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内蒙古壮族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4)页,489.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c3f6c963cbaf6f1319717e172a17ba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化德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化学期中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Fe-56Al-27一、单选题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
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B.常温下浓硝酸与铝发生钝化,可用铝制容器存放浓硝酸C.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D.Mg可用于制造燃烧弹和照明弹等【答案】A【解析】分析:A.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B、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C、根据漂白液和漂白粉的
制取来分析;D.制造燃烧弹和信号弹需燃烧时有耀眼白光;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10-7~10-9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粒子直径大于100nm,故A错误
;B、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因此可用铝制容器存放浓硝酸,故B正确;C、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制漂白液,氯气和石灰乳反应能制得漂白粉,均为含氯的消毒剂,故C正确;D.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以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故D正确;故选A。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碳酸氢
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2+-332HCO+Ba+OH=BaCO+HO−B.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2-223CO+HO+2ClO=2HClO+COC.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3+-+32242Al+4NHH
O=AlO+4NH+2HOD.向2FeI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3+-222Fe+2I+2Cl=I+2Fe+4Cl【答案】A【解析】【详解】A.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假设NaHCO3物质的量为1mol,1mol-3HCO与1molOH-反应生成1mol水和1mol2-3CO,1m
ol2-3CO再结合1mol钡离子生成1mol碳酸钡,故离子方程式正确,故A正确;B.由于酸性:-233HCOHClOHCO>>,则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23=CO+HO+ClOHClO+HCO,故B错误;C.Al(OH)3不能与弱
碱反应,则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Al(OH)3,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3234Al+3NHHO=Al(OH)+3NH,故C错误;D.由于氧化性:3+22ClFeI>>,则足量氯气可以将2FeI完全氧化,则2+Fe与I-的物质的量之比应
为1:2,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2Fe+4I+3Cl=2I+2Fe+6Cl,故D错误;故选A。3.关于某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检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滴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在火焰上灼烧,产生黄色的火焰,则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K+D.加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答案】B【解析】【详解】A.若溶液中有亚硫酸根,加入B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亚硫酸钡,加稀硝酸,亚硫酸钡被氧化成硫酸钡,沉淀不消失,故A错误;B.能使硫氰化钾溶液变红的离子一定是铁离子,而加入硫氰化钾先不变红,后经氯气氧化才生
成铁离子,使硫氰化钾溶液变红,则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亚铁离子,故B正确;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在火焰上灼烧,产生黄色的火焰,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钠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钾元素,故C错误;D.加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SO32-、HCO3-等,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4.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Fe(OH)3
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③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④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缓慢过量的CO2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答案】C【解析】【详解】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所以向饱和碳酸钠溶
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后,溶液中会产生碳酸氢钠沉淀,但沉淀不溶解,故①符合;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首先胶体会发生聚沉现象,有沉淀生成;后氢氧化铁又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和可溶性的氯化铁
,所以沉淀又溶解,故②不符合;③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沉淀不溶解,故③符合;④石灰水和CO2反应,生成CaCO3沉淀,继续通入CO2,会与CaCO3反应生成可溶的Ca(HCO3)2,沉淀又溶解,所以出现先沉淀后溶解现象,故④不符合;故
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①③,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5.室温时,已知某溶液中,已电离的水的浓度为10-13mol/L,则在此溶液中肯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2-3KNaClSO、、、B.++
-2-34KNaNOSO、、、C.++-2-434KNHNOSO、、、D.+2+--3KMgNOCl、、、【答案】B【解析】【详解】室温时,已知某溶液中,已电离的水的浓度为10-13mol/L,说明水的电
离被抑制了,说明该溶液为酸溶液或碱溶液,A.若为碱溶液,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若为酸溶液,则H+与2-3SO能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故不一定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无论是酸溶液还是碱溶液,++-2-34KNaNOSO、、、之间均不发生反应
,故一定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C.若为酸溶液,离子之间均不发生反应,若为碱溶液,+4NH与OH-能发生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故不一定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若为酸溶液,离子之间均不发生反应,若为碱溶液,2+Mg与OH-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
