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人教版)(解析版)

DOC
  • 阅读 1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1.493 MB
  • 2025-02-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人教版)(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人教版)(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人教版)(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人教版)(解析版).docx,共(11)页,1.493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2e0a4ab6c8876a3049fc8facd73e87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人教版)地理(考试范围:人教七年级上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人们可以画出无

数条子午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垂直于纬线的弧线,但哪一条可以被称为“本初子午线”呢?最终,由于英国是在17世纪对航海学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国家,所以经过格林尼治的那条经线被选定为本初子午线。据此完成1-3题。1.子午线()A.连接南北极点B.形状为圆C.长短不一D.与赤道

平行2.本初子午线纵穿了世界第二大洋的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3.与本初子午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A.0°经线B.0°纬线C.180°经线D.90°纬线【答案】1.A2.B3.C【解析】1.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

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也叫子午线,其形状是半个圆,长度相等,与赤道垂直。A符合题意。选A。2.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本初子午线纵穿了大西洋。B符合题意。选B。3.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之和为180°;零度经

线又叫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其相对的经线是180°经线。故选C。读某学校学生应急疏散线路图,完成4-5题。24.教学楼2学生的疏散方向是()A.向东B.向南C.向西D.向北5.教学楼1距安全场所的距离(比例尺1:50米)约()A.400米B.100米C.1000米D.10

米【答案】4.C5.B【解析】4.地图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图中可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由图可以看出,教堂楼2学生的疏散方向是向西。故选C。5.由图可知,教堂楼蹑安全场所的图上距离大约为2厘米,当比例尺是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50米的情况下,实际距离约为100米。故选B。下图为我

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据图完成6-7题。6.图中虚线处的地形部位是()A.山脊B.山谷C.陡崖D.鞍部7.甲居民点和乙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280米B.240米C.200米D.160米【答案】6.A7.B【解析】6.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

凸出为山谷,等高线重叠为陡崖地形,两山顶之间低洼部位为鞍部,读图,图中虚线处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地形部位是山脊,故A符合题意。故选A。7.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读图,甲居民点的海拔在50米-100米之间,乙山峰的海拔为320米,甲居民点和乙山峰的相对高度范围是220

米-270米之间,因此,甲居民点和乙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240米。故选B。3下图示意世界四个国家公园位置。读下图,完成下列8-10题。8.丁公园所在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非洲D.大洋洲9.洲界①沟通的两个海洋分别是()A.里

海和黑海B.黑海和地中海C.红海和地中海D.红海和里海10.甲公园和丙公园季节相反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形状B.地球大小C.地球自转D.地球公转【答案】8.D9.C10.D【解析】8.由图可以看出,丁公园是位于澳大利亚北部,该国

属于大洋洲,故选D。9.洲界①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是重要的海上通道,故选C。10.由图可知,甲公园和丙公园分别位于不同的半球,甲在北半球,丙在南半球,受地球公转的影响,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故选D。11.下列现象与形成

原因的连线错误的是()A.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有古河流及水井等遗迹——地壳下沉B.在喜马拉雅山发现岩层中含有鱼、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地壳抬升C.大西洋两岸轮廓相似——大陆分裂漂移D.欧洲的荷兰全国约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平面——地壳下沉【答案】D【解析】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

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陆地,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成为海洋,故A正确;在喜马拉雅山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4明了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以前曾经是海洋,后来经过地壳变动抬升为陆地,故B正确;大西洋两岸轮廓相似,说明两个大陆曾连在一

起,后来破裂分离,故C正确;荷兰靠近北海,地势低洼,沼泽湖泊众多,是一个“低地之国”,荷兰常常受到海潮的侵袭,于是人们筑坝围堤,围海造陆,欧洲的荷兰全国约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平面是由于荷兰人填海造陆,不是地壳下沉造成的,D不正确。故选D。某

天,我们收听到的天气预报为:晴转阴,气温-6~0℃。据此完成12-13题。12.下列符号表示晴转阴正确的是A.B.C.D.13.这天上学时最合适的着装A.薄毛衣B.棉衣C.衬衣D.短袖衫【答案】12.C

