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2 页
  • 大小 96.500 KB
  • 2024-09-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9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doc,共(22)页,96.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f2f3c2e4f77a07cec057dd649b9bde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人类经过了漫长的童年。原始社会之所以漫长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其低下

B.氏族制度制约了生产力发展C.平均分配制约了劳动积极性D.石器的使用限制了劳动范围【答案】A【解析】【详解】A: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人类经过了漫长的童年。原始社会之所以漫长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其低下,A符合题意。B:原始社会早期

氏族制度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而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制度制约了生产力发展,B说法错误。CD:平均分配制约了劳动积极性、石器的使用限制了劳动范围等都不是原始社会之所以漫长的根本原因,C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点睛】原始社会:(1)生产力状况:旧石器时代、采集天然食物

。(2)生产关系: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3)原始社会氏族管理方式: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

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到了原始社会晚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2.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原始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吗?”同学们畅所欲言。以下四位同学的发言,最科学的是A.

原始社会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平等,因此它是理想社会B.是理想社会,虽然生活艰苦,但那时社会风气好,人们之间关系和谐C.不是理想社会,因为原始社会里有人吃人的现象,而且人的寿命都很短D.不是理想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答案】D【解析】【详解

】D:原始社会不是理想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这是主要原因,D说法正确。A:原始社会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平等,但原始社会十分落后,不是理想社会,A说法错误。B: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的温饱得不到解决,不是理想的社会,B说法错误。C:原始社会不是理想社会,不

是因为原始社会里有人吃人的现象,而且人的寿命都很短,主要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财富极其匮乏,C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点睛】在原始社会,劳动对象最初仅于植物的果实、根茎,小动物,等等。原始人的生产经验很少,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很

低,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板端低下。3.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对其内在关系分析正确的是()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C.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生产

力发展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B: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其内在关系为生产力发展,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为家庭私有。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是国家产生的标志,B正确。ACD: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而私有制又导致了阶级产生和国家的出现,ACD均分析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私有制

的确立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为家庭私有。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后来,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

体了。4.伴随着铁制工具的使用,奴隶社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社会形态在战国时代步入了封建社会。下列关于封建社会表述正确的是()①地主阶级完全占有土地和劳动者②农民可以获得一定的劳动成果③收取地租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④国家作为阶级统治工具开始出现A.①③B.

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③: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的方式,占有农民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可以获得除地租外的一部

分劳动成果,②③符合题意。①:地主占有大部分的土地,排除①。④:国家在奴隶社会就已经出现,④错误。故本题选C项。5.土地所有制是指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由国家确认的土地所有权归属的制度。土地所有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制度的核

心和基础。下列关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认识错误的是①它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②它是在确立之初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它导致了农民失去自由,成为了地主的奴隶④这一制度造成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A.①②B.③④C.②

④D.①③【答案】D【解析】【详解】①:土地所有制它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而不是主要方式,①说法错误,但与题意要求相符。③:土地所有制使得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自己的一点土地,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

分归自己支配,并没有使农民成为了地主的奴隶,③说法错误,但与题意要求相符。②④:土地所有制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它是在确立之初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这一制度造成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②④说法正确,但与题意要

求不符。故本题选D。【点睛】在封建社会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受苦、地主发时的总根子,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地的占有,使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包括劳役地租、

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此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交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6.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社会是非常落后的社会B.资本非常肮脏,应该予以抛弃C.资本主义建立所需的大量原始

资本都是通过野蛮的杀戮和掠夺而来的D.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答案】C【解析】【详解】A:“资本主义社会是非常落后的社会”说法错误,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A排除。B:资本本身无所谓肮脏与否,关键看资本的获得和用途以及归谁所有,“应该予以抛弃”说法错误,B排除。C:“资

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反映了资本的由来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的作用,C符合题意。D:材料未涉及社会更替,仅仅介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状况,D排除。故本题选C。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和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是社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②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引发的③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结果④表明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

阶段,就会产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社会生产的产品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过剩,①正确;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②正确。③:私有制基础上的生产发展导致经济危机,但不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结果,排除③。④:经济危机是

