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5 页
  • 大小 1.529 MB
  • 2024-09-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2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3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精准解析】.doc,共(35)页,1.52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d3f180271d796ec6081aea30ae7dd3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卷2020.6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中的转录过程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的参与B.线粒体膜、高尔基体膜、核糖体膜等

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功能有差异C.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D.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所需能量主要由大肠杆菌的线粒体提供【答案】C【解析】【分析】1、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2、不同生物膜的功能不同,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也往往不同。【

详解】A、细胞核中的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不需要解旋酶,A错误;B、核糖体是不含生物膜的细胞器,B错误;C、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复制的细胞器,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C正确;D、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不含

线粒体,D错误。故选C。2.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内缺乏氮元素,其合成的叶绿素会减少B.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生物分子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C.脱氧核糖参与DNA和ATP的组成D.真核细胞中,组成核酸

的腺嘌呤与胸腺嘧啶数量相等【答案】A【解析】【分析】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一个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2、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

富。3、ATP是三磷酸腺苷,由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构成,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4、核酸包括DNA和RNA,在DNA双链中有A=T,G=C;RNA为单链,含有的碱基有A、G、C、U。【详解】A、合成叶绿素需要C、H、O、N等元素,植物体内缺乏氮元素,其合成

的叶绿素会减少,A正确;B、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生物分子,不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B错误;C、脱氧核糖参与DNA的组成,核糖参与ATP的组成,C错误;D、真核细胞中的核酸包括DNA和RNA,在DNA双链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数量相等,RNA中不含胸腺嘧啶,D错误。故

选A。【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考查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3.下列关于物质X跨膜运输的描述,错误的是()A.若X是水分子,则其既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又能通过相应的通道蛋白进入细胞B.若X是钠

离子,则其进入细胞的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且与氧气浓度有关C.若X是葡萄糖,则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D.若X是尿素分子,则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且与氧气浓度无关【答案】B【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和特点:【详解】A、若X是水分子,则其既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又能通过相应通道(如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A正确;B、若X是钠离子,则其进入细胞的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如兴奋时,钠离子内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B错误;C、若X是葡萄糖,则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葡萄糖进红细胞,C正确;D、若X是尿素,则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因此与氧气浓度无关,D正确。故选B。4.在细胞能量代谢的过程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有[H]产生,下列有关[H]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产生的[H]不可用于细胞呼吸,但细胞呼吸产生的[H]可以用于光合作用B.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后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分解并产生大量[H]C.光合作用产生的[H]既可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还能提供能量D.在光合作用中CO2可直接被[H

]还原,再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答案】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有氧呼吸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1分子葡萄糖被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的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型氢;释放

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型氢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详解】A、细胞呼吸产生的[H]不可以用于光合作用,A错误;B、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成丙酮酸和少量[H],而线粒体是分解丙酮酸,B错误;C、合作用

产生的[H]既可作为还原剂,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还能提供能量,C正确;D、在光合作用中CO2需要被固定成C3才能被还原,D错误。故选C。5.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增殖主要发生在幼年个体中,成年后基本不再发生B.某

细胞出现了血红蛋白说明该细胞已高度分化C.细胞坏死是有害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D.衰老的细胞水分减少,从而导致细胞皱缩、细胞核体积减小【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实质是

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2、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或死亡,是一种病理性过程。3、衰老细胞的特征:①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②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

;③细胞内的色素会积累;④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颜色加深。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⑤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详解】A、在个体发育中,通过细胞增殖增加细

胞数目,成年后细胞增殖产生的细胞数量和细胞凋亡死亡的细胞数量基本相等,使生物体的细胞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A错误;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某细胞合成了血红蛋白意味着该细胞已发生了细胞分化,B正确;C、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而细胞坏死

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或死亡,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C错误;D、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体积减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坏死和

细胞衰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础知识考查的理想题目,学生应理解加记忆。6.下图1表示细胞结构简图;图2是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过程1示体细胞增殖过程,过程2、3示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过程1、2、3都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B.若图1为人体卵巢中细胞,则该

细胞不处在过程3C.产前诊断宜选择孕妇体内正在发生过程2、3的细胞分裂时进行D.若图1为抗虫棉细胞的部分结构,为防止基因污染,则抗虫基因应导入②内【答案】B【解析】【详解】A、分析图2,过程1、2、3分别表示有

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三个过程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而只有减数第一次分裂可以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B、若图1为人体卵巢中细胞,其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不可能处于过程3,B正确;C、胎儿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进行

减数分裂,因此产前诊断宜选择孕妇体内正在发生过程1的细胞分裂时进行,C错误;D、若图1为抗虫棉细胞的部分结构,为防止基因污染,则抗虫基因应导入③内,D错误。故选B。7.有关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蛋白质的R基团中共含有22个氨基B.此蛋白质共有97个肽键,2条肽链C.

