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 页
  • 大小 1.222 M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8.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8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6.40 元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8.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1)页,1.22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bd6389dfd2387ff77e137943bfa97b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北京高中合格考化学(第二次)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9小题(共50分)。3.试题所有答

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4.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

O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我国的材料技术发展迅速,新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下列材料的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A.碳海绵——石墨烯和碳纳米管B.“福建舰”

航母的甲板——贝氏体耐磨钢C.“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推力器的腔体——氮化硼陶瓷D.第19届亚运会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罩棚的覆膜——聚四氟乙烯膜【答案】B【解析】【详解】A.石墨烯和碳纳米管都是碳元素的单质,不属于合金,A错误;B.贝氏体耐磨钢主要成分为

钢铁,钢铁为铁碳合金,B正确;C.氮化硼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合金,C错误;D.聚四氟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不含金属元素,不属于合金,D错误;故答案选B。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KOH溶液B.NaCl溶液C.蔗糖溶液D.3F

e(OH)胶体【答案】D【解析】【详解】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为胶体。KOH溶液、蔗糖溶液、NaCl溶液均为溶液,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3Fe(OH)胶体属于胶体,因而具有丁达尔效应。答案选D。3.下列金属中,通常

用电解法冶炼的是A.FeB.MgC.HgD.Ag【答案】B【解析】【详解】A.铁是较活泼金属,通常用热还原法冶炼,故A不符合题意;B.镁是活泼金属,通常用电解法冶炼,故B符合题意;C.汞是不活泼金属,通常用热分解法冶炼,故C不符合题意;D.银是不活泼金属,通常用热分解法冶炼,故D不符合题意;故

选B。4.下列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A.CB.NC.OD.F【答案】D【解析】【详解】C、N、O、F均为第二周期主族元素,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则非金属性为F>O>N>C,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故选D。5.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A.2COB.KClC.2HOD.4CH【答

案】B【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A错误;B.KCl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B正确;C.H2O为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C错误;D.CH4为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D错误;故答案选B。6.下列分子中,含有羟

基的是A.26CHB.3CHClC.25CHOHD.325CHCOOCH【答案】C【解析】【详解】A.26CH是乙烷,没有官能团,A错误;B.3CHCl是一氯甲烷,官能团为C-Cl键,B错误;C.25CHOH是乙醇,官能团是羟基,C正确;D.325CHCOOCH是乙

酸乙酯,官能团是酯基,D错误;故选C。7.乙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224CHOB.易溶于水C.一定条件下,能与乙醇反应D.具有酸性,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由乙酸的分

子结构模型可知其分子式为242CHO,A错误;B.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酸味的无色液体,其水溶液呈弱酸性,且易溶于水和乙醇,B正确;C.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且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正确;D.乙酸中含有羧基,具有酸性,酸性强于碳酸,能

与碳酸钠溶液反应,D正确;故选A。8.下列化合物中,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CH3CH3B.CH3CH2CH3C.CH3CH2CH2CH3D.【答案】C【解析】【分析】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有机物。题干中有机物CH(CH3)

3的分子式为C4H10、是异丁烷。【详解】A.CH3CH3的分子式为C2H6,分子式不同,A不符合题意;B.CH3CH2CH3的分子式为C3H8,分子式不同,B不符合题意;C.CH3CH2CH2CH3的分

子式为C4H10,与CH(CH3)3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C符合题意;D.所给物质的分子式为C5H12,分子式不同,D不符合题意;故选C。9.17771Lu是一种重要的核素,可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的具有靶向功能的放射性药物。下列关于17771Lu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A.核电荷数为71B.核外电子数为106C.中子数为106D.质量数为177【答案】B【解析】【详解】A.17771Lu的质子数为71,核电荷数为71,故A正确;B.17771Lu的质子数为71,核外电子数为

71,故B错误;C.17771Lu的质量数为177,质子数为71,中子数为177-71=106,故C正确;D.17771Lu的质量数177,故D正确;故答案B。10.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A.3KNO固体B.熔融的NaCl

C.NaOH溶液D.稀硫酸【答案】A【解析】【详解】A.KNO3固体中虽然含有阴阳离子,但是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能导电,A正确;B.熔融的NaCl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导电,B错误;C.NaOH溶液中含有能自由移动的

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导电,C错误;D.稀硫酸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能导电,D错误;故答案选A。11.下列操作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或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B.点燃甲烷气体前,先验纯,确认甲烷纯净后

