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自检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2.298 MB
  • 2024-09-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自检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自检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自检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0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自检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3)页,2.29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dd5ed0841c68714cd563db703d689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湖南省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

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市,通过消耗资源换取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其经济形态也因此由工业经济形态逐渐向文化经济形态转变。2023年11月,东莞被正式授予“中国藏茶之都”称号。东莞具有全国前沿的专业藏茶技术,存茶量、老茶保有量、老

茶交易量都居国内第一,茶叶年平均交易金额近50亿元。下图示意东莞市茶仓发展过程。完成下面小题。1.东莞市发展茶仓的优势条件有()①当地茶叶产量大②仓储用地充足③茶仓气候适宜④消费市场广阔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东莞市茶仓发展过程中,功能活动层面恶性

竞争激烈的阶段是()A.起步阶段B.发展阶段C.专业阶段D.成熟阶段3.东莞市茶仓符号意义发展有利于()的A.增加民间交易,节省交易成本B.减少外来品种,保护当地品牌C.提高交易效率减少存储总量D.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答案】1.B2.B3.D【解析】【1题详解】东莞

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且大量的土地被用作工业用地,当地茶叶产量小,①错误;当地产业转型过程中遗留的大量厂房,可以改造成储存茶叶的仓储用地,②正确;当地位于沿海地区,气候湿润,气候条件处于劣势,③错误;

当地经济发达,且居民有饮茶的习惯,茶叶消费市场广阔,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在发展阶段茶叶炒作严重,且政府引导缺位,资本无序投入,导致功能活动层面恶性竞争激烈,对应的应为发展阶段,B正确,ACD错误。故选

B。【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东莞市茶仓符号意义不断发展升级,形成文化产业,且与经济融合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可替代原来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D正确;在不断地升级过程中会减少民间的交易,

形成由政府引导的有序交易,节省交易成本,A错误;随着东莞市茶仓文化产业的不断成熟,茶叶交易量增大,外来品种会增加,茶叶存储总量也会增加,BC错误。故选D。【点睛】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东莞茶仓经历了从以私人收藏为主的“个人仓、家庭仓”,发展到企业设立的存储仓

库,最后演变为以存储茶叶为主营业务的“专业仓”;存茶的种类也由过去针对普洱茶的仓储,发展为面向更多种类的茶叶、陈皮等综合性的仓储;茶仓的功能也由最初单一的存储功能发展到交易、展示、发现潜在价值、传播茶文化等多项功能。中尼铁路是我国新部署设计的一条

跨境铁路,从我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出发,向西经过吉隆口岸后至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全长约600km。该线路建成后,与拉(萨)日(喀则)铁路、青藏铁路、川藏铁路相连,将成为我国与尼泊尔陆路运输“大动脉”。中尼铁路被称为“地形海拔堪比青藏线,地质环境堪比川藏线”的铁路线路。下图示意中尼铁路交通位置。完成

下面小题。4.中尼铁路地质环境堪比川藏线反映出()A.山坡地下水出露,岩溶发育强烈B.桥梁和隧道工程量大,建设难度大C.沿线基岩裸露严重,泥石流频发D.路基分布海拔高,冻土层埋藏较深5.中尼铁路选择通过吉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铁

路沿线货源补给点B.共用当地完善的基础设施C.扩大吉隆县周边居民点D.促进边境口岸贸易发展【答案】4.B5.D【解析】【4题详解】山坡地下水出露,岩溶发育强烈,主要是指喀斯特地貌的云贵地区,A错误;中尼铁路地质环境堪比川藏线,反映出沿线地质条件复杂,且地形起伏大,为保障铁路运行的安全,桥梁

和隧道工程量大,建设难度大,B选项正确;沿线地区属于内陆,降水较少,泥石流较少,C错误;路基分布海拔高,冻土层埋藏较浅,D错误;故选B。【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吉隆口岸为中尼两国边境的贸易口岸,没有增加铁路沿线货源补给点,A错误;当地经济并不发

达,基础设施不够完善,B错误;没有扩大吉隆县周边居民点,C错误;由于所处位置地形复杂,交通运输发展滞后,严重制约该口岸的贸易发展。为促进该边境口岸的贸易发展,中尼铁路选择从吉隆县通过,D正确;故选D。【点睛】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1)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2)社会因素——主要因素。(3)技术因素——保障性因素。(4)自然因素——限制性因素。人口的增长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更加严峻。一方面,粮食生产增长停滞,特别是科技因素导致的粮食增产潜力

有限;另一方面,粮食损失和浪费情况非常突出。据估计,全球供应链环节的食物损失量约占总产量的14%,造成了大量食物资源的无意义消耗。下图示意2001-2020年部分国家平均粮食贸易竞争力指数与平均损失率。完成下面小题。6.图示部分国家平均粮食贸易竞争力指数低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技