翻译此蛋白质时,一共需要99种tRNAD.形成此蛋白质时,共减少相对分子质量1764【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蛋白质中,游离羧基的总数为26,游离氨基的总数是25,R基上的羧基数

目是23,说明该蛋白质是由3条肽链组成的,且该蛋白质的R基中含有25-3=22个氨基。该蛋白质由99个氨基酸组成,含有3条肽链,则脱水缩合时能形成99-3=96个肽键和水分子。【详解】A、该蛋白质共含有25个游离的氨基,蛋白质含有3条肽链,所

以R基中共含有22个氨基,A正确;B、该蛋白质由99个氨基酸组成,含有3条肽链,则共有96个肽键,B错误;C、tRNA一共有61种,C错误;D、该蛋白质由99个氨基酸组成,含有3条肽链,则脱水缩合时脱掉96个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共减少约1728,D错误

。故选A。8.某遗传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地区自然人群中,该病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60。下图是该地区两个有一定关系的家庭的有关该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6号个体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3

号和9号个体携带的该病致病基因均来源于1、2号个体B.7号个体与该地区表现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59/480C.若5、6号个体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携带该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4D.8号个体与该地区表现正常的女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

/122【答案】D【解析】【分析】题意分析,表现正常的5、6号生出9号患病个体,且6号个体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据此可知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代表了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60,若用B

/b表示致病基因,则5号的基因型为XBXb、6号的基因型为XBY。【详解】A、3号个体携带的该病致病基因来源于1、2号个体,而9号个体携带的该病致病基因是2号个体通过5号个体传递的,A错误;B、7号个体的基因型为1/2XBXB或1/2XB

Xb,7号若与该地区表现正常男性(基因型为XBY)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2×1/4=1/8,B错误;C、据分析知,5、6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若二人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

子携带该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C错误;D、结合分析可知,Xb的基因频率为1/60,则XB的基因频率为59/60,则女性中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59/60)2,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2×1/60×59/60,故正常女性中XBXb的比例是(2×1/60×59/60)/(59/60×59/

60+2×1/60×59/60)=2/61,8号个体(XBY)与该地区表现正常的女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2/61×1/4=1/122,D正确。故选D。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之

间的双向迁移,即种群间互有迁出和迁入,会引起种群间遗传差异的减少,种群内变异量增大B.基因的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基因库,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持续选择

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D.一般情况下,自交能改变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但不能改变基因频率,且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非随机交配不会改变种群亲子代之间的基因频率【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进化、基因频率、自交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详解】种群间互有迁出和迁入,会使两个种群(1、2)之间的基因交流机会增加,引起种群1和2两个种群间遗传差异的减少,同时因为1种群的迁入,使2种群中基因的多样性增加,种群2内的变异量增大,A正确;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

所有基因,称为种群的基因库,故基因的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基因库,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B正确;自然选择会保留适应环境的个体,故该类型的基因型频率会升高,在持续选择条件下(如育种),会不断加强对某基因纯合子的选择比例,故不被选择的对应基因频率可能降为零,C正确;环境条

件适宜的种群非随机交配一般不会改变亲子代之间的基因频率,但若出现致死(花粉致死、胚胎致死)或者某类个体不适应环境被淘汰时,则亲子代之间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D错误。【点睛】自交: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交配。10.1958年,科学家设计了DNA复制的同位素示踪实验,实验的培养条

件与方法是:(1)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DNA均被15N标记,离心结果如下图的甲:(2)转至14N的培养基培养,每20分钟繁殖一代;(3)取出每代大肠杆菌的DNA样本,离心。下图的乙、丙、丁

是某学生画的结果示意图。下列有关推论,正确的是A.出现丁的结果需要60分钟B.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繁殖一代的结果C.转入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后含有14N的DNA占3/4D.丙图的结果出现后,将此时的DNA热变性后离心分析可得出半保留复制的结论【答案】D【解析】【分析

】由题意可知,含15N的样本比14N样本重,样品含15N越多,越处在离心管的下方,故甲图是在培15N养基中培养的结果,全部DNA的两条链均含15N,为重带;转入14N培养基后,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繁殖

一代后全部DNA均为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为中带,与丙图结果吻合;繁殖两代后,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的DNA占50%,两条链均含14N的DNA占50%,为中带和轻带,与丁图结果吻合;繁殖三代后,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

14N的DNA占50%×50%=25%,两条链均含14N的DNA占1-25%=75%。【详解】出现丁的结果需要繁殖两代,所以时间为40分钟,故A错误;乙中的结果不会出现,繁殖一代应为丙的结果,故B错误;1个DNA分子转入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后含有15N的DNA分子占2个,所有DNA分子中

都含有14N,故C错误;丙图的结果出现后,将此时的DNA热变性后离心,发现有一半的DNA链含15N,一半含14N,分析可得出半保留复制的结论,故D正确。11.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

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可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以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系所破坏B.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钠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

生C.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可降解GA­BA)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D.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的结构是GA­BA受体,它的嵌入起到了与GA­BA一样的功能,缩短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突触由三个部分组成: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

胞体或树突。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详解】A、由题干已知GABA是神经递质,而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因为有囊泡的保护作用,神经递质一般不会被胞浆内其它酶系所破坏,A错误;B、GABA

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氯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B错误;C、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加入抑制剂后,氨基丁酸转氨酶受到抑制,使GABA的分解速率降低,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

性,C正确;D、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的是GABA受体中,与GABA一样的功能,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D错误。故选C。12.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

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C.制作腐乳时控制的温度是毛霉生长的最适温度D.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的相关应用,需要考生熟记各类微生物的特性及相关发酵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然后逐项分析判断。【详解】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葡萄汁液

