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课后习题: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单元测评【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1.229 MB
  • 2024-10-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课后习题: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单元测评【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课后习题: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单元测评【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课后习题: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单元测评【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6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课后习题: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单元测评【精准解析】.docx,共(19)页,1.22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7c06aaada0bec41badf3a85f3c8cb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二单元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碳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1.开发太阳能、风能资源会直接影响图中的环节。()A.①B.②C.③D.④2.碳循环的主要作用是()A.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B.导致海平面

上升C.增加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D.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解析第1题,开发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将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图中①环节是化石燃料中的碳通过燃烧转化为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因此,开发太阳能、风能资源会直接影响该环节。第2题,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伤

害是大气中臭氧层的作用,与碳循环无关;碳循环属于自然过程,如果不是人类过度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整个碳循环是一个平衡的转化过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会过分增多,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也不会增加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在碳循环过程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经过一定的

地质作用形成化石能源,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1.A2.D读热带雨林破坏引起的自然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3.图中数码与代表现象对应正确的是()A.①——温室效应加剧B.②——海平面上升C.③——两极冰

川融化D.④——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4.怎样减轻地球的“变暖”现象,保护好人类的家园?下列设想你认为最不可信的是()A.制作一个太空“窗帘”安置在日地之间B.把温室气体液化输入深海岩石中C.使用基因工程培植大量的海藻和海草来

吸收温室气体D.人工降雨-2-解析第3题,过度砍伐热带雨林使雨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下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即图中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即图中②;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即③;两极冰川融化的淡水进入海洋,会使海平面上升,即④。第4题,地球的“变暖”现象即温室效应加剧。制作一

个太空“窗帘”安置在日地之间可直接降低太阳辐射强度,减轻地球的“变暖”现象;温室效应加剧的基本原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增强,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增强,进而地球温度升高,减少二氧化碳可以减弱温室效应。人工降雨对减弱温室效应无效。答案3.C4.D在低碳要求下,林业碳汇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于耕地与草地,林地具有更强的碳吸收能力。林地面积和生物量是影响其固碳价值的主要因素。下表是2013年我国东北(大、小兴

安岭和长白山)、北方(华北)、西南(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和南方(东南丘陵)四个林区森林固碳价值和林业经济产值统计表(单位:108元)。据此完成5~6题。林区森林固碳价值林业经济产值甲林区1598.5793.81乙林区1287.84399.19丙林区568

.36126.90丁林区2163.7789.425.与耕地和草地相比,林地具有更强的碳吸收能力的原因是单位土地面积上()A.水土流失量少B.枯枝落叶层厚C.叶片总面积大D.生物种类多样6.提高丙林区森林固碳价值的主要途径是()A.更换绿化树种B.采林、育林结合C.禁止采伐

森林D.营造护田林网解析第5题,森林固碳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因此叶片总面积大,光合作用强,碳吸收能力强;光合作用强弱与其他三项无关。第6题,由材料分析知,丙林区为我国北方(华北)林

区,当地为我国主要农耕区,风沙危害严重,林地主要为防护林,因此提高丙林区的森林固碳价值应该营造护田林网。答案5.C6.D通天河七渡口位于长江上游楚玛尔河和通天河交汇处,属于长江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近年来,该地区的草地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出现荒

漠化趋势。下图为通天河七渡口月平均风速和起沙风频率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3-7.通天河七渡口的风沙侵袭()A.秋季最轻B.冬季最严重C.频率大致与风速呈正相关D.呈单峰变化8.除风速以外,影响通天河七

渡口风沙侵袭季节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和降水B.地形和风向C.风向和气温D.降水和地形9.治理通天河七渡口风沙侵袭的有效措施是()A.营造防风林,降低风速B.设置沙障,人工种植恢复植被C.加强监测预警,减少风

沙危害D.截流长江水源,实施人工补水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通天河七渡口的起沙风频率春季最高,夏季最低,说明其风沙侵袭春季最严重,夏季最轻;读图可知,当地的风沙侵袭频率大致与风速呈正相关,且为明显的双峰变化。第8题,除风速以外,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多,冬季地面冻结,夏季和

