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天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历史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1.010 MB
  • 2024-10-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天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天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天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7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天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历史 .docx,共(10)页,1.01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dc40a9b03794e787fc8db1d520cbee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楚雄天人中学2024届高二年级下学期3月学习效果监测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题,合计60分)1.中国古代,一些累世同居不分财的大家族被朝廷族表为“义门”,引为社会楷模。例如婺州浦江县(今属浙江)的“义门郑氏”,先后被列入《宋史》

《元史》《明史》的“孝友传”或“孝义传”;元末农民起义军攻占浦江时,相互告诚不得侵犯郑氏家族。这一现象说明了()A.朝野共同追求大同社会B.世家大族影响史书撰写C.儒学发展增进文化认同D.社会风气日益封闭保守2.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革命性影响B.

发挥重大作用需要-定的社会环境C.确保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D.推动了整个世界向着近代社会转变3.鲁迅在介绍汉译的《百喻经》时这样评价:“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文艺,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

盲之佛经,亦随在可见。”由此可见()A.佛教的传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佛教内容全是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C.佛教的翻译成为喜闻乐见的社会现象D.佛教传入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的成分4.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形成以后,经历夏、商、西周三代

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秦汉时期形成大一统的格局,一个强大而稳固的文明中心确立并且不断地向外辐射,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高潮。中国的稻谷、丝绸、茶叶、陶瓷、漆器、医药等源源不断地输往东南亚等地。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A

.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圈日益成熟B.中国同东南亚等地交往以物质交流为主C.东南亚等地发展越来越依赖中国.D.中外贸易缩小了不同国家间文化的差异5.《源氏物语》引用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中国诗词,作者在152个重要的情节中融入了131处节选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诗句。书中仅引用的白居易的

诗歌就多达90多处。而白居易最重要的作品《长恨歌》几乎贯穿于整个小说中。由此表明()A.《源氏物语》是一部诗歌总集B.《源氏物语》作者曾久居长安C.《源氏物语》是研究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参考依据D.《源氏物语》取材于中国故事6.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详尽规定了契约的订立和履

行。如,法典的第42--52条是租借田地而出现的各种情形的规定;第114-119条是对各种债权债务的规定;第253-257条是对雇佣者各种法定义务的规定。这表明古巴比伦()A.订立契约已经是普遍现象B.契约主要涉及借贷和雇佣C.契约订立须遵守严格程序D.形成诚实守信的

契约精神7.公元9世纪时,巴格达以有百余家书商而自豪。据记载,一位医生谢绝了苏丹的迁居邀请,因为搬运他的藏书需要400只骆驼。一批王公在10世纪时,其藏书之多,可以与欧洲所有图书馆中发现的总和匹敌。据此可知()A.阿拉伯精英阶层垄断了文化资源B.

阿拉伯人重视知识和书籍的保存C.阿拉伯大力支持鼓励私人藏书D.阿拉伯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8.有学者指出,古希腊悲剧中,虽然主人公追求自由和自我价值,但依然受控于命运而致凄惨结果。民众在观剧中不由自主地产生怜悯之心,对生命

产生敬畏之心,进而思考如何才能摆脱这种悲剧性命运。该学者意在强调,古希腊悲剧()A.具有丰富的故事情节B.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C.促使自我意识的觉醒D.适应了城邦政治的发展9.拜占庭在实用科学如建筑、美术等

方面成就突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教堂采用了拜占庭式的穹顶。正当文艺复兴兴起时,拜占庭则出现了与人文主义近似的倾向,即所谓“拜占庭文艺复兴”。据此可知,当时欧洲()A.思想解放植根于东欧文化B.东正教文明区

域扩展C.文化的同源异流特征明显D.东西欧文化遥相呼应10.《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是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在开篇中就提出“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法律的戒条是这些:诚实生活、毋害他人,

分给各人属于他的”。据此可知,罗马法()A.维护人民利益B.追求公平与正义C.保护私有财产D.质疑道德的约束力11.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写道:一位秘鲁学者指出,印第安美洲的文化就像一条彩虹,并存着七种文

