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历史答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42.206 KB
  • 2024-10-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历史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历史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历史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历史答案.docx,共(8)页,42.20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93510b4a8208221eb4be968e4c624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射洪中学高2021级2023年上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答案测试试题评分参考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ACBCAAA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CABBBBAA题号21222324答案CAAB1.【答案】B【解析】由材料“道(引导,治理

)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仁之事者,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可知孔子认为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墨子认为对人好的事情我们应该去做,对人不好的事情我们应该制止,不

去做,同时孔子认为国家治理的关键在“信”“爱人”“使民以时”;墨家主张“利人”,由此可知两派在治理国家中都重视“民本”,故选B项;儒家与墨家的价值取向不可能—致,排除A项;孔子没有提出“仁政”主张,墨家此处所说的“仁”也不

是仁政,排除C项;儒家当时代表的是奴隶主贵族,墨家代表的是底层民众,排除D项。2.【答案】D【解析】由材料“司市是管理市的最高官吏”、“在买卖中以长券、短券缔结合同而结信止讼”可知周朝有管理商业活动的官吏,而且对商业行为有具体的要

求,说明市场管理制度相对完善,故选D项;西周盛行工商食官,排除A项;材料强调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无法推知商人社会地位,逻辑推理错误,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日益增强的结论,排除C项。3.【答案】A【解析】由材料“衣三领,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掘地之深,下无菹漏,气无发泄于上,

垄足以期其所,则止矣”可知穿三层衣服,使肉身能够腐朽,棺椁只要三寸,使骨骸能够腐朽,挖掘坟穴的深度不要和泉水相通,上面不使腐臭散发,这体现出墨家节葬的思想,墨子是古代逻辑思维体系的开拓者,故选A项;法家思想符合富国强兵的时代需求,排除

B项;道家思想体现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排除C项;儒家思想强调积极入世,排除D项。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史料实证能力。从《左传》到《新序·节士》,可见当时对介之推的评价着眼于道德品质且越来越强化,春秋时期政局动荡礼崩乐坏,两汉时期儒

家成为正统,故对介之推的评价体现了时代的变迁,C项正确。关于介之推的死出现多个说法,所以尚存疑点,A项错误。寒食节的来历最早见于《周礼》,B项错误。文本记载的差异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事实,D项错误。5.【答案】B【解析】由材料“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家字逐渐衍生出个体家庭的意思”可

知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出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因此“家”的含义出现变化,故选B项;由材料“氏族宗庙和宗族”可知都是和血缘有关系的宗法制,材料并未提及分封制,排除A项;春秋战国宗法制遭到破坏,排除C项;各国变法是促成这一现象的客观因素,不

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6.【答案】C【解析】据材料“贵族阶层……掌握断章取义的言谈技巧进行表达志向的言谈方式;平民则通过歌谣来抒发感情、提出建议、评论政治”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贵族借由古典文本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观点,而平民通过歌谣这种相对直接的方式表达感情、

提出建议与评论政治,相对平民的功利而言贵族相对内敛,这与两个不同阶层身份的差异息息相关,故选C项;贵族与平民有着自身特定的表达方式,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文化差异,但材料没有明确两者与社会性质之间的具体关联,且“开始”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贵族与平民表达方式的不同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

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B项;春秋时期贵族地位逐渐衰落,但材料仅涉及到贵族与平民之间表达方式的不同,没有明确这一时期贵族与平民的具体发展情况,故“衰落”一词表述不当,排除D项。7.【答案】A【解析】由材料“考古工作者在一件黑陶罐腹部发现了四个连成一排、仿若句子、与后来的甲骨文有相似

之处的符号”可知在良渚文化中已经出现了具有表意功能的原始文字,说明文字的起源与良渚文化有一定的关联,有助于破解古文字起源之谜,故选A项;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以及一些器物上的铭文,排除B项;

中国现存最早并有严密系统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不是良渚文化中相似的符号,排除C项;良渚文化属于新石器晚期文化,不能彰显出中华文明的高度发达,排除D项。8.【答案】A【解析】据材料"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残贼俱全的人叫做一夫。我只听说

过武王诛杀了一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可知孟子认为不讲仁爱道义的人是可以诛杀的,这就为“田氏代齐”提供了辩护,故选A项;先秦政权更迭的实质是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