再点燃C.实验结束后,将用后剩余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回原试剂瓶D.闻气体的气味时,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为【答案】C【解析】【详解】A.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起到灭火的作用,A正确;B.点燃甲烷前先验纯,确认甲烷纯净后再点燃,否则可能发生爆炸,B正确;C.氢氧

化钠固体易潮解,同时也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反应,实验结束后剩余的氢氧化钠固体不能放回原试剂瓶,C错误;D.闻气体气味时,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D正确;故答案选C。1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

发生反应:3823622CH(g)+O(g)2CH(g)+2HO(g)。当38CH、2O、36CH、2HO的浓度不再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C.38CH和2O全部转化为36

CH和2HOD.38CH、2O、36CH、2HO的浓度一定相等【答案】A【解析】【详解】A.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A正确;B.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变可说明反应达到平衡,但是化学平衡

为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B错误;C.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产物,C错误;D.题干中只说明了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不再变化,但是其浓度不一定相等,这与反应进行程度和初始投料比有关

,D错误;故答案选A。13.变量控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向四支相同的试管中各加入222mLHO溶液,分别滴入2滴-131molLFeCl溶液。在下列条件下发生反应,开始阶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选项ABCD

22HO的质量分数3%3%10%10%水浴温度/℃20402040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温度越高、22HO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开始阶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10%22HO溶液、40℃,故选D。

14.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烃B.官能团碳碳双键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在空气中燃烧【答案】C【解析】【详解】A.乙烯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属于烃,A正确;B.乙烯为烯烃,官能团为碳碳双键,B正确;C.

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错误;D.乙烯是可以燃烧的有机物,D正确;故选C。15.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是S

B.属于短周期元素C.非金属性比氧的强D.加热条件下,其单质能与铁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该原子核电荷数为16,为S元素,A正确;B.该元素为硫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B正确;C.硫和氧同主族,同主

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非金属性S<O,C错误;D.加热条件下,S单质能与Fe反应生成FeS,D正确;故答案选C。16.下列电子式书写不正确...的是为A.B.C.D.【答案】B【解析】【详解】A.氯化钠

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A正确;B.二氧化碳中C和两个O分别形成C=O,两者之间有两对共用电子对,正确的电子式为,B错误;C.Cl2中Cl和Cl之间有一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C正确;D.水为共价化合物,O和H之间有一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D正确;故答案选B

。17.下列关于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无色气体B.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C.常温常压下密度比空气的大D.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答案】C【解析】【详解】A.氨气为无色气体,A正确;B.氨气为碱性气体,能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铵,B正确;C.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

之比,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小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因此密度小于空气,C错误;D.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正确;故答案选C。18.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423CH+ClCHCl+HCl→光照

B.22232CHCH+HOCH=CHOH催化剂加热、加压⎯⎯⎯⎯→C.22222CH=CH+BrCHBrCHBr→D.322322CHCHOH+O2CHCHO+2HO⎯⎯⎯→催化剂△【答案】A【解析】【详

解】A.甲烷和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HCl,反应属于取代反应,A正确;B.乙烯与水在催化剂、加热、加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B错误;C.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

,2-二溴乙烷,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C错误;D.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和水,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D错误;故答案选A。19.氢气燃烧时发生反应:2222H+O2HO点燃。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放热反应B.属

于氧化还原反应C.能量变化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关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D【解析】【详解】A.燃烧放热,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正确;B.氢、氧元素存在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断

键要吸热,形成化学键要放热,C正确;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D错误;故选D。20.下列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在水中电离:+-NaCl=Na+Cl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2-+322CO+2H=CO+HO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323222NaHCON

aCO+CO+HOD.铜与浓硝酸反应:+-2+322Cu+4H+2NO=Cu+2NO+2HO【答案】B【解析】【详解】A.氯化钠在水中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其电离方程式正确,A正确;B.碳酸钙为沉淀,不能拆成离子的形式,正确的

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B错误;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正确,C正确;D.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铜离子、二氧化氮和水,离子方程式正确,D正确;故答案选B。21.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218gHO的物质的量为1mol.B.常温常压下,21molCO的体积是22.4LC.21molH所含的氢分子数约为236.0210D.-11L0.1molLlKC溶液中含有+0.1molK【答案】B【解析】【详解】A.18g水的

