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山东省菏泽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共(29)页,1.01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948207baa9e842f91fde34b0cf282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B.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属于生命系统C.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D.灭活的病毒可以诱导动
物细胞融合【答案】B【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详解】A、病毒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A正确;B、病毒是非细胞生物,不
属于生命系统,B错误;C、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C正确;D、灭活的病毒可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D正确。故选B。2.黑藻细胞和蓝藻细胞的统一性不包括()A.具有相似的细胞膜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都在核糖体上合成蛋
白质D.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答案】D【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A、黑藻细胞和蓝藻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结构相似,体现统一性,A不符合题意;B、黑藻细胞和蓝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黑藻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而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具有光合
色素和酶,体现统一性,B不符合题意;C、黑藻细胞和蓝藻细胞都有核糖体,都能合成蛋白质,体现统一性,C不符合题意;D、黑藻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而蓝藻属于原核细胞,只能二分裂,不能体现统一性,D符合题意。故选D。3.下列关于组
成细胞的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含有C、H、O的化合物都属于能源物质B.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在细胞干重中C的含量最多D.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答案】
A【解析】【分析】1、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2、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其中脂肪的组成元素为C、H、O;3、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4、核酸(核苷酸)的组成元素为C、
H、O、N、P5、细胞的必需元素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1)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等;(2)微量元素有Fe、Mn、B、Zn、Cu、Mo等。【详解】A、含有C、H、O的化合物不都属于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的组成
元素为C、H、O,但不是能源物质,A错误;B、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正确;C、在细胞干重中C的含量最多,细胞鲜重中氧含量最多,C正确;D、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之中,少数在R基和肽链一端的氨基中,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D正确。故选A。4.胰岛素分子由51
个氨基酸、两条肽链构成,下列关于其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分子含有49个肽键,并且至少含有51个-NH2B.两条肽链之间通过一定的化学键相连,并且两条链在同一个平面上C.高温可以使胰岛素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
易被蛋白酶水解D.只有胰岛B细胞的DNA才储存着决定胰岛素氨基酸排列顺序的信息【答案】C【解析】【分析】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2)蛋白
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两条肽链构成”,并且脱去的
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51-2=49,由于形成两条肽链,不考虑R基中的氨基或羧基,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还有2个氨基,A错误;B、胰岛素分子中两条肽链之间通过二硫键连接,最后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胰岛素分子,B错误;C、高温使蛋白质分子
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破坏空间结构,更容易被蛋白酶水解,C正确;D、全身的细胞都含有胰岛素基因,但只有胰岛B细胞才能选择性表达并决定胰岛素氨基酸排列顺序的信息,D错误。故选C。5.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
述,正确的是()A.乳糖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二糖,可以被动物细胞直接吸收B.淀粉、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都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C.同等质量的脂肪和葡萄糖,葡萄糖比脂肪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多D.胆固醇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但过多摄入胆固醇会造成血管堵塞【答案】D【解析】【分析】1、糖类
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多糖包括纤维素、淀粉和糖原;根据是否具有还原性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麦芽糖等,不同糖类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不
同,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包括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是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是半乳糖、乳糖、糖原。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有隔热、保温、缓冲、减压的功
能,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胆固醇参与血脂的运输;性激素可以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维生素D可以促进胃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详解】A、乳糖不能被动物细胞直接吸收,需在消化道中分解为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A错误;B、淀粉、纤维素都
