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0届高三6月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244.000 KB
  • 2024-09-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2020届高三6月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2020届高三6月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2020届高三6月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1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2020届高三6月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4)页,244.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e154940ef3a9fcb8b70c5d6a85d59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6月调研测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的生成通常伴随细胞中的吸能反应B.ATP水解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DN

A复制的原料C.菠菜叶肉细胞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均可生成ATPD.ATP的结构决定了其在叶肉细胞中可大量储存【答案】C【解析】【分析】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

团。“~”表示高能磷酸键。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

粒体。人体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在生活细胞中是永不停息地进行着,这即可以避免一时用不尽的能量白白流失掉,又保证了及时供应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详解】A、ATP的生成通常伴随细胞中的放能反应,A错误;B、ATP水解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得到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

酸,作为DNA转录的原料,B错误;C、菠菜叶肉细胞在光照下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黑暗条件能进行呼吸作用,均可生成ATP,C正确;D、ATP在细胞中的含量较少,不能大量储存,D错误。故选C。2.关于细胞的物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经胞吞获得的病原体通过囊泡运输到溶酶体B.神经

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实现了钾离子浓度内高外低C.核孔是细胞中实现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D.相邻动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通道完成信息物质交流【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的物质转运方式主要包括:主动运输(耗能),协助扩散,自由扩散,胞吞和胞吐(耗能)

。【详解】A、吞噬细胞吞噬的病原体被细胞膜形成的囊泡包裹运输到溶酶体,A正确;B、钾离子浓度内高外低的保持需要消耗能量,通过主动运输实现,B正确;C、核孔是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C正确;D、动物细胞无胞间连丝,胞间连丝存在于相邻的植物细胞间,D错误。故选D。3.为探究6-

BA和ABA对玉米抗旱性的影响及机理,选择发育时期及长势一致的玉米幼苗若干,随机均分成三组,分别用浓度为10-5mol/L的6-BA、ABA和蒸馏水进行叶面喷施,连续处理3天,第天停止供水使土壤自然干旱。从停止供水开始,每天分别取三组幼苗同一位置叶

片进行相关测定,结果见下表。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喷6-BA组喷ABA组喷蒸馏水组停止供水后天数(d)030303净光合速率(mgC02·dm-2·h-1)10.36.596.295.419.544.88A.正常水分条件下6-BA促进幼苗光合作用B.正常水分条件下ABA抑制幼

苗光合作用C.干旱胁迫会降低玉米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D.10-5mol/L的6-BA和ABA均可加速光合速率的下降【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可知,自变量为停止供水后天数与喷施的液体种类,自变量为净光合作用速率。【详解】A、和对照组比,正常水分条件下6-BA

促进幼苗光合作用,A正确;B、和对照组相比,正常水分条件下ABA抑制幼苗光合作用,B正确;C、停止供水(干旱胁迫)后,三组的光合速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C正确;D、与对照组相比10-5mol/L的6-BA和ABA均可延缓光合速率的下降,D

错误。故选D。4.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患者一定携带致病基因B.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人,均衡饮食条件下也会患贫血C.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的个体一定患遗传病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答案】B【解析】【分析】遗传平衡定

律:在数量足够多的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没有基因突变、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的前提下,种群是基因频率逐代不变,则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p2表示AA的基因型的频率,2pq表示Aa基因型的频率q2表示aa基因型的频率。其中p是A基因的频率;q

是a基因的频率。基因型频率之和应等于1,即p2+2pq+q2=1。【详解】A、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错误;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不能通过均衡饮食治疗,B正确;C、携带遗传病

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患遗传病,如女性色盲携带者,C错误;D、结合分析可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2×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正常基因的基因频率,D错误。故选B。5.从果蝇(2

N=8)的精巢中取出三个细胞进行观察,发现三个细胞中染色体均被拉向两极,且细胞内DNA数和染色体数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染色体(条)染色单体(条)核DNA数(个)甲细胞16016乙细胞10010丙细胞81616A.甲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8对同源染色体B.形成乙细胞的

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变异,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乙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且不可能出现5种形态的染色体D.丙细胞所处过程为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提供了细胞学基础【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显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个细胞中染色体均被拉向两极,结合取材部位可知,三个细胞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果蝇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染色单体数目为16,核DNA数目为16;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染色单体数目为0,核DNA数目为8;在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6,染色单

体数目为0,核DNA数目为16。【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甲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8对同源染色体,A正确;B、由分析可知,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由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