13.B【解析】12.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往往通过认识天气预报符号来判断天气,图中四个天气预报符号中,A表示的是多云转阴,B表示的是晴转小雨,C表示的是晴转多云,D表示的是晴转大雾,故选C。13.由题目可知,当天的天气预报是:

晴转阴,气温-6~0℃,气温很低,所以当天去上学最合适的着装是棉衣。故选B。14.下列世界气温分布示意图,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B【解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四个等温线分布图

中,只有B图正确。故选B。15.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被称为世界的“雨极”,它是()5A.印度的乞拉朋齐,位于山地的迎风坡B.巴西的亚马孙河口,位于赤道附近C.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上D.好望角,位于非洲南端【答案】A【解析】印度

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由于位于迎风坡、多降地形雨,且降雨量极大,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0818毫米,被称为“世界雨极”;世界降水最少的“干极”出现在智利的阿塔卡玛沙漠;故选:A。读①、②两幅景观图,完成16-17

题。16.①、②两图植被与所属气候类型搭配正确的是()A.①-热带雨林气候B.①-热带季风气候C.②-温带草原气候D.②-温带季风气候17.对①、②所在气候区的气候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①-全年高温多雨B.①-全年高温少

雨C.②-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②-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湿润【答案】16.D17.C【解析】16.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热带草原,是热带草原气候的植被景观,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季风气候的植被景观,巴马科是马里的首都,属于典型的

热带草原气候,猴面包树分布于位于热带或亚热带非洲的国家,平顶山在我国河南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选:D。17.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炎热,一年分为明显的旱湿两季,②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故选:C。18.下列关于人种、

语言与宗教的搭配中,正确的是()A.西亚——白色人种——佛教B.俄罗斯——黄色人种——西班牙语C.美国——白色人种——基督教D.日本——黄色人种——汉语【答案】C【解析】西亚地区主要是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A错误。俄罗斯主要是白色人种说俄罗斯语,B错误。美国主要是白

色人种信仰基督教,C正确。日本主要是黄色人种说日语,D错误。故选C。19.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比较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是()6A.干旱的沙漠B.原始的热带雨林C.寒冷的极地D.中低纬度的

沿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方便,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人口稀疏:由此得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20-21题。20.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下降C.③时期人口总数达到最多D.③与

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21.下列各国中,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④时期类似的是A.巴西B.德国C.中国D.印度【答案】20.C21.B【解析】20.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根据已知信息无法判断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故

A不符合题意;②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零,所以②至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故B不符合题意;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增长转为负增长,人口总数最多,⑤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由负增长转

为正增长,人口总数最少,两时期人口不相等,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读图分析,图示国家④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总量在减少,是人口负增长的国家。选项中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国家只有德国。巴西、中国、印度都不是人口负增长

的国家。故选B。22.某中学的小明听爷爷说,夏日的星空黎明时东方的“启明星”与傍晚时西方的“长庚星”是同一颗星,这种现象主要与地球的什么运动有关()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四季的更替D.昼夜长短的变化【答案】B7【解析】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日月星辰

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B正确。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A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23.韶关乳源必备瑶寨的传统居民(如下图)与我国下列传统居民最为相似的是()A.新疆泥砖平顶屋B.北京四合院C.陕西窑洞D.湘西吊脚楼【答案】D【解

析】图中的竹楼我国南方多雨地区的传统民居,在湘西地区的吊脚楼和竹楼相似,最低一层堆积杂物二层三层住人.故D符合题意,故选D。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是发挥我国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

要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4-25题。24.在国际事务中做“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应该做到的是()①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彰显“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风范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

理的方向发展③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④继续发展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称霸世界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5.全球战疫期间,下列举措不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是()A.

