Y染色体会在减
数分裂I后期彼此分离D.正常情况下,d区段的基因只存在于雄性体内6.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花叶病毒(PIAMV)均能感染烟叶,但被两者感染后,烟叶表现出的病斑性状不同。下列各组实验中可以使烟叶表现出TMV病斑的是()①TMV+烟叶②PIAMV+烟叶③TMV的蛋白质外壳+PIAMV
的RNA+烟叶④PIAMV的蛋白质外壳十TMV的RNA+烟叶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7.某DNA含有100对碱基,其中A占20%。若将该DNA两条链均用15N标记,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DNA含有240个氢键B.所有子代DNA中含15N的DN
A占1/4C.该DNA在复制过程中共消耗了280个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D.含15N的DNA链占所有子代DNA链的1/8,此结果可证明该DNA为半保留复制8.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①在真核生物内所有新复制出的两
个子代DNA,都通过细胞分裂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②DNA复制时子链延伸的方向和解旋酶移动的方向一致③tRNA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末端为游离的磷酸④密码子和反密码子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可确保翻译的准确性A.①B.②C.③D.④9.能行使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
质被称为兼职蛋白。例如组蛋白既能将DNA包装成核小体(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自身甲基化也能改变DNA分子上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表观遗传。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兼职蛋白行使不同的功能时其活性部位的空间结构可能不同B.表观遗传是指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从而影响生物表型
的现象C.真核细胞中组蛋白发挥作用的场所可能是细胞核D.在真核细胞中,组蛋白基因属于非特异性表达基因10.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均可能引发疾病。下列疾病中属于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是()A.哮喘B.软骨发育不全C.红绿色盲D.21三体综合征11.人体细胞中的两条常染色体结构变异如图所示,其中M
、n为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变异导致细胞中的基因数目发生了改变B.该变异是猫叫综合征的患病原因C.该变异一定会导致患者的遗传信息改变D.健康人体内基因M/m和基因N/n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12.隔离在物种的形成过程中
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隔离可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B.地理隔离可能使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不同C.种群长时间的地理隔离可能会导致生殖隔离的出现D.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地理隔离二、多项选择题:本
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已知控制果蝇某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型为XaY的胚胎会死亡。某实验小组让杂合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得F1,再让F1随机交
配得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蝇中没有基因型为XaXa的个体B.F1中的雄性具有2种表型C.F1中的雌果蝇均表现为显性性状D.F2中A的基因频率为5/614.生物体内的信息流动如图所示,其中①~⑤为不同途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与人体细胞不同的是,酵母菌体内没有②途径B.所有的病毒均通过④途径合成子代遗传物质C.①途径和④途径所需要的原料均为脱氧核苷酸D.细胞生物的⑤途径在核糖体中进行15.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核基因R和r控制,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过程
和b过程发生的场所是不同的B.该图说明基因可以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向淀粉分支酶基因(R)中插入一小段碱基序列会导致基因重组发生D.皱粒豌豆的蔗糖含量可能高于圆粒豌豆的16.某实验小组为得到三倍体无子西瓜,利用生物技
术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组织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及培养后,让其作为母本植株和基因型为aabb的父本进行杂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母本植株含有4个染色体组B.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基因型为AAaBBbC.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原
因是其不含同源染色体D.相比于二倍体植株,多倍体植株的有机物含量较高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7.甲病、乙病与基因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图2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Ⅲ-12携带b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答出1点)。的(2)Ⅲ-10的基因型与Ⅱ-4的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Ⅲ-14的基因型是_________。(3)Ⅱ-7和Ⅱ-8生育一个健康后代概率是________。正常情况下,Ⅱ-3的X染色体上的b基因发生突变是否会导致其生育出患
乙病的儿子?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原因是________。18.大肠杆菌的质粒(环状DNA)的结构如图甲所示,其部分详细结构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大肠杆菌的质粒(环状DNA)_________(填“含有
”或“不含有”)游离的磷酸。图中①②③组成的结构的具体名称是__________(答出1个即可)。(2)DNA中,_________(填“A—T”或“C—G”)碱基对的比例越高,DNA的结构稳定性就相对越高。(3)DNA复制过程需要在_