一种相对过剩,并不是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排除④。故本题选A项。8.2018年4月发表的《机器人时代的资本主义:21世纪的工作,收入和财富》一文指出,技术快速进步,特别是工作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可能对社会、经济与就业带来的长期影响。在机器人时代()A.机器人也能创造剩余价值B

.雇佣工人和机器人共同创造剩余价值C.机器人比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多D.雇佣工人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创造了更多剩余价值【答案】D【解析】【详解】A: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

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机器人不能创造剩余价值,A错误。B: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B错误。C:雇佣工人使用机器人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C错误。D:在机器人时代,雇佣工人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创造了更多剩余价值,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9.圣西门、傅立叶、

欧文等众多空想社会主义者,将社会的变革寄托于一种理想,或者寄托于资产阶级良心的发现,注定其必然要失败。与科学社会主义相比,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弊端是①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③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

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④认为资本主义不会被取代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③:与科学社会主义相比,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众多空想社会主义者理论的弊端是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因此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②③符合题意

。①: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但他们将社会的变革寄托于一种理想,或者寄托于资产阶级良心的发现,注定其必然要失败,①说法错误。④:空想社会主义者希望通过社会改良改变资本主义社会,认为资本主义终将会被理想的社会所取代,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点睛】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空想?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10.“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A.消灭资本主义社会B.建设社会主义C.建立无产阶

级专政D.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ABC: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建设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目标的一个个阶段性目标,不是最终目标,A、B、C三项不合题意。D: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的揭示,即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

自由发展,D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1.在课堂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你认为下列哪个小组的观点是正确的()A.第一小组的结论:两国革命目标相同,都是用武装斗争推翻封建专制统治B.第二小组的结论:两国革命道路相同,

都是由城市到农村,武装夺取政权C.第三小组的结论:俄国是无产阶级领导,中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D.第四小组的结论:俄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答案】D【解析】【详解】A: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相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

级联合专政,A错误。B: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不同,中国是农村包围城市,B错误。C: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C错误。D: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一条以农村保卫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道路。俄国是由城市到农村,D观点正确。故本题选D。12.毛泽东说:“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由此可知,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

命的性质是A.旧民主主义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D.社会主义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C:从毛泽东的论断可知,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C符合题意。A: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

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了,A说法错误。BD: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革命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不能说是无产阶级革命,也不是社会主义革命,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新旧民主主义

革命的区别(1)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2)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3)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

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13.《走进新时代》这首歌中唱到:“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歌词中“中国命运自己主宰”的历史性事件是A.五四运动B.共产党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改革开放【答案】

C【解析】【详解】A:五四运动没有实现“中国命运自己主宰”,A不合题意。B:共产党成立没有实现“中国命运自己主宰”,B不合题意。C:“中国命运自己主宰”,指的是结束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的意义,C项符合题意。D:改革开放没有实现“中国命运自己主宰”,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14.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当时人们对它有个形象的比喻,称它“好比一只鸟,它要有一个主体,又要有一双翅膀”。这里提到的“一只鸟”“一双翅膀”分别指A.总路线、总任务B

.轻工业、重工业C.一化、三改D.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答案】C【解析】【详解】C:材料里提到的“一只鸟”“一双翅膀”分别指一化、三改。“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符合题意。ABD:ABD均与题意

不符。故本题选C。【点睛】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

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5.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什么初心?就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续向哪里前进?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关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偶然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③④:中国共

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③④符合题意。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①错误。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是中国共产

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②错误。故选B项。16.党的八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党的八大的认识,正确的有①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党的八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本题大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①②符合题意。③:党的八大标志着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说法错误。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中共八大:1956年9月(1)贡献:为

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2)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対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対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

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7.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他指出:我国

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答案】C【解析】【详解】C: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符合题意。ABD:ABD均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虽然我国

发展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认识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时,必须把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问题同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的

问题统一起来思考和研究,把“变”与“不变”这两个论断统一起来理解和把握。“变化”的主要矛盾与“不变”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8.1953年我国实行了农业合作化运动,1978年

