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6 页
  • 大小 1.090 MB
  • 2024-09-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云南省曲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云南省曲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云南省曲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3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云南省曲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6)页,1.09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b6d4c428c3e8d499bf66919f2caf53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二期末卷(一)历史考生注意: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

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二、选择性必修三。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进

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开垦者缴纳赋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同时,铁制工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上述材料意在说明()A.铁制工具取代木石工具B.水利工程加速统一进

程C.灌溉工具推动农业发展D.工具进步促进社会发展2.如图为1950年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东汉墓出土的牛耕画像石的拓片(局部)。该图反映出东汉时期()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应用B.农家生活比较富足C.曲辕犁受到农民的欢迎D.政府实行重农抑商3.唐代,大运河将长安、洛阳与江淮地区的漕渠

、汴水和淮南的官河连接起来,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王朝生命线。据此可知,唐代大运河A.加强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B.密切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C.推动了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D.促进了全国政治的统一4.乾隆时官修《医宗金鉴》,对《金匮要

略》《伤寒论》等进行考订,还征集了许多新内容,是一部介绍中医临床经验的著作。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质疑流传数千年的脏腑学说,将人体内脏解剖研究绘成《亲见改正脏腑图》25种,极大促进中国解剖学的发展。据此可知,清代医学()A.呈现出复古与开新的特点B.得益于国家力量支持C.著作凸

显中西医融会贯通D.种类繁多且医著普及5.读“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部分)”。据此可知站名车到分秒车开分秒停车分秒六合路31分25秒31分55秒30秒华清街35分50秒36分55秒1

分5秒青年会40分5秒40分50秒45秒六渡桥55分45秒56分15秒30秒A.当时汉口的交通拥堵情况严重B.交通变革影响现代时间观念的传播C.汉口已经成为中国工商业巨镇D.公共交通满足了人们的快节奏需求6.从甲午战后到抗战前的40年间,城市化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然而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

,城市化率又降低了近0.6个百分点。以上变化说明A.农村面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B.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城市化进程C.政府加强了对城市人口控制D.城市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7.19世纪,接种疫苗、隔离受传染的病人、保护供水、掌握有关抗菌剂的知识…

…这一切使西北欧的死亡率,从1800年至少每千人的30%降低到1914年每千人的15%左右。欧洲的人口从1750年的14000万急剧地上升到1800年的18800万、1850年的26600万。这表明,西

北欧死亡率降低和欧洲人口的增长()A.受益于医学知识普及和发展B.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C.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巩固D.工业革命向全球扩展8.如图是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A.①处居民种植谷物、橄榄和葡萄B.②处人们

率先掌握冶铁技术C.③处北方种旱田、南方种水田D.④处居民最早种植大麦小麦9.英国近代第一条运河是1757年开通的桑基运河,随之布里奇沃特运河于1761年7月通航,运河体系的最后一笔由19世纪90年代曼彻斯特轮渡运河的疏通完成。英国近代运河体系()A.满足了国

内军事斗争需要B.推动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C.以蒸汽轮船广泛运用为前提D.适应大宗物资运输的需要10.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生活条件。因此,“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具有创造越来

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其意在指出世界市场的出现()A.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B.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C.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和谐稳定D.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协调发展11.1916年建立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除了把新泽西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接收过来外,又于1918

年和1926年相继兼并了“雪佛莱汽车公司”和“费休车身公司”,从而成为一个汽车大托拉斯。汽车工业的发展()A.是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结果B.体现了经济积极融入全球化C.体现了政府放弃自由主义政策D.带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2.图为2009年美国纪录片《食品公司》的一个镜头,该镜头语言所

要表达的内容是()A.美国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B.现代科技提高民众生活水平C.食品的工业化生产引发担忧D.美国政府重视粮食安全问题13.天命、民惟邦本、德作为治国理政最基本的理念,在周朝被确立下来后,一直是统治者治国理政最根本的指导思想,这些理念

和原则的确立,使改革换代被视为寻常,因为“皇天上帝,改厥元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人们将此视作“亡国”,而非“亡天下”,这反映出()A.中国古代各朝代的治国理念没有改变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具有正确性C.中华文明的连续发展奠定了观念基础D.中国古代一直在进行制度的改革创新14.下

表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题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时间主题代表文献或译作鸦片战争后了解世界《大英国统志》《四洲志》《海国图志》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求强求富《行军指要》《水师操练》《工程致富》等甲午战争后救亡图存《泰西新史概要》《中东战纪本末》《文学兴国策》等20世纪初民主革命《万法精理

》《美国独立宣言》等译作科学启蒙《天文歌略》《地理歌略》《地球韵言》等A.社会性质不断变化B.思想认识不断深化C.民主观念持续更新D.民族意识逐渐强化15.鲁迅在介绍汉译的《百喻经》时这样评价:“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文艺,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

经,亦随在可见。”由此可见A.佛教的传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佛教内容全是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C.佛教的翻译成为喜闻乐见的社会现象D.佛教传入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的成分16.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

,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古代埃及制定该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A.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B.彰显法老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C指导农业以合理地安排农事.D.探索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17.现代欧洲语言中的市场、关税、港口、盐税

