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388.617 KB
  • 2024-10-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9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共(12)页,388.61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94ae5791be05580ac21b2356fc8004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十一中高2024届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史记》纳“四夷传”(四夷,是古籍对中土以外,四方各族之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我的合称)于“七十列传”之中,将蛮夷民族史作为内传,视作通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民族史撰写体例体现了()A.史学撰写方式的创新B.家国同

构的基本理念C.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D.多元一体的心理认同【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将蛮夷民族史作为内传,视作通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看出《史记》将蛮夷民族史作为内传,构成通史的一部分,说明其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D项正确;无数据对比

,不能得出史学撰写方式的创新,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多元一体,未涉及家国同构,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宗法分封制的状况,涉及的是《史记》的文化观,排除C项。故选D项。2.《唐律》规定:“处理农民逃亡问题是地方政府应尽的

职责。”而在武则天末年出现了括逃使。括逃使以中央派员身份,专门处理户口脱籍问题。所谓“开元已前,有事于外,则命使臣,否则止……为使则重,为官则轻”。唐代官职体系的调整意在()A.打击地方割据势力B.处理地方事务C.完善官僚制度体系D.加强中央集权【答案

】D【解析】【详解】材料强调了面对地方出现的新问题,原有政府机构无力解决,唐朝遂设置了括逃使等临时官员,这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地方问题,加强对地方基层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陷入藩镇割据,A

项表述错误,排除;处理地方事务不是最终目的,B项错误,排除B项;完善官僚制度体系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错误,排除。故选D项。3.西晋末年始,北方人口因动荡大量南迁,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东

晋于咸和年间(326~334)开始实行“土断政策”,即取消客籍户,“不论侨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可见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抑止士族势力膨胀B.控制人口扩大赋役来源C.缓和侨土之间矛盾D.发展经济实现重心南移【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未纳入所在郡县正

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来看,侨人由不负担国家调役,转变为需要负担,此举可以加强对侨人的控制,并且增加赋役来源。B正确;材料反映土断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政府赋役来源,抑止士族势力膨胀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材料信息未反映侨人和正式居民之间的矛盾,

C错误;材料信息与实现重心南移无关,D错误。故选B。4.清朝入关后,抛弃了明朝乡约中的乡村自治内容,改以宣讲“孝敬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勿作非为”的《圣谕六训》为主,到康熙年间,发展到

宣讲“圣谕十六条”。清廷此举旨在A.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B.强化地方宗族制度的基础C.促进儒家伦理道德传播D.发挥乡约共励风化功能【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清代基层社会治理内容,辨析和解释历史信息的能力。从题干材料““孝敬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勿作非为”

”以及设问可知,清廷的乡约制度,其最终是为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体现的是清朝的乡约制度,没有呈现地方宗族制度的知识,故错误;C项和D项表述的是乡约制度的作用,这些作用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故排除CD。5.甲骨文卜辞云

:“(王)大令众人日:协田。”《诗经》日:“千耦其耘。”《吕氏春秋》则说:“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迟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从甲骨文、《诗经》到《吕氏春秋》记述的变化,这从一个侧面说明()A.

劳作方式已由集体向个体劳作转化B.铁犁牛耕成为农业主要的耕作工具C.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的持续发展D.自然经济在传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王)大令众人日:协田”、“千耦其耘”可知,商

周时期的耕作方式是集体耕种,根据材料“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迟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耕作方式是个体农耕,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耕作方式由集体耕种向个体耕种的转化,A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耕作工具,排除B项;题干所给材

料信息强调的是耕作方式的转化,“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的持续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自然经济在传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6.1898年光绪帝颁布的《明定国是诏》有如下内容:“京师大学

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以期的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车上书直接推动诏书的颁布B.“共济时艰”指八国联军侵华C.诏书指示立即筹办京师大学堂D.筹办京师大学堂已成社会共识【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明定国是诏》是光绪帝的诏书,内

容是筹办京师大学堂,C正确;A中直接推动错误;B中“共济时艰”是列强瓜分中国;D中社会共识不符合事实。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新政开始后,清政府下令在全国一些重要城市设立各种军事学堂,以满足新军扩编的需要……新军比起

旧军来,确实表现为一种力量,但这种新的力量对腐朽的清王朝来说,却是一对深刻的矛盾。”作者旨在强调新军A.提升了清朝军力B.激化了社会矛盾C.导致了政府腐败D.加速了王朝灭亡【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新军比起旧军来,确实表现为一种力量,但这种新的力量对腐朽的清王朝来说,却是

