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顺德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地理 Word版

DOC
  • 阅读 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2.813 MB
  • 2024-11-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广东省顺德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地理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顺德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地理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顺德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地理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9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广东省顺德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地理 Word版.docx,共(5)页,2.813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5c476d6c0176a96d34bad88f333a0b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学年顺德区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地理试题2024.11本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

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

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7月21日至31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北京中轴线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全球第一个以数字技术全过程参与申报的世界遗产,通过使用高清照扫、地理信息技术等手段,我国申遗团队把这条古

老的城市轴线及其历史文化复刻得栩栩如生。据此完成1~2题。1.本届世界遗产大会举办期间,北京()A.昼渐长夜渐短B.正午日影渐长C.日出东南方位D.昼长短于新德里2.申遗团队无法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实现()A.绘制旅游地图B.航拍轴线走向C.定点古迹位置D.测定建筑年代蓝色碳汇是指海洋生物吸收和储存大

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过程和活动。贻贝是海洋贝类的一员,主要以浮游藻类、原生动物及浮游生物碎片等为食。浙江省枸杞岛盛产优质贻贝,被称为“中国贻贝之乡”,其养殖过程对蓝色碳汇具有重要作用。图1示意枸杞岛位置。据

此完成3~4题。图13.枸杞岛生产优质贻贝的自然条件包括()①营养物质丰富②水域面积广阔③水质条件较好④水温高繁殖快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贻贝在蓝色碳汇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是()A.借助光合作用吸收碳B.直接合成二氧化碳C.滤食浮游植物储存碳D.通过排泄

物分解碳大气低纬环流又称为哈德雷环流。近几十年来,受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等原因,哈德雷环流有变宽的趋势,但其强度变化没有明显规律。图2反映1979~2016年哈德雷环流南北半球4个季节的变宽幅度。据此完成5~6题。图25.近40年来,哈德雷环流()A.两个半球夏

秋季显著变宽B.整体南半球变宽幅度更大C.受海陆分布差异导致扩宽D.强度必随宽度变宽而增强6.哈德雷环流变宽,将直接导致()A.副热带干旱区面积扩大B.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C.两极地区变得更加温暖D.温室气体排放量升高位于云南沾益的大竹菁天坑是一个深度为123.6米的喀斯特退化天坑,其坑壁底部

存在大量崩塌物形成的倒石坡。调查发现,该天坑南侧形成了坑底为草本、边缘为灌丛-森林过渡带、坑坡为森林的植被分异格局(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7~8题。图37.天坑底部形成草本—灌丛—森林的植被分异格局体

现了()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8.南侧倒石坡形成森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光照条件B.热量差异C.土壤水分D.地形坡度2024年8月,我国科学家基于对嫦娥五号月壤研究,提出月壤

制水的方法。通过太阳能加热蕴含在月壤中的大量氢和铁氧化物,生成水和单质铁(2H+FeO→H2O+Fe)。图4示意月球的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月球自转、公转周期相同)。据此完成9~10题。图49.月壤制水的生产过程()A.清洁

无污染B.技术要求低C.原料可再生D.资金投入少10.若在嫦娥五号月球着陆点(43.1°N,51.8°W)建设月壤制水工厂,该工厂()①设备容易被大气氧化②需要特殊的太阳能储存设备③可以连续生产约15天④接收的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大A.①③B.②③C.②④D.

③④黄河下游按河流特征可分为三段,其中小浪底到高村段为游荡性河流,高村到艾山段为过渡性河流,艾山到利津段为弯曲性河流。图5为1952~2021年黄河下游各地多年累计冲淤量统计图。据此完成11~12题。

图511.1952~2021年黄河下游河床整体()A.上淤下冲B.上冲下淤C.淤积为主D.冲刷为主12.高村以上河段淤积量较大的原因包括()①河道开阔水流分散②小浪底放水冲沙少③上游植被覆盖提高④河段主道摆动频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那曲观测站位于藏北高原那曲河谷,海拔4509m。

表1为该站2019年7月28~31日地表辐射收支平均值(单位:W/m2),其中,夜间地表净辐射为夜间大气逆辐射与夜间地面辐射的差值。据此完成13~14题。表1日期白天地面接收短波辐射白天地面反射短波辐射夜间地表净辐射28日273.751.95.329日426.5

71.92.330日545.4100.6-1.331日715.3133.45.713.观察期内,该地白天()A.28日天气晴朗无云B.29日白天大气透明度最高C.30日地面反射率最低D.31日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最多14.该河谷30日夜间地表净辐射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覆盖率低B.太阳辐射强C.

焚风效应增强D.冷空气下沉在营养盐水平较高的海域,大量藻类聚集会形成藻华,其暴发会危害海洋生态。2003~2020年间,全球藻华频发,洋流附近的藻华频率增加最多,但在北美洲低纬西海岸海域藻华呈减弱趋势。图6为该海区海水表层温度和洋流强度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15~16题。图615.该海区洋流

类型为()①寒流②暖流③补偿流④密度流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16.北美西海岸藻华减弱,主要是因为()A.沿岸工业发达,污染排放增加B.洋流强度减弱,营养供应减少C.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上升D.海面风速增强,海水扰动加

大二、非选择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木薯喜热、抗贫瘠,对温度反应较敏感,生长初期对水分需求较大,是非洲主要的粮食作物。我国木薯种植有近200年历史,集中分布于广西、海南等地,是世界最大的木薯进口国,一部分进

口自尼日利亚。尼日利亚是全球最大的木薯生产与出口国,因品种和技术落后,该国木薯单产低、产品加工水平有限。2024年,中国某科研院所与尼日利亚开展木薯产业合作,推广机械化设备、绿色栽培技术,带动该国木薯

产业发展。图7为尼日利亚各行政区2001~2010年平均木薯产量分布图。图7(1)简述尼日利亚木薯的分布特征。(6分)(2)与广西、海南相比,分析尼日利亚主产区木薯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8分)(3)说明中尼开展木薯产业合作对尼日利亚国家安全的意义。

(6分)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南四湖滕西平原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西北部,是该市“八大水源地”之一。图8示意滕西平原及其监测井位置,图9示意2011~2020年两个监测井记录的年内地下水埋深(

地下水水面到地表的距离)变化。图8图9(1)运用水循环原理,对比并解释4号和22号监测井地下水位的差异。(8分)(2)分析滕西平原地下水最大埋深出现在5—6月份的原因。(6分)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柴达木盆地曾与苏干湖盆地相连,在早更新世,两盆地发育了广泛的湖泊,

水流流向显示二者存在水系沟通。中更新世以来,柴北缘构造带持续影响下,形成赛什腾山、小赛什腾等山脉,导致两盆地地理环境和流域体系发生剧烈变迁。随后,该地区气候发生剧烈变化,原有湖泊几乎完全干涸,大部分地区

被干盐湖、雅丹等地貌替代。图10示意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地质情况,图11示意该地区早更新世以及中更新世以来的地理演化过程。图10图11(1)分析小赛什腾山形成的地质过程。(6分)(2)对比早更新世,简述中更新世以来苏干湖

盆地水系特征的变化。(6分)(3)解释该区域地形、气候变化对柴达木盆地北部地貌景观产生的影响。(6分)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