化的颜色,即西班牙文化、葡萄牙文化、印第安人文化、黑人文化、印第安伊比利亚人文化、美洲黑人文化和混血人文化。这段材料描述了()A.拉丁美洲的多元文化特色B.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歧视C.民族意识和民主意识觉醒D.拉美人民反殖民争取独立12.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冲

突是古代历史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游牧民族在冲突中一度取得优势,甚至消灭农耕世界的政权,改变亚欧大陆的政治版图,但在两者的冲突中,农耕世界稳步扩展,游牧世界日趋缩小是基本趋势,这是因为()A.游牧民族军事优势逐渐丧失B.游牧民族不擅长对国家和社

会的治理C.农耕世界在技术、组织和文化上的优势D.自然地理条件对游牧民族生产生活不利13.4世纪中后期,遭匈奴进攻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后,其首领说:“最初,我强烈要求消除罗马这一名字,我希望用哥特的替代罗马的。不过,众多的经验告诉我,没有法律的国家将国不成国。因此,我选择了较为安全的

道路,希望用哥特的力量来恢复、增强罗马之荣光。”西哥特首领对罗马帝国的态度变化表明()A.游牧民族与农耕世界的对立B.人口迁徙促进文化重构与认同C.战争对罗马文明的严重破坏D.罗马帝国早已失去昔日的辉煌14.下

表是关于秦汉时期朝廷对河套地区开发政策。由此可知,秦汉时期移民政策()A.促进了华夏民族认同B.体现政府治理理念C.保障了丝绸之路畅通D.直接影响王朝兴衰15.在历史上,有的印度教徒为宗教许愿把自己的孩子作为祭品投入恒

河;向神祈子的妇女必须将此后所生的一个孩子投入恒河中还愿;中、西部印度还盛行杀害女婴。英印政府两次颁布法令将杀婴定为杀害罪。这些行为逐渐被消灭。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毁灭了印度传统文化

B.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目的在于改造印度文化C.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客观上改造了印度文化D.英国统治印度说明了西方文化优于东方文化16.据(美)帕尔默等着的《冷战到全球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支稳定的移民潮从印度、巴基斯坦、西印度群岛和非洲流向英国。而法国则吸收了来自其前北非殖

民地,特别是阿尔及利亚的大批移民。荷兰成为许多印度尼西亚人的家园。后来政治难民也从越南和亚洲其他地区来到欧洲。移民的涌入()A.是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结果B.引发欧洲种族歧视和社会冲突C.为欧洲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D.使欧洲

种族和文化日益多元化17.当前在美国社会颇受关注的移民收紧趋势,其深层的社会原因是自1965年移民法实施以来,亚洲和拉丁美洲持续地大规模移民后,美国社会面临结构性困境,美国社会多样性快速发育,政府及社会应对不力,导致社会矛盾突出。这一趋势表明美国()A.移民以亚洲和拉丁美洲最多B.移民

政策具有务实性和利己性C.政府对移民的控制有所放松D.移民文化形成多元一体的特征18.由于从丝绸之路输入的中国提花丝织品比较昂贵,古罗马人便将成本较低的素织物拆开,取其丝线与当地的亚麻纱线交织,或以丝为原料重新纺制成纱线,织成适合市场需求的轻薄且半透明的纺织品。下列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中国丝织品畅销世界各地B.丝绸之路连接中外经济文化圈C.古罗马的丝织技术领先世界D.基督教文化崇尚廉俭19.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在绘制献给万历皇帝的《坤舆万国全图》时,选择了欧洲人惯用的本初子午线以西170度的经线作为地图的中轴线,让中国贴近地图的中间。利玛窦对此的解释是“他们(中国人)深信他

们的国家就在它(世界)的中央”。这说明()A.利玛窦所绘地图存在科学性错误B.西方先进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受阻C.西学东渐进程体现出一定曲折性D.西方传教士引领明清新思想潮流20.18世纪欧洲开始烧制瓷器,其图案最初是以华瓷为范本

