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1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2.654 MB
  • 2024-12-3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0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5)页,2.654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e9e72af78ccbf02517664fb4861c8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泸州市高2023级高一上学期末统一考试化学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2页,第二部分3~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

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留。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Na23Al27S32Fe56Cu6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古至今,材料一直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下列属于合金材料的是A.泸州龙脑桥石雕B.泸州汉代铜

镜C.泸州油纸伞D.泸州竹编筐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石雕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二氧化硅,A不符合题意;B.铜镜材质为铜合金,B符合题意;C.油纸主要成分为纤维素,C不符合题意;D.竹编筐主要成分为纤维素,D不符合题

意;故答案选B。2.下列关于22688Ra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为226B.核外电子数为138C.中子数为88D.与22888Ra互为同位素【答案】D【解析】【详解】A.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等于88,A错误;B.核外电子数等于

质子数等于88,B错误;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26-88=138,C错误;D.22688Ra与22888Ra为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D正确;故选D。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性

质与应用关系对应的是A.明矾因易溶于水,可用作自来水的净水剂B.钠钾合金具有强还原性,可作核反应堆导热剂C.氯气因是黄绿色气体,可用于杀菌、消毒D.不锈钢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可用于制餐具【答案】D【解析】【详解】A.明矾溶于水电离产生Al3+,Al3+水解会产

生Al(OH)3胶体,可用于净水,故A错误;B.钠钾合金熔点低,导热性强,可用作核反应堆导热剂,故B错误;C.氯气可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能杀菌消毒,故C错误;D.不锈钢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常用于制造餐具,故D正确;故答案选D。

4.实验室用245mol/LHSO配制24100mL0.1mol/LHSO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容量瓶B.烧杯C.分液漏斗D.胶头滴管【答案】C【解析】【详解】用浓溶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一般操作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

摇匀、装瓶,用到的仪器依次为: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不需要仪器为:分液漏斗。故答案选C。5.化学与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光束通过3Fe(OH)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飞机材料硬铝具有密度小与强度高的性能D

.利用活性炭粉的强氧化性除去冰箱中的异味【答案】D【解析】【详解】A.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一种特征性质,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是一种胶体,其粒子大小在1纳米到10

0纳米之间,这个范围使得光波能够被散射,从而产生丁达尔效应,A正确;B.“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是铜化合物,生成物是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Fe和Cu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该反

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C.硬铝属于铝合金,因为具有密度较小,强度较大,,耐腐蚀性较强等特点,所以是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想材料,C正确;D.利用活性炭粉的吸附性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活性炭粉没有强氧化性,D错误;故选D

。6.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氧气和氯气都属于非金属单质B.烧碱和纯碱都属于碱C.2KO和23AlO都属于两性氧化物D.24HSO和4KHSO都属于酸【答案】A【解析】【详解】A.O和Cl都是非金属元素,O2和Cl

2都属于非金属单质,A正确;B.纯碱是碳酸钠,不属于碱,属于盐,B错误;C.2KO只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不属于两性氧化物,C错误;的的D.4KHSO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阳离子有K+和H+,属于酸式盐,D错误;故选A。7.镁

常用于制作合金。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的原子序数为12B.镁是第三周期ⅡA族元素C.镁的摩尔质量为12D.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失去电子【答案】C【解析】【详解】A.镁的原子序数为12,A正确;B.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三周期第ⅡA族,B正确;C.镁的摩尔质量为24g/mol,C错误;D.镁最外层2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正确;故答案为C。8.铁、铜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B.FeO俗称铁红,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34FeOC.将废铜屑加入3FeCl溶

液中,可以制取铁粉D.铜盐能杀死细菌,硫酸铜常用作自来水消毒【答案】A【解析】【详解】A.铁的氧化包括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A项正确;B.Fe2O3俗称铁红,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B

项错误;C.Cu具有还原性,能够和Fe3+反应生成Fe2+,不能置换出Fe,C项错误;D.铜盐为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能杀死某些细菌,并能抑制藻类生长,因此游泳馆常用硫酸铜作池水消毒剂,但不能用作自

来水消毒,D项错误;故答案选A。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将稀硫酸滴在铁片上:322Fe6H2Fe3H+++=+B.氯气和水反应:22ClHO2HClClO+−−+++C.钠与4CuSO溶液反应:22NaCu2NaCu++++=D.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22442Ba2OHC

uSOBaSOCu(OH)+−+−+++=+【答案】D【解析】【详解】A.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A错误;B.HClO是弱酸,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B错误;C.钠与4CuSO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铜,Na先与水反应,NaOH再与4CuSO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2222NaCu2HO2NaCu(OH)+H

++++=+,故C错误;D.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与硫酸钡,离子方程式为:()222442Ba2OHCuSOBaSOCuOH+−+−+++=+,故D正确;答案选D。10.下列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23CaNaNOCl++−−、、、B.22

