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高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0)页,3.63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d92be47e5bb4343a328a55c8c474e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四川省高县中学校2023年秋期高2023级11月月考地理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天文学上的"宜
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宜生物繁衍的区域。有研究表明在距离地球约39光年的"TRAPPIST-1"天体系统的七颗行星中,有三颗位于宜居带。"TRAPPIS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左图为"TRAPPIST-1系统"示意图,右图中阴影区域为太阳系的宜居带分布图。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1.位于太阳系宜居带的行星除地球外还有()A.水星B.金星C.木星D.火星2."TRAPPIST-1"所在的天体系统位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3.两恒星系统宜居带出现生命的共同条件最可能是()A.行星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B.中心天体稳定的光热条件C.
八大行星同向绕恒星公转D.行星与中心天体距离相同【答案】1.D2.C3.B【解析】【分析】该题以"TRAPPIST-1"为材料,涉及天体的层级系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地理分析能力与综合思维、地理
实践力。【1题详解】由图示可知,右图为太阳系的宜居带分布图,按照太阳系八大行星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宜居带其中包括了地球和火星,D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2题详解】由材料可以得知,"TRAPPIST-1"天体系统距离地球39光年,而
银河系扁盘密集部分的直径约10万光年,中心厚度约1.2万光年,因此"TRAPPIST-1"还处在银河系中,C正确,D错误;"TRAPPIST-1"是独立于太阳系外的天体系统,因此,不属于太阳系与地月系,A、B错误;故选C。【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
,"TRAPPIS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而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为:太阳光照稳定;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运动环境安全;适宜的温度;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存在液态水等,生命的形成与自传、公转的方向无
关,B正确,A、C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太阳系与"TRAPPIST-1"行星与中心天体距离相同,该条件并不是地球与"TRAPPIST-1"存在生命的共同条件,D错误。故选B。【点睛】地球存在生命原因: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补干扰,有安全的宇宙环境。内部
条件:三个适中。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公转周期和自传周期得当;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存在液态水。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中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用遥测遥感的手段观测太阳)一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进天
基太阳天文台将利用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的契机,以“一磁两暴”为科学目标开展观测。“一磁”即太阳磁场,“两暴”即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数据支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4.“夸父一号
”卫星监测的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分别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A.光球层和色球层B.色球层和光球层C.光球层和日冕层D.色球层和日冕层5.据专家观测,2019年是太阳活动的极小年,按照太阳活动的一般规律推测,
下一个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为()A.2022或2023B.2024或2025C.2028或2029D.2030或20316.当太阳活动增强时,给该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影响主要有()A.卫星被高能带电粒子流击毁B.卫星被膨胀的太阳吞噬C.
卫星与地面系统的联系中断D.卫星被引发的流星雨袭击【答案】4.D5.B6.C【解析】的【4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日冕物质抛射发生在日冕层,D正确,ABC错误。故选D。【5题详解】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11年,根据2019
年出现太阳活动的极小年,下一个太阳活动的极小年是2030年,则介于两个低峰之间高值为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应该是2024或2025年,B正确,ACD错误。故选B。【6题详解】卫星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系是经过无线电短波通信,太阳活动影响无线电短波
,有可能导致联系中断,C正确;高能带电粒子流不可能击毁卫星,A错误;太阳活动不会导致卫星被太阳吞噬,B错误;太阳活动和流星雨无关,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活动时,黑子和耀斑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
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读地质年代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古生代,乙是前寒武纪B.甲是新生代,乙是中生代C.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D.甲是新生代,乙是中生代8.据图可知,乙的末期()A.出现了蓝细菌B.出现了人类C.裸子植物开始出现D.爬
行动物盛行【答案】7.C8.C【解析】【7题详解】由图可知,乙的时代在甲之前,甲对应的动物界是恐龙,而恐龙属于爬行动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为中生代,乙对应的是两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应是古生代,C正确。前寒武纪不包括两栖动物
,A错误。新生代对应的应是被子植物,BD错误。故选C。【8题详解】乙的末期是古生代末期,蓝细菌的出现在前寒武纪,A错误。人类的出现在新生代,B错误。古生代末期裸子植物开始出现,C正确。爬行动物在中生代
