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考点小练12.docx,共(4)页,23.15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0792d2b3bc40c538b4c8f96a4b331d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2练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12页1.[2024·湖北卷]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定鼎前朝旧都B.推行文化专制C.废除
行政中枢D.建立宗室藩屏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明祖行事多仿汉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后分封子弟到各地做藩王,也及时建立宗室藩屏,这与汉高祖建立汉朝后实行封
国制异曲同工,D项正确;明太祖并没有定鼎前朝旧都,排除A项;汉高祖没有推行文化专制,排除B项;汉高祖没有废除行政中枢,排除C项。故选D项。2.[2024·辽宁葫芦岛市高三一模]从制度建构上而言,明代内阁的职能来自皇帝的需要,且由于内阁权力地位未经法定,所以它也不具
备太强的独立性。这说明明代内阁()A.具备可参与决策的职能B.代表丞相行使行政权力C.表明中枢机构权力下移D.是皇权专制强化的产物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明代内阁的职能来自皇帝的需要,因其不具备太强的独立性
,是依附于皇权而存在的,可判断,明代内阁是皇权专制强化的产物,D项正确;内阁是服务于皇帝的秘书机构,不具备参与决策的职能,也不代表丞相行使行政权力,排除A、B项;内阁不属于中枢机构,只是秘书机构,排除C项。故选D项。3.[2024·齐齐哈尔市高三一模]近年来,南海西
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研究取得进展,该遗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东南附近海域。两处沉船皆为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民间私人贸易商船,一号沉船满载外销的陶瓷器,二号沉船装载了从海外输入的木材,它们都是在同一海域首次发现出航和回航的古代商船。该考古发
现()A.可用于探究不同文明间的交流B.体现出明朝海禁政策的瓦解C.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D.是东西跨洋贸易的直接证据答案:A解析:据材料“两处沉船皆为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民间私人贸易商船,一号沉船满载外销的陶瓷器,二号沉船装载了从海外输入的木材,它们都是在同一海域首次发现出
航和回航的古代商船”可知,本次考古发现中,既有中国运往海外的商品,也有海外输入中国的商品,能够反映中国与海外的经济交流,可用于探究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晚期放松了海禁,但并没有“瓦解”,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就已经有海上丝绸之路,排除C项;材料只能涉
及中国的对外交流,但材料不能得知这种交流的范围是否跨越了大洋,也可能是太平洋内部的贸易,排除D项。故选A项。4.[2024·邢台市高三一模]朱元璋起义过程中有一个口号:高筑墙,广积粮。明朝建立之后,重新完善长城防线,建成九边重镇。北部防线建设所余资金,用于沿海一带,从山海关
到厦门,对着大海建筑边墙。这反映出当时()A.海防塞防并重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缓和C.中外往来隔绝D.国策深受小农经济影响答案:D解析:材料集中展现了明朝建立后采取了相对内敛的塞防政策,具有保守封闭性,这种国策深受小农经济影响,D项正确;材
料只体现了明朝注重塞防,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国内阶级矛盾日益缓和,排除B项;材料也没有体现中外往来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5.[2024·福建三明市高三一模]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与亚非诸国的交往包含着麒麟(长颈鹿)等动物交流,郑和下西洋的
“寻宝”和亚非诸国“献宝”共同构成了明朝“麒麟外交”的基础。明朝的“麒麟外交”旨在()A.推动新旧大陆间的物种交流B.巩固朝贡体系和宣扬国威C.促进亚非国际经贸体系建立D.开放海禁以宣扬天朝文化答案:B解析:据材料“郑和下西洋的‘寻宝’和亚非诸国‘献宝’共同构成了明朝‘麒麟
外交’的基础”及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属于朝贡贸易的范畴,其主要目的是在政治上宣扬国威,郑和下西洋的“寻宝”和亚非诸国“献宝”构成了其他国家与明朝的朝贡贸易体系,所以明朝的“麒麟外交”是为了巩固朝贡体系和政治上宣扬国威,B项正确;郑和下西洋时期,美洲尚
未被发现,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亚非之间的交流,但没有形成亚非国际经贸体系,排除C项;郑和下西洋属于官方贸易,海禁主要禁止私人贸易,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并非开放海禁,排除D项。故选B项。6.[2024·广西南宁市高三一模]1571年,明穆宗封俺答汗为顺义王
,恢复通贡关系,每年一贡,并在大同等边镇开设互市场所,允许边民自相贸易。这()A.体现了明代朝贡贸易的新特点B.解除了蒙古对明朝边疆的威胁C.回应了晋商对商业发展的诉求D.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明穆宗封俺答汗为顺义王,恢复通贡关系,每年一贡,并在大同等边镇开
设互市场所,允许边民自相贸易”可知,明朝政府与俺答汗之间恢复通贡关系,开设互市场所,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朝贡贸易的新变化,也就无法体现新特点,排除A项;解除一词夸大了材料事件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与晋商发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
2024·山东聊城市高三一模]自中唐以后,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少数民族一旦占据广大中原农耕区甚或入主全国,便会立刻将都城迁至北京,或将北京作为陪都。这种做法主要是基于,北京()A.具有独特优越的战略价值B.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C.是南北漕运海运的集成端D.是中原农耕文明的代表地答
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北京地处华北平原西北边缘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的交接处,背靠群山,面向渤海,战略位置重要,具有独特优越的战略价值,A项正确;北京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不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将都城
迁至北京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北京是南北漕运海运的集成端,但与成为都城关系不大,排除C项;北京不是中原农耕文明的代表地,排除D项。故选A项。8.[2024·江苏淮安市高三一模]1644年紫禁城史无前例地出现过三个皇帝。李自成
的军队攻破北京外城后,明思宗于4月25日自缢殉国。6月3日李自成举行登基大典,但第二天就退出北京城。6月5日多尔衮率清军进占北京。10月30日,清顺治帝行定鼎登基礼。以上史事相关的正确结论是()A.李自成登基标志着大顺政权建立B.明思宗自缢标志着明朝
灭亡C.顺治帝定鼎标志着清朝开始建都D.多尔衮入京标志着清朝统一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李自成的军队攻破北京外城后,明思宗于4月25日自缢殉国。6月3日李自成举行登基大典,但第二天就退出北京城。……10月30日,清顺治帝行定鼎登基礼。”可知,李自成起义推翻了明王
朝的统治,1644年明思宗自缢,标志着明朝灭亡,B项正确;1644年,李自成于西安称帝,国号仍为“大顺”,年号“永昌”。同年,大顺军灭亡明朝。选项表述有误,排除A项;1644年10月,清顺治帝行定鼎登基礼,标志着清王朝由地方政权开始转化为统治全国
的中原王朝,排除C项;公元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被认为是清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