不能装满发酵装置,要留出1/3的空间,A错误;B、由于温度能影响发酵微生物细胞中酶的活性,因此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B正确;C、制作腐乳是以毛霉为主的多种微生物共同发挥作用,分为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前期发酵时控制的温度在15~18℃,是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后期发酵一般置于常

温下,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C错误;D、乳酸菌是一种严格的厌氧菌,当有氧气存在时,其发酵会受到抑制,因此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过程中应当一直密封发酵,D错误。故选B。13.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叙述,

正确的是()A.用同样方法从等体积猪血和鸡血中提取的DNA量相近B.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见玻棒上有白色絮状物C.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并增加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D.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需要进行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答案】D【解析】【分析】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原理1.DNA的溶解性

:(1)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0.14mol/L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

,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对DNA没有影响。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的高温,而DNA在80℃以上才会变性。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

没有影响;3.DNA的鉴定: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详解】A、用同样方法从等体积猪血中提取的DNA量少于鸡血,因为猪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含细胞核和细胞器,A错误;B、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能加速鸡血细胞的吸水涨破,释放DNA

,玻璃棒上不会出现白色絮状物质,B错误;C、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无影响,不能增加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C错误;D、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需要进行水浴加热,待试管冷却后能观察到溶液变蓝,D正确。故选D。14.绿

藻A是某种单细胞绿藻,能够合成物质W。某小组为探究氮营养缺乏对绿藻A增殖及物质W累计的影响,将等量的绿藻A分别接种在氮营养缺乏(实验组)和氮营养正常(对照组)的两瓶培养液中,并在适宜温度和一定光强下培养。定时取样并检测细胞浓度和物质W的含量,结果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从图

甲可知,在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的瓶中,绿藻A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B.先将少量绿藻放在氮营养正常的培养液培养,等到细胞浓度最高时集中收集,再放在氮营养缺乏的培养液继续培养以获得更多的WC.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氮营养缺乏程度对物质W积累的

影响,则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培养基中的氮营养浓度D.与在光照条件下相比,若要使绿藻A在黑暗条件下增殖,需要为其提供纤维素作为营养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甲:正常氮营养液中绿藻增殖速度较缺氮营养液

中绿藻增殖速度快。分析图乙:正常氮营养液中物质W的含量较缺氮营养液中物质W含量低。【详解】A、由甲图可知,在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的瓶中,绿藻A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A错误;B、由分析可知,正常氮营养液中绿藻增殖速度快,缺氮营养液中物质W含量高,因此,先

将少量绿藻放在氮营养正常的培养液培养,等到细胞浓度最高时集中收集,再放在氮营养缺乏的培养液继续培养以获得更多的W,B正确;C、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氮营养缺乏程度对物质W积累的影响,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基中的氮营养浓度,C错误;D、纤维素不能被绿藻吸收利用,不能为绿藻A在黑暗条件下增殖提供营

养物质,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综合考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探究实验等知识,要求识记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及其条件;掌握探究实验的原则,能正确区分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再结合图

中信息准确答题。15.下列方案中不能制备出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是()A.将新冠病毒的抗原决定基因导入骨髓瘤细胞,并使该基因表达B.将抗新冠病毒的抗体的基因导入骨髓瘤细胞,并使该基因表达C.将产生抗新冠病毒抗体的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并进行体外大规

模培养D.将骨髓瘤细胞中的癌基因导入能产生抗新冠病毒抗体的浆细胞中,并使癌基因表达【答案】A【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可通过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获取。【详解】A、将新冠病毒的抗原决定基因导入骨髓瘤细胞,基因表达的产物是抗原,不是抗体,A正确;B、抗新冠病毒的抗体的基因导入骨髓瘤细胞,形成的重组细胞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B错误;C、将产生抗新冠病

毒抗体的浆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能大量繁殖,也能产生特异性抗体,C错误;D、将骨髓瘤细胞中的癌基因导入能产生抗新冠病毒抗体的浆细胞中,使得浆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繁殖,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关键是考生理解单克隆抗体的含义

,根据选项给出的过程进行分析。16.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胰脏(胰)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既有内分泌作用也有外分泌作用C.胰腺细胞分泌的酶直接进入血液中D.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答案】C【解析】【详解】胰腺里面有个胰岛,其

中的胰岛A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A正确。胰腺的胰岛属于内分泌部分;胰腺里面能合成和分泌消化酶的部位属于外分泌部,B正确。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通过导管进入小肠中,C错误。胰岛属于内分泌部,

分泌的激素都要进入血液,D正确。【点睛】不知道胰腺除了内分泌部还有外分泌部是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17.人类心脏组织受损后难以再生。该现象可追溯到哺乳动物祖先,随着它们恒温状态的建立,心脏组织再生能力减弱。研究发现活跃分裂的动物细胞多是二倍体

细胞,多倍体细胞通常不能分裂。对比不同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所占比例及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哺乳动物受到寒冷刺激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以维持体温B.恒温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比例较低,故恒温动物心脏组织细胞再生能力

较差C.恒温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偏高,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脏组织再生能力呈正相关D.制备基因工程小鼠,使其心脏细胞缺乏甲状腺激素受体,该小鼠心脏再生能力减弱【答案】B【解析】【分析】曲线图分析:由变温动物到恒温动物的进化过程中,高等动物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较高,但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所占比例较低

