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1.285 MB
  • 2024-11-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6)页,1.28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0bc878a8e1aaab5c93b962bdabddc1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2024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命题人:张祥文;审题人:雷松林考试时间:2024年10月25日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6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错选、多选均不得分。)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

区域,媒体报道了相关事宜,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着陆的返回舱外表“烧焦”,看起来“颜值”不是那么高,完成下面小题。1.网友发现神舟十六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与其成因类似的是()A.流星B.极光C.地震D.磁暴2.按照天体类型,

在太空中绕地球运行的空间站属于()A.恒星B.行星C.流星D.卫星3.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绕恒星运转的天体是卫星B.宇宙中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C.晴朗的夜空,肉眼所见的大多是行星D.天体都是由固态物质组成

的【答案】1.A2.D3.B【解析】【1题详解】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在穿越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与地球大气产生摩擦,产生类似“烧焦”的痕迹,与流星的成因相类似,A正确;极光现象是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电离大气而出现的灿烂美

丽的光辉,不会导致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B错误;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不会导致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C错误;磁暴是由于带电粒子形成的电流冲击地球磁场,引发地磁扰动的现象,不会导致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

焦”的痕迹,D错误。故选A。【2题详解】按照天体类型,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围绕地球转动,属于卫星,D正确;不属于恒星、行星、流星,ABC错误。故选D。【3题详解】环绕恒星运转的天体是行星,A错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

和星云,B正确;晴朗的夜空,肉眼所见的多是恒星,C错误;天体可能是由固态或气态物质组成的,D错误。故选B。【点睛】天体又称为星体,指太空中的物体,更广泛的解释就是宇宙中的所有个体。天体的集聚,从而形成了各种

天文状态的研究对象。天体,是对宇宙空间物质的真实存在而言的,也是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人类发射并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等则被称为人造天体。冲日是指行星与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的现象。2022年9月27日,我

国夜空上演“木星冲日”的天象。下图为木星冲日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星球中最有可能出现冲日现象的是()A水星B.金星C.火星D.月球5.木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A.方向相同B.轨道近

圆C.轨道共面D.安全稳定【答案】4.C5.C【解析】【4题详解】根据材料,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处于一条直线上,因此发生冲日现象的天体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外侧,故火星最有可能出现冲日

现象,C正确;水星和金星位于地球轨道内侧,不能出现冲日现象,A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冲日是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而月球是卫星,故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C。【5题详解】木星冲日现象说明了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即在同一个平面上,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共面,即太.阳、地球、木星

等位于同一轨道平面上,C正确;根据冲日的概念可知,方向不同、轨道不近圆,也可能会发生冲日,故AB错误;冲日与行星公转的安全稳定程度无关,D错误。故选C。【点睛】冲日,位置天文学名词,从一选定的天体(地球)为基准,观察另一个天体与参考天体(太阳)的相对位置。三者在一条直线,

选定天体(地球)位于参考天体及另一个天体的中间;参考天体相对于另一个天体的位置,谓之冲。天文学家们把太阳系内的八大行星分为两大类:以地球为基点,一类为地内行星,一类为地外行星。地内行星就是运行轨道在地球以内的行星,包括水星和金星;地外行星是轨道在地球以外的行星,包括火星、木星、土

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迈出了第一步。以地球的数据为1,下图为火星的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后,脱离了()A.太阳

系B.河外星系C.总星系D.地月系7.与火星相比,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特有条件之一是()A.体积和质量较大B.太阳光照稳定C.强烈的火山活动D.充足的液态水【答案】6.D7.D【解析】【6题详解】“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后

原先在地月系范围内,一旦进入火星轨道便属于火星系统,脱离了地月系,D正确;“天问一号”进入火星轨道仍属于太阳系和总星系,AC错误;火星不属于河外星系,B错误。故选D。【7题详解】与火星相比,地球上有充足的液态水,而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而火星上缺少充足的液态水,不利

于生命的存在,D正确;地球的体积和质量虽然大于火星,有利于吸附更多的大气层,但是火星也存在较薄的大气层,故体积和质量较大不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特有条件,A错误;火星和地球上太阳光照都比较稳定,B错误;强烈的火山活动不是生命存在的特有条件,C错误。

故选D。【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外部条件:1、相对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2、太阳光照稳定;3、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1、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2、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3、存在液态水;

4、地球环境稳定足够长的时间。太阳能汽车是一种靠太阳能来驱动的汽车,主要是通过使用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在蓄电池中备用,用来推动汽车的电动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下列城市不适宜大范围推行太阳能汽车的是

()A.拉萨B.西宁C.吐鲁番D.成都9.对太阳辐射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有()①地形②纬度③生物④土壤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0.太阳能汽车大范围推行遇到的主要阻碍为()A.运营成本过高B.环境压力过大C.对地形平坦度要求高D.对太阳能资源要求高【答案】8.D9.A10.D【