术落后,粮食商品率低B.粮食生产成本高,市场售价高C.国内市场扩大,粮食出口减少D.农业起步较晚,粮食品种较少7.与落后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粮食平均损失率最高的环节是()A.管理环节B.收获环节C.储藏环节D.消费环节8.图示粮食平均损失率高的国家,为降低粮食平均损

失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①加强收获前管理,减少粮食作物穗损②节约粮食资源,减少粮食浪费③发展粮食替代产品,减少粮食消费量④采用人工收割,降低机械使用率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6.A7.D8.A【解析】【6题详解】由图可知,图示平均粮食贸易竞争力指数低的国家主要分布于亚洲

和非洲经济发展落后和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威胁大的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粮食生产成本高,且粮食商品率低,导致平均粮食贸易竞争力指数低,A正确;粮食价格受市场调节影响,市场售价不一定高,B错误;粮食商品率低,

国内市场扩大不是竞争力指数低的主要原因,C错误;亚洲农业起步早,D错误。故选A。【7题详解】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技术先进,在粮食管理、收获和储藏环节具有优势,平均损失率低,但发达国家消费水平高,在粮食深加工转变成食品的环节浪

费严重。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8题详解】发展中国家粮食损失率主要集中在管理、收获和储藏环节,发达国家粮食损失率主要集中在消费环节,所以发展中国家主要应加强收获前的管理,减少粮食作物的穗损,而发达国家主要是减少消费环节的粮食浪费,①②正确;人们的饮食习惯较难改变

,发展粮食替代产品,减少粮食消费量不现实,③错误;采用人工收割,降低机械使用率会降低生产效率,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农业的区位条件有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

技、饮食偏好等;有时候也需要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石冰川是青藏高原及周边广泛分布的一种冰缘地貌,是含冰的寒冻风化岩(碎)屑或冰碛物,在重力和冻融作用下沿着山谷或坡面向下缓慢蠕动的舌状或叶状堆积体。石冰川表面岩屑覆盖层的保温隔热

作用有效地延缓了其内部冰的融化,增强了石冰川长期蓄水能力。下图示意石冰川运动过程。完成下面小题。9.碎屑来源区落石形成所受的主要外力作用有()①风化作用②冻融作用③流水溶蚀作用④风力侵蚀作用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0.与普通冰川

相比,石冰川对基岩的侵蚀作用更强,主要原因是()A.石冰川内部蓄水量大,融化时流水侵蚀强B.石冰川内部融化更快,雪崩运动速度更快C石冰川含有岩石碎屑,对基岩刨蚀作用强D.石冰川沉积区面积大,融化时释放能量大【答案】9.A10.C【解析】【分析】

本题以石冰川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2道题目,知识点涉及石冰川的外力作用、石冰川对基岩的.侵蚀作用强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落石主要来自基

岩,青藏高原海拔高,基岩裸露,受风化作用和冻融作用强,在风化作用和冻融等外力的侵蚀下,基岩崩塌,形成落石,①②正确;流水溶蚀作用是对可溶性岩石溶蚀,③排除,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一般是风蚀蘑菇,风蚀柱等,该地的落

石主要是风化冻融作用形成,④排除。故选A。【10题详解】普通冰川相比,石冰川含有岩石碎屑,在运移区对基岩表面的刨蚀作用更强,C正确;石冰川内部蓄水量与普通冰川区别不大,A排除;石冰川表面岩屑覆盖层的保温隔热作用有效地延缓了其内部冰的融化,可知石冰川内部融化较慢,B排除;普通冰川

的沉积区面积也可能大,石冰川融化缓慢,融化时释放能量小,D排除。故选C。【点睛】石冰川发育的基本条件主要从冰川形成、碎屑物质来源、坡面坡度。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或岩层中冻结的冰在白天融化,晚上冻结,或者夏季融化,冬季冻结,这种融化、冻结的过程称

为冻融作用。冻融作用主要见于冰川作用区、高山区和冻土区。每年10—12月,受东北风引起的海水运动影响,孟加拉湾西部近岸海域形成高温水团,对登陆印度半岛的热带气旋起到加强作用。下图示意孟加拉湾10—12月平均表层水温分布及高温水团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影响该高温水团分布位置的主要

因素是()A.盛行风向B.海陆轮廓C.洋流流向D.径流汇入12.该高温水团对登陆印度半岛热带气旋起加强作用的主要表现是()①高温水团通过潜热输送,为热带气旋提供能量②高温水团增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扩大热带气旋影响范围③高温水团蒸发旺盛,为热带气旋增加水汽④高温水团运动速度

快,减弱海面对热带气旋的阻力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11.A12.C【解析】【11题详解】10-12月该地盛行东北信风,东北信风吹拂海水向岸运动,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加剧了向岸海水的运动;岸边的海水增高,向下运动力加强,表层海水温度高,海水下沉会使高温水团厚度逐渐加大,因此,影响

