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多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551.789 KB
  • 2024-10-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多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多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多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3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多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共(16)页,551.78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d88c2f0df6ca3706365dc65318073d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联考化学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

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Fe56Pb207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过程不涉及化

学变化的是()A.烧制陶瓷B.玻璃软化C.粮食酿酒D.切开的苹果放置后切面变色2.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煤层气的主要成分为4CHB.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

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D.水质检测员与电池研发人员必须具备化学相关专业知识3.肼(24NH)是发射航天飞船常用的高能燃料,可通过反应32422NHNaClONHNaClHO+++制备。下列有关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2HO的电子式为B.24N

H的结构式为C.Cl−的结构示意图:DNaClO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4.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用装置乙制取漂白粉C.用装置丙收集2NO气体D.用装置丁验证镁和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5.已知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222.4LSO与足量的2O反应,生成的3SO分子数为ANB.足量铜与0.4mol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A0.4NC.100g46%的乙醇(22CHOH)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AND.常温下,4105.8gC

H中的共价键数目为A1.3N6.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R的原子半径与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R元素的最高正价为7+价B.由W、Y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C.R和Z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HRHZD.由X和Z组成的化合物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7.常温下,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者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以下离子:K+、4NH+、23CO−、24SO−B.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为:22322233SiOCOHOHSiOCO−−+++C.新制氯水中,能大量存在以下离子:2Mg+、Na+、Br−、3NO−D.氢氧化铁和碘化氢溶液反应:332Fe(OH)3HFe3HO++++8.某

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2HOCHCHCHCOOH−−=−,现有:①氢气、②溴水、③小苏打溶液、④乙醇、⑤乙酸、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其反应的物质有()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⑥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⑥9.热激活电池可用作

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4224PbSO2LiClCaCaClLiSO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在常温时就能正常工作B.放电过程中,Cl−向正极移动C

.正极反应式:2Ca2Cl2eCaCl−−+−D.每转移0.4mol电子,理论上生成41.4gPb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颜

色呈黄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元素B加热盛有4NH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固体可以升华C向蔗糖中滴入浓硫酸固体变黑,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氧化性D将装有甲烷和氯气混合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中,光照试管中液体倒吸至充满

试管甲烷和氯气发生了取代反应11.类比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化学的方法。下列“类比”合理的是()A.Na在空气中加热生成22NaO,则Li在空气中加热生成22LiOB.常温下,Zn可以和浓硫酸反应生成2SO,则常温下Al也可以和浓硫酸反应生成2SOC.甲烷

的一氯代物只有--种结构,则新戊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D.22NaO与2SO反应生成23NaCO和2O,则22NaO与2SO反应生成23NaSO和2O12.在实验室进行少量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的实验,将其产物又进行了系列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体A和D含有2SOB..上述过程中

,硫元素共参加了4个氧化还原反应C.气体A、C混合也能生成固体FD.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气体C的原因是:22422HSHSO()SSO2HO+++浓13.磷酸亚铁锂(4LiFePO,简称LFP),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主要用于各种锂离子电池。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423422FePOLiCOC2

LiFePOCOCO++++高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为还原产物B.2CO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C.生成1mo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D.4LiFePO中的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11

4.向500mL稀硝酸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粉完全溶解后,放出NO气体4.48L(标准状况下),同时溶液质量增加8.0g。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原3HNO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1.6molL−B.

原溶液中投入铁粉的物质的量是0.25molC.反应后的溶液中()()23Fe:Fe3:2cc++=D.反应后的溶液还可溶解4.8g铜粉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8分。15.(14分)硫代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主要用于照相业作定影剂。其次作鞣革时重铬酸盐的还

原剂、含氮尾气的中和剂、媒染剂、麦秆和毛的漂白剂以及纸浆漂白时的脱氯剂等。某兴趣小组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2232NaSO5HO,M248g/mol=)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主要实验步骤为:①按图连接装置;②……,按图示加入试剂;③先向C中烧瓶加入2NaS和23N

aCO混合溶液,再向A中烧瓶滴加浓24HSO;④待2NaS和23NaCO完全消耗后,结束反应。过滤C中混合物,滤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产品。已知:i.2232NaSO5HO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2BaCl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ii.向23NaCO和

2NaS混合溶液中通入2SO可制得223NaSO,所得产品常含有少量23NaSO和24NaSO;iii.223242422NaSOHSONaSOSSOHO++++。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E中的试剂是________;(2)补全实验

步骤②:________;(3)为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23NaSO和24NaSO,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所需试剂从稀硝酸、稀硫酸、稀盐酸、蒸馏水中选择),请将方案补充完整: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2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向沉淀中滴加足量的

