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2 页
  • 大小 18.615 MB
  • 2024-10-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9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22)页,18.61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6fd2459a0d30a5d2a959bc048c324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北京时间12月8日晚,天空上演了“火星冲日”奇观,日—地一火基本在同一直线上。家住郑州的小明同学观察到橘红色的火星与满月近距离相伴相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当晚“火星冲日”奇观上演时,太阳、地球、月球、火星的相对位置最有可能是()A.B.C.D.2.除地球外,八大行星中与火星相邻的是()A.水星B.金星C.木星D.土星3.家住成都的小华同学在8日晚并未能看到“火星冲日”奇观,最可能是因为当地()A.还未形成满月B.天气

状况不佳C.距离火星较远D.夜晚时间太短【答案】1.A2.C3.B【解析】【1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发生火星冲日时,日—地一火基本在同一直线上;且结合材料可知,家住郑州的小明同学观察到橘红色的火星与满月近距离相伴相映,说明该日为满月;结合所学可知,满月的时候

,月球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结合选项,CD两图中月亮和太阳并没有位于地球的两侧,故CD错误;结合图片可知,B图中火星、太阳和地球并没有呈现日—地一火的分布规律,B错误,A正确。故选A。【2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太阳系八大行星特指太阳系的八个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

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除地球外,八大行星中与火星相邻的是木星,C正确,ABD错误。故选C。【3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水汽不易消散,雨雾天气较多,阻挡作用较强,天气状况不佳,因此没有观察到火星冲日

,B正确;结合材料可知,家住郑州的小明同学观察到橘红色的火星与满月近距离相伴相映,同一日观察到的都应是满月,A错误;地球上距离火星的远近应是一致的,C错误;天文现象观测与夜晚时间长短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农历初一左右形成的月相为新月,之后形成的是娥眉月,初七或初八形成的是上弦月,之后形成凸月,农历十五或十六形成的是满月,之后形成的是凸月,农历二十二或二十三形成的是下弦月,之后形成的是娥眉月。2022年11月11日,我国的太阳综合探测卫星“夸父一号”拍到太阳表

面有一个耀眼的亮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该亮斑最有可能出现在图示的()A.太阳内部B.①层C.②层D.③层5.亮斑出现期间,地球上可能会出现现象是()A.寒潮爆发B.沙尘弥漫C.磁场消失D.网络中断【答案】4.C5.D【解析】【4题详解】根据图像可得,①为光球层、②为色球

层、③为日冕层,同属于太阳的大气层,A选项错误,耀斑发生在色球层,BD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故选C。【5题详解】亮斑出现说明耀斑爆发,耀斑爆发其携带的高能带电粒子冲击地球磁场形成磁暴现象,C选项错误;冲击电离层,导致无线电段波通讯受阻,网络中断,D选项正确,寒潮爆发和沙尘弥漫属于天气现象,

AB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耀斑和太阳风均与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磁暴和极光产生有关,但无线电短波通信的中断和磁暴主要是受耀斑的影响,极光主要是受太阳风的影响。化石是岩层中保存的古地质年代的动植物遗体或遗迹,是判断地层新老的

重要指示物。下表示意四类生物都曾在地球上盛极一时,并留下了大量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生物出现时间灭绝时间的角石类距今约4.8亿年前距今约4.4亿年前菊石类距今约4亿年前距今约6500万年前银杏类距今约3.4亿年前仍存

在翼龙类距今约2.1亿年前距今约6500万年前6.某同学在地质博物馆看到了4个含有上述生物化石的岩层标本:①含有银杏叶化石的岩层②同时含有翼龙和菊石化石的岩层③含有翼龙类化石的岩层④含有角石化石的岩层。其中()A.①岩层的形成一定早于③岩层B.②岩层形成时间最晚C.③岩层的形成一定

早于①岩层D.④岩层形成时间最早7.最不可能与中生代(距今约2.5-0.65亿年)含煤地层属于同一年代的是()A.含角石类化石的地层B.含菊石类化石的地层C.含银杏类化石的地层D.含翼龙类化石的地层【答案】6.D7.A【解析】【6题详解】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

角石类出现时间距今约4.8亿年前,灭绝时间距今约4.4亿年前,含有角石化石的岩层④形成时间是最早的,D正确;银杏至今仍存在,而翼龙类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已经灭绝,但是银杏形成时间早于翼龙类,因此①③岩层的形

成时间不确定,AC错误;菊石形成时间较早,②岩层形成时间不是最晚,B错误。故选D。【7题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角石类在距今约4.4亿年前灭绝,菊石类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灭绝,银杏类至今仍存在,翼龙类在距今约

6500万年前灭绝,而中生代时段是距今约2.5-0.65亿年,其含煤地层可能含有距今约2.5-0.65亿年的生物化石:菊石类、银杏类、翼龙类,BCD错误;而角石类灭绝时间早于中生代时段,因此含角石类化石的地层最不可能与中生代含煤地层属于同一年代,A正确。故选A。

