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市第二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Word版.docx,共(12)页,945.92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2e30259d263c1361540ecde2bb01ae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5届高三十月月考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u:64Cl:35.5Zn:65Cd:112第一部分一、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资源利用中,在给定工艺条件下转化关
系正确的是A.煤⎯⎯⎯⎯⎯→干馏煤油B.石油⎯⎯⎯→分馏乙烯C.油脂⎯⎯⎯→皂化甘油D.淀粉水解⎯⎯⎯→乙醇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A.3SO的VSEPR模型:B.用电子式表示Na和Cl形成NaCl的过程:C.2CO的电子式:D.2Cl中共价键的电子
云图:3.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与键的极性或分子的极性无关的是A.酸性:23CHClCOOHCHCOOHB.硬度:金刚石>石英C.水中溶解度:34NHCHD.沸点:2CON4.工业制备硝酸反应之一:2233NOHO2HNONO+
=+。A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22.4L2NO中所含原子总数为3ANB.46g2NO和24N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氮原子总数为2ANC.上述反应,生成1mol3HNO转移电子的数目为AND.标准状况下,11.2LNO中所含电子总数为5AN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SO2+OH-=HSO3−B.CuSO4溶液中滴加稀氨水:Cu2++2NH3·H2O=Cu(OH)2↓+2NH4+C.用氯化铁溶液蚀刻覆铜板:Fe3++Cu=Fe2++Cu2+D.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和NH4HSO4溶液
以体积比1:1混合:Ba2++2OH-+2H++SO24−=BaSO4↓+2H2O6.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表述错误..的是A.向NaHCO3溶液中加入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有无色气泡生成B.向Ba(NO3)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气体,溶液先变浑浊,然后重新变清澈C.向NH4C
l溶液中滴加NaOH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D.化合物FeO(OCH3)溶于溶于氢碘酸(HI),再加CCl4萃取,有机层呈紫红色7.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浓硫酸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的气体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反应发生的操作是将a中的Y形管向右倾斜B.装置b中出现白色沉淀,可能是BaCO3或BaSO3C.装置d中出现浑浊,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O2D.装置e中可以盛放NaOH溶液,f的作用为防倒吸8.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所选试剂、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均正确的是气体试剂制备装置收集
方法A2Cl2MnO和浓盐酸beB2SOCu和稀硫酸bcCNOCu和稀硝酸bcD3NH4NHCl和()2CaOHadA.AB.BC.CD.D9.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的单质常
温下是黄绿色气体。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是一种重要的脱氢剂,化合物A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B,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可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W的单质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电解质C.Y、Z与氢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晶体类型一定是分子晶体D.
用FeCl3溶液可鉴别A和B10.工业上可用“氨催化氧化法”生产NO,以氨气、氧气为原料,在Pt-Rh合金催化剂存在下生成NO和副产物N2,两个竞争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Ⅰ.4NH3(g)+5O2(g)垐?噲?4NO(g)+6H2O(g)Ⅱ.4NH3(g)+3O2(g)垐?噲
?2N2(g)+6H2O(g)现将1molNH3、1.45molO2充入1L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上述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内有关生成物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有效转化率=制备目标物质消耗原料的量原料总的转化量×100%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400℃时,主要发生反应ⅡB
.由图分析工业上用氨催化氧化制备HNO3,最佳温度约为840℃C.520℃时,NH3的有效转化率约为66.7%D.840℃后,NO的物质的量下降,可能是反应I平衡逆向移动所致11.嘧菌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广谱农用杀菌剂,合成其中间体N的路线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K最
