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生物试题.doc,共(29)页,740.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ccefa7509a1f065a62073a0d3cfd3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模块阶段测试试题(2020.06)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孟德尔成功揭示出两大遗传定律的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选用自花传粉的豌豆作实验材料,豌豆各品种之间有稳定的、易区分的性状B.在分析生物性状时,
首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进行研究,然后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C.先研究基因的行为变化,后研究性状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现象,从中找出规律D.科学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创设了测交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从中找出了规
律【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
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
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自然条件下均为纯种,豌豆各品种之间有稳定的、易区分的性状,便于应用统计学准确统计,A正确;B、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首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进
行研究,再对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进行研究,这是孟德尔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正确;C、孟德尔时代还没有基因一词,孟德尔先研究性状分离现象,再提出假说,C错误;D、孟德尔采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即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并设计新实验(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这是孟德尔遗传
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D正确。故选C。2.下列有关孟德尔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C.按照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自交子代
基因型有16种D.按照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答案】D【解析】【分析】1、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
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详解】A、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所以其遗传定律不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A错误;B、孟德尔遗传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C、按照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AaBbCcD
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4=81种,C错误;D、按照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23=8种,D正确。故选D。3.家兔的毛色黑色(A)对褐色(a)为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雄兔的基因型,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A.多只纯种黑毛雌兔B.多只褐毛雌兔C.多只杂种黑毛雌兔D.A、B、C都不对【答案】B【解析】【分析】测交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
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详解】由于家兔毛色黑色对褐色为显性,若要判断黑毛雄兔的基因型应选择测交的方法,即让该黑毛雄兔与多只褐毛雌兔进行杂交,产生足够多的后代,然后通过后代的表现型确定黑毛雄兔的基因型,若后代全部表现为黑毛兔,说明待检的黑毛雄兔是纯合
子;若后代中有黑毛兔和褐毛兔,则说明待检的黑毛雄兔为杂合子,因此,B正确。故选B。4.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橙红色。下列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中不能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是()A
.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橙红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答案】A【解析】【分
析】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伴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配子中只存在等位基因中的其中一个。杂合子的测交和杂合子的配子种类能够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实质。【详解】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
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由于表现型只有一种,故无法证明基因的分离定律,A符合题意;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橙红色,说明F1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能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B不符合题意;C、F1产生的花粉遇
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说明F1产生了两种配子,比例为1∶1,所以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C不符合题意;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由于与F1测交的个体为
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所以可推出F1能够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故能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实质的理解及对杂种子一代的验证。5.下列有关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
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2的遗传物质B.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有多种表现型,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
各占一半【答案】C【解析】【分析】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两次细胞质分裂不均等,导致初级卵母细胞中的细胞质大部分进入卵细胞。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都是卵细胞提供的。【详解】A、每个卵细胞继承
了体细胞的细胞核中1/2的遗传物质,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4的遗传物质,A错误;B、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没有进入卵细胞,B错误;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
此,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有多种表现型,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C正确;D、受精卵细胞核中的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但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D错误。故选C。6.下列关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子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B.杂合子自交后代
全是杂合子C.两种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D.两种杂合子杂交的后代全都是杂合子【答案】A【解析】【分析】纯合子是指在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如AA(aa),杂合子是指在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遗传因子组成不相同的个体,如
Aa;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详解】A、纯合子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不发生性状分离,A正确;B、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B错误;C、两种纯合子杂交后代可能是杂合子,如AA×aa,C错误;D、两种杂合子杂交的后代全可能出现
杂合子,也可能出现纯合子,如Aa和Aa,后代出现AA、Aa和aa,D错误。故选A。7.关于染色体和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细胞内的所有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C.萨顿推理出基因在
染色体上的依据是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具有平行关系D.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思想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答案】B【解析】【分析】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详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