【点睛】除了利用岩性和岩层之间的叠复关系来解决岩层的相对新老外,人们发现保存在岩层中的生物化石群也有一种明确的可以确定的顺序。而且处在下部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有的在上部地层中也存在,有的则绝灭了但又出现一些新的种属。这充分说明,生

物在演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阶段性。而且在某一阶段中绝灭了的生物种属,不会在新的阶段中重新出现,这就是生物进化的不可逆性。因此,愈老的地层中所含的生物化石愈原始,愈低级;愈新的地层中所含生物化石愈先进,愈高级。

这就是划分地层相对年代的生物群演化规律。这种方法叫古生物学法。图为地表以上30km内气温随海拔高度变化规律示意图,图示四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纬度以及全球平均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大气层中最靠近地表的是()A.电离层B.平流层C.对流层D.高层大气9.图示曲线表示热带地区的是(

)A①B.②C.③D.④10.由图可知,民航客机安全飞行的最佳高度随纬度升高()A.升高B.降低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答案】8.C9.A10.B【解析】【8题详解】读图并结合已学知识,大气层中最靠近

地表的是对流层,从地表向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中。综上所述,C对,排除ABD。故选C。【9题详解】结合已学知识,根据海拔高度和气温变化:大气的垂直分层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主要在海拔12千米附近,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平流层(对流层顶

到50~55千米),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读图:地表以上30km内气温随海拔高度变化规律可知,地表以上30km内从地表向上依次即为对流层、平流层。根据气温越高,对流运动越显著,对流层越厚可知,热带地区是①曲线(与其他曲线比,①曲线对流层最厚)。综上所述,

A对,排除BCD。故选A。.【10题详解】结合已学知识,气温越高,对流运动越显著,对流层越厚,可知,随纬度升高,气温降低,对流运动越不显著,对流层越薄。又知平流层水汽、杂质极少,云雨绝迹,能见度好,气流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而平流层即在对流层之上,所以,由图可知,民航客机安全飞行

的最佳高度随纬度升高降低。综上所述,B对,排除ACD。故选B。【点睛】大气的垂直分层受海拔、大气运动、大气的密度的影响。大气的垂直分层可以分为三层: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主要在海拔12千米附近,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水汽多。平流层在对流层

之上,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臭氧层分布在平流层。高层大气在平流层之上,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橡胶坝又称橡胶水闸,是合成纤维织物结合橡胶保护层制成的封闭状坝袋,通过充排水(气)形成的袋式挡水坝。一般

坝高1-2米,坝顶可以溢流。图为某河流橡胶坝水库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在该河流建设橡胶坝会()A.增大径流B.减少蒸发C.增加下渗D.减少降水12.橡胶坝水库的功能当中最弱的可能是()A.发电B.防洪C.灌溉D.旅游13.与常规混凝土高坝相比,

橡胶坝()A.经济效益更高B.建设周期更长C.生态破坏更小D.使用年限更久【答案】11.C12.A13.C【解析】【11题详解】径流是由流域内的河流补给类型决定的,A错误;橡胶坝是袋式挡水坝,起到阻挡水量的作用,坝体上游水量

增多,可以使蒸发量增大,B错误;橡胶坝阻挡水流,抬升坝体上游的河流水位,有利于增加下渗,C正确;降水受气候影响较大,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读图可知,橡胶坝坝体只有1~2米,发电功能最弱,A正确;坝顶可以溢流,并可根据需要调节坝高,控制上游水位,以发挥灌溉、航运、防洪、挡潮等效益,BCD

错误。故选A。【13题详解】与常规混凝土高坝相比,橡胶坝经济效益较低,A错误;建设周期更短,B错误;生态破坏更小,C正确;但是使用年限较短,D错误。故选C。【点睛】橡胶坝分为充水式和充气式两种。充水坝的充排时间要长于充气坝。在造价方面,两种坝型相差不多。橡胶坝运用条件与水闸相似,与

常规闸坝相比又有以下特点:是造价低。可减少投资30%~70%,可节省钢材30%~50%,水泥50%左右,木材60%以上。是施工期短。坝袋只需3天~15天即可安装完毕,多数橡胶坝工程当年施工当年受益三是坝体为柔性软壳结构,能抵抗地震、波浪等冲击,且止水效果好,跨度大,汛期不阻水,可用于城区园

林美化。四是维修少,管理方便。橡胶坝袋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5~25年。下图为不同纬度海区海水盐度随深度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随着纬度升高,表层海水盐度()A.升高B.降低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15.导致低纬度海区和中纬度海区表层海水盐

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气温B.降水C.洋流D.径流16.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低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A.蒸发微弱B.降水丰富C.风力强劲D.极昼多发【答案】14.C15.B16.A【解析】【14题详解】根据

