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北斗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7)页,531.36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2c95c76e9ddfe46432cb0954fd0ffc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斗联盟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题一、选择题1.用盆栽优质铁皮石斛品种的茎进行快速繁殖时,给茎组织消毒无需使用的是()A.75%乙醇B.无菌水C.0.5-0.6mol/L的甘露醇D.10%次氯酸钠【答案】C【解析
】【分析】植物组织胚芽王过程中外植体的消毒:外植体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浸泡30s→无菌水冲洗→吸干表面的水分,放入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和10%的次氯酸钙溶液中2~4min→无菌水再冲洗3~5次。【详解】根据分析,在对外植体消毒的过程中,首
先用70%的酒精浸泡30s,再用无菌水冲洗,然后用10%的次氯酸钙溶液中浸泡2~4min,再用无菌水冲洗,而适宜浓度甘露醇能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防止细胞吸水胀破,因此给茎消毒时无需使用甘露醇。故选C。2.土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可特异性结合原核生物的核糖体,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达到抑菌效果
。畜、禽在服用土霉素后,其生长不会受到抑制的有()A.肺炎链球菌B.大肠杆菌C.绿脓杆菌D.流感病毒【答案】D【解析】【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包括细菌、
蓝藻(蓝细菌)、放线菌等,真核生物包括真菌、动物和植物,其中真菌包括酵母菌、霉菌和食用菌。【详解】ABC、由题干可知,土霉素可抑制原核生物的蛋白质合成,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生长均会受抑制,ABC不符合题意;D、流感病毒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被土霉素抑
制,D符合题意。故选D。3.下列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Ca2+B.血红蛋白C.血浆蛋白D.Cl-【答案】B【解析】【分析】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
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是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详解】A、Ca2+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不符合题意;B、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符合题意;C、血浆蛋白位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不符
合题意;D、Cl-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不符合题意。故选B。4.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其发生的变异类型是()A.易位B.倒位C.基因突变D.交叉互换【答
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这会导致基因重组。【详解】A、易位是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而图示发生的变异是在同源染色体之间,A不符合题意;B、倒位是指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
体内的重新排列,与图示发生的变异不相符,B不符合题意;C、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与图示发生的变异不相符,C不符合题意;D、图示变异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片段的互换
,属于交叉互换,D符合题意。故选D。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癌变、凋亡和细胞全能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导致遗传物质发生差异B.癌变是基因选择性表达所致C.细胞凋亡是维持组织机能和形态所必需的D.哺乳动物只有受精卵具有发育全能性【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分
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
,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4、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一般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而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详解】A、细胞分化是
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A错误;B、癌变是基因突变所致,B错误;C、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它是维持组织机能和形态所必需的,C正确D、哺乳动物体细胞的细
胞核也能表达全能性,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考生要识记和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细胞癌变的原因和细胞的全能性,运用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思维,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
过性特点B.易化扩散时物质与载体结合,载体不发生形变C.人体细胞内的CO2浓度始终大于胞外浓度D.线粒体外膜上存在葡萄糖的载体【答案】C【解析】【分析】1、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常见
的有水、气体、甘油、苯、酒精等;2、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膜上转运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也叫易化扩散,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3、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质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
式叫做主动运输,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钾离子等。【详解】A、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错误;B、易化扩散过程中载体蛋白也发生形变,协助物质运输,B错误;C、二氧化碳是由细胞呼吸产生的,运输到细胞外,属于自由扩散,因此人体细胞内
的CO2浓度始终大于胞外浓度,C正确;D、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中,线粒体外膜上不存在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D错误。故选C。7.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决定了愈伤组织的分化方向,如图所示情况,其培养基中两种植物激素的配比是()A.细胞分裂素少,生长素多B.细胞分裂素多,生长素少C.细胞分裂
素和生长素比例合适D.细胞分裂素中等,生长素少【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利用特定的培养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在植物组织培养时,通过调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能影响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
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详解】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合适,愈伤组织只生长不分化,若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成芽,若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值较低,有利于愈
伤组织分化成根,图中愈伤组织已经分化成根,则说明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用量较少,生长素用量较多,A正确。故选A。8.下列有关臭氧的叙述,错误的是()A.臭氧减少将会危及地球上所有生物B.臭氧可以保护人类与其他生物免受长波辐射的影响C.臭氧
能吸收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D.引起臭氧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排放到大气的氟利昂、哈龙等气体【答案】B【解析】【分析】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指超越主权国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
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详解】A、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所以臭氧减少危及地球上所有生物,A正确;B、臭氧可以保护人类和其
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B错误;C、臭氧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以及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X射线和γ射线等,臭氧层破坏已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C正确;D、引起臭氧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排放到大气的氟利昂、哈龙等气体,D正确。故选B
。9.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B.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应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C.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本尼迪特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D.
