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微专题·小练习》历史 新教材 第4练

DOC
  • 阅读 1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18.797 KB
  • 2024-10-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4版《微专题·小练习》历史 新教材 第4练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4版《微专题·小练习》历史 新教材 第4练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进行离线阅读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4版《微专题·小练习》历史 新教材 第4练.docx,共(2)页,18.797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b05c04bcc35085e9628baa5d50ac88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4练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2022·辽阳市二模]《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地有遗利,民有馀(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后汉书·章帝本纪》也记载,东汉“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

予粮种,各尽地力,勿令游手”。两汉政府的这些做法()A.促进了自耕农经济发展B.使宗族势力日益强大C.导致了大田庄经济盛行D.推动了均田制的实施2.《史记·萧相国世家》中写道:“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

帛财物之府分之。何(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由此推知,萧何此举旨在()A.促成儒家思想成为汉朝正统思想B.为汉朝制度建设提供借鉴C.引导统治阶级重视文化典籍先河D.实现对地方政府的有效控制3.[2022·浙江卷]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

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4.[2022

·广东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

阀割据的隐患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5.[2022·湖南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

、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A.体现以农为本B.服务于汉初战事C.意在藏富于民D.解决了财政危机6.[2022·威海市三模]汉武帝时,一方面广泛征召儒生们到中央和地方任职,另一方面又重用被称为“酷吏”的法术之士;还出现了儒生多习法律,酷吏缘

饰儒术的新现象。这反映了当时()A.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B.无为而治理念的废止C.儒家法家之争的终结D.儒法并重方略的推行7.[2022·海口市二模]《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冬季,匈

奴大雨雪,牲畜多饥寒死,‘国人多不安’,匈奴贵族于是有‘降汉’之意;当‘秋马肥’时,匈奴则校阅兵力,有‘攻战’之志。”这说明()A.气候环境变化决定了民族关系B.民族关系受自然地理条件制约C.汉匈关系在和战之间反复摇摆D.汉武帝解决边患问题条件成熟8.东汉

时期,以记录最为完整的京都洛阳为例,在一个半世纪中所遭遇的自然灾害约为百次。灾害发生的频次东汉较之西汉更高,王朝后期比前期更多。最后黄巾军大起义使东汉的统治名存实亡。据此可以推知()A.政府应对灾难的能力不足导致阶级矛盾激化B.自然灾害频繁是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性原因C.封建王朝自然灾害呈现前

多后少规律性分布D.封建政权加强救灾可以避免农民起义的发生9.汉武帝时期,结构恢宏、气势磅礴、以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中期以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A.汉赋呈现出平民化趋势B.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文学形式C.皇帝好恶决定汉赋兴盛D.文学作品的风

格受时代的影响10.[2022·北京市朝阳区二模]《史记》在中国历史上首次为少数民族单独述史。《史记》记述了境内外少数民族的起源史与演变史,全方位呈现了少数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民风民俗等基本状况以及各少数民族与中原民族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史记》这种民族书写()A.推动了华夏认同观念形成B.开

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C.体现了民族平等共同进步D.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需要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