解析】【8题详解】拉萨、西宁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吐鲁番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燥,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虚弱少,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宜大范围推行太阳能汽车,ABC不符合题意;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多云雾,日照时数少,太阳能资源贫乏,不适宜

大范围推行太阳能汽车,D符合题意。故选D。【9题详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量多,①正确;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气削弱少,且光能集中,得到的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量较多,②正确;生物、

土壤对太阳辐射影响较小,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太阳能汽车以太阳能作为动力,主要是通过使用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大范围推行遇到的主要阻碍为对太阳能资源要求高,D正确;太阳能资源不需要购买,运营成本较

低,A错误;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对环境影响小,B错误;太阳能汽车有电动机驱动,和普通机动车对地形需求相差不大,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

辐射就弱。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下图示意甘肃省年太阳辐射量(单位:MJ/m²

)分布。完成下面小题。11.甘肃省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特征为()A.西北多,东南少B.东南多,西北少C.中部多,南北少D.南北多,中部少12.相较于天水市,酒泉市太阳能丰富,主要原因是酒泉市()A.海拔较低B.气候干旱C.地处中纬D.荒漠广布13.

太阳辐射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清明时节烟雨蒙蒙B.横断山区树木葱郁C.天然温泉池热气腾腾D.西湖岸边凉风习习【答案】11.A12.B13.C【解析】【11题详解】由图可以看出,甘肃省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特征为西北多,东南少,A正确,BCD错。故选A。【1

2题详解】海拔低,大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量小,太阳能不丰富,A错误;我国降水量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相较于天水市,酒泉市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年太阳辐射量大,太阳能丰富,B正确;酒泉

市与天水市都位于中纬度,纬度因素不是酒泉市太阳能丰富的原因,C错误;荒漠广布与太阳辐射多少无关,其不是酒泉太阳能丰富的原因,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主要动力,横断山区的树木葱郁属于生命活动、烟雨蒙蒙属于水体运动的一种形式、西湖岸边凉风属于大气运动,都与太

阳辐射有关。天然温泉池热气腾腾的影响因的素是地热能,与太阳辐射无关,C正确,ABD错。故选C。【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越强。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跋(cū

n)乌”。我国《汉书·五行志》中也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下图为太阳外部大气结构图,据上述文字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A,B,C分别表示太阳大气层的()A.日冕、色球、光球B.色球、日冕、光球C.光球、色球、日冕D.光球

、日冕、色球15.画中的“乌鸦”和文中提到的“黑气”现象是()A.黑子B.日食C.日珥D.耀斑16.文中记载的太阳活动出现在太阳的那个部位()A.色球层B.光球层C.日冕层D.太阳内部17.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①引起潮汐现象②干扰无线电通信③产生磁暴现象④可能引起降水量的

异常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14.C15.A16.B17.B【解析】【14题详解】读图,太阳的外部圈层由内向外依次为A光球层、B色球层和C日冕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题详

解】画中的“乌鸦”和文中提到的“黑气”现象是太阳黑子,黑子是光球层上的黑暗斑点,温度较周围更低,A正确;日食是由于月球公转至日地连线之间,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所形成;日珥是色球层表面向日冕喷射出的绯红色的火竖并焰状气体,耀斑是指太阳大气局部区域突发变亮的活动现象,均与题干

不符,BC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B正确;耀斑和日珥出现在色球屋,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外部圈层,不会出现在太阳内部,ACD错误。故选B。【17题详解】潮汐现象是日地月引力形成,与太阳活动无关,①

错误;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的电磁波,会强烈地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导致短波通信信号减弱或中断;太阳活动强烈时,大量带电粒子冲进大气层,影响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现象;太阳黑子活动的峰年和谷年,地球上出现异常气候的概率就明显地增

加,可能引起降水量的异常,②③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排除ACD。故选B。【点睛】太阳大气层从内至外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就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导致的一些现象,比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

,表面颜色较暗(温度较低);耀斑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发出强大的短波辐射;太阳风发生在太阳的日冕层,发出带电粒子流。下图中左图为“1900~2000年太阳黑子年平均数变化示意图”,右图为“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太阳黑子出现在()A.①层B.②层C.③层D.太阳内部19.1995年太阳黑子数量所处阶段为()A.显著上升B.显著下降C.接近波峰D.接近波谷20.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是()①扰乱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②两极地区冰川迅速融化,海平面上升③无线电

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中断④江苏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18.A19.D20.B【解析】【18题详解】太阳黑子出现光球层,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为①光球层、②色球层、③日冕层。太阳黑子

出现在①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19题详解】读图可知,1995年太阳黑子数量很少,所处阶段为接近波谷,C错误、D正确;没有显著上升或者显著下降,AB错误。故选D。【20题详解】黑子剧烈爆发时,即