4CuKSOOH++−−、、、C.2223BaMgNaCO+++−、、、D.3HKHCOCl++−−、、、【答案】A【解析】【详解】A.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A正确;B.Cu

2+为蓝色,与无色溶液不符,且Cu2+和OH-生成沉淀,故B错误;C.碳酸钡难溶于水,碳酸镁微溶于水,故Ba2+、和Mg2+均可以和23CO−结合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H+和3HCO−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D

错误;故答案选A。11.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22gH的体积是44.8LB.21molCO中含氧原子数为A2NC.214gN和5N的混合气体中含A2N个氮原子D.2.7gAl溶于足量NaOH溶液,转移的电子数为A

0.2N【答案】B【解析】【详解】A.22gH的物质的量为1mol,常温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不能计算1molH2的体积44.8L,A错误;B.CO2中含有2个O原子,21molCO中含氧原子数

为A2N,B正确;C.2N和5N都是由N原子构成的,则214gN和5N的混合气体中含14g14g/mol=1mol氮原子,数目为NA个,C错误;D.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H)4],Al由0价上升都+3价,

2.7gAl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Al溶于足量NaOH溶液,转移的电子数为A0.3N,D错误;故选B。12.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2Cu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2CuS。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将发生以下反应:222CuS2CuOSO6Cu

++高温,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2CuO是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B.2CuS在反应中只表现出氧化性C.生成1个Cu时,转移2个电子D.生成2SO与Cu质量比为1:6【答案】D【解析】【分析】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硫化亚铜和氧化亚铜是反应的氧化剂,硫元素的化合价

升高被氧化,硫化亚铜是还原剂。【详解】A.由分析可知,氧化亚铜是反应的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硫化亚铜既是反应的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也表现还原性,故B错误;的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6个铜时,转移电子的个数为为6个

,所以生成1个铜时,转移1个电子,故C错误;D.二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和铜的相对原子质量都是64,所以由方程式可知,生成二氧化硫和铜的质量比为1:6,故D正确;故选D。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推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切取一粒

绿豆大的钠,投到干燥的坩埚中加热钠受热熔化,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钠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22NaOB将新制氯水密闭放置一段时间,用pH计测定放置前后的pH氯水的颜色变浅,pH变小氯气能与水反应C在试管中分别加热23NaCO和3NaHCO固体试

管口均出现水雾23NaCO和3NaHCO均发生了分解D向KBr溶液中滴加氯水,振荡溶液明显变黄2Cl氧化性强于2Br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切取一粒绿豆大的钠,投到干燥的坩埚中加热,钠受热熔化,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该黄色固体是22Na

O,说明钠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22NaO,A正确;B.将新制氯水密闭放置一段时间,HClO会发生分解:22HClO2HCl+O光照,平衡22Cl+HOHClO+HCl正向移动,氯水中氢离子浓度增大,酸性增强,但氯

气的浓度减小,用pH计测定放置前后的pH,氯水的颜色变浅,pH变小,说明氯气能与水反应且为可逆反应,B正确;C.在试管中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时,试管口均出现水雾,这一现象表明两种物质在加热条件下均发生了变化,NaH

CO3受热会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而Na2CO3受热不分解,试管口出现的水雾是由于NaHCO3分解产生的H2O所致,C错误;D.向KBr溶液中滴加氯水,振荡,溶液明显变黄,说明Cl2将Br-氧化为Br2,说明2Cl氧化性强于

2Br,D正确;故选C。14.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K+、Na+、Cl−、23CO−、24SO−等离子,依次进行以下实验:①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32Ba(NO)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出沉淀,将沉淀加入稀盐酸,未见明显现象:②取①中滤液,滴加3AgNO溶液,有白色

沉淀生成;③另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呈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白色沉淀是3BaCO、4BaSOB.②中白色沉淀可溶于稀硝酸C.溶液A中阳离子仅有Na+D.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24KSO、NaCl【答案】D【解析】【分析】①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32Ba(NO)溶液,有白色沉淀生

成,过滤出沉淀,将沉淀加入稀盐酸,未见明显现象,一定含有24SO−,不含23CO−;②取①中滤液,滴加3AgNO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含有Cl−;③另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呈黄色,一定含有Na+,是否含有K+,需要通过蓝色钴玻璃进

行观察,即K+无法确定。【详解】A.有分析可知:白色沉淀是4BaSO,故错A误;B.有分析可知,②中白色沉淀是AgCl,不溶于稀硝酸,故B错误;C.有分析可知:溶液A中阳离子可能含有K+,故C错误;D.有分析可知,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24KSO、NaCl,故D正确;故选:D。第二部分非选

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mn、、、、、、,其中a的简单阳离子只有一个质子,b元素的一种同位数可用于考古测定年代,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d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金属元素,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与m位于同一主族。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元素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2)b、c的简单气态氢化物