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答案】B【解析】【分析】1、酶的高效性: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2、酶的专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酶的作用条件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能破坏酶的活性。4、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
来探究酶的专一性,不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因为无论蔗糖水解与否遇碘液都没有颜色变化。【详解】A、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因为过氧化氢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解速率不同,即使高温条件下酶失活了,但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比低温下也会加快,会干扰实验者作
出错误的结论,A错误;B、探究酶的高效性,可用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所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FeCl3)作为对照,B正确;C、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条件,若选择本尼迪特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就要水浴加热,会破坏原来设定的温度条件,
即会改变自变量,C错误;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不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因为蔗糖不与碘液反应,如果蔗糖能被淀粉酶分解产生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果糖也不和碘液反应,所以不管淀粉酶能否催化蔗糖分解,溶液都不变蓝,D错误。故选B。10.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一个细胞周期包含分裂间期和M期B.染色体和纺锤体同一时期出现,同一时期消失C.制作洋葱根尖细胞临时装片时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解离D.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缩短到最小,此时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组型【答案】D【
解析】【分析】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1、分裂间期(90%~95%):①概念: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前。②主要变化:DNA复制、蛋白质合成。2、分裂期(5%~10%):主要变化: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
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丝形成纺锤体。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4)末期:(1)纺锤体解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染色
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形成子细胞)。【详解】A、一个细胞周期包含分裂间期和M期(分裂期),A正确;B、染色体和纺锤体都是在细胞分裂的前期出现,末期消失,B正确;C、制作洋葱根尖细胞临时装片时可用质量分数为10
%的盐酸进行解离,C正确;D、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缩短到最小,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染色体组型需要将显微摄影图像剪贴后得到,不能直接观察到,D错误。故选D。11.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肝癌细胞的厌氧呼吸也非
常活跃。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昊缅教授发现肿瘤抑制因子p53通过影响关键酶的活性抑制癌细胞的厌氧呼吸,但不影响正常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肝癌细胞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B.p53最可能抑制了催化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关键酶C.相对正常细胞,肝癌细胞利用葡萄糖产生ATP的效率更高D.当肝癌细胞中的乳酸进入血浆后,血浆的pH会明显下降【答案】A【解析】【分析】据题分析:肝癌细胞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无氧呼吸非常活跃,说明肝癌细胞主要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详解】A、肝癌细胞产生的
CO2来自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A正确;B、p53只是抑制癌细胞的无氧呼吸,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是把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因此p
53不能抑制催化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关键酶,B错误;C、正常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把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大量ATP,肝癌细胞主要通过无氧呼吸把葡萄糖不彻底的氧化分解为乳酸,产生少量ATP,因此肝癌细胞利用葡萄糖产生ATP的效率比正常细胞低,C错误;D、血浆中
存在缓冲物之,因此pH不会明显下降,D错误;故选A。12.有关“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A.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实质是基因重组B.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在众多的肺炎链球菌株中,光滑型菌株是唯一能够引起人类肺炎或小鼠败血症的类型D.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
验过程中,需要使用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答案】B【解析】【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
物质。【详解】A、R型菌转化为S型菌,实质上是S型菌的DNA整合到了R型菌上,这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B、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C、肺炎链球菌中的光滑型菌株是唯一能够引起人类肺炎或小鼠败血症的类型,C正确;D、肺
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先用液体培养基使其发生转化,再用固体培养基检测转化效果,D正确。故选B。13.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深受全球消费者喜爱,大熊猫是其设计原型,大熊猫最初是肉食动物,经过进化,其99%的食物都来源于竹子
。现在一个较大的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该种群中的B基因频率为7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大熊猫种群中所有的B和b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B.大熊猫食性的改变实质是种群基因
