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新高三上学期7月暑期综合训练(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DOC
  • 阅读 1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688.798 KB
  • 2024-09-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新高三上学期7月暑期综合训练(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新高三上学期7月暑期综合训练(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新高三上学期7月暑期综合训练(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2 已有1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新高三上学期7月暑期综合训练(一)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共(15)页,688.798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b62db86bed31fc5dc20556113c21f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孟津一高2022届高三暑期化学综合训练一一、单选题(共计12题)1.已知:sp2sp2Cu(OH)Fe(OH)KK。常温下,22Cu(OH)Fe(OH)、两种饱和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A.当22Fe(OH)Cu(OH)和沉淀共存时,2222Fe(OH)(s)Cu(aq)Cu(OH)(s)Fe(aq)++++的平衡常数4.610K=B.Y点对应的2Fe(OH)分散系是均一、稳定的C

.120.001molLFeCl−溶液和10.0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有沉淀生成D.不可以通过调节溶液的pH的方法分离22FeCu++和2.三级溴丁烷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反应进程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活化能较大的步骤的反应方程式为()()3333CHCBrCHCBr+−→+B.水解过程中有C—Br键的断裂和C—O键的形成C.适当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D.向反应体系中加入

乙醇,将增大三级溴丁烷的溶解度和()33CHCOH的产率23.过氧化钙()2CaO是一种白色的固体,微溶于水,且不溶于乙醇、乙醚和碱性溶液,溶于酸。利用反应22232224CaHO2NH8HOCaO8HO2NH++++++制备过氧化钙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仪器Y的名称为长颈漏斗B.W可以是4NHCl,通过加热W提供反应所需的3NHC.仪器X的作用是导气,并防止发生倒吸现象D.为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产率,可将冰水混合物改为温水浴加热4.在中国古代,雌黄()23AsS经常用来修改错字,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A.A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3sp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33AsHNHC.与As同周期且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目与As相同的元素只有VD.已知22AsF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3:15.AN表示阿伏加德

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84g2424NaSONaHPO和固体混合物中,阴离子总数小于2ANB.0.1AN个3Fe(OH)胶体粒子的质量为10.7gC.常温下,pH=2的盐酸中的H+总数为0.01AND.14g聚乙烯()含有的质子数目为8AN6.短周期主族

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乙、丙是由这些元素中的2种或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0.11molL−丙溶液的pH=13,气体乙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甲、乙、丙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简单氢化物

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B.X、Y、Z简单离子半径大小为Z>Y>XC.化合物甲属于共价化合物D.化合物2XY与足量丙的水溶液反应可生成两种盐7.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金属Fe:22Fe2HFeH

++++B.向43NHHCO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2332HCOOHCOHO−−−++C.向4CuSO溶液中加入少量金属钠:2Cu2NaCu2Na++++D.向二元弱酸亚磷酸()33HPO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

23332HPO2OHHPO2HO−−++8.工业合成三氧化硫的反应为12232SO(g)O(g)2SO(g)Δ198kJmolH−+=−,反应过程可用下图模拟(代表2O分子,代表2SO分子,代表催化剂)。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过程Ⅰ和过程Ⅳ决定了整个反应进行的程度B.过程Ⅱ为放热反应,过程Ⅲ为吸热反应C.1mol2SO和1mol2O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9kJD.催化剂可降低整个反应的活化能,因此使ΔH减小9.如图

为某晶体的一个晶胞,若晶体中Y的化合价部分为0,部分为-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4A.该晶体的化学式为2XY,每个晶胞含有14个X+和13个2Y−B.晶体中阴、阳离子配位数均为8C.晶体中与每个X+距离相等且最近的

X+有8个D.晶体中,0价Y的原子与-2价Y的原子的数目之比为3:110.能够正确表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是()A.室温下,把少量铜放稀硝酸中溶解:2322Cu2NO2HCu2NOHO−++++++B.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2CO:22232Cl

OCOHO2HClOCO−−+++C.向2NaAlO溶液中滴入3NaHC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223233AlOHCOHOAl(OH)CO−−−+++D.用溴水检验丙烯醛2CHCHCHO中的碳碳双键:222C