、暗礁、交通、冒险、支票、杂志、酒精、零、代数学、集市等词语皆源自阿拉伯语。由此可见()A.阿拉伯人阻断欧洲与东方的贸易B.阿拉伯文化融汇了东西方文化精华C.现代欧洲语言起源于阿拉伯语D.阿拉伯人对欧洲商业经济影响深刻18.有学者指出:“希腊民族是最

早探索人类、人的思想和灵魂的民族,他们不但追根溯源,寻求宇宙万物的源头与规律……而且探究社会的正义与公理,诘问人生的目的与价值。”该学者认为古希腊文化A.缺乏人文主义B.个人主义泛滥C.忽视现实幸福D.重视理性精神19.古罗马著名学者普

林尼在他的名著《博物志》中记载了中国丝绸运销罗马的情形时写道:“(赛里斯)其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对此解读准确的是()A.古代东西方经济具有互补性B.

罗马人重视学习中国纺织技术C.时代限制了罗马学者的认识D.丝绸成为罗马民众的主要衣料20.1519年墨西哥被征服前,该地区原住民人口在1600万——1800万,1580年,人口仅为190万,而到1605年时则为100万,总计下降了95%

。秘鲁的相关数据也表明这一时期的原住民人口出现了持续性下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后美洲人口的迁徙B.欧洲殖民者野蛮的殖民政策C.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需求扩大D.欧亚大陆大量移民迁入美洲21.18世纪建成的卢

浮宫博物馆,位居世界四大历史博物馆之首,其艺术收藏品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6个门类,也有拿破仑一世对外征战时,从世界各地掠夺来的艺术珍品。据此可知,卢浮宫博物馆()A.被视作首个具有近代特征

的博物馆B.通过掠夺各国不断积累收藏品C.向公众全方位提供了多个领域知识D.具有文化传承和服务公众职能22.一些俄国贵族青年军官参加了1812年打败拿破仑的战争,他们并没有因胜利而欢欣鼓舞,反而在看到

法国拥有更自由的社会和更富足的生活后,开始反思俄国的落后,成为俄国最早一代的革命者。这反映出拿破仑战争()A.实现了欧洲社会思潮转向B.促进了东西欧文明间的交流C.推动了进步思想在俄国传播D.加速俄国资产阶级

革命兴起23.下图为现代美国不同时期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示意图。由此可推知移民()的A.改变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文化B.美国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C.推动美国多元化文化格局形成D.解决了美国以往种族歧视问题24.二战后,新加坡借助于旅游规范设计和旅游项目实施,把历史遗产、宗教场所和商业街区等都纳

入到“花园城市”“非常新加坡”"东南亚中心城市”“全球艺术中心”等表征系统。这一举措()A.割裂了历史文化的传承B.容易导致被西方文化同化C.体现出殖民文化的影响D.有助于推动民族认同建设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以

来世界贸易中心转移简表时期世界贸易发展的历史形态地中海时代中世纪地中海地区的主要贸易商品包括丝绸、香料、金属、玻璃、陶瓷和奢侈品等,主要来自东方的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地区。奢侈品如珠宝、艺术品和高级纺织品等则主要是向意大利和法国等欧洲城市出口的。

城市作为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聚集了大量贸易商和手工业者,成为各种商品的集散地,其中以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最为著名。而贸易商则是贸易的主要参与者,他们通过各种贸易形式如委托、担保和合资等方式进行交易,带动了中世纪地中海地区的经济繁荣大西洋时代16世纪以后,世界商业贸易中心转移到大

西洋。18世纪后半期,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日不落帝国”被英国建立起来,……帝国本身制度的领先与工业霸权一起,共同将英国推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19世纪70年代后的“电气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重工业开始在世界工业中占主导地位

,各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十分显著。以工业生产为例,1870年~1913年,美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从23.3%上升到35.8%,德国则从13.2%上升到15.7%,而英国却从31.8%下跌到14%,失去

了其“世界工厂”的地位。世界经济贸易中心,逐渐从以英国为核心的西欧转移到以美国为核心的大西洋时代亚太时代全球货物贸易也将继续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动态。新兴市场的崛起将进一步改变全球贸易格局。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贸易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1970年西

欧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为30.5%,而亚太地区仅为26.1%,到了1980年亚太地区便超过西欧成为美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市场。1994年,美国对亚洲(主要是东亚)贸易总额达3720亿美元,占美国全球贸易总额的36%以上,比美欧间贸

易高出30%~40%。美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心转移还反映在对外投资关系的变化上。这一变化趋势大致与对外贸易相同——摘编自李德伟译《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1)根据材料,概括世界贸易发展各个时期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亚太地区成为当今世界贸易中心的原因,并谈谈世界贸易中心转移的启示。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学者指出,对历史上的疫病的学术研究,其意义不在于为未来的突发自然灾疫提供直接的对策,而在于长远地促进社会的进步、价值的稳定、文化的发展、精神的提升。——摘编自余

新忠《明清以来的疫病应对与历史省思》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医药成就相关知识,对该学者的观点加以评析,得出结论。(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否定或修改均可,并阐述理由)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

