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docx,共(6)页,901.73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a59aa6def111689657131508bb70ba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课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组一实验原理及实验设计1.(2023·河北秦皇岛高二期中)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个计数室B.计数室的容积
为1mm×1mm×0.1mm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培养液D.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2.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中方格的酵母菌分布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酵母菌计数用
样方法B.该计数板的一个计数室中有16个中方格C.未对酵母菌染色会导致计数值比实际值偏大D.用该法只能得到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无法计算种群密度3.(2023·福建三明高二期中)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
量的变化”实验中,观察到血细胞计数板(图1,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室的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如图2分布。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如果一个方格内的酵母菌过多,可以采用稀释后再计数的办法B.实验过程中,时间是自变量,酵母菌数量是因变量C.本实验不需要设置
对照实验,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前后对照D.采取抽样检测的方法计数,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4.酵母菌是探究种群数量变化的理想材料,血细胞计数板是酵母菌计数的常用工具。如图表示一个计数室(1mm×1mm×0.1mm)及显微
镜下一个中方格菌体分布情况(培养液未稀释)。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液中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和出芽生殖B.每天定时取样前要摇匀培养液C.每次选取计数室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计数,目的是重复实验以减小误差D.若五个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如图乙所示,则估算1mL培养液中酵母菌数共有6×10
6个题组二实验结果分析5.(2023·贵州遵义高二月考)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增大B.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进行计数C.其他条件不变,若接种量增加一倍
,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将缩短D.温度、培养液成分和含氧量都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6.在放有5mL培养液的培养瓶中放入少量酵母菌菌种,然后每隔一天统计一次酵母菌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这一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增长呈现出“S”形的原因可能与营养液浓度有关B.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200时,种内竞争达到最大C.在第4天至第6天中,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当D.该培养瓶内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7.某同学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
变化实验进行了相关的操作,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在该实验中下列操作或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A.培养酵母菌前,不应加热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B.用吸管从振荡后的试管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进行计数C.图中C点和D点相比,D点的生存环境更恶劣D.E点和F点种群数量相同,两点对应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相同8
.(2022·江苏海安高二期末)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有关实验:若吸取酵母菌培养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如图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
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多少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中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多少个()A.182.88×108B.154.5×108C.162.8×108D.152.88×1089.某同学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
的变化”的探究实验时,设置了两组实验,这两组实验的试管中含有等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组酵母菌的最大数量多于b组的,可能是起始时a组酵母菌数量多于b组所致B.第0~3天内,a组的酵母菌种群数量
增长曲线呈“S”形C.继续延长培养时间,b组酵母菌数量将保持相对稳定D.检测酵母菌数量时,振荡试管的目的是增加样液中氧气的含量10.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如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菌种群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初期,酵母菌因种内斗争强而增殖缓慢B.不同转速进行振
荡培养影响的主要是营养物质的浓度C.培养后期,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细胞数目将会增多D.转速为150r/min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为“J”形11.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将10mL酵母菌培养液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并间隔
相同时间分别等量均匀取样4次,测定样液的pH和酵母菌数量如表所示。据表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样品酵母菌数量(个/mm3)pH112104.828205.4312103.7410005.0A.取样的先后次序为2、4、1
、3B.10mL培养液的K值可能为1.21×107个C.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的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D.若再次取样测定,10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有可能低于1.21×107个12.某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
化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锥形瓶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培养,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一般不同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C.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Ⅱ内
的达到最大值D.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均相同13.用4种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a、b、c、d,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下列哪些操作会使计数结果偏小?________(填序号
,多选)。①从静置的培养液上部取样②使用未干燥的血细胞计数板③计数前未对酵母菌进行台盼蓝染色④仅对计数室内的酵母菌进行计数(2)曲线a的增长呈“________”形,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d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培养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酵母菌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此时
的种群数量称为______________。限制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14.某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35℃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为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他们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24h取样
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如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单位:×106个/mL)。温度(℃)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第7次第8次0h24h48h72h96h120h144h168h151.
23.03.84.64.03.22.82.5201.25.05.34.22.11.20.80.6251.25.25.64.62.91.00.60.2301.24.95.54.82.21.30.70.5
351.21.51.82.02.21.30.80.6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计数时,按以下顺序操作________(填字母)。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
再将血细胞计数板放在显微镜载物台的中央计数。A.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B.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C.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3)实验所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计数室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内有16个小方格,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若计数的5个中方格内的
酵母菌总数为120个,则1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约有________个。(4)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为________℃。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不同温度时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同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5)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到达最大值的时间将____________(填“延长”“缩短”或“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