时期盛行,D错误。故选C。【点睛】地质年代就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它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下图为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岩石圈包括图中所示的()A①底部B.②顶部C.①全
部和②顶部D.②底部和③全部10.火山喷发的物质来自图中()A.①顶部B.②上部C.③顶部D.③底部【答案】9.C10.B【解析】9题详解】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合所学,图示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岩石圈包括图中所示①全部和②顶部,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
】火山喷发的物质主要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物质,图中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故火山喷发的物质来自图中②上部,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地壳由岩石组成,厚薄不一:海洋地壳薄,大陆地壳厚,高山处更厚。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核分
为外核内核,外核是熔融状态的金属,形成地球的磁场,内核是由固体金属组成,以铁、镍为主。下图为大气中的臭氧分布示意图,乙层中各种废气经过光化学反应形成的臭氧对人类有害,而甲层中的臭氧则能够吸收绝大部分太阳紫外线,保护地表生物
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1.甲层的臭氧层主要位于()A.平流层B.对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12.乙层有害臭氧所在大气层的主要特点是()A.大气的空间密度很小B.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C.气
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D.纬度越低,厚度越大13.由材料及图可得出()A.大气成分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B.平流层臭氧对人类健康有害C.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臭氧D.大气污染主要发生在平流层【答案】11.A12.D13.A【解析】【11题详解】图
示甲层臭氧含量高,有臭氧层,主要位于平流层,A正确;对流层处在大气层的最底层,臭氧含量较小,B错误;高层大气、电离层位于平流层之上,高层大气高度大于50km,在80-500km处,有若干电离层,C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乙层有害臭氧分布于对流层,大气空
间密度大,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A错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表现出上冷下热的特征,大气的运动以对流运动为主,BC错误;对流层纬度越低,厚度越大,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为17-18km,D正确。故
选D。【13题详解】读图可知,大气成分会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改变,A正确,平流层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是人类健康的保护伞,B错误;25km以下的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C错误;大气污染主要发生在对流层,D错误。故选A。【点
睛】地球大气从地面向上,可延伸到数千千米高空。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某校学生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左边瓶子里装有泥土,右边瓶子里什么都不装),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两个塑料桶中测量气温
的温度计数值呈现明显差异。天气状况:晴朗,微风,场地:学校操场,气温:22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时间有土瓶空瓶16:08(开始)30℃30℃16:17(结束)38℃31℃14.该实验模拟的是()A.热力环流B.大气的水平运动C.大气的受热过程D.水循
环过程15.该试验及结论可以用来解释()A.阴坡阳坡热量差异明显B.不同海拔存在气温差异C.城市热岛环流D.一天中最高气温多出现在当地时间14:00的【答案】14.C15.D【解析】【14题详解】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两个塑料桶中测量气温的
温度计数值呈现明显差异,数据表明,有土层气温明显高于空瓶,说明了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模拟的应是大气受热过程,C正确;这个实验并不能模拟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和水循环,AB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该实验并不能反
映出阴阳坡光照的区别,A错误;两个塑料桶在同一海拔高度,因此不能解释不同海拔气温的差异,B错误;该实验也并不能解释城市热岛环流,C错误;结合试验数据可知,有土层气温明显高于空瓶,说明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正午时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但地面辐射传递热量给大气在一段时间,因
此可以说明一天中最高气温多出现在当地时间14:00,D正确。故选D。【点睛】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通过太阳辐射把能量给了大地,地面吸收热量以后,通过地面辐射把能量给了大气,大气吸收热量后通过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了大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散射(空气分子散射蓝色光
,使天空呈蔚蓝色);反射(云反射太阳辐射,使天空呈灰色);吸收(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所以阴天的夜晚气温高一些。下图左为北半球某区域冬季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hPa),下图右为地球表面热量交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17.若图中AB之间存在热力环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近地面吹东南偏南(ES-S)风B.甲地近地面吹西北偏北(WN-N)风C.与B地比,A地近地面气温高、气压高D.与B地比,A地可能出现多云、雨雪
天气18.若该日图乙地出现大雾天气,受大雾影响,图中地球表面热量交换发生的变化是()A.①增多B.③减少C.⑤增多D.⑦减少【答案】16.B17.B18.C【解析】【16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风力大小最主要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在等压线分
布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读图可知,乙处等压线最稀疏,故风力最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17题详解】读图可知,A处近地面为一高压中心,B处近地面为一低压中心,结合热力环流相关知识可知,A处近地面气