太阳活动较为活跃时,会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①③正确;两极地区冰川迅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变暖,②错误;“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地区,在江苏不能看到,④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大气层从内至外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宽层。太阳活动就是指太阳释

放能量的不稳定性导致的一些现象,比如太阳黑子、耀斑、日耳、太阳风等。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表面颜色较暗(温度较低);耀斑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发出强大的短波辐射;太阳风发生在太阳的日宽层,发出带电粒子流。

古生代是生物演化的一个重要时期,海陆格局的重大变化促使古生物生活的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变化,导致古生代成为地质史上生物大爆发的一个重要时期。下图示意古生代划分的三个地质时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早古生代时期()A鱼类已经大量出现B.两栖类动物大繁

盛C.陆地爬行动物大发展D.陆地出现低等植物22.晚古生代时期繁盛于陆地表面的植物是()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23.古生代末期灭绝的生物类型为()A.无脊椎海洋生物B.陆生灵长类动物C.海生哺乳动物D.陆生飞行鸟类

【答案】21.D22.C23.A【解析】【21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志留纪出现鱼类,到泥盆纪空前繁茂、大量出现,成为“鱼类时代”,A错误;两栖类出现于晚古生代,在古生代末期灭绝,B错误;中生代陆地爬行动物大发展,

成为“爬行动物的朝代”,C错误;早古生代时期陆地出现低等植物,D正确。故选D。【22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晚古生代时期繁盛于陆地表面植物是蕨类植物,C正确;被子植物繁盛于新生代、裸子植物繁盛于中生代,藻类植物繁盛于早古生代,排除ABD。故选C。【23题详解】结

合所学知识,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时期,因此大量灭绝的生物可能是海洋无脊椎动物,A正确;灵长类动物和哺乳动物繁盛于新生代,鸟类在中生代才开始出现,排除BCD。故选A。【点睛】前寒武纪主要是藻类等原核生物时代,是重要的成矿时期;早古生代主要是三叶虫等软体生物时代,古生代是鱼类等脊椎动物时代,

在此时代,联合古陆形成;鸟类繁盛于中生代,是恐龙等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是哺乳动物时代,联合古陆彻底解体。科学研究发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了数次大冰期。下图为部分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古

生代末期至中生代早期,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是()A.暖湿化B.暖干化C.冷湿化D.冷干化25.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A.海平面总体上升B.冰川覆盖面积减小C.亚热带北界北移D.利于物种

跨洋交流【答案】24.B25.D的【解析】【24题详解】读图可知,古生代末期至中生代早期,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是暖干化。B正确,ACD错误。故选B。【25题详解】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气温较低,降水与现代变化不大。气温降低,海平面总体下降,A错误;冰川覆盖面

积增大,B错误;亚热带北界南移,C错误;海冰面积增大,一些动物等可以通过结冰的海峡进行物种跨洋交流,D正确。故选D。【点睛】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主要为: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2024年1月1日,日本本州西岸近海海域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9

千米。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6.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A.①B.②C.③D.④27.地震发生时,甲、乙两地的震感是()A.乙地先感知到左右摇晃,后感知到上下颠簸B.乙地只感知到左右摇晃C.甲地先感知到上下

颠簸,后感知到左右摇晃D.甲地只感知到上下颠簸【答案】26.B27.D【解析】【26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古登堡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因此图中①为地壳,②和③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属于地幔,②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③为软流层以

下的地幔,④为地核。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9—41千米,海洋地壳平均5—10千米。由材料可知,本次地震发生在海洋上,震源深度为59千米,震源位于②上地幔处,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7题详解】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颠簸,由图可知,甲位于海洋,乙在陆地上,因此甲地只能感受到纵波,只感知到上下颠簸,C错误,D正确;乙地横波、纵波都可以传播,纵波传播快,因

此乙地先感知到上下颠簸,后感知到左右摇晃,AB错误;故选D。【点睛】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2024年8月7日位于日本九州的

樱岛火山喷发,从火山口喷出的烟柱最高达3000多米。日本地震网监测到从2020年开始就频繁出现地震群,2024年开年以来出现六级以上大地震就有10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图左中的()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29.如图中能正确示

意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规律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28.B29.A【解析】【28题详解】现代科学普遍认为,岩浆发源于软流层之中,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也就是图②圈层,界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B正确;①圈层为地壳,③圈层

为外核,④圈层内核,ACD错误。故选B。【29题详解】纵波可以在三态传播,但是经过液体时,传播速度会下降;横波只能在固态传播,经过液体时,横波会突然消失,随着地壳深度的变深,从一开始的固态逐渐变为液态,吻合地震波经过液体时传播速度变化规