一对深刻的矛盾”体现的是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措施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D项正确;材料与提升清朝军力、激化社会矛盾及政府腐败的说法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8.这是某高二同学对《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整理的课堂笔记,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正确的是A.①科举制②学堂选官③北洋政府④党管

干部B.①察举制②礼部选官③南京临时政府④军管干部C.①科举制②礼部选官③南京临时政府④党管干部D①察举制②学堂选官③北洋政府④军管干部【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确立了学堂选官和留学生选官制度,故①为科举制,②为学堂选官;结合所学可知,

结合所学可知,北洋政府时期,确立了文官考试制度,故③为北洋政府;结合所学可知,共产党实行党管干部的原则,故④为党管干部,综上,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9.以下为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相关的三幅图片,如果给这三幅图片确

定一个最佳的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C.民主政治光辉历程D.人民代表,百姓的代言人【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现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8周年”体现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全面。10.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指出要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下列关于新中国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②1982年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1997年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④200

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的【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1982年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①②④均正确,C项正确;19

99年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③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11.酒神崇拜深刻影响着古代雅典人的生活。人们参加盛大的城市酒神节,共同参与酒神祭祀,举行特殊的祭酒仪式。在酒神节上传令官要对为城邦做出卓越

贡献的公民颁发奖励,同时展示并炫耀其它盟国的贡物。雅典这些现象A.促进了人文主义精神产生B.推动了白酒贸易迅速发展C.有利于增强公民城邦意识D.使民主政治发展达到顶峰【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在酒神节上传令官要

对为城邦做出卓越贡献的公民颁发奖励,同时展示并炫耀其它盟国的贡物。”可得出对公民的奖励能够增强公民的城邦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C项正确;材料与人文主义无关,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到酒神节,与白酒贸易无关,排除B项;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与材料中的现象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

C项。【点睛】12.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19世纪作为观赏植物在世界各地引种,因其繁殖力强而侵占草地、损耗土壤肥力和易引起过敏性疾病,后被列为全球性入侵物种。据此A.人类应该消灭紫茎泽兰等物种B.外来物种引进适应了生态环境C.物种传播是西方对外侵略手段D.引进物种应该了解其生物

特征【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19世纪作为观赏植物在世界各地引种,因其繁殖力强而侵占草地、损耗土壤肥力和易引起过敏性疾病,后被列为全球性入侵物种”可知,材料反映引进物种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说明引进物种应该了解其生物特征,D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人类应该消灭紫茎

泽兰等物种,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物种传播是西方对外侵略手段,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3.1829年,美国总统安德鲁奉行“战利品属于胜利者”的原则,上任后仅三个月,就免去近千名官员,选拔了一批忠于自己的亲信担任政府要职。在他任职的8年内,先后撤换

约1/5的联邦政府官员。这反映了美国A.政府的工作效率低下B.选官制度亟需变革C.分权制衡原则被打破D.总统破坏民主政治【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上任后仅三个月,就免去近千名官员,选拔了一批忠于自己的亲信担

任政府要职。在他任职的8年内,先后撤换约1/5的联邦政府官员。”可得出美国当前的选官制度混乱,不利于政府的有效运行,反映出美国的选官制度亟需变革,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效率,排除A项;分权制衡原则仍然存在,排除C

项;民主政治没有破坏民主,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4.在20世纪90年代的瑞典等北欧国家,失业职工所领取的津贴可以达到失业前工资的80%~90%(可连续领取300天),此外,若是因疾病、伤残等失业,还有其他津贴可领。经济不景气

时,这些国家常出现部分民众主动选择失业的现象。这说明,当时的北欧国家()A.高福利政策存在一定弊端B.民众普遍缺乏劳动积极性C.高新科技取代了人力劳动D.经济危机加剧了失业问题【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在20世纪90年代的瑞典等北欧国家,失业职工所领取的津贴可以达到失业

前工资的80%~90%(可连续领取300天)……这些国家常出现部分民众主动选择失业的现象”可以看出瑞典等北欧国家部分民众因福利水平较高主动选择失业,造成人才资源浪费,这反映了高福利政策的弊端,A项正确;“普遍”一词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现象与高新科

