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创新讲义:第5章微专题五 板块构造学说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502.027 KB
  • 2024-11-2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创新讲义:第5章微专题五 板块构造学说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创新讲义:第5章微专题五 板块构造学说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创新讲义:第5章微专题五 板块构造学说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创新讲义:第5章微专题五 板块构造学说 .docx,共(8)页,502.02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9fbed8f441c3d1145346f64273d21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微专题五板块构造学说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2页[基础自查]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其中A为亚欧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

极洲板块。(2)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停地运动。(3)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内部比较稳定,边界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4)板块相对移动,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考点突破]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运动张裂相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

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海、大西洋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边界类型图示[考法体验]下图为板块边

界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甲地的宏观地形是()A.海岭B.海沟C.地堑D.裂谷2.下列板块边界,最符合图意的是()A.亚欧和美洲板块B.亚欧和太平洋板块C.非洲和印度洋板块D.南极洲和美洲板块解析:第1

题,甲处在大陆地壳与海洋地壳的交界带上,是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之下俯冲形成的海沟。选B。第2题,图示是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之下俯冲,大陆地壳被抬升形成山地,南极洲和美洲板块之间是安第斯山脉,与图示相符。选D。答案:1.B2.D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4.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图示依次是()A.①②B.①④C.②①D.②③解析:第3题,图中甲是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乙位于非洲,属于非洲板块,

C正确。第4题,图中M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对应②;N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对应①,C正确。答案:3.C4.C菲律宾地处太平洋“火山带”上,其境内有22座活火山。2017年12月底,位于

菲律宾吕宋岛东南部的马荣火山(下图)开始喷发并持续近一个月,喷出大量炙热的岩浆及火山灰。据此完成5~7题。5.菲律宾多火山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C.陆壳俯冲洋壳之下D.三大板块挤压

碰撞6.此次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A.岩石圈B.上地幔C.下地幔D.地壳7.火山喷发期间,其火山灰有可能降落在火山的()A.西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东南方解析:第5题,菲律宾多火山的原因是位于板块消亡边界,B对,A错;洋壳俯冲陆壳之下,C错;菲律宾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

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D错。选B。第6题,此次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选B。第7题,当地是热带季风气候,此时是冬季,该地主要受东北季风影响,火山灰将飘向西南方。选B。答案:5.B6.B7.B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3页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典例示范](高考经典题)下图

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据此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

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2)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砂岩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英岩D.安山岩玄武岩[图形解读]提示:新老向斜山岭老新背斜山谷层理□10沉积[

尝试解题](1)C(2)A[判读方法](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①根据岩层层序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如上图中沉积岩Ⅰ的形成时间晚于沉积岩Ⅱ。②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

: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上图中岩浆岩的形成时间晚于沉积岩Ⅰ和沉积岩Ⅱ。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

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2)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判断。①根据岩层是否连续判断褶皱或断层。②根据岩层弯曲形状或新老关系判断背斜和向斜。如上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③根据地表起伏状况判断地貌类型,如背斜

山(谷)、向斜谷(山)、断块山、断层谷、陡崖等。(3)地壳运动过程的判断。①根据岩层上下关系。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②根据岩层的弯曲。若岩层出现弯曲、倾斜甚至

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运动。如上图中甲处岩层弯曲说明受到了水平挤压作用。③根据岩层的缺失。若岩层出现缺失,可能是缺失岩层所代表的时代地壳发生隆起,使当地的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或者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也可能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

沉积物来源。[应用体验]1.(2018·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1)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

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2)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解析:第(1)题,甲、乙、丙位于同一河谷地带,降水量、地质构造相同,植被覆

盖率影响不到基本地貌,A、B、C错,图中显示,三地地貌形成的基岩不同,石灰岩、页岩、砂岩岩石坚硬程度不同,受侵蚀程度也不同,页岩、砂岩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石灰岩易溶于水,形成喀斯特地貌。选D。第(2)题,乙

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的两个古河床沉积物显示乙地为河流阶地中的堆积阶地,沉积物高度不同、形成时期不同,显示其形成不是持续性的,排除B、D。结合图示,该地貌是由于地壳间歇性抬升,河床裸露接受沉积形成的。答案:(1)D(2)A2.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

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读图,完成(1)~(2)题。(1)对河谷处地质构造类型及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

.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乙比甲更可能出现聚落B.丙比丁更可能出现溶洞C.阶地T2的抬升晚于T1D.甲地点以侵蚀作用为主解析:第(1)题,读题干信息,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读图可知,河谷处的岩层呈现中间新、两翼老的特点,说明河谷地

质构造为向斜。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选C。第(2)题,河流沿岸的聚落要考虑洪水灾害,甲地海拔太低,在丰水期易被洪水淹没。乙地海拔较高,乙比甲更可能出现聚落,A对;溶洞岩石类型是石灰岩,而不是页岩,故B错。读图可知T1和T2都有沙、卵石,但T1上覆盖着黏土,说明了阶地

T2抬升早于T1,C错;甲地点上有大量的黏土,说明了以流水的堆积作用为主,D错。答案:(1)C(2)A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786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