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选择性考试)专题强化练: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 含解析.docx,共(16)页,338.672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c7a8d11b5632f01fc93c3eda30e0e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强化练(七)一、单选题1.(2020·湖北4月线上调研)群落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够表现出群落中所有植物种类的样方的最小面积。调查群落丰富度时,通过改变样方大小确定群落最小面积,进而判断群落类型,是研究群落的常用方法。如图为三类群落物种数目的调查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群落丰富度随样方面积的增大而不断增大B.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宜用标志重捕法C.群落最小面积越大的群落,丰富度往往也越大D.宜选用50×50m2群落最小面积调查常绿阔叶林的丰富度解析:在一定范围内,群落丰富度随样方面积的增大而不断增大,超过一定样方面积后,丰富度不再增加,A错误;统计热
带雨林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法,不宜用标志重捕法,B错误;据图分析可知,群落最小面积越大的群落,丰富度往往也越大,C正确;宜选用20×20m2群落最小面积调查常绿阔叶林的丰富度,D错误。答案:C2.(2020·重庆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下列关于种群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均是估算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C.呈“S”型增长的种群在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D.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物种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解
析: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A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不断发生改变,基因频率也会发生改变,B正确;“S”型增长的种群在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达到稳定,增长速率为0,C正确;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该优势种的种群密度,而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D错误
。答案:D3.(2020·潍坊三模)下列关于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等B.引入到新环境的种群,一定时间内都会呈“J”形增长C.群落演替过程中,早期出现的种群在未来成熟的群落中不会出现D.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地和裸岩
,是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意味着种群数量趋于稳定,而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可推测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等,A正确;引入到新环境的种群,如果该种群能够适应该环
境调节,则在一定时间内会呈“J”形增长,B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早期出现的种群在未来成熟的群落中依然可能会出现,但不是优势种,C错误;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地和裸岩,这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群落)分布不同,
这不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D错误。答案:A4.(2020·深圳二模)种植过大片草莓的农田。闲置多年后,被木本植物覆盖。成片的草莓不见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农田朝着木本植物方向进行初生演替B.光照在该农田的演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演替就是
一种生物替代另一种生物的过程D.草莓消失的主要原因是被次级消费者捕食解析:草莓农田闲置后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该农田朝着木本植物方向进行次生演替,A错误;木本植物争夺阳光的能力更强,光照在该农田的演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B
正确;演替是指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C错误;草莓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与木本植物在争夺阳光、空间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而逐渐被淘汰,D错误。答案:B5.(2020·岳阳二模)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平腹小
蜂可把卵产在荔枝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代代如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捕食关系B.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不存在着信息交流C.平腹小蜂、荔枝椿象、荔枝和龙眼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D.荔枝椿象和平腹小蜂数量保
持相对平衡受负反馈调节影响解析:平腹小蜂把卵产在荔枝椿象的卵内,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寄生关系,A错误;平腹小蜂把卵产在荔枝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代代如此,说明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着信息交流,B错误;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平
腹小蜂、荔枝椿象、荔枝和龙眼所生活的区域还有其他生物种群,它们全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错误;当荔枝椿象数目增多时,平腹小蜂数量也会增多,而平腹小蜂数量的增加又会导致荔枝椿象数目减少,它们之间存在
着负反馈调节,D正确。答案:D6.(2020·常德一模)科学家在新西兰某无鼠的小型岛屿上投放某种家鼠以研究某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一段时间后,调查该家鼠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如下表: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N(估算家鼠数)3143744686869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2月鼠群的年龄组成为
增长型B.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家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C.1—5月,家鼠种群数量上升说明该岛屿群落的丰富度增加D.5—7月,该小岛所能维持的鼠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解析:由表格分析可知,2月份到3月
份,鼠群数量在增加,说明2月鼠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正确;根据数据分析,家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在5月到7月小岛所能维持的鼠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即K值,B、D正确;丰富度是指物种的数目,1—5月,家鼠种群数量上升,不是丰富度,C错误。答案:C7.(2020·湖北黄冈