________(写出2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顺利进行。简述DNA复制的意义:_________。19.生物学原理在育种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过程中可使用_________(填试剂)或_________的方法使染色体数
目加倍,作用原理是_________。(2)某二倍体植物的基因组成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A、a、B、b表示基因。在诱变育种的过程中发现该植物生成了如图2所示的几种配子。与正常配子相比,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配子__________(选填“一”“二”“三
”或“四”)。配子二发生了__________变异,是细胞在__________(填细胞分裂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异常导致的。20.巴瑶族是主要生活在东南亚海域民族,该族人数百年来都生活在海上,极少踏足土地,因此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后的海洋游牧民族。同陆地生活的人类相比,
科学家发现巴瑶族人基因组中的SLC4A4基因发生了变异。这种基因与细胞内钠离子和氯离子的转运有关,对调节人体的渗透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这种基因的的突变能使巴瑶族人更好地适应高盐分的环境。回答下列问题:(1)从陆地环境到海洋环境的变化_________
_(填“是”或“不是”)造成SLC4A4基因突变的主要因素。“适应”一方面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另一方面是指__________。(2)巴瑶族人基因的突变使___________(填“遗传”或“物种”)多样性增加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协同进化是指__________。(3)进化实质是___________。从这个角度来看,巴瑶族人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4)进化和物种形成之间的关系是_
__________。21.某自花传粉植株的花色有紫色、红色、蓝色、白色,其中紫色由红色色素(由M基因控制)和蓝色色素(由N基因控制)叠加呈现。而白花植株的红色色素和蓝色色素的合成均受抑制。研究人员用白花植株向纯合紫花植株
进行传粉,所得F1的花色均为紫色。再利用F1进行了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项目杂交组合F2表型及比例实验一F1(♀)×白花植株(♂)紫花植株:白花植株=1:1实验二F1(♂)×白花植株(♀)紫花植株:红花植株:蓝花植株:白花植株=4:1:1:4(1)亲本中父本、母本的基因
型分别是___________。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2)实验二出现表中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3)若实验条件不变,让F
1进行自交,则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的楚雄州中小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高一年级生物学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
教版必修2。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B.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分裂的过程中C.用一对等位基
因可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不能解释蓝细菌的遗传现象【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注意两个“非”缺一不可。【详解】A、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是建立在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基础上,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A正确;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分裂的过程中,B正确;C、验证分离定律只需要一对等位基因,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需要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C错误;D、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而分离定律和自由组
合定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遗传,不能解释蓝细菌的遗传现象,D正确。故选C。2.纯合的金鱼草红花品种与白花品种杂交,所得F1个体均开粉红花,F1自交后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红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B.金鱼草
花的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为相对性状C.粉红花个体一定是杂合子D.金鱼草花色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答案】A【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金鱼草红花品种与白花品种杂交,F1的花色是粉红色,F1自交所得F2植株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2:1,说明金鱼草花色出现了不完全现象,红花、白
花均为纯合子,粉红色出现了杂合子。【详解】A、据题意可知,金鱼草花色遗传属于不完全显性,红花、白花均为纯合子,一个是显性纯合子,一个是隐性纯合子,无法判断红色和白色的显隐关系,A错误;B、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红
花、粉红花和白花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因此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C、亲本中红花、白花均为纯合子,一个是显性纯合子,一个是隐性纯合子,杂交得到的F1个体均开粉红花,粉红花一定是杂合子,C正确;D、金鱼草花色有
红花、粉红花和白花,且为相对性状,因此金鱼草花色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正确。故选A。3.下列有关某哺乳动物卵原细胞(2n=48)的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I后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I中期的
染色体排列相同C.卵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没有发生细胞的均等分裂D.卵原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数目最多可以达到96个【答案】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的重要方式。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
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详解】A、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是减数分裂I后期的2倍,A错误;B、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位置,减数分裂I中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故两种分裂的染色体排列不同,B错误;C、在卵原细胞减数分