,说明高等动物心脏再生能力较差。【详解】A、哺乳动物受到寒冷刺激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以维持体温稳定,A错误;B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恒温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比例较低,说明恒温动物心

脏组织细胞再生能力较差,同时恒温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高,由此表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脏组织再生能力呈负相关,B正确;C错误;D、制备基因工程小鼠,使其心脏细胞缺乏甲状腺激素受体,导致心脏细胞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所以小鼠心

脏再生能力会增强,D错误。故选B。18.图甲为豌豆苗茎节段赤霉素(GA)合成途径末端图(其中GA1有生物活性,其他无活性),图乙为外源添加生长素(IAA)对离体豌豆苗茎节段GA含量影响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去除顶芽的豌豆苗相比,保留顶芽的茎节段中GA8的含量较低B.给

离体豌豆苗茎节段添加IAA,能促进GA20至GA29的合成C.若用乙烯处理豌豆苗,茎节段中的GA1含量上升D.若去除顶芽后,豌豆苗茎节段伸长,侧芽萌发【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图乙可分析,外源添加生长素会一方面会抑制GA8和GA29的合成,另一方面能够促进GA1

和GA20的合成。结合图甲可理解为外源生长素阻断了从GA1合成GA8和从GA20合成GA29的路径,从而使GA1和GA20的含量上升。【详解】去除顶芽的豌豆苗中IAA的含量减少,则从GA1合成GA8的路径不会被IAA阻断

,GA8的含量会比保留顶芽的豌豆苗高,A正确;给离体豌豆苗茎节段添加IAA,会抑制GA20至GA29的合成,B错误;乙烯能对抗生长素的作用,添加IAA能够使GA1含量上升,因此用乙烯处理豌豆苗,能抑制GA1的含量变化,使GA1含量下降,C错误;若去除顶芽后,GA8的含量会升高

,而由于只有GA1具有生物活性,故豌豆苗茎节段不会伸长,D错误。19.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干旱条件下,A

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B.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降低C.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胚芽鞘尖端、发育的种子D.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根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根细胞内的

生化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干旱缺水条件下,脱落酸抑制茎叶的生长,同时促进根的生长,说明脱落酸的这种作用,有利于植物适应缺水环境。【详解】A、由图可以直接看出,与突变体(不能合成ABA)相比,野生型(能合成ABA)

植株茎叶长度增加值小,而根长度增加值大,说明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A正确;B、加ABA后,根生长加快,有利于水分吸收;茎叶生长减慢,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减慢,水分散失减少,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B正确;C、ABA主要在植物体

的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其作用是抑制植物茎叶的生长,C错误;D、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作为化学反应的溶剂、维持细胞渗透压、参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组成细胞的结构等,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自变量是干旱处理的

时间和植物的种类,分析两种植物茎叶长度和根长度变化的不同之处。20.在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中所用的物质和其发挥的作用,正确的组合是()A.肝素——促进卵母细胞成熟B.胃蛋白酶——分散细胞C.聚乙二醇——诱导细胞分化D.促性腺激素——促进供体母畜超数排卵【答案】

D【解析】【分析】1、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包括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对于啮齿动物、家兔和猪等动物的精子,一般采用培养法;对于牛、羊等家畜的精子常采用化学法,即将精子放在一定浓度的肝素或钙离子载体A23187溶液;2、动物细胞培养的适宜pH

是7.2-8.4,这样的环境会使胃蛋白酶变性失活,因此动物细胞培养时用胰蛋白酶处理;3、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物理法(离心、振动、电刺激等)、化学法(聚乙二醇)、生物法(灭活的病毒);4、促性腺激素可促进母畜超数排卵。【详解】A

、肝素用于精子获能处理,A错误;B、动物细胞培养时用胰蛋白酶分散细胞,B错误;C、聚乙二醇用于诱导细胞融合,C错误;D、对供体母畜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促进供体母畜超数排卵,D正确;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21.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相关技术与实验匹配正确的一组是()A

.有机溶剂萃取法——绿叶中色素的分离B.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C.差速离心法——证明DNA复制方式D.显微注射法——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答案】BD【解析】【分析】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的原理: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用无水乙醇来提取色素;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否则越慢,所以能用层析液将四种色素分离。2、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详解】A、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实验使用了纸层析法,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越快,否则越慢,所以能用层析液将四种色素分离,A错误;B、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

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B正确;C、证明DNA复制方式采用的是密度梯度离心法,C错误;D、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D正确。故选BD。22.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涉及的相关实验叙

述,正确的是()A.R型菌因菌体无荚膜,在显微镜下看其表面粗糙B.将S型菌的DNA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存活C.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去感染烟草,叶片会发病D.噬菌体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答案】BC【解析】【分析】1、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

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会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

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2、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详解】A、R型菌的菌体表面粗糙通过肉眼即可看到,A错误;B、将S型菌的DNA注入小鼠体内,不能产生活的S型菌,不会使小鼠死亡,B正确;C、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感染烟草能使其叶片出现

病斑,C正确;D、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故选BC。【点睛】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2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

态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血浆中葡萄糖浓度3.9~6.1mol·L-1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激素受体可能位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部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液中【答案】BC【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