图像可得,中纬度海区盐度大于低纬度海区盐度,低纬度海区盐度大于高纬度海区盐度,故随纬度升高,盐度先升后降,C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错误。【15题详解】低纬度海区气温比中纬度气温高,盐度应该大,与题意不符合,A选项错误;低纬度多上升气流,降水充足,稀释了海水盐度,B

选项正确;中低纬度海区均有洋流流经,无明显差异,C选项错误;径流主要影响沿海地区,D选项错误,故选B【16题详解】高纬度海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A选项正确;高纬度海区降水少,选项错误;风力对海水盐度影响小,

C选项错误,高纬度极圈以内有极昼,但太阳辐射弱,与盐度关系较小,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盐度的影响因素:1、温度温度越高,盐度越高。2、蒸发量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3、降水量降水量越大,盐度越。4、径流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5、海域的封闭程度。全球首座商用海浪发电厂LI

MPET500海浪发电厂(外观和原理示意见图)位于苏格兰西海岸的艾菜依岛,于2000年的开始发电。该发电厂面向大海的一侧有一部分水下建筑。海浪涌入时,结构内的水位上升并压缩空气,上升的水通过一个涡轮并推动它旋转,产生电力。海浪后退时,水位下

降,涡轮重新吸入空气,推动涡轮机继续旋转,再次产生电力。其能量转化过程为:海浪带动气压变化再带动涡轮机旋转进而产生电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该类发电厂的能量主要来自()A.海面强风B.海底地震C.水下滑坡D.天体引力18.与太阳能发电相比,

海浪发电的优势是()A.清洁且可再生B.发电相对稳定C.能量分布广泛D.能量损失较低。【答案】17.A18.B【解析】【17题详解】根据材料可得,该类发电厂为海浪发电厂,利用海浪进行发电,海浪由海面强风造成的,A正确;海底地

震和水下滑坡会形成海啸,破坏力大且不稳定,BC错误;天体引力形成潮汐,潮汐发电是利用涨落潮间的水位差,D选项错误,故选A。【18题详解】海浪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都是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A选项错误;太阳能受天气影响大,海浪

发电相较于太阳能发电相对稳定;海浪发电能量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C选项错误;海浪带动气压变化进行发电,不是直接利用海浪能,能量损失大,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潮汐发电与普通水力发电原理类似,通过出水库,在涨潮时将海水储存在

水库内,以势能的形式保存,然后,在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我国第三大岛和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1300多年来,崇明岛的形状一直在变

化,但它从未停止“生长”,直到今天,它还在以每年百余米的速度向东海推进(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形成崇明岛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海浪侵蚀B.流水堆积C.冰川堆积D.风力堆积20.据图推断,1300多年来崇明岛东滩海岸线扩展最快的方向是()A.向东B.向西C.向南D.向

北21.1998年后崇明岛东滩扩展速度明显减缓,对其产生影响的是()A.长江径流量增加B.长江上游植被恢复C.海平面大幅下降D.长三角地区地壳抬升【答案】19.B20.A21.B【解析】【19题详解】

崇明岛为长江在入海口由于地形平坦和海水顶托的作用使流速变慢,泥沙堆积形成的沉积岛,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堆积,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根据图中大堤所在的位置,可以推测出东侧大堤的位置向海洋推进速度快,海

岸线扩展最快的方向为向东,A正确,BCD错误;故选A。【21题详解】1998年后,崇明岛东滩扩展速度明显的减缓,说明长江带来的泥沙量变少,可能是上游植被恢复,保持水土能力增强,长江含沙量降低,B正确;长江径流量增加会使流水侵蚀和搬运能力增强,在河口淤积加重,A错误;海平面

大幅下降,会使岛屿水下部分出露,东滩扩展速度加快,C错误;这些年长三角地区并没有出现地壳抬升的现象,D错误;故选B。【点睛】冲积岛一般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是由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海岸、河口堆积而成,所以也可称之为“沙岛”。某中学研学小组到我国西北某低山区开展研

学活动,四个小组分别在甲、乙、丙、丁处展开植被调查。下图为该区域等高线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该区域的山顶M与河谷最低处高差可能为()A.590mB.660mC.810mD.880m23.甲、乙、丙、丁四处的研学小组能够互相对望的是()A.甲

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答案】22.B23.C【解析】【22题详解】根据等高线数值可得,等高距为100,M地山峰的取值范围为(700,800),河谷最低处的取值范围为(0,100),相对高差为(600,800),ACD选项不在取值范围内,故B选

项正确。【23题详解】甲乙之间有山脊遮挡,不能对望,A选项错误,乙丙之间有突出的山脊遮挡,B选项错误;丙丁之间为河谷,可以相互观测,C选项正确,甲丁之间有山脊遮挡,D错误,故选C。【点睛】地貌观察内容:观察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坡度:坡度角垂