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国了解了西域的政治和军事情况,同时还带回大量有商业价值的信息。此后,汉武帝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打击了匈奴的势力,使亚洲中部地区恢复了和平。随着古代各帝国的扩张,商人和旅行者建立了广大的商业网络通道,在这些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的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的丝绸,历史学家把这些商路统称为“丝

绸之路”。对商人和他们的商品来说,丝绸之路就是令人瞩目的高速公路。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的的——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材料二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

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法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有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

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条件,并概括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内容。(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朝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3)综合上述材

料,简要说明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特征及影响。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更好地侵略印度,1813年,英印当局在印度传播基督教,以图从文化心理上铲除印度人安身立命的根基,这遭到印度教徒的激烈抵制。1818年,

印度总督取消了出版预审制度,只要不对政府提出批评,就可以自由办报。大量报纸的出现对传播西方思想起了重要作用。英国还在印度推行英式教育,建立文官制度,规定殖民地官员的选拔必须通过英语考试,这有助于培养具有西方思维的亲英土著人。殖民者还引进了现代

的司法系统和政治体制。这一切极大地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结构,推动了阶级的分化。——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材料二冷战后,鉴于文化渗透的巨大潜力,西方国家间加强协调,逐渐使文化渗透成为西方国家针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一种全球战略。西方国家通过非政府组织向目标国普通人群展开

渗透。渗透手段也不同于以往,它以各种极具隐蔽性和欺骗性的方式进行。当今文化渗透已经形成包括话语权争夺、精英培植和宗教蔓延等在内的多层次文化渗透体系。西方国家通过文化渗透的途径,推行文化霸权,严重威胁着其他国家的文化安全。——摘编自姚金艳《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渗透研究》(1)根据

材料一、指出英国文化侵略印度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印度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冷战后西方国家实施文化渗透的策略。高二期末卷(一)历史考生注意: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

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二、选择性必修三。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

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开垦者缴纳赋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同时,铁制工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上述材料意在说明()A.铁制工具取代木石工

具B.水利工程加速统一进程C.灌溉工具推动农业发展D.工具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可知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据材料“开垦者缴纳赋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可知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新兴阶级的出现。根据材料“铁制工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可知,生产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水利工程的修建。这些都说明生产工具

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D项正确;铁制工具进一步推广会导致木石工具的使用明显减少,但木石工具仍然使用,完全被取代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铁制工具推广的影响,而非水利工程修建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本意是铁制工具推动农业

发展,而非“灌溉工具”,排除C项。故选D项。2.如图为1950年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东汉墓出土的牛耕画像石的拓片(局部)。该图反映出东汉时期()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应用B.农家生活比较富足C.曲辕犁受到农民的欢迎D.政府

实行重农抑商【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根据画像石的内容可以自己看出,该画像反映的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而且采用铁犁牛耕,由

此可知该画像石能够体现铁犁牛耕的推广和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A项正确;“农家生活比较富足”不符合史实,农家只是刚好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排除B项;曲辕犁出现于隋唐时期,排除C项;该图反映出东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得到应用,未涉及重农抑商,排除D项。故选

A项。3.唐代,大运河将长安、洛阳与江淮地区的漕渠、汴水和淮南的官河连接起来,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王朝生命线。据此可知,唐代大运河A.加强了经济重心南移趋势B.密切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C.推动了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D.促进了全

国政治的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内容与经济重心转移无关,故排除A;题干内容涉及的是经济交流,没有涉及政治和文化现象,排除CD;根据“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可知交通建设促进了国家的

统一稳定,密切了中央与地方联系,故选B。4.乾隆时官修《医宗金鉴》,对《金匮要略》《伤寒论》等进行考订,还征集了许多新内容,是一部介绍中医临床经验的著作。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质疑流传数千年的脏腑学说,将人体内脏解剖研究绘成《亲见

改正脏腑图》25种,极大促进中国解剖学的发展。据此可知,清代医学()A.呈现出复古与开新的特点B.得益于国家力量支持C.著作凸显中西医融会贯通D.种类繁多且医著普及【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朝对历代医书进行汇总修订并名医王清任的《

医林改错》促进中国解剖学的发展,反映了清代医学呈现出复古与开新的特点,A项正确;《医宗金鉴》的修订得益于国家力量支持,但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西方医学,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医著普及,排除D项。故选A项。的5.读“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

部分)”。据此可知站名车到分秒车开分秒停车分秒六合路31分25秒31分55秒30秒华清街35分50秒36分55秒1分5秒青年会40分5秒40分50秒45秒六渡桥55分45秒56分15秒30秒A.当时汉口的交通拥堵情况严

重B.交通变革影响现代时间观念的传播C.汉口已经成为中国工商业巨镇D.公共交通满足了人们的快节奏需求【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信息可知,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在规范服务的同时,也要求乘客配合运营,事先了解相关的站点、汽车到站、驶离和停站时间,合

理安排个人出行,表明交通变革影响现代时间观念的传播,B项正确;公共汽车运营时间的规范与汉口的交通拥堵情况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A项;2汉口已经成为中国工商业巨镇,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C项;公共交通满足了人们的

快节奏需求,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D项。故选B项。6.从甲午战后到抗战前的40年间,城市化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然而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城市化率又降低了近0.6个百分点。以上变化说明A.农村面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B.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城市

