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中学2020届高三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卷【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667.500 KB
  • 2024-09-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中学2020届高三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卷【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中学2020届高三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卷【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中学2020届高三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卷【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0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中学2020届高三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卷【精准解析】.doc,共(13)页,667.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a2cd64edad099f48d09edb93573f3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年北京市广渠门中学3月线上学习阶段测试高三历史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该时间也可以也可

以表述为()A.公元前20世纪前期B.公元前20世纪后期C.公元前21世纪前期D.公元前21世纪后期【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的世纪和年代与公元后相反,公元前2070年属于公元前21世纪,前70年代属

于前期。故答案为C项。ABD项,综上分析可知,其他时间标记不符合题意,排除。2.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C.确立了强干弱

枝的中央集权制度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答案】D【解析】【详解】从表格中九卿的职能可以看出,作为朝廷官员却负担着皇室私家事务,说明秦朝政治体制具有明显的家国同构色彩,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排除B项;北宋时期实行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中央集权没有强干弱枝的特点,排除C项。3.直到康熙39年(1700年),玉米大多仅种植于少数分散地区。18世纪,当长江流域低地

人满为患时,从人口过于稠密的东南移入长江内地省份的数百万移民发现,玉米是利用丘陵和山地的关键作物。据此判断玉米种植得以推广的社会原因是A.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鼓励B.丘陵山地有利条件C.社会人口的膨胀与迁移D.新航路开辟的推动【答案

】C【解析】【详解】由材料“当长江流域低地人满为患时,从人口过于稠密的东南移入长江内地省份的数百万移民发现,玉米是利用丘陵和山地的关键作物”,可见玉米种植得以推广与社会人口的膨胀与迁移有关,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国家政策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是强调自然条件,材料

没有涉及新航路开辟的信息,故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如图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部分直属机构和下属机构示意图,这说明当时清政府A.中央权力结构完善B.中枢决策过程变化C.中央机构趋于近代化D.中央权力下移的倾向【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表格中

信息可知,总理衙门的架构体现了近代化的特征,因此C选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办理外交事务的总理衙门的机构特征,A、B选项均未体现,排除;材料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权力格局的变化,D选项错误。故选C。5.(蔡元培)到校的第一天,校役们排队在学校门

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而他也非常郑重地脱下帽子向校役们回礼……就是这件小事,给存在严重封建积习的北大吹进了一股强劲的平等、民主之风,也预示着这所学校将会走上改革的新征程。以上划线内容属于A.历史事实的描述B.历史过程的叙述C.历史原因的分析D.历史事件的评价【答案】D【解析】【详解】历史评价

作为对历史的价值性认识,重在给出对该人该事的历史作用、意义、局限等等的认识。由材料“给存在严重封建积习的北大吹进了一股强劲的平等、民主之风,也预示着这所学校将会走上改革的新征程”,可见属于历史事件的评价,故D符合题意;历史事

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故A不符合题意;历史过程指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沿革,来历,故B不符合题意;历史原因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他事情发生的条件,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6.某同学酷爱历史学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找到四张反映中国共产党军事行动的残缺地图,于是

该学生迅速通过残缺地图上的信息进行整理,将地图所反映的四次军事行动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四组排序。下列四组排序正确的是A.③①②①B.④②①③C.①③②①D.③④①②【答案】B【解析】【详解】由“八路军进攻方向”“忻口”“娘子关”,结合所学,①与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相关;由材料“遵义”“赤水”,可知②与长征途中的1935年的四渡赤水相关;由材料“解放军总部西柏坡”“北平”“天津”,可知③与1948年到1949年的平津战役相关;由材料“井冈山根据地”“三湾”“文家市”,可知④与1927年秋收起义和创建井冈山农村革

命根据地相关。故正确的顺序是④②①③,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7.有学者反对将洋务运动作为中国工业化的开端,认为新中国“一五”计划才是中国工业化的开端。下列表述能够成为其理由的是A.洋务运动仅在军事领域使用了机器B.洋务运动未能抵制外国的经

济侵略C.“一五”计划建立了较完备的工业体系D.“一五”计划使中国实现了工业化【答案】C【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新中国“一五”计划的实施,基本上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C正确;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不仅创办了军事工业,还

创办了民用工业,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工业化的标志,而“洋务运动未能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是其作用,B不是材料主旨;新中国“一五”计划的实施,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D说法错误。8.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共同摄制了二十四集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

大路上》,全景式展现新中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伟大历程。下表摘引了一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A.改革开放谱新曲、大业奠基B.大业奠基、融入世界C.伟大转折、统一大业D.大业奠基、伟大转折【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敢叫日月换新天指的应该是

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所以第三集应该是大业奠基,故排除AC;改革春潮之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所以应该是伟大转折,融入世界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故排除B,选D。9.古雅典“悲剧之父