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对以上变化的评述,最准确的是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C.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D.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答案】C【解析】【详解】A:材料的两种做法都是调

整农村生产关系,并不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A项观点错误。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该项观点错误,排除B。C:农业合作化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对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二者都是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项符合题意。D:不同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适用于不同时期的国情,所以后者并不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D项观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19.2008年底,由国内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了改革开放流行语征集活动,最终选出全国十大流行语: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黑猫白猫、上网、改革开放、北京奥运、炒股、中

国特色、雄起。这些流行语A.反映了部分公务员思想观念转变B.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C.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变D.表明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高【答案】C【解析】【详解】ABD:这些流行语不体现公务员思想观念转变,不体现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问题,也没有表明中国互联网普及状况,排除A、B、D。C

:十大流行语以新颖的形式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变。“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等,是“改革开放”带给中国自上而下的全方位巨变。故C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2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④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①: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①不符合题意。②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

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③正确。④: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

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①④。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

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21.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一个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

主题展开的。这个主题是()A.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D.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答案】A【解析】【详

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A: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这个主题是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A正确。B:毛泽东首次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

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论十大关系》,B不符合题意。C: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持的,C不符合题意。D:白猫黑猫论是邓小平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该理论源自邓小平的一句话:“不管黑

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

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A:邓小平理论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A不符合题意。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问题,B不符合题意。C: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C不符合题意。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D正确。故本题选D。2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A:试题指向的是制度保障,A阐释的是道路问题,不符合题意。B:试题指向的是制度

保障,B阐释的是指导思想问题,不符合题意。C:试题指向的是制度保障,C正确。D:试题指向的是制度保障,D阐释的是文化建设问题,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1.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2.题肢与题干要求不相符

者不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3.因果相悖者不选(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4.题肢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抓住题干的本质);5.题肢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

,本题可排除ABD;6.题肢和题干矛盾者不选(筛选正确的题肢);7.题肢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8.正误相混者,即题肢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仔细读完题肢,小心陷井);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认真

审题);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题肢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24.201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国庆70周年阅兵中首次设立维和部队方队

。从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来看,在阅兵队伍中出现维和部队方队主要表明我们这个新时代()A.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B.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C.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的时代D.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答案】D【解析】【详解】ABC:“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

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说法均正确,但不涉及国际社会,ABC排除。D:材料阐释的维和,体现的是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明我们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25.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判断。进入新时代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化②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改变③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④我国已跻身发达国家行列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③:进入新时代是我国

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化,①③正确。②: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②错误。④:我国并未跻身发达国家行列,④错误。故本题选C。26.“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出自梁启超在1902年的《新中国未来记》。意思是:没有缘由的做了一个安详太平的梦,放眼过来昆仑的巅峰已

经来到。文中写出了他对于中国未来的期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A.解决13亿多中国人民温饱问题B.保持物价稳定,人民生活稳定C.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D.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答案】C【解析】【详解】ABD:“解决13亿多中国人民温饱问题”、“保持物价稳定,人民生活

稳定”、“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均不符合题意,ABD排除。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7.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释了“四个伟大”的丰富的内涵和严密的逻辑关系,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

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说明中国共产党①在世界形势变化进程中始终领导时代潮流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③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是我国的执政党④自成立起始终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

解析】【详解】②③: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是我国的执政党,②③符合题意。①:选项①夸大了中国共产党的作用,①错误。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

为执政党的,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8.2019年10月1日晚8点,北京天安门广场成为欢乐的海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隆重举行,美丽烟花拼出“人民万岁”!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

求。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做到()①坚持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③坚持以人为本,公民至上的价值取向④坚持“人民至上论”,满足人民的各种需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

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这表明坚持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同时也表明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而不是公民至上,③错误。④:要满足人民的正当需求,而不是满足各种需求,④错误。故本题选A。2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条件下创立并不断发展的,也正是由于这一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开启和引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②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时代精

华③引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④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条件下创立并不断发展的,也正是由于这一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开启和引领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发展,这说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①②选项正确。③:思想不能作为民族复兴的基础。③错误。④:该选项表述不严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