频率的定向改变C.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纯合子约占56.3%D.该种群中的大熊猫个体之间只要存在着变异,自然选择就可以发生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75%,b的基因频率为25%,则种群中B
B基因型频率等于B基因频率的平方为56.25%,Bb基因型频率=2×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37.5%,bb基因型频率等于b基因频率的平方为6.25%。【详解】A、该大熊猫种群中所有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A错误;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所以大熊猫由以肉为食进化为以竹子为食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正确;C、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分析可知,显性个体中纯合子约占56.25%÷(37.5%+56.25%)=60%,C错误;D、只有变异的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才可能发生作用,
D错误。故选B。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生产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高等植物为食的动物比以浮游藻类为食的水生动物的次级生产量高B.海洋面积比陆地大一倍,因此其年初级生产量也比陆地大C.分解者利用动植物残骸进行的
有机物生产属于次级生产量D.并非所有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直接或间接依赖初级生产量为生【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量实际上就是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质或所固定的能量,所有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直接或
间接依赖初级生产量为生;次级生产量是除生产者外的其它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量进行同化作用,表现为动物和其它异养生物生长、繁殖和营养物质的贮存;动物和其它异养生物靠消耗植物的初级生产量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次级生
产量。【详解】A、以高等植物为食的动物比以浮游藻类为食的水生动物具有的次级生产量不具有可比性,与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有关,A错误;B、海洋面积虽然比陆地大一倍,但其年净初级生产量却只有陆地的一半,B错误;C、据分析可知,分解者利用动植物残骸进行的有机物生产属于次
级生产量,C正确;D、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有机物质的量,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基的础,所有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直接或者间接依赖初级生产量为生,D错误。故选C。15.以下关于传统发酵与现代发酵工程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A.影响传统发酵食品风味的因素包括菌种差异、代谢特点以及种间关系B.现代发酵工业大多采用好氧、液体、深层、分批及单一纯种发酵的方式组合进行C.选育优质、高产的菌种是发酵工业的前提条件D.如果发酵产品是微生物菌体,则可以采用吸附
发酵进行产品的分离与提纯【答案】D【解析】【分析】1、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2、产品不同,分离提纯的方法一般不同。(1)如果产品是菌体,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2)如果产品是代谢产物,可用萃取、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
进行提取。3、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发酵条件;4、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反应安全,原料简单、污染小,反应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专一的产物。【详解】A、菌种差异、代谢特点会影响发酵产品的风味,不同菌种之间的种间关系会影
响发酵食品的营养成分,主要取决于优势菌种,A正确;B、现代发酵工业大多采用好氧、液体、深层、分批及单一纯种发酵的方式组合进行,这样是发酵产物实现产业化,B正确;C、为获得优质的发酵产物,选育优质、高产的菌种是发酵工业的前提
条件,C正确;D、如果产品是菌体,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D错误;故选D。16.某动物体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方向如下图所示,①~③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动物的神经细胞中能发生①②③过程B.②过程表示转录,需要DN
A聚合酶参与C.只有①②过程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③过程表示翻译,核糖体沿着mRNA由a端向b端移动【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其中①是DNA的复制过程;②是转录过程;③是翻译过程。【详解】A、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不能进行DNA的
复制,但能进行细胞分化,合成蛋白质,该动物的神经细胞中能发生②③过程,A错误;B、②过程表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参与,B错误;C、①②③过程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C错误;D、③过程表示翻译,根据多肽链的长短,长的翻译在前,故核糖体沿着mRNA由a端向b端移动,
D正确。故选D。17.广泛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和核酸检测是新冠疫情防控的有效措施,有关叙述错误是()A.接种疫苗属于主动免疫,可以用于患者的治疗B.无症状感染者可能会出现核酸检测呈阳性,而抗体检测呈阴性的情况C.多次接种可以使体内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D
.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佩戴口罩可以有效的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率【答案】A【解析】【分析】主动免疫是指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免疫。【详解】A、接种疫苗属于主动免疫,疫苗可用于预防,但不能用于
治疗,A错误;B、无症状感染早期,新冠病毒的核酸已进入机体,但机体可能尚未进行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此时期会出现能检测出核酸而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B正确;C、多次接种可以激发机体的二次免疫,使体内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C正确;D、因为新冠病毒的主要
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因此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佩戴口罩可以有效的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率,D正确。故选A。18.如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a处能完成”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变B.甲图中的a兴奋时一定会使b产生图乙所示的