技和经济危机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15.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同年7月25日,他在关岛阐述美国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的“尼克松主义”,继而他又在1970年2月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原则,主张美国“需要一个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尼克松的这些主张()A

.表明美国综合国力的强大B.以调整欧美关系为宗旨C.使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劣势D.受国内外局势变化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后便开始实行收缩战略,并且提出了“需要一个谈判时代而不是对

抗时代”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后期,苏联实力增强,西欧、日本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而美国经济也有所衰落,处于“滞胀”前期,国内外局势的变化让美国逐步走上战略收缩的道路,D项正确;材料体现

的是美国战略收缩,并不是表明美国综合国力强大,排除A项;材料中美国的战略收缩不仅仅是针对欧美关系,排除B项;C项因果倒置,正是由于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劣势地位,才促使其实行战略收缩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求。材料一唐朝继承发展了历代粮食问题的思想和制度。前期沿用均田制并鼓励开荒,大部分皇帝都能做到“省徭赋,不夺其时”,建立太仓、常平仓等仓廪体系和相应的机构、法规,同时完善灾害救济和扶助。755年,户数由唐初200万增至近900万,扩大了兵源、劳役和税收来源。粮食价格

长期稳定在较低水平。——摘编自李维才《唐代粮食问题研究》材料二清代康乾以降,政府允许并鼓励从他国输入粮食,鸦片战争以前粮食进口数量较小,单向的粮食进口贸易主动权完全操于中国之手。近代以来,中国无力抵制洋粮进口,

逐渐沦为粮食进口大国。国内粮食没有满足自给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实质是中国经济乃至中国社会处于病态和衰败之中。——摘编自徐畅《表象与事实:近代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研究》材料三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新中国成

立70年来,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约2.6%。中国能比较稳定地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生产世界1/4的粮食,养活世界1/5的人口。自1982年开始,中央连续多年发布聚焦三农问题的“1号文件”,出台了有关粮食生产、粮食流通、耕地制度、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涉农资金支持等多项政策。2002年修订

通过的《农业法》对粮食安全进行了立法保障。2015年通过的《国家安全法》明确将粮食安全上升到了国家安全战略层面。——摘编自王钢、钱龙《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粮食安全战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粮食政策的特点

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粮食危机出现的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有利条件。【答案】(1)特点:继承发展历史经验;措施比较全面。影响:推动了农业和

经济恢复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加;改善了民众生活;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人地矛盾尖锐;列强侵略;政局动荡;小农经济局限性;近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3)党和政府的重视与立法保障(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科技投入和生产力水平提高;政府土地政策调适;人民劳动积极性增强。【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唐朝继承发展了历代粮食问题的思想和制度”可知继承发展历史经验;根据材料一“前期沿用均田制并鼓励开荒……‘省徭赋,不夺其时’,建立太仓、常平仓等仓廪体系和相的应的机构、法规,同时完善灾害救济和扶助。”可知措施比较全面。影响:根据材料一“户数由唐初200万增至近

900万,扩大了兵源、劳役和税收来源。粮食价格长期稳定在较低水平。”可以从推动了农业和经济恢复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加、改善了民众生活、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等方面进行总结。(2)根据材料二“政府允许并鼓励从他国输入粮食,鸦片战争以前粮食进口数

量较小,单向的粮食进口贸易主动权完全操于中国之手。近代以来,中国无力抵制洋粮进口,逐渐沦为粮食进口大国”结合所学可以从人地矛盾尖锐、列强侵略、政局动荡、小农经济的局限性、近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分析回答。(3)根据材料三“自1982年开始,

中央连续多年发布聚焦三农问题的‘1号文件’,出台了有关粮食生产、粮食流通、耕地制度、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涉农资金支持等多项政策……《农业法》对粮食安全进行了立法保障”结合所学可以从党和政府的重视与立法保障、科技投入和生产力水平提高、政府土地

政策调适、人民劳动积极性增强进行回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受政治资源所限,中国古代中央只能对基层社会实行一种“间接”管理模式。严密的里甲、保甲等乡里制度就是中央将其政治权力渗入到基层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官府通过他们来

确保中央对基层社会的严密控制,并抑制其他地方势力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日益壮大的宗族组织与士绅阶层是官府必须面对的挑战。保甲制度事实上很难凌驾于地方权势之上。古代官府在承认宗族等民间组织对地方管理的基础上,尽量将其纳入到保甲制中,在宗族势力较盛的地方设