温高,气流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容易出现阴雨天气,B处近地面温度低,气流收缩下沉形成高压,多为晴朗天气,CD错误;甲地位于AB之间,其气压梯度力方向大致由A指向B,再受到北半球右偏的地转偏向力可判断出其风向大致为西北偏北风
,B正确,A错误。故选B。【18题详解】当出现大雾天气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会使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减少,但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⑦不受影响,AD错误;会导致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即⑤增多,C正确;还会导致大气放出的大气(逆)辐射增强,③④增强,B错误。
故选C。【点睛】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如果地面受热少,空气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因
为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就同一水平面而言,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这样,这些空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就构成了简单的热力环流。草莓喜温凉气候,喜光,不耐涝,根的生长温度5-30℃,茎叶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0-30℃。冬季农户用白色塑料膜搭建大棚,
黑色塑料膜覆盖草莓根部土壤以保证冬草莓的正常生长。下左图示意地气系统的热量传递,下右图是重庆市某地草莓园。完成下面小题。19.上左图中()A.①为对流层大气直接、主要的热源B.④只有水汽、二氧化碳可以吸收
C.④、⑤两种均属于长波辐射D.⑤一般夜晚强于白天20.上右图中白色塑料大棚和黑色地膜分别可以()A.增加①、减少④B.增加③、减少⑤C.减少③⑥、保持地温D.减少②④、降低土温【答案】19.C20.C【解析】【19题详解】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①为太阳辐射,
A错误;④地面辐射以及⑤大气逆辐射均属于长波辐射,C正确;④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主要被水汽、CO2吸收,另外甲烷、杂质等也可以吸收地面辐射,B错误;⑤为大气逆辐射,白天夜晚都存在,气温最高时强,一般白天强于夜晚,D错误
。故选C。【20题详解】透明白膜使①太阳辐射有少量减少,不可能增加,A错误;②反映的是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与白膜无关,D错误;白膜具有阻挡地面辐射及大气辐射热量损失的作用,即减少了③⑥,黑膜白天可阻
挡太阳辐射,保持土温,C正确,B错误。故选C。【点睛】地膜覆盖本身并不能产生热能,地膜覆盖后土壤保温主要是通过“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阻碍近地面气层热量交换、增加净辐射”来实现的。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面分布图”,①③为陆地,②为湖泊,P1、P2为等压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小船上的旗帜飘向()A.东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22.图中该区域()A.①地盛行下沉气流B.②地为阴雨天气C.②地气温高于③地D.此时可能是白天【答案】21.B22.D【解析】【21题
详解】根据等压面分布可知,②地气压较高,①和③地低压较低,水平气压梯度力从北方向南方,由于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的影响,偏转为东北风(吹向西南方向),故旗帜飘向西南方向,B正确,ACD错误。答案选择B。【22题详解】观察图中信息,由等压面可判断①处气压较低,盛行上升气流,故
A错误;②地气压较高,盛行下沉气流,为晴朗天气,故B错误;③地气压较低,为上升气流,气温较高,②地气压较高,气流下沉,联系下垫面的受热不均,可推知该时间为白天,②升温慢,故C错误,D正确。答案选择D。【点睛】海陆风:白天由于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较低;海洋
比热容较大,升温慢,气温较低,气流下沉,近海面气压较高,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海风;夜晚相反。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0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3
.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24.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0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
,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能源结构B.人口密度C.资源条件D.出行方式【答案】23C24.A【解析】【分析】考查人类活动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3题详解】PM2.5浓度,在10:00以后逐渐下降,有可能是地面温度逐渐身
高,气温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上升,热岛效应增强。气体在上升的过程中,带走了污染物,有利于PM2.5浓度的下降,因此正确答案选C。浓度的下降与户外活动的减少无关,材料当中并没有提到降水的频率增加。并且并非10:00以后才产生降雨,
汽车流量减少只会让PM2.5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性,而并非下降,ABD错误。【24题详解】华东地区大部分时间段大气的二氧化硫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和人们的能源消费结构相关。华东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石油、天然气为
主,而东北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煤和石油为主,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极大的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因此正确答案选A。二氧化硫的浓度和人口密度、资源条件无关。BCD错误。出行方式不同,对二氧化硫浓度有影响,主要区别在于汽车尾气排放量,华东地区经济发达,汽车尾气排放量
相对较高,二氧化硫浓度也应高,说明不仅仅是出行方式的影响,最主要的是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同。【点睛】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读“海陆风形成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大气的垂直运动B.地球自转偏向力C.水平气压梯度力D.地面冷热不均2
6.ABCD对应的气压排序正确的是A.A>B>C>DB.A>B>D>CC.B>A>C>DD.B>A>D>C【答案】25.C26.B【解析】【25题详解】风指的是大气的水平运动,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由高压吹响低压,受地转偏向力