律的是A,BCD错误。故选A。【点睛】地球内部圈层自外向内分别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其中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科学家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下图为沿85°E西藏至准噶尔段地形与莫霍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0.图中地壳最厚的地区是()A.印度B.西藏C.塔里木盆地D.俄罗斯31.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莫霍面是一个规则的球体表面B.莫霍面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C.莫霍面是软流层与岩石圈的分界面D.莫霍面深度与地形海拔呈正相关【答案】30.B31.D【解析】【30题详解】莫霍面以上的地球内部圈层为地壳,读图可知,地表海拔高处,往往莫霍面则向下凹陷,地壳越

厚,图中显示,在印度、西藏、塔里木盆地、俄罗斯等地中,西藏的地壳最厚,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31题详解】图中显示,莫霍面是一个凹凸不平的界面,不是一个规则的球体表面,A错误;莫霍面是地幔与地壳的分界面

,B错误;软流层与岩石圈的分界面位于上地幔上部,不是莫霍面,C错误;读图可知,地表海拔高处,往往莫霍面则向下凹陷,因此莫霍面深度大致与地形高度呈“倒影”式的正相关关系,D正确。故选D。【点睛】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

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70千米;海洋地壳厚度较薄,平均厚度约5-10千米。地壳厚度变化的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

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景观以吉林雾凇最为有名,下图为吉林雾凇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2.雾凇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数量有()A.1个B.2个C.3个D.4个33.冰晶所属地球圈层的主体是()A.海洋B.空气C.岩石D.植物【答案】32.C33.A【解析

】【32题详解】据图文材料可知,雾凇是空气中的水汽在树木等物体上凝华而成,故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共3个,C正确。【33题详解】图文材料可知,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

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所以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是冰晶,属于水圈,水圈的主体是海洋,A正确。【点睛】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二、非选择题:共34分。3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威宁县地处贵州省西北部,平均海拔2200米,是贵州省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素有“阳光城”之称。近年来,威宁县抓住机遇,依托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

。与威宁县纬度大致相当的福建省福州市,平均海拔在84米左右,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下图为威宁县和福州市相对位置示意图。的(1)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两地中太阳辐射较强的是_________,试分析原因_____。(2)从太阳能角度说明威宁县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原因_

____。(3)判断威宁县一年中光伏发电量较大的季节_____,并说出理由_____。【答案】(1)①.威宁县②.原因:威宁县海拔高,空气相对稀薄,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福州靠海,空气湿度较大,云层厚,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少。(2)威宁县太阳能资源

丰富且廉价;太阳能资源为清洁能源,无污染;太阳能资源为可再生资源等。(3)①.夏季。②.理由:夏季温度较高,光照强;夏季的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等。【解析】【分析】本题以威宁县和福州市相对位置示意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太阳

辐射的分布、影响因素、开发利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与福州相比,威宁县海拔高,大气稀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距海远,大气中水汽含量少,云层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故威宁县的太阳辐射较福州强。【小问2详解】太阳能资源属于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使用过程中污染小;当

地太阳能资源丰富,利于太阳能价格低廉等。【小问3详解】太阳辐射的强度随季节变化,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当地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为一年中最丰富的季节,光伏发电较大。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新疆阿克苏地区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

探开发的主战场,经过勘探,其中一口井在地下1300米左右的深度找到了石油层。2023年10月30日16时56分,在阿克苏地区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和地震波传播速度。(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____,其与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顶部固体岩石部分共同构

成____。(2)比较P、Q两地地壳厚度大小____,并说明理由____。(3)在阿克苏地区利用地震波进行石油勘探时,可以确定下图中____最可能含有石油,说明确定储油位置的具体原理____。【答案】(1)①.地壳②.岩石圈(2

)①.P地地壳厚度大于Q地。②.理由:P地位于山地,Q地位于山间盆地,山地海拔高于盆地,地壳厚度大于盆地。(3)①.甲②.原理:横波和纵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横波只能在固体物质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液、气体中传播;当遇到石油层时,横波波速消失,纵波速度减小,因此确定储油位置。【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地球内部圈层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内部圈层和地震波传播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此次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而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故该地

震发生在地壳;地壳与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顶部都是由岩石组成,共同构成了岩石圈。【小问2详解】山地海拔高于盆地,海拔越高处则地壳厚度越大,而海拔越低处地壳厚度越小。据图可知,P地位于内华达山脉,Q地位于大盆地,由此可知P地地壳厚度大于Q地。【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纵波可以在

固液气三态物质中传播,而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由此可知若横波遇到如石油等液态物质则会消失,而纵波会减速后继续向下传播。据图分析可知,甲图中S波(横波)消失,P波(纵波)减速后继续向下传播,说明甲图中最可能含有石油;而乙、丙、丁图所示地震波传播方式均不符合以上特征,不

太可能含有石油。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