”埃斯库罗斯(约前525~前456年)在自摆的墓志铭上,只字不提自己的文学创作成果,却突出其在马拉松同“长头发的波斯人”战斗的“光荣业绩”。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体现了雅典崇尚武力的社会风气B.彰显了公民维护城邦民主的责任感C.借此表达对雅典政

治体制的不满D.反映了雅典精英阶层漠视文学创作【答案】B【解析】古代雅典的社会风气应该是民主政治,且埃斯库罗斯的一次光荣战绩无法反映整个社会的尚武风气,故A项错误;戏剧家不强调自己的文学成果,却强调自己的战果,即强调自己的公民意识,故B项正确;埃斯库罗斯处于雅典民主的黄金时期,且突出自己的公民意识

,故C项错误;古雅典时期文学繁荣,故D项错误。10.鸦片战争时期起草的《望厦条约》规定,由合众国代表美国,涉及条约修改事宜,只能由合众国政府与中国政府交涉,合众国内各州不能与中国政府交涉修约事宜。这项规定体现了美国政治体制的A.联邦制原则B.三权分立原则C.共和制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答案】A【解析】【详解】在美国的联邦制之下,联邦政府是代表美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故A项材料主旨意思;BCD与“合众国政府”这一主旨无关,排除。11.一位西方史学家在《全球文明史》中写道:1750年到1914年西方社会错综复杂的历史有三个主题

:一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工业化。二是1789年到1848年的革命年代中的政治剧变。三是西欧的制度和价值观输入到诸如美国和澳大利亚等移民社会中,扩展了西方文明的地理范围。对这个时期的历史可以补充的主题是A.人文主义开始复兴B.社会主义运动兴起C.雅尔塔体系的形成D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50年到1914年也是社会主义运动兴起的历史时期,B项正确;人文主义开始复兴是在14到17世纪,A项错误;雅尔塔体系形成于20世纪四十

年代,即二战后期,C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D项错误。12.17世纪荷兰风俗画家约翰内斯∙维米东创作的油画看上去仿佛反映了井然有序、克制内的地方风情,但如果你仔细观察画中的物——用加拿大河狸皮制作的奢华皮帽、中国的瓷盘、秘鲁白银铸造的银币、印第安人用胭脂虫染制

的红色布料——就会向你展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能够A.体现画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B.反映殖民扩张给荷兰带来的财富C.展示画家所属的印象派风格D.折射工业革命给西欧带来的繁荣【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如果你仔细观察画中的物——用加拿

大河狸皮制作的奢华皮帽、中国的瓷盘、秘鲁白银铸造的银币、印第安人用胭脂虫染制的红色布料——就会向你展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并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的荷兰是“海上的马车夫”,在世界贸易居于垄断地位,称霸海洋,从

事海外殖民掠夺并给荷兰带来的巨额财富,B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约翰内斯∙维米东创作的油画是当时现实的反映,A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明显体现印象派风格,即注意“光”和“色”,C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叶,D错误。13.1172年,威尼斯采取崭新的融资方式——发行公

债;17世纪初,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成立;19世纪,伦敦的银行发展模式深深地影响了世界;20世纪中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这反映了A.世界经济中心的兴替转移B.国际贸易机制的创新调整C.资本主义经

济的纵深发展D.自由主义思想的有效实践【答案】C【解析】【详解】1172年至20世纪,世界金融发展中依次出现了公债,证券交易所,银行和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体现出世界金融发展日渐体系化、专业化,是资本主义金融发展过程中纵深发展的趋势,C正确;题干所列的主要城市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无

法展现出经济中心兴替转移的特征,排除A;题干涉及的主要是金融领域的变化,而非贸易机制,排除B;威尼斯的融资方式和自由主义思想无关,当时自由主义思想尚未兴起,排除D。14.1945年《波茨坦公告》决定拆除德国军事装备和其他重工业;同年美国参议院对外

关系委员会宣布,对欧洲进行的建设性援助必须从恢复德国开始;到1946年底英法美三国在德国占领区实现经济统一,勾画出了联邦德国的轮廓。以上进程表明A.美苏从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峙B.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初见成效C.欧洲经济区域集团已初步形成D.确定了国际贸易非歧视

化原则【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二战后,英法美对德国的处理经历了由限制到扶植的过程。这一过程说明了美苏关系由战时同盟开始走向战后冷战对峙,故A正确;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是在1947年,故B错误;欧洲经济区域集团从1951年开始,故C错误;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开始确定国际贸易

非歧视化原则,故D错误。15.如图漫画讽刺了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该漫画旨在说明A.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获益最大B.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然存在C.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应同舟共济D.美国全力抵制世界经济一体化【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图示中的英文和图