镁沉淀,故不一定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有()①用10mL量筒准确量取稀硫酸溶液8.0mL;②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③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的是:用HNO2溶液作导电实验,灯泡很暗;④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后所
得溶液的浓度偏大;⑤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得Fe(OH)3胶体;⑥圆底烧瓶、锥形瓶、蒸发皿加热时都应垫在石棉网上;⑦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⑧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
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⑨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B【解析】【详解】①可用10mL量筒准确量取稀硫酸溶液8.0mL,①正确;②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其中的H+能使pH试纸先变红,HClO
使pH试纸后褪色,故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②错误;③灯泡很暗说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小,但不能证明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即不能证明电解质的强弱,③错误;④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④正确;⑤制备Fe(OH)3胶体
应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⑤错误;⑥蒸发皿加热时不需要垫石棉网,⑥错误;⑦加入过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Fe与NaOH溶液不反应,过滤可得到铁粉,⑦正确;⑧瓷坩埚中含有二氧化硅,在加热时能和氢氧
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不能用瓷坩埚熔化氢氧化钠固体,⑧错误;⑨乙酸具有酸性,能将水垢中的CaCO3、Mg(OH)2溶解而除去,⑨正确;正确的有①④⑦⑨,答案选B。7.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7.1gCl2与足量的铁反
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3NAB.17g甲基(—14CH3)中含有的质子数为8NAC.48gO2和O3的混合物含有的原子数为3NAD.100mL0.5mol/L的乙酸溶液中分子总数小于0.05NA【答案】C【解析】【详解】A.7.1gCl2的物质的量为0.1mol,氯气与铁反应只做氧化剂,与足量的铁
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A项错误;B.17g甲基(—14CH3)的物质的量为1mol,—14CH3中含有的质子数为9,所以17g甲基(—14CH3)中含有的质子数为9NA,B项错误;C.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单质,所以48gO2和O3的混合物含有的原子数为3NA,C项正确;D.乙酸
溶液中既有乙酸分子,又有水分子,无法计算分子总数,D项错误;选C。8.已知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
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B.反应①和反应③中均生成Br2,溴元素发生的变化相同C.反应②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③中1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答案】D【解析】【详解】A、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
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反应②中生成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B、反应①中Br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反应③中Br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溴元素发生的变化
不同,错误;C、反应②中,6molHCl中只有5mol被氧化,则被氧化与被还原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错误;D、反应③中lmol还原剂Cl2反应失去10mol电子,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正确。答案选D。
9.下列离子组在给定条件下离子共存判断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选项条件离子组离子共存判断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滴加氨水Na+、Al3+、Cl-、NO3-不能大量共存,Al3++3OH-=Al(OH)3↓B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2mol•L-14NH+、Na+、3
NO−、Cl-一定能大量共存4NH++H2O⇌NH3•H2O+H+CpH=1的溶液Fe2+、Al3+、24SO−、4MnO−不能大量共存,5Fe2++4MnO−+8H+=Mn2++5Fe3++4H2OD通
入少量SO2气体K+、Na+、ClO-、24SO−不能大量共存,2ClO-+SO2+H2O=2HClO+23SO−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但加入氨水生成沉淀,由于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发生Al3++3NH3·H2O═Al(
OH)3↓+3NH4+,故A错误;B.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2mol·L-1,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碱性条件下NH4+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pH=1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Fe2+与
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4-+8H+═Mn2++5Fe3++4H2O,故C正确;D.SO2具有还原性,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SO2+H2O═2H++Cl-+SO42-,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较为综
合,涉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离子共存的判断,解题关键:把握离子的性质以及反应类型,把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易错点D,HClO具有强氧化性。10.食盐、蔗糖、醋酸、“84消毒液”、明矾等是居民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A.食盐中阴离子的结构示意
图为:B.蔗糖和醋酸都是弱电解质C.“84消毒液”中有效成分NaClO的电子式为:D明矾溶液水解可制得Al(OH)3胶体,用于杀菌消毒【答案】C【解析】【详解】A、Cl‾最外层电子数为8,A错误;B、蔗糖为非电解质,B错误;C、“8
4消毒液”中有效成分为NaClO,Cl与O之间形成一个共价键,Na+与ClO‾之间形成离子键,C正确;D、明矾溶液水解可制得Al(OH)3胶体,可用于吸附悬浮性杂质,不能用于杀菌消毒,D错误;答案选C。11.实验室用含有杂质(FeO、Fe2O3)的废CuO制备胆矾晶体,经历了下列过程(
已知Fe3+在pH=5时沉淀完全).其中分析错误的是A.步骤②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Fe2++H2O2+2H+=2Fe3++2H2OB.步骤②可用氯水、硝酸等强氧化剂代替H2O2C.步骤③用CuCO3代替CuO也可调节溶液的p