冬季风沙侵袭频率低;地形不会有季节变化,风向对风沙侵袭的季节变化影响不大。第9题,该地位于青藏高原,不适合高大树木生长,无法营造防风林;设置沙障,人工种草恢复植被可以对沙化的土地进行修复;加强监测预警并不能治理风沙侵袭;截流长江的水源,会破坏生态环境。答案7.C8

.A9.B下图为我国历史时期森林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10.目前b、c地区的森林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乱砍滥伐B.兴修水利C.建设宫殿和陵墓D.开荒设厂11.图中a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有()A.植树造林B.建立保护区-4-C.退耕还林D.禁止人

类活动解析第10题,b、c地区是我国主要林区,目前b、c地区的森林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为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乱砍滥伐。第11题,图中a地区是三江源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有建立保护区。答案10.A11.B三江源自然保

护区位于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科学家誉为“生态处女地”。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淘金、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等现象屡禁不止。据此完成12~13题。12.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的后果,叙述正确的是()A

.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径流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减少B.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会干涸,长度也会缩短C.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容易再生并恢复原貌D.植被减少、退化,既会造成荒漠扩大,又会导致水土流失13.关于三江源地区保护生态环境适宜采

取的发展战略、措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B.恢复和扩大植被,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适量迁移当地居民C.青藏铁路不应在此穿过,否则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将落空D.国家规划重大项目——“川

气东送”工程正式开工解析第12题,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长期来看三条大江的径流将减少;由于湿地面积减小,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会干涸,长度也会缩短;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破坏后不容易再生并恢复原貌;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植被减少、

退化会造成荒漠化扩大,但因该地降水较少不易出现水土流失。第13题,环境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应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停止经济建设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恢复和扩大植被,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适量迁移当地居民,保证在当地的

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发展;青藏铁路在此经过,可能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但有利于经济发展,进而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在四川盆地,与三江源没有关系。答案12.B13.B“城市绿心”指在城市中央或多个城市组团围合

起来的绿色空间,通常兼有多种自然或人工绿地、水域、湿地等类型。从2013年至今,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一直致力打造“中国绿心”(见下图)。据此完成14~15题。14.打造“中国绿心”的优势条件是()A.湘、鄂、皖之间,居全国中心位置B.位于阶梯交界处,山林茂密C

.“一江两湖”流域,水循环活跃-5-D.城市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15.图示“中国绿心”的生态效益表现在()A.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园艺业增加收入B.促使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C.通过城乡间热力环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D.增加周边居民的休憩场所解析第14题,根据图示可知,“中

国绿心”在湘、鄂、赣之间;“中国绿心”位于第三级阶梯,并没有处于阶梯交界处;“中国绿心”主体由长江、洞庭湖、鄱阳湖组成,形成“一江两湖”流域,水循环活跃;“中国绿心”所在区域农村人口较多,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人口少于农村人口。第15题,结合上题可知,该“中国绿心”主要是乡村、田园风光

,周边是城市群,绿心由江、湖组成,建设绿心可以通过城乡间热力环流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周边城市的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调节区域小气候;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园艺业增加收入属于经济效益;绿心的建设旨在让城乡协同发展,使城市

生活质量提高,目前城市提供的服务、就业机会、收入等远好于乡村,故不会促使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且也不是生态效益;增加周边居民的休憩场所不属于生态效益。答案14.C15.C下图为2010—2050年我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趋势示意图,下表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量

变化和碳排放总量变化统计表。据此完成16~17题。国家或地区1990—2009年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量变化1990—2009年碳排放总量变化欧盟-39.1%-12.7%美国-14.1%7.3%日本-14.6%0.4%澳大利亚-21

.9%30.5%16.有关我国固体废弃物碳排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现阶段我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呈快速上升趋势②我国固体废弃物排放的碳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③推行清洁生产有利于减少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④随着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实施,我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将会快速

下降A.①③B.①②C.①④D.③④17.有关表中1990—2009年碳排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各国或地区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量都在下降②日本、澳大利亚的碳排放总量有所下降③美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量的变化幅度小于碳排放总量