是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B错误;C、脂肪比葡萄糖C、H比例高,含O少,同等质量的脂肪和葡萄糖,葡萄糖比脂肪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少,C错误;D、胆固醇在体内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但当其过量摄入时便会
导致高胆固醇血症,会造成血管堵塞,从而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D正确。故选D。6.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于骨架中C
.细胞膜的组分是可变的,但是各组分的含量是不可变的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分子无关,与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2、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3、糖蛋白的功能为细胞识别,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详解】A、原核细胞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也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A错误;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于骨架中,B正确;C、细胞膜的组分和各组分的含量是都是可变的
,C错误;D、磷脂双分子层对某些物质的不透性,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错误。故选B。7.下图表示囊泡和目标膜上的蛋白复合物以特异性方式结合,从而将运输的分子传递到正确的位置。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过程不一定为胞吐B.囊泡中的物质只能是经过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C.图中囊泡可能来自于高尔基体D.图示融合过程可能与蛋白质复合物的识别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囊泡和目标膜上的蛋白复合物以特异
性方式结合,从而将运输的分子传递到正确的位置”,可能是胞吞或胞吐。2、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
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A、据图分析,“囊泡和目标膜上的蛋白复合物以特异性方式结合,从而将运输的分子传递到正确的位置”,运输进入则是胞吞,运输出去,则是胞吐,所以不能确定该过程是胞吞还是胞吐,A正确;B、囊泡中的
物质可能是经过内质网或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也能是高尔基体加工的细胞分泌物,如神经递质,B错误;C、图中囊泡可能来自于高尔基体,运输出细胞膜,C正确;D、根据题干分析,“囊泡和目标膜上的蛋白复合物以特
异性方式结合”,说明融合过程可能与蛋白质复合物的识别有关,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要求考生识记胞吞和胞吐的过程,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能准确分析图进行解答题。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酶提高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B.酶的单体不一定是氨基酸C.酶只能在人的细胞或内环境中起作用D.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淀粉和淀粉酶做实验材料效果最佳【答案】B【解析】【分析】1、酶是能够起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
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部分酶是RNA。2、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3、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详解】A、酶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A错误;B、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故酶的单体是
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正确;C、酶能在生物的体内和体外发挥作用,C错误;D、由于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也会发生水解反应,故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宜选用淀粉和淀粉酶做实验材料,D错误。【点睛】注意:酶只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不能为反应
提供能量;也不能改变最终的化学反应平衡状态。9.用下图装置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向a、b两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蔗糖酶溶液,观察两侧液面变化B.A项操作时,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C.可在A操作后吸取a、b两管内等量
液体倒入A、B试管,分别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D.C项操作时A、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答案】B【解析】【分析】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所以两边都要加入蔗糖酶,蔗糖酶
能把蔗糖水解为还原糖,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呈现砖红色沉淀,若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则最终U型管两边的摩尔浓度相等,液面齐平,若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则加蔗糖酶,b管的摩尔浓度加大,a、b两管的高度差进一步加大。【详解】A、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所以两边都要加入等量
且适量的蔗糖酶,A正确;B、若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B错误;C、分别从a、b两管中吸取适量液体,倒入A、B试管,分别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观察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以检测a、b两
管是否存在蔗糖的水解产物-葡萄糖,C正确;D、若a、b管内液体遇斐林试剂加热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D正确。故选B。10.下列关于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分离的原因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大小不同B.
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层析液当中,故可用层析液提取色素C.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5、CO2可进行光合作用D.让白光穿过绿叶色素滤液后再经三棱镜色散,光谱的颜色明显减弱的是红光和蓝紫光【答案】D【解析】【分析】1
、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2、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