中学适应性考试)两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食物链中的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如甲图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经过一段时间后,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如乙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a、b、c代表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B.图中a营养级各种生物之间紧密联系,不具有竞争关系C.图中所示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但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D.图中b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c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解析:生物群落应包括此区域的全
部生物,A错误;同一营养级不同种生物间有竞争关系,B错误;丰富度是指生物的种类数,从图中可知,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有较大变化,生物种类没有变化,C正确;第一营养级a生物获得能量最多,最高营养级生物c获得的能量最少,D错误。答案:C
8.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物的种间关系会发生改变B.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与被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C.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有利于提高生物对资源的利用率D.可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来表示种群密度解析:群落演替的过程物种多样性越来越复杂,新出现的物种与其他原有物种之间可能会形成新的种间关系,故其中的生物的种间关系会发生改变,A正确;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能体现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如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
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B正确;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上呈镶嵌分布,有利于提高生物对资源的利用率,C正确;种群必须是同一自然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集合
,杂草不是同一物种,不能构成一个种群,故不可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种群密度,D错误。答案:D9.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
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D.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解析:图中Ⅱ、Ⅲ和Ⅳ分别表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由生产
者、Ⅱ和Ⅲ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A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①过程固定的能量,B错误;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①过程,C错误;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过程①和由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的过程⑦⑧均以CO2的形式进行,碳在生
物群落内的流动过程②③④⑤⑥都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D正确。答案:D10.(2020·郑州外国语学校第八次调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目前已退耕还湿46万多亩。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A.湿地生态系统可因地制宜建设成公园做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这是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体现B.随着退耕还湿的推进,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增加,这是由于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发生了适应性变异更加适应环境的结果C.水府庙湿地公园中的刁子鱼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自身同化能量的一部分D.湿地生态系统
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农田生态系统,是由于湿地中生物的数量更多解析:湿地生态系统可因地制宜建设成公园作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这是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体现,A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能产生适应性变异,B错误;水府庙湿地公园中的刁子鱼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
能量,不属于自身同化能量的一部分,C正确;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农田生态系统,是由于湿地中生物的种类更多,D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1.(2020·江苏南京市、盐城市一模)下图甲为人工湿地示意图,
图乙中的Ⅰ和Ⅱ分别表示人工湿地上行池中养殖鲤鱼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丙表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内的能量流动简图。请分析回答问题:(1)湿地植物属于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上行池与下行池中的湿地植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2)图乙中,在点时,鲤鱼的数量达到K值。生态学上调查鲤鱼种
群数量常用的方法是。(3)图丙中,属于消费者的是。(4)流经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图丙中统计的外,还有中能量,按图丙所示能量计算,在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5)部分湿地植物可分泌一类特殊的化合物,吸引鸟类捕食害虫,这一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作用
。解析:(1)湿地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根据污水中成分含量的变化,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同地段,分别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即上行池与下行池中的湿地植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2)图乙中,在c点时,出生率
等于死亡率,鲤鱼的数量达到K值。鲤鱼体积较大,运动范围广,所以生态学上调查鲤鱼种群数量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3)图丙中,属于消费者的是D、C,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4)流经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
了图丙中统计的外,还有污水有机物中能量,按图丙所示能量计算,在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7×1051.5×106×100%=18%。(5)部分湿地植物可分泌一类特殊的化合物,吸引鸟类捕食害虫,这一现象体
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的作用。答案:(1)生产者水平(2)c标志重捕法(3)D、C(4)污水有机物18%(5)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2.(2020·梅州二模)塞罕坝自古就是一
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后因砍伐严重逐渐退化成草原荒漠。后来塞罕坝三代人无畏困难,创造绿色奇迹——“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100多年前塞罕坝森林遭到严重破坏,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后来经人类的努力得以恢复;随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恢复到