裂的过程中,第一极体会均等分裂,C错误;D、在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后,核DNA数目最多为96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间期DNA复制后核DNA数目也为96个,D正确。故选D4.生物性状与基因和环境息
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通过检测DNA的碱基序列变化来确定其是否发生甲基化B.环境引起的表型变化可能不会遗传给子代C.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D.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
1、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2、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详解】A、甲基化不会改变DNA的碱基序列,因此无法通过检测DNA的碱基序列确定该DNA是否发生
甲基化,A错误;B、环境引起的表型变化若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则不会遗传给后代,若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则可能会遗传给子代,B正确;C、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功能差异是细胞分化引起的,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D、生物的许
多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植物的扁平状叶和丝状叶的基因型相同,但两者的表现型不同,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故选A。5.某生物体细胞中X、Y染色体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a、b、c、d是X、Y染色体的不同区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摩尔根实验得出的结论B.位于b区段的基因均没有等位基因。C.X、Y染色体会在减数分裂I后期彼此分离D.正常情况下,d区段的基因只存在于雄性体内【答案】B【解析】【分析】1、伴性遗传的概念:位于性染色体的基因,其遗传总是与性别相联系的
现象。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②中
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正确;B、位于b区段的基因有等位基因,只是在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B
错误;C、X和Y为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后期彼此分离,C正确;D、d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正常情况下,Y染色体只存在于雄性体内,故d区段的基因也只存在于雄性体内,D正确。故选B。6.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花叶病毒(PIAMV)均能感染烟叶,但被两者感染后,烟叶表现出的病斑性状
不同。下列各组实验中可以使烟叶表现出TMV病斑的是()①TMV+烟叶②PIAMV+烟叶③TMV的蛋白质外壳+PIAMV的RNA+烟叶④PIAMV的蛋白质外壳十TMV的RNA+烟叶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C【解析】【分析】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花叶病毒(PIAMV)感染烟
叶会产生不同病斑性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酸(RNA或DNA),决定病毒的性状。【详解】①TMV+烟叶,烟叶会感染TMV,表现出TMV病斑,①正确;②PIAMV+烟叶,烟叶会感染PIAMV,表现出PIAMV病斑,②错误;③TMV的蛋白质外壳+PIAMV的RN
A+烟叶,由于遗传物质是RNA,所以烟叶会表现出PIAMV病斑,③错误;④PIAMV的蛋白质外壳+TMV的RNA+烟叶,因为遗传物质是TMV的RNA,所以烟叶会表现出TMV病斑,④正确。综上①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7.某DNA含有10
0对碱基,其中A占20%。若将该DNA两条链均用15N标记,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DNA含有240个氢键B.所有子代DNA中含15N的DNA占1/4C.该DNA在复制过程中共消耗了280个胞嘧啶脱氧核糖核
苷酸D.含15N的DNA链占所有子代DNA链的1/8,此结果可证明该DNA为半保留复制【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某DNA含有100对碱基,其中A占20%,则T=20%,C=G=(1-40%)÷2=30%。若将该DNA两条链均
用15N标记,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则获得8个子代DNA分子,其中2个被标记。【详解】A、由题意可知,该DNA中含有A-T碱基对40对,C-G碱基对60对,含有40×2+60×3=260个氢键,A错误;B、经3代复制后,获得8个子
代DNA分子,根据半保留复制可知,其中2个被15N标记,即所有子代DNA中含15N的DNA占1/4,B正确;C、该DNA在复制过程中共消耗了100×2×30%×(23-1)=420个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C错误;D、含15N的DNA链(2条)占所有子代DNA链(8个DNA分子,16条链)的1/8,
该结果不能证明该DNA为半保留复制,若为全保留复制,其比例也不变,D错误。故选B。8.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①在真核生物内所有新复制出两个子代DNA,都通过细胞分裂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②DNA复制时子链延伸的方向和解
旋酶移动的方向一致③tRNA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末端为游离的磷酸④密码子和反密码子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可确保翻译的准确性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的【分析】在真核细胞中,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是以mRNA为
模板合成蛋白质,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详解】①在真核生物细胞器中新复制出的两个子代DNA,可能不会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①错误;②DNA复制时子链延伸的方向和解旋酶移动的方向一致,②正确;③tRNA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末端