HCHCHOBrCHBrCHBrCHO⎯⎯−−→+11.中医经典方剂组合对“COVID-19”的治疗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研究发现黄芩苷为其有效成分之一,黄芩苷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黄芩苷是芳香族化合物,其分子中氢

原子数目是18B.黄芩苷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5C.黄芩苷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4种D.1mol黄芩苷最多能与9mol2H反应12.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利用装置甲测量锌粒和31molL−硫酸反应生成2H的体积B.利用装置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OC.装置

丙可用于由4FeSO溶液制备42FeSO7HOD.装置丁所示操作可用于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二、填空题(共三题)13.利用甲醇和水蒸气重整可为燃料电池提供氢气。回答下列问题:(1)甲醇和水蒸气重整时,未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两种反应进程

中能量的变化曲线a和b如图所示。①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过程第Ⅱ步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该过程中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填“Ⅰ”或“Ⅱ”)。(2)为探究反应条件对反应平衡的影响,将32CHOHHO和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XY、代表压强或温度。3CHOH(g)的平衡转化率随XY、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6①X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②判断1Y______________________2Y(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11XY、条件下,设平衡时容器内的总压强为kPap,该反应的平衡常数pK=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分压(B)p代替物质的量浓度(B)c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pK,其中(B)(B)ppx=,p为平衡总压强,(B)x为平衡系统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列出计算式即可]。(3)甲醇和水蒸气重整过程中,存在副反应:132CHOH(g)C

O(g)2H(g)Δ91kJmolH−+=+。CO易使主反应的催化剂中毒,研究温度和水/甲醇投料比对甲醇平衡转化率及重整气中CO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①该反应适合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②250℃时CO物质的量分数始终高于200℃时CO物质的量分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4.已知反应22H(g)I(g)2HI(g)ΔH+。(1)已知:H—H、I—I、H—I键的键能(单位:1kJmol−)依次为43

6、151、297。上述反应中ΔH=_________________1kJmol−。(2)在某温度时,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可逆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序号起始浓度/()1molL−平衡浓度/()1molL−72H(g)2I(g)HI(g)2H(g)2I(g)HI(g)①0.070

.0600.020.010.1②0.120.1400.020.040.2③0.290.280.20.090.080.6④0.140.090.420.050.050.5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平衡常数,可得出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下列情

况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总压强保持不变C.断裂H—H键和H—I键速率之比为1:2D.混合气体中HI体积分数保持不变(4

)有人推测22H(g)I(g)2HI(g)+的反应历程如下:第1步2I2I(快速平衡)第2步22IHHI+(快速平衡)第3步2HII2HI+(慢反应)①第1步反应中,正反应活化能_________________逆反应活化

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上述3步反应中,正反应活化能最大的是第_________________步反应(填数字)。(5)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2H(g)I(g)2HI(g)+,反应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如图所示。0CT时反应速率最大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6)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22H(g)I(g)和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2H(g)的转化率为,则在该温度下,平衡常数pK=____________

______(用分压计算的平衡常数为pK,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15.4KMnO是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某化学小组拟制备4KMnO并测定其纯度和探究其性质,其简易流程如图。8回答下列问题:(1)“熔融”宜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陶

瓷坩埚、玻璃棒B.刚玉()23AlO坩埚、铁棒C.铁坩埚、铁棒D.石英坩埚、玻璃棒(2)已知24.5g3KClO在“合成1”中完全反应转移1.2mol电子,则“合成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在如图装置中完成“合成2”。①B中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②C中制备4KM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环

保角度分析,本实验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当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时关闭分液漏斗活塞。(4)采用结晶法从C中分离出4KMnO产品,探究4KMnO的氧化性。①取少量

上述制备的产品溶于蒸馏水,滴加适量稀硫酸,再滴加4FeSO和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则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酸性条件下氧化性:34MnOFe−+。②已知24KFeO溶液呈紫