电位变化C.乙图处于②状态时的K+内流不需要消耗ATPD.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钠液体环境中,乙图膜电位会低于40mV【答案】D【解析】【分析】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详解】A、兴奋传导到a处,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b,将兴奋传递给下一神经元,在突触前膜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错误;B、由于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
兴奋或抑制,所以a兴奋不一定会使b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形成动作电位,B错误;C、乙图处于②状态为形成动作电位的过程,是由Na+内流造成的,不需要消耗ATP,C错误;D、动作电位的形成是Na+大量内流的结果,所以若将该神经置于低Na+溶液中,动作电位将变小,则
③的位点将会向下移,即膜电位会低于40mV,D正确。故选D。19.水稻是雌雄同株的植物,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现有一株显性的抗病(B)雄性不育系水稻植株,将其与隐性的感病(b)水稻植株杂交,子代中抗病和感病植株各占1/2,下列叙述错
误是()A.子代有两种基因型且杂合子占1/2B.母本能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C.杂交过程中需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D.授粉完成后需要套袋,防止外界花粉干扰【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显性抗病植株B-与隐性感病植株即bb杂交的后代中,抗病:感病=1:1可知,亲本显性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Bb,且该
植株为母本。【详解】A、由上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故后代中Bb:bb=1:1,其中杂合子占1/2,A正确;B、根据后代中抗病:感病=1:1可知,母本为Bb,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B:b=1:1,B正确;C、由于母本为雄性不育系,故不需要对
其进行去雄处理,C错误;D、人工授粉后,为了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需要进行套袋处理,D正确。故选C。20.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下表为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前30min和后30min每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促甲状
腺激素浓度(mU/L)注射前注射后健康人<1010~40甲10~40>40乙<10<10A.TSH的靶细胞可以是下丘脑、甲状腺细胞和肌肉细胞B.甲注射TRH后,TSH浓度增高是反馈调节的结果C.甲、乙两人病变部位不同,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垂体D.甲、乙两人
注射TRH前的耗氧量比正常人高【答案】C【解析】【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首先下丘脑释放出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TRH作用于垂体促甲状腺素分泌细胞,产生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可以
增强细胞代谢,增加产热,甲状腺激素如果增加,耗氧量也会增加。通过题图中表格可以看出甲在注射前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偏高,但是其甲状腺激素水平偏低,可能是甲状腺激素负反馈弱的原因;注射后更高,说明甲的垂体没有病变,但是甲的甲状腺可能存在病变。而乙在注射前和注射后基本没有变化,说明注射T
RH没有起到作用,由于TRH作用的对象是垂体,这可能跟乙的垂体的病变有关系。【详解】A、促甲状腺激素(TSH)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A错误;B、甲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增高是TRH促进垂体分泌TSH的结果,B错误;C、通过题图中表格可以看出
甲在注射前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偏高,但是其甲状腺激素水平偏低,可能是甲状腺激素负反馈弱的原因;注射后更高,说明甲的垂体没有病变,但是甲的甲状腺可能存在病变。而乙在注射前和注射后基本没有变化,说明注射TRH没有起到
作用,由于TRH作用的对象是垂体,这可能跟乙的垂体的病变有关系,C正确;D、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甲、乙两人注射TRH前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故耗氧量比正常人低,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本
题的关键是分析表格数据,根据注射甲状腺激素前后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判断甲乙两者发生病变的器官种类。21.图中甲、乙为同一群落中的两个种群,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2时
刻甲乙两种种群的自然增长率相同B.t2~t4时段内,甲种群的密度先增后减C.气候因素是影响甲、乙种群数量变化的外源性因素D.t1~t4时段内,乙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答案】A【解析】【分析】1、由题可知,δ=出生率/死亡率,当δ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当δ等于1,种群数量
不变;当δ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2、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有外源因素和内源性因素,外源因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空间、人类影响;内源性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领域行为、内分泌调节等。在多种外源因素、内源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大多数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详解】A、t2时刻虽然甲、乙种
群的δ值相等,均为1.5,但由于不清楚甲、乙种群的起始数量,所以二者的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同,A错误;B、t2~t4时段内,甲种群的δ值先是大于1,后面小于1,说明该时间段内甲种群的密度先增后减,B正确;C、气候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源性
因素,C正确;D、在t1~t4内,乙种群的δ大于1,说明乙种群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则乙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D正确。故选A。22.某研究小组最初在垃圾堆中发现了某种放射性元素,后来先在周围的植物体内发现了该元素,接着在附近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该元素,放射性强
度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放射性元素不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图中的蜘蛛、蚱蜢和蚯蚓组成了一个群落C.蜘蛛是次级消费者,其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D.蚯蚓体内最迟出现放射性元素的原因是蚯蚓所处的营养级最高【答案】C【解析】【分析