为游离的磷酸,③正确;④翻译过程中tRNA上的反密码子要与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配对,即④密码子和反密码子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可确保翻译的准确性,④正确;综上所述,①错误,即A错误。故选A。9.能行使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被称为兼职蛋白。例如组蛋白既能将DNA包装成核小体(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自
身甲基化也能改变DNA分子上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表观遗传。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兼职蛋白行使不同的功能时其活性部位的空间结构可能不同B.表观遗传是指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从而影响生物表型的现象C.真核细胞中组蛋白发挥作用的场所可能是细胞核D.在真核细胞中,组
蛋白基因属于非特异性表达基因【答案】B【解析】【分析】表观遗传是一种不涉及DNA序列变化而改变生物表型的机制,并且这种改变可以遗传给子代。表观遗传的调控机制包括多种方式,其中的3种: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导的调控。【详解】A、蛋白质的功能取决
于其空间结构,兼职蛋白行使不同的功能时其活性部位的空间结构可能不同,A正确;B、表观遗传是指在基因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表型的变化。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属于基因突变,不是表观遗传,B错误;C、组蛋白将DNA包装成核
小体是在细胞核中进行,其自身甲基化改变DNA分子上基因的表达也是在细胞核内,所以真核细胞中组蛋白发挥作用的场所可能是细胞核,C正确;D、组蛋白对于真核细胞来说普遍需要,属于非特异性表达基因,D正确。故选B。10.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均可能引发疾病。下列疾病中
属于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是()A.哮喘B.软骨发育不全C.红绿色盲D.21三体综合征【答案】C【解析】【分析】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隐性遗传病是指致病基因纯合时发病。【详解】A、哮喘属于多基因遗传病,不是单基因遗传病,A错误;B、软骨发育不全是单基因显性遗传病,B错误;C、红绿
色盲是单基因隐性遗传病,C正确;D、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是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故选C。11.人体细胞中的两条常染色体结构变异如图所示,其中M、n为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变异导致细胞中的基因数目发生了改变B.该变异是猫叫综合征的患病原因C.该变异一定会导致患者的遗
传信息改变D.健康人体内基因M/m和基因N/n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D【解析】【分析】1、生物变异的类型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2、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3、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在
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4、染色体变异是指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其中结构变异又包括缺失、倒位、易位和重复。【详解】A、该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的数目可能没有改变,A错误;B、猫叫综合征的患病原因
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图中显示的是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B错误;C、若该变异没有引起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则患者的遗传信息可能没有改变,C错误;D、基因M/m和基因N/n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故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故选D。12.隔离在物种的形成过程中具有
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隔离可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B.地理隔离可能使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不同C.种群长时间的地理隔离可能会导致生殖隔离的出现D.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地理隔离【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的不定向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的形成的标志,地理隔离使同种生物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详解】A、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其中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A正确;B、地理隔离可能由于环境的差异,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可
能使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不同,B正确;C、种群长时间的地理隔离会导致基因库差异较大,进而可能导致生殖隔离,C正确;D、并非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育种形成的三倍体无子
西瓜是新物种,但没有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D错误。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
的得0分。13.已知控制果蝇某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型为XaY的胚胎会死亡。某实验小组让杂合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得F1,再让F1随机交配得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蝇中没有基因型为XaXa的个体B.F1中的雄性具有2种表型C.F1中的雌果蝇均表现为显性
性状D.F2中A的基因频率为5/6【答案】AC【解析】【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例如,果蝇的眼色遗传,控制红色和白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就表现为伴性
遗传。【详解】A、因为不存在XaY的个体,因此不会得到Xa的雄配子,那么果蝇中就没有基因型为XaXa的个体,A正确;BC、杂合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得F1,即XAXa和XAY杂交,F1中的雄性只有XAY,1种表型,雌果蝇XAXa,XAXA,表现为显性性状,B错误,C
正确;D、F1中的雄性只有XAY,雌果蝇XAXa:XAXA=1:1,F1随机交配,产生的雌配子XA:Xa=3:1,雄配子XA:Y=1:1,F2中的基因型的比例XAY:XAXa:XAXA=3:1:3,A的基因频率=3611036211++=+