________,若________(填实验现象),则可以确定产品中含有23NaSO和24NaSO;(4)称取样品24.8g,配成500mL溶液,取出250mL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静置、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沉淀1.2g,则样品中硫代硫酸钠晶体的百分含量为______

__。16.(14分)碘化亚铜(CuI)不溶于水和乙醇,可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树脂改性剂、人工降雨剂、阳极射线管覆盖物等。以斑铜矿(主要成分为34CuFeS)为原料制备碘化亚铜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前通常将

斑铜矿粉碎,目的是________;(2)请写出“焙烧”中产生的2SO的一种工业用途________;(3)“酸浸”中,34FeO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4)检验“酸浸”后溶液中是否含

2Fe+的操作是________;(5)滤渣1的颜色为________;(6)滤液2中溶质主要为________;(7)“合成”步骤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17.(14分)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

化石燃料仍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能量来源,因此2CO的再利用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研究课题。利用催化剂对2CO催化加氢转化成甲醇的方程式如下:2232CO(g)3H(g)CHOH(g)HO(g)++该反应体系能量随反应过程的变化情况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

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按1:3充入2CO和2H,测得2CO和3CH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①0~10min内2H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②平衡时容器内压强是开始时压强的

________倍;③下列操作可以使该反应正方向速率加快的是________;A.再充入一定量HeB.升高温度C.液化分离部分水D.扩大容器体积④下列现象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A.()()22CO3Hvv=正逆B.断裂3molHH−键的同时断裂2m

olHO−键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3)上述反应制得的甲醇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使用,下图为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甲醇燃料电池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左边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

_____;②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碱性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18.(16分)已知A主要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一定条件下,A能发生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B和D中官能团的名称分别是______

__;(2)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3)写出B→C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4)F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为________;(5)已知G是A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14,请写出由G生成聚合物

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6)下图是实验室制备E的装置示意图:①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_;②上图中,右侧试管中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③30gB和30gD反应,如果实际产率为60%,则可得到的E的质量是________。2023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联考·化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意在考查化学反应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是原子。【解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主要看变化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为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为化学变化。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

质生成,为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玻璃受热软化的过程,只有形态上的改变,不涉及化学变化,为物理变化,B符合题意;粮食酿酒,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切开的苹果放置后切面变色是有机物与空气

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还原,为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化学常识,具体考查煤层气.光导纤维、燃煤脱硫职业引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解析】光缆的主要成分为2SiO

,并非单晶硅,B符合题意。CaO可以与2SO以及2O反应生成4CaSO,起到固定减少排放的作用,C正确。故选B。3.【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化学用语,具体考查电子式、结构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化学键,意在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解析

】2HO的电子式为,A符合题意。故选A。4.【答案】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操作,具体考查溶液的配制、漂白粉的制备、气体的收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意在考查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解析】用装置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容操作,眼睛平视容量瓶里面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

相切,A不符合题意;制取漂白粉是将2Cl通入冷的石灰乳中,而乙图中是澄清石灰水,B不符合题意;2NO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用集气瓶收集2NO气体时导管应该是长进短出,而乙图中是短进长出,C不符合题意;镁

和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试管温度升高,气体热胀冷缩,试管内压强增大,U型管中红墨水会出现左低右高现象,能够验证镁和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D符合题意;故选D。5.【答案】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关计算,具体考查可逆反应、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混合物、化学键数目等,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和计算能力。【解析】不是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222.4LSO的物质的量,A错误;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铜反应过程中会逐渐变稀,而稀硫酸与铜不反应,所以含0.4mol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小于A0.4N,B错误;在100g46%的

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质量为46g,物质的量为46g46g/mol1mol=,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也是1mol;水的质量为100g46g54g−=,物质的量为54g18g/mol3mol=,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3mol,则此溶液中共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

量为134mol+=,含有氧原子数为A4N,C错误;分子式为410CH的物质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无论是正丁烷还是异丁烷,它们的结构中都有13个共价键,4105.8gCH物质的量为5.8g58g/mol0.1mol=,含有共价键的总数为AA

0.1131.3NN=,D正确;故选D。6.【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以元素推断为情境,具体考查元素化合价、烃的种类与性质、氢化物的沸点、离子化合物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解析】同

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根据图中规律不难得出W、X、Y、Z、R分别为H、Al、C、Cl、F。R为F元素,F没有正价,A错误;W元素为H元素,Y元素为C元素,由H、C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为4CH,4CH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B错误;HR是HF,HZ是

HCl,而HF分子间含有氢键,所以HF的沸点大于HCl,C正确;由X和Z组成的化合物是3AlCl能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但是不能与强酸反应,D错误;故选C。7.【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离子反应,具体考查元素化合物的相关

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和理解能力。【解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H+与23CO−发生反应,所以23CO−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碳酸的酸性