多可以与2molNaOH发生反应B.L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C.N中含有两种含氧官能团D.生成物M与N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112.镍电池芯废料中主要含有金属镍,还含有金属钴、铁、铝。一种从镍电池芯废料中回收金属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溶”时,若改用浓硫酸,反应速率更快,
效果更好B.22HO在“氧化除杂”和“酸溶”中的作用不同C.“钴镍分离”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3ClO2Co4OHHO2Co(OH)Cl−+−−+++=+D.“结晶”时,快速蒸发溶液,得到的晶体颗粒较大13.510SiCl中的Si原子均通过
3sp杂化轨道成键,与NaOH溶液反应Si元素均转化成23NaSi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510SiCl分子结构可能是B.510SiCl与水反应可生成一种强酸C.510SiCl与NaOH溶液反应会产生2HD.510SiCl沸点低于相同结构的510SiBr
14.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实验记录如下:序号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装置试剂a①水产生黑色沉淀,放置后不发生变化②5%NaOH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③40%NaOH
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④取③中放置后的悬浊液1mL,加入4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资料:水溶液中,()2MnOH为白色沉淀,24MnO−呈绿色;浓碱性条件下,4MnO−可被OH−还原为24MnO−;
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知,碱性环境中,二价锰化合物可被氧化到更高价态B.④中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的可能原因是244224MnO4OH4MnOO2HO=−−−+++C.④中绿色缓慢加深的可能原因是2MnO被2Cl氧化为24MnO−D
.③中末得到绿色溶液,可能是因为24MnO−被氧化为4MnO−的反应速率快于4MnO−被还原为24MnO−的反应速率第二部分二、本部分共5题,请在答题纸指定位置答题。15.某钠离子电池以4NaClO的碳酸丙烯酯溶液作电解质溶液,()6NaMnFeCNx作正极材料,N
a作负极材料。(1)2CO与环氧丙烷()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碳酸丙烯酯。.在①2CO是_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②环氧丙烷中,O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_杂化。③沸点
:环氧丙烷___________2CO(填“>”或“<”),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2)2MnCl溶液与()46NaFeCN溶液混合可制备()6NaMnFeCNx晶体。①基态Mn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②CN−的
性质与卤素离子相近,被称为拟卤离子,()2CN被称为拟卤素。ⅰ.()2CN与2HO反应的生成物的结构式分别是H—C≡N、___________。ⅱ.HCN有酸性但乙炔无明显酸性,HCN的酸性比乙炔的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为防止晶体缺陷过多,制备时反应需缓慢且平稳。先将2MnCl溶液与柠檬酸钠(3657NaCHO)溶液混合,发生反应:()23657365723Mn2CHOMnCHO+−+,再加入()46NaFeCN
溶液以制备()6NaMnFeCNx晶体。阐述制备晶体过程中柠檬酸钠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3)金属氢化物26MgFeH是非常有潜力的储氢材料。其晶胞形状为立方体,边长为anm,如下图所示。①26MgFeH晶胞中H原子个数为___________。②已知2
6MgFeH的摩尔质量是M1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N,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71nm10cm−=)16.某钴矿石的主要成分有CoO、Co2O3、MnO、Fe2O3、MgO和SiO2等
。由该矿石粉制备CoC2O4固体的方法如图(部分催化剂已略)。的已知:金属离子沉淀的pH:Fe3+Fe2+Mg2+Mn2+Co2+开始沉淀时1.56.38.98.274完全沉淀时2.89.310.910.29.4(1)Co2O3溶于浓硫酸,生成
Co2+和一种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该气体是______。(2)向溶液1中加入NaOH溶液,将Fe3+转化为Fe(OH)3沉淀,应调节pH至少大于______。(3)向溶液2中加入NaF溶液,去除的离子是_______。(4)向溶液3中加入
氨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将Co2+转化为336Co(NH)+。补充完整下列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Co2++______H2O2+______NH3=______336Co(NH)++______(5)溶液4中,若将1mol336[Co(NH)]+全部转化为CoC2O4
沉淀,需要消耗(NH4)2C2O4______mol。(6)关于上述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若矿石粉中存在少量FeO,经上述流程也可制得纯度相同的CoC2O4b.向溶液3中加入氨水,作用仅是调节溶液的pHc.流程中,仅通
过调节溶液的pH无法将金属元素完全分离17.氮氧化物会造成环境污染,我国科学家正着力研究SCR技术(NH3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对燃煤电厂烟气进行脱硝处理。(1)氮氧化物(以NO为主)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硝酸型酸雨,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2)NH3催化还原N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铁基催化剂在260~300℃范围内实现SCR技术的过程如下:①反应iv中消耗的NO2(NH4+)2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②适当增大催化剂用量可以明显加快脱硝速率,结合上述过程解释原因:__
