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48.310 KB
  • 2024-09-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甘肃省酒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酒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酒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甘肃省酒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docx,共(9)页,48.31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704f369131846b92e6c01d221d164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甘肃省酒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

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提出的教育主张,其首倡者则是商鞅。韩非认为:“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大,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就是法家教育

思想和教育实践的一个基本概括。韩非提出“以法为教”是对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的发展。商鞅认为:“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韩非后来解释说:“以表示目,以鼓语耳,以法教心。”法是一种依据或准则,有了法,就使人行为有规矩可循。百姓知法、

守法,社会就安定;官吏知法、执法,就不会残害百姓。因此,不论吏民,都要教其知法、畏法、守法,这样国家就没有不强盛的。法家主张将法令文书公之于众,并使家喻户晓,由此实现法治教育。秦国“以法为教”颇为成功。当商鞅失势仓皇出走时,竟然找不到一个躲身之处。因为商鞅曾规定:留人住宿而所留者无身份证,要

罪及舍主人。所以,秦国的强大与普遍的法治教育有很大关系。如果说“以法为教”主要表达了法家推行法治教育的内容,那么“以吏为师”则主要表达了法治教育的实现手段。尽管“以吏为师”古已有之,但这仅是形式上近似。实质上,法家提出的“以吏为师”,其着眼点不在“师”而

在“吏”,或者说是在“法”而不在“教”,即为了实行法治,选择那些知法的官吏来担任法令的解释者和宣传者,仅此而已。因此,法家所谓“师”并非教师意义上的“师”。韩非发展了商鞅设置吏师的主张和实践,明确把这种制度表述为“以吏为师”,以保证“以法为教”。但韩非的“以吏为师”中还包含着一层意思:理想的国家与

社会是不需要许多人来从事文化、知识和教育工作的,这样的人一多,就会破坏社会秩序。妥善的做法就是“以吏为师”。这样,韩非就更强调了法的教育,而否定了知识教育及其实施者,走向了极端。材料二:儒家认为教育与政治生活、经济基础密不可分,高度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国家

治理中的作用。据《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众多)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之,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段话明确表达了“庶”“富”“教”三者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具有促

进作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说用政治手段治理他们,用刑罚整顿他们,百姓只求免于犯罪,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说服他们,用礼教来规训他们,百姓不但会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民心归顺。孔子认为任何政令和刑律都不

如教育(化)有效果,强调了教育(化)活动对于社会生活的重大作用。材料三:道家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教育理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道的最根本、最高级、最本质的本性。在教育领域内,“道法自然”就是一切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唯教育规律是从。《

淮南子》说,道法自然,绝非“漠然不动”,“听其自流”,而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吕氏春秋》说“凡举事无逆天数,必顺其时,乃顺其类”,即顺应本性。老子认为尊重教育对象的自主意识,不靠外在的强制措施和方式,尊重其客观规律,要“希言自然”,顺其本性,顺其自然,“顺势”

去“善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这种主张要求教育同人的自然本性相一致,能适时而言,适时而行,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要在教者的引导下去观察,去体悟,去分析,按着本性去充分发展,从而完成教育的目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秦国

“以法教”,普遍开展法治教育,对其走向强大发挥了很大作用。B.韩非子认为,理想的国家和社会不需要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妥善做法是“以吏为师”。C.《论语·子路》的记载证明,经济基础和教育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D.《淮南子》“循理而举事”的思想强调“道法自然”,但绝不是完全被动地遵从规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韩非子认为,从君主到百姓,只要每个人都知法、守法,社会就会安定,国家就会强盛。B.法家提出的“以吏为师”重视官员榜样作用,认为官吏对法律的宣传比法律内容更重要。C.孔子认

为,政令、刑罚不会让人产生廉耻之心,必须要用道德教化、礼教规劝来改变他们。D.道家教育观强调靠外在的强制措施和方式,而不重视靠教育对象自主去完成教育目的。3.下列选项中,符合材料一的观点的一项是()A.师也者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B.兴国之本也在教化,教化之本也在学校。C.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D.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为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5.《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提出“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庖丁解牛》中庄子认为做事要“依

乎天理”二者所说之理是如何证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关于教育的相应观点的?(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与周瑜相遇迟子建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

周瑜。因为月色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汽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