,德国梅森瓷器的“蓝洋葱"图案是对中国“福寿双全的桃子和代代绵延的石榴花纹”的误解。据此可知()A.对外交流促使西方近代工业发展B.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D.西方用本上文化对外来文化加以

解读21.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指1565年至1815年的250年间,往来于西班牙殖民地的马尼拉(菲律宾)与阿卡普尔科(墨西哥)之间的航运贸易。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源于中国,以风靡全球的中国丝绸为最。大量的丝织品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往南美及欧洲市场;与此同时,产自西属拉美的白

银则大量流入中国。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A.中国传统的朝贡贸易得以发展B.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竞争力C.西方殖民扩张开启了中欧交往D.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发生逆转22.希腊语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广泛地传播开来。正如著名古典学家沃尔班克在《希腊化世界》中所描述的一样:“以普及的世界性方式

使用的希腊语被称为柯因奈语,这种‘共同语’是亚历山大征服地的广大地区的特征。”这一现象的深远影响是()A.加快了欧亚非政治一体化进程B.导致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C.有利于希腊语在亚洲广泛传播D.加强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认同23.1

3世纪,蒙古进行了三次西征。第二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遺,到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约于1275年来到中国,留居17年,根据他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展示了一个富庶而神奇的东方世界。这反映出蒙古西征()A.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B.客

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C.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D.促进了被征服地经济的快速发展24.元朝实行土官制度。云南临安路辖区内所属各州、县、千户均由土官任职管理,其中在少数民族众多而又情况复杂的红河地区,建立起一套

比较完备的行政组织机构,比较稳固地把红河地区统一在云南行省的管辖之下。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三级地方行政区划基本确立B.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C.云南地区首次纳入朝廷管辖D.政府较好地处理了各民族间的关系25.雅典公民索弗隆尼科已剥夺了其子(苏格拉底)的继承权利,然而雅典的法律还是会

承认苏格拉底为合法继承人,最终苏格拉底继承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遗产。材料意在说明()A.民主政治背离了人文精神B.苏格拉底思想得到了认可C.家长制与雅典法律相背离D.雅典城邦重视保护公民权26.西欧中古时期

出现的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到14世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堂的核心位置被冲淡,而市政机关、私人府邸和行会大厦等新型建筑物逐步占领城市的中心位置。这一变化根源于()A.宗教地位日益下降B.文艺复兴运动得到拓展C.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D.民主政治建设初建

成效27.“它把中世纪统一的教会拆散成大量当地的地方性教会——有些是国家级的,有些是王侯级的,有些是省级的,有些则局限在一个城市。所有这些地方教会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由世俗统治者控制。不管教会是仍坚持天主教教

义,还是拥护新教信仰的一个派别,都是世俗当局控制着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这一做法直接()A.促进现代民族国家形成B.推动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C.造成欧洲社会四分五裂D.导致西欧人丧失了宗教信仰28.唐初,虽然个别商

人通过纳赀等途径入仕,但这些途径并不被视为“正途”。唐代中后期,政府规定“三年内弃商专业”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这表明唐后期()A.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B.科举制度得到完善C.阶层流动性有所增强D.商人跻身统治阶级29.清朝对官吏考核承袭明制并稍有改进。每三年考课一次,

考课措施称“四格八法”,“八法”中凡犯有一法者即遭淘汰。若犯“八法”中的“贪”条,贪银十两即处以死刑。各级考核建立在德绩结合之上,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德是考核指导原则,绩是考核具体内容。清朝的这一做法()A.意在培养官员对现政权的忠诚感B.目的是树立良好清明的社会风气

C.保证了国家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D.建立了一支清廉高效的官僚队伍30.在英国,撒切尔夫人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白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

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这一行为()A.不利于文官参与政策的制定和决策B.导致了政务官和事务官职不分C.试图打破文官“政治中立”的传统D.破坏了文官制度职务常任原则31.宋代《吕氏乡约》的核心精神有四项,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其中

,德业相劝强调个人应该修身以提升道德,同时读书、治田、营家,改善家庭经济。过失相规,是针对个人所犯的错误,制定相应处罚措施。礼俗相交,规定了日常生活中乡人之间交往的系列规则。材料反映了该乡约()A.以性恶论为基础来教化约束民众B.是中央集权弱化背景下的自治法C.有教化、救济与公共治理的功能D.