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详解】A、叶绿体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分离的原因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A错误;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
机溶剂,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错误;C、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酶、C5等,还需要加入ADP和Pi才能进行光合作用作用,C错误;D、将叶绿体色素提取液装入试管,让一束白光
穿过该滤液后再经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使得光谱的颜色明显减弱,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色素的作用、光合作用的条件等相关知识,解答C选项需要考生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需要的物质。11.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的细胞有两个或多个细胞核B.核孔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外层核膜可与高尔基体膜相连D.若核仁被破坏,核糖体的形成将受到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双层膜,上面有孔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
地方)、核仁和染色质。核膜(双层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详解】A、有
的细胞有两个或多个细胞核,如动物的骨骼肌细胞,A正确;B、核孔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外层核膜可与内质网膜相连,但不能与高尔基体膜相连,C错误;D、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
体的形成有关,若核仁被破坏,核糖体的形成将受到影响,D正确。故选C。12.显微镜下,某活细胞呈质壁分离的状态,下列对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质壁分离是指细胞质和细胞壁发生分离的现象B.细胞液的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C.细胞壁与细
胞膜之间的液体是细胞质基质D.单位时间进入液泡的水分子数可能等于运出液泡的水分子数【答案】D【解析】【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详解】A、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发生分离的现象,A错误;B、活细胞呈质壁分离的状态,可能正在失水、吸水或正好处于平衡,因此细胞液可能小于、大于或等于外界溶液浓度,B错误;C、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液体是外界溶液,C错误;D、若
呈质壁分离状态的活细胞正好处于平衡,则单位时间进入液泡的水分子数等于运出液泡的水分子数,D正确.故选D。13.下图表示北方的一个贮存白菜的地窖内,随着O2的消耗,CO2浓度变化的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ab段白菜主要进行有氧呼吸,cd段白菜主要进行无氧呼吸B.为了较长时间贮存大白菜,应把地窖里的O2控制在bc段范围内C.从b点开始,O2浓度是限制有氧呼吸的主要因素D.bc段CO2浓度几乎不上升的原因是
细胞无氧呼吸不释放CO2【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北方的一个贮藏白菜地窖中,随着氧气的消耗,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ab段氧气消耗量大,CO2上升快,此时进行有氧呼吸;bc段O2浓度已很低,CO2浓度几乎不上升;cd段O2的浓度接近零,而CO2仍在上升,此时进行无氧呼
吸。【详解】A、ab段O2消耗量很大,CO2上升也很快,该阶段白菜主要进行有氧呼吸;cd段O2的浓度接近零,而CO2仍在上升,该阶段白菜主要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B、bc段O2浓度已很低,CO2浓度几乎不上升,说明白菜的细胞呼吸强度低,分解的有机物少,B正确;C、从b点开始,O2浓度已很低,CO2
浓度几乎不上升,说明O2浓度是限制有氧呼吸的主要因素,C正确;D、be段CO2浓度几乎不上升的原因是O2浓度低,有氧呼吸弱,而少量的O2又抑制了无氧呼吸,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
类型,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及产物,能正确分析曲线图。14.下列现象与溶酶体无关的是()A.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保持B.矿工的职业病——硅肺C.衰老损伤细胞器的分解D.新鲜猪肉放一段时间肉质变鲜嫩【答案】A【解析】【分析】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够
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详解】A、细胞骨架可动态变化,以维持细胞形态、保持内部结构有序性,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保持与溶酶体无关,
A正确;B、硅肺的发病原因是肺部吸入硅尘后,吞噬细胞会吞噬硅尘,却不能产生分解硅尘的酶,硅尘进入体内可破坏细胞溶酶体膜,使水解酶释放进而破坏细胞结构,B错误;C、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错误;D、新宰的猪肉放置一段时间再煮更新鲜--这与肌细胞溶酶体的活动
密切相关,溶酶体内含有蛋白酶酶原,能在细胞死亡后激活成为蛋白酶,催化肌肉细胞间的胶原蛋白水解,使肌肉变得松软,烹调后更加鲜嫩,D错误。故选A。15.下图表示ATP的产生途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O2由肺泡壁细胞进入红细胞,会大量消耗ATPB.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生物通过a形成的A
TP的量远远小于bC.绿色植物通过b过程形成的ATP可直接用于根细胞吸收Mg2+D.①、②从物质和能量上看都可成为互逆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绿色植物的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动物和人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其中a表示细胞呼吸,b表示光合作用,①表示ATP的
合成反应,②表示ATP的水解反应。【详解】A、O2由肺泡壁细胞进入红细胞,属于自由扩散的方式,不消耗ATP,A错误;B、光合作用暗反应把ATP中的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而呼吸作用是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成ATP中的化学能和热能,其中热能大
约占了60%,因此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生物通过a细胞呼吸形成的ATP的量远远小于b光合作用,B正确;C、绿色植物通过b光合作用过程形成的ATP不直接用于根细胞吸收Mg2+,细胞呼吸过程形成的ATP直接用于根细
胞吸收Mg2+,C错误;D、①、②从物质上看可成为互逆反应,从能量上看不能成为互逆反应,D错误。故选B。16.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且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B.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最根本的原因是催化反应的酶不同C.粮食储藏过程
中会有粮堆湿度增大现象,可能是因为种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水D.如果是以脂肪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的量要大于产生CO2的量【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1)有氧呼吸可以分