比硅酸强,强酸反应制弱酸,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沉淀:22232323COHONaSiOHSiONaC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322233SiOCOHOHSiOCO−−

+++,B正确;新制氯水中含有氯气、盐酸和次氯酸,氯气和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Br−,所以Br−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氢氧化铁和碘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碘化亚铁、碘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2Fe(OH)6H2I3FeI6HO+−+++++,D错误;故选B

。8.【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具体考查羟基、碳碳双键、羧基三种官能团的性质。意在考查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解析】2HOCHCHCHCOOH−−=−中含有羟基、碳碳双键、羧基三种官能团,根据已学官能团的性质,羟基能与④⑤反应,碳碳双

键能与①②⑥反应,羧基能与③④反应,故答案选A。9.【答案】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原电池,具体考查离子迁移方向、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及提取新信息的能力。【解析】热激活电池的电解质为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

瞬间输出电能,在常温不能正常工作,A错误;放电过程中,Cl−向负极Ca电极移动,B错误;原电池总反应可知Ca为原电池的负极,被氧化生成2Ca+,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为2Ca2eCa−+−,C错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规律,每转移2mol电子生成1molPb,则每转移0

.4mol电子,理论上生成Pb为110.4mol207gmol41.4g2−=,D正确;故选D。10.【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具体考查焰色试验、氯化铵受热分解、浓硫酸的

性质、甲烷的取代反应,意在考查学生对实验设计的评价能力。【解析】玻璃中含有硅酸钠,影响溶液中焰色反应,应该用铁丝或铂丝作实验.A错误;升华属于物理变化,氯化铵先分解成氯化氢和氨气,氯化氢和氨气在试管口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所以氯化铵先分解后合成发生化学变化,不属于升华现象,B错误;将浓

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生成碳变黑,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表现浓硫酸的氧化性,C正确;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甲烷,由于2Cl被消耗,

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液面会上升,但一氯代甲烷是不溶于水的无色气体,所以最终水不会充满试管,D错误;故选C。11.【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从类比的角度考查物质的性质,具体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意在考查学生的模型认知与证据推理能力。【解析】Li在空气中加热只能生成2L

iO,A错误;常温下,Al的表面会被浓硫酸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行,B错误;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4个氢原子等效,故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新戊烷碳原子的骨架也是正四面体结构,故4个甲基等效,上面的

12个氢原子等效,故其一氯代物也只有一种结构,C正确;22NaO具有强氧化性,2SO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二者发生反应生成24NaSO,D错误。12.【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工艺流程,具体考查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单质硫与氧气反应:22S

OSO+点燃,故气体A是2SO,铁与单质硫反应:FeSFeS+△,生成的FeS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2HS气体,故气体C是2HS,硫化氢与浓硫酸反应,生成单质硫、二氧化硫和水,沉淀F是单质S,气体D是2SO,据此分析。【详

解】有上述分析可知:气体A和D都含有2SO,A正确;上述过程中,硫元素共参加了22SOSO+点燃,24222HSO()S2HOSSOH+++浓,三个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气体A是二氧化硫,气体C是硫化氢,二者混合生成单质硫,反应方程式为:222SO2HS3?S2HO+

+,故也会产生固体F,C正确;气体C是硫化氢具有还原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反应方程式为:22422HSHSO(SSO2)HO+++浓,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2HS气体,D正确;故本题选B。13.【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具体

考查还原产物、电子转移、阴阳离子个数比。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析】423422FePOLiCOC2LiFePOCOCO++++高温该反应中C元素由0价升至2+价,故C失电子,作还原剂,被氧化,CO为氧化产物,A错误;2CO不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

一,B错误;由方程式423422FePOLiCOC2LiFePOCOCO++++高温可知生成1molCO转移2mol电子。题目中生成1mol气体为CO、2CO的混合气体,其中CO和2CO各为0.5mol,所以转移1mol个电子,C正确;4LiFePO中有Li+、2Fe+、34PO−,所以4L

iFePO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D错误。故选C。14.【答案】D【命题意图】通过金属与硝酸的反应,考查物质的性质,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守恒观。【解析】标况下4.48LNO的物质的量为m4.480.2mol22.4VnV===,NO的质量为6g。

根据3NO~NO−,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为0.230.6mol=。由题意,可得离子方程式2332FeHNOFeFeNOHO+−++++→+++(未配平),设2Fe+的系数为x;3Fe+的系数为y,则根据化合价升降法可得关系230.6molxy+=①,反应过程中引进

了Fe元素,失去了NO,溶液总体质量增加,根据差量法可知加进来的Fe的质量为14g,物质的量为0.25mol,则有0.25molxy+=②。联立①②,解得0.15molx=,0.1moly=。故反应后的溶液中()()23Fe:F

e3:2cc++=。【详解】硝酸部分被还原为NO,其余以()32FeNO和()33FeNO分别存在于溶液中,物质的量分别为0.15mol、0.1mol,根据N原子守恒,原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520.1