的变化幅度④欧盟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量的下降幅度超过其碳排放总量的下降幅度-6-A.①④B.①③C.①②D.③④解析第16题,根据图中曲线判断现阶段我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呈快速上升趋势,①正确;我国固体废弃物排放的碳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②错

误;推行清洁生产有利于减少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③正确;随着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实施,我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将会有所下降,但我国城市化水平低,技术水平低,不会快速下降,④错误。综上,选A。第17题,根据表格信息,各国或

地区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量都在下降,①正确;日本、澳大利亚的碳排放总量都有所上升,②错误;美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量的变化幅度大于碳排放总量的变化幅度,③错误;欧盟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量的下降幅度超过其碳排放总

量的下降幅度,④正确。综上,选A。答案16.A17.A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应本着合作精神共同努力,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在环境保护领域广泛地开展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据此完成18~19题。18.

下列有关环境问题进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问题是由一个个的国家或地区造成的,没有必要进行国际合作B.环境问题不存在普遍性和共同性,无须加强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C.某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在环境保护中要实行国际合作D.国际合作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

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19.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到全球,其原因有()①自然界的空气、水等不断运动、循环②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③一个地区的环境发生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的环境随之而变化④地球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

是次要的、不明显的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第18题,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第19题,从环境问题的影响范围来

看,分为影响全球的环境问题和影响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影响全球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等,影响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如海洋污染等,但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有时受自然界各要素的影响、渗透、循环运动可能扩展为全球性问题。答案18.C19.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

发展中国家,加强环境管理、强化环境监督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据此完成20~21题。20.下列不属于我国现行环境管理制度的是()A.排污收费制度B.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C.“三同时”制度D.谁污染,谁治理21.对“预防为主”的理解,正确的是()A.对过去和现在造

成的污染和破坏进行积极治理B.对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破坏采取预先防范措施C.让污染者承担其治理责任和费用D.纠正“有钱铺摊子,没钱治污染”的行为解析第20题,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等,“谁污染,谁治

理”属于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政策。第21题,注意理解“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政策的内涵,环境保护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预防在先。-7-答案20.D21.B据数据统计,中国进口的洋垃圾曾占世界垃圾总出口量约

50%。此前20多年,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废弃物进口国。2018年,中国洋垃圾禁令正式生效后,世界固体垃圾的进出口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据此完成22~23题。22.欧美发达国家固体垃圾大量出口中国,主要原因是()A.西方发达国家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低于

中国B.西方发达国家处理固体垃圾需要很高的成本C.中国政府鼓励进口固体垃圾D.中国国土辽阔,有大量的荒地可堆放固体垃圾23.中国禁止洋垃圾进口后,下列行业压力最小的是()A.钢铁行业B.塑料行业C.报纸杂志D.家具行业解析第22题,欧美发达国家固体垃圾的处理技术水平比较高

,但处理过程需要很高的成本,而将固体垃圾出口中国则能牟取利益。第23题,禁止洋垃圾进口后,我国再生钢材、再生塑料、再生纸等再生材料生产失去了廉价原料来源,国内废品回收成本也会有所上涨,钢铁、塑料等行业直接受到影响,行业压力加大;我国报纸杂志用纸多为再生纸,受禁止洋垃圾进口的影响,生产成本也明显

上升,行业压力加大;我国家具多为木质家具,原料以木材为主,受禁止洋垃圾进口的影响小,行业压力小。答案22.B23.D公众参与是指在环境保护中,任何公民都有依据一定法律,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和义务。据此,完成24~25题。24.

下列关于公众参与的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最基本的组织B.公众参与必须具备正确的环境观念C.公众参与高消费会促进经济发展,带来经济繁荣D.公众参与就是青少年的参与25.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位中学生应当()①树立环保意识②积极进行环保

高消费③捍卫自身的环保权益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24.B25.D二、综合题(共50分)26.(15分)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降低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话题。下图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差异的分布示

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其能源结构以为主。(2分)-8-(2)比较中国与俄罗斯在碳排放特点上的差异。(4分)(3)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等温室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加,大量吸收地面辐射后,以的形式返回地表,使地表增温,对世界沿海国家和地区

