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届湘教版地理一轮教师文档:第三章 微专题强化二 气温.docx,共(11)页,778.35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001b172898f1abd1d2505dcbb45ec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微专题强化二气温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9页考向一气温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专题突破1.气温的时间分布规律(1)日变化: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00
)左右。(2)气温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平原(山谷)>山地(山峰);晴天>阴天;随纬度增高而减小。(3)年变化:一般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地面性质太阳辐射最强月气温最高月太阳辐最弱月射气温最
低月年较差北半球大陆6月7月12月1月大北半球海洋6月8月12月2月小2.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水平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气温海洋高于陆地垂直分布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致上海拔每上升1
000米,气温降低6℃3.气温影响因素分析气温影响因素常考分析语句位置纬度位置①纬度高,气温较低;②纬度低,气温较高海陆位置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变化和缓,海洋比陆地夏季气温低,冬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小;②深居内陆,大陆性强,夏季增温快,气温高,冬季
受干冷大陆气团控制,降温快,气温低大气环流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气温年较差小;②接近冬季风源地,气温低地形①地势高,气温低;②地势较高,有利于冷空气的积聚;③阳坡高,阴坡低;④山间河谷盆地,地势相对较
低,气流多下沉,气温较高;⑤山地对冷空气的阻挡,冬季气温较高洋流①暖流增温,气温较高;②寒流降温,气温较低植被植被覆盖率高(低),气温变化小(大)水文水域广,比热容大,温差小,反之温差大人类活动①城市热岛效应,气温升高;②大气温室效应
,气温升高;③兴修水库,温差变小;④围湖造田,温差变大[技法点拨]造成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1)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2)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
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3)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4)如果是距离较近的
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高考经典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1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
规范审答1.从题干中获取信息(1)关注的是冬季,冬季冷空气南下影响南方的气温。(2)同区域相比较,突出攀枝花的高温。(3)纬度低,冬季太阳高度角大。(4)注意地形对气温的影响。2.从图像中获取信息我的答案:(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
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
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2017·高考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
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2.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解析:第1题,膜内温度高于自然状态下的温度,且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要小于膜外自然状态下的平均温度日变化,故①②为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有积
雪时的温度日变化要小于无积雪时的温度日变化,则②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第2题,图示①②为膜内温度日变化,其中①变化很小,而②有较大变化;又因为①②分别为丰雪年和枯雪年的温度日变化,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
雪状况差异较大,即C正确。答案:1.B2.C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下题。经纬度位置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天)33°N,98°E-12.88.7561.4<0.
23.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植被解析:根据表格中的经纬度信息,调动区域地理知识可以判断,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应是地形。答案:C4.(高考经典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死谷长约225千米,宽8~24千米,
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1408平方千米。该地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9℃,最高曾达57℃,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分析死谷夏季炎热的原因。解析:该地位于中纬度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该地植被覆盖度较低,谷底和谷坡升温速度快
,热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使气温升高;从材料中可知,死谷海拔低,空气对流弱,热量不易散失,造成夏季炎热。答案: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太阳辐射强;缺乏植被覆盖,谷底和谷坡共同吸收太阳辐射,加热大气;谷深且狭长,(谷底海拔低,)空气对流弱(盛行下沉气流),热量不易散失。5.读图,分析基多气
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解析:从纬度因素看,基多位于赤道附近,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都不大,所以气温年较差小;从地形地势因素看,基多所处地区海拔高(接近3000米),一方面导致气温不高,终年温和;另一方面导致空气稀薄,白天大气
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气温日较差大。答案:特点:终年温和,气温年较差小,昼夜温差大。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海拔高(接近3000米)。考向二等温线图的判读〉〉专题突破等温线图是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具有等值线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