以前状态,这一过程在生态学上称为。(2)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对植物和动物的作用分别是。(3)恢复后的塞罕坝,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明显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昆虫蚕食植物时,植物会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茉莉酸)或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
物质等,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解析:(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草原群落会逐渐恢复到砍伐前的状态,为群落演替,属于群落次生演替。(2)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可以提高植物对阳光等环
境资源的利用,可以为动物提供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4)由题可知,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群落演替(2)提高了植物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3)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4)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3.(2020·山西太原市五中一
模)某果园生态系统,苹果树下进行了间种草菇的试验,利用高湿度、低风速等环境条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区别该群落与其它普通果园群落的重要特征是。(2)苹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
这种生产模式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3)草菇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长期间种草菇使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生态系统的能力将会增强,由此可知,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设计人工生态系统的意义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雄蚊可通过感知雌蚊煽动翅膀发
出的声波来辨别雌蚊的方位,该过程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体现出的作用是。请据此原理设计一个降低雄蚊种群数量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苹果小卷叶蛾幼虫是危害苹果的害虫,姬蜂是该虫的天敌。为研究苹果抵抗虫害的机制,某科研小组用丁原醇溶剂分别提取了苹果的挥发物A和受虫害后的苹果挥发物B,进行相关实验。实验中每组使用两种物质,每
组实验随机选取50只姬蜂,观察其对这两种物质的选择情况,结果如下表。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挥发物A对照物质挥发物B对照物质挥发物A挥发物B结果(只)35154371733实验中的对照物质是。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该果园生态系统中,在苹果树下进行了间种草菇试验。与普通果园群落相比,群落
的物种组成较丰富。(2)苹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这种生产模式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或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功能。(3)草菇是食用菌,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长期间种草菇使生态系统的
营养结构趋于复杂,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增强。这种农业生产的模式能提高能量利用率,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4)雄蚊可通过感知雌蚊煽动翅膀发出的声波来辨别雌蚊的方位,属于物理信
息,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该过程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鉴于这种行为信息,可以通过模拟雌蚊振动翅膀发出的声波,来吸引雄蚊达到灭雄的目的,从而降低种群的数量。(5)根据题意可知,“用丁原醇溶剂分别提取了苹果的挥发物A和受虫害后的苹果挥
发物B”,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可知,实验中的对照物质是丁原醇溶剂。分析实验结果,苹果能产生挥发性物质吸引姬蜂寻找食物;遭受虫害后,产生的挥发物B对姬蜂的吸引力更大,以避免虫害。答案:(1)群落的物种组成(2)物质循环(或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分解者自我调节提高能量利用率,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使
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4)信息传递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模拟雌蚊振动翅膀发出的声波,来吸引雄蚊达到灭雄的目的,从而降低种群的数量(5)丁原醇溶剂苹果能产生挥发性物质吸引姬蜂寻找食物;遭受虫害后,产生的挥发物B对姬蜂的吸引力更大,以避免虫害14.(20
20·成都市树德中学高考押题)下面是一草原生态系统,回答下列问题:(1)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中某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有一定的难度,这是因为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2)草原上适当的“地表火”会烧掉一些枯草,其实这有利于草原植被
的生长,请从物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近几年,在草原—水源带出现了某一种灌木,沿着水带地形条形分布,这种分布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吗?,理由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原中发现生活着一种珍贵的鸟,人们在草原100/hm2划定区域内进行了16年科研调查,统计其数量变化(单位:只/hm2)时间/年246810121416数量91106129169194221223222科研人员预测,若
没有特殊的情况发生,这种珍贵鸟的数量在16年后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由表分析这种预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单子
叶草本植物叶片一般呈条形或披针形,常常是丛生或蔓生,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因此在使用样方法调查时有一定难度。(2)生态系统中存在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经过分解可以返还到环境中,为生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燃烧使得枯草快速分解,加速物质循环过程
,为草原植被的生长提供无机盐。(3)沿着水源带分布的该灌木为一个种群,故该现象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而不是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4)根据数据,在第14~16年,鸟类的种群数量基本不变,可判断该值应为草原生态系统中这种珍贵鸟类的环境最大容纳量(K值);在环境条
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生物种群会维持在K值。故这种珍贵鸟的数量在16年后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为12~16年间,种群数量已接近环境最大容纳量(或K值)空间资源不发生变化,种群数量将相对稳定。答案:(1)丛生或蔓生的(2)烧掉的枯草加速物质循环,可以
为植被的生长提供无机盐(3)不是该现象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而不是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4)12~16年间,种群数量已接近环境最大容纳量(或K值),空间资源不发生变化,种群数量将相对稳定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
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