的城市带来的影响有哪些?(7分)(4)为了提醒普通公众关注碳排放、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请你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设计一条宣传语和口号。(2分)解析第(1)题,根据示意图判断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其能源结构以石油为主。第(2)题,根据图中所示,人均碳排放量俄罗斯比中国大;结合两国人口数量,则

碳排放总量中国比俄罗斯大。第(3)题,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等。大量温室气体吸收地面辐射后,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地表,使地表增温,起到保温作用。全球气候变暖使两极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造成很大影响,如淹

没岛屿和低洼地区,城市的排污管道无法排污,海水入侵使地下水的水质变差,影响海岸生态和渔业等。第(4)题,为了提醒普通公众关注碳排放、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设计的宣传语和口号应涉及保护树木、节能等方面,要求简明扼要。答案(1)美国石油(2)人均碳排放量俄罗

斯比中国大;碳排放总量中国比俄罗斯大。(3)甲烷大气逆辐射(或长波辐射)海平面上升,淹没岛屿和低洼地区;城市的排污管道失效;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的水质变差;影响海岸生态和渔业;等等。(4)略。(只要涉及倡导公交出行、多种树、节能等

,简明、合理即可)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世纪80年代,作为外来物种的欧美黑杨被引入洞庭湖区,大规模种植用于造纸。欧美黑杨生长快,高大挺拔,林木蓄积量多,每年洞庭湖涨水时,如果树梢被淹不超过一周,就不会被淹死,生命力超过本土所有树种,外号“

湿地抽水机”。2017年7月底,中央环保督察在对湖南的反馈中指出:洞庭湖区种植造纸经济林欧美黑杨面积达2.6万公顷,其中核心区0.6万公顷、缓冲区1.37万公顷,严重威胁洞庭湖生态安全问题。要求2017年年底前,将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核心区内的欧美黑杨全部清理到位。(1)分析大规模种植欧美黑杨给洞庭湖区带来的生态危害。(8分)(2)指出洞庭湖区从疯狂种植欧美黑杨到全部清理其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欧美黑杨给我们带来的启示。(4分)解析第(1)题,欧美黑杨给洞庭湖区带来的生态危害,主要从对候鸟、鱼

类、土壤、当地物种、防洪等的影响方面分析。候鸟降落时有一个滑翔过程,欧美黑杨侵占了其滑翔空间,不利于候鸟降落;欧美黑杨遮挡了候鸟觅食的视线,不利于其寻找食物;欧美黑杨吸水能力强,导致湿地日益陆地化,鱼类丧失产卵场所;欧美黑杨生长速度快,大量吸收土壤中的养

分,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欧美黑杨枝繁叶茂遮挡阳光,树下方其他植物无法正常生长;欧美黑杨洪水季节阻碍行洪,影响防汛。第(2)题,启示主要从管理、法律、环保意识等方面分析。健全湿地保护法律;湿地开发利用需要严格的审批、监督;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及基层政府深

刻认识到湿地资源的重要性,加强保护;对破坏湿地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答案(1)候鸟降落时有一个滑翔过程,欧美黑杨侵占了其滑翔空间,不利于候鸟降落;欧美黑杨遮挡了候鸟觅食的视线,不利于其寻找食物;欧美黑杨吸水能力强,导致湿地日益陆地化,鱼类丧失产卵场所;欧美黑杨生长速度快

,大量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欧美黑杨枝繁叶茂遮挡阳光,树下方其他植物无法正常生长;欧美黑杨洪水季节阻碍行洪,影响防汛。(2)健全湿地保护法律制度;湿地开发利用需要严格的审批、监督;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及基层政府深刻认识到湿地资源的重要性,加强保护;对

破坏湿地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28.(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9-材料一大气中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对光的散射作用比较强,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在较差的气象条件下更容易形成灰霾,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PM2.5主要来自化石

燃料的燃烧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材料二某城市PM2.5主要污染源比例图。(1)根据材料二,说出该城市大气中PM2.5的最主要来源,解释夏季PM2.5较少的原因。(6分)(2)为改善空气质量,还人们更多的蓝天,请说出减少PM