该高温水团分布位置的主要因素是盛行风向,A正确,与海陆轮廓、洋流流向、径流汇入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海气交互作用,高温水团通过潜热输送、长波辐射为热带气旋提供更多能量,①正确;海水温度高,蒸发旺盛,为热带气

旋进一步增加水汽,③正确;海面摩擦力小,对风的阻力小,与高温水团的运动无关,④错误;高温水团不会增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飓风:大西洋和东太平洋地区将强大而深厚(最大风速达32.7米/秒,风力为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也泛指狂风和任何热带

气旋以及风力达12级的任何大风。飓风中心有一个风眼,风眼愈小,破坏力愈大。镍因其高延展性、耐腐蚀性和强磁性,广泛应用于国家基础产业和国防工业中,有“钢铁工业维生素”之称。中国作为镍消费量占全球镍总消费量

50%的镍消费大国,自身镍资源禀赋却极低。镍资源产业链的整体结构主要分为上游原矿采选、中游冶炼分离、下游加工和终端应用等环节。下图示意2001—2020年中国镍资源产品进口多元化指数与进口国(地区)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影响中国镍矿资源安全

的主要外部因素是()A.冶炼技术B.资源禀赋C.终端市场D.贸易规则14.为降低中国国内镍矿资源安全风险,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提高国内镍矿生产能力,减少原矿进口总量②加强废镍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③发

展多元合作伙伴,增加镍产品进口渠道④调整基础工业发展方向,控制终端应用规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13.D14.C【解析】【13题详解】由材料“中国作为镍消费量占全球镍总消费量50%的镍消费大

国,自身镍资源禀赋却极低”可知,我国镍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且镍矿资源“广泛应用于国家基础产业和国防工业中”。镍资源产品出口国家限制出口量,采取保护性措施,导致中国镍资源产品国际贸易上易受其他国家(地区)

出口管制的影响,加剧了中国镍矿资源的安全风险,D正确;冶炼技术、资源禀赋、终端市场都属于内部因素,排除ABC。故选D。【1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中国国内镍矿资源禀赋极低,难以提高镍矿产量,①错误;通过回收利用废镍以及发展多元合作伙伴,增加镍产品的进口渠道,可

降低中国镍矿资源安全风险,②③正确;控制终端应用规模不符合中国国家基础工业发展的要求,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排除ABD。故选C。【点睛】资源安全问题的发生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禀赋、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资源消费需求,其中资源禀赋是指资源类型、数量、

质量、分布等总体状况。森林是重要的地表覆被类型,在改善生态环境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森林是受到本土害虫侵害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害虫种类多,分布范围广,虫害发生频繁。下图示意森林虫害

与温度变化相关的区域划分。完成下面小题。15.我国森林虫害的整体分布特征是()A.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B.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C.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分布集中D.华北地区比东北地区分布集中16.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我国森林虫害严重

加剧的区域是()A.I区B.Ⅲ区C.Ⅳ区D.V区【答案】15.B16.A【解析】【15题详解】根据图示森林虫害的分布可知,我国森林虫害的整体分布特征是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且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分布更集中;华北地区集中度不如东北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受全球气候变暖的

影响,我国东北所在的Ⅰ区域冬季气温升高,有利于森林区的害虫越冬,害虫对植被的危害加剧,而其他区域受到的影响则相对较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我国一些原本寒冷、不适宜害虫生存和繁殖的地区,其气候条件可能变

得更为适宜,从而为害虫的存活和扩散提供了条件。这会导致害虫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原本没有或很少有虫害发生的地区也可能出现虫害问题。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固定冰是指附着在海岸线、冰舌、冰架、冰墙以及搁浅的冰山上,或搁浅在浅滩上静止不动的海冰。受气温和南极盛行风的影

响,固定冰多存在年周期变化,生消速度非常快,对南极附近冰间湖(达到结冰温度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在南极陆架,固定冰形成过程中具有盐析作用(海水在结冰过程中析出盐类物质)。下图示

意普里兹湾冰间湖和固定冰的分布。(1)指出达恩利角固定冰集中生成的月份,以及固定冰在该时段的发展趋势。(2)分析南极大陆近岸冰间湖的形成原因。(3)说明固定冰生成过程中对达恩利冰间湖海水性质的影响。【答案】(1

)时段:3—4月。发展趋势:固定冰面积扩大,向西部和北部扩展。(2)南极大陆盛行下降风,强风由高海拔南极内陆吹向低海拔边缘区,在冰架边缘形成的浮冰会被风吹向外海;在固定冰分布海域,海水在生成固定冰的过程中释放热量,对冰间湖海水起到增温作用。(3)在