和摩擦力影响形成风。故选C。【26题详解】ABCD受地面冷热不均的影响形成了热力环流,AB位于近地面,气压高压高空的CD。A处气流下沉,近地面为高压,B处气流上升,近地面为低压,A>B;高空和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所以高空D>C,所以A>B>D>C。故选
B。天津桥园公园通过改造地形,利用深浅不一的坑塘洼地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形成一套人工湿地系统;并根据当地盐碱土壤的特性,配置适应性的乡土植物,最终将一块废弃的打靶场变为一座低人工养护且植物群落丰富的城市公园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从水循环角度看,天津桥园公园通过湖泊湿地可()A.增加地表径流B.减少植物蒸腾C.减少地下径流D.增加下渗28.天津桥园公园的环境效益表现为()①显著增加城市供水②利于区域蓄洪防旱③改变当地气候类型④减轻城市热岛效应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9
.天津桥园公园在植物配置上选择了多种水生、耐碱的乡土植物,而没有选择国内外名贵的观赏植物,主要目的是()A.降低成本,缓解资金紧张B.减少生物多样性,利于统一管理C.美化园林,增加旅游收入D.因地制宜,利于改良土壤和水质【答案】27.D28.C29.D【
解析】【分析】【27题详解】通过建设湖泊湿地,能够有效滞蓄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小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D正确,AC错;建设湖泊湿地后,植被覆盖率提高,植物蒸腾加大,B错。故选D。【28题详解】注意关键词“环境效益”,该地属温带季
风气候,旱涝灾害多发,城市湿地公园能够有效调蓄径流,有利于区域蓄洪防旱。同时,湿地公园可调节区域小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但无法改变当地气候类型,②④正确,③错;该湿地公园并不是为了给城市提供水源,且为城市供水也不属于环境效益(属于经济效益),①错。故选C。【29题详解】该地多坑塘洼地,易积水,且
地处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较严重,所以因地制宜的在植物配置上选择多种水生、耐碱植物,既有利于植被成活,也有利于改良土壤和水质,D正确;天津经济发达,资金紧张问题应不严重,且A选项也不是主要目的,A错;选择多种水生、耐碱植物,增加了生物多样性,B错;该地改
造成为城市公园,主要为市民提供休憩空间,并不是为了发展旅游业,同时,如果考虑美化园林,采用国外名贵的观赏植物可能更好,C错。故选D。【点睛】湿地的一般功能: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2022年夏季,长
江流域经历了长期的高温干旱天气,水量锐减。下图为长江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0.长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A.海陆间循环B.陆地内循环C.海上内循环D.局部微循环31.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较正常年份水循环过程中()A.⑥多B.①少C.④多D.②少
32.长江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30.A31.B32.B【解析】【30题详解】长江为外流河,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脉,最终在上海市崇明岛附近汇入东海,因此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A正
确,BCD错误。故选A。【31题详解】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经历了长期高温干旱天气,较正常年份水循环过程中①水汽输送较少,B正确;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④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⑥减少,AC错误;高温下海洋蒸发较多,海洋降水②应该也较多,②错误,D错误;故选B。【32题详解】长江流域主要是季
风气候,在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太平洋上的水汽在东南季风的吹送下到达陆地上空,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降水,而降水最终汇集成径流,流入海洋中,长江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循环(
大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水循环环节主要包括: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下渗等。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3.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
的()A.盐度、密度、温度B.盐度、温度、密度C.温度、密度、盐度D.密度、温度、盐度34.甲处表层海水()A.温度约为25℃B.纬度约为25°SC.盐度约为3.6%D.密度约为1027kg/m335.乙处附近大西洋表层海水的密度特点及其成因是()A.密度低——海水温度高,盐
度低B.密度低——海水温度低,盐度高C.密度高——海水温度低,盐度低D.密度高——海水温度高,盐度低【答案】33.D34.A35.A【解析】【33题详解】由于赤道附近的热量较高,可知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故②为温度变化曲线;由于副热带附近的降水较少,蒸发较为旺
盛,可知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呈马鞍状分布,故③为盐度分布曲线;由于地球的表面的热量是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递减的,可知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增,故①为密度分布曲线。故选D。【3
4题详解】甲处表层海水相应数据可以从图上读出来,考察读图能力,温度约为25℃;纬度约为30°N;盐度约为3.7%;密度约为1025kg/m³。故选A。【35题详解】读图可知,乙处5°N附近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较低,由于该海域附近的
海水温度较高,且该区域的降水较多,其海水盐度较低。故选A。【点睛】全球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全球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呈马鞍状分布;全球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增。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本卷共4个小题,共30分,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对应位置。3
6.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地球的是______(写字母),以地球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____。(写名称)(2)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______和______(填字母)。(3)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方面,图中从____和____两方