,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因此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由于形成该细胞过程中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因此也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B正确;C、如XY同源染色体未分开形成的乙细胞可能由5种形态的染色体,即三种

常染色体和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C错误;D、丙细胞所处过程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时期是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D正确。故选C。6.黛湖生态修复项目是依托缙云山优越的生态、景观价值,整合黛湖沿岸水系、山林与动植物资源,建设高效

的“山地溪塘复合生态系统”。黛湖水体先后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的治理目标。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湖中水生生物群落的分层均直接由光照强度

和光质决定B.引种的芦苇、香蒲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C.调查黛湖周边林地马尾松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D.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答案】A【解析】【分析】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1)

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线明暗、地形起伏、湿度的高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2.群落的空间结构能够使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彼此相互融洽,从而能够更好的利用无机环境中的空间和资源。

【详解】A、湖中水生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由光照强度和光质决定,动物群落分层直接由食物和栖息场所决定,A错误;B、引种的芦苇、香蒲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B正确;C、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样方法,因此调查黛湖周边林地马尾松的种群密

度应采用样方法,C正确;D、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实现生物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制约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7.某兴趣小组探究了在适合生长的氮素浓度范围内,不同氮素水平对青花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氮素水平(mmol·L-1

)叶绿素含量(μg·cm-2)净光合速率(μmol·m-2·s-1)气孔导度(mmol·m-2·s-1)胞间CO2浓度(μL·L-1)5(低氮)8619.40.6830810(中氮)9920.70.8130115(偏高)10321.40.8530120(高氮)10322.00.84295(

1)植物吸收氮素用来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_____________;如要获得植物的总光合速率,还需要在黑暗条件下测定其_____________。(2)该实验需要平衡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至少答三个);为使实验数据更可靠,在控制好无关变

量的基础上,还应针对每个氮素水平条件进行_____________实验。(3)从表中可知,气孔导度_____________(填“限制”或“不限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4)高氮组比偏高组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高,从影响光合作用内

因推断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答案】(1).蛋白质和核酸(2).呼吸速率(3).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等(4).平行重复(5).不限制(6).中氮和偏高、高氮组比较,光合速率有显著差异而气孔导度无显著差异(7).光合作用有

关的酶的数量不同【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可知: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在适合生长的氮素浓度范围内不同氮素水平对青花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随着氮素水平升高,叶绿素的含量先增加,后稳定在103,净光合速率不断提高,胞间CO2浓度不

断降低;气孔导度在低氮时较小,在中氮、偏高和高氮条件下气孔导度不变。【详解】(1)含氮的生物大分子有蛋白质和核酸;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所以要测定总光合作用,需要在黑暗条件下测定其呼吸作用速率。(

2)本实验自变量是的氮素浓度,所以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属于无关变量,条件必须相同且适宜;为使实验数据更可靠,需要对每个氮素水平进行平行重复实验。(3)在中氮、偏高、高氮三种情况下,气孔导度大体相同,而净光合速率有

所提高,故气孔导度不限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4)高氮组比偏高组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高,而叶绿素含量相同,推断其影响因素不是外因,而是内因,主要原因可能是参与光合作用的酶数量较多。【点睛】本题以探究实验的形式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光合速率的表示方法等,

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分析表格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8.2020年春季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是人体感染病毒(COVID-19)所致,新型冠状病毒外有包膜,膜表面有蛋白质,内有单股正链RNA,是一种RNA复制病毒。患者比较典型的

临床症状就是咳嗽、发烧、乏力,有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头晕、胸闷,有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腹泻。新型冠状病毒的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与过程②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差异,+RNA复制产生子代+RNA的过

程,消耗的嘌呤碱基数_______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嘧啶碱基数。(2)确诊某人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常用抗体检测法和核酸检测法,对早期感染者相对不敏感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3)新冠肺炎病毒侵入机体后,发生了免疫反应

,B淋巴细胞接受病毒刺激后在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开始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病毒侵入机体后引起发热,是因为病毒侵入后刺激机体分泌的_____________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多,细胞代谢增强,同时骨骼肌也会战

栗,使产热增多。通过上述可知,机体稳态的维持是_____________调节的结果。【答案】(1).无(2).等于(3).抗体检测法(4).病毒感染者一般需要一定时间周期才能产生抗体(5).淋巴因子(6).甲状腺(7).神经-体液-免疫【解析】【分析】RNA病毒是病毒的一种,它们的遗传物质是

