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714.146 KB
  • 2024-11-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2)页,714.14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3808e7016f2a2de40b46a4fcd27b37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

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3名航天员驾乘飞船顺利进驻距离地表约400km的空间站

天和核心舱。2024年4月30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航天员驻留期间,天和核心舱与地球构成的天体系统绕太阳运动线速度大致是()A.持续不断增大B.先减小后增大C.先增大后减小D.始终保持不变2.驻留期间,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重庆市区解放碑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α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A.B.C.D.【答案】1.C2.C【解析】【1题详解】在航天员驻留期间,1月初时地球绕日公转经过了近日点,近日点公转线速度较快,所以在10月16日到1月初,空间站绕太阳运动线速度在变快,1月初

到4月16日空间站绕太阳运动线速度在变慢。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正午太阳高度角H=90°—(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值),在航天员驻留期间,都位于北温带的两地始终都位于太阳直射点的以北,则两地与太阳直射点的距离变化始终一致,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始终一致,保持

不变,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始终为两地纬度之差,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城市绿荫工程是重庆市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之

一,也是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举措。城市绿荫工程包括行道树补栽补植(如图)、街头绿地提质和山城绿道建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城市绿荫工程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①净化空气②吸收二氧化碳③绿地较水泥地的

比热容大④植物蒸腾作用吸收周围的热量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城市绿荫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有()A.延长路面寿命B.维护生物多样性C.拓展休闲空间D.减少能源消耗量【答案】3.D4.B【解析】【3题详解】植被净化空气功能并

不能降低气温,不具备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①错误;植被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而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吸收城市地区的二氧化碳有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②正确;绿地较水泥地的比热容大,绿地增温幅度较水泥地小,有助于城

市降温,③正确;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吸收周围地区的热量,会使周边地区降温,④正确。故选D。【4题详解】延长路面寿命、拓展休闲空间、减少能源消耗量属于提高城市的社会经济效益,不属于生态效益范畴,排除ACD;城市绿荫工程能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有助于

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B正确。故选B。【点睛】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城市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以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的。《宋书·天文志》中有如下描述: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

高趣下,归注于海。日为阳精,光耀炎炽,一夜入水,所经燋竭。百川归注,足于补复。故旱不为减,浸不为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百川归注,足于补复。故旱不为减,浸不为益。”体现了()A.陆地内循环B.海上内循环C.

河流补给湖泊D.海洋水平衡6.文中提到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径流与蒸发B.降水与水汽输送C.径流与下渗D.蒸腾与地下径流【答案】5.D6.A【解析】【5题详解】“百川归注,足于补复。故旱不为减,浸不为益”这句话意思是:河流注入大海(而非湖泊),补充了海水的蒸发等支出的消耗,因此无论

是在旱季还是雨季,海水的量都不会减少或增加。这句话涉及到的水循环环节是海水蒸发,地表径流,其中海水蒸发是海洋水分的支出,地表径流是海洋水分的收入,体现了海洋水量的平衡,D正确,C错误;陆地内循环不涉及海洋,A错误;

海上内循环主要涉及海洋的蒸发与降水环节,没有地表径流环节,B错误。故选D。【6题详解】“百川发源……归注于海”描述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日为阳精,光耀炎炽,一夜入水,所经燋竭”是指太阳辐射使地表水蒸发,故此解释体现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和蒸发,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水汽输送、大气降

水、下渗、蒸腾等环节,BCD错误。故选A。【点睛】海上内循环是指海洋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回到海洋的局部水分交换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主要环节:蒸发和降水。“京杭大运河”是我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16世

纪末,为了让运河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江苏扬州人将近200米长的运河直道改造成1800米的“三湾”,并废除了原河道下游的拦水低坝(该段大运河水由淮河流向长江),造就了“三湾抵一坝”的水工智慧。如今,此段古运河已成为著名的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图为古

运河三湾区轮廓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的7.该处运河河道舍直取弯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洪涝威胁B.减少泥沙含量C.扩展联系范围D.增强航运安全8.古运河“三湾”段的地势特征最可能是()A.南高北低,起伏较小B.北高南低,起伏较大C.南高北低,起伏较

大D北高南低,起伏较小【答案】7.D8.D【解析】【7题详解】该处地处平原地区,从材料的拦水低坝可知,之前因为水深不足,所以修拦水低坝,改造后应是加深航道。而被"舍直取弯”,说明舍直取弯通过弯曲河道,提高河流水位,增强航运安全,D正确;河道弯曲,使

得水流通过速度下降,有利于泥沙沉积,不利于河流泄洪,会增加洪涝威胁,AB错误;舍直取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运河长度,但扩展联系范围有限,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故选D。【8题详解】原有河道下游是拦水低坝,而当地气候湿润河流径流量较大,低坝说明水位并不是很高,推断当地地形相对