物质的量为18g÷18g/mol=1mol,A正确;B.常温常压下,1molCO2的体积大于22.4L;标准状况下,1molCO2的体积等于22.4L,B错误;C.1molH2含有的氢分子数约为6.02×1023个,C正确;D.1L0.1mol/L的KCl溶液中含有钾离子个数为1L×0.1

mol/L=0.1mol,D正确;故答案选B。22.配制-1100mL1.00molLNaCl溶液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1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NaCl溶解B.步骤2中需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

3次,并将洗涤液都注入容量瓶C.步骤3中液面距容量瓶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步骤4中摇匀后若容量瓶内液面下降,需加水至刻度线【答案】D【解析】【详解】A.步骤1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速NaCl的溶解,A正确;B.步

骤2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使得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B正确;C.步骤3中,当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该操作正确,C正确;D.步骤4中摇匀后液面下降为正常现象

,不能加水至刻度线,D错误;故答案选D。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B.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糖类C.糖类均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后会产生氨基酸【答案】C【解析】【详解】A.油脂、蛋白质、糖

类等都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A正确;B.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糖类中的多糖,B正确;C.糖类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错误;D.蛋白质在人体内发生水解,最终会转化为氨基酸,D正确;故答案选C。24.一定条件

下,4CH与2CO反应可实现2CO的转化,主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I中2CO未参与反应B.过程Ⅱ中CaO起到吸收2CO的作用C.总反应为422CH+3CO4CO+2HO一

定条件D.转化过程中34FeO和CaO均可循环利用【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过程I发生的反应为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O、H2,反应方程式为CH4+CO2=2CO+2H2;过程Ⅱ发生的反应为CaO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钙,Fe3O4和CO、H2反应生

成Fe和水;过程Ⅲ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Fe反应生成氧化钙、Fe3O4、一氧化碳。【详解】A.过程I发生的反应为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O、H2,反应方程式为CH4+CO2=2CO+2H2,A错误;B.过程Ⅱ中CaO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故CaO起到吸收CO2的作用,B正确;C.由图中过程

可知,总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烷、CO2,生成物为CO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4+3CO2=一定条件4CO+2H2O,C正确;D.过程Ⅱ发生的反应为CaO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钙,Fe3O4和CO、H2反应生成Fe和水,过程Ⅲ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Fe反应生成氧化钙、Fe3O4、一氧化碳,

故转化过程中Fe3O4和CaO均可循环利用,D正确;故答案选A。25.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将一块绿豆大的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溶液变为红色钠与水反应有碱性物质

生成B向某溶液中滴加几滴2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2-4SOC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2+FeD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再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蓝色氧化性:2

22Cl>Br>IA.AB.BC.CD.D【答案】A【解析】【详解】A.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证明钠与水反应有碱性物质生成,A正确;B.若原溶液存在2-3CO或Ag+,滴加几滴2BaCl溶液,也会有白色沉淀生成,B错误;C.如果原

溶液中本来就有Fe3+,则遇到硫氰化钾溶液也会变红,故不能证明一定有2+Fe,C错误;D.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氯水把Br-氧化为Br2,氯水过量,再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不能确定氯水氧化的I-,还是溴单质氧化的I-,不能得出氧化性强弱,D错误;故选A。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本部

分共9小题,共50分。26.补齐物质与其用途之间的连线_______。物质用途A.氢气――――――――――――a.作清洁燃料B.碳酸钠b.制塑料C.过氧化钠c.作食用碱D.乙烯d.作供氧剂【答案】【解析】【详解】A.碳酸钠溶液呈碱

性,常用作食用碱;B.过氧化钠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用作供氧剂;C.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通过加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可用于制塑料;故答案为。27.选择完成下列实验的装置。(1)从NaCl溶液中获取NaCl固体,选用__

_____(填序号,下同)。(2)由自来水制取蒸馏水,选用_______。(3)加热4NHCl和2Ca(OH)固体的混合物制取3NH,选用_______。【答案】(1)②(2)①(3)③【解析】【小问1详解】用蒸发的方法从NaCl溶液中获取NaCl固体,选用装置②;【小问2详解】用蒸馏的方法处制

备蒸馏水,选用装置①;【小问3详解】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制取NH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部,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用装置③。28.氮化铝(-3Al

N)是一种新型材料。Al与2N可直接化合为AlN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800~2000C2Al+N2AlN1(1)作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_,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2)若反应中消耗了2

1molN,则生成AlN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答案】(1)①.Al②.降低(2)①.2②.6【解析】【小问1详解】Al由0价变成+3价,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N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成-3价,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

故作还原剂的物质是Al,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小问2详解】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消耗21molN时,生成2molAlN,转移6mol电子。29.化学电池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1)某原电池实验装置如图。①锌片作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②写出铜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