化进程C.政府加强了对城市人口控制D.城市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甲午中日战争后到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社会整体上相对稳定,民族工业发展较快,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列强的侵略、

内战、官僚资本的压榨使中国的民族工业日益萎缩,最终陷入绝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受阻。以上变化说明城市发展受经济环境的影响,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7.19世纪,接种疫苗、隔离受传染的病人、保护供水、掌握有关抗菌剂的知识……这

一切使西北欧的死亡率,从1800年至少每千人的30%降低到1914年每千人的15%左右。欧洲的人口从1750年的14000万急剧地上升到1800年的18800万、1850年的26600万。这表明,西北欧死亡率降低和欧洲人口的增长()A.受益于医学知识普及和发展B.科学理论重大突破C.资产阶级统治地

位的巩固D.工业革命向全球扩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接种疫苗、隔离受传染的病人、保护供水、掌握有关抗菌剂的知识”可看出都是医学方面的知识,由此可知西北欧死亡率降低和欧洲人口的增长是因为医学的进步,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医学知识的普

及,并没有提到科学理论方面的突破情况,排除B项;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巩固不能直接影响人口问题,排除C项;工业革命的发展虽会影响人口的进一步增长,但材料涉及的是关于西北欧死亡率因预防或治愈疾病而急剧下降的相关信息

,排除D项。故选A项。8.如图是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居民种植谷物、橄榄和葡萄B.②处人们率先掌握冶铁技术C.③处北方种旱田、南方种水田D.④处居民最早种植大麦小麦【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可知,古代地中海地区居民的主要食品为谷物、橄榄与葡萄,①处为地中海地区,A项正确;率先掌握冶铁技术的是赫梯人,在古代西亚地区,而②处为古代埃及,排除B项;北方种旱田

、南方种水田是古代中国,而③处为古代西亚,排除C项;最早种植大麦小麦的是古代西亚,而④处为古代中国,排除D项。故选A项。9.英国近代第一条运河是1757年开通的桑基运河,随之布里奇沃特运河于1761年

7月通航,运河体系的的最后一笔由19世纪90年代曼彻斯特轮渡运河的疏通完成。英国近代运河体系()A.满足了国内军事斗争需要B.推动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C.以蒸汽轮船广泛运用为前提D.适应大宗物资运输的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英国早在工业革命前,就先后修建了桑基

运河、布里奇沃特运河,19世纪90年代曼彻斯特轮渡运河的疏通完成。这些运河的修建,有利于促进国内货物的运输发展,推动了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开展提供了统一市场,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90年代,英

国国内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军事斗争,排除A项;18世纪中期蒸汽轮船尚未产生,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运河上运输的货物并不一定是大宗物资,排除D项。故选B项。10.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生活

条件。因此,“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其意在指出世界市场的出现()A.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B.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C.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和谐稳定D.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协调发展【答

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生活条件是世界市场

,资本具有创造越来越多交换地点的趋势,也就要求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由此可见资本发展的要求推动了世界市场的产生,B项正确;材料论证了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非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也不涉及国际关系是否和谐稳定,排除

AC项;材料主旨在于世界市场产生的原因,而不是它所带来的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1.1916年建立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除了把新泽西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接收过来外,又于1918年和1926年

相继兼并了“雪佛莱汽车公司”和“费休车身公司”,从而成为一个汽车大托拉斯。汽车工业的发展()A.是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结果B.体现了经济积极融入全球化C.体现了政府放弃自由主义政策D.带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

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美国汽车工业中生产的集中,生产的集中有助于形成规模效应,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就能带来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D项正确;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出现于经济大危机之后,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并不能体现融入全球化,排除B项;材料内容不能体现政府的做法和态度,排除C项。故选

D项。12.图为2009年美国纪录片《食品公司》一个镜头,该镜头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是()A.美国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B.现代科技提高民众生活水平C.食品的工业化生产引发担忧D.美国政府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

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9年(美国)。据所学解读材料信息可知,2008年饲养48天的鸡比1950年饲养70天的鸡在体型上较大,较短的时间取得了更好的成果,反映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

高,A项正确;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普遍,不能反映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排除B项;仅凭材料图片信息无法得出食品的工业化生产引发担忧的历史结论,排除C项;材料并未对粮食生产不能满足需要的危机展开论述,粮食安全问题并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13.天命、民惟

邦本、德作为治国理政最基本的理念,在周朝被确立下来后,一直是统治者治国理政最根本的指导思想,这些理念和原则的确立,使改革换代被视为寻常,因为“皇天上帝,改厥元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人们将此视作“亡国”,而非“亡天下”,这反映出()A.中国古代各朝代的治国理念没有改变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具有正确性C.中华文明的连续发展奠定了观念基础D.中国古代一直在进行制度的改革创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天命、民惟邦本、德作为治国

理政最基本的理念,在周朝被确立下来后,一直是统治者治国理政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可知,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天命观念,自周朝以来,在古代社会一直得到延续,说明的是中华文明的连续发展奠定了观念基础,C项正确;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在不同时的的期有所不同,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说法,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且一直在进行制度的改革创新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C项。14.下表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题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时间主题代表文献或译作鸦片战争后了解世界《大英国统志》《四洲志》《海国图志》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求强求富《行军指