色且24KFeO在稀硫酸中不稳定,会放出气体。为了探究24KFeO和4KMnO的氧化性相对强弱,设计实验如表。序号操作现象Ⅰ取少量24KFeO溶于水,加入稀硫酸溶液紫色迅速褪去9Ⅱ取424MnSOHSO和混合溶液,加入少量的24KFeO

,振荡溶液变成紫色实验结论是氧化性:4KMnO____________________24KFeO(填“>”“<”或“=”)。(5)测定4KMnO产品纯度:称取gw产品,溶解后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摇

匀。取10mLmolLVc−标准224HCO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4KMnO产品溶液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溶液体积为mLV,滴定反应方程式为(未配平):42242424422KMnOHCOHSOKSOMnSOCOHO++

+++→。该4KMnO产品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10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sp2sp2Cu(OH)Fe(OH)KK,pH相同时,()2lgMc+−越大,对应的物质的溶度积就越小

,故a对应2Cu(OH),b对应2Fe(OH),由Z点知pH=8时,()23.11Fe10molLc+−−=,则15.1sp2Fe(OH)10K−=,同理,当溶液的pH=6时,()23.71Cu10molLc+−−=,则19.7sp2Cu(OH)10K−=,2222Fe(OH)(s

)Cu(aq)Cu(OH)(s)Fe(aq)++++的平衡常数()()()()()()22215.1sp24.619.7222sp2FeFeOHFe(OH)1010Cu(OH)10CuCuOHcccKKKccc++−−−++−=====,A正确;Y点

为2Fe(OH)不饱和溶液,是均一、稳定的,B正确;题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此时的()24410c2sp2Fe(OH)5105101.2510Fe(OH)QK−−−==,所以会有沉淀生成,C正确;由图可知,2Cu+沉淀完全时,2Fe+还未开始沉淀,故可以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达到

分离2Fe+和2Cu+的目的,D错误。2.答案:D解析:A项,该反应的第一步活化能较大,结合图象可知,反应为()()3333CHCBrCHCBr+−→+,正确;B项,由图可知,三级溴丁烷水解反应是—OH取代溴原子的过程,有C—Br键的断裂和C—O键的形成,正确;

C项,升高温度,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正确;D项,三级溴丁烷在碱的醇溶液中会发生消去反应,错误。3.答案:C解析:A项,仪器Y是分液漏斗,错误;B项,加热4NHCl分解产生的3NH、HCl稍冷会重新化合为4NHCl,不能用于制取氨气,错误;C项,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用X可以防止倒

吸,正确;D项,温水浴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会促进22HO的分解,不能提高产率,错误。4.答案:C解析:由雌黄的结构可知,黑球代表As,白球代表S,雌黄()23AsS中砷原子形成3个单键,有1个孤电子对,采用3sp杂化,A项正确;3AsH和3NH均为分子晶体,其沸点

高低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有关,但因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其沸点偏高,B项正确;基态As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262610231s2s2p3s3p3d4s4p,未成对电子数为3,与其同周期且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目相同的元素有V

(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2626321s2s2p3s3p3d4s)、Co(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2626721s2s2p3s3p3d4s),C项错误;22AsF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则其结构式为11F—AsAs—F,单键均为σ键,1个双键中有1个σ键、1个π键,该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3:

1,D项正确。5.答案:D解析:284g2424NaSONaHPO和固体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2mol,所含阴离子总数为2AN,故A错误;胶体粒子是很多个分子的集合体,无法计算其质量,B错误;常温下,pH=2的盐酸中()1H0.01molLc+−=,由于溶液的体积未知

,不能计算其中含有的H+总数,C错误;的最简式为2CH,每个2CH含8个质子,14g含有1mol2CH,所含质子数目为8AN,D正确。6.答案:D解析:选项A,由于非金属性O>N,故热稳定性23HONH,A说法错误;选

项B,32NONa−−+、、均为10电子结构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B说法错误;选项C,3NaN是由3NaN+−和组成的离子化合物,C说法错误;选项D,