30.20.8mol++=,其浓度为0.81.6mol/L0.5=,故A正确;经计算,原溶液中投入的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故B正确;根据前面分析可知,()()23Fe:Fe3:2cc++=,故C正确;反应后的溶液中只有3Fe+能与Cu反应,根据反应3

222FeCu2FeCu+++++可知,30.1molFe+可消耗0.05molCu,其质量为0.05643.2gmnM===,故D错误;故选D。15.【答案】(1)分液漏斗(2分)防倒吸(2分)NaOH溶液(2分)(2)检查气密性(2分)(3)稀盐酸(2分)沉淀

部分溶解(2分,没有部分不得分)(4)75%(2分)【解析】(4)产生沉淀1.2g硫即0.0375mol硫单质,由方程式223242422NaSOHSONaSOSSOHO++++可知,产生0.0375mol硫消耗2

23NaSO0.0375mol,则500mL样品溶液中含有223NaSO0.075mol,质量为18.6g,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为75%。16.【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使焙烧更充分(或增大接触面积,加快焙烧速率)(2分)(2

)制硫酸(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3)32342FeO8H2FeFe4HO++++++(2分)(4)取少量酸浸液于试管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存在Fe2+,不褪色则不存在【或滴加铁氰化钾,观察

蓝色沉淀】【(2分,试剂1分,现象+结论1分,没有取样不得分】(5)红褐色(2分)(6)硫酸铵【或()442NHSO】(2分)(7)222Cu4I2CuII+−++(2分)17.【答案】(1)放热(2分)(

2)①110.225molLmin−−(2分)②0.625(2分)③B(2分)④AB(2分,答对一个得一分,答错不得分)(3)①2332CHOH6e8OHCO6HO−−−−++(2分)②减弱(2分)【详解】(1

)由图可知,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2)根据已知,可列出如下三段式:2232CO(g)3H(g)CHOH(g)HO(g)++起始浓度(mol/L)1300变化浓度(mol/L)0.752.250.750.75平衡浓度(mol/L)0.250.750.750.7

5①由上述三段式可知,()()12112H2.25molLH0.225molLmin10mincvt−−−===。②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压强与总物质的量成正比,即(0.51.51.51.5)mol0.625(26)mol

pnpn+=++==+平衡平衡起始起始。③恒容条件下充入He,不会对反应物浓度造成影响,因此不影响反应速率,A错误;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液化分离部分水,生成物浓度减小,反以物浓度不变,正方向速率不受影响,C错误;扩大

容器体积,反应物浓度均减小,反应速率减慢,D错误故答案为B。④根据方程式,平衡时()()22CO1H3vv=正逆,即()()223COHvv=正逆,A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达到平衡后,正方向每断裂3molHH−键的同时逆方向应该断裂3molOH−键(甲醇中1mo

l,水中2mol),B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由方程式的计量系数可知,反应由4mol气体变为2mol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中气体分子数减小,气体分子数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选项不符合题意;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上等于其平均摩尔质量,平均摩尔质量可由公

式mMn=总总,反应进行过程中,总质量不变,总物质的量变小,因此平均摩尔质量增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3)①左边电极为负极且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溶液,因此电极反应式为2332C

HOH6e8OHCO6HO−−−−++。②该电池反应的总反应为:232322CHOH3O4OH2CO6HO−−+++,消耗了KOH且生成了水,所以溶液碱性减弱。18.【答案】(1)羟基、羧基(2分,顺序不能反,对一个给1分,出错不给分)(2)加成反应(2分,不写反应两

个字扣1分)(3)322322CHCHOHO2CHCHO2HO+⎯⎯⎯→+催化剂△(2分)(4)32CHCHBr(2分)(5)(2分)(6)①323CHCOOCHCH(或325CHCOOCH)(2分)②

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水溶液的密度以加速乙酸乙酯与水溶液的分层(2分,写出一个计1分,写对3点及以上计2分,有错不计分)③26.4g(2分,没有单位扣1分)【详解】根据已知条

件分析可知,A为22CHCH=,B为32CHCHOH,C为3CHCHO,D为3CHCOOH,E为323CHCOOCHCH,F是22CHBrCHBr。G是A的同系物,且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14,所以G是32CHCH

CH=。(4)因为F是22CHBrCHBr,故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32CHCHBr。(6)酯化反应中,需要用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水溶液的密度以加速乙酸乙酯与水溶液的分层;酯化反应计算产量时,由于两种反应物中,B

物质乙醇过量,所以产物的量由D物质乙酸决定,乙酸的物质的量为0.5mol,产率为60%,故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为0.3mol,质量为26.4g。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