___。③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说明_______转化为电能。(2)某种锂-二氧化碳电池的装置示意图如图。已知:锂-二氧化碳电池的总反应为2234Li+3CO=2LiCO+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a.金属锂在负极发生反应b.2CO发生氧化反应【答案】(1)①.负极②.2

+-2H+2e=H③.化学能(2)a【解析】【小问1详解】①锌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则锌片为负极。②铜片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为2+-2H+2e=H。③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电路中有电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小问2详解

】根据总反应可知Li失电子生成锂离子,则Li电极为负极,碳纳米管材料为正极。a.金属锂电极为负极,金属锂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b.碳纳米管材料为正极,CO2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故答案选a。30.某小组利用以下实验装置制

取纯净、干燥的2Cl。为(1)在加热条件下,2MnO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③中收集到的气体的颜色是_______。(3)①和②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杂质。②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填字母)。a.饱和氯化钠溶

液b.浓硫酸(4)④中,浓NaOH溶液吸收尾气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有+Na、-OH、-Cl和_______。【答案】(1)2222MnO+4HCl()MnCl+Cl+2HO浓(2)黄绿色(3)b(4)-

ClO【解析】【分析】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取的氯气需要除杂,故①中盛有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②是干燥装置,盛有浓硫酸,③是氯气的收集装置,④盛有氢氧化钠

溶液,用于吸收尾气。【小问1详解】2MnO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222MnO+4HCl()MnCl+Cl+2HO浓;【小问2详解】③是氯气的收集装置,收集到的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小问3详解】由分析可知,②是干燥装置,盛有浓硫酸

,故选b;【小问4详解】浓NaOH溶液吸收尾气,发生反应Cl2+2OH-=Cl-+ClO-+H2O,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有+Na、-OH、-Cl和-ClO。3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中子射线在医疗、核电、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但中子不带电,穿透能力强,辐射严重。传统中子防护材料由混凝土和铝、铅等金属组成,密度大、延展性差,限制了其在可穿戴防护中的应用。我国科研人员基于天然皮革的结构构筑了一种防护效果好且可穿戴的类似“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材料。用天然皮革的结构作“钢筋”框架,碳化硼

纳米粒子作“砂粒”分散在天然皮革中,石蜡作“水泥浆”包覆在天然皮革的纤维表面稳定碳化硼,从而制得富氢、富硼的碳化硼-石蜡-天然皮革中子防护材料(PB-NL)。PB-NL是一种防护效果好、机械强度高、透气性好的可穿戴的先进中子防护材料。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10B和11B的质子数相同。_______(2)科学应用中子射线可改善人们的生活。_______(3)PB-NL中天然皮革的结构起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作用。_______(4)PB-NL改善了传统中子防护材料不适合穿戴等问题。_______【答案】(1)对(2)对(3)对(4

)对【解析】【小问1详解】10B和11B都属于B元素,质子数相同,故答案为:对。【小问2详解】中子射线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其在无损检测技术、油气与矿藏勘探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正不断改善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故答案为:对。【小问3详解】天然

皮革的三维多层级超分子组装结构作为材料的框架,类似于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骨架,提供了一种结构支撑,故答案为:对。【小问4详解】PB-NL材料基于天然皮革的结构及化学优势,构筑了一种类“钢混结构”的高性能中子防护材料,防护效果好、机械强度高、透气性好,改善了传统中子防护材料不适合穿戴等问

题,故答案为:对。32.盐湖是巨大的资源宝库,蕴含着丰富的氯、钠、镁、钾、锂等元素。(1)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4周期第_______族。(2)含氯元素的物质应用广泛。二氧化氯(2ClO)是一种高效的自来水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

化合价是_______价。(3)Na与水的反应比Mg与水的反应更容易发生,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Na和Mg位于同一周期,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Na小于Mg,原子半径Na大于Mg,失电子能力_______,金属性Na强于Mg。(4)锂元素在新能源领域

有重要的应用。下列关于锂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b.原子半径:Li<Na<K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LiOH>NaOH【答案】(1)IA(2)4+(3)Na强于Mg(4)ab【解析】【小问1详解】