平坦,且据区域背景知识可知江苏扬州所在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小,BC错误;该段大运河水由淮河流向长江,淮河整体地理位置在长江偏北处,由于水由高处流向低处,所以整体地势是北高南低,D正确,A错误。故选D。【点睛】“三湾抵一坝

”是指通过改变河道走向,使水流更加曲折,从而抬高水位和减缓水流速度的一种水利工程技术。这种技术最早在扬州运河中应用。.贵州遵义湘江河打秋坪国控断面(见图)曾因严重水污染,水质一度降为劣Ⅴ类,后经治理恢复。湘江河支流——流经坪桥村的坪桥地下河污染是整个流域

污染治理过程中的“硬骨头”。坪桥村地处坪桥工业园的核心区域,该工业园在2001年前后入驻了多家大型金属冶炼企业。图为遵义市水系划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坪桥地下河水体污染类型最可能是()A.农药污染B.有机污染C.重金属污染D.热污染10.若不治理,该处污染可能会扩散

影响到()A.赤水河流域B.构皮滩水库C松坎河流域D.芙蓉江流域【答案】9.C10.B【解析】【9题详解】坪桥村的工业园在2001年前后入驻了多家大型金属冶炼企业,其生存产生的矿石废渣堆放是污染源,废渣中的重金属随着降

水进入到地下河,从而导致当地地下河产生重金属污染,C正确;题干信息中并未提及这一地区的除工业生产其他的生产生活情况,不能判断是否为农药污染、有机污染、热污染,排除ABD。故选C。10题详解】据图示水系分布特征分析,在芙蓉江

、洪渡河、湄江处的源头附近应有一处高地作为三条河流的源头发源地,据此推断遵义地势整体北高南低,湘江和湄江整体应向南经过打秋坪国控断面,在该断面的下游是构.【皮滩水库,所以如果坪桥地下河水不治理,污水将会进入构皮滩水库,B正确;

其它选项的流域不在该断面的下游,几乎不受污水影响,ACD错误。故选B。【点睛】坪桥河分为地上和地下部分,作为湘江河的二级支流,最终汇入湘江河。经过预处理的工业污水会再通过普通生活污水处理环节,经过脱氮除磷等工序,实现达标排放入河。滦河三角洲潟湖—沙坝海岸是由滨岸沙坝与其内侧的潟湖和陆域海岸组

成,曹妃甸岛原为该海岸滨岸沙坝中的沙岛。2003年对曹妃甸岛以北的浅海滩涂(潟湖)实施围海造陆工程,顺直的人工岸线代替了原本曲折的岸线,在带来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周边海区潮流等环境产生影响。下图为曹妃甸围海造陆工程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11.图中带状沙岛的分布走向是()A.东西走向B.东北—西南走向C.南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12.围海造陆工程实施后,甲海域沉积物表层物质粒径()A.变粗B.变细C.粗细混杂D.无变化【答案】11.B12.A【解析】【11题详解】河流带来

泥沙沉积于沿海地区,由东北流向西南的沿岸流推动泥沙向岸边运动,受该沿岸流影响,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沙岛,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围海造陆工程是减少海岸线弯曲程度,导致甲海域的水动力变强,海浪的搬运能力增强,较细的沉积物不断地被冲刷分选,被搬运到更远的地方,而粗颗粒

的沉积物则更容易在甲海域沉积下来,导致表层沉积物的粒径变粗,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沿着局部浅海海岸流动的洋流叫沿岸流,其动力包括由于风力作用或河流入海作用,形成沿着局部海岸流动的洋流。天坑是一种在石灰岩地区规模较大的喀斯特地貌形态,是发育在碳酸盐岩层中从地

下通向地面的陷坑状负地形。奉节县地处重庆市东北部的石灰岩覆盖区,这里天坑喀斯特地貌广布,并在地质时期频繁的间歇式地壳升降和外力作用下发育了许多的上下嵌套的高层天坑,而且天坑底部崩塌物上发育有良好的植被

。下图示意奉节县多层天坑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参与该天坑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包括()①化学溶蚀②重力崩塌③冰川刨蚀④风力吹蚀⑤流水侵蚀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⑤14.对多层天坑描述正确的是()A.地壳抬升形成上层天坑B.