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细胞内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B错误;C、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现象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D、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
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B。8.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
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答案】C【解析】格里菲思证明了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够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但没有提出转化因子是什么,A错误;艾弗里没有利用小鼠,是将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中培养,根据菌落特征进行判断,证明了DNA是遗传物
质,B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细菌,C正确;32P标记亲代噬菌体的DNA,复制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有的带有32P标记,有的不带有32P标记,D错误。【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
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要求学生理解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9.下列关于DNA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G与C这一对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越大B.碱基排列顺序的千
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D.亲子代DNA分子结构相对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DNA复制的准确进行【答案】C【解析】【分析】1、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
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DNA精确复制的保障条件:(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2)碱
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精确地进行。【详解】A、由于C-G之间有3个氢键,A-T之间有2个氢键,因此DNA分子中G与C这一对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越大,A正确;B、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B正确;C、
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2个磷酸基团和1个碱基,只有每条链末端的一个脱氧核糖只连接1个磷酸基团和1个碱基,C错误;D、亲子代DNA分子结构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DNA复制的准确进行,D正确。故选C。10.下
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
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可能会由于营养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导致身高不同,反之,基因型不同的两个人,也可能因为环境因素导致身高相同,A正确;在缺光的环
境中,绿色幼苗由于叶绿素合成受影响而变黄,B正确;O型血夫妇的基因型均为ii,两者均为纯合子,所以后代基因型仍然为ii,表现为O型血,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正确;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是由于亲代是杂合子,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
错误。【点睛】结合“基因型+环境=性状”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时,注意各项描述个体间的异同是基因型决定的,还是环境变化引起的。11.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
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一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B.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一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C.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
则有一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一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答案】C【解析】【分析】四分体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染色体、4条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复制后,基因也随之加倍,有2个A
和2个a、2个B和2个b,若2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1个四分体中将出现4个黄色和4个绿色荧光点,若2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每个四分体中将出现2个黄色或2个绿色荧光点。【详解】A.A、a被标记为黄色,B、b被标记为绿色,若这2对基因在1对
同源染色体上,则一个四分体中同时有黄色和绿色荧光,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A错误;B.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一个四分体中只出现一种荧光,出现2个黄色或2个绿色荧光点,B错误;C.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一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
绿色荧光点,C正确;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黄色和绿色荧光分别位于2个四分体中,一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或2个绿色荧光点,D错误。12.如图是某动物(2n=8)细胞分裂后期的细胞图像,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
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B.该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图示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变异造成的D.该动物的生殖细胞内可能有5条染色体或3条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细胞染色体数目是10条,着丝点分裂,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正常体细胞是8条染色体,此细胞一极有5条染色体,说
明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细胞均等分裂,可能是精子形成过程中的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极体,由于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所以此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该细胞可能是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A正确;B、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
开,导致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多了两条染色体,故该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C、图示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变异造成的,C正确;D、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所以该动物的异常生殖细胞内
有5条或3条染色体,D正确。故选B。13.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
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A
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分析一下各种基因型对应的表现型:当基因型为3/64的A-bbdd时,毛色为褐色;当基因型为9/64的A-B-dd时,毛色为黑色;其余基因型均为黄色,比例
为52/64。【详解】F2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数量的和为64,可以推出F1产生雌雄配子各8种,即F1的基因型为AaBbDd,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应是三杂合子,然后观察选项D、AAbbDD×aaB
Bdd,或AABBDD×aabbdd符合条件。故选D。14.如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
例是1:1:1:1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D.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答案】ABC【解析】【详解】A、甲(AaBb)×乙(aabb),属于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A正确;B
、甲(AaBb)×丙(AAbb),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且比例为1:1:1:1,B正确;C、丁(Aabb)自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且比例为1:2:1,C正确;D、A与a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发
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D.15.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②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B.图中属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有①③⑤C.图示5个细胞均具有