2.5的具体措施。(5分)解析第(1)题,仔细读图可知该城市大气中PM2.5最主要的来源是机动车尾气。夏季,一方面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PM2.5的扩散;另一方面降水多,PM2.5可作为凝结核随雨水降落,这样使得该城市大气中的PM2.5减少。第(2)题,措施需要

针对该城市PM2.5的来源提出:针对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释放的PM2.5,需要通过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经济结构等方式实现减排;针对机动车尾气,可以通过改进尾气排放技术减少尾气的排放;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治理生态环境来减少

PM2.5。答案(1)机动车尾气。夏季气温高,对流旺盛;降水较多。(2)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工业结构;加强(工地)扬尘管理;改进机动车尾气排放技术;大量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等等。2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

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骨头等。厨余垃圾含有极高的水分与有机物,很容易腐坏,产生恶臭,故应单独、合法回收,依法科学处置。(1)分析厨余垃圾非法收集利用和混装、倾倒荒野对居民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威胁。(6分)(2)指出厨余垃圾持续利用的

途径。(6分)解析第(1)题,厨余垃圾非法收集利用和混装、倾倒荒野对居民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威胁主要从食品安全、居民健康、环境污染及诱发鼠害等角度分析。非法收集,引发“地沟油”“垃圾猪”等事件,危害食品安全;违法运输,滤液滴漏、遗漏,污染道路,污染空气,危害居民健康;倾倒荒野,露天堆

放,受风吹日晒,影响大气质量;腐败渗液污染江、湖、土壤(诱发鼠害)等。第(2)题,厨余垃圾持续利用途径主要从资源化角度考虑。合法回收后,将厨余垃圾转变为有机肥料;将厨余垃圾转变为沼气原料,制备生物燃料;将厨余垃圾转变为营养饲料等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了

资源浪费的同时保护了环境。-10-答案(1)①非法收集,引发“地沟油”“垃圾猪”等事件,危害食品安全;②违法运输,滤液滴漏、遗漏,污染道路,污染空气,危害居民健康;③倾倒荒野,露天堆放,受风吹日晒,影响大气质量;腐败渗液污染江、湖、土壤(诱

发鼠害)等。(2)①合法回收后,将厨余垃圾转变为有机肥料;②合法回收后,将厨余垃圾转变为沼气原料,制备生物燃料;③合法回收后,将厨余垃圾转变为营养饲料。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

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完成1~2题。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1.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C

.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2.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构成,这种能源消费构成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①大气污染加剧②土壤肥力下降③土壤污染严重④水污染严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第1题,由全球能源消费历

史及趋势图可知,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第2题,该地区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薪柴、秸秆为主,易产生大气污染;大量秸秆被燃烧,不能以有机肥的形式返还农田,易使土壤肥力下降。答案1.C2.A-11-大庆油田的发现,结束了中国的油荒历史,也让

大庆成为中国工业史上最知名的地点之一。读大庆地图,完成3~4题。3.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A.石油储量丰富B.国内市场庞大C.铁路交通便利D.科技力量雄厚4.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走上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道路,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有()①利用区

位优势,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第3题,大庆是我国著名的石油工业城市,是在石油开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石油储

量丰富。第4题,面临石油枯竭的形势,大庆应利用技术优势延长工业链,发展相关石油装备等制造业,并且利用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和向我国西部地区搬迁不符合实际。答案3.A4.A环境效率高表示现有技术条件下污染物的排放可减少

的幅度比较小,此时只有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更大幅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环境效率低表示即使不提高技术水平,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也可大幅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改善环境质量。读2013年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环境效率分布情况图,完成5~6题。注:西藏和台湾无资料。5.在现有

技术条件下,可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省级行政区是()A.山东省-12-B.湖南省C.山西省D.甘肃省6.从环境效率的角度分析,甲省级行政区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措施是()A.提高技术水平B.大量外迁高污染产业C.