_____。③向反应体系中添加NH4NO3可显著提高NO脱除率。原因如下:NO-3与NO发生反应NO-3+NO=NO2+NO-2;NO2与NH+4发生反应iii和反应iv转化为N2;NO-2与NH+4发生反应_______(填离子方程式)转化为N2。
(4)相比于铁基催化剂,使用锰基催化剂(活性物质为MnO2)时,烟气中含有的SO2会明显降低NO脱除率。①推测SO2与MnO2会发生反应使催化剂失效,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②持续通入含SO2的烟气。不同温度下,每隔1h测定NO脱除率,结果如下:相同时间,200℃时NO脱除率低于100℃,原
因是_______。18.某钒渣主要成分为23VO(含有少量23AlO、CaO),以其为原料生产25VO的工艺如下图:已知:i.钒酸(34HVO)是强酸,43NHVO(偏钒酸铵)难溶于水;5+价钒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与溶液pH的关系如表所示
。pH4~66~88~1010~12主要离子2VO+3VO−427VO−34VO−ii.室温下,()sp3CaCOKm=,()sp342CaVOKn=。iii.3Al+在溶液pH3.3=时开始沉淀,溶液pH4.7=时沉淀完全。请回答以下问题:(1)“酸
浸”前需将块状固体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焙烧过程中23VO生成()32CaV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已知()32CaVO难溶于水,可溶于盐酸。若“酸浸”时溶液的pH5=,则()32CaVO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3)“转沉”
时,发生反应()()()()()23343432CaVOs3COaq2VOaq3CaCOs−++,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4)“沉钒2”的沉钒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温度高于80℃沉钒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
(5)产品纯度测定:将gm产品()25VO溶于足量稀硫酸配成()242100mLVOSO溶液。取20.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用1224molLHCO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经过三次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平均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L。①完成
下列滴定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222242__VO__HCO____=VO__CO___++++++②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用质量分数表示,()125MVO=182gmol−)。19.探究配制不同金属离子—氨配
体溶液的差异性,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实验序号操作现象实验i:()234CuNH+的配制实验i-a在试管内混合4CuSO溶液和NaOH溶液,再加入过量的1322molLNHHO−产生蓝色沉淀,加入32NHHO后沉淀少部分溶解,溶液变浑浊,静置后上层为深蓝色溶
液。实验i-b在试管内混合4CuSO溶液和NaOH溶液,再加入过量的1326molLNHHO−产生蓝色沉淀,加入32NHHO后沉淀大部分溶解,溶液变浑浊,静置后上层为深蓝色溶液。实验i-c在试管内混合4C
uSO溶液和32NHHO溶液,再加入过量的1322molLNHHO−产生蓝色沉淀,加入32NHHO后沉淀完全溶解,得到澄清的深蓝色溶液。实验ii:()236CoNH+的配制实验ii-a在试管
内混合2CoCl溶液和过量1326molLNHHO−得到浅青色沉淀,沉淀未见明显溶解。实验在试管内混合2CoCl溶液和过量13214molLNHHO−得到浅青色沉淀,沉淀未见明显溶解。ii-b实验iii:()32AgNH+的配
制实验iii在试管内混合3AgNO溶液和NaOH溶液,再加入过量的1322molLNHHO−产生白色沉淀,加入32NHHO后沉淀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资料:①饱和氨水的浓度约为114molL−②2
Co(OH)为浅青色沉淀③()236CoNH+溶液为红色,在活性炭催化下转化为橙黄色的()336CoNH+溶液(1)实验i-a中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2)有研究认为蓝色沉淀中还有224Cu(OH)SO成分,其可以溶于稀酸。
检验蓝色沉淀中不止含2Cu(OH)的实验操作为:将蓝色沉淀过滤,充分洗涤后,___________。(填后续操作和现象)(3)对比实验i-a和实验i-b,从平衡移动角度,结合化学用语解释32NHHO对()234C
uNH+生成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原因___________。(4)对比实验i-a和实验i-c中再加入过量氨水前的反应,推测4NH+对()234CuNH+生成有一定促进作用。设计下图所示实验:在1、2试管内分别完成对实验i-a的重复,再分别加入不同试剂。实验现象证实了预测。①x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c=___________。②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5)从平衡移动角度,结合化学用语,解释4NH+对()234CuNH+生成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原因___________。(6)针对实验ii未能成功配制()236CoNH+溶液,结
合以上分析,提出改进方案:①在实验ii-a的基础上继续加入___________,即可成功配制。②验证配制成功的操作及实验现象是:取①的上层红色清液,加入少许活性炭振荡试管,溶液转为橙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7)综合以上分析,配制不同金
属离子—氨配体溶液的难易程度存在差异性,推测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配位数、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