有效推动了乡民关系的和谐融洽32.罗马共和国后期,万民法逐渐兴起。罗马帝国初期,以盖尤斯为代表的法学主流思想往往将自然法与万民法并列,在他们对法的分类里仅有自然法(万民法)与公民法之分,并认为“自然法(万民法)是自然教导一切动物(包括人)的法律”。这说明()A.罗马居民地位趋于平等B.罗马社

会的危机不断暴露C.法律发展折射社会变迁D.自然法与公民法存在冲突33.清代称边疆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为“藩部”,设置理藩院进行管理,并编纂有《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等。这表明清代()A.实现了对西北地区

的严密控制B.提高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地位C.以汉化政策融合边疆少数民族D.民族政策具有因俗而治特征34.元朝时,民间航海家汪大渊曾两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游历。向西远及埃及,摩洛哥,索马里,莫桑比克,向东南抵达菲律宾。

澳洲等,所撰游记涉及国家和地区达220余个,旅行家,外交家列班·扫马从大都随商队出访波斯,亚美尼亚,先后会见罗马教皇及英国和法国等国国王。这表明中国在元朝时()A.航海造船技术领先世界B.对外交往范围空前扩

大C.国家统-扩大国际影响D.政府重视经济文化交流35.14世纪之前’英国的上流社会人士讲法语,并以和法国联姻为荣”。百年战争过程中,英国民众普遍感觉到法语是”敌人的语言"。1399年英王享利四世登基时就用英语发表即位演说,1400年

亨利六世创办了英语语法学校。这表明当时英国()A.与法国关系日益紧张B.国家和民族认同逐渐形成C.国王的权力不断加强D.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36.在中国古代,货币的流通量能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十六国和北魏前期,史书多记载“遂不用钱”“钱不同钱”“钱终不行”“钱货无所

周流”等。但北魏太和以后不到百年时间,北朝官方铸币共9次,与同时期南朝差不多。这一变化反映了()A.货币促进经济重心南移B.中国实现了大一统局面C.市场管理逐步的规范化D.北方商品经济恢复发展37.19

71年西方十国集团针对美国接连爆发的美元危机,重新调整货币价值的固定汇率;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条款的建议,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的局面,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上述材料说明A

.美元的霸主地位受到巨大冲击B.汇率的自由化市场化得已实现C.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束缚已崩溃D.国际经济组织的规则因时而变38.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在其著作中写道:“韦奇伍德在制陶厂中首创计时系统.....早晨5:45打铃起床

,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如此循环,直到天黑看不见干活才打铃下班。为监督工人守时,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监工....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予以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一定次数,将停发工资。”材料从本质上反映出()A.工厂主制定

并实施严厉的规章制度B.工业革命促使工厂制度的建立C.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D.工厂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39.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人出身的官员到各州出任典签。他们与朝廷关系密切,因此拥有商业特权,掌控商业网络,积累了可观的财富、购买了大量土地,在乡村

中也具有较大的政治影响力。这一状况表明()A.魏晋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因战乱而被改变B.商人因政治地位提高在城乡影响力增强C.分裂割据的环境为商人执政创造了条件D.九品中正制因商人阶层的崛起名存实亡40.商

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各1次。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A.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B.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C.大瘟疫发生频

率逐渐加快D.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二、非选择题(合计4大题,共40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两晋以后,佛教渐盛。宜扬“三世轮回”“因日果报应”“灵魂不灭”的佛教,得到皇帝、士大夫的倡导、扶植,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强大大的寺院经济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封建朝廷的经济收入,而且也妨碍了世俗地主的利益。公元489年左右,范缜写成了《神灭论》,主张“形神相即”“形质神用”,否定“形亡神存”,指责“浮屠害政,桑门蠹俗”。——摘编自杨世秀《浅谈范缜