中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c、d、e的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用离子符号表示)。(3)写出d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4)d的一种氧化物X常用作潜水艇上作供氧剂,写出该物质与人体呼出的

2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当有0.1molX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_(A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A.b的单质不可能导电B.a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a显+1价C.元素的

金属性:de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mn【答案】(1)(2)①.H2O②.Al3+(3)()()34AlOHOHAlOH−−+=(4)①.2222322O22ONaCONaCO+=+②.0

.1NA(5)C【解析】【分析】a的简单阳离子只有一个质子,则a为H元素;b元素的一种同位数可用于考古测定年代,则b为C元素;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c为O元素;d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金属元素,则d为Na元素;e是地壳

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e为Al元素;c与m位于同一主族,则m为S元素,n为Cl元素。【小问1详解】元素m为S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小问2详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C,故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为H2O>CH4;c、d、e的离子为O2-

、Na+、Al3+,半径大小依次为:r(O2-)>r(Na+)>r(Al3+);【小问3详解】写出d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4AlOHOHAlOH−−+=;【小问4详解】X为Na2O2,其与人体呼出的CO2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2222322O22ONaCONaCO+=+;Na2O2与对应的转移电子数关系为Na2O2~e-,故当有0.1molNa2O2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是0.1NA;【小问5详解】A.b为C元素,其单质石墨可以导电

,A错误;B.a与d形成的化合物为NaH,H为-1价,B错误;C.元素的金属性:Na>Al,C正确;D.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故酸性:HClO4>H2SO4,D错误;故答案为C。16.1984

年,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成功研制了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消毒液,定名为“84”肝炎消毒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其主要成分是NaClO等。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备“84”消毒液,并探究其性质。【实验一】制备“84”消毒液,装置如图:(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装置B盛装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___________。(2)仪器C中盛装1.0mol/L的NaOH溶液。配制该溶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a.称量NaOH固体时,将NaOH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称量b.将称好的NaOH固体倒入容量瓶中

,加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容量瓶的刻度线相平c.定容时若液面超过刻度线,可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d.定容后,盖上容量瓶瓶塞,用食指压住瓶塞,颠倒混匀,将溶液转入指定试剂瓶中【实验二】探究“84"消清液的氧化性,实验如下;(3)在222mLHO溶液

中滴入几滴“84”消毒液,迅速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反应中NaClO被还原为_____________。【实验三】探究“84”消毒液的氧化能力强弱与酸碱性的关系.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3支试

管中分别加入的1.0mL“84”消清液,依次加入下列溶液:①1.0mL0.2mol/LNaOH溶液②20.5mLHO与240.5mL0.2mol/LHSO溶液③241.0mL0.2mol/LHSO溶液,再将3张等大小的红色小纸块放入溶液中,观察到完全褪色的时间是①>②>③。(4)可以得出:同浓

度下氧化能力:HClO____________ClO−(填“>”或“<”),可以预测“84”消毒液中加酸对消毒能力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答案】(1)①.圆底烧瓶②.HCl(2)d(3)①.O2②.NaCl(4)①.>②.增强【解析】【分析】A装置为制备Cl

2的装置;B装置为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Cl2中HCl;C装置中为NaOH溶液,与Cl2反应制取NaClO,D装置为NaOH溶液,用于尾气处理,除去多余的Cl2。【小问1详解】仪器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装置B盛装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小问2详解】a.NaOH固体具有腐蚀性,不能

将NaOH固体放在称量纸上,应置于小烧杯中称量,a错误;b.容量瓶不能用于溶解,应将称好的NaOH固体置于烧杯中溶解,温度降至常温后,用玻璃棒引流移液至容量瓶中,加水至距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

液面最低处与容量瓶的刻度线相平,b错误;c.定容时若液面超过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应重新配置,c错误;d.定容后,盖上容量瓶瓶塞,用食指压住瓶塞,颠倒混匀,将溶液转入指定试剂瓶中,d正确;故答案选d;【小问3详解】在2mL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84”消毒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

22HOClOClOHO−+=++,故产生的气体为O2;反应中NaClO被还原为NaCl;【小问4详解】实验①为碱性环境,实验②和③为酸性环境,且酸性②<③,完全褪色的时间是①>②>③,故同浓度下氧化能力:HClO>ClO−;“84”消毒液中加酸会使C

lO−转化为HClO,消毒能力增强。17.琥珀酸亚铁片常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主要成分是琥珀酸亚铁()444CHOFe,还有蔗糖、淀粉等辅料。某实验小组对久置的琥珀酸亚铁片进行了以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步骤一,先将琥珀酸亚铁片研磨成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