地壳下降形成下层天坑C.地壳再次抬升使上层天坑拓宽D.地壳频繁升降形成多层天坑15.天坑底部崩塌物上发育有良好的植被,其必备条件是该天坑()①崩塌物形成肥沃的土壤②底部气候温暖湿润③天坑口部较大④相对高度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13.D14.D15.A【解析】【13题详解】奉节县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碳酸盐岩易被流水侵蚀,地表水沿着岩层的垂直裂隙与地下碳酸盐岩接触,化学溶蚀作用强,逐渐形成一定的地下空间,①⑤正确;随着溶蚀作用的不断加强,地下溶洞顶部越

来越薄,最终发生重力崩塌形成天坑,②正确;重庆地处亚热带,年均温较高,不会发生冰川抛蚀,③错.误;重庆气候湿润,风力吹蚀作用较小,排除④。故选D。【14题详解】地壳抬升加速了流水溶蚀和下切侵蚀过程,但

形成上层天坑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溶蚀和重力崩塌作用,A错误;地壳下降流水溶蚀和侧向侵蚀较强,促使上层天坑拓宽,C错误;地壳再次抬升导致流水溶蚀和下切侵蚀作用再次增强,促使(上层)天坑底部下层天坑的形成,B错误;因此,地质时期频繁的间歇式地壳升降导致流水溶蚀作用时强时弱,从而

促使天坑底部多层天坑的形成,D正确。故选D。【15题详解】天坑底部植被的发育需要土壤、气候和光照条件。崩塌物形成肥沃的土壤,为植被发育创造了土壤条件,①正确;重庆市亚热带季风气候,天坑底部温暖湿润,提供了良

好的水热条件,②正确;天坑口径较大,部分阳光可以到达底部,为植物生长提供光照条件,③正确;相对高度大与天坑底部是否发育良好植被没有必然关联,排除④。故选A。【点睛】天坑是指发育在碳酸盐岩喀斯特地区的一种周壁峻峭、深度与口径可达数百米

的喀斯特负地形,具有巨大的容积,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墨西哥被称为“高原之国”,平原分布在沿海狭长地带。尤卡坦半岛位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地势南高北低北部地区海拔低于150米气候南北

差异大墨西哥的人口城市多分布在内陆高原当地居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经常戴大草帽这种大草帽最突出的特征是尖顶宽檐用水草麦秸竹篾或棕绳等物编织而成通风透气效果好图为墨西哥简图(甲地是玛雅文明的发源地)。(1)目前墨西哥在大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份额,试从气候

角度评价图中椭圆形区域太阳能风能的资源禀赋。(2)比较尤卡坦半岛上坎昆和甲地降水量的差异,并从地形和大气环流角度简析成因。(3)简述墨西哥草帽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答案】(1)该区域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极为干旱,晴天多光照

充足,且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度大,适宜发展太阳能;地处沙漠地区,沙尘多发,影响太阳能光伏板发电效率;当地夏季受东北信风影响大,风力强劲;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小,风能发电不稳定。(2)与坎昆相比,甲地年降水量更大

。原因:甲地西南部为山地,冬季时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因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坎昆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缺少对水汽的抬升,冬季降水量小于甲地。甲地纬度较坎昆更低,受赤道低压带影响时间更长,降水更多。(3)墨西哥整

体海拔高,光照强,戴大草帽可以防晒;雨季时,降水丰富,戴大草帽便于遮雨;墨西哥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当地草类资源丰富,方便制作大草帽。【解析】【分析】本题以墨西哥地形气候资料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清洁能源开发条件、降水的影

响因素、自然地理整体性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小问1详解】太阳能发电主要考虑日照时数与太阳辐射强度,当地在北回归线到30°N的大陆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极为干旱,晴天多光照充足

,日照时数长。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度大,适宜发展太阳能;不利的方面是因为当地地处沙漠地区,沙尘天气多发,影响太阳能光伏板发电效率;风能发电需要考虑风力大小以及风力的稳定性,当地夏季受东北信风影响大,风力强劲,风能发电量大;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小,风能发电不稳定。【小问2详

解】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西南部为山地,而坎昆地处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冬季时当地主要受东北信风影响,甲地冬季时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因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更多;而坎昆地形平坦,缺少对水汽的抬升,降水相对较少;从纬度位置看,甲地纬度较坎昆更低,受赤道低压带影

响时间更长,盛行上升气流,降水更多。【小问3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戴大草帽,主要原因在于墨西哥整体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光照较强,戴大草帽可以起到防晒作用;该地区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夏季湿季时降水较多,戴大草帽可以有利于遮雨;同时草类资源丰富,原料充足廉价,

方便制作大草帽。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色林错与纳木错均为青藏高原上面积巨大的咸水湖(图a)近40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两湖面积不断变化增长但速度不一(图b)如今色林错已超越纳木错成为西藏第一大湖并有可能超越青海湖湖水面积的变化对当地环境和生产生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1)推测近40年来,两大湖泊补给水源的变化。(2)研究发现,降水差异并不是两湖泊面积增长差异的主导因子。请你提出两湖面积增长差异原因的合理假设。(3)指出湖泊面积增大对周边湖岸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青藏高原上的冰川加速融化,为湖泊提供了更多的冰川