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1分子葡萄糖被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的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型氢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
(2)无氧呼吸的二阶段: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重新生成乳酸,一般植物细胞内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A、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且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A正确;B、不同生物无氧呼
吸的产物可能不同,分别是酒精、二氧化碳或乳酸,直接原因是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B错误;C、粮食储藏过程中会有粮堆湿度增大现象,可能是因为种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水,C正确;D、如果是以脂肪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由于脂肪中碳、氢比例高,所以
消耗O2的量要大于产生CO2的量,D正确。故选B。17.假设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分解的底物只有葡础糖,且无氧呼吸方式为发酵。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既不吸收O2同时也不释放CO2,则该细胞可能已经死亡C.若CO
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无氧呼吸速率大于有氧呼吸速率D.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答案】C【解析】【分析】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方式不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萌发的种子有氧呼吸反应式:61262222CHO
+6HO+6O6CO12HO⎯++⎯→酶大量能量;萌发的种子无氧呼吸反应式:6126252CHO2CHOH2CO酶少量能量++⎯⎯→【详解】A、若细胞只释放CO2,不消耗O2,说明只进行产物是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A正确;B、若既不吸收O2同时也不释放CO2,则该
细胞可能己经死亡,B正确;C、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释放的CO2等于O2的吸收量,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产物是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但不能确定无氧呼吸速率大于有氧呼吸速率,C错误;D、由于呼吸
时分解的底物只有葡萄糖,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有氧呼吸和两种无氧呼吸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考生要能够根据方程式中的相关物质的比例进行解答。18.下列对光合作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恩格尔曼选择好氧细菌做实验材料可以确定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部位B.萨克斯实验用酒精对叶片进行处理是防止色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鲁宾和卡门向植物同时提供H218O、C18O2目的是研究氧气的来源D.卡尔文用14C标记CO2目的是追踪CO2是如何被
固定的【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时间国家科学家结论或发现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植物可以更新空气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植物更新空气的条件是绿叶,且在光照下1845年德国梅耶光能转换成化学能1864年德国萨克斯光合作用产
生淀粉1880年美国恩格尔曼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1939年美国鲁宾、卡门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H2O,而不是CO220世纪40年代美国卡尔文通过同位素示踪法探究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详解】A、好氧细菌会向氧气含量高的部位聚集,恩
格尔曼选择好氧细菌做实验材料,可以确定植物氧气产生的部位,A错误;B、萨克斯的实验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该实验用酒精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防止色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正确;C、鲁宾和卡门的实验:第一组向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
H2O和C18O2,释放的是O2.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H2O,而不是CO2,C错误;D、卡尔文用14C标记CO2目的是:探究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D错误。故选B。19.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和培养的叙述,
正确的是()A.纤维素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B.用液体培养基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C.可以在倒平板后接着加入刚果红染色,然后接种分解菌D.出现透明圈的菌落一定是纤维素分
解菌【答案】B【解析】【分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C1、Cx酶可使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详解】A、纤维素酶中的C1酶和Cx酶可将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再分解为葡萄糖,A错误;
B、在筛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的实验中,用于选择培养的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B正确;C、刚果红染色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先培养微生物长出菌落后,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再加入一定浓度NaCl将多余
的刚果红带走;一种是配制好培养基灭菌后,倒平板时加入灭菌处理的刚果红,再接种微生物培养直至产生透明圈,C错误;D、刚果红和纤维素、淀粉等多糖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和淀粉被分解,红色消失,形成透明圈,出现透明圈的菌落可能是纤维素分解菌或淀粉分
解菌,D错误。故选B。20.下列关于月季花药离体培养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适宜花粉培养的时期是单核靠边期B.诱导成功率受亲本植株的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预处理等影响C.要想花粉植株正常繁殖,一般需用聚乙二醇处理其幼苗D.