钾是39号元素,属于碱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4周期第IA族。【小问2详解】2ClO中O为-2价,由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小问3详解】金属性Na强于Mg,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Na和Mg位于同一周期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Na的核电荷数小于Mg的,原子半径Na大于Mg,导致Mg的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束缚能量比Na的强,失电子能力Na强于Mg。【小问4详解】a.锂元素属于碱金属,位于第IA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a正确;b.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原子半径以此增大,则原子半径:Li<N

a<K,b正确;c.元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Na>Li,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LiOH<NaOH,c错误;故选ab。33.新的印刷电路板制造工艺中常使用酸

性2CuCl溶液作刻蚀液。一种从刻蚀废液(主要含2+Cu、+H和-Cl等)中回收Cu,同时制备净水剂聚合氯化铁的主要流程如下。(1)I中,加入适量的23FeO以减少废液中的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2)Ⅱ中,选用铁粉而不用铁片,目的是_______。(3)溶液Y

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主要是_______。(4)已知:聚合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a.若I中不加入氧化铁,Ⅱ中会产生大量氢气,存在安全隐患b.将溶液Z和溶液

Y混合用于制备聚合氯化铁,实现了铁元素的充分利用c.Ⅲ中,氯酸钠作还原剂【答案】(1)+3+232FeO+6H=2Fe+3HO(2)加快反应速率(3)2+Fe(4)ab【解析】【分析】刻蚀废液中加入氧化铁,氧化铁与氢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随后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铁离子与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铜离子与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单质,固体Y为Cu和过量的Fe,溶液Y为氯化亚铁溶液,固体Y中加入稀盐酸,铜不与稀盐酸反应,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溶液Z为氯化亚铁溶液,将溶液Z并入溶液Y中,加入氯酸钠后调节pH,反应生成聚合氯化铁,最终干燥得到聚合氯化铁固体。【小问1详解

】氧化铁与氢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232FeO+6H=2Fe+3HO。【小问2详解】的Ⅱ中选用铁粉而不选用铁片,铁粉与溶液的接触面积更大,能加快反应速率且使反应更充分。【小问3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溶液Y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主要为Fe2+。【小问4详解】a.I中不加入氧化铁,II中铁单质与氢离子反应生成大量氢气,存在安全隐患,a正确;b.溶液Z和溶液Y主要成分都是氯化亚铁,两者混合制备聚合氯化铁,

可实现铁元素的充分利用,b正确;c.III中氯化亚铁转化为聚合氯化铁,Fe2+失电子为还原剂,则氯酸钠得电子为氧化剂,c错误;故答案选ab。34.某实验小组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实验现象铜丝上有气泡产生,品红溶液逐渐褪色,试管a的底部出现白色固体

冷却后,将试管a内的物质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溶液呈蓝色(1)能证明反应产生了2SO的现象是_______。(2)反应中,浓硫酸体现的性质是酸性和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3)实验过程中,某同学发现在试管的底部

有黑色固体产生,查阅资料后又进行了如下实验。资料:2CuS、CuS均为黑色固体,4CuSO为白色固体实验:将铜丝放入试管中,加入5mL浓硫酸,加热试管,并用温度计测量反应液的温度,记录如下。温度/℃实验现象130无明显变化134出现黑色絮状物,无气体产生158黑色固体

增多,有气体产生180快速产生气体,试管内为黑色浑浊液260产生大量气体,黑色浑浊逐渐消失,试管底部有一层白色固体300产生大量气体,试管底部有一层白色固体134C时,铜与浓硫酸反应出现黑色絮状物,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245Cu+4

HSO(浓)□_______42+3CuSO+4HO(4)综上,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为避免出现黑色固体,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答案】(1)品红溶液褪色(2)氧化性(3)21CuS(4)

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迅速升温至260C以上【解析】【分析】某实验小组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品红溶液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硫,实验过程中,某同学发现在试管的底部有黑色固体产生,将铜丝放入试管中,加入5mL浓硫酸

,加热试管,并用温度计测量反应液的温度,说明温度过高会导致铜与浓硫酸反应出现2CuS黑色沉淀,以此解答。【小问1详解】2SO具有漂白性,能证明反应产生了2SO的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小问2详解】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2SO,部分S元素化合价由+6价下降到+4价,同时生成了硫酸铜,则浓硫酸体现的

性质是酸性和氧化性。【小问3详解】134C时,铜与浓硫酸反应出现黑色絮状物,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45Cu+4HSO(浓)□_______42+3CuSO+4HO,由原子守恒配平该方程式为:245Cu+4HSO(浓)2CuS42+3CuSO+4HO。【小问4详解

】实验记录表明温度对实验结果有影响,为了得到预期实验现象,为了防止副反应发生,在操作上应该迅速升温至260℃。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