要》《水师操练》《工程致富》等甲午战争后救亡图存《泰西新史概要》《中东战纪本末》《文学兴国策》等20世纪初民主革命《万法精理》《美国独立宣言》等译作科学启蒙《天文歌略》《地理歌略》《地球韵言》等A.社会性质不断变化B.思想认识不断深化C民主观念持续更新

D.民族意识逐渐强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这说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程度逐渐深化,B项正确;近代

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未“不断变化”,排除A项;谋求变革封建制度、传播民主观念主要是在甲午战争后,“民主观念持续更新”的表述错误,排除C项;民族意识是指一个民族在文化、历史、传统、语言等方面的共同认同和归

属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15.鲁迅在介绍汉译的《百喻经》时这样评价:“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文艺,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经,亦随在可见。”由此可见A.佛教的传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佛教内容全是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C.佛教的翻译成为喜闻乐见的社会现象D.

佛教传入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的成分【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文艺,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经,亦随在可见”可知,天竺的寓言故事随佛经被翻译为汉语,随处可见,这体现了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

学的内涵,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的成分,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没有体现出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排除A项;佛教内容全是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的成分,佛教的翻译成为喜

闻乐见的社会现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6.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古代埃及制定该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A.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B.彰显法老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C.指导农业以合理地安排农事D.探索自

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埃及人为了安排农事,必须掌握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因此制定了太阳历。故答案为C项。A项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亦是为了指导农业以合理地安排农事,排除;B项彰显法老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探索

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与题无关,排除。17.现代欧洲语言中的市场、关税、港口、盐税、暗礁、交通、冒险、支票、杂志、酒精、零、代数学、集市等词语皆源自阿拉伯语。由此可见()A.阿拉伯人阻断欧洲与东方的贸易B.阿拉伯文化融汇了东西方文化精华C.现代欧洲语

言起源于阿拉伯语D.阿拉伯人对欧洲商业经济影响深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现代欧洲语言中的市场、关税、港口、

盐税、等词语皆源自阿拉伯语,通过这些词汇的传播,可以看出阿拉伯人在商业和经济方面对欧洲有着深远的影响,D项正确;阿拉伯人是东西方贸易的沟通者,并没有阻断欧洲与东方的贸易,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的影响,体现不出阿拉伯文化对东西方文化的融汇,排除B项;材

料只反映了一些商业语言的来源,不能说明现代欧洲语言起源于阿拉伯语,排除C项。故选D项。18.有学者指出:“希腊民族是最早探索人类、人的思想和灵魂的民族,他们不但追根溯源,寻求宇宙万物的源头与规律……而且探究社会的正义与公理,诘问人生的目的与价值。”该

学者认为古希腊文化A.缺乏人文主义B.个人主义泛滥C.忽视现实幸福D.重视理性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希腊民族是最早探索人类、人的思想和灵魂的民族,他们不但追根溯源,寻求宇宙万物的源头与规律……而且探究社会的正义与公理,诘问人生的目的与价值。”可得出该学者强调社会

的正义公平,这是理性的体现,D项正确;诘问人生的目的与价值体现了人文主义,但却滑泛滥,排除AB项;根据“诘问人生的目的与价值”可得出也重视现实的幸福,排除C项。故选D项。19.古罗马著名学者普林尼在他的名著《博物志》中记载了中国丝绸运销罗马的情形时写道:“(赛里斯)其林中产

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对此解读准确的是()A.古代东西方经济具有互补性B.罗马人重视学习中国纺织技术C.时代限制了罗马学者的认识D.丝绸成为罗马民众的主要衣料【答案】

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罗马学者认为“丝生于树叶上”,说明对中国丝的生产有误解,这是因为当时交通不便、东西方交流较少,时代限制了罗马学者对

中国的认识,C项正确;材料只说了中国丝绸运销罗马,没有说罗马的产品贩运到中国,不能体现经济互补性,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罗马人买中国的丝绸,学者介绍丝绸的生产,无法体现重视学习中国纺织技术,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丝绸没有其它物品,不能证明

“丝绸成为罗马民众的主要衣料”,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20.1519年墨西哥被征服前,该地区原住民人口在1600万——1800万,1580年,人口仅为190万,而到1605年时则为100万,总

计下降了95%。秘鲁的相关数据也表明这一时期的原住民人口出现了持续性下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后美洲人口的迁徙B.欧洲殖民者野蛮的殖民政策C.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需求扩大D.欧亚大陆大量移民迁入美洲【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

原因题。时空是16、17世纪(墨西哥和秘鲁)。据材料“该地区原住民人口在1600万——1800万,1580年,人口仅为190万,而到1605年时则为100万,总计下降了95%。秘鲁的相关数据也表明这一时期的原住民人口出现了持续性下降”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欧洲列强

走上殖民扩张道路,对美洲地区实行了惨无人道的殖民迫害,导致原住民数量锐减,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殖民扩张带来的影响,并不是正常的人口迁徙,排除A项;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8世纪,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欧亚大