HD.步骤⑤的操作为:向漏斗中加入少量冷的蒸馏水至浸没晶体,待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3次【答案】B【解析】【详解】A、样品中含有CuO、FeO、Fe2O3,跟硫酸反应生成Cu2+、Fe2+、Fe3+,H2O2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2+氧化成Fe3+,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Fe2++H2O+2H+=2Fe3++2H2O,故说法正确;B、不能用硝酸和氯水代替H2O2,防止引入NO3-和Cl-等杂质,同时也防止产生污染,故说法错误;C、CuCO3不溶于水,可以调节pH,不引入新杂质,故说法正确;D、沿玻璃棒向原过滤器中加入
蒸馏水,没过沉淀,待水流完后,重复上述操作2~3次,故说法正确。故选B。【点睛】注意哪些物质是杂质,流程的目的是什么,即需要制取什么物质,化学工艺流程中注意信息的利用,如本题pH=5时Fe3+完全沉淀,也就
是说需要把Fe2+氧化成Fe3+,然后调节pH到5,加入的物质不能引入新杂质,同时加入的物质容易除去。12.下列各图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因为Fe(OH)2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
即发生4Fe(OH)2+O2+2H2O=4Fe(OH)3。因此要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就要排除装置中的氧气或空气。①、②原理一样,都是先用氢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并使生成的Fe(OH)2处在氢气的保护中;③由于空气中的氧气能迅速将Fe(OH)2氧化,因而不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
淀;④中液面加苯阻止了空气进入,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答案选B。1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故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B.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故钠也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C.钠与氧气、水等反应时钠均作还原剂
,故金属单质参与化学反应时金属均作还原剂D.活泼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故活泼金属铝也保存在煤油中【答案】C【解析】【详解】A、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Fe3O4,故A推断错误;B、金
属钠为活泼金属,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然后NaOH再与CuSO4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故B推断错误;C、金属钠与O2、H2O反
应生成Na2O或Na2O2、NaOH,金属钠化合价升高,金属钠作还原剂,金属单质参与化学反应时金属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故C推断正确;D、金属铝在空气中被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保护内部铝不被氧化,因此金属铝不用保存在煤油中,故D推断错误。【点睛】易错点是金属钠与盐溶
液的反应,金属钠一般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盐反应,当盐状态为熔融状态时,金属钠与盐发生反应。14.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N2(g)()2Og⎯⎯⎯→NO(g)()2Og⎯⎯⎯→NO2(g)B.SiO2(s)()HClaq⎯⎯⎯→
SiCl4(s)()2Hg⎯⎯⎯→Si(s)C.Al2O3(s)()NaOHaq→NaAlO2(aq)()2COg⎯⎯⎯→Al(OH)3(s)D.FeO(s)()3HNOaq⎯⎯⎯⎯→Fe(NO3)3(
aq)()Cus⎯⎯⎯→Fe(s)【答案】C【解析】【详解】A.N2和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才能生成NO,常温下不反应,不能实现转化,故A错误;B.二氧化硅与HCl不反应,不能实现转化,故B错误;C.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中通二氧化
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转化均能实现,故C正确;D.FeO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NO3)3,铜与铁离子发生反应3+2+2+2Fe+Cu=2Fe+Cu,故铜不能把铁置换出来,不能实现转化,故D错误;故选C。二
、非选择题15.A是一种红棕色金属氧化物,B、D是金属单质,J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化合物,受热后容易发生分解.(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E:________,J:________,G:________.(2)按要求写方程式:①A与B
在高温条件下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C转化为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F在空气中转化为G的化学方程式: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Fe2O3(2).FeCl2(3).Al(OH)3(4).Fe(OH)3(5).Fe2O3+2AlAl2O3+2Fe(6).Al2O3+2OH-===2AlO+H
2O(7).4Fe(OH)2+O2+2H2O===4Fe(OH)3【解析】A是一种红棕色金属氧化物,所以是三氧化二铁,和金属B在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生成的C为铝的氧化物,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白色沉淀在空气中变成红褐色
沉淀,一定是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之间的转换,所以G是氢氧化铁,F是氢氧化亚铁,根据物质的性质可推断得,E是氯化亚铁,D是金属铁,J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化合物为氢氧化铝,则金属B是铝,H是氯化铝,I是偏铝酸钠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则A为,E是氯化亚铁,J是氢氧化铝,G是氢氧化铁,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与Al在高温条件下生成Fe和,化学方程式为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能和烧碱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
子反应方程式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③由G是氢氧化铁,F是氢氧化亚铁,F在空气中转化为G的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16.某强酸性无色溶液中可能含下表离子中的若干种离子。阳离子Mg2+、NH4+、Ba2+、Al3+、F
e2+阴离子SiO32-、MnO4-、Cl-、NO3-、SO32-实验I:取少量该试液进行如下实验。实验Ⅱ: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的组成,取100mL原溶液,向该溶液中滴加1mol•L-l的NaOH溶液,产生沉
淀的质量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不进行实验就可以推断出,上表中的离子一定不存在的有___________种。(2)通过实验I可以确定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检验气
体X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Z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实验Ⅱ的图象中BC段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4)A点对应的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g。(5)通过上述信息,推算该溶液中阴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mol•L-l。【答案】(1).4(2).NO3-(3).用镊子夹一块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气体X,试纸变蓝(4).