同源染色体D.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均含有4条染色体【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
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详解】A、根据图④的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的性别是雄性,图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
精细胞,A正确;B、体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图中属于有丝分裂过程的有③⑤,B错误;C、②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D、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内含有8条染色体,D错误。故选A。16.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如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A.三对等位
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B【解析】【详解】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
裂后期,即初级精母细胞中,A错误;B、由于Ab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aBd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由于染色体上B和b所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最终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bD、ABD、aBd、aBd四种精子,B正确;C、B(b)与D
(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遗传规律以及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的时
期。17.某植株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1∶1),则生物A.一定含有一对等位基因B.一定不含有等位基因C.不可能含有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D.一定产生两种数量比值相等的配子【答案】D【解析】【分析】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类型之间的交配,
主要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测定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详解】AC、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此生物的该性状不一定只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也可能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多对等位基因控制,A错误,C错误;B、由于植株的测交后代
中有两种表现型,所以该生物一定含有等位基因,B错误。D、测交后代的种类及比例取决于生物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测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表明该生物能产生两种配子,而且比例为1:1,D正确。故选D。18.下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
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3、4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C.染色体1与2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D.染色体1与3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答案】C【解
析】【分析】图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且发生了联会,故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期;图示细胞染色体数与体细胞同;到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1与2会分离;据自由组合定律,1既可以与3、也可以与4组合进入子代细胞。【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错误;B
、图中细胞的染色体和四分体的数目分别是8和4,B错误;C、染色体1和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相互分裂,C正确;D、染色体1和3是非同源染色体,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染色体1和3可能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而不是必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D错
误。故选C。19.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9蓝∶6紫∶1鲜红。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鲜红色植株的花粉受粉,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A.2紫∶1鲜红B.2鲜红∶1蓝C.1鲜红∶1紫D.3紫∶1蓝【答案】A【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9蓝∶6紫∶1鲜红,说明蓝色为双显性个体,鲜红为双隐性个体,而紫色植株为单显性个体。【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的纯合子杂交,F1为双杂合,只表现一种性状,
自交结果F2为9蓝∶6紫∶1鲜红,孟德尔遗传实验中F2为9∶3∶3∶1,可推断双显性(9)表现为蓝色(设为A_B_),而单显性(3+3)均表现为紫色(设为A_bb或aaB_),双隐性(1)表现为鲜红色(a
abb)。则F2中紫色植株(1/6AAbb、1/3Aabb、1/6aaBB、1/3aaBb)与鲜红色植株(aabb)杂交,其子代基因型为1/3Aabb、1/3aaBb、1/3aabb,其中Aabb、aaBb表现为紫色,aabb
表现为鲜红色,比例为2∶1。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试题为目前高频考点,在选择题、综合题中都经常出现。解答本类题目熟悉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9∶3∶3∶1是关键。20.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减数分裂
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等位基因一般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由图可知等位基因G、g和H、h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详解】A、A项中两个细胞
大小相等,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条染色单体上有由DNA复制而来的两个相同的基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A正确;B、B项中两个细胞大小也相等,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与A项细胞不同的原因是非同源染
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的方式不同,产生了基因组成为ggHH、GGhh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C、C项中4个细胞大小相同,为4个精细胞,两两相同,C正确;D、D项中虽然4个大小相同的精细胞也是两两相同,但是每个精细胞中
不能出现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D错误。故选D。21.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不考虑质D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C.乙图中AB段细胞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D.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答案】C【解析】【分析】甲图AB段表示DNA复制,BC段表示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乙图:AB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
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BC段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CD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详解】甲图中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错误;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可能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B错误;乙图中AB段表示减数第二次
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C正确;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或与体细胞相同,D错误。故选C。22.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图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选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亲本黑蛇和橘红蛇基因型分别为BBoo、bbOOB.F1的基因型全部为BbOo,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C.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6D.让F1花纹蛇与杂合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1/8【答
案】C【解析】【分析】根据图解可以判断各表现型的基因型,黑色(B_oo)、橘红色(bbTO_)、花纹蛇(B_O_)、白色(bboo)。题干中“选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由此就可判断亲本的基
因型。【详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亲本纯合黑蛇的基因型为BBoo,亲本纯合橘红蛇的基因型为bbOO,A正确;B、纯合的黑蛇BBoo与纯合的橘红蛇bbOO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的基因型全部为BbOo,表现型全部
