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A卷) .docx,共(11)页,10.508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973e2c9c16563c3c4656db2be9f84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市高一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地理试题(A卷)考生注意:1.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2.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
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3.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卷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为四地景观
图。完成下面小题。1.甲景观属于()A.冰川地貌B.流水地貌C.海岸地貌D.风成地貌2.关于四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山高谷深,沟壑纵横B.乙–冰川广布,高耸尖锐C.丙–惊涛拍岸,怪石嶙峋D.丁–地表崎岖,植被茂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现后,地球大气的含氧量发生明显变化。下
图为地质时期地球大气层中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石炭纪地球大气含氧量迅速增加,原因最可能是()A.藻类生物繁盛B.被子植物繁盛C.裸子植物繁盛D.蕨类植物繁盛4.地球演化史中,中生代()A.基本形成现代
地貌格局B.末期原始鱼类全部灭绝C.出现距今最近的大冰期D.是地质史上重要造煤期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典型土壤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5.甲、乙、丙土层分别是()A.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B.淀积层、淋溶层、母质层C.有机层、淋溶层、淀积
层D.淋溶层、淀积层、母岩层6.该土壤剖面具有深厚腐殖质层,利于其形成的环境特征是()A.冷干B.暖干C.湿冷D.湿热温州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水杯、浮漂和长尾夹等工具进行海水密度影响因素模拟实验。下图为实验结果,甲、乙两杯水仅温度不同,丙、丁两杯水仅盐度不
同。完成下面小题。7.根据实验结果推测()①甲水温高于乙②乙水温高于甲③丙盐度高于丁④丁盐度高于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下列关于世界表层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低纬海区降水多,导致海水密度向高纬递减B.低纬海区水温高,导致海水密度向高
纬递增C.高纬海区蒸发弱,导致海水密度向低纬递减D.高纬海区盐度低,导致海水密度向低纬递增下图为某日某地上空大气温度和臭氧丰度垂直变化图,臭氧丰度越高表示臭氧浓度越高。完成下面小题。9.甲所在大气分层()A.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大气稳定对流较弱C.海拔增加气压升高D.存在有若干电离层10.
乙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主要原因是()A.臭氧浓度增加B.太阳辐射增强C.地面辐射增强D.大气反射增加潮间带是指海边被潮水周期性淹没的地带。红树林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沿海淤泥深厚的潮间带,有“海岸卫士”的美誉
。完成下面小题。11.下列属于红树林植被特征的是()A.茎花现象B.肉质茎叶C.针状树叶D.终年常绿12.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主要因为其能够减少某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这些自然灾害包括()A.台风B.寒潮C.干旱D.滑坡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太行山东麓某气象站所
在地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为该气象站记录的某日风向和风速变化图,图中正值代表偏西风,负值代表偏东风。完成下面小题。的13.该气象站山风、谷风的风向及风速对比,正确的是()A.山风—偏西风风速较快B.山风—偏东风
风速较慢C.谷风—偏西风风速较慢D.谷风—偏东风风速较快14.下图是四位同学绘制的该气象站附近山谷风环流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2021年10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提高了我国在太阳物理领域的研究能力。下图是“羲和号”卫星
运行轨道示意图,轨道高度约517千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与地面观测相比,“羲和号”卫星观测太阳的优点有()A.距离太阳近B.流星威胁少C.大气影响小D.能源供应足16.太阳活动对“羲和号”
卫星产生的影响可能有()A.极光改变运行轨道B.日珥缩短使用寿命C黑子影响无线电通讯D.太阳风影响电子设备潮流能是指涨潮和落潮时海水水平流动产生的动能。2022年4月29日,位于浙江省舟山市的世界最大单机容量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
正式并入国家电网。下图是该发电机组某日发电功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7.当日一次连续的涨潮、落潮过程中,低潮水位和高潮水位可能分别出现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8.下图为四个不
同日期太阳系部分天体相对位置示意图。仅考虑潮差大小,该发电机组理论发电量最大的是()A.B.CD.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十年来四川跨省流入人口增加146.1万。下图为四川省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9
.影响四川省人口分布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候B.地形C.经济D.水源20.四川省跨省人口流入增加有利于该省()A.减小就业压力B.缓解人地矛盾C.增强经济活力D.降低住房价格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图中斜线阴影部分代表软流层。完成下面小题。21.其他同
学指出图中标注有两处错误,这些错误是()A.地壳B.岩石圈C.莫霍面D.下地幔22.下列关于甲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铁和镍等物质组成B.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C.横波传播时速度加快D.呈现液态或熔融状态受台风
天气影响,2020年8月温州某县城出现较严重的内涝。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3.此次城市内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①环节较弱B.②环节较强C.③环节较弱D.④环节较强24.下列关于
陆地水体及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湖水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B.地下水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C.地表径流参与塑造地表形态D.地下径流使海洋水不断增多在测算区域人口合理容量时,可能–满意度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可能–满意度0.9为最满意临界点,0.6
为可接受临界点。下图为2015年基于可能–满意度法绘制的某省人口合理容量图。完成下面小题。25.可能–满意度为0.9时,制约湖南省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有()A.能源供给B.人居环境C.粮食供给D.土地资源26.为提
高湖南省人口合理容量,下列措施合理的有().A提高科技水平B.山区全面开垦C.扩大对外开放D.降低消费水平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2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光学和红外观测台址是极其宝贵的战略性稀缺资源,我国科学家在青海省冷湖附近的赛什腾山上发现了一处国际一流天文台台
址,足以安装运行下一代任何口径的天文望远镜。材料二:柴达木盆地周围高山环绕,河流和沟谷众多,山麓地带广泛分布着由粗大砾石覆盖地表而成的砾漠。盆地内曾经风沙肆虐,近年来实施了人工造林种草等生态工程,使风沙渐行渐远。下图是柴达木盆地及周边略图。(1)为适应当地干旱的环境特征,柴
达木盆地植物的叶片面积普遍较小,以减少______;根系发达以便吸取更多的______。(2)从大气环境的角度,说明赛什腾山天文观测的有利条件。(3)人们在柴达木盆地造林种草减少了当地的风沙灾害,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并填入相应位置。①______;②______。(单项选择,且每个选项最多
只能填一次)A.增加下渗B.减少沉积C.降低风速D.增加蒸腾E.减少侵蚀F.涵养水源(4)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柴达木盆地边缘山麓砾漠的形成过程。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等河流汇聚而成,其水
位受上游径流和海洋潮汐共同影响。2022年6月13日开始,广东省多地出现连续暴雨天气,6月15日(农历五月十七)珠江水位暴涨,对广州城区造成严重威胁。材料二:广东、广西丘陵地区的天然土壤以红壤为主,有机质含量较低。图1为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浙江某学生在广西研学旅游时拍摄的地貌景观照片
。(1)图示丘陵地区的红壤主要发育在______(填植被类型)下,有机质主要以______的形式进入土壤,因而腐殖质集中分布在土壤______(填“表层”或“深层”)。(2)图2照片反映的地貌名称是______,主要由______(填外力作用类型)作用形成。(3)简述此次珠江
水位暴涨的主要自然原因。(4)为减轻珠江水位上涨对广州城区的威胁,珠江上游山区和广州城区可采取的工程措施分别是______、______。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