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共(10)页,361.57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f287c03b6400b4e057ce46240123c5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靖西二中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测试卷高二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1.梭伦根据财产收入多少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所属的等级决定其所要承担的政治军
事义务。他还鼓励公民参加公民大会,参与公共事务的最后决策,新设立的民众法庭也对全体公民开放。这些举措A.推动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B.提供了贫民参政的物质保障C.保护了贵族对政治的垄断权D.利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2.有学者说,梭伦改革稳定
了雅典公民团体,使雅典阶级结构发展为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其中,“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的举措是A.废除债务奴隶制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C.推行陶片放逐法D.建立五百人议事会3.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古代希腊的著名
城邦。下列关于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公民大会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B.下层平民的处境十分悲惨C.长老会议是国家最高的审判机关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日益崛起4.布鲁斯一家住在梅加腊,公元前586
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并取得公民权,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达到目的的最便捷的方式是()A.积累相当数额的财富B.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购买大量土地所有权D.拥有高超的手工业技术5.观察下图,从秦朝威武雄壮的兵马俑方阵我们不难想象到秦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秦国军人英勇作战,主
要是为了()A.结束割据混战,实现国家统一B.赢得战争,避免被别国兼并C.早日结束战争,赢得时代和平D.赢取军功,获得爵位和田宅6.梭伦改革确定财产等级制、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其共同的作用是()A.强化了君主的权力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打破了贵族世袭特权D
.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7.“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A.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及调动劳动积极性B.有利于实行连坐
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8.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苏轼《商君功罪》:“其民见
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两者都认为商鞅变法()A.遭到了普遍反对B.忽视了道德教化C.最终必然会失败D.严刑峻法导致社会混乱9.下面对孝文帝改革有利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北魏统一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②拓跋珪等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③冯太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④孝文帝本
人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史料记载,北魏初年“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后来却纷纷“返旧墟”,引起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当时统治者实行了()A.屯田制B.
均田令C.征役制D.雇募制11.著名学者宿白认为:“北魏的汉化并不是简单地恢复或摹拟汉魏制度,而是加入了新因素后的一次发展。”北魏政权对汉魏制度的发展有()A.削弱世家大族,建军功爵制B.实行三长制,强化基层控制C.打击官场腐败,实行科举制D.实行方田
均税法,抑制兼并12.据白寿彝的《中国通史》统计,从孝文帝即位的延兴元年至太和四年,有史可考的各地暴动、叛乱事件就有二十几起,北魏政局处于严重动荡之中。这说明()①北魏统一北方违背了历史潮流②北魏统治者固守旧思想③社会矛盾尖锐④改弦更张,进行改革,势在必行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官僚互相推卸责任,大多不干实事,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数量一百多万,仅禁军就比宋初增加三倍多。官僚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以下对材料主旨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北宋采取措施加强了中
央集权B.北宋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的原因C.北宋军队数量庞大,战斗力强D.北宋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14.王安石变法期间,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舍。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直接免试授官,中等的须参加殿试,下等的经吏部考试再经题试后可授官。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培
养变法需要的人才B.推动学校教育的完善C.防止大官僚控制教育D.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15.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出现大危机,受王安石变法启发,时任美国农业部长的华莱士在美国建立常平仓制度稳定物价,设立商品信贷公司为农民提供农业贷款。以下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措施为其提供了借鉴①青
苗法②募役法③市易法④均输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6.欧洲宗教改革期间,德国萨克森的一位天主教徒曾问马丁·路德:“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阶和圣礼,那么你说,有罪的灵魂如何才能得救呢?”马丁·路德
会对他说()A.关键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B.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C.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起来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D.永生与永罚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17.宗教改革家认为人们可以通
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是不是上帝的选民,从而激发了人们追求发财致富的热情。这表明宗教改革思想()A.在当时具有积极作用B.成为宗教改革的先声C.有利于树立教皇权威D.违背了人文主义精神18.“欧洲近代的黎明时分,商业的繁荣促成了世俗情感和理想的释放。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令人赏心悦
目,而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广大地区的宗教改革则震撼人心。”“震撼人心”主要是因为宗教改革从实质来说是()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B.一场反对天主教会的运动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D.是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意识
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19.下列有关阿里在工业方面的改革与洋务运动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重点发展民用工业B.重点发展军用工业C.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D.采取官办方式20.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穆
罕默德·阿里改革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A.遏制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B.整顿了埃及的社会秩序C.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D.促进埃及的近代化进程21.描述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埃及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成果时,共同采用的关键词是()A.政治民主B.民族独立C
.富国强兵D.近代工业22、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23、亚历山大二世在结束克里米亚战争后坦言:“现存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
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他为“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所做的准备包括()①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改革阻力②成立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③组织讨论改革草案并拟订改革法
令④于19世纪初颁布法令让农民付赎金获得土地和自由。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4、农奴制改革后,莫斯科州农民卡瓦廖夫可以()①自由结婚、经商和打官司②以优惠价格购买地主的土地③自由外出务工和游历④购买土地,经营资本主义农业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D
.①②③④25.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国家现代化模式与以上类型依次对应准确的是()A.英国、
美国、德国B.法国、美国、日本C.德国、日本、英国D.英国、中国、日本26.明治维新后较之明治维新前的变化有()①由封建社会转变资本主义社会②由半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国家③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取代④资本主义文化完全取代了封建文化A.