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④排除。故本题选A。30.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

生华章”材料对广大青年的启示是()①必须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放弃个人利益②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③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④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放弃个人利益”说法错误,个人利益有正当利益

和非正当利益,不能一味放弃,①错误。②④:“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这要求广大青年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奉献中实现人

生价值,②④符合题意。③: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是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③错误。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世纪末16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一部

分利欲熏心的资产阶级成了新贵族,借助于武力,把成千上万的农民从世代居住的家园赶走,然后把土地圈起来,作为牧场来养羊,致使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无家可归。这就是“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材料二从16世纪到19世纪的300年间,西班牙

殖民者在美洲中南部进行了野蛮的殖民掠夺,先后共掠走250万公斤黄金和1亿多公斤白银。英国从18世纪20年代开始向中国贩卖鸦片,仅在19世纪初的40多年中,英国走私运入中国的鸦片就达42.7万箱,掠走大约三四亿银元。两则材料所描述的经济现象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迅速发展准备了

哪些条件?【答案】材料所描述的经济现象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迅速发展准备了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大批失去生产资料却又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需的大量货币财富。【解析】【分析】本题以圈地运动和殖民掠夺为背景材料,考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迅速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可结合材料,从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等方面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详解】本题要求说明两则材料所描述的经济现象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迅速发

展准备了哪些条件?从材料可以看出,“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致使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无家可归,自由职业者;而西班牙、英国等野蛮的殖民掠夺则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可从大批失去生产资料却又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需的大量货币财富等方面,说明材料所描述的经济现

象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迅速发展准备了两个基本条件。【点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第二,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32.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

要讲话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也是一场伟大的自我革命。40年前,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

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可能。请指出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党的会议名称,概括这次会议的伟大意义。【答案】(1)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2)意义:①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确定把党

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解析】【分析】本题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

材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考查考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考生指出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党的会议名

称,概括这次会议的伟大意义。试题分为两步,第一步回答“会议名称”;第二步概括“伟大意义”。经分析,发现解答本题要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第一步:“会议名称”:考生根据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党的会

议名称这样的试题设问中的信息很容易答出会议名称: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二步:“伟大意义”:考生根据第一步的作答,能够发现本题要求考生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考生根据自己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作答,形成

答案要点,可从路线、决策、伟大转折三个层面阐释:①路线角度: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决策角度: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伟大转折: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

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影响本题的解答。试题分为两步,第一步,过于简单,但是体形考生对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要给予足够重

视;第二步,考生只要根据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作答即可。试题难度较低。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们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政治经济制度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创建政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到推进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革命转向改革;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被孤立封闭转向全面开放。四五代中国人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上下求索之路,在正确和错误、

经验和教训中付出过高昂的代价,更取得了辉煌成就,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

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请运用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2)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

加美好。结合材料运用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请你就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几条建议。(3)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荣誉勋章。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8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国家中作出巨

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共和国勋章”。请你列举一位人士,并简要阐述其事迹(贡献)。【答案】(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

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2)①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3)正确写出一位名字和简单明确其主要事迹、成就、贡献即可。【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70年的辉煌

成就和宝贵经验为材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谈谈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的意义。知识的考查具体而明确,考生可先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的相关知识,教材P24正文和专家点评有明确而具体的阐释,考生根据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作答即可。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就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几条建议。

知识的考查具体而明确,考生可先回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相关知识,教材第四课进行了系统的阐释,考生整合相关知识要点作答即可,可从“四个伟大”、行动指南、“四个自信”等角度分析。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列举一位人士,并简要阐述其事迹。知识范围未

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围绕主题,多角度思考作答,所答符合试题要求即可。【点睛】第(1)问,试题设问有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给考生提示,解答本题要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的相关知识,属于简答题的变式,考生根据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识记水平直接作答即可。第(2

)问,试题设问有关键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给考生提示,解答本题要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整合,然后根据对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作答。第(3)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开放性题目,要用好发散思维方式。解答好开放题切记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联系

社会生活实际,从教材内外知识的结合上来回答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