材料中的观点与法家变革和集权思想不同,排除C项;材料中只有孟子的观点,没有体现齐国国君的观点,所以不能体现仁政思想得到齐国重视,排除D项。9.【答案】A【解析】材料“青铜铭文中多次提及耒、耜等生产工具”“雅颂之乐常涉及‘稼、雨、稷’”,可知在当时的祭

祀、宫廷宴乐活动中,处处都有农耕生活的影响印记,这说明礼乐文明受到农耕生活影响,故选A项;材料中的“青铜铭文”和“礼制”都不属于文艺创作的范畴,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并没有发生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

知,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10.【答案】D【解析】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随着地方王国势力的壮大,这威胁着国家安定、统一。“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藩”的主张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顺应了大一统的趋势,故选D项;由材料“力主削藩”可知这些主张不属于无为而治的

思想,排除A项;这些主张本身无法解决王国问题,甚至引发了动乱,排除B项;这些举措没有改变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排除C项。11.【答案】B【解析】由材料“在各郡重设监御史,规定其十月奏事,十二月还监”“九条监督要点涵盖了诉讼、治安、行政、财经、吏治等方面”“乃

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可知西汉在地方设置监察御史,对地方的诉讼、治安、行政、财政等进行监督,同时对御史行使职权进行了规范,规范了监察权的运行,故选B项;“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可知是从外部对监察御史进行制

约,排除A项;“在各郡重设监御史”可知是对地方郡的监察,而非中央监察机构,排除C项;“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可知为规范御史的职责,无法推知其地位的变化,排除D项。12.【答案】B【解析】由材料“光武帝遵循道家的无为

原则为政”、“吾理天下,亦与以柔道行之”可知东汉初年光武帝遵循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这是因为东汉初期生产凋敝,人口锐减,统治者为恢复经济所进行的政策调整,故选B项;东汉时期儒家思想是正统和主流思想,能够适应当时时代发展潮流,排除A项;道教形成于东汉末期,与材料时间信息

不符,排除C项;儒家思想是正统和主流思想,选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13.【答案】C【解析】从材料二牛一人牛耕以及拾粪,可知此时期陕北农业耕作技术、肥田技术均有发展,也就是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进步,故C项正确;仅从材料不能看出这是

田庄经济,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农业技术的进步,B.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4.【答案】A【解析】由材料“盛赞盐铁官营”、“而与会的贤良和文学们则指出......未见利之所利也,而见其害也”可知对于盐铁官

营,桑弘羊和贤良文学之士的态度截然不同,说明国家的盐铁官营政策对国家和百姓的关系进行了调整,引发不同利益层面的思考,故选A项;盐铁官营是国家管控经济的一种手段,有存在的必要性,排除B项;据材料“御史大夫桑弘羊在一次中央会议上盛赞盐铁官营”可知盐铁官

营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C项;盐铁官营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巩固了统治者的统治根基,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由材料“力士,仰面跨步挥臂,与左边狂奔而来的牛相斗,牛怒目弓背,以角前抵,画面右侧一狮被力士

击败而逃”可知力士勇猛无畏,击败狮子并挥臂挡住狂奔而来的牛,这类描绘力士斗兽的画像石在汉代有很多,体现了崇尚勇武的时代风貌,故选B项;材料中的牛为斗牛,不能说明其用于农业生产,不能印证铁犁牛耕的发展,排除A项;画像石描绘了力士斗兽的场景,没有涉及社会矛盾,逻辑推理错误,排

除C项;中国古代绘画魏晋以后注重意境,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16.【答案】B【解析】由材料“恢复汉代推举孝廉”“唯才是举”“将军和士兵们……并宜论赏”可知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寒门子弟步入仕途,促进了寒门庶族地位的上升,故选B项;统治者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排除A项;隋朝科举制的创立造

成取士不问家世的局面,排除C项;“结束了”说法绝对,排除D项。17.【答案】B【解析】由材料“南传佛教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传播情况的记载”可知对于爪哇岛传播佛教的情况,同时代的中国僧人法显和印度高僧求那跋摩在记述中呈现出完全相

反的描述,根据孤证不立的原则,说明该事件的真实情况尚需更多材料佐证,故选B项;史实可以考证,但需要更多的材料,排除A项;求那跋摩的身份不能证明记述的真实性,排除C项;“即可获得”表述过于绝对,综合多种历史叙述不一定可以得出历史事实,排除D项。18.【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在九品中正制实