为花纹蛇,B正确;C、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占9/16,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C错误;D、杂合的橘红蛇的基因型为bbOo,所以让F1花纹蛇BbOo与杂合的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2×1/4=1/8,D正确。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23.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小鼠毛皮遗传的研究中,做了以下杂交实验:实验一:黑鼠×黑鼠→黑鼠3497只,无黄鼠后
代实验二:黄鼠×黑鼠→黄鼠2378只,黑鼠2398只,比例约为1∶1实验三:黄鼠×黄鼠→黄鼠2396只,黑鼠1235只,比例约为2∶1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小鼠毛皮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侓B.小鼠毛皮的黑色对黄色为显性C.小鼠中不存在黄色
纯种个体D.小鼠中不存在黑色纯种个体【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分析,实验一中黑鼠与黑鼠杂交后代全为黑鼠,则黑鼠极有可能是纯种,且黑色为隐性;根据实验三两只黄鼠之间杂交后代中有黑鼠出现,说明鼠毛色黄色对黑色为显性,结合后代中
黄鼠与黑鼠的比例接近2∶1,可推测,黄鼠中显性纯合子可能存在致死情况。【详解】A、小鼠毛皮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侓,A错误;B、由分析可知,小鼠毛皮的黄色对黑色为显性,B错误;C、结合实验三的杂交结果,可推测出小鼠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的情况,因此该小鼠群
体中不存在黄色纯种个体,C正确;D、小鼠中的黑色个体均为纯种,D错误。故选C。24.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
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答案】D【解
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已知Tt、Rr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题.根据F1中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推测两亲本的基因型,再进一步解题。【详解】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
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性状也发生自由组合,因此后代中会出现:高杆抗病、高杆感病:矮秆抗病、矮杆感病四种表现型,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亲代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T_R_,F1中高秆:矮秆=3:1,说明两亲本都是
Tt;抗病:感病=3:1,说明两亲本都是Rr,因此两亲本两对性状的基因型都是TtRr,因此后代群体中基因型种类=3×3=9种,B正确;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TTRR×ttrr→TtRr或TTrr×ttRR→TtRr获得,C正
确;由B项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均为TtRr,D错误。【点睛】注意:本题题干缺少“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信息。25.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Ⅱ-5与Ⅱ-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D.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5和6正常但11号患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据此分析。【详解】A、由图
示可知,Ⅱ-5与Ⅱ-6不患病,而Ⅲ-11患病,所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A错误;B、不论该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伴性遗传病,Ⅱ-5均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B正确;C、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Ⅱ-5与Ⅱ-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若该病是伴性遗传病,Ⅱ-5与Ⅱ-6
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C错误;D、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子代男女患病概率相等,D错误。故本题选B。26.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
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A.雌∶雄=1∶1B.雌∶雄=1∶2C.雌∶雄
=3∶1D.雌∶雄=4∶1【答案】D【解析】【详解】按题意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若卵细胞含Z染色体,则三个极体分别含Z、W、W染色体,卵细胞与其中之一结合后的情况是ZZ(雄)∶ZW(雌)=1∶2;第二种情况是若卵细胞含W染色
体,则三个极体分别含W、Z、Z染色体,卵细胞与其中之一结合后的情况是WW(不存活)∶ZW(雌)=1∶2。故综合两种情况,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雌∶雄=4∶1。故选D。27.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
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F1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②♀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灰身白眼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B.由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
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16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8【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分析,对于灰身和黑身这一对相对性状来说,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后代雌雄都是灰身,说明灰身为显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对于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说,正反交后
代雌雄表现型不同,且雌性亲本为红眼时,后代全为红眼,可判定红眼为显性,且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用A/a表示控制灰身和黑身的基因;B/b表示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根据表格中后代的表现型,可知组合①的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
bY;组合②的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详解】A、由分析可知,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A正确;B、根据组合②子代的性眼色表现与性别有关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C、组合①中,F1
的基因分别为AaXBXb和AaXBY,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1/4AA×1/2XBXB=1/8,C错误;D、组合②中,F1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Y,F2中黑色白眼占1/4aa×1/2(XbY、XbXb)=1/8,D正确。故选C。2
8.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但并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的随机排列B.双链DNA分子中,单链中和双链间的相邻碱基通过氢键相连接C.每个DNA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等于磷酸数等于脱氧核苷酸数等于脱氧核糖数D.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
若含有3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30个鸟嘌呤【答案】B【解析】【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
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每个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都是特定的,具有特异性,A正确;B、DNA分子单链上的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B错误;C、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所以每个DNA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等于磷酸数等于脱氧核苷酸数等于脱氧核糖数,C正确;D、双链DNA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和嘧啶配对),且配
对的碱基彼此相等,因此一段双链DNA分子中,若含有30个胞嘧啶,会同时含有30个鸟嘌呤,D正确。故选B。29.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约有
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B.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C.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亲代是都是长翅,子代出现残翅,所
以双亲为杂合,即Bb×Bb,只考虑翅形,子代出现残翅的概率为1/4,而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则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2为残翅,说明亲本雌蝇为XRXr,雄蝇为XrY,因此双亲的基因型为BbXRXr×B
bXrY。【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A正确;已知双亲的基因型为BbXRXr×BbXrY,则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3/4×1/2=3/8,B错误;雌雄性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都占1/2,C正