+,D错误。故选AC。14.生物体内的信息流动如图所示,其中①~⑤为不同途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与人体细胞不同的是,酵母菌体内没有②途径B.所有的病毒均通过④途径合成子代遗传物质C.①途径和④途径所需要的原料均为脱氧核苷酸D.细胞生物的⑤途径在核糖体中进行【答案】ABC【解析】【分析】
生物体内的信息流动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等过程。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有多种途径。例如,在DNA复制过程中,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在转录过程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在翻译过程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详解】A
、人体细胞和酵母菌细胞都有DNA复制(①途径),但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细胞器,其DNA分布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都能进行DNA复制,所以“与人体细胞不同的是,酵母菌体内没有②途径”说法错误
,A错误;B、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DNA病毒通过④途径(逆转录)合成子代遗传物质,而RNA病毒不是,B错误;C、①途径(DNA复制)所需原料是脱氧核苷酸,④途径(逆转录)所需原料是核糖核苷酸,C错误;
D、⑤途径是翻译,场所是核糖体,细胞生物的翻译过程都在核糖体中进行,D正确。故选ABC。15.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核基因R和r控制,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过程和b过程发生的场
所是不同的B.该图说明基因可以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向淀粉分支酶基因(R)中插入一小段碱基序列会导致基因重组的发生D.皱粒豌豆的蔗糖含量可能高于圆粒豌豆的【答案】BC【解析】【分析】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另一种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在本题中,基因R控制淀粉分支酶的合成,属于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使豌豆表现为圆粒。【详解】A、a过程是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b过程是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场所不同,A正确;B、该图中基因是
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不是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错误;C、向淀粉分支酶基因(R)中插入一小段碱基序列会导致基因突变的发生,不是基因重组,C错误;D、皱粒豌豆中淀粉分支酶基因异常,蔗糖不能转化为淀粉,所以蔗糖含量可能高于圆粒豌豆,
D正确。故选BC。16.某实验小组为得到三倍体无子西瓜,利用生物技术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组织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及培养后,让其作为母本植株和基因型为aabb的父本进行杂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母本植株含有4个染色体组B.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基因型为AAaBBbC.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原
因是其不含同源染色体D.相比于二倍体植株,多倍体植株的有机物含量较高【答案】ABD【解析】【分析】无子西瓜是多倍体育种的结果,它是利用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进行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三倍体西瓜由于减数分
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产生不了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不能形成正常种子。【详解】A、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及培养后获得的植物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即该母本植株含有4个染色体组,A正确;B、母本
是四倍体西瓜,基因的组成是AAAABBBB,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ABB;父本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花粉基因型为ab,所以父母本进行杂交后产生的三倍体无子西瓜基因型为AAaBBb,B正确;C、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原因是因
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错误;D、相比于二倍体植株,多倍体植株茎秆健壮、果实大、有机物含量高、营养丰富,D正确。故选AB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7.甲病、乙病与基因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A/
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图2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Ⅲ-12携带b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答出1点)。(2)Ⅲ-10的基因型与Ⅱ-4的相同的
概率是_________,Ⅲ-14的基因型是_________。(3)Ⅱ-7和Ⅱ-8生育一个健康后代的概率是________。正常情况下,Ⅱ-3的X染色体上的b基因发生突变是否会导致其生育出患乙病的儿子?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原因是_____
___。【答案】(1)一个性状可以受到多个基因影响;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①.2/3②.aaXBY或aaXbY(3)①.1/2②.不会③.正常情况下,父亲X染色体上的基因会遗传给其
女儿,不会遗传给其儿子(或父亲X染色体上的基因只会遗传给其女儿)【解析】【分析】分析图1可知,甲病需要A基因表达并且B基因不表达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XbXb、A-XbY,乙病需要A基因和B基因同时表达基因型为A-XBX
-、A-XBY。【小问1详解】由图1可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一个性状可以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小问2详解】Ⅱ-4患甲病并且后代有不患病的情况,因此基因型为AaXbXb,Ⅲ-10患甲病,基因型为2/3AaXb