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旷野,那里的帐蓬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种时刻

,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我没有小乔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只有两个人睁着眼睛,而其他人都在沉睡。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了。因为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那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

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

锈来。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蓬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我说:“我不喜欢你身披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

雄气概?’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蓬前的军旗刮得飘扬起来。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我们相对着。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

出征前出现?”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你不希望与我相遇?"“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

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我站了起来,重复了一遍刚才说过的话,然后慢慢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

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一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我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

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泪水打湿。(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这鼓角声令我心烦”一句,流露出了“我”喜爱安宁生活的内心世界。

B.周瑜开始时“身披铠甲”,后来穿“白粗布长袍”,表明村妇的话触动了他。C.“英雄就该倒下”,说明村妇心中真正的英雄是身披铠甲倒在战场上的英雄。D.“我”离开后战马安闲地吃草,“不再有鼓角声”,体现了小说向往和平的主旨。7.下列

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第二段环境描写,突出梦幻般的清亮、荒芜和寂静,营造出恐怖的气氛。B.小说抒情色彩浓厚,以全知视角“我”讲述了与周瑜相遇的前前后后。C.小说采用细节、语言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位有儒将风采、胆略非凡的周瑜形象。D.小

说的最后一段照应了开头,在使小说结构完整的同时展现出一种别样美。8.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2)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英雄。9.小说以“梦”叙事的手法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贞观四年,李靖击突厥颉利,败之,其部落多来归降者。诏议安边之策。中书令温彦博议:“请于河南处之。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而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是含育之道也。”秘书监魏征曰:“匈奴

世寇中国,万姓冤仇,陛下以其为降,不能诛灭,即宜遣发河北,居其旧土。匈奴人面兽心,非我族.类,强必寇盗,弱则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陛下以内地居之,且今降者几至十万,数年之后,滋息过倍,居.我肘腋,甫迩王畿,心腹之疾,将为后患,

尤不可处以河南也。”温彦博曰:“天子之于万物也,天覆地载,有归我者则必养之。今突厥破除,余落归附,陛下不加怜愍,弃而不纳,非天地之道,阻四夷之意,臣愚甚谓不可,宜处之河南。”魏征曰:“晋代曹魏时,胡部落分居近郡,江统劝逐出

塞外,武帝不用其言,数年之后遂倾瀍洛。前代覆车殷鉴不远陛下必用彦博言所谓养兽自遗患也。”彦博又曰:“臣闻圣人之道,无所不通。突厥余魂,以命归我,收居内地,教以礼法,选其酋首,遣居宿卫,畏威怀德,何患之有?”又曰:“隋文帝劳兵马,费仓库,树立可汗,令复其国,后孤恩失信,围炀帝于雁

门。今陛下仁厚,从.其所欲,河南、河北,任情居住,各有酋长,不相统属,力散势分,安能为害?”给事中杜楚客进曰:“北狄人面兽心,难以德怀,易以威服。今令其部落散处河南,逼近中华,久必的为患。至如雁门之役,虽是突厥背恩,自由隋主无道。中国以之丧乱,岂得云兴复亡国以致此祸?夷不乱华,前哲明

训,存亡继绝.,列圣通规。臣恐事不师古,难以长久。”太宗嘉其言,方务怀柔,未之从也,卒用彦博策。自幽州至灵州,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以处之,其人居长安者近且万家。(摘编自《贞观政要》)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前代A覆车B殷鉴C不远D陛

下E必用F彦博G言H所谓I养兽J自遗K患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族,文中意为部族、民族,与《庖丁解牛》中“族庖月更刀”的“族”意思相同。B.居,文中意为处在,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居域中之大”中的“

居”意思相同。C.从,文中意为听从,与《鸿门宴》中“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意思不同。D.绝,文中意为使……灭绝,与《劝学》中“而绝江河”中的“绝”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征认

为匈奴与中原世代为敌,即使不能诛灭,也应当把他们发配到河北地区,不能让他们在中原内地居住。B.隋文帝帮助突厥突利恢复其国,但后来突厥背信弃义,把隋炀帝围困在雁门,温彦博以此来说明让突厥居其旧土的危害。C.温彦博认为凡是归顺臣服的突厥