行后,“察举入仕……依然……发挥着作用”,察举制在制度程式上不断发展,到隋唐时期并发展成为成为科举制度,据此可知,科举制是在察举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在魏晋以来不断发展,到隋唐时期发展为科

举制,并未涉及察举制对汉朝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九品中正制出现后,察举制仍然发挥作用,并推动了科举制的产生,并未涉及九品中正制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科举制是由察举制演变而来,不能推知科举制考试程序是否严密、规范、公开与客观,两者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排除D项。19.【答案】A【解析】根

据材料信息可知,魏晋到隋唐时权力由依靠“阀阅”也就是血缘到“在科场较技中取胜”也就是依靠适应选拔人才的标准获得,这反映了士族权力来源方式的变化,故选A项;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士族对选官的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标志着古代选官制

度的成熟,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权力来源方式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并未具体说明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无法体现“儒化”的趋势,排除D项。20.【答案】A【解析】由材料“其谏官令每月一上封事,指陈时政得失。若不举职事,当别有处分”、“谏官每月上

封事,无所回避”可知对谏官上书言事有明确的要求,这有利于减少统治者决策失误,故选A项;“指陈时政得失”是谏官应有的权力,排除B项;在君主专制体制下,中央决策不可能日趋透明开放,排除C项;三省六部制分化了宰相权力,与材料内容

无关,排除D项。21.【答案】C【解析】据题干不同文献对隋朝开皇十四年饥荒的记载,可看出不同时代对同一历史事件解释不同,故历史真实需要多重考辩,故选C。实证历史须凭靠考古说法错误,故A不选。历史记载没有客观性说法错误,故B不选。历史解释具有多样性与材料无关,故D不选。22.【答案】A【解

析】由材料信息春秋到清代城市人口的比重为10%左右,变动不大,说明封建社会城乡结构具有稳定性,故选A项;材料给出的是城市人口比例,不能偷换概念为人口数量,排除B项;春秋到清代都是小农经济的农业生产模式,生产方式并未发生质变,排除C项;城市化的水平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逻辑关系错误,排除D项

。23.【答案】A【解析】由材料“包含有买地契、卖舍契、便贷契、雇工契、养男(女)契、分书、放妻书、放良书等各种契约文书的书写样本”可知唐朝注重契约文书,其内容包含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说明契约精神深刻影响社会生

活,故选A项;乡法是国家法的补充和发展,不可能取代国家法,排除B项;材料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较为完善”的结论,排除C项;“普遍认可”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24.【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涝灾、旱灾和早寒都会让农业生产遭受沉重损失,体现了古代农业抗灾能力的

欠缺,故选B项;材料强调旱涝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而非农民对良好年景倍加期盼,排除A项;材料强调农业面对涝灾、旱灾和早寒等自然灾害的无力,与封建政府对农民赈济缺失无关,排除C项;“九月霜降秋早寒”即早寒,不是通过水利设施的建设能解决的,排除D项。二

、非选择题25.【答案】(25分)(1)原因:承袭秦国历史上实行的县制,商鞅变法的推动;汲取周朝分封制造成分裂的教训;疆域扩大,加强对全国控制的需要;以法家思想治国,李斯等大臣的支持。(8分)(2)特点:天皇支持改革,改革力量强大;武力威慑,没有发生武力冲突;改革力度逐步

加大;强制旧藩主迁居东京;改革不彻底,部分藩主依然拥有权力。(10分)(3)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县制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并一直延续至今。(7分)【解析】(1)由材料一“秦武公把邽、冀直接纳入国家

行政体制之内,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员去主持政务。至商鞅变法时,秦国普行县制于秦国全境,共设了31个县”得出承袭秦国历史上实行的县制,商鞅变法的推动;由材料一“秦并天下后,作为统一的封建国家”得出汲取周朝分封制造成分裂的教训;由材料一“其领土空前广阔

,将郡县制推行至全国”得出疆域扩大,加强对全国控制的需要;由材料一“以法治国,大量任用并重用法家人士,作为法家重要人物的李斯希望强化君主专制”得出以法家思想治国,李斯等大臣的支持。(2)由材料二“明治政

府先后废除620多个藩地,共设三府七十二县”得出天皇支持改革,改革力量强大;由材料二“调集一万御亲兵于东京,进行武力威慑”得出武力威慑,没有发生武力冲突;由材料二“当面宣布了废藩置县诏书”得出改革力度逐步加大;由材料二“并