陆大量移民迁入美洲,并不会导致原住民的锐减,排除D项。故选B项。21.18世纪建成的卢浮宫博物馆,位居世界四大历史博物馆之首,其艺术收藏品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6个门类,也有拿破仑一世对外征战时,从世界各地掠夺来的艺术珍品。据此可知,卢浮宫博物馆()A.被视作

首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B.通过掠夺各国不断积累收藏品C.向公众全方位提供了多个领域知识D.具有文化传承和服务公众职能【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据题意可知,卢

浮宫博物馆保存了大量人类文明的艺术珍品,同时对民众开放参观,因此具有文化传承和服务公众的职能,D项正确;“首个”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A项;卢浮宫博物馆的藏品并不全部是掠夺而来的,排除B项;根据“6个门类”可知“全方位”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故选D

项。22.一些俄国贵族青年军官参加了1812年打败拿破仑的战争,他们并没有因胜利而欢欣鼓舞,反而在看到法国拥有更自由的社会和更富足的生活后,开始反思俄国的落后,成为俄国最早一代的革命者。这反映出拿破仑战争()A.实现了欧洲社会思潮的转向B.促进了东西欧文明间的交流C.推

动了进步思想在俄国传播D.加速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兴起【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世纪初欧洲。据材料“一些俄国贵族青年军官参加了1812年打败拿破仑的战争,……开始反思俄国的

落后,成为俄国最早一代的革命者”,可知拿破仑战争客观上推动了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在俄国贵族青年中的传播,C项正确;仅凭一批俄国军官受到影响,不能断定整个欧洲实现了社会思潮的转向,排除A项;材料反映拿破仑战争传播进步思想,未提及俄罗斯文化影响西欧,“东西欧文明交

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所述起义的领导者是俄国贵族青年军官,而非资产阶级,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9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有限,资产阶级革命尚未兴起,排除D项。故选C项。23.下图为现代美国不同时期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示意图。由此可推知移民()A

.改变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文化B.美国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C.推动美国多元化文化格局形成D.解决了美国以往种族歧视问题【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的美国。从材料中美国移民的来源可得出,

美国的移民来自欧洲、亚洲与拉美,这使得不同地区的文化都进入到美国,从而推动美国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C项正确;虽然欧洲移民减少,但文化主流并没有改变,排除A项;美国人口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是在早期殖民扩张时期,排除B项;种族歧视问题一直都在,排除D项。故选C项。24.二战后,新加

坡借助于旅游规范设计和旅游项目实施,把历史遗产、宗教场所和商业街区等都纳入到“花园城市”“非常新加坡”"东南亚中心城市”“全球艺术中心”等表征系统。这一举措()A.割裂了历史文化的传承B.容易导致被西方文化同化C.体现出殖民文化的影响D.有助于推动民族认同建设【答案】D【解析】【详解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的新加坡。据材料“把历史遗产、宗教场所和商业街区等都纳入到......‘非常新加坡’等表征系统”并结合所学可知,新加坡的

举措为游客和国民对于民族共同体的想象提供了一种工具,这有助于促进民族认同,D项正确;新加坡的文化建设是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的融合,排除A项;借用西方文化不是被西方文化同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殖民文化的相关内容,排除C

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以来世界贸易中心转移简表时期世界贸易发展的历史形态地中海时代中世纪地中海地区的主要贸易商品包括丝绸、香料、金属、玻璃、陶瓷和奢侈品等,主要来自东方的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地区。奢侈品如

珠宝、艺术品和高级纺织品等则主要是向意大利和法国等欧洲城市出口的。城市作为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聚集了大量贸易商和手工业者,成为各种商品的集散地,其中以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最为著名。而贸易商则是贸易的主要参与者,他们通过各种贸易形式如委托、担保和合资等方式进行交易,带动了中

世纪地中海地区的经济繁荣大西洋时代16世纪以后,世界商业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18世纪后半期,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日不落帝国”被英国建立起来,……帝国本身制度的领先与工业霸权一起,共同将英国推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19世纪70年代后的“电

气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重工业开始在世界工业中占主导地位,各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十分显著。以工业生产为例,1870年~1913年,美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从23.3%上升到35.8%,德国则从13.2%上升到15.7%,而英国却从31.8%下跌

到14%,失去了其“世界工厂”的地位。世界经济贸易中心,逐渐从以英国为核心的西欧转移到以美国为核心的大西洋时代亚太时代全球货物贸易也将继续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动态。新兴市场的崛起将进一步改变全球贸易格局。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贸易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1970

年西欧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为30.5%,而亚太地区仅为26.1%,到了1980年亚太地区便超过西欧成为美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市场。1994年,美国对亚洲(主要是东亚)贸易总额达3720亿美元,占美国全球贸易总额的36%以上,比美欧间贸易

高出30%~40%。美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心转移还反映在对外投资关系的变化上。这一变化趋势大致与对外贸易相同——摘编自李德伟译《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1)根据材料,概括世界贸易发展各个时期的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亚太地区成为当今世界贸易中心的原因,并谈谈世界贸易中心转移的启示。【答案】(1)特征:①地中海时代:与丝绸之路密切联系;贸易商品以奢侈品为主;贸易商是贸易的主要参与者,贸易形式多样化。(任答一点即可)②大西洋时代:经济活动以欧美为中心;贸易中心转移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任答一点即可)③亚太