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7.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修•培理的舰队……在江户湾停泊时……它(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人却是唯一的以平等条件进入19世纪世界市场的民族。
”这里所说的“灭亡”和“唯一”是指()A.亡国的命运∥确立天皇统治实现独立B.被殖民命运∥脱亚入欧实现政治民主C.亡国的命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被殖民命运∥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列强28.在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者皆虚,一无可翼(期望)。概念横目
,徒具深悲。平时所学,至此竟茫无可倚。”这段话表明谭嗣同()A.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B.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C.悲观失望,准备向顽固派妥协D.对维新派不满,开始转向革命29.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①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
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形成强有力的政治力量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④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0.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时指出:“倭伺吉林于东,英启
藏卫而窥川滇于西,俄筑铁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乱民于南以取滇粤。”由此可知戊戌变法的重要背景是()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民主思想的传播C.《马关条约》的签订D.民族危机深重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梭伦把他个人一度掌握的很大权力和权威用在了制订和落实法律制度上,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位上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有人曾嘲笑他制定的法律好像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但梭伦说
:“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梭伦指向法治的改革成功不仅与其个人政治素质和魅力有关,还依靠了雅典人当时已经比较尊重法律的民情。——摘编自何怀宏《梭伦改革的两点启示》(1)据材料指出梭伦实行法治的特点。(3分)
(2)你是否同意“他制定的法律好像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这一看法?并说明理由。(9分)3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同罚。有军功者,各以
率受上爵。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鞅列传》材料二北魏延兴元年(473年),北魏政府向
人民征收“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栗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赵毅等主编《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材料三北魏485年,孝文帝颁布命令:“男子15岁以上,授给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人授露田20亩。露
田不得买卖,授田者身死或年满70者归还官府。桑田则永为个人所有,不须还官,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买卖。奴婢授田与良人相同,耕牛每头授田30亩,限4牛。”——赵毅等主编《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材料四(王安石变法)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
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发生了积极的作用的。——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问题:(1)依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其带来的积极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三,简要概述推行均田制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四,列举王安石变法中能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
的措施有哪些?(4分)3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清末“新政”由一批曾仇视改革或与改革为敌的人物完成了一场带有革命内容的改革。在这种意味深长的矛盾背后是历史造成的两个原因:其一,庚子之变以后的局势是一种真正的
统治阶级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时局。1901年2月颁布的上谕中说:“无事且难支持,今又构此奇变。”正是对这一点的承认。“新政”在主观上是为了防止革命掀揭屋顶而挖开的一个窗洞,但在客观上却成为时势假手不愿改革者而实现的一场改革。历史常常会使动机与
效果大相异趣,对于一个没落的阶级尤其如此。其二,有人说过:戊戌政变杀青年人、南方人多;八国联军杀老年人、北方人多。透过这种南北方和青老年的对立,是改革人物与顽固保守人物的对立。侵略者用暴力消灭了后类人物中的一部分,同时又以
此震慑了其他部分。这并不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但它导致的结果却是为中国的改革消除了一些阻力。许多历史的是非是隐藏在历史的深处的,只有透过某些历史细节的表象,才能把握历史迈进的步伐和节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改革的背景。(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改革的影响。(5分)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60分)1-5DAAD
D6-10CCBDB11-15BDBAD16-20AADAD21-25DABCB26-30DDBDD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31.【答案】(16)(1)特点:注重法律的延续性;强调中庸、平等的原则;重视法律制度建设。(6分)(2)观点一:同意。理由:法律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使贵族得以
继续保持优越的经济地位;财产等级制度使得富人才能担任高级官职,平民权利受到较大限制。观点二:不同意。理由:改革以后,贵族土地兼并受到制约,逐渐失去扩张势力的物质基础;改革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扩大了公民的基础;恢复公民大
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大大提高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陪审员由抽签产生,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垄断。(10分)32、【答案】(18分)(1)措施: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世
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推行郡县制。(4分)影响:政治上打击了旧贵族,强化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发展了封建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军事上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4分)(2)①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一定土地,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授田者对土
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能大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分)②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豪强地主肆意兼并土地(2分)③消除奴隶制残余,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2分)(3)①青苗法。(1分)②募役法。(1分)③农田水利法。(1分)④
方田均税法。(1分)33、答案:(1)西方列强侵略的压力;开明地主官僚的提倡;革命运动的兴起;西方思想的进一步传播;顽固派力量被进一步削弱。5分)(2)推动了国家体制的近代化;促成了创办实业的高潮;促进了法制和教育近代化,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
盾,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