通过愈伤组织形成的花粉植株,染色体的数目常常会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1、对月季来说,适宜花粉培养的时期是花粉应处于单核期,因为单核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一侧的时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而且这个时期
对离体刺激敏感,一般要通过镜检(显微镜观察)来确定花粉是否处于合适的发育期,这时需要对花粉的细胞核进行染色,对于花粉细胞核不容易着色的植物常用的染色剂是焙花青-铬矾溶液。2、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一种
是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两种途径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详解】A、适宜花粉培养的时期是单核靠边期,A正确;B、诱导成
功率受亲本植株的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预处理等影响,B正确;C、要想花粉植株正常繁殖,一般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C错误;D、通过愈伤组织形成的花粉植株,染色体的数目常常会发生变化,D正确。故选C。21.下列植物细胞在提供适宜条件的情况下,全能性最易表达的是()A
.腋芽细胞B.花粉C.筛管细胞D.韧皮部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1、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2、细胞全能性大小的比较: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详解】腋芽细胞、筛
管细胞和韧皮部细胞都属于体细胞;花粉属于生殖细胞,其全能性最容易表达。故选B。22.下列关于试管苗移栽的叙述,正确的是()A.菊花茎段在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后,可直接转移至土壤中定植B.外植体培养2~3周后,可将生长健壮的丛芽直接定植于土中C.将
已生根的试管苗移至草炭土或蛭石中,应加入培养基继续培养D.待生根后,应将试管苗移至草炭土或蛭石中培养锻炼,然后再转移至土中定植【答案】D【解析】【分析】菊花茎段在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后,应将试管苗移至草炭土或蛭石中用玻璃罩和塑料布保持80%湿度,2-3天后打开玻璃罩逐渐降低湿度进行锻炼,直到将
罩全部打开处于自然湿度下为止,然后方可转移至土中定植。据此答题。【详解】菊花茎段在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后,应将试管苗移至草炭土或蛭石中培养锻炼,此时不需要加入培养基,然后再转移至土中定植,ABC错误,D正确。故选D。23.下列关
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过程及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B.分离血红蛋白时试管中溶液可分为4层C.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D.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移动速度慢【答案】D【解析】【
分析】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1、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
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2、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1)样品处理:①红细胞的洗涤,②血红蛋白的释放,③分离血红蛋白溶液。(2)粗分离:①分离血红蛋白溶液,②透析。(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一收集分装蛋白质。(4)
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详解】A、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A正确;B、分离血红蛋白时试管中溶液可分为4层,从上往下数,第1层为甲苯层,第2层为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为血红蛋白水溶液,第4层为杂质沉淀层,B正确;C、透析
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C正确;D、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移动速度快,D错误。故选D。24.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板划线法接种时,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B.保证微生物生长的营养全面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C.