下,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不是处于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详解】A、正常情况下,血浆中葡萄糖浓度为3.9~6.1mmol·L-1,A错误;B、肝细胞呼

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通过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液,B正确;C、激素受体可能位于细胞表面,如胰岛素,某些激素受体位于细胞内部,如性激素,C正确;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而非细胞液中,D错误;故选BC。24.某研究小组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相关实验过程

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叶肉细胞应进行灭菌处理B.过程①获得的原生质体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C.实验过程中获得愈伤组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D.丛生芽可以用于人工种子的制备【答案】ABC【解析】

【分析】过程①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的原生质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形成幼苗。②过程为脱分化。③过程为分裂和分化。【详解】A、实验过程中叶肉细胞应进行消毒处理,若进行灭菌,则会导致外植体死亡,A错误;B、过程①获得的原生质体没有了细胞壁,不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B错误

;C、愈伤组织没有叶绿体,C错误;D、所谓人工种子,就是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所以丛生芽可以用于人工种子的制备,D正确。故选ABC。25.西瓜消暑解渴,深受百姓喜

爱。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品种甲、乙都能稳定遗传,如图是几种育种方法流程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③过程依据的原理属于不可遗传变异B.④⑤育种方式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杂种体细胞内含有6个染色体组D.⑦

⑧的育种方式为单倍体育种【答案】B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试剂2是秋水仙素,可以使二倍体变异为四倍体。多倍体育种的原理: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或萌发的种子—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能在不影响细胞活力的条件下抑制纺锤体生成或破坏纺锤体,导致染色体复制且着丝点分裂后不能分

配到两个细胞中,从而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由于三倍体产生生殖细胞时,联会发生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因此用二倍体的花粉刺激三倍体的子房壁,从而发育成无籽西瓜。①过程将一定浓度生长素喷洒在未授粉的花蕾上,刺激了子房壁发育成无子西瓜。⑥将品种乙和四倍体经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

得杂种体细胞。④⑤是杂交育种,先杂交后自交。【详解】A、通过③过程得到无子西瓜B属于可遗传变异(染色体变异),A错误;B、④⑤属于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C、品种乙为二倍体,和四倍体植株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

杂种体细胞内含有6个染色体组,C正确;D、⑦为植物组织培养,⑧为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而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染色体加倍处理,D错误。故选BC。【点睛】本题以无子西瓜的培育为背景,考查多倍体育种、杂交育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非选择题:26.莲藕是被广泛用于观赏和食用的植物。研究人员通过人工诱变筛选出一株莲藉突变体,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56%。图1表示在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和普通莲藕的净光合速率。图2中A、B表示某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与普通莲藕的气孔导度(单位

时间进入叶片单位面积的CO2量)和胞间CO2浓度。(1)藕的气腔孔与叶柄中的气腔孔相通,因此藕主要进行______呼吸。在藕采收的前几天,向藕田灌水并割去荷叶的叶柄,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

提高藕的品质。(2)图1中光照强度低于a时,突变体莲藕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莲藕,据题意推测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相关反应减弱。当光照强度为2000lx时,突变体莲藕实际每分钟产生

的葡萄糖量为________mol/m2。(3)据图2分析,________(填“普通”或“突变体”)莲藕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多,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若此时突然进行遮光处理,则图2中B图的柱形图会________(填“升高”“下

降”或“不变”)。(4)图1中,大于a点的光照强度时,与普通莲藕相比,突变体莲藕虽叶绿素含量少,却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答案】(1).有氧(2).减少氧气流入,降低呼吸作用

,减少有机物的损耗(3).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较低(4).2.4×10-4(5).突变体(6).叶绿体基质(7).升高(8).充足的光能弥补了色素缺乏的不利影响(或突变体的暗反应效率较高)【解析】【分析】解答本题

的前提是识记并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明确图1与图2的横、纵坐标的含义,对比分析图1中的2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图2中代表突变体莲藕与普通莲藕方柱的差异,从中把握所蕴含的生物

学信息,进而结合题意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详解】(1)藕的气腔孔与叶柄中的气腔孔相通,因此藕可以获得充足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在藕采收的前几天,要向藕田灌水并割去荷叶的叶柄,这有利于减少氧气供应,降低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提高藕的品质。(2)已知突变体莲藕

的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56%,据此可推知:图1中光照强度低于a时,突变体莲藕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莲藕的主要原因是:突变体莲藕的叶绿素含量较低,吸收的光能较少,导致光反应减弱。据图1分析,在2000lx的光强下,突变体莲藕的实际光合速率为22+2=24umol•m-2•s

-1,6mol二氧化碳生成1mol葡萄糖,1分钟=60秒,1mol=106umol,故折算成葡萄糖为24/6×60x10-6=2.4×10-4mol/m2。(3)图2显示:突变体莲藕的气孔导度较普通莲藕的大,

进入叶片的CO2多,而胞间CO2浓度与普通莲藕相近,说明突变体莲藕的光合速率较高,能较快地消耗CO2,所以突变体莲藕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多,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突然进行遮光处理,光照强度降低,则CO2的消耗减少,进入胞间的CO2不变,因此胞间CO2浓度增加,柱状图形会升高。(4)图