表示他们必须强制在东京居住”得出强制旧藩主迁居东京;由材料二“但长州藩、萨摩藩、肥前藩、土佐藩,这四大藩帮的藩主依旧有着极高的政治话语权”得出改革不彻底,部分藩主依然拥有权力。(3)由材料一“秦并天下后,作为统一的封建国家”、材料二“明治政府先后废除620多个藩地,共设三府七十二县,

县知事由日本中央政府任命”得出加强了中央集权;由材料一“作为统一的封建国家,其领土空前广阔,将郡县制推行至全国”、材料二“召集56藩的原藩主到东京,当面宣布了废藩置县诏书”得出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由材料一“秦朝郡县制

奠定了中国地方政治行政体系的基础”、材料二“明治政府先后废除620多个藩地,共设三府七十二县,县知事由日本中央政府任命”得出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由材料一“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得出县制符合

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并一直延续至今。26.【答案】(12分)分值要求12—10分①充分提取材料信息,主题明确。②使用不少于两个信息;准确充分运用史实。③阐述充分,逻辑严密。9—5分①基本基于材料信息,主题较明确。②使用信息不少于两个;基本能够运用史实。③阐述较为

充分,逻辑关系较为清楚。4—0分①材料信息体现不明显,主题模糊。②使用信息少于两个;运用史实不准确。③阐述不清,逻辑关系不明。【示例一】北魏洛阳城的建设体现出封建皇权政治的色彩。(3分)北魏洛阳城形成了宫城、内城、外郭城

三重城垣结构,宫城处于中心位置,凸显其政治上的核心地位,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北魏洛阳城的道路以宫城正门为核心建立城市布局中轴线,形成“T”字形的道路格局,显示了皇权的权威与至高无上。明堂与圜丘作为帝王举行

祭祀等重大典礼的礼制建筑,以服务皇权为主要职能,彰显了皇权至上。综上,洛阳城的形制布局、道路交通和礼制建筑都体现出封建皇权政治的色彩.(9分)【示例二】北魏洛阳城见证了当时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交融。(3分)北魏洛阳城以宫城为中心,布局规整有序,遵循了中原文化传统的礼制秩序,体现出鲜卑族对汉文

化的继承和发展。太学、明堂等建筑,表明北魏对儒学的尊崇;白马寺等寺院的存在,表现出佛教在北魏占有重要地位。鲜卑族的游牧文化、中原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在洛阳城共存。四夷馆、四夷里为来自四邻或外国的使节、商人提供了交流的场所,体现出多元文化的交流。总之,在孝文帝开明民族政

策的作用下,北魏洛阳城商业发展、文化昌盛,体现出民族交融和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的时代特色。(9分)(其他论题:北魏洛阳城的形制布局深受儒学影响;北魏洛阳城承续前朝遗址,彰显正统地位;北魏洛阳城复原图反映了都城的多重功能等。)【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北魏洛阳城的相关信息,用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概括一个特点,再分析导致北魏洛阳城形成该特点的原因。通过阅读图片,可以发现北魏洛阳城结构规整,宫城处于中心位置,整体以中轴线呈对称分布,存在着白马寺、天文台、圜丘、四夷馆等场所,综合以上信息,可得北魏洛阳城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

建设体现了封建皇权的政治色彩,并且可以看出多元文化交融的印记,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个特点作为论题,运用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时期阶段特征等相关史实对北魏洛阳城呈现的特点进行解释,注意解释过程中因果逻辑要严谨,语言表述要成文、流畅。27.【答案】(1

5分)(1)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编户数量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农民赋税负担沉重;吏治腐败,随意征税。(7分)(2)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

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赋税负担相对公平合理;(6分,任答3点即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官员的腐败,农民的负担没有得到真正的减轻。(2分)【解析】(1)由材料一“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大批农民失

去土地而流亡或者成为地主的佃户”、“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得出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由材料一“政府所掌握的人口越来越少,赋税来源逐渐桔蝎枯竭”得出国家编户数量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由材料一“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得出农民赋税负

担沉重;由材料一“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得出吏治腐败,随意征税。(2)由材料一“每户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得出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由材料一“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

赋税制度”得出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由材料一“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税”得出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由材料一“按田亩缴纳地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得出赋税负担相对公平合理;由材料二“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得出随

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官员的腐败,农民的负担没有得到真正的减轻。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