Mg(OH)2(5).Al(OH)3+OH-==AlO2-+2H2O(6).0.136(7).0.08【解析】溶液无色,则不存在亚铁离子、高锰酸根离子;溶液显酸性,则不存在硅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该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后
无沉淀生成,则不存在氯离子,因此一定含有硝酸根离子;该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得不到沉淀,说明不存在钡离子,所得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生成气体X、溶液Y和沉淀Z,X是氨气,一定含有铵根离子;沉淀一定是氢氧化镁,含有镁离子;根据图像可知开始时氢氧化钠首
先中和氢离子,然后沉淀金属阳离子,沉淀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与铵根结合生成氨气,然后沉淀开始减少,最后不再发生变化,所以溶解的沉淀一定是氢氧化铝,含有铝离子。则(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不进行实验就可以推断出上表中的离子一定不存在的有4种,即
亚铁离子、硅酸根离子、高锰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2)通过实验I可以确定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NO3-。氨气是碱性气体,检验氨气的方法是用镊子夹一块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气体X,试纸变蓝;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沉淀Z的化学式为Mg(OH)2。(3)实验Ⅱ的图象中BC段发生氢氧化铝的溶解,对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4)A点消耗氢氧化钠6mL,则与金属阳离子反应的氢氧化钠是5mL,物质的量是0.005mol。溶解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是1mL,物质的量是0.001mol,所以生成的氢氧化铝
是0.001mol,则与镁离子反应的氢氧化钠是0.002mol,氢氧化镁是0.001mol,所以对应的固体质量为0.001mol×(58+78)g/mol=0.136g。(5)与氢离子反应的氢氧化钠是1
mL,物质的量是0.001mol,即氢离子是0.001mol。与铵根反应的氢氧化钠是2mL,物质的量是0.002mol,即铵根是0.002mol,根据溶液显电中性可知硝酸根的物质的量是0.001mol+0
.002mol+0.001mol×3+0.001mol×2=0.008mol,所以该溶液中阴离子的浓度为0.008mol÷0.1L=0.08mol•L-l。点睛:根据离子的特征反应及离子间的共存情况,进行离子推断时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互斥性原则。判断出一定有某
种离子存在时,将不能与之共存的离子排除掉,从而判断出一定没有的离子。(2)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一定有阳离子和阴离子,不可能只有阳离子或阴离子。(3)进出性原则。离子检验时,加入试剂会引入新的离子,某些离子在实验过程中可
能消失(如溶液中的AlO2-在酸过量时转化为Al3+),则原溶液中是否存在该种离子无法判断。17.某研究小组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已知:1.0mol·L-1的Fe(NO3)3溶液的pH=1,铁架台等夹持仪器已略去,请回答:(1)用于加入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装置A中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滴加浓硫酸之前要先打开弹簧夹通入一定量的N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3)实验中,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该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____,说明SO2具有______
性(4)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观点1:SO2与Fe3+反应;观点2:在酸性条件下SO2与-3NO反应;基于观点1,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为证明该观点,应进一步检验生成的新物质,其实验操作及现象为(假定在反应中SO2的量不足)________
_____。基于观点2,只需将装置B中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____(填序号)。A.0.1mol·L-1的稀硝酸B.1.5mol·L-
1的Fe(NO3)3溶液C.6.0mol·L-1的NaNO3和0.2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混合液【答案】(1).分液漏斗(2).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3).排净装置中的空气,为排除氧气对
实验的干扰(4).BaSO4(5).还原性(6).SO2+2Fe3++Ba2++2H2O=BaSO4↓+2Fe2++4H+(7).取少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则溶液中有Fe2+,观点1合理(8).C【解析】【分析】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
通入一段时间的N2,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入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固体反应生成SO2,SO2进入B中发生反应。【详解】(1)用于加入浓硫酸的仪器为分液漏斗,装置A中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SO2,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
4+SO2↑+H2O;(2)要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则就需要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可利用氮气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即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弹簧夹;(3)B中溶液显酸性,因此不可能是亚硫酸钡沉淀,只能是硫酸钡沉淀,这说明SO2被
氧化生成了硫酸产生的,因此SO2具有还原性;(4)如果是观点1,则SO2与Fe3+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SO2+2Fe3++Ba2++2H2O==BaSO4↓+2Fe2++4H+,为证明该观点,应进一步检验生
成的新物质Fe2+,则其实验操作及现象为:取少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则溶液中有Fe2+,观点1合理;如果是观点2,可通过控制变量法检验是否是在酸性条件下SO2与-3NO反应,已知1.0mol·L-1的Fe(NO3)3
溶液的pH=1,C项中6.0mol·L-1的NaNO3和0.2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混合液后,-3NO的浓度、H+浓度与Fe(NO3)3溶液相同,则可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