1中,当光照强度大于a点时,与普通莲藕相比,突变体莲藕虽叶绿素含量少,却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其可能的原因是:突变体莲藕的气孔导度大于普通莲藕,但胞间CO2浓度与普通莲藕相近,使得突变体莲藕的暗反应效率较高;也可能是

充足的光能弥补了色素缺乏的不利影响。【点睛】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或柱形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的环境因素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27.某二倍体高

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图。(1)该细胞处于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能形成这个细胞的器官是____________。(2)该细胞含有____

____个四分体,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个DNA分子。(3)该细胞分裂形成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答案】(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睾丸(3).0(4).6(5).12(6).aBX、aBXA、AbY、bY【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细胞中两两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A的染色体片段移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详解】(1)根据图示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可知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雄性个体进行减数分裂发生的器官是睾丸。(2)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没有四分体,有6条染色体,核DNA分子等于12。(3)据图分析可知,该细胞发生了易位,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Y、aBXA、bY。【

点睛】本题通过细胞分裂图考查了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析图能力、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适中。28.番茄(2N=24)是二倍体植物,缺刻叶和马铃薯叶为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D、d位于6号

染色体上),果实的红色与黄色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育种工作者为研究这两对遗传性状的特点,进行了如下图的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1)缺刻叶和马铃薯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F2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之比不符合3

∶1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果实红色与黄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2)将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马铃薯叶红果植株所结种子,每株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

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4/9的株系F3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马铃薯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3∶1,有________的株系F3均表现为马铃薯叶红果,有____________的株系F3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_______

。(3)已知无正常6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Dd的植株A,其细胞中6号染色体如图所示。为了确定植株A的D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作为父本与正常的马铃薯叶植株进行测交。若F1表现型为______

__,则说明D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答案】(1).缺刻叶(2).显性纯合致死(3).两(4).1/9(5).4/9(6).马铃薯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9∶7(7).马铃薯叶【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亲本缺刻叶红果×马铃

薯叶黄果→缺刻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淘汰马铃薯叶黄果后,让F1缺刻叶红果自交,分析在F2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之比为2:1,说明缺刻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而此比例不是3:1,说明显性纯合子(DD)致死;分析在F2中红

果与黄果之比为9:7,符合“9:3:3:1”的变式,说明这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假设为B/b、C/c)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中红果是双显性基因控制,即(B_C_),黄果的基因型有多种(B_cc、bbC_、bbcc)。【详解】(1)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由于F1缺刻叶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所以番茄的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缺刻叶。由于在F2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之比为2:1,说明此相对性状受一对相对性状控制的,而此比例不是3:1,说明显性纯合子(D

D)致死。由于F1红果番茄自交产生的F2中红果与黄果之比为9:7,说明控制果实红色与黄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2)根据题意,F2中马铃薯叶红果植株(1/9ddBBCC、2/9ddB

BCc、2/9ddBbCC、4/9ddBbCc)自交得F3个体,理论上F2中,1/9的植株(ddBBCC)不发生性状分离,全为马铃薯叶红果;4/9的F2植株(2/9ddBBCc+2/9ddBbCC)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

且分离比为马铃薯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3:1;余下4/9的F2植株(4/9ddBbCc)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马铃薯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9:7。(3)若D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让植株A(Dd)作为父本与正常马铃薯叶(dd)进行测交产生F1,由于无正常6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D

d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只有d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F1的基因型全为dd,表现型为马铃薯叶。【点睛】关键:分析此题中两对性状需要采用逐对分析法,即单独分析每一对性状的遗传情况,一方面得出其显隐性,另一方面得出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对数以及是否符合基因

的自由组合定律。其次是在分析(2)小题时要抓住其中F2中马铃薯叶红果植株(1/9ddBBCC、2/9ddBBCc、2/9ddBbCC、4/9ddBbCc)中四种基因型及其所占的比例依次分析是否出现性状分离以及分离比的多少。29.1960年,美国费城宾州大学病

理系科学家发现很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第22号染色体比正常人的要短一小段,而9号染色体比正常人的要长一小段。实验证明这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肿瘤细胞确实是从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单个细胞生长而来。1973年,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22号染色体和9号

染色体发生了片段断裂和重接,如下图。(1)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该变异若发生在________细胞中,则更有可能遗传给后代。(2)9号染色体在ABL基因处断裂,22号染色体在BCR基因处断裂。重接之后,22号染色体上形成了一个融合基因BCR­ABL,BCR­A

BL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在________酶的催化下,BCR­ABL基因转录形成mRNA,BCR­ABL基因的mRNA在________翻译形成一个蛋白质P210,蛋白质P210能增强

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引起细胞的不受抑制的生长,最终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因此BCR­ABL基因是一种____________基因。(3)科学家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找到了2­苯胺基嘧啶(药品名格列卫)。它可以与蛋白质P210上的活性位置结合,____

____其活性,从而治疗BCR­ABL基因所引起的癌症,这也开创了靶向治疗癌症的先河。(4)从优生优育角度考虑,可对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史的家族中的胎儿进行________检测,以确认体内是否有BCR­ABL基因。【答

案】(1).易位(染色体结构变异)(2).生殖细胞(3).脱氧核苷酸(4).RNA聚合酶(5).核糖体(6).原癌(7).抑制(8).基因【解析】【分析】1.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2.基因表达是指细胞在生命过程中,把储存在DNA顺序中遗传信息