特殊之处。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1)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2)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走向示意
图原因影响因素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因纬度不同而不同太阳辐射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海洋影响程度不同1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相反;7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相反A、B、C同纬度,B地夏季气温高于A、C两地,冬季气温低于A、C两地海
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地形暖流流经海区向高纬方向凸出;寒流流经海区向低纬方向凸出暖流增温寒流降温洋流盆地闭合曲线(夏季是炎热中心,冬季是温暖中心)夏季不易散热,下沉
气流增温,冬季山岭屏障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山地闭合曲线(冬季、夏季均为低温)气温垂直递减,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地势高3.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季节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
等温线稀疏。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温度带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海陆位置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热容量大
,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洋流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锋面天气系统中锋线附近等温线密集,因为冷暖差别大地形平原、高原上等温线稀疏,山地和高原边缘地区的等温线比较密集(高考经典题)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1)~(2)题。(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B.海陆
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规范审答从图像中获取信息我的答案:(1)C(2)A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
,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完成下题。1.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A.6时B.9时C.12时D.14时解析:图中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海陆的气温差异非常小。而出现气温差异非常小的时刻应该是太阳升起后的一段时间,陆地上空气温与海洋上空气温基本相同,所
以最可能的时间应该是9时。答案:B秘鲁鳀是一种栖息于东南太平洋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秘鲁鳀主要被用来制作鱼粉(一种蛋白饲料)。下图示意南美洲西岸某海域某时段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区域水温会有异常变化。据此完成2~3题。2.图示时段
内,在甲、乙、丙、丁四片海域中,最有利于秘鲁鳀栖息的是()A.甲B.乙C.丙D.丁3.有经验的渔民会追随鱼群捕捞。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渔民捕捞秘鲁鳀的线路会()A.偏北B.偏南C.偏西D.原地不动解析:第2题,据图可知,该地是南美洲西部秘鲁附
近海域,材料显示适合秘鲁鳀生长的环境是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因此应当寻找四地中温度最低的地方。第3题,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海域冷海水上泛的速度以及范围都有所减小,冷水域整体偏南,因此鱼群分布也整体偏南,所以
渔民捕捞秘鲁鳀的线路会偏南。答案:2.D3.B(2020·河北沧州二模)下图示意海南岛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单位:℃)。据此完成4~6题。4.根据海南岛气温分布特点推断,影响海南岛冬季与夏季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地形、降水B.纬度、地形C.地形、季风D.洋
流、纬度5.图中甲地所在区域,1月等温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河谷地带,河流向北注入海洋B.深居岛屿内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C.地形低洼且狭长,狭管效应较显著D.南下冷空气影响大,海洋调节作用小6.与丙地相比,乙地
7月平均气温较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地形闭塞,大气保温作用强B.长期人类活动影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C.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夏季降水少D.沿岸有季风洋流流经,增温效应显著解析:第4题,图示1月等温线总体上呈东西延伸,说明受纬度影响很大;7月等温线呈闭合
的同心圆状,且气温中部低、四周高,结合海南岛地形中高周低,可判断影响7月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第5题,图示甲地1月等温线向南凸,说明该地气温低,其弯曲方向与冬季风风向一致,则可能是冬季风影响所致。易错警示:河谷或地形低洼,均会使该地气温高于两侧。第6题,
乙、丙两地纬度、距离海洋均相近,海拔差别也不大;但丙处于山地的东南部、乙位于山地的西部,在夏季风作用下,丙处于迎风坡而降水多、增温较慢,乙位于背风坡而降水少、增温快,从而气温不同。答案:4.B5.D6.C(2020·重庆质检)下图为黄河某支流流域年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该支流上已经建设了
多个水电站,实现了梯级开发。读图,回答7~8题。7.影响图中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地势D.海陆位置8.根据图上信息推断,该支流上可建水电站数量最多的河段可能是()A.①水文站以上河段B.①②水文站之间河段C.②③水文站之间河段D.③水文站以
下河段解析:第7题,根据气温分布特点来分析影响因素。如果是纬度因素,年均温应该自南向北递减;如果是海陆位置因素,年均温应该自东向西递减,而该地区年均温总体上呈现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升高的特点,因此排除A、D选项。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从而形成大气环流,B选项
错误;图中年均温等值线大体上与河流流向即河谷方向垂直,所以影响图中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第8题,理论上地势落差越大越有利于水电站建设。根据上题可知,影响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而图中等温线密集处即地势起伏较大
处,所以①②水文站之间河段符合题意。其他河段等温线较为稀疏,说明地势起伏较小,地势较平坦。答案:7.C8.B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