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专题二十四 物质的推断、鉴定和鉴别、除杂和分离—2021届九年级科学中考总复习专题讲义(化学).docx,共(8)页,86.115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30d7448eb033deee0778f7a342c525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二十四物质的推断、鉴定和鉴别、除杂和分离一、物质的推断题方法:仔细审题,找出题目中的明显条件及隐含条件,抓住其中的关键(如物理特征、化学特征)作为突破口推断其中的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然后再根据该物质与其它物质的反应变化情况推断出其他物质,最后对求出的物质进行检
验,看看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二、物质的鉴定与鉴别1、常见离子的鉴定与鉴别H和OH可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等鉴定;Cl-、SO42-、CO32-、NH4+等可凭借与其他离子反应能产生沉淀或气体等现象进行鉴定;Cu2+、Fe2+、Fe3+等可根据溶液中不同的颜色进行鉴定。2、物质的
鉴别方法①物理鉴别方法是利用物质的颜色、光泽、状态、溶解性、硬度、磁性等物理性质进行鉴别的,如铜和铝、铁粉与氧化铜粉末、CuSO4溶液和FeSO4溶液等都可用物理方法直接鉴别。②化学鉴别方法是通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呈现的不同现象,如颜色变化、出现沉淀、
逸出气体等进行鉴别。三、物质除杂的要点1、除杂题的注意点①一般情况下所加的试剂要与杂质反应,不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②除杂过程中不能增加新的杂质,也不能减少要保留的物质。2、除杂的常用方法①过滤法:即通过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②结晶法:当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差很大时,可利用结晶的方法将杂质除掉。③溶解法:将杂质用化学方法溶解。如用化学方法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可往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即得不含铁的铜粉。Fe+2HCl=FeCl2+H2④沉淀法:加入某种试剂,跟杂质反应形成沉
淀,滤去沉淀,即可除去杂质。如要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可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滤去CaCO3沉淀,即可达到除去Na2CO3的目的。Na2CO3+Ca(OH)2=CaCO3+2NaOH⑤化气法:加入某种试剂,跟杂质反应,化为气体逸出,即可除掉杂质。如用盐酸除
去NaCl中的Na2CO3。Na2CO3+2HCl=2NaCl+H2O+CO2⑥加热法:通过加热,使杂质分解,从而除掉+杂质。如要除掉Na2CO3中混有的NaHCO3,就可以用加热的方法。2NaHCO3≜Na2CO3+H2O+CO2专题二十四物质的推断、鉴定和鉴别、除杂和分离1.把铁粉和
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无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不含铜B.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C.滤液中含有FeCl2和HClD.滤液中含有FeCl2和CuCl22.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物质是()A.NaNO3、Na2CO3、
KClB.HCl、NaOH、NH4ClC.FeCl3、H2SO4、HClD.BaCl2、K2CO3、KNO33.金属Ti(钛)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的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某科
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Ti、Mg、Cu的活泼性顺序。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则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金属TiMgCu金属表面现象放出
气泡速度缓慢放出气泡速度快无变化A.Mg、Ti、CuB.Ti、Mg、CuC.Ti、Cu、MgD.Mg、Cu、Ti二、填空题4.在道路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钾、氯化镁
、硫酸铜中的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填空:(1)该融雪剂中可能含有,肯定没有。(填化学式)(2)加入硝酸银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硫酸钠杂质,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某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的方案
并进行实验:(1)写出沉淀A的化学式:。(2)同学们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改进方案,为了得到更纯净的氯化钠晶体,还需在原实验的基础上依次加入的另外两种物质是。(提醒:实际操作中加入的物质都是过量的)6.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Na2CO3、Na2SO4、CuSO4、BaCl2、Na
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做如下实验。Ⅰ:将少量粉末放在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过滤,得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Ⅱ:向Ⅰ过滤得到的白色沉淀中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产生;Ⅲ:向Ⅱ过滤得到的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立
即有较多的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白色粉末中:(1)一定存在的物质是;(2)可能存在的物质是;若步骤(Ⅱ)改用稀硝酸,(选填“可以”、“还是不能”)确定该物质的存在。三、解答题7.镁是一种活泼性较强的金
属,在空气中易发生缓慢氧化,表面呈灰黑色.(1)要观察金属镁的颜色,需将镁条如何处理;(2)若30g镁条存放一段时间后,质量变为34g,则参加反应的氧气为g(假设镁只与氧气反应)。若将上述氧化前和氧化后的镁条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MgSO4的质量
关系是前者后者(填“>”、“=”或“<”);(3)将2.4g未氧化的镁加入到97.8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假设反应过程中水分未损失)。8.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1)取实验①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2)假设原白色
粉末是由三种物质组成,请写出一种可能的组合。(3)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①得到的的滤液,向其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四、实验探究题9.某兴趣小组想从含有氯化亚铁、氯化铜