】分析题图:某种物质中含有放射性元素,先在周围的植物体内发现了该元素,说明植物最先利用该元素,接着蜘蛛、蚱蜢和蚯蚓中都含有该放射性元素,由蚱蜢和蜘蛛的曲线可知,两者为捕食关系。【详解】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该放射性元素属于
非生物的物质,即该放射性元素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错误;B、群落要包括该区域的所有生物,除了蜘蛛、蚱蜢和蚯蚓,该区域还有其他生物,因此图中的蜘蛛、蚱蜢和蚯蚓不组成一个群落,B错误;C、由图可知,蚱蜢和蜘蛛是捕食关
系,其中蜘蛛是捕食者,因此蜘蛛是次级消费者,且蜘蛛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正确;D、蚯蚓属于分解者,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D错误。故选C。23.将某一经15N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
有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分裂两次后形成4个大小相同的子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第二次分裂中期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4NB.若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15N,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联
会现象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被标记的DNA为2N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15N,则细胞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分析】雄性动物精巢中的某个细胞,经过连续分
裂后形成四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则该细胞可能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等大的细胞是精细胞,该过程中DNA只复制一次;也可能进行的是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形成的四个等大的细胞是精原细胞,该过程中DNA复制了两次。【详解】A、已知亲
代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依据题意和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在有丝分裂间期DNA分子完成复制后,DNA分子数加倍、染色体数不变,每个亲代DNA分子经过复制形成
的2个子代DNA分子都有1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不含有15N,这两个DNA分子分别存在于同1条染色体所含有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后所形成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均只有1条链含有15N;在第二次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分子完成复制后,位于同1条染色体的
2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其中有1个DNA分子的2条链都不含15N,另一个DNA分子只有1条链含15N,所以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2N,A错误;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15N,说明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联会现象,B正确;C
、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该过程中DNA分子只复制一次,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所有DNA分子都被标记,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被标记的DNA为4N,C错误;D、由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2条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2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是随机的,所以第二次有丝分裂结束后得到的子细胞,含有15N的染色体数在0~2N之间,即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15N,则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B。24.细胞DNA合成途径有两条,过程如下图。正常
细胞内含有辅助途径所必需转移酶和激酶,其主要途径的可被A物质所阻断。制备单克隆抗体所使用的骨髓瘤细胞缺乏转移酶。现用加入H、A、T三种物质的HAT培养基来筛选特定的杂交瘤细胞。下列关于筛选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所有杂交瘤细胞既能大量增
殖又能产生高纯度的目标抗体B.杂交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上可进行上述两条途径,所以能大量繁殖C.骨髓瘤细胞及其相互融合的细胞因无法进行上述两条途径而在HAT培养基上不能增殖D.浆细胞及其相互融合的细胞因主要途径被阻断而在HAT培养基上不能增殖【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图分析可知,DNA合
成有两个途径,物质A可以阻断其中的主要途径,加入H、A、T三种物质,正常细胞内含有辅助途径所必需的转化酶和激酶,能进行辅助途径合成;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选用的骨髓瘤细胞中缺乏转化酶,无法进行上述两个途径而在HAT培养基上不能增殖。【详解】A、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并不都能产生高纯度的目
标抗体,A错误;B、杂交瘤细胞因为可以进行辅助途径合成,所以能在HAT培养基上大量增殖,B错误;C、骨髓瘤细胞及其互相融合细胞因无法进行上述两个途径而在HAT培养基上不能增殖,C正确;D、浆细胞及其互相融合细胞主要途径被A阻断,但通过
辅助合成途径在HAT培养基上能增殖,D错误。故选C。25.如下图为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计算可知,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5×103kJ/(m2·a)C.“未利用”就是指未被生物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4.6%【答案】ACD【解析】【分析】分析图形: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
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补偿输入的有机物总量。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解】A、从图中看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补偿输入的有机物总量,A错误;B、由植食动物流入肉食动物的能量为14+2-4-9-0.5=2.5×103k
J/(m2•a),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0.25+0.05+2.1+5.1-2.5=5.0×103kJ/(m2•a),B正确;C、“未利用”就是指未被生物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和未被分解者利用及未传递至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C错误;D、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到第二