组建医疗队,支援他国B.禁止一切外国人入境C.国家之间共享抗疫经验D.及时公开本国疫情数据【答案】24.C25.B【解析】24.在国际事务中,我国应该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彰显“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风范;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和继续积极参

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称霸世界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故选C。25.以上四种做法中,“组建医疗队,支援他国”、“国家之间共享抗疫经验”和“及时公开本国疫情数据”有利8于共同抗击疫情,禁止一切外国人入侵是错误的做法。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请

按要求作答)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1)地球自转周期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北回归线上的A、B、C三点中,刚好日出的是____点,位于正午的是_____点,造成这种现象的

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一天正午时分,北京地区学校旗杆的影子与(_____)图所示最相似。A.B.C.D.【答案】(1)一天(约24小时)自西向东(2)BC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点时刻较早(3)B【解析】(1)地球

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天。(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东边的时间永远早于西边的时间;图中在北回归线上的A、B、C三点中,B点位于晨线上,刚好日出;C点有阳光直射现象,位于正午时刻

;A点正处于黑夜;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不同经度的时间差异。(3)这一天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的夏至日,位于北温带的北京地区正午旗杆影子会最短,与图中B相符,故选B。27.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某学校地理社团组织了野外考察活动。结合图文材料回答。

(每空2分,共10分)9材料1:下图为野外考察活动等高线地形图。材料2:考察队员从李村出发,沿着考察路线前往M湖进行地理考察。图中①②③④为途中休息地点。(1)考察队员经过①地时看到小河流向是______,从③地往④地大致沿着______(山

体部位)前进。(2)在四个休息地点中,______地点附近路段坡度最陡。在③④两个休息地点中,能看到古寺的地点是______。(填数码代号)(3)整个考察路线高差可能为______(单选)A.214米B.296米C.465米D.526米

【答案】(1)自东北向西南流山谷(2)④③(3)C【解析】(1)读图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中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一般方法,当考察队员经过图中①地时,看到小河的流向应该是自东北流向西南,从③地往④地大致沿着山谷部位前进。(2)读图可知,在图中四个休息地点中,④地等高线最

为密集,坡度最陡。在图中③、④两地中,能够看到古寺的地点是③地,而④地有高大山脊阻挡,不能够看到古寺。(3)读图可知,给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100米,①地海拔位于100米~200米之间,③地海拔位于300

米~400米之间,最高海拔地点④地海拔位于500米~600米之间,所以考查路线高差是400米~500米之间。故C正确,ABD错误。28.下图为“板块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0(1)图中①(日本)多地震,主要是因为其位于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上,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__________(交界处/内部),地壳活跃。图中②(英国)位于_______板块内部,地壳稳定。(2)图中③红海慢慢扩张可能形成新的大洋,它是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______(

张裂/碰撞)造成。(3)④世界上最长的安第斯山脉是南极洲板块与______板块碰撞而成。(4)⑤喜马拉雅山每年“长高”是由于______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挤压造成的。【答案】(1)环太平洋交界处亚欧(2)张裂(3)美洲(4)印度洋【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①日本由于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地震,图中②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2)图中③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由于两大板块相互张裂,使得红海的面积不断扩大,有可能形成新的大洋。(3)④世界上

最长的安第斯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4)⑤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由于两大板块碰撞挤压,每年不断升高。29.甲图为亚欧大陆四种气候类型分布范围图,乙图为三种气候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各题。(每空2分

,共16分)11(1)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A、B、C三地气候变化有以下规律:由A到B到C,气温年较差逐渐_______(增大/减小),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________(递增/递减)趋势,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2)把乙图中的序号与甲图中所代表的气候类型的字母对应起来: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3)D、E两个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属于不同的温度带,但都是典型的_______气候区。(4)下列地区中,雨季正好相反的一组是(_____)A.A与CB.C与DC.D与ED.B与E【答案】(1)增大递减海陆位置(2)BAD(3)季风

(4)D【解析】(1)由于距海远近不同,海洋上湿润的气流难以到达内陆,由①到②到③,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是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2)由图可知,①表示的是地中海气候,与B处

相符;②表示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与A处相符;③是温带季风气候,与D处气候类型相符。(3)D和E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温度带,但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D是温度季风气候,E是热带季风气候。(4)以上五个地区中,雨季相反的是B表示的地中海气候与E表示的热带季风

气候,两地同处北半球,B地冬季多雨,E地夏季多雨。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