经过转录和翻译,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子。生物体内的各种功能蛋白质和酶都是同相应的结构基因编码的。基因的表达过程简单说就是转录和翻译过程。3.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有的与癌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

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详解】(1)图示中的染色体片段交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因此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该变异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则可能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是具有遗传效

应的DNA片段,因此,BCR­ABL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BCR­ABL基因转录形成mRNA,转录出的mRNA在核糖体上翻译形成蛋白质P210,显然蛋白质P210是在BCR­ABL基因的指导下产生的,该蛋白质能增强酪氨酸激酶活性进而引起细胞的不受

抑制的生长,最终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根据BCR­ABL基因的功能可推测该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3)科学家利用2­苯胺基嘧啶(药品名格列卫)与蛋白质P210上的活性位置结合,从而抑制其活性,使其无法增强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治疗BCR­ABL基因所引起的癌症。(4)根据题中的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致病机理可推测,从优生优育角度考虑,要检测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史的家族中的胎儿是否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以确认体内是否有BCR­ABL基因,从而到达预防的目的。【点睛】正确辨析图示变异的产生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知题目涉及的相

关知识点时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3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原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结构如图,病毒外有包膜,这层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包

膜还含有病毒自身的糖蛋白,其中糖蛋白S可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从而使病毒识别并侵入宿主细胞,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以ss(+)RNA表示。(1)病毒外包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糖蛋白S可与

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体现了膜的____________功能。(2)ss(+)RNA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成蛋白质,下图是新冠病毒增殖过程示意图。子代病毒的遗传性状由____________决定,若ss(+)RNA含有n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核糖核苷酸x个,尿嘧啶核糖核苷酸y个,从ss

(+)RNA复制到(+)RNA的过程中,消耗胞嘧啶核糖核苷酸________个。(3)新冠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随血液循环到达体温调节中枢________,引起发烧。(4)研究

表明吸烟会引起肺部细胞ACE2的表达显著增加,重度吸烟者比不吸烟者肺部细胞膜表面ACE2多55%,因此,抽烟更________(填“容易”或“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现腹泻、眼结膜红肿、睾丸刺痛症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磷脂、蛋白质(2).信息交流(3).新冠病毒的RNA(4).n-x-y(5).效应B细胞(6).下丘脑(7).容易(8).消化道细胞、眼结膜细胞、睾丸细胞表面有ACE2分布【解析】【分析】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

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详解】(1)由题意“病毒外有包膜,这层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包膜还含有病毒自身的糖蛋白”,可知病毒外包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蛋白质,糖蛋白S可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蛋

白结合体现了膜的信息交流功能。(2)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故子代病毒的遗传性状由RNA决定,由于从ss(+)RNA复制到(+)RNA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次RNA复制,若ss(+)RNA含有n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核糖核苷酸x个,尿嘧啶核糖核苷酸y个,则该RNA含有G+C的数量为(n-x-y

),第一次复制消耗的胞嘧啶核糖核苷酸数与ss(+)RNA中的鸟嘌呤核糖核苷酸数相等,而第二次复制消耗的胞嘧啶核糖核苷酸数与ss(+)RNA中的胞嘧啶核糖核苷酸数相等,所以两次复制共需要消耗胞嘧啶核糖核苷酸数为n-x-y个。(3)浆细胞能

产生特异性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随血液循环到达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引起发烧。(4)研究表明吸烟会引起肺部细胞ACE2的表达显著增加,重度吸烟者比不吸烟者肺部细胞膜表面ACE2多55%,由于新冠病毒的糖蛋白S可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从而使病毒识

别并侵入宿主细胞,因此,抽烟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现腹泻、眼结膜红肿、睾丸刺痛症状,可能的原因是消化道细胞、眼结膜细胞、睾丸细胞表面有ACE2分布。【点睛】本题以“新型冠状病毒”为载体,主要考查病毒的特点、免疫调节等相关知识,目的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

的理解与掌握,能够结合背景材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31.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

群落。下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其中A、B、C、D、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演替属于________演替。水草、A、B、C、D参与构成生态系统的________结构。B

、C之间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2)碳元素在水草、A、B、C、D、E间以________形式传递。若将D的食物比例由B∶C=2∶1调整为1∶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D获得同样的能量消耗的B是原来的________倍。假设A摄入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

吸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由A流入B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3)湿地生态公园的人工湖泊从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长着芦苇、浮萍和金鱼藻等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4)图中占据不止一个营养级生物类群有________。若B代表蛙类,

D代表猛禽,请写出可代表C的2类不同纲的生物:________________。【答案】(1).次生(2).营养(3).捕食(4).有机物(5).1.375(6).(a-b)×20%或(c+d)×20%(7).水平(8).D(9).蛇类、肉食性鱼类、鼠类(任写其中两类)【解析】【分析

】1、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做初生演替。例如,在冰川泥、裸岩或沙丘上开始的演替。在原有植被随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

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例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2、分析图示可知,A、B、C、D为各级消费者,E为分解者。【详解】

(1)由分析可知,该公园生物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C以B为食,故B与C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2)碳在生态系统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由题干信息可知,D获得的能量相同,设D增重为X,能量传递效率按10%