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4÷(23+70+3+14)×100%=12.7%,D错误。故选ACD。二、非选择题26.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公园内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幽雅、文化积淀深厚,成为中国首个国家5A级景区的国家湿地公园。请回答:(1)西溪
国家湿地公园目前已处于顶极群落,决定顶极群落类型的主要因素是_____,该群落中芦苇、水草、浮萍等湖内植物存在分层现象,属于_____结构。虫媒植物花的特殊颜色、释放具有香味的化学物质,能吸引昆虫前来觅食,从而达到
传粉的目的,说明信息的传递有助于_____。(2)随着人口的激增和工业的发展,环境遭到了严重威胁,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的正确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_____。生物多样性是持续发展的重要
条件,其中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3)公园内某些水域受到了污染,导致鱼类产量严重下降,死鱼腐烂后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的鱼类死亡,可见_____调节对生态系统有极大的破坏作用。(4)湿地的水产主要有鲤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等,这些鱼类生产的有机物用于_____。鲢鱼每消耗4
0Kg的藻类,体重只增长1Kg,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答案】(1)①.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②.垂直③.种群的繁殖(2)①.系统性原则②.就地保护(3)正反馈(4)①.自身的生长、繁殖及呼吸散失②.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大量能量流向分解者及以热能散失)【解析】【分析】1、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3、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小问1详解】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目前已处于顶极群落,处于群落的相对稳定状态,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是决定该群落类型的主要因素。该群落中芦苇、水草、浮萍等湖内植
物存在分层现象,主要是由阳光、氧气等决定的,属于垂直结构;虫媒植物花的特殊颜色、释放具有香味的化学物质,能吸引昆虫前来觅食,从而达到传粉的目的,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起到促进种群繁衍的作用。【小问2详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生物多样性是持
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小问3详解】公园内某些水域受到了污染,导致鱼类产量严重下降,死鱼腐烂后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的鱼类死亡,属于正反馈调节,可见正反馈调节对生态系统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小问4详解】湿地的水产主要有鲤鱼、
草鱼、鲢鱼、鳙鱼、鲫鱼等,这些鱼类生产的有机物用于自身的生长、繁殖及呼吸散失。鲢鱼每消耗40Kg的藻类,体重只增长1Kg,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其原因是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其摄入的能量部分一粪便的形式流向分解者,同化的能
量中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在呼吸作用中散失。【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考生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能量流动的去路等相关知识,然后结合题意答题。27.某科研小组研究不同程度赤星病胁迫对某
种烟草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部分结果如下表:相对值总叶绿素(mg/g)类胡萝卜素(mg/g)净光合速率(mmolO2•m-2•s-1)气孔导度(mmolCO2•m-2•s-1)胞间CO2浓度(mmolCO2•m-2•s-1)对照2
1.113.1523.810.52265轻度胁迫21.433.224.240.5258中度胁迫20.973.1823.460.48253重度胁迫17.544.721.370.42284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的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的_____上。提取色素时,应加入少许碳酸
钙以防止_____。重度胁迫导致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其原因除叶绿素合成受阻外,可能还包括叶绿体中_____的活性上升以及叶绿体结构的破坏。(2)赤星病中度胁迫时,烟叶气孔导度下降,大气中CO2经_____作用进入叶肉细胞间隙的速率减小,直接导致卡尔文循环的__
___过程减慢。在重度胁迫时,总光合色素明显减少﹐光反应合成的O2、_____减少,使碳反应还原过程减慢,此时的气孔导度_____(“是”或“不是”)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3)据表可知,不同程度胁迫对该种烟叶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速
率的作用具有_____性,在实际生产中少量赤星病菌的存在有利于烟草产量的提升。【答案】(1)①.类囊体膜②.叶绿素被破坏③.分解叶绿素的酶(2)①.扩散②.CO2的固定③.NADPH和ATP④.不是(3)两重【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这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直接需要光的称
为光反应,第二阶段不需要光直接参加,是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类的反过程称为暗反应。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场所位于类囊体膜,暗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光反应的发生需要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酶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两大重要的代谢反应,光
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称为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强度主要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由表可知,轻度胁迫时,总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都比对照高,重度胁迫时,总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都比对照组低。【小问1详解】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膜上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原因有:叶绿素的合成减少,叶绿体结构被破坏、叶绿素被分解,因此分解叶绿素的酶活性上升使得叶绿素被分解进而叶绿素含量降低。【小问2详解】大气中CO2进入
叶肉细胞间隙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CO2进入叶肉细胞间隙的速率减小,直接导致卡尔文循环的CO2的固定过程减慢。光反应的产物有O2、ATP、NADPH,因此在重度胁迫时,总光合色素明显减少﹐光反应合成的O2