及其(神灭论)》材料二宋代“精英佛教”(以探究诸法实相与自我证悟为特征)因义理过于烦琐深奧,逐步趋于式微。与之相对的“功德型佛教”(以功德思想与他力拯救为基础)由于契合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传统报应观念,再加上

简单易行,颇有民众情缘,成为普通民众佛教修行的主要选择。正是名目繁多的佛事活动和功德回向的福报观念,使佛教这一信仰系统与中国社会现实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佛寺呈现出香火鼎盛、信众云集的景象。——摘编自陈雷《宋代佛教世俗化的

向度及其启示》(1)根据材料一,归纳范缜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佛教对宋朝文化的影响。(4分)42.材料解析题(10分)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国内形成了留日高潮,仅1906年一年留日的学生就有13000多人。民国初年,除

了继续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外,又兴起了留学美国和欧洲国家的高潮。留美发展较快的一一个原因是美国政府将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用于资助中国留学生。除了美国以外、“五四”前后,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也兴起,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约有1600多名青年学生赴法留学。在中

国教育近代化的过程和事件中,值得--提的是教会教育的发展。尽管传教士们在华创办教会教育目的是培养能够效忠于教会的中国领袖人物,实现他们“以华治华”的侵略目的,但客观上,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摘编自肖川《从科举到学

堂》材料二“要成千上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1978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同志做出了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1978年7月,教育部向中央递交了《关于加大选派留学生的数量报告》,做出了每年派遣3000人的计划

。同年,首批52名中国访问学者启程赴美。而在此之前的10年间,中国仅仅向国外派出337名学生。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里,中国学生远赴海外的人数已经超过585万。在留学史上,一个全新的时代启幕,而岑建君正是见证者之一。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留学工作的需要,教育部设立了留学服务中心,业务上由

当时的(教育部)外事司领导,外事司负责出国学生的护照办理、行前培训、语言培训等工作。到了2003年,国家留学基金委成立,专门负责公派生的选拔与培训,民间留学机构也不断增加。“由简到繁,由宫方到民间,总体来说,教育部分管外事的

部门变化是伴随着形势变化而来的。”担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出国留学服务分会理事长的岑建君这样总结。——摘编自李育《35年教育路云淡风轻话留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

国留学教育兴起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留学教育的发展趋势。(4分)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在亚历山大之前,人类的文化交流只是局部的,有些地区甚至是相互隔绝的,但自他之后,这种局面就逐渐打破了。这一时期文化交流不只限于希腊-马

其顿人的直接统辖之地,而且包括受其影响的周边地区。希腊的人可成神观念与埃及、巴比伦的王权神化一拍即合,形成了新的国王崇拜。巴比伦的占星术、天文观测资料与希腊文学、数学的结合,使这一时期的天文学成就达到了近代哥白尼才能达到的高度。

东方的拱形建筑风格也被希腊化时期的建筑师们所吸收。希腊语成了希腊化世界的通用语言,不少的当地人用希腊语写了本国本地区的历史,大大丰富了希腊化时期的史学宝库。——摛编自杨巨平《“希腊化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

流大汇合》材料二近几十年来,国际移民伴随着资本、商品、文化等要素的加速流动而不断高涨。在一些地区,如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移民输出地,移民往往是整个家庭争取收入与生存机会最大化的战略。发达国家的工人不愿意从事低报酬、不稳定、没有技术的工作,这种结构性的劳动力短缺导致了国

际移民的不断涌入。国际移民的发展促进了跨国性文化网络的形成与全球文化的生长,对于文化全球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移民要融入当地社会,需要克服许多因素,诸如移居国的语言、风俗习惯、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摘编自李芳田《国际移民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1)根据

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特点。(4分)(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希腊化”时期与现代社会文化交流的异同点。(6分)44.人口迁移、经贸往来以及战争冲突等方式使世界多元文明在互动中交流,文明的

交流与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以上三幅图片中任选两幅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说明。(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0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

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305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