调整能源消费构成D.调整产业结构解析第5题,由题意可知,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环境效率越低,污染物排放可减少的幅度越大。第6题,环境效率高表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污染物的排放可减少的幅度比较小,此时只有通过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更大幅度地

减少污染物排放。答案5.D6.A黄河支流泾河和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汇时,呈现出一清一浊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成语“泾渭分明”由此而来。历史上的“泾清渭浊”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演变成了“泾黄渭黑”。据此完成7~8题。7.从“泾清渭浊”到“泾黄渭黑”的变化反映出河流流经地区(

)①气候变湿变暖②水土流失加剧③污水排放增多④煤炭储量增加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为缓解“泾黄渭黑”,河流流经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有()①开采煤炭②清洁生产③加固堤坝④植树种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第7题,从“泾清渭浊”到“泾黄渭黑”的

变化反映出河流流经地区水土流失加剧,泾河泥沙含量增大,导致“泾黄”,②正确;当地气候没有明显变化,①错;污水排放增多是导致“渭黑”的原因,③正确;该变化与煤炭储量增加无关,④错。综上,选C。第8题,为缓解“泾黄渭黑”,河流流

经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有实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水排放,治理“渭黑”的问题,②正确;开采煤炭,会加重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泾黄”加重,①错;加固堤坝不能缓解该问题,③错;植树种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治理“泾黄”问题,④正确。综上,选D。答案7.C8.D读河北太行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流失敏

感性统计表,完成9~10题。等级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城乡居民和工矿用地面积比例面积比例面积比例面积比例不敏感13499.7145313.98439.6784.4轻度敏395628.5288027.6230926.450628.5-13-感中度敏感538338.8391737.

6380143.473941.6重度敏感276320.0147914.2145316.638921.9极度敏感4153.07006.73504.0653.6SEPDI3.303.273.283.50注: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比例单位为%;

SEPDI表示土壤侵蚀潜在危险指数,它表明某一地区水土流失潜在危险性的大小。9.该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A.耕地B.林地C.草地D.城乡居民和工矿用地10.下列措施能有效减少重度敏感和极

度敏感耕地的是()①山坡地等高耕作②坡耕地改修水平梯田③坡耕地还林还草④改良农作物品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9题,根据表中数据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耕地,林地次之,第三是草地,

最后是城乡居民和工矿用地。第10题,对重度敏感和极度敏感耕地的治理,关键是恢复植被,可以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也可以从地形角度改善,减小坡度,具体有修水平梯田和等高耕作;改良农作物品种,主要作用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并不是治理环境问

题。答案9.A10.A“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浪潮已经掀起。然而据中国低碳网调查显示,对“低碳”一无所知的人占49%以上。据此完成11~13题。11.关于低碳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A.低碳经济就是指要减少煤炭的燃烧B

.低碳经济就是指企业要降低能耗C.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D.低碳经济主要是约束企业行为,与消费者无关12.低碳经济要求低碳生活。关于低碳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碳生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

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B.低碳生活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要减少能量消耗C.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中不要用煤取暖D.低碳生活要求我们不做剧烈运动,减少二氧化碳的呼出量13.中国低碳网的调查结果告诉我们()A.环境保护的观念尚

未深入人心B.实现低碳生活需要政府干预C.实现低碳经济只能依靠法律手段D.需要加强对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宣传-14-解析第11题,“低碳”是为了减少能耗,以降低碳排放;低碳经济要求经济活动全过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与所有人息息相关。第

12题,低碳生活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减少能量消耗来减少碳排放。第13题,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人对“低碳”一无所知,因此需要加强宣传。答案11.C12.B13.D太湖沿岸某大学建立了太湖水质研究小组,计划为太湖水的保护做贡献。据此完成

14~15题。14.小组对Ⅰ、Ⅱ、Ⅲ地进行了取样,下图中能够正确表示Ⅰ、Ⅱ、Ⅲ地溶氧量、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的是()15.该小组在校园里分发了《爱我太湖,从自身做起》的倡议书,以下不可能出现在倡议书内的是()A.使用无磷洗衣粉B.帮助农民了解合理

使用农药的知识C.注意不把生活垃圾倒入湖中D.全面禁止湖面养殖解析第14题,太湖对污水具有净化能力,因此自Ⅰ至ⅡN、P浓度增大,而溶氧量则减小;自Ⅱ至ⅢN、P浓度减小,而溶氧量则增大。第15题,全面禁止湖面养殖与现实情况不符。答案14.C15.D下图为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图。读图,完