、ATP、NADPH减少。赤星病重度胁迫时,胞间CO2浓度上升,与气孔导度下降无关,因此,气孔导度不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小问3详解】轻度胁迫时,总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都比对照高,重度胁迫时,总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都比对照组低,因此不同程度的胁迫
对总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具有两重性。【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要求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有一定的分析推理应用知识的能力。28.某动物的体色有灰身和黑身、体毛有长
毛和短毛,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用一对表现型都为灰身长毛的雌雄个体,进行多次杂交实验,得到的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灰身长毛灰身短毛黑身长毛黑身短毛雄性3/153/151/151/
15雌性6/1501/150(1)控制长毛和短毛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基因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_____。(2)亲代雄性个体可产生的配子类型为_____。正常情况下,该种动物体细胞中最多可含有_____个染色体组。(3)该动物某一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成活,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该
基因型为_____。让F1灰身长毛雄性个体与黑身长毛雌性个体自由交配,则F2中黑身长毛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4)若不能发育成活的个体为纯合致死,为验证上述结论,可以让F1中黑身长毛雌性个体与隐性纯合子雄性个体进行测交,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验证过程。____
_【答案】(1)①.X②.基因座位(2)①.AXB、AY、aXB、aY②.4(3)①.aaXBXB或aaXBXb②.1/11或1/6(4)【解析】【分析】分析图表:针对体毛分析可得,雌果蝇只有长毛,而雄果蝇中长毛:短毛=1:1;针对体色分析可得,雄果蝇中灰
身:黑身=3:1,而雌果蝇中灰身:黑身=6:1,由此可推测,表现型为黑身的果蝇死【亡,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小问1详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题干信息,灰身长毛的雌雄个体
杂交,子代出现黑身、短毛,因此灰身对黑身是显性性状,长毛对短毛是显性性状,子代雄性既有长毛也有短毛,雌性只有长毛,无短毛,因此控制该动物长毛和短毛的基因的遗传是伴性遗传,位于X染色体上;灰身和黑身在雌雄果蝇中都
有,与性别无关,因此是常染色体遗传,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基因座位是指各个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占的位置,因此基因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基因座位。【小问2详解】亲代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亲代雄性个体可产生的配子类型为:AXB、AY、aXB、aY;正常情况下,该种动物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那么在正常情况下,该种动物体细胞中含有最多染色体组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也加倍,因此最多可含有4个染色体组。【小问3详解】已知
该动物某一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成活,由于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雌性个体中灰身:黑身=6:1,推测黑身致死,所以致死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若aaXBXb致死,则F1灰身长
毛雄性个体(1/3AAXBY和2/3AaXBY)与黑身长毛雌性(aaXBXB)自由交配,F2中黑身长毛雌性个体(aaXBXB)所占的比例为1/6;若aaXBXB致死,则F1灰身长毛雄性个体(1/3AAXBY和2/3AaXBY)与黑身长毛雌性个体(aaXB
Xb)自由交配,正常情况下,后代黑身长毛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12aaXBXB、1/12aaXBXb,因为aaXBXB致死,所以分母减去1,则后代存活的黑身长毛雌性(aaXBXb)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11。故让F1灰身长毛雄性个体与黑身长毛雌性个体自由交配,则F2中黑身长毛雌性
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6或1/11。【小问4详解】若不能发育成活的个体为纯合(aaXBXB)致死,要用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应该与隐性纯合子交配,所以应该选择F1中黑身长毛雌性(aaXBXb)个体与基因型为aaXbY雄性个体进行测交。用遗传图解解释实验的测
交过程时要注意:左侧标注测交亲本,配子,测交子代,要明确写出亲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杂交符号,以及连接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箭头(注意不是线段)要写全,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相关的比例要写明。【点睛】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
性染色体上,可以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在雌雄中表现型比例为1:1,说明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在雌雄中表现型比例不是1:1,说明和性染色体有关,如果该性状雌雄中都有,说明位于X染色体上。29.本大题
由两道小题组成。(一)研究人员欲从土壤中筛选高淀粉酶活性的目标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在细菌筛选过程中,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至_____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另外,该培养基还应含有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和_____。(2)
微生物菌种纯化时,为得到单菌落,最常用的两种接种方法是_____和_____。(3)从土壤中筛选目标菌时,加碘液染色后,平板上出现了A、B两种菌落(如下图所示)。如果要得到淀粉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应该选择_____(填“A”或“B”)菌落进一步纯化。(4)如果上图所示的平板培养基上除了
上述A、B菌落外,还明显存在着另外一个菌落,但菌落周围并没有出现透明圈,据上述培养条件推测形成该菌落的微生物应属于_____生物。(二)“白菜-甘蓝”是用植物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易于储藏
等优点。下图是“白菜-甘蓝”的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回答以下有关问题:(5)为了得到活性较好的白菜和甘蓝的原生质体需在0.5—0.6mol/L的_____溶液环境中用_____来处理白菜细胞和甘蓝细胞。获取原生质体时,之所
以要将细胞放在较高渗透压的溶液中进行,是为了_____。(6)原生质体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后,经过一定过程,再生出杂种植株,根据其过程的差异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发生途径。在诱导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通过_____来进行调控,同时给予适当的_____等条件