2NO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32NaNONaNO和两种盐,D说法正确。7.答案:D解析:少量Fe和稀硝酸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3FeNO、NO和2HO,A项错误;漏写了4NHOH+−和的反应,B项

错误;金属钠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铜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Na不能从4CuSO溶液中置换出铜,C项错误;碱过量,33HPO被完全中和为23HPO−,D项正确。8.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过程Ⅲ是旧键的断裂,过程Ⅲ是新键的生成,则过程Ⅱ和过程Ⅲ决定了整个反应进行的程度,A项错误;

过程Ⅱ是旧键的断裂,是吸热过程,过程Ⅲ是新键的生成,是放热过程,B项错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1mol2SO和1mol2O不能完全反应,故放出的热量小于99kJ,C项正确;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影响ΔH,D项错误。9.答案:D解析:根据晶胞的结构示意图可知,

其中X+的个数为8×1/8+6×1/2=4,2Y−的个数为12×1/4+1=4,A项错误;由晶胞结构可知,每个X+周围有6个紧邻的2Y−,每个2Y−周围有6个紧邻的X+,B项错误;晶体中与每个X+距离相等且最近的X+有12个,C项错误;1个晶胞中含有4个X、8个Y,其中X显+1价,则根

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显-2价的Y的原子有2个,显0价的Y的原子有6个,D项正确。1210.答案:C解析:A项,室温下用稀3HNO溶液溶解铜,反应生成硝酸铜、NO气体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323Cu2NO8H3Cu2NO4HO−++++++,A错

误;B项,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2CO,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知发生反应223ClOCOHOHClOHCO−−+++,不发生反应233HCOClOHClOCO−−−++,不会生成23CO−,B错误;C项

,2NaAlO溶液中滴入3NaHCO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3233AlOHCOHOAl(OH)CO−−−+++,C正确;D项,溴水具有氧化性,会氧化醛基,无法检验2CHC

HCHO中的碳碳双键的存在,D错误。11.答案:D解析:黄芩苷分子中含有苯环,是芳香族化合物,其分子式为211811CHO,分子中氢原子数目是18,A正确;黄芩苷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黄芩苷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

4种,如(序号代表氯原子的位置),C正确;2H不能与—COOH中的C=O键反应,故1mol黄芩苷最多能与8mol2H反应,D错误。12.答案:A解析:锌粒与31molL−硫酸反应生成2H,使锥形瓶中压强增大,推动注射器活塞向外移动,从而可以

读取2H的体积,选项A正确;由222NOO2NO+可知,利用题给装置无法收集到纯净的NO,选项B错误;坩埚通常用于灼烧固体,而蒸发溶液通常选择蒸发皿,又2Fe+容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所以蒸发硫酸亚铁溶液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选项C错误;盛

装盐酸的滴定管应该选择酸式滴定管,题图中滴定管为碱式滴定管,选项D错误。13.答案:(1)①13222CHOH(g)HO(g)CO(g)3H(g)Δ49kJmolH−++=+②放热;Ⅰ13(2)①温度②>;该

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当温度一定时,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甲醇的平衡转化率减小③339161688pppp(3)①250℃,水/甲醇投料比为2;此条件下甲醇的平衡转化率高,且CO的物质的量分数较小②

投料比一定时,温度升高,主、副反应均向右移动,但升高温度对副反应的影响较主反应大解析:(1)①由图可知,反应的111Δ510kJmol461kJmol49kJmolH−−−=−=+,故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3222CHOH(g)HO(g

)CO(g)3H(g)Δ49kJmolH−++=+。②第Ⅱ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故为放热反应;因反应Ⅰ的活化能比反应Ⅱ的活化能大,故反应I决定了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2)①从图象

看,在Y不变的情况下,随着X的增大,甲醇的平衡转化率逐渐增大。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且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故X应为温度。②Y为压强,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甲醇的平衡转化率减小,故12YY。③假设起始时32CHOHHO和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则列三段式有3222CHO

H(g)HO(g)CO(g)3H(g)++起始量/mol1100转化量/mol0.60.60.61.8平衡量/mol0.40.40.61.833222CHOHHOCOH、、、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11398