充分洗涤除去蔗糖、淀粉等辅料,取滤渣加稀硫酸溶解,制得溶液X。(1)琥珀酸亚铁片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_。(2)琥珀酸亚铁片外面薄膜包衣(胃溶型)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______。(3)取少许X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两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琥珀酸亚铁片是否变质?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向试管中继续加入过量新制氯水,红色又褪去,再向溶液中滴加盐

酸酸化的2BaCl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则-SCN被氧化成了______________。(4)另外再取X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4KMnO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还含有2Fe+。步骤二,称mg琥珀酸亚铁片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滴加足量

双氧水将2Fe+氧化成3Fe+,再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沉淀,加热沉淀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得到红棕色残渣的质量为ng。(5)加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琥珀酸亚铁片

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Fe(2)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3)①.是②.24SO−(4)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5)①.()33Fe3FeOHOH+−+=②.7n10m【解析】【小问1详解】琥珀酸亚铁片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为铁元素,符

号是Fe;【小问2详解】亚铁盐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故琥珀酸亚铁片外面薄膜包衣(胃溶型)所起的作用是防止亚铁被氧化;小问3详解】取少许X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两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琥珀酸亚铁

片中为Fe2+转化为Fe3+,说明发生变质;向试管中继续加入过量新制氯水,红色又褪去,再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BaSO4,则SCN-被氧化成了24SO−;【小问4详解】【另外再取X溶液少

许于试管中,若溶液中还含有Fe2+,Fe2+具有还原性,滴加KMnO4溶液,会观察到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故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还含有Fe2+;【小问5详解】加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33Fe3FeOHOH+−+=;铁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ng256g/molm562163g/mol7nmmg10mFe+==总。18.“侯氏制碱法”产生3NaHCO的反应是:32234NHNaClCOHONaHCONHCl+++=+;粗

盐中含有泥沙、22324CaMgFeSO+++−、、、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粗盐提纯和“侯氏制碱法”的生产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除杂试剂X为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A.23KCO溶液B.23NaCO溶液C.2BaCl溶液D.()32Ba

NO溶液(2)操作Ⅰ所需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3)“固体1”中除含有泥沙、324CaCOMg(OH)BaSO、、外,还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4)“溶

液1”调节pH值,应该选择的酸是______________。(5)在“精制饱和食热水”中先通入3NH,因为3NH与2CO的溶解度差异较大,先通3NH比先通2CO将生成更______________的3Na

HCO(填“多”或“少”)。(6)写出“固体2”煅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其中产物______________可循环利用。(7)“溶液3”的溶质主要含43NaClNHClNH、、(或32NHHO

)、______________。【答案】(1)C(2)漏斗(3)Fe(OH)3(4)盐酸(5)多(6)①.2NaHCO3ΔNa2CO3+CO2↑+H2O②.CO2(7)Na2CO3【解析】【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向粗盐水中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溶液中镁离子、铁离子转化为氢

氧化镁、氢氧化铁沉淀,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将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后加入碳酸钠溶液,将溶液中的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转化为碳酸钙、碳酸钡沉淀,过滤得到含有泥沙、氢氧化镁、氢氧化铁、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的固体1和溶液1,则X为氯化钡溶液、Y为碳酸钠溶液;向溶液1中加入盐酸调节溶液

pH,将溶液中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除去,加热煮沸除去二氧化碳,蒸发得到精制的饱和食盐水,向精制的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溶解度大的氨气得到氨化的饱和食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氨化的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过滤得到碳酸氢钠固体2和溶液2;向溶液2中氨气和氯化钠固体,

将溶液中的碳酸氢钠转化为碳酸钠,降温结晶、过滤得到氯化铵和含有氯化钠、氯化铵、氨气和一水合氨、碳酸钠的溶液3;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循环使用。【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加入的试剂X为氯化

钡溶液,目的是将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转化为硫酸钡沉淀,故选C;【小问2详解】由分析可知,操作Ⅰ为固液分离的过滤操作,过滤所需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故答案为:漏斗;【小问3详解】由分析可知,固体1中含有的主要成分为泥沙、氢氧化镁、氢氧

化铁、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故答案为:Fe(OH)3;【小问4详解】由分析可知,向溶液1中加入盐酸调节溶液pH的目的是将溶液中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除去,并不引入新杂质,故答案为:盐酸;【小问5详解】向精制的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溶解度大的氨气得

到氨化的饱和食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有利于二氧化碳与氨化的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所以先通入溶解度大的氨气比先通入二氧化碳可以得到更多的碳酸氢钠,故答案为:多;【小问6详解】由分析可知,“固体2

”煅烧的反应为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ΔNa2CO3+CO2↑+H2O,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循环使用,故答案为:2NaHCO3ΔNa2CO3+CO2↑+H2O;CO2;【小问7详解】由分析可知,溶液3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铵、氨气

和一水合氨、碳酸钠,故答案为:Na2CO3。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8675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