成16~17题。16.下列不同地区及其生态环境问题的组合,不正确的是()-15-A.C地区——荒漠化B.B地区——水土流失C.D地区——盐碱化D.A地区——石漠化17.目前治理C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A.利用生物措施和

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B.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D.跨流域调水,大力扩大棉花种植面积解析第16题,C地区处于我国西北,气候干旱,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荒漠化;B地

区为黄土高原,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D地区为长江流域,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A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石漠化严重。第17题,C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荒漠化,而大力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不利于荒漠化的治理。答案16.C17.D以人为本,合理布局生活垃圾

收集点,并对垃圾分类回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读下图,完成18~19题。18.四图中垃圾收集点布局较为合理的有()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19.小区按规划布局了垃圾分类回收箱,但使用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可能有()①环境保护意识较差②生活垃圾数量庞大③生活垃圾

种类较多④居民对垃圾分类标准模糊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第18题,垃圾收集点应较均匀地分布于居民区内,以方便居民放置垃圾。第19题,垃圾分类回收箱的使用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可能是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差、对垃圾分类标准模糊。答案18.A19.D纳帕海湿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南缘横断

山脉腹地,三面环山,是许多不同地理成分、物种的交汇过渡地带,蕴含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国际重要湿地。近年纳帕海湿地受排水垦殖、无序旅游和过度放牧等人为活动的干扰不断加剧,以及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大量被砍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湿地陆地化进程加快,湿地环境逐步退化,植

物数量明显减少,珍稀种群数量减少或消失。据此完成20~21题。20.纳帕海湿地的退化,对生态持续发展的影响有()-16-A.许多珍稀种群数量减少或消失B.粮食单产降低C.旅游资源破坏D.原始森林消失21.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A.开垦湿地,种植作物,解决贫困

山区的粮食问题B.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解析第20题,纳帕海湿地环境的退化会导致珍稀种群数量减少或消失。第21题,开垦湿地种植粮食很明显是不合理

的利用方式。答案20.A21.A我国土地退化的面积广、强度大、类型多,严重威胁粮食安全。据此完成22~23题。22.导致我国土地生产力下降最直接的原因是()A.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B.城镇建设用地扩大C.沼泽地和盐碱地的改

良D.滩涂养殖业的发展23.为了使我国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应()A.扩大耕地面积B.提高粮食产量C.发展生态农业D.控制人口数量解析第22题,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使得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而水土流失和土地沙

化是土地生产力下降最直接的原因。第23题,我国人口数量多,人均耕地面积少,所以,为了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发展生态农业,切实保护现有耕地。答案22.A23.C绿色住宅是我国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兴建的

住宅已经朝这个方向发展,其目标是实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24~25题。24.下列内容符合绿色住宅要求的是()①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②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③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④公用绿地和停车场各占一半⑤隔音效果好,噪声低A.①②③B.①②

⑤C.①③④D.③④⑤25.我国下列住宅布局能达到绿色住宅光照、通风要求的是()A.住宅建筑取正北或正南朝向B.住宅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C.北方住宅区的窗户要避开西北方向D.南方住宅区的走向应呈东南—西北方向解析第24题,“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装修材料的化

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隔音效果好,噪声低”都符合绿色住宅的要求;生活污水是要集中处理的,公用绿地和停车场不能各占一半,还要建设休闲、娱乐活动场地等,它们不是绿色住宅的组成部分。第25题,我国是季风气候,冬季

盛行强烈、寒冷、干燥的西北风,因此,北方住宅区的窗户要避开西北方向。答案24.B25.C-17-二、综合题(共50分)26.(14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的水

量减少了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20万公顷增加到了33.3万公顷。材料二石羊河流域示意图。(1)请根据图文中的信息,简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4分)(2)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民勤地区在农业土

地开发利用中,对土地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4分)(3)为使民勤不变成第二个“罗布泊”,你认为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二信息可知石羊河水量减少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而人为原因主要是随人口增长

、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第(2)题,干旱地区对农业的不合理开发易形成土地荒漠化、土地盐渍化、湿地面积缩小等问题。第(3)题,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及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答案(1)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脉冰川萎缩,高山冰雪融