核糖核酸(RNA)。RNA病毒的复制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RNA的自我复制和逆转录,前者为负链、双链、大部分正链RNA病毒的复制方式,后者为逆转录病毒的复制方式(并不是所有RNA病毒都可以逆转录,RNA病毒≠逆转录病毒)。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

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

免疫效应。【详解】(1)①②过程均是RNA之间的相互配对,配对方式为A-U、G-C,在整个+RNA复制产生子代+RNA的过程中,经历了产生-RNA的过程,即产生两条互补RNA链,所以消耗的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2)抗体检测法是利用抗体进行检测,感染后,机体一般需要一定时间周期才能产生抗

体,因此在感染早期,机体内抗体很少,所以抗体检测法对早期感染者相对不敏感。(3)免疫开始后,T细胞将抗原信息呈递给B细胞,并分泌淋巴因子,促使B细胞增殖、分化。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共同作用,促进机体产热。在整个调节过程中,神经、激素、免疫细胞均参与调节,所以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

络来机体维持的稳态。【点睛】本题考查机体稳态的维持过程,需明确神经、体液、免疫三大调节过程的具体方式。9.我国有几千年的养蚕历史,家蚕(ZW型)幼蚕体色正常与体色油质透明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纯种雌、雄幼蚕体色正常与体色油质透明若干(均未交配

过),某课外小组从中选取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该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根据实验回答问题:(1)从实验结果可推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填“常”或“Z”)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2)从实验结果还可推

断幼蚕体色正常为_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3)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深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请从F2中选择材料设计一个育种方案,通过

一次杂交根据体色从幼蚕中选择雄蚕养殖(写出选育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答案】(1).Z(2).若为常染色体遗传,F2的性状分离比应为3∶1,与结果不符,故为伴Z染色体遗传(3).显性(4).ZBZb、ZbW(5).油质

透明体色雄蚕与正常体色雌蚕杂交,从子代中选择正常体色幼蚕即为雄蚕【解析】【分析】由题可知,纯种雌、雄幼蚕体色正常与体色油质透明杂交,F1为杂合子,F2家蚕正常体色与油质透明体色比例为1∶1,故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详解】(1)若为常染色体遗传,F1为杂合子,F2的性状分离比应为3∶

1,与结果不符,故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2)设油质透明体色对正常体色为显性,则亲本基因型为ZbW和ZBZB,F1的基因型为ZBZb、ZBW,可得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油质透明体色雄幼蚕(ZBZB和ZBZb)∶油质透明体色雌幼蚕(ZBW)∶正常体色雌幼蚕(ZbW)

=2∶1∶1,与题中实验结果不符合,因此油质透明体色对正常体色为显性不成立,故油质透明体色对正常体色为隐性,正常体色为显性性状。根据F2的表现型推断基因型及比例为:正常体色雌幼蚕(ZBW)∶油质透明体色雌幼蚕(ZbW)∶正常体色雄幼蚕(ZBZb)∶油质透明体色雄幼蚕(ZbZb)=1∶1∶1∶1,

故F1的基因型为ZBZb、ZbW。(3)由(2)分析可知,应选F2中油质透明体色雄蚕(ZbZb)与正常体色雌蚕(ZBW)杂交,从子代中选择正常体色幼蚕即为雄蚕。【点睛】答题关键在于分析实验结果,判断遗传方式,难点在于设计实验。10.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

亡或自然灾害(如火灾、暴雨、地震等)、人为干扰(砍伐、盗伐)等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中造成空隙称为“林窗”。某研究小组调查了林区内的一个“林窗”,经过40年恢复到原状,不同阶段部分物种组成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物种种类(种)0〜10年10—20年20〜30年30〜

40年草本9520灌木2310乔木0232蝶类7521(1)“林窗”区域与形成“林窗”前相比较,群落垂直结构更_____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林窗”区域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__

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2)随着时间的推移,林窗内草本植物和灌木逐渐消失,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3)30-40年“林窗”区域内物种的多样性____________。为更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林区可采取的人工措施是____________。【答案】(1).