Xb、1/3AAXbXb,因此两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小问3详解】Ⅱ-7患乙病并且母亲不患病,因此基因型为AaXBY,Ⅱ-8不患病但是Ⅲ-12携带b基因,因此Ⅱ-8的基因型为aaXBXb,因此两者生育一个健康后代也就是aa基因型个体的概率
为1/2。Ⅱ-3为男性,其X染色体上的基因会遗传给其女儿,不会遗传给其儿子,因此X染色体上的b基因发生突变,不会导致其生育出患乙病的的儿子。18.大肠杆菌的质粒(环状DNA)的结构如图甲所示,其部分详细结构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大肠杆菌的质粒(环状DNA)_____
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游离的磷酸。图中①②③组成的结构的具体名称是__________(答出1个即可)。(2)DNA中,_________(填“A—T”或“C—G”)碱基对的比例越高,DNA的结构稳定性就相对越高。(3)DNA复制过程需要在_________(写出2种酶)的
催化作用下才能顺利进行。简述DNA复制的意义:_________。【答案】(1)①.不含有②.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或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2)C—G(3)①.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②.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解析】【分析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
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小问1详解】环状DNA不含有游离的磷酸。根据氢键的数目可以判断,图中①②③组成的结构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或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小问
2详解】因为A—T之间有两个氢键,C—G之间有三个氢键,所以,DNA中C—G碱基对的比例越高,DNA的结构稳定性就相对越高。【小问3详解】DNA复制过程需要在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的催化作用下才能顺利进行。DNA复制
的结果是产生了两个一模一样的DNA分子,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相同,即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19.生物学原理在育种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过程中可使
用_________(填试剂)或_________的方法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作用原理是_________。(2)某二倍体植物的基因组成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A、a、B、b表示基因。在诱变育种的过程中发现该植物生成了如图2所示的几种配子。与正常配子相比,发生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配子__________(选填“一”“二”“三”或“四”)。配子二发生了__________变异,是细胞在__________(填细胞分裂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异常导致的。【答案】(1)①.秋水仙素②.低温诱导③.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
加倍(2)①.三、四②.染色体数目③.减数分裂Ⅱ后期【解析】【分析】1、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2、单倍体是具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
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凡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体细胞中可以含有1个或几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雄蜂也是单倍体,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3、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
称为二倍体。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属于二倍体;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多倍体。【小问1详解】单倍体育种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如秋水仙素处理
)使染色体组加倍从而获得纯合子的育种方法。多倍体育种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如低温处理或秋水仙素处理)使得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获得多倍体植株,然后从中选育符合要求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过程中可使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的方法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
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小问2详解】配子一为正常配子;配子二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原因是含有A基因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Ⅱ后期移向了细胞同一极;配子三和四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20.巴瑶族是主要生活在东南亚海域的民族
,该族人数百年来都生活在海上,极少踏足土地,因此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后的海洋游牧民族。同陆地生活的人类相比,科学家发现巴瑶族人基因组中的SLC4A4基因发生了变异。这种基因与细胞内钠离子和氯离子的转运有关,对调节人体的渗透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这种基因突变能使巴瑶族
人更好地适应高盐分的环境。回答下列问题:(1)从陆地环境到海洋环境的变化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造成SLC4A4基因突变的主要因素。“适应”一方面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另一方面是指__________。(2)巴瑶族人基因的突变使___________(填“遗传”
或“物种”)多样性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协同进化是指__________。(3)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从这个角度来看,巴瑶族人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4)进化和物种形成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答案】(1)①.不是②.