水减少。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2)①该地区气候干旱,过度垦荒和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沙漠化、土地退化);②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导致土地盐渍化、湿地面积缩小等。(3)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②培育和推广耐旱作物;③调整产业结构;④科学规

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退耕还牧;⑤防止过度垦殖、过度放牧;⑥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等等。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图1为该城市三个监测站各月平均混浊天气日

数,图2为该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1-18-图2注:PM10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1)指出该城市月平均混浊天气日数的时间变化规律,并简要说明原因。(4分)(2)概括该城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4分)(3)请结合两图信

息,为减轻该市大气污染提出可采取的措施。(4分)解析第(1)题,图1中横坐标代表月份,该城市月平均混浊天气日数的时间变化规律是夏季少,冬季多。该城市位于我国东南部,夏季降水量多,有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沉降。第(2)题,从图2可以看出SO2污染源主要集中在甲

工业区和乙工业区,说明该城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因为污染源主要在工业区。第(3)题,从节能减排、提高科技水平、加强监控管理和加强法律监督等角度综合分析。答案(1)变化规律:夏季少,冬季多。原因:夏季降水量多,有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沉降。(2)特点:分

布不均,主要分布于工业区。原因:工业生产产生的SO2有害气体较多,污染较重。(3)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升级生产工艺,减少污染排放;加强环境管理,控制污染源;健全法律法规,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加大环境监测力度;等等。28.(12分)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1)影响碳化氢污染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关键因素是什么?(4分)(2)根据图中信息提出控制碳化氢污染的有效措施。(4分)(3)据此阐述环境管理的意义。(4分)解析第(1)题,仔细观察图示内容,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第(2)题,结合上题中得出的影响碳化氢污染水平

的主要因素回答相应措施即可。第(3)题,考查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按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答案(1)主要因素:经济增长速度、污染处理技术、环境政策、人口数量与素质。关键因素:环境政策。(2)制定严格的环境政策,加强污染管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污染处理技术水平;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答对2点得

4分)(3)实施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够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从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现。29.(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9-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下图),地广人稀,面积约12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50万,因污染少,被称为“世界

最后一方净土”。依托西藏独特的水、土壤、空气、人文环境这“四不污染”的特色资源优势,拉萨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有机生命产品、保健药品、心灵休闲旅游产业等融合第一、二、三产业的“净土健康产业”,大力培育和引进加工销售型企业,全力打造“拉萨净土”品牌,打造区域GDP增长极,同时带动了

周边农牧业区的发展。(1)结合材料说明拉萨“净土健康产业”的特点。(4分)(2)推测拉萨政府将“净土健康产业”打造为区域GDP增长极的主要原因。(4分)(3)从产业链角度简要说明拉萨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可能采取

的措施。(4分)解析第(1)题,“净土健康产业”是依托西藏独特的水、土壤、空气、人文环境这“四不污染”的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的,特点主要从对环境的污染、产品质量、产业联系及经济效益方面说明。第(2)题,原因主要从市场、特色资源、基础设施、产业基础、效益等方面分析。随着经济发展,生活

水平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的健康产品需求增加,健康产业市场广阔;拉萨及周边有“四不污染”的特色资源优势,有利于发展“净土健康产业”;拉萨为西藏的省级行政中心,交通、通信、信息、金融等基础设施完善;有一定产业基础,相关产业规模大,关联广,经济效益高,带动作用强。第(3)题,拉萨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可以

从原料、加工、品牌、营销方面采取措施。规划建设高品质原料生产地,提供优质原料;培育和引进加工销售型企业,对原料进行深加工;全力打造品牌,加强市场推广。答案(1)对环境破坏小、污染少;产品安全、优质;产业联系广,带动作用强;产品附加值较高(经济效益高)等。(2

)健康产业市场广阔;拉萨及周边有“四不污染”的特色资源优势;基础设施完善;有一定产业基础;相关产业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经济效益高。(答出4点得4分)(3)规划建设高品质原料生产地,提供优质原料;培育和引进加工销售型企业,对原料进行深加工;全力打造品牌,加强市场

推广。(答出2点得4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761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