时代:贸易中心多元化;新兴市场的崛起;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贸易成为重要发展方向;规范性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任答一点即可)(2)原因:亚太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多,资源丰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增长;美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心转移;亚太新兴国家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

,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政策。(任答三点即可)启示:世界贸易格局是由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实力决定的;世界贸易的发展需要规范性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任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以来(世界)。特征:据表格可知,材料中将世界贸

易中心的转移分为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和亚太时代,据此可以分三个时期分别说明其特征;首先地中海时代,据材料“中世纪地中海地区的主要贸易商品包括丝绸、香料、金属、玻璃、陶瓷和奢侈品等”可知,与丝绸之路密切联系;贸易商品以奢侈品为主;据材料“而贸易商则是贸易的主

要参与者,他们通过各种贸易形式如委托、担保和合资等方式进行交易”可知,贸易商是贸易的主要参与者,贸易形式多样化。然后大西洋时代,据材料“世界经济贸易中心,逐渐从以英国为核心的西欧转移到以美国为核心的大西洋时代”可知,经济活动以欧美为中心;据材料“帝国本身制度的领先与工业霸权一起,共同将英

国推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19世纪70年代后的“电气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可知,贸易中心转移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最后亚太时代,据材料“1970年西欧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为30.5%,而亚太地区仅为26.1%,到了1980年亚太地区便超过西欧成为美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市场”可知,

贸易中心多元化;据材料“新兴市场的崛起将进一步改变全球贸易格局”可知,新兴市场的崛起;据材料“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贸易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可知,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贸易成为重要发展方向;据材料“美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心转移还反映在对外投

资关系的变化上。这一变化趋势大致与对外贸易相同”可知,规范性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亚太地区本身的资源、经济、教育和政策,以及与亚太地区相关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美国的因素;从亚太地区本身来看,结合所学可知,亚太地区

地域辽阔,人口多,资源丰富;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增长;亚太新兴国家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政策;从与亚太地区相关的因素来说,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美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心转移。启示:从材料中世纪贸易中心的变

化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贸易格局是由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实力决定的;结合二战后世界贸易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贸易的发展需要规范性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学者指出,对历史上的疫病的学术研究,其意义不在于为未来的突发自然灾疫提供直接

的对策,而在于长远地促进社会的进步、价值的稳定、文化的发展、精神的提升。——摘编自余新忠《明清以来的疫病应对与历史省思》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医药的成就相关知识,对该学者的观点加以评析,得出结论。(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否定或修改均可,并阐述理由)【答案】示例一评析:我赞成该学者的观点

。对历史上的疫病研究不应持功利的目的,而应该充分挖掘古代人类应对疫病的智慧和文化价值内涵。理由: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历史上应对疫病的做法大多已显得落后,甚至存在荒谬之处;古代文明应对疫病的历史,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如政府在中国古代应对灾

疫方面发挥主体作用,而古代西欧的教会在抗疫、救灾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古代的人们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背景下积累的抗疫经验体现了先民的智慧,如利用一些迷信的说法劝导人们,对传染源进行隔离;在畏惧、逃避、对抗和预防疫情的过程中,朴素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彰显和传播。(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

亦可)结论:疫病历史研究应重视文化价值。示例二评析:我反对该学者的观点。历史的警示和借鉴意义,是任何历史研究都不应忽略的,对历史上的疫病的研究,仍具有现实意义。理由:疫病的暴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古今并无明显区别;尽管古人对疫病成因的认识

具有蒙昧色彩,但古人积累的防疫、抗疫观念更加容易被大众接受;古代医药学应对疫情的尝试可以为现代药物研究提供启发,如青蒿素的发现就受到中国古代抗击疟疾的启发,近年来,一些中成药在治疗突发性传染病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社会面对疫情时对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关注,启发我们抗疫不能片面依赖医疗技术的进

步。(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结论:疫病历史研究具有现实意义。(“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亦可酌情给分)【解析】【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对材料中学者的观点可以是赞成的态度。

理由可围绕古代文明应对疫病的历史,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如政府在中国古代应对灾疫方面发挥主体作用,而古代西欧的教会在抗疫、救灾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古代的人们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背景下积累的抗疫经验体现了先民的智慧,如利用一些迷信的说法劝导人们,对传染源进

行隔离;在畏惧、逃避、对抗和预防疫情的过程中,朴素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彰显和传播等进行说明。最后得出结论:疫病历史研究应重视文化价值。对材料中学者的观点也可以持反对态度。理由可围绕尽管古人对疫病成因的认识具有蒙昧色彩,但古人积累的防疫、抗疫观念更加容易被大众接受;古代医

药学应对疫情的尝试可以为现代药物研究提供启发,近年来,一些中成药在治疗突发性传染病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社会面对疫情时对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关注,启发我们抗疫不能片面依赖医疗技术的进步等进行说明。最后得出结论:疫病历史研究具有现实意义。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求。材料一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国了解了西域的政治和军事情况,同时还带回大量有商业价值的信息。此后,汉武帝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打击了匈奴的势力,使亚洲中部地区恢复了和平。随着古代各帝国的扩张,商人和旅行者建立了广大的商业网络通道,在这些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的