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和氯化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Ⅲ除去的物质是(填化式)。(2)操作Ⅱ中加入过量的试剂B的目的是。(3)写出加入过量试剂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解析:1.【解答】把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盐酸中,铁和氧化
铜都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无现象,说明滤液中不含氯化铜和盐酸;A、滤渣中一定含铜,不符合题意;B、滤渣一定含铜,可能含铁,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符合题意;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一定不含盐酸,不符合题意;D、滤液中一定不含氯化铜,不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解答】A、硝酸钠、碳酸钠、氯化钾相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用溶液呈无色,符合题意;B、盐酸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氯化铵都能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C、氯化铁溶液呈黄色,不符合题意;D、氯化钡与碳酸钾反应能生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3.【解答】金属Ti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泡速度缓慢,而金属Mg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快,说明Mg的活泼性比Ti强;金属Ti能与稀盐酸反应,而金属Cu不能和稀盐酸反应,说明Ti的活泼型比Cu强。那么三种金属的活泼型顺序为:Mg>Ti>Cu。故选A。4.【解答】(1)该融雪剂加水溶
解形成无色溶液,说明肯定不含溶液呈蓝色的硫酸铜,无色溶液中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无色溶液中再加硝酸银溶液得白色沉淀,说明一定含有氯化镁,因氯化镁中含有氯离子,所以不能验证氯化钠和硝酸钾是否存在;故填:KNO3和NaCl;
CuSO4;(2)操作I后所得无色溶液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钠,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可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反应方程式为AgNO3+NaCl=AgCl↓+NaNO3;故填:AgNO3+NaCl=AgCl↓+NaNO3。5.【解答】(1)沉淀A是硫酸钡
,化学式为:BaSO4;(2)同学们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改进方案,为了得到更纯净的氯化钠晶体,还需在原实验的基础上依次加入的另外两种物质是碳酸钠、稀盐酸。6.【答案】(1)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2)氯化钠;还是不能【解答】Ⅰ:将少量粉末放在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
静置、过滤,得无色溶液,说明粉末中肯定不含硫酸铜;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钡或硫酸钡;Ⅱ:向Ⅰ过滤得到的白色沉淀中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产生,说明沉淀中肯定含有硫酸钡和碳酸钡,即粉末中肯定含有碳酸钠、氯化钡和硫酸钠;Ⅲ:向Ⅱ过滤得到的滤液中滴
加硝酸银溶液,立即有较多的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那么沉淀肯定是氯化银;由于氯化钡和硝酸银反应也生成氯化银,因此无法证明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1)一定存在的物质是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2)可能存在的物质是氯化钠;若步骤(Ⅱ)改用稀硝酸,还
是不能确定该物质的存在。7.【解答】(1)要观察金属镁的颜色,需将镁条用砂纸打磨;故填:用砂纸打磨;(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30g镁条存放一段时间后,质量变为34g,则参加反应的氧气为4克;因氧化镁与镁
中镁元素质量相等,所以若将上述氧化前和氧化后的镁条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MgSO4的质量两者相等;故填:4;=;(3)设生成硫酸镁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Mg+H2SO4=MgSO4+H2↑2412022.4gxy242.4g=120x=2y得:X=12g,Y=
0.2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g/2.4g+97.8g-0.2g)x100%=12%,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2%。8【解答】把白色粉末溶解后得无色溶液,可知一定没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
溶于水会使溶液变蓝;(1)实验(1)中的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钙,也可能是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但是硫酸钡不溶于水而且不溶于酸,而题目中的白色沉淀全部溶于稀盐酸中,并产生无色气体,说明这种白色沉淀是碳酸钙;由实验(2)可以分析出硫酸钠和氯
化钡只能存在一种,或者都不存在,所以根(2)据(1)和(2)可知,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CaCO3,可能含BaCl2、Na2SO4、NaOH,那么三种物质的组合可能是:CaCO3、BaCl2、NaOH或者CaCO3、
Na2SO4、NaOH;(3)通入二氧化碳后产生了白色沉淀,那么这种白色沉淀只能是碳酸钡,但是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从而我们判断还应该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后,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故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还含有物质的BaCl2和NaOH。9.【解答】废
液加入过量的A得固体C和溶液E,则A为铁,固体C为铁和铜,溶液E为氯化亚铁,向C中加入过量B,得溶液F和固体D,则B为盐酸,D为不反应的铜,F为盐酸和氯化亚铁,再将氯化亚铁溶液蒸发得固体G;(1)操作Ⅲ除去的物质是HCl;(2)操作Ⅱ中加入过量的试剂B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铁粉;(3)加入过
量试剂A发生的反应为铁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故答案为:(1)HCl;(2)除去过量的铁粉;(3)Fe+CuCl2=FeCl2+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