立族正、族甲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组织就能发挥低层次的社会共同体作用,从而弥补官府在县以下基层社会控制方面留下的空白,并在某种程度上与政府述成一种默契——摘编自杨国安《古代基层社会如何治理》材料二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

的管理。1835年,英国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随着卫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

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摘编自张海鹏、徐蓝总主编《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清时期基层治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基层治理的举措及其

意义。【答案】(1)特点:中央间接控制;以乡里制为主要组织形式;严密控制;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官民合治。(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2)措施:颁布法律,确立自治市管理;划分城市社区,发挥社会力量。(言之成理即可)意义:有利于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促

进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民主化;调动了民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效率。(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根据材料“中国古代中央只能对基层社会实行一种间接管理模式”可分析出中央间接控制;根据材料“严密里甲、保甲等乡里制度就是中央将其政治权力渗入

到基层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可分析出以乡里制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材料“官府通过他们来确保中央对基层社会的严密控制”可分析出严密控制;根据材料“保甲制度事实上很难凌驾于地方权势之上。古代官府在承认宗族等民间组织对地方管理的基础上,尽量将其

纳入到保甲制中,在宗族势力较盛的地方设立族正、族甲等”可分析出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根据材料“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组织就能发挥低层次的社会共同体作用,从而弥补官府在县以下基层社会控制方面留下的空白,并在某种程度上与政府述成一

种默契”可分析出官民合治。(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小问2详解】措施:根据材料“英国颁布法律”可分析出颁布法律,确立自治市管理;根据材料“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可分析

出划分城市社区,发挥社会力量。(言之成理即可)意义:根据材料“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可分析出有利于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根据材料“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可分析出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民主化;结合所学可分

析出调动了民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根据材料“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可分析出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效率。(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8~20世纪部分中外历史事件简表时间事件1776年改良蒸汽机投入生产1858年伊丽莎白塔(大本钟)建成1863年英国通过《工业

发展环境法》1864年苏州洋炮局诞生的1870年英国铁路2.5万千米1917年天津永利碱厂筹建从表中提取三条相互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1:论题:工业革命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论证:改

良蒸汽机的投产,推动工业革命进程。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增强,大本钟正是这一时代的产物。蒸汽机车的发明,促进了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极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总之,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我们需要加强科技创新,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示例2:论题: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或科技进

步既可造福人类,也可给人类带来灾难)论证: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车的发明,促进了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极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但是,蒸汽机的应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于是1

863年英国通过《工业发展环境法》来减少工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总之,我们要合理利用科技,趋利避害,使之造福人类。示例3:论题:工业革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论证:改良蒸汽机投入生产,推动工业革命迅速发展。19世纪中后期,受工业革命影响,洋务派引进西方机器,创建苏州洋炮局,推动了中国

军事近代化。民族资本家也引进西方机器开办工厂,如天津永利碱厂,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工业化)。总之,面对科技革命的浪潮,我们需要抢抓机遇,发展自己。【解析】【详解】根据题意要求,从表中提取三条相互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根据材料“改良蒸汽机投入生产”“伊丽莎白塔(大本

钟)建成”“英国铁路2.5万千米”,可拟定论题:工业革命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可知改良蒸汽机的投产,推动工业革命进程。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增强,大本钟正是这一时代的产物。蒸汽机车的发明,促进

了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极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总之,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我们需要加强科技创新,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根据材料“改良蒸汽机投入生产”“英国铁路2.5万千米”“英国通过《工业发展环境法》”,可拟定论题: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或科技进步既可造福人类,也可给

人类带来灾难)。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可知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车的发明,促进了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极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但是,蒸汽机的应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于是1863年

英国通过《工业发展环境法》来减少工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总之,我们要合理利用科技,趋利避害,使之造福人类。根据材料“改良蒸汽机投入生产”“苏州洋炮局诞生”“天津永利碱厂筹建”,可拟定论题:工业革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进程。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可知改良蒸汽机投入生产,推动工业革命迅速发展。19世纪中后期,受工业革命影响,洋务派引进西方机器,创建苏州洋炮局,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民族资本家也引进西方机器开办工厂,如天津永利碱厂,推动了中国经济近

代化(工业化)。总之,面对科技革命的浪潮,我们需要抢抓机遇,发展自己等等。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786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