人都要收居河南,用礼仪法令教化他们,让他们畏惧大唐的威严,感激大唐的恩德。D.杜楚客和魏征是同一战线,都认为现在让突厥的部落散居在河南,靠近中原政府,长此以往,必会成为祸患。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强必寇盗,弱则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2)太宗嘉其言

,方务怀柔,未之从也,卒用彦博策。14.温彦博认为把突厥归降者安置在河南有哪些好处?请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注】辛弃疾绕床饥鼠

,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注】这首词作于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此时辛弃疾约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的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

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饥鼠”“蝙蝠”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半夜眼中所见,表明这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B.“屋上”二句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词人耳中所闻,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自语。C.上阕四句语言平淡,运用白

描手法,渲染出独居的环境氛围,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D.下阕“眼前万里江山”一句写出词人心中所思所想,表达对眼前大好河山的赞叹。16.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苏轼《赤壁

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清照《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所有的凄苦、孤独、无奈和说不尽的思绪用“____________”代之,李煜《虞美人

》中“____________”则运用比喻以表达类似的思绪。(3)苏洵在《六国论》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六国的祖辈创业的艰难,以反衬他们的子孙对得来的土地不珍惜。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

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促织》一文以“促织”为线索,叙述清晰,又曲折动人。它的情节可以概括如下:征虫—觅虫—求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其中“征虫—觅虫”可看成故事的开端,“求虫—得虫”是故事的发展,“失虫—

化虫—斗虫”是故事的高潮,“献虫”是故事的结局。这样概括,《促织》的故事情节已经①。但《促织》的曲折性还体现在每一个发展过程中:成名初次觅虫不得,转侧床头,惟思自尽,可谓山穷水尽,是为一波;巫婆适时出现,让成名能按图索骥,于村东大佛阁后得虫,可谓②

,又为一波;刚刚得虫,举家庆贺,不料成子好奇,“窃发盆”,虫得而复失,再起一波;成名归,“怒索儿”,却不料儿子已跳井自尽,人、物两空,祸不单行,是为“推波助澜”;其后,成子竟然“半夜复苏”,又身化促织,令人

③,可是成名的人生却从此发生逆转。此后,小说极力以“小促织”的其貌不扬来反衬它的轻捷善斗,突出其奇异功能,斗虫、斗鸡无不胜,又能“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写得真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最后的大团圆结局,人们于紧张之后,可以长舒一口气,但不由得掩卷三思后还会淡然一笑。全文起承转合,前呼后应

,结构完整,讽刺意味浓厚,极具小说“以悲为美”的艺术魅力。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的19.根据文段内容,用一个并列复句概括《促织》的叙事结构和美学色彩。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并进行修改。(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

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曹雪芹是伟大的文学家,更是高妙的语言大师,曹雪芹的巨作《红楼梦》不仅在文学界竖立起一座历史丰碑,而且构建了一座修辞艺术的殿堂。①,“谐音”的修辞运用最妙,每每读之,令人拍案叫绝。《红楼梦》中的谐音广泛地运用在人名、地名之中,其中,②。比如,贾府四姐妹元春、迎

春、探春、惜春四人合在一起谐音“原应叹息”,暗示四人命运遭际令人叹息。又如,甄士隐的丫鬟娇杏谐音“侥幸”,她从甄家的丫鬟一跃成为贾雨村的正夫人,可见其“侥幸”;甄家千金甄英莲的名字也暗含谐音,谐音“真应怜”。谐音还是作者表达讽刺与批判的重要方式。比如,书

中贾宝玉的父亲腐朽陈旧,③,其实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其名“贾政”谐音“假正”,正是作者对其为人“表面正经”的辛辣嘲讽。谐音艺术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咀嚼其中含义,每个谐音都妙趣横生,令人叹为观止。如此成功的对谐音艺术的广泛使用在古典小

说中并不多见,这不仅展现出作者高妙的艺术技巧,更展现出作者对于语言驾轻就熟的把控与运用。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近年来,一些政务服务平台利用“谐音”取名走红,如甘肃省政务服务平台取名“甘快办”

,广东省政务服务平台取名“粤省事”,请任选一例咀嚼其中含义及妙趣。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人们往往不珍惜得到的,而遗憾失去的,殊不知在不断得到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失去。”那么人们在

得到的同时可能会失去什么呢?请你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选取合适的角度,写一篇文章。为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