面反映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答案】(1)①.C②.地月系(2)①.E②.F(3)①.近圆性②.共面性【解析】【分析】本题以太阳系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及其运动特征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
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按距日由近及远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位于第三位,则图中表示地球的是C,以地球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小问2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中,
属于巨行星的是木星和土星,位于小行星带外侧,分别对应E和F。【小问3详解】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表现为同向性、共面性及近圆性。图中并未表示同向性,但反映出地球同其他行星一样绕日公转具有共面性及近圆性,这两方面反映出地球是太阳系
中一颗普通行星。37.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大气垂直分层的名称:C_____。(2)臭氧层空洞出现在____(写名称),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______。(3)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______(写字母);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写字母),原因是_____和
____。【答案】(1)高层大气(2)①.平流层②.吸收紫外线(3)①.A②.B③.气流以平流为主④.天气晴朗。【解析】【分析】本题以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气垂直分层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
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A层距离地表最近,气温下高上低,对流运动明显,为对流层;B层位于对流层之上,气
温下低上高,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为平流层;C层分布在最高处,为高层大气。【小问2详解】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中,所以臭氧层空洞出现在B代表的平流层中;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小问3详解】人类社会位于对流层底部,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
切的是A;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机飞行的是B;原因是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平流层距离地表较远,水汽、杂质等含量较少,大气能见度高,且没有云雨现象,天气晴朗,利于飞机飞行。3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近
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国不少城市经受了罕见的高温考验,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温差最高可达8℃。结合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图中盛夏时节暴雨频率较高的地区______(中心区/郊区),这是因为这里气流____(上升/下沉)运动剧烈,容易成云致雨。(2
)若该城市布局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宜建在____(A处/B处)。(3)若B处临近海洋,白天A处风速会______(增强/减弱),原因是______,该风可以对城市起到____的作用。【答案】(1)①.中心区②.上升(2
)B(3)①.增强②.白天吹海风、与城市风方向一致③.降低温度、增加湿度。【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城市热力环流和城市热岛效应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的学科
素养。分析片段【小问1详解】城市高楼林立,空气循环不畅,加之盛夏时节,建筑物空调、汽车尾气更加重了热量的超常排放,城市热空气做上升运动,上空形成热气流,热气流越积越厚,最终导致降水形成,故盛夏时节暴雨频率较高的地区是中心区;因为这里气流上升运动剧烈,容
易成云致雨。【小问2详解】由于受城市风的影响,在近地面水平方向上,风从郊区吹向市区。城市布局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应该建在B区;因为B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外,以避免污染气体进入城区。【小问3详解】若B处临近
海洋,白天的时候,陆地空气上升,变成低压区,海洋上形成高压区,较冷和较重的空气从海洋流入陆地,形成海风。海风会加强A处的城市风。海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气温低,湿度大,可以对城市起到降低温度、增加湿度的作用。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在我国东部城市建设中大量布置植被浅沟替代
不透水地面,以改善城市环境。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图1为我国东部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和图2为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1)图1所示水循环的类型为____。(2)水循环环节名称:②为____;③为____;④为____;
下列能实现②环节是____(选择填空)。A.我国冬季的西北风B.长江C.登陆我国的台风D.人工降雨(3)从水循环角度看,相对不透水地面,植被浅沟对环境有以下积极作用:植被浅沟利于____的汇集,增加地表水的____,从而减少城市道路积水,缓解了城
市____的发生;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也会增大____量,使城市空气更加湿润清新。【答案】(1)海陆间循环(2)①.水汽输送②.下渗③.地表径流④.C(3)①.地表径流②.下渗③.内涝④.蒸发【解析】【分析】该题以水循环示意图和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
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循环的类型、水循环的环节、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1所示,该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形成海陆间循环。【小问2详解】该图为海陆间循环,其中
①为海洋水汽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下渗;④为地表径流;⑤为地下径流。其中②代表水汽输送,登陆我国的台风能够实现海洋水汽向大陆的输送,C正确;我国冬季的西北风来自内陆,水汽含量少,A错误;长江属于地表径流,B错误;人工降雨影响的是降水环节,D错误。故选C。【小问
3详解】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植被浅沟具有一定的弧度,向下凹陷,有利于地表径流的汇集,同时增加地表水的下渗,使地表径流减少,从而减少城市道路积水,可以缓解城市内涝的发生;而大量的植物浅沟的布局,会增加城市植被量,会增大蒸发量,使城市空气更加湿润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