纯化培养时,培养皿应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内的摇床上培养D.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将菌种放入-4℃的冰箱中临时保藏【答案】A【解析】【分析】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
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详解】A、平板划线法接种微生物时,第二次划线后每次划线的菌种都来自于上次划线的末端,故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
相连,A正确;B、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B错误;C、摇床应对液体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时操作,培养皿中的是固体培养基,C错误;D、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与甘油混匀后放入-20℃的冷冻箱内保存,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在4℃的冰箱中临时保藏
,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培养基制备的方法步骤,掌握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相关注意点,同时识记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等。25.下表是某同学配制的一种培养基配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成分蛋白胨乳糖k2HPO4
伊红美蓝琼脂含量(g)10.05.02.00.40.06512.0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A.若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B.若用该培养基筛选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应将蛋白胨改成尿素C.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菌落颜色呈红色D.该培养基中含
有维生素,若培养霉菌需将pH调至酸性【答案】C【解析】【分析】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营养构成:(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2)种类: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3)营养构成
: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详解】A、从用途看此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伊红和美蓝可用来鉴别大肠杆菌,A正确;B、用该培养基筛选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需要将蛋白胨去掉,用尿素作为唯一的氮
源,B正确;C、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菌落颜色为具有金属光泽的黑褐色,C错误;D、该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含有维生素,若培养霉菌需将pH调至酸性,D正确。故选C。26.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毛霉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B.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型C.加入
卤汤和盐的顺序是可以颠倒的D.在高温环境中腐乳制作的时间可大大缩短【答案】B【解析】【分析】腐乳的制作1、原理(1)腐乳的发酵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进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是一种丝状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
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2、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详解】A、毛霉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A错误;B、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型,B正确;C、加入盐和卤汤的顺序不能颠倒,C错误;D
、腐乳发酵的适宜温度是15~18℃,在较高温度的夏季制作腐乳时,高温会抑制酶的活性,因此会延长制作时间,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腐乳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腐乳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个选项。27.泡菜坛内
长的一层白膜、腐乳外部的一层白色致密的“皮”、变酸的果酒表面长的一层膜,它们分别是由哪种菌繁殖形成的()A.酵母菌、毛霉、乳酸菌B.醋酸菌、酵母菌、毛霉C.毛霉、酵母菌、乳酸菌D.酵母菌、毛霉、醋酸菌【答案】D【解析】【分析】1、酵母菌生存的适宜环境是:偏酸性、含糖高、缺
氧。2、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发酵液的营养丰富,其表面往往含有适量的氧气,适合酵母菌生长繁殖,成膜酵母生长繁殖会在泡菜坛液面的形成一层白膜。3、腐乳表面的一层致密的皮是由毛霉的匍匐菌丝形成的
,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型。【详解】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发酵液的营养丰富,其表面往往含有适量的氧气,适合酵母菌生长繁殖,成膜酵母生长繁殖会在泡菜坛液面的形成一层白膜;腐乳表面一层致密的“皮”是由毛霉的匍匐菌丝形成的;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以
将酒精转化成乙醛并进一步转化成醋酸,因此密封不严的酒会变酸,且表面形成醋酸菌的菌膜,综上可知,D正确。故选D。28.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果酒制成后需将装置转移至更高温度的环境并通入充足的氧气方可制醋B.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酵母菌能大量生长繁殖,醋酸菌则不能C.通过检
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pH变化可鉴定果醋制作是否成功D.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不能对酿酒葡萄进行彻底灭菌【答案】B【解析】【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
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
为醋酸。【详解】A、果酒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为18~25℃,而果醋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为30~35℃,而且果酒制作需要无氧环境,而果醋制作需不断通入氧气,因此果酒制成后需将装置转移至更高温度的环境并通入充足的氧气方可制醋,A正确;B、缺氧呈酸性的
发酵液,酵母菌能生存,但不能大量生长繁殖,B错误;C、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pH变化可鉴定果醋制作是否,C正确;D、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不能对酿酒葡萄进行彻底灭菌,否则会杀死菌种,D正确。故选B。29.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N
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B.DNA析出过程中,搅拌操作要轻柔以防DNA断裂C.预冷的乙醇可用来进一步纯化粗提取的DNAD.将丝状物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后冷却后呈蓝色【答案】D【解析】【分析】DNA粗提取选材的标准:DNA含量高,并且材料易得。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
胞器,因此不采用哺乳动物的血液。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在0.14mol/L的氯化钠中溶解度最低);DNA不溶于酒
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不同。3、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详解】A、DNA和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据此可以提取DNA,A正确;B、DNA分子从细胞中被释放出来且除去蛋白
后是非常容易断裂的,如果太过剧烈的搅拌,DNA链可能会被破环,因此轻柔搅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完整的DNA分子,B正确;C、在冷的95%酒精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低,DNA的沉淀量最大,C正确;D、将析出的
DNA溶解在2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需要水浴加热才会呈现蓝色,D错误。故选D。30.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