示可以看出,美国扛着写着贸易和关税的火枪向中国和其他国家开火,体现了美国排斥中国和其他国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加强,在这一时代潮流下,漫画中美国的做法不利于世界贸易的自由发展,由此可以得出漫画的主旨强调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应同舟共济,加强合作和联系,故

C项正确;漫画无法体现发达国家是最大获益者,故A项错误;B项不是漫画的主旨,排除;漫画中美国的做法不是抵制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抵制中国等国,故D项错误。故选C。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题,共55分。16.历史现象——据《中国大通史》概括整理(1)将上

述历史名词,分类归纳为三种历史现象。(2)请在社会人群与三类历史现象中选取相互关联的内容,提炼一个观点,关联史事加以论述。【答案】(1)历史现象:政治现象、经济现象和文化现象(2)示例一:选取现象:皇帝、专制、思想统一观点:皇帝通过思想统一加强了君主专制。论

述: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国家强盛,黄老之学无法满足加强君权和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则提出新儒学思想,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过教育和选官制度,使儒学确立统治地位,实现思想上的统

一,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巩固国家统一。示例二:选取现象:农民、起义、土地兼并观点:土地兼并加剧容易引发农民起义。论述:战国以后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地主阶级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加重了农

民的困难,激化社会矛盾,进而引发农民起义。东汉后期,田庄经济发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终于引发黄巾起义。起义虽遭镇压,但东汉王朝也名存实亡。【解析】【详解】(1)历史现象:根据材料信息,可以概括出其历史现象分别是:政治现象、经济现象和文化现象(2)根据问题要求

,本题答案由“选取现象”、“提炼观点”和“论述观点”三部分组成。下面以示例一为例进行解析:步骤一:选取现象。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中提取“皇帝”、“专制”和“思想统一”。即示例一:选取现象:皇帝、

专制、思想统一步骤二:提炼观点。根据所选取历史现象之间的逻辑,可以提炼观点。即观点:皇帝通过思想统一加强了君主专制。步骤三:论述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可以采用“因——史——果”的逻辑来论述其观点。即可以按照“时代背景——治国理念变革——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流程来论述其观点。论述:汉武帝时期,

经济发展,国家强盛,黄老之学无法满足加强君权和中央集权的需要。(时代背景)董仲舒则提出新儒学思想,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过教育和选官制度,使儒学确立统治地位,实现思想

上的统一,(治国理念变革)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巩固国家统一(政治影响)。17.新课标新教材——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目录及课文内容摘编结合所学,編写①子目下的课文内容。(编写要求:注意包含历史叙述的基本要素,逻辑通顺

,史实正确,内容完整,字数200字左右)【答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随着工人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后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共于1921年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解析】【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中共诞生的背景之一,因此可从中共诞生的背景原因、所产生的影响的角度开展论述,并联系后一部分的内容,即“国共合作的实现”。18.凡尔纳材料法国作家凡尔纳(18

28—1905)以空想的方式将当时的科技成果神奇化,大胆猜测、热情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并对种种社会弊端进行深刻揭露和辛辣讽刺,生前其作“光是无插图小型本便销售了约160万部”。七八十年代,明治文坛掀起“凡尔纳翻译热”,作品热度仅次于莎士比亚,成为中国作家“改译”的基础。1902年,流

亡日本的梁启超倡导“小说界革命”,创办《新小说》杂志,将《海底旅行》归类为“科学小说”进行连载,并亲译介绍西方少年探索冒险、同舟共济精神的《十五小豪杰》。同年4月,赴日留学的鲁迅订阅了该杂志,翌年秋译成《月界旅行》,讲述三名探险家乘坐空心炮弹飞往月球的故事。

鲁迅译本重“科普”而轻“幻想”,“不适于我国人者”多有删节与调整;采用章回体,加入对偶的破题诗,但正文“掺用文言俗语”,随处可见“自由、人民、进步、法则、研究、发明”等新词汇。鲁迅认为:“(读者)必能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导中国人群以进行,

必自科学小说始。”——摘编自(日)山田敬三《鲁迅与儒勒·凡尔纳之间》等解读“凡尔纳翻译热”。(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本题没有固定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根据“以空想的方式将当时的科技成果神奇化,大胆猜测、热情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并对种种社会弊端进行

深刻揭露和辛辣讽刺”可知凡尔纳的小说反映了当时先进的科技成果,且对社会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根据“(读者)必能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可知鲁迅认为凡尔纳的科学小说能够起到宣扬科学、启迪民智的

作用。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可知“凡尔纳翻译热”之所以出现是因为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先进的知识分子企图借助科学小说宣扬民主与科学的理念,进行思想启蒙。本题没有固定答案,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即可。19.茶叶材料一中国俗语中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在中国人