计算,当D的食物比例为B∶C=2∶1时消耗的B为2/3X×10+1/3X×10×10=40X,当D的食物比例为B∶C=1∶1时消耗的B为1/2X×10+1/2X×10×10=55X,则D改变取食比例后消耗的B是原来的55X/40X=1.375

倍。由题干信息可推知,A的同化量可表示为a-b或c+d,由于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B最多能获得A同化量的20%,即(a-b)×20%或(c+d)×20%。(3)由于地形的变化,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长着芦苇、浮萍和金鱼藻等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4)据图分析可知D

同时占有第四、第五营养级。若B代表蛙类,D代表猛禽,可代表C的2类不同纲的生物可以为以蛙类为食的肉食性鱼类、蛇类或鼠类。【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对知识点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和综合运用能力。32.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

淀粉,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菌种菌落直径:C(mm)透明圈直径:H(mm)H/C细菌Ⅰ5.111.22.2细菌Ⅱ8.113.01.6(1)培养基一般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分,筛选淀粉分解菌时,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____

作为鉴定试剂。(2)实验结果看,细菌Ⅰ和细菌Ⅱ能否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细菌Ⅰ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下同),细菌Ⅱ________。(3)本实验中,H/C越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要以该固体培养基培养目标菌并对菌落进行计数,接种

时,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平板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平板________(填“倒置”或“正置”)。有些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要经过________处理,这种处理可以杀死丢

弃物中所有的微生物。【答案】(1).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2).碘液(3).能(4).能(5).淀粉分解菌分解淀粉的能力越强(6).稀释涂布法(7).倒置(8).灭菌【解析】【分析】培养基的

营养构成:①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②不同培养基还要满足不同微生物对pH、特殊营养物质及氧气的要求;图示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培养法,菌种Ⅰ分解淀粉的能力更强。【详解】(1)培养基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等成分;筛选淀粉分解菌时,培养基中

应加入碘液作为鉴定淀粉的试剂;(2)由题图可知,菌落周围均出现了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说明细菌Ⅰ、Ⅱ均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水解淀粉;(3)本实验中,H/C越大,说明淀粉分解菌分解淀粉的能力越强;(4)若要以该固体培养基培养目标

菌并对菌落计数,应采用的方法为稀释涂布法;(5)用平板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平板倒置,防止水蒸气在培养皿盖上凝结倒流污染培养皿;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要经过灭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点睛】本题围绕筛选淀粉

分解菌的主题,考查学生关于筛选特定功能的细菌的相关知识,同时结合细菌的培养和培养基的配置,考查学生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33.甜蛋白是一种高甜度的特殊蛋白质。为了改善黄瓜的品质,科学家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一种甜蛋白基因成

功导入黄瓜细胞,得到了转基因植株。回答下列问题:(1)用农杆菌感染时,应优先选用黄瓜________(填“受伤的”或“完好的”)叶片与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共培养,选用这种叶片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农杆菌转化法通常适用于________植物。(2)若在转基因黄瓜中检测到这种甜蛋白,则表明该重组质粒中________已转移到植物细胞中且能够表达;用该转基因黄瓜的某一植株与多株非转基因植株杂交,发现子代中含甜

蛋白个体数与不含甜蛋白个体数之比均为1∶1,则说明甜蛋白基因已经整合到________(填“核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或“叶绿体基因组”)中。(3)检测发现,转入的甜蛋白基因在黄瓜细胞中表达效率很低,研究者推测不同生物对密码子具有不同的偏好,因而设计了与甜蛋白基因结合的两对引物(引物B

和C中都替换了一个碱基),并按如图方式依次进行4次PCR扩增,以得到新的蛋白A基因。①这是一种________技术。②图中所示的4次PCR都涉及到引物的选择,其中PCR1选择的引物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PCR2选择的引物是_

_______。A.引物AB.引物BC.引物CD.引物D(4)假设某种转基因作物因为受到病毒感染而减产,若要以该转基因作物的丛芽、胚状体为材料获得脱毒苗,则脱毒苗具备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因此品质好,产量高。【答案】(1).受伤的(2).叶片伤口处的细胞释放出大量酚类

物质,可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3).双子叶和裸子(4).甜蛋白基因(5).核基因组(6).定点诱变(7).AB(8).CD(9).不带病毒【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

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

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由于叶片伤口处的细胞释放出大量酚类物质,可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因此用农杆菌感染时,应优先选用黄瓜受伤的叶片与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共培养。农杆菌转化法通常适用于双子叶和裸子植物。(2)若在转基因黄瓜中检测到这种甜蛋白,则表明该重组质

粒中甜蛋白基因已转移到植物细胞中且能够表达;用该转基因黄瓜的某一植株与一株非转基因植株杂交,发现子代中含甜蛋白个体数与不含甜蛋白个体数之比为1:1,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则说明甜蛋白基因已经整合到核基因组中。(3)①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经过4次PCR技术后获得了新的基因,这是一

种定点的基因突变技术。②研究者推测不同生物对密码子具有不同的偏好,因而设计了与蛋白A基因结合的两对引物(引物B和C中都替换了一个碱基),因此4次PCR应该分别选择如图所示的引物:如下表所示(4)脱毒苗不携带病毒而使得产品品质好产量高。【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

的概念及操作步骤,能根据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归纳基因工程的概念。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