DNA分子骨架中的磷酸二酯键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的C.延伸过程中需要热稳定DNA聚合酶、四种脱氧核苷酸和解旋酶D.目的基因片段扩增n代,共需要2n-1个引物【答案】B【解析】【分析】PCR技术:1、概念:PCR
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2、原理:DNA复制。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5、过程:④高温变性
: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详解】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氢键,A错误;B、
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的,B正确;C、延伸过程中需要热稳定DNA聚合酶、四种脱氧核苷酸,但不需要解旋酶,C错误;D、目的基因片段扩增n代,共需要2n+1-2个引物,D
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31.下图表示高等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内某结构的组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多聚体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每一个单体都以________为基本骨架连接成多聚体。(2)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A可单独分布于该类细胞的________中。(3)B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B自合成至与A结合穿过________层磷脂分子。(4)C在光学显微镜下________(填“可见”、“不可见”),C与________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5)原核细胞中执行C功能的结构与C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条)。【答案】(1).A、B(2).碳链(或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3).4种碱基(
或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磷酸、脱氧核糖(4).线粒体(5).核糖体(6).0(7).可见(8).染色质(9).无蛋白质、DNA呈环状【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C表示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A表示DNA分子,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B表示蛋白质分子,其基本单位是氨
基酸。【详解】(1)图中的多聚体是A即DNA和B蛋白质,每一个单体都以碳链(或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连接成多聚体。(2)A表示DNA分子,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4种碱基(或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磷酸、脱氧核糖。高等
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故DNA可单独分布于该类细胞的线粒体中。(3)B表示蛋白质分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蛋白质自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与A即DNA结合,故B蛋白质自合成至与A结合穿过0层磷脂分子。(4)C表示染色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染色体与染色质是同样的
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5)原核细胞中执行C染色体功能的结构是拟核DNA,与C染色体的区别是无蛋白质、DNA呈环状。【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掌握各组成结构的功能,重点考查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能结合所
学的知识准确解答个小题,难度不大。32.下图为动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Na+不能直接透过①,由此推测Na+必须依赖________才能透过生物膜。(2)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运输
方式为________,分解葡萄糖的酶分布在________(填场所)。(3)在温度过高时,结构②会永久失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再用双缩脲试剂对其进行鉴定,________(填“会”或“不会”)
有紫色物质生成。(4)细胞培养液中的3H依次经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文字表示)。(5)若物质B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结构是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答案】(1)
.磷脂双分子层(2).载体蛋白(3).主动运输(4).细胞质基质(5).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6).会(7).细胞膜→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8).受体(或糖被)(9).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解
析】【分析】1、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是否消耗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2、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含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双
缩脲试剂与蛋白质或者多肽呈现紫色。3、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1)
①是细胞膜,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Na+不能直接透过①,须依赖载体蛋白才能透过生物膜。(2)看图可知:葡萄糖进入该细胞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为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细胞参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
段,葡萄糖的分解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所以酶也分布在细胞质基质。(3)结构②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结构,造成永久失活;但是高温只是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会破坏肽键,故高温变性后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仍然会呈现紫色。(4)3H标记亮氨酸,在细胞内形成物
质A(分泌蛋白),根据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在此过程中3H依次出现在:细胞膜→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5)若物质B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是该激素的受体,激素作为信息分子,起到传递息的作用,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点睛】本题考查
的知识点有:物质的跨膜运输、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细胞膜的功能,呼吸作用,需要考生结合图解识记相关基础知识结合题干分析解答。33.为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甘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绘制了甘蔗成熟叶片在两种CO2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回
答下列问题:(1)光照强度为0时,细胞中可能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ATP可来源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阶段。(2)限制a点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此时单位叶片中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不确定”)
。(3)b点时,叶绿体中[H]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可通过________(填措施)提高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4)若将植物从d点的光照强度突然降低至c点,短时间内C3含量反而会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2).一、二、三(