民的日常生活中,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食品。陆羽在《茶经》里曾对茶具中颇为知名的“三才杯”做过描述,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其寓意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以茶敦亲、以茶为媒、以荼敬客、以茶睦邻、以茶交友均在社会中影响甚广。——摘编自宋时磊《唐代茶史研究》材料二17世纪之后

,茶叶开始了大规模的西行之旅。166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对华茶叶贸易专营权,自此中国茶叶大量出口到欧洲市场。与此同时西印度群岛糖业的发展为英国饮茶习惯的形成提供了条件。1730年,苏格兰医生托马斯·肖特发表论文称“糖不但可以遮掩苦涩之味道,使茶水

更为适口,而且有清肺之良效,亦能增益肾脏功能”。1774年,茶叶成为东印度公司在中国购买的最主要商品,茶叶走私贸易亦非常盛行。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一天也能喝上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饮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摘编自刘章才《

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茶文化的特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7—18世纪茶叶在英国社会逐渐普及的原因。【答案】(1)渗透于日常生活中;历史悠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儒、道等思想交融

,颐养心性,侧重于追求精神享受;成为中国人交往沟通得媒介。(2)英国东印度公司取得茶叶贸易垄断权,大量茶叶进口到欧洲市场;茶叶的补养功能和保健功能被认可;美洲殖民地种植园经济的发展,糖业促进了饮茶推广;茶叶走私贸易盛行;工业革命推动。【解析】【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一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

盐酱醋茶”、“在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食品。”、“..其寓意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以茶敦亲、以茶为媒、以茶敬客、以茶睦邻、以茶交友均在社会中影响甚广”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渗透于日常生活中、历史悠久、与儒道等思想交融、追求精神享

受、交往沟通媒介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茶文化的特点。(2)原因:依据材料二中“自此中国茶叶大量出口到欧洲市场。与此同时西印度群岛糖业的发展为英国饮茶习惯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糖不但可以遮掩苦涩之味道,使茶水更为适口,而且有清肺之良效,亦

能增益肾脏功能”、“茶叶走私贸易亦非常盛行”、“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饮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等信息结合所学从茶叶的大量进口、茶叶的功能获得认可、糖业发展的促进、茶叶走私贸易的盛行和工业革命的推动等方面分析原因。20.“逆全球化”材料一资产阶级,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材料二实际上,反全球化是另一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2000年9月下旬,捷克首都布拉格,

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在这里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反全球化分子跟踪而来。示威者认为IMF和世界银行是全球资本主义的工具,因为它们竭尽所能控制第三世界,使这些国家更加贫穷。……而且反全球化者认为地

球环境将因全球化而不堪重负,地球环境将因全球化而受到最后的致命一击。材料三反移民浪潮也成为反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约有三分之一的移民从发展中国家前往发达国家。非法移民会抢走工作,消耗税收,增加犯罪,改变民族认同

。……逆全球化浪潮的根源是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受益下降,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受益较大。当前的“逆全球化”思潮主要表现在英国“脱欧”、美国政府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

材料四对所有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都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兼而有之。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得益于开放的经济模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演讲所提到的,“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逆全球化”趋势至少让人们对今天的制度和政策进行反省,去努力解决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探索新的、更好的发展模式。——2017年4月《光明日报》理性看待和正确应对“逆全球化”现象请回答:(1)列举15世纪到19世纪以欧洲为主导

的推动全球化的主要事件。(2)全球化曾经被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是潘多拉的盒子。试评析这一现象。【答案】(1)主要事件: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2)现象:逆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理性看待逆全球化,有利于推动全球化

。评析:逆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全球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拉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加剧环境污染;利益下降和非法移民问题也导致发达国家对全球化不满。理性看待逆全球化,有利于推动全球化;首先要看到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发展,如中国加入WTO;其次要正视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反省调整,趋利避害,探

索更好的发展模式。【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事件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2)根据问题

要求,本题答案由概括现象和评析现象两部分组成。步骤一:概括现象。根据材料信息,可以找到“逆全球化”和“全球化”两个特点关键词,明确二者关系可以概括如下历史现象。即观点:逆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理性看待逆全球化

,有利于推动全球化。步骤二:评析现象。一般可以分解成“分析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客观评价历史现象”两个部分组成。具体如下:评析:其一,分析出现逆全球化的原因,即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出其危害。即逆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全

球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拉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加剧环境污染;利益下降和非法移民问题也导致发达国家对全球化不满。其二,客观看待逆全球化。既要看到逆全球化积极的一面,也看到其消极的一面并提供建设性对策。即根据

材料四概括出其意义,即理性看待逆全球化,有利于推动全球化;首先要看到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发展,如中国加入WTO;同时指出其存在消极影响并给出建设性对策。即其次要正视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反省调整,趋利避害,探索更好的发展模式。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