,此外还应保证始终处于_____条件。【答案】(1)①.以淀粉为唯一碳源②.琼脂##凝固剂(2)①.稀释涂布平板法②.平板划线法(3)B(4)自养(5)①.甘露醇②.纤维素酶、果胶酶③.使细胞处于微弱的质壁分离状态,利于释放完整的原生质体,防止原生质体被破坏(6)①.体细胞胚发生
途径②.器官发生途径(两空可交换顺序)③.适当的植物激素配比④.营养、pH、温度⑤.无菌【解析】【分析】1、高淀粉酶活性的细菌可以产生活性较高的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淀粉分解菌常采用碘液染色进行鉴定,碘液可以与淀粉结合形成蓝色物质,淀粉分解菌由于
能够将淀粉分解而在平板上的菌落周围出现无色的透明圈,透明圈的大小可以反应淀粉分解菌产生的酶的活性大小和酶量多少。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
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目的是欲从土壤中筛选高淀粉酶
活性的细菌,故在细菌筛选过程中,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至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样能分泌淀粉酶的细菌才能利用培养基中的碳源,不能分泌淀粉酶的细菌不能利用培养基中的碳源。因为该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因此除碳源
外,该培养基还应含有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和琼脂(凝固剂)。【小问2详解】最常用两种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小问3详解】淀粉遇碘液变蓝,若细菌产生淀粉酶,那么培养基中的淀粉被分解,会出现透明圈,
而且细菌周围的透明圈越大,产生的淀粉酶活性越强。分析题图可知,从土壤中筛选目标菌时,加碘液染色后,平板上B菌落的的透明圈较大,说明B菌产生的淀粉酶活力较高,故应该选择B菌落进一步纯化。【小问4详解】菌落周围并没有出现透明圈,即该菌落的
微生物没有利用淀粉但却能生长,说明该菌落的微生物应属于自养生物,能自身合成有机物供给自身生长需要。【小问5详解】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为了得到白菜和甘蓝的原生质体,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可在0.5-0.6mol/L的甘露醇环境
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来处理白菜细胞和甘蓝细胞,从而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当细胞外界溶液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会出现质壁分离,获取原生质体时,之所以要将细胞放在较高渗透压的溶液中进行,是为了使细胞处于微弱的质壁分
离状态,有利于释放完整的原生质体,防止原生质体被破坏。【小问6详解】原生质体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后,经过一定过程,再生出杂种植株,根据其过程差异可分为器官发生途径和体细胞胚发生途径两种发生途径。在诱导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通过适当的植物激素配比(主要是细胞分裂素和生
长素)来进行调控,同时给予适当的营养、pH、温度等条件,此外还应保证始终处于无菌条件,否则会导致实验失败。【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能力,能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再结合题意准确作答。30.阿霉素
(ADM)能抑制癌细胞增殖,但它可诱发心肌细胞凋亡,引起患者心脏功能障碍。1,6-二磷酸果糖(FDP)能缓解ADM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减轻ADM对心肌的毒性损伤。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用具,完善验证FDP能减轻ADM引发心肌细胞凋亡作用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对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实验材料:心肌正常的大鼠若干只、阿霉素、1,6-二磷酸果糖、生理盐水、饲料等。(要求与说明:给药方法、心肌细胞凋亡的具体检测方法不作要求)请分析回答:(1)实验思路:①将若干只心肌细胞正常的大鼠分组如下:甲组:大鼠+生理盐水;乙组:_____;丙组:
_____。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②各组大鼠用相同饲料饲养一段合适的时间后,取出心脏,_____。③_____。(2)预测实验结果,并对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的①预测实验结果:_____。②预期结果分析:_____。③阿霉素(ADM)能抑制癌细胞增殖,请推测其可能的原因
_____(合理即可)。(3)请用柱形图记录心肌细胞凋亡率。_____【答案】(1)①.大鼠+阿霉素②.大鼠+l,6-二磷酸果糖+阿霉素③.检测记录每只大鼠心肌细胞总数和凋亡细胞数④.统计并分析每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
2)①.心肌细胞凋亡率乙>丙>甲②.阿霉素(ADM)能诱发心肌细胞凋亡,而FDP能缓解ADM引发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因此心肌细胞凋亡率乙>丙>甲③.抑制DNA的复制/抑制基因转录(表达)(3)【解析】【分析】本实验的目的为验证FDP能减轻ADM引发心肌细胞凋亡作用,故本实
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1,6-二磷酸果糖(FDP)和阿霉素(ADM),因变量为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小问1详解】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有1,6-二磷酸果糖和阿霉素,因变量为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且实验设计中要符
合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故设计实验步骤如下:①将若干只心肌细胞正常的大鼠分组如下:甲组为对照组:大鼠+生理盐水;乙组:大鼠+阿霉素;丙组:大鼠+1,6-二磷酸果糖+阿霉素,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
品。②各组大鼠用相同饲料饲养一段合适的时间后,取出心脏,检测记录每只大鼠心肌细胞总数和凋亡细胞数。③统计并分析每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小问2详解】因为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要符合“FDP能减轻ADM引发心肌细胞凋亡作用”这个结论。因为阿霉素(ADM
)能诱发心肌细胞凋亡,而FDP能缓解ADM引发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甲组没有加入阿霉素,乙组只加入了阿霉素,丙组既加入了阿霉素也加入了FDP,因此心肌细胞凋亡率乙>丙>甲。阿霉素(ADM)能与DNA稳定结合,阻碍DNA解旋,DNA复制和转录都要以DNA作为
模板,因此阿霉素(ADM)能抑制癌细胞增殖,请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抑制DNA的复制/抑制基因转录(抑制基因表达)。【小问3详解】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该柱形图的横轴表示组别(包括甲、乙、丙三个组),纵轴表示心肌细胞凋亡率,且心肌细胞凋亡率乙>丙>
甲,故画出柱形图如下:【点睛】本题以验证FDP能减轻ADM引发心肌细胞凋亡作用为载体,考查了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实验设计能力,试
题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