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的丝绸,历史学家把这些商路统称为“丝绸之路”。对商人和他们的商品来说,丝绸之路就是令人瞩目的高速公路。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材料二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法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有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

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条件,并概括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内容。(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朝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丝绸之路上东

西方文明交流的特征及影响。【答案】(1)条件: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汉武帝时期国力强大相对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内容:商品宗教文化或价值观念。(2)表现:设市舶司专职管理;政府制定了相关法律;进出口商品种类多;官

方和民间贸易并存,以民间为主。(3)特征:经济与文化交流相结合;具有双向性、互惠性。影响: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整体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

中国。条件:根据材料“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国了解了西域的政治和军事情况,同时还带回大量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可知,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根据材料“汉武帝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打击了匈奴的势力,使亚洲中部地区恢复了和平”可知,汉武帝时期国

力强大相对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内容:根据材料“对商人和他们的商品来说,丝绸之路就是令人瞩目的高速公路。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可知,商品宗教文化或价值观念。【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

题。时空是宋朝中国。表现:根据材料“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可知,设市舶司专职管理;根据材料“还制定市舶条法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可知,政府制定了相关法律;根据材料“进出口货物有400多种,进口

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可知,进出口商品种类多;根据材料“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可知,官方和民间贸易并存,以民间为主。【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西方。特征:根据材料“随着古

代各帝国的扩张,商人和旅行者建立了广大的商业网络通道,在这些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的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的丝绸,历史学家把这些商路统称为‘丝绸之路’。对商人和他们的商品来说,丝绸之路就是令人瞩目的高速公路。另外,商人、

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进出口货物有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可知,经济与文化交流相结合;具有双向性、互惠性。影响:根据材料“随着古代各帝国的扩张,商人和旅行者建立了广大的商业网络

通道,在这些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的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的丝绸”“对商人和他们的商品来说,丝绸之路就是令人瞩目的高速公路。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进出口货物有40

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可知,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整体发展。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更好地侵略印度,1813年,英印当局在印度传播基督教,以图从文化心理上

铲除印度人安身立命的根基,这遭到印度教徒的激烈抵制。1818年,印度总督取消了出版预审制度,只要不对政府提出批评,就可以自由办报。大量报纸的出现对传播西方思想起了重要作用。英国还在印度推行英式教育,建立文官制度,规定殖民地官员的选拔必须通过英语考试,

这有助于培养具有西方思维的亲英土著人。殖民者还引进了现代的司法系统和政治体制。这一切极大地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结构,推动了阶级的分化。——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材料二冷战后,鉴于文化渗透的巨大潜力,西方国家间加强协调,逐渐使文化渗透成为西方国

家针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一种全球战略。西方国家通过非政府组织向目标国普通人群展开渗透。渗透手段也不同于以往,它以各种极具隐蔽性和欺骗性的方式进行。当今文化渗透已经形成包括话语权争夺、精英培植和宗教蔓延等在内的多层次文

化渗透体系。西方国家通过文化渗透的途径,推行文化霸权,严重威胁着其他国家的文化安全。——摘编自姚金艳《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渗透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文化侵略印度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印度的影响。(2)

根据材料二、概括冷战后西方国家实施文化渗透的策略。【答案】(1)表现:传播基督教;取消出版预审制度;推行英式教育,建立文官制度;培养具有西方思维的亲英土著人;引进现代的司法系统和政治体制。影响:极大地破坏了印度社会结构,推

动了阶级的分化;改变印度固有的宗教和社会结构,在殖民地推行“新秩序”的同时,也为殖民者推行殖民统治创造条件;传播了西方先进思想;客观上推动了印度社会的近代化等。(2)策略:西方国家间加强协调;向目标国普通人群展开渗透;形成多层次文化渗遗体系;推行

文化霸权等。【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印度。表现:根据材料“英印当局在印度传播基督教”可知,传播基督教;根据材料“印度总督取消了出版预审制度”可知,取消出版预审制度;根据材料“英国还在印度推行英式教育,建立文官制度”可知,推行英式教育,建立文官制度;

根据材料“这有助于培养具有西方思维的亲英土著人”可知,培养具有西方思维的亲英土著人;根据材料“殖民者还引进了现代的司法系统和政治体制”可知,引进现代的司法系统和政治体制。影响:根据材料“这一切极大地破

坏了印度社会结构,推动了阶级的分化”可知,改变印度固有的宗教和社会结构,推动了阶级的分化;据材料“为了更好地侵略印度”可知,为殖民者推行殖民统治创造条件;据材料“大量报纸的出现对传播西方思想起了重要作

用”可知,传播了西方先进思想;据材料“引进了现代的司法系统和政治体制”可知,客观上推动了印度社会的近代化。【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的世界。策略:根据材料“西方国家间加强协调”可知,西方

国家间加强协调;根据材料“西方国家通过非政府组织向目标国普通人群展开渗透”可知,向目标国普通人群展开渗透;根据材料“当今文化渗透已经形成包括话语权争夺、精英培植和宗教蔓延等在内的多层次文化渗遗体系”可知,形成多层

次文化渗遗体系;根据材料“西方国家通过文化渗透的途径,推行文化霸权”可知,推行文化霸权等。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674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