3).光照强度(4).不确定(5).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6).增加CO2浓度(7).短时间内CO2的固定仍进行,故C3继续产生,但是由于光照强度减弱,被还原的C3减少,所以短时间内C3含量反而会增加。【解析】【分
析】据图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甘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详解】(1)据图
分析可知,光照强度为0时,细胞能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故细胞中可能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其中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都可以产生ATP。(2)a点时,曲线处于上升阶段,故限制a点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是自变量光照强度;由于不清楚a点的呼吸强度和净光合强度,所以
此时单位叶片中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大小不能确定。(3)b点时,已经达到光饱和点,叶绿体中[H]能够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中移动;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所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4)将植物从
d点的光照强度突然降低至c点,光反应受阻,[H]和ATP生成减少,短时间内二氧化碳固定仍然进行,故三碳化合物继续产生,但是由于光照强度减弱,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减少,所以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含量反而会增加。【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影响的环境因素,需要考生结合图解分析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34.某农庄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利用市场价格低迷时的蔬果进行发酵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葡萄制成葡萄酒和葡萄醋,利用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分别是________,在制作葡萄酒时,发酵液
容量不能超过发酵瓶容量的________。(2)当________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发酵时不会产生酒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新鲜蔬菜腌制泡菜时,需
要使用一定浓度的盐水,按照盐与清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进行配制,将盐水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泡菜腌制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两条)等情况都容
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5)泡菜发酵过程中,对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可用________法,因为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可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________结合形成玫瑰红
色化合物。【答案】(1).异养兼性厌氧型、异养需氧型(2).2/3(3).糖源不足(4).醋酸菌只有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发酵,而酒精发酵必需无氧环境(5).1:4(6).杀菌去氧(7).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8).
比色(9).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解析】【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
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
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对比,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详解】(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在制作葡萄酒时,发酵液
容量不能超过发酵瓶容量的2/3,防止发酵液溢出。(2)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只有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发酵,而酒精发酵必需无氧环境,因此醋酸发酵时不会生酒精。(3)用新鲜蔬菜腌制泡菜时,需要
使用一定浓度的盐水,按照盐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4进行配制;将盐水煮沸的目的是杀菌去氧。(4)在泡菜腌制过程中,泡菜腌制时间过短、食盐用量过低、温度过高等情况都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5)泡菜发酵过程中,对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可用比色法,因
为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可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化合物。【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泡菜的制作,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条件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5.酿酒业的快速崛起为我们
带来越来越多美味的啤酒,啤酒不消毒会变酸,但没有微生物也会导致营养价值和风味发生变化。以下是啤酒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对啤酒进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2)
图中③中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____,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中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②操作中,若要使消毒冷却后的杂菌稀释1000倍,则每支试管中无菌水应为________mL
,该过程中移液管________(需要、不需要)经过灭菌处理。(4)步骤③微生物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该方法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活菌数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答案】(1).巴氏消毒法(2).既能杀死啤酒中的微生物,又可以不破坏啤酒的营养物质和风味(3).牛肉膏、蛋白胨(4).将平板倒置,既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又可以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地蒸发(5).9(6).需要(7).稀释涂布平板法(8).当样品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
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①表示用巴士消毒法对啤酒进行消毒,步骤②表示对啤酒进行系列稀释,步骤③表示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啤酒中细菌进行培养计数。据此分析作答。【详解】(1)图中步骤①是利用7
0℃、10min对啤酒进行巴氏消毒。巴氏消毒法的优点是既能杀死啤酒中的微生物,有可以不破坏啤酒的营养物质和风味。(2)图中③中培养基是用来培养啤酒中的细菌,所以培养基中的碳源应该为牛肉膏和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中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是因为将平板倒置,既可以防止皿盖上水珠落入培养基,又可以
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地蒸发。(3)图中的每支试管都是对1ml溶液稀释10倍,所以每支试管中无菌水应为9ml,该过程中使用的移液管需要经过灭菌处理才能使用。(4)步骤③是将液体中的微生物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使用方法是稀释涂布平
板法。该方法能够进行微生物计数的原理是当样品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中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点睛】本题考查了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无菌技术、分离微生物的方法,主要考查学生设计和完善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力和提出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利用所学的
微生物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