确;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其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也是bbXrXr,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单独考虑两对相对性状,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判断亲本的相关基因型,并对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进行预
测。30.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的切入点在“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
白花为302株”上,相当于测交后代表现出1∶3的分离比,可推断该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设相关基因为A、a和B、b,则A_B_表现为红色,A_bb、aaB_、aabb表现为白色,【详解】A、据分析可知,F2中白花植株中有纯
合体和杂合体,A错误;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B错误;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错误;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31.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
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细胞①与细胞③
相比较,除细胞大小外,图中显示还有哪些明显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细胞中,细胞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______种基因型的细胞,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①③②(2).卵细胞和极体(3).①有同源染色体,③无同源染色体,且③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4).①初级卵母(5).1(6).AB或Ab或aB或ab【解析】【分析】根据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和行为可判断:①为减数第一
次分裂中期,②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详解】(1)分析细胞分裂图,①同源染色体对称分布在赤道板上,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②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所以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②。由于②的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的
,所以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的细胞是卵细胞和(第二)极体。(2)细胞①是初级卵母细胞,与细胞③次级卵母细胞相比较,①有同源染色体,③无同源染色体,且③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3)一般来讲,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该动物的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
①初级卵母细胞中,正常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相同的基因,所以细胞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两个基因型相同(即1种基因型)的子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B或Ab或aB或a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意在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2.回答下列遗传学问题:(1)
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A、a表示,果色用B、b表示、室数用D、d表示。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和____________两个纯合亲本
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F1自交得到F2,如果F2的表现型有_______种,且它们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三
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2)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③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
体交换。)如果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答案】(1).抗病黄果少室(2)
.aaBBdd和AAbbDD(3).8(4).27∶9∶9∶9∶3∶3∶3∶1(5).让①和②杂交、①和③杂交、③和②杂交。得到的子一代均为两对基因杂合和一对基因为显性纯合子的个体,让F1自由交配获得F2,若均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则每
组中杂合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此类推,①和②杂交组证明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①和③杂交组证明E/e、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③和②杂交组证明A/a、E/e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由此证明,
三对基对同源染色体上。反之,则不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解析】【分析】证明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植物常用自交法进行验证,根据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结果,若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则该性状的遗传符
合分离定律,根据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结果,若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题意分析,若要研究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
E)与斑翅(e)这三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设计①×②、②×③、①×③三个杂交组合,分别得到F1,让F1个体自由交配获得F2,若各杂交组合的F2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不是分别位于三对
染色体上。【详解】(1)现有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相关基因分别用A、a表示,B、b表示、和D、d表示。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通常的做法是选择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这里选用表现型
为感病红果多室和抗病黄果少室的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若F1表现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抗病对感病、红果对黄果、少室对多室为显性,据此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dd(感病红果多室)和AAbbDD(抗病黄果少室)。让F1自交得到F2,
如果F2的表现型有8种,且它们的比例为27∶9∶9∶9∶3∶3∶3∶1,则这三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2)有某种昆虫的性状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三个纯合品系:①AAbbE
E、②aaBBEE、③AABBee来证明三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设计实验如下:若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三对基因有两对或者三对连锁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则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题意显示A/a、B/b、E/e三对基因都位于
常染色体上,所以我们不用考虑正交、反交,在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的情况下,让①和②杂交、①和③杂交、③和②杂交。得到的子一代均为两对基因杂合和一对基因为显性纯合子的个体,让F1自由交配获得F2,若均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则每组中杂合的两对
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此类推,①和②杂交组证明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①和③杂交组证明E/e、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③和②杂交组证明A/a、E/e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由此证明,三对基对同源染色体上。反之,则不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点
睛】熟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判断方法和适用对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根据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来设计实验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33.已知果蝇的刚毛对截刚毛(刚毛变短)为显性,受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请回答下列问
题:(1)用截刚毛雄果蝇与刚毛雌果蝇杂交,根据后代的表型并不能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只写出遗传图解即可)(2)写出两个根据后代的表型就能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杂交组合?