81616、、、,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3322p3239COH1616CHOHHO88ppppKpppp==。(3)①一氧化碳能使催化剂中毒,所以在选择反应条件时,应在考虑甲醇平衡转化率的同时,尽量减少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水/甲醇

投料比时,250℃比200℃条件下甲醇平衡转化率高,且在水/甲醇投料比为2时,CO物质的量分数较低,所以反应适合的条件为250℃和水/甲醇投料比为2。②主、副反应均为吸热反应,所以温度升高,有利于两反应正向移动,主反应的正向移动使甲醇浓度降低、氢

气浓度升高,从而抑制副反应的正向移动,使CO浓度下降;而副反应的正向移动使CO浓度增大,两个相反的影响使250℃时CO物质的量分数始终高于200℃时的原因可能是:升高温度对副反应的影响大于对主反应的影响。1414.答案:(1)-7(2)温度一定

时平衡常数是定值,与反应物浓度无关(3)CD(4)①大于②3(5)温度低于0CT时,升温,分子能量增大、催化剂活性增强,反应速率增大;温度高于0CT时,催化剂活性降低,反应速率降低(6)221−解析:(1)反应的焓变Δ

H=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即11Δ(4361512972)kJmol7kJmolH−−=+−=−。(2)根据表格数据计算可得()()222(HI)/HI50Kccc==,可知温度一定时平

衡常数是定值,与反应物浓度无关。(3)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反应物和产物都是气体,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密度始终不变,A项错误;气体总分子数不变,气体总压强不变,B项错误;断裂H—I键和H—H键速率之比为2:1,推知断裂H—H键和形成H—H键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C项正

确;HI体积分数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D项正确。(4)①断裂化学键要吸收热量,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②活化能越大,反应越慢,故第3步反应活化能最大。(5)温度低于0CT时,升温,分子能量增大、催化剂活性增强,反应速率增大;温度高于0C

T时,催化剂活性降低,反应速率降低。(6)设起始时充入22H(g)I(g)、各molx,平衡时总压强为kPap,可得:22H(g)I(g)2HI(g)+起始物质的量/molxx0转化物质的量/molxx2x平衡物质的量/mol(1)x−(1)x−2x平衡物质的量分数(1)/

2−(1)/2−平衡分压/kPa(1)/2p−(1)/2p−p()()22p22(HI)2HI1pKpp==−。15.答案:(1)C(2)32242KClO3MnO6KOH3KMnOKCl3HO++++高温(3)①饱和食盐水15②24242MnOCl2MnO2Cl−

−−++③缺少尾气处理装置④C中溶液上方充满黄绿色气体(4)①不能②<(5)0632cVwV解析:(1)氢氧化钾是强碱,熔融时与玻璃棒、石英、陶瓷三者中的二氧化硅反应,刚玉中的氧化铝与KOH反应,故选铁坩埚和铁棒。(2)()3124.5gKClO0.

2mol122.5gmoln−==,说明每31molKClO参加反应得到6mol电子,生成1molKCl,据此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3)①B装置用于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避免氯化氢与C中KOH反应,同时还应保证生成的氯气尽可能少地溶于溶剂中,因此应选择饱和食盐水。②锰酸

钾与氯气反应生成高锰酸钾和氯化钾,可写出离子方程式。③本实验中,没有处理尾气,氯气排入空气中会污染环境。④当C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表明锰酸钾与氯气已反应完全,此时停止通入氯气。(4)①C中会生成次氯酸钾,因此高锰酸钾产品中

混有KClO,2322FeClO2H2FeClHO+−++−++++,故不能说明酸性条件下4MnO−的氧化性比铁离子的强。②实验Ⅰ为对照实验,实验Ⅱ完全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24FeO−,故溶液的紫色来自4MnO

−,而4MnO−只可能由24FeO−氧化2Mn+生成,因此说明24KFeO氧化性比4KMnO的强。(5)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知,()()42245KMnO2HCOnn=,该4KMnO产品纯度为00215863210005100%%100cVcVVwVw

=。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