简单(2).次生演替(3).“林窗”具备原有土壤条件和植物种子及其他繁殖体(4).林窗逐渐关闭导致林下光照减少,草本植物和灌木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逐渐被淘汰(5).逐渐减少(6).定期合理地开采木材【解析】【分析】1、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因素(如火灾、龙卷风等)导致成

熟阶段优势种的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窗的现象。2、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详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林窗”区域与形成“林窗”前相比较,优势物种乔木类消失,故其群落垂直结构更简单;“林窗”具备

原有土壤条件和植物种子及其他繁殖体,故“林窗”区域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2)随着时间的推移,林窗内草本植物和灌木逐渐消失,其主要原因是林窗逐渐关闭导致林下光照减少,乔木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草本植物和灌木

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逐渐被淘汰。(3)林窗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由表可知,当林窗区域发展到30-40年时,生物多样性会降低,所以为更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可定期合理地开采木材(人为制造林窗)。【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演替的概念;识记群落的空间结构及形

成原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生物—生物技术实践]11.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应用生物技术时,我们通常需要对相应的生物或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1)要分离、纯化大肠杆菌,需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接种大肠杆菌,最常用

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若要鉴定大肠杆菌可用____________培养基。(2)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在染色法鉴定后,还需要进行发酵产____________的实验,测定该发酵产物的方法一般是____________。(3)在香料工业提取的“液体黄金

”玫瑰油中,要求不含有任何添加剂或化学原料,其提取方法主要是水蒸气蒸馏法,该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萃取胡萝卜素的装置中,采取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装置的目

的是____________。(5)从生物材料中得到的蛋白质提取液中往往含有一些无机盐类的小分子,可以用____________(填“盐析”或“透析”)的方法去除这些小分子,该方法____________(填“”

或“不能”)彻底分离不同大小的蛋白质。【答案】(1).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2).伊红美蓝(3).纤维素酶(4).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5).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

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6).直接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7).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提高萃取效率(8).透析(9).不能【解析】【分析】1、鉴别常见微生物的方法: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大肠杆菌,用刚果红染色法鉴别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用酚红指示剂鉴别分解尿素

的细菌。2、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过程中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有机溶剂用明火直接加热易爆炸。3、微生物常见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4、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

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详解】(1)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鉴定大肠杆菌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大

肠杆菌的菌落呈现黑色。(2)筛选分离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测定的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所产生的葡萄糖量进行定量的测定。(3)水蒸气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

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4)萃取胡萝卜素的装置中,直接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所以采取水浴加热。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装置,可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提高萃取效率。(5)从生物材料中得到的

蛋白质提取液中往往含有一些无机盐类的小分子,可以用透析的方法去除这些小分子,但该方法不能分离不同的蛋白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接种方法、鉴别微生物的方法、从生物组织中提取某些物质、和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

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2019年非洲猪瘟导致大量生猪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了尽快恢复生猪养殖,加快猪仔的供应,采用了图示现代生物技术,为防止早期胚胎细胞异常凋亡,导入细胞调亡抑

制基因Bcl-2,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过程需要对母猪注射____________激素,②过程体外受精前需要对精子进行____________处理,卵母细胞需要发育到____________期,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⑤过程将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经过____________处理的受体母猪子宫内。(2)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Bcl-2基因时,在第____________次循环结束后即可出现两条链等长的目的基因片段。④过程需要用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两种酶作用的化学键____________(填“

相同”或“不相同”)。(3)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常用____________法。用____________做探针,检测Bcl-2基因在受精卵中是否转录出mRNA。【答案】(1).促性腺(2).获能(3).减数第二次分裂中(4

).同期发情(5).3(6).相同(7).显微注射(8).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含目的基因(Bcl-2基因)的DNA片段【解析】【分析】图示为利用转基因技术、体外受精技术、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培育转基因猪仔的过程,其中①过程为卵母细胞和精子的采集,②过程为体

外受精过程,③为载体,④过程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⑤过程为胚胎移植,⑥过程为妊娠过程。【详解】(1)①过程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需要对母猪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②过程体外受精前需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即利用培养法或化学诱导法使其获

得受精能力,卵母细胞需要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⑤过程将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经过同期发情处理的受体母猪子宫内。(2)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Bcl-2基因时,在

第3次循环结束后即可出现两条链等长的目的基因片段。④过程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用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二者都作用于磷酸二酯键。(3)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常用显微注射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在受体细胞中表达采用分子杂交技术,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含目的基

因(Bcl-2基因)的DNA片段做探针,检测Bcl-2基因在受精卵中是否转录出mRNA。【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基因工程和动物胚胎工程应用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掌握相关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图示过程分析作答。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