并预期杂交结果?①: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预期杂交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预期杂交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XaXa×XAY(3).雌果蝇全为刚毛,雄果蝇全为截刚毛(4).XAXa×XAY(5).雌果蝇全为刚毛,雄果蝇中截刚毛∶刚毛=1∶1【解析】【分析】已知果蝇的刚毛对截刚毛(刚毛变短)为显性,受X染色体上的一对
等位基因(A/a)控制。所以刚毛雌蝇的基因型为XAXA、XAXa,刚毛雄蝇的基因型为XAY,截刚毛雌蝇的基因型为XaXa,截刚毛雄蝇的基因型为XaY。【详解】(1)截刚毛雄蝇的基因型为XaY,刚毛雌蝇的基因型为XAXA、XAXa,用截刚毛雄果蝇与刚毛雌果蝇杂交,后
代的表现型与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相同,所以不能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判断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具体情况可用如下遗传图解说明:(2)若要根据后代的表型就能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需要子代的表现型在雌雄之间存在差异,可选
如下杂交组合:①:杂交组合XaXa×XAY,预期杂交结果为雌果蝇全为刚毛,雄果蝇全为截刚毛。②:杂交组合XAXa×XAY,预期杂交结果为雌果蝇全为刚毛,雄果蝇中截刚毛∶刚毛=1∶1。【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考查伴性遗传规律的应
用和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方法。根据F2中雌雄个体的不同表现可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及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34.基于下图表示的DNA的结构和生理过程,回答问题:(1)图中显示,DNA的结构是由两条链按_____
____的方式盘旋而成的________结构。(2)图中显示的生理过程所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图显示DNA复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
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
个DNA分子是双链D.经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4)该生理过程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反方向平行(2).双螺旋(3).解旋酶和DNA聚合酶(4).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5).D(6).DN
A分子经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解析】【分析】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DNA
的复制: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过程: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
,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DNA的结构是由两条链按反方向
平行的方式盘旋而成双螺旋结构。(2)图中显示的生理过程为复制,该过程所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图中能显示DNA复制过程的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3)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前一比值不同,而后一比值相同,A错误;B、前一个比值越大,说明A和T形成的碱
基对在双链DNA分子中越多,由于A和T之间有两个氢键,而G和C之间有三个氢键,因此前一个比值越大的双链DNA分子稳定性越低,B错误;C、双链DNA分子中的后一个比值恒为1,与两个比值是否相同无关,当两个比值相同时,不能决定这个DNA是双
链还是单链,C错误;D、图中复制过程得到的DNA分子依然为双链DNA,因此后一比值等于1,D正确。故选D。(4)由于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进行,这样保证了新复制产生的两个DNA分子包含了相同的遗传信息,经复
制产生的两个DNA分子随分裂过程进入到子细胞中,这样,DNA分子经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点睛】熟知DNA复制的过程以及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DNA复制的意义和特点也是本题的考查点。35.果蝇的性别决定方
式为XY型,图中甲、乙分别为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果蝇的灰身(A)与黑身(a)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A、a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红眼(B)与白眼(b)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B、b仅位于X染色体上。请据图回答:(1)据图判断,果蝇的体细胞中有______个染色体组。正常
情况下,含有两个Y染色体的细胞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和________(填“初级”或“次级”)精母细胞。(2)乙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该果蝇能产生________种类型的雄配子。(3)基因A、a在遗传时遵循______
___定律。甲、乙果蝇杂交后代的体色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灰身后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4)甲、乙果蝇杂交,后代中出现黑身白眼雌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1)
.2(2).次级(3).AaXBY(4).4(5).基因分离(6).灰色∶黑身=3∶1(7).2/3(8).0【解析】【分析】甲图性染色体组成为XX,所以为雌性个体,而乙图性染色体组成为XY,是雄性个体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B、b和Ⅱ号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判断染色体组数,可通过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条数,和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个数来判断。【详解】(1)染色体组的个数关键看同源染色体的条数,据图判断,果蝇的体细胞中每对同源染色体均有两条,故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正
常情况下,Y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细胞中将出现两条Y染色体,因此含有2条Y染色体的细胞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2)由图可知,乙果蝇的基因型AaXBY,正常情况下,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
组合定律,因此该果蝇能产生2×2=4种类型的雄配子。(3)基因A、a在遗传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果蝇的灰身(A)与黑身(a)是一对相对性状,甲(Aa)、乙(Aa)果蝇杂交后代有1/4AA、1/2Aa、1/4a
a,因此后代的体色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色∶黑身=3∶1,在灰身后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2/3。(4)甲(AaXbXb)、乙(AaXBY)果蝇杂交,后代中不会出现黑身白眼雌果蝇(aaXbXb)。【点睛】本题以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和基因分布图为载体,考查了伴性遗传和遗
传定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能够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