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生殖(2)①.遗传②.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3)①.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②.是(4)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物种形成一定发生过进化【解析】【分析】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群在一定时间内性状和遗传
组成上的变化。其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而自然选择则决定了哪些变异能够在种群中保留下来并逐渐积累,从而导致生物的适应性进化。生物进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进化是一个漫长而持
续的过程,地球上的生物在不断地进化和演变。【小问1详解】从陆地环境到海洋环境的变化起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不是造成SLC4A4基因突变的主要因素。“适应”一方面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另一方面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
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生殖。【小问2详解】巴瑶族人发生的基因突变,增加了遗传多样性。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小问3详解】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从这个角度来看,巴瑶族人发生了进化。【小问
4详解】进化和物种形成之间的关系是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物种形成一定发生过进化。21.某自花传粉植株的花色有紫色、红色、蓝色、白色,其中紫色由红色色素(由M基因控制)和蓝色色素(由N基因控制)叠加呈现。而白花植株的红色色素和蓝色色素
的合成均受抑制。研究人员用白花植株向纯合紫花植株进行传粉,所得F1的花色均为紫色。再利用F1进行了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项目杂交组合F2表型及比例实验一F1(♀)×白花植株(♂)紫花植株:白花植株=1:1实验二F1(♂)×白花植株(♀)紫花植株:红花植株:蓝花植株:白花植株
=4:1:1:4(1)亲本中父本、母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2)实验二出现表中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3)若实验条件不变,
让F1进行自交,则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答案】(1)①.mmnn(或nnmm)、MMNN(或NNMM)②.不遵循③.若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实验一的结果为紫花植株:红花植株:蓝花植株:白
花植株=1:1:1:1,这与实际结果不符(2)F1植株在形成雄配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互换(3)①.紫花植株:红花植株:蓝花植株:白花植株=14:1:1:4②.2/5【解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当具有两对
(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紫花、红花、蓝花、白花植株基因型分别是M_N-、M_nn、mmN-、mmnn(
或N_M-、nnML、N-mm、nnmm),因此亲本中父本、母本的基因型分别是mmnn(或nnmm)、MMNN(或NNMM)。若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实验一的结果为紫花植株:红花植株:蓝花植株:白花植株=1:1:1:1,这与实际结果不符,因此控制花色
的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小问2详解】实验二出现表中结果的原因是F1NnMm植株在形成雄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互换。在减数分裂过程中,F1植株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产生了不同类型的配子,从而出现了实验二的的表中紫花植株、红花植株、蓝花植株、白花植
株比例为4:1:1:4的结果。【小问3详解】由表格可知F1雌雄个体测交后代可知,F1(♀)NnMm产生雌配子的比例为MN:nm=1:1,F1(♂)NnMm产生雄配子的比例为NM:Nm:nM:nm=4:1:1:4让F1进行自交,利用棋盘法则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
植株:红花植株:蓝花植株:白花植株=14:1:1:4,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NNMM+nnmm=+14142=2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