固定冰生成过程中,海水释放热量且析出盐分,使冰间湖海水温度上升,盐度升高;在消融过程中,固定冰吸收海水热量,生成淡水,使冰间湖海水温度降低,盐度下降。【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固定冰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温、海水性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

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恩利角位于南半球,12到次年2月为南半球夏季,6-8月为冬季,3-4月气温不断下降固定冰集中生成;

随着温度的下降,固定冰面积扩大,向西部和纬度较低北部不断扩展。【小问2详解】南极大陆受到太阳辐射少,气温低,盛行下降风,强风由高海拔南极内陆吹向低海拔边缘区,同时在冰架边缘形成的浮冰会被南极盛行风吹向外海;在固定冰分布海域,海水在生成固定冰

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量,热量对冰间湖海水起到增温作用,使海域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形成间冰湖。【小问3详解】海水在生成固定冰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量,海水在结冰过程中析出盐类物质,使冰间湖海水温度上升

,盐度升高;在固定冰消融过程中,固定冰吸收海水热量,固定冰融化,生成淡水,使冰间湖海水温度降低,盐度下降。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以东的地区,平均海拔较高的阿根廷北部及智利与阿根廷接壤的地区,分布

着繁多的盐湖,如科伊帕萨盐湖(海拔3656m,面积2500km2)、乌尤尼盐湖(海拔3650m,面积10582km2)等,这些盐湖面积较大,成盐时间相对较长。下图示意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以东地区的盐湖分布。(1)说明图示盐湖形成的共同自然特征。(2)分析的

的喀喀湖未形成盐湖的原因。(3)简述该地区盐湖开采盐矿资源的优势。【答案】(1)气候干旱,湖水蒸发量大;湖泊为内流湖,湖水与外部水体交换极少;河流挟带盐类物质入湖,盐类物质积累量大。(2)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

小;周边山地冰川分布面积大,夏季冰川融水补给多;有河流与外部相连,湖泊中盐类物质积累少。(3)湖水含盐量高,盐矿优质;成盐时间长,盐矿储量大;盐湖面积大,方便机械化作业。【解析】【分析】本题以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为背景设置

习题,涉及到湖泊的形成、湖泊水文特征和矿产资源开发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该区域海拔较高,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湖水蒸发量大,盐分积累较多;该区域的

湖泊多为内流湖,湖水与外部水体交换极少,湖水盐分无法稀释;有河流汇入,河流挟带盐类物质入湖,盐类物质积累量大。【小问2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区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该区域海拔高,周边山地冰川分布面积大,夏季冰川融水补给多,对湖中

盐分的稀释作用强;由图可知,该湖有河流与外部相连,湖中盐分得以排出,因而湖泊中盐类物质积累少,盐分较低。【小问3详解】根据图片可知,该区域盐湖多,湖水的含盐量高,盐矿优质,盐资源丰富;由材料可知,该区域盐湖成盐时间长,盐类物质积累多,盐矿储量大;盐湖的面积都比较大,因此方便机械化作业,便于矿产

资源开发。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属大兴安岭山脉南端阿尔山支脉中山山地,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上。该区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是以保护森林、草原、湿地、物种多样性以及西部辽河源头重要

水源涵养地为主的山地综合自然保护区,同时,各种生物间、生物与自然环境间相互依赖的紧密性和敏感性使其生态系统相对脆弱。从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上看,赛军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含了三个核心保护区和三个一般控制区,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少量牧业、林副产业、旅游业

和一般控制区的商品林经营。下图示意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和功能分区。(1)分析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较脆弱的自然原因。(2)简述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保护后,生态景观发生的变化。(3)说明对赛

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功能分区的益处。【答案】(1)位于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区,降水不稳定;位于森林与草原的过渡地带,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的变化敏感;邻近风沙源地,受风沙威胁较大。(2)耕地面积减少,林地、草地和湿地面积增加;生态景观的破碎和斑块化程度降低;生态景观的连通性

增强。(3)因地制宜,对不同功能区实施不同的生态保护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实现各功能区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区域内生态安全水平。【解析】【分析】本题以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背景,涉及生态脆弱区保

护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属于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降水不稳定,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该区域位于

森林与草原的过渡地带,使得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该区域邻近风沙源地,受风沙威胁较大,同样使得生态系统脆弱。【小问2详解】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保护后,耕地面积会减少,相应的林地、草地和湿地面积会增加;由于实施生态保护,植被得以恢复,植被覆

盖率增加,以前生态景观的破碎和斑块化的程度会降低;由于生态景观的破碎和斑块化程度降低,生态景观的连通性和以前相比会增强。【小问3详解】实施功能分区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对不同功能区实施不同生态保

护措施,保护的针对性增强;实施功能分区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从而实现各功能区的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功能分区能够对症下药,对不同的区域选择合适的生态保护措施,有利于增强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区域内生态安全水平,更好的达到保护自然区的目的。的的的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