融水补给;降水的时空分布变化,可能导致部分地区降水增多或减少,从而影响湖泊的雨水补给。(2)色林错的入湖河流更多、流量更大,其流域内的降水、冰川融水等补给更充足;色林错的湖盆更开阔、深度较浅,有利于湖水的汇集和面积扩张。(3)原湖岸被湖水淹没,原有生态环

境发生变化,湖泊面积增大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小;地下水位上升,加上湖水的盐分含量较高,容易引发土壤盐渍化问题。【解析】【分析】本题以色林错与纳木错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青藏高原上的冰川加速融化,为湖泊提供了更多的冰川融水补给;气候的变化可能会对降水的时空分布产生影响,可能导致部分地区降水增多或减少,从而影响湖泊的雨水补

给。【小问2详解】两湖的入湖河流数量、流量、流域面积等不同使得面积变化出现差异,色林错的入湖河流更多、流量更大,其流域内的降水、冰川融水等补给更充足,导致色林错面积增长速度更快。湖盆的形状、深度、坡度等会影响湖泊的蓄水能力和面积变化,色林错的湖盆更开阔、深度较浅,有利于湖水的汇集

和面积扩张。【小问3详解】泊面积增大可能淹没湖岸周边的草地、湿地等,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栖息地减小,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小;湖水上涨可能导致周边土壤被淹没,地下水位上升,加上湖水的盐分含量较高,容易引发土壤盐渍化问题,影响植被生长和土地利用。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石冰川是含冰的寒冻风化岩(碎)屑或冰碛物,在重力和冻融作用下沿着山谷或坡面向下缓慢蠕动的舌状或叶状堆积体。与普通冰川相比石冰川表面覆盖一层厚0.5~5米的(含岩石碎屑)活跃层不易消融储备水源能力更强势融滑塌是指在厚层地下冰分布的斜坡上由人为活动

或自然因素造成地下冰暴露在融化季节坑壁(滑塌后壁)地下冰发生融化上部的融土失去支撑而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塌落的现象热融滑塌使得土壤中有机碳分解速率加快部分碳转化为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图为我国藏东南干旱半干旱某地石冰川内部构造图。(

1)说明石冰川发育的基本条件。(2)分析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石冰川对藏东南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意义。(3)分析热融滑塌促进温室气体浓度增大的作用机制。【答案】(1)高山或高纬地区气候寒冷,有充足降水供应,冰川发育;谷壁跌落或冰碛物衍生提供大量石块。有一定落差但不能过于陡峭的坡面

(坡缓)。(2)全球变暖导致石冰川加速融化,增加藏东南地区的水资源供应;石冰川加速融化导致河流水量的变大,还会增加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全球变暖还引发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影响当地水资源的稳定供应。(3)热融滑塌使

下部冻土出露地表;接受光照和热量增加,微生物加速有机碳分解,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多(或冻土蓄闭的二氧化碳逸出);热融滑塌导致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温室气体吸收减少。【解析】【分析】本题以石冰川相关材料设置题目,涉及石冰川发

育的基本条件、石冰川与全球变暖之间的关系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石冰川发育的基本条件主要从冰川形成、碎屑物质来源、坡面坡度。高山或高纬地区气候寒冷冰雪不易融化,加之有充足降水供应,随时间推移,冰川发育;高山或高纬度地

区冻融风化作用较强,谷壁跌落或冰碛物衍生提供大量石块,结合材料可知,石冰川移动缓慢,说明石冰川有一定落差但不能过于陡峭的缓坡。【小问2详解】全球变暖导致石冰川加速融化,会增加当地水资源的数量和种类,同时全球变暖之后对水资源的利用也

产生了一定影响。全球变暖导致石冰川加速融化,增加了液态淡水资源的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藏东南地区的水资源供应;石冰川加速融化不仅会导致河流水量的变化,还会影响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补给,使得人类可利用到的水资源种类增加;但

全球变暖引发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影响当地水资源的稳定供应,使当地利用水资源的难度有所增加。【小问3详解】温室气体浓度增大的原因应从温室气体的加速释放以及温室气体吸收减少来分析,也就是从收支平衡的角度分析。热融滑塌使下部冻

土出露地表,而下部冻土中原有封存一部分二氧化碳,再接受光照和热量增加之后,微生物加速有机碳分解,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多,冻土蓄闭的二氧化碳大量逸出;热融滑塌破坏地表,导致地表植被遭到破坏,而植被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导致温室

气体吸收减少。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305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