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等。腐殖质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的胶体物质,一般为黑色或暗棕色,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比50%~65%)。图为不同地形下

典型土壤的垂直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与高地土壤相比,低地土壤()A.有机质层更深厚B.腐殖质层更深厚C.母质层埋深更浅D.垂直分层更复杂25.与排水不良的草地相比,沼地土壤缺失腐殖质层的原因是()A.植被较少B.水温较低C.微生

物少D.淋洗强烈【答案】24.A25.C【解析】【24题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地形对土壤的影响明显,坡度较大地区,沉积作用较弱,因此土层较薄,肥力较低,地形平坦地区,沉积作用较强,土层深厚,肥力较高,A正确;腐殖质层厚度与植被类型等相关,山地森林茂密,枯枝落叶多,腐殖质层较厚,

B错误;母质层的埋藏深度与该地的土壤形成时间、成土作用、人类活动等相关,C错误;森林土壤垂直分层更复杂,D错误。故选A。【25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腐殖质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的胶体物质,一般为黑色

或暗棕色,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沼地土壤缺失腐殖质层,说明微生物较少,C正确;沼泽附近植被较为丰富,多芦苇等植物,A错误;水温受太阳辐射影响,沼地与排水不良的草地水温差异不大,对腐殖质影响不大,B错误;沼地受植被影响,淋洗作用较排水不良的草地小,D错误。故选C。【点睛】

土壤腐殖质和有机质属于不同的概念,腐殖质是指已经腐殖化的有机物质,属于土壤中比较稳定有机物质。有机质包括腐殖质和没有分解和没有完全分解的有机物质,如动植物残体。保和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深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当地森林茂密。但是,岛上1000多座高度在4

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丘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巧克力山”的称谓由此而来。图为保和岛巧克力山景观示意图和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导致保和岛当地植被与“巧克力山”植被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高低差

异B.降水多寡差异C.光照强弱差异D.土层厚薄差异27.观赏“巧克力山”的最佳月份最可能是()A.1月B.5月C.9月D.11月【答案】26.D27.B【解析】【26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保和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且多暴雨;40-120米小山的岩石以石灰岩为主,流水溶蚀、侵蚀作用强烈,土层薄,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因此导致保和岛当地植被与“巧克力山”植被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土层厚薄差异,D正确;同一个岛上,气温,降水和

光照差别不大,ABC错误。故选D。【27题详解】读图文材料可知,由于该岛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季节差异大,分旱季和雨季,在3-5月,为旱季后期,气温升高,但是降水少,小山上草堆干枯转为褐色“巧克力”。所以,“巧克力山”的最佳观赏时间是5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在山区,气温和降水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类型的组合。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造成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变化。山地的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

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旅游景观的观赏应该选择观赏的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色等。海带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海洋藻类,适合生长在水温适宜、盐度适中、风浪较小的近岸海区。我国的传统海带养殖区主要集中在36°N以北海区,后经育种技术及养

殖技术的改良,海带养殖区向南扩展到26°N附近的沿海(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我国传统海带养殖区主要集中在北方海区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北方海区()A.水温低B.盐度高C.风浪小D.污染轻29.2010年4月,福建部分地区接连暴雨,连江县某养殖区的海

带出现大面积腐烂。该养殖区海带腐烂的原因最可能是()A.光照不足B.水温降低C.盐度降低D.风浪太大30.福建定海湾海带养殖区应对此类灾害最可行的措施是()A.海面架设人造光源B.将养殖区向南部海区转移C.在敖江修建拦水坝D.在养殖区外海修建防波堤【答案】28.A29.C30.C

【解析】【28题详解】海水温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北方海区比南方海区水温低,且符合”水温适宜“的生长条件,A正确;海水盐度从副热带向南北递减,北方海区比南方海区盐度低,B错误;风浪大小与远海、近海有关,与纬度因素无关,C错

误;我国南方和北方海洋污染没有明显差异,D错误。故选A。【29题详解】接连暴雨导致大量淡水涌入海水,使得海水盐度骤降,改变了海带的生存环境,导致海带大面积腐烂,C正确;降水会导致当地太阳光照减弱,但不会完全阻挡太阳光照,对海带对影响较小,A错误;海上的暴雨

降水对海水温度的影响较小,B错误;暴雨不一定有大风,不会使得海水风浪大,D错误。故选C。【30题详解】应对此类灾害的核心在于给海带的生长提供较为稳定的海水环境,海面架设人造光源仅提供了光照,无法稳定海水的盐

度,A错误;将养殖区向南部海区转移会越过海带的养殖南界,没有起到稳定海水盐度的作用,B错误;在敖江修建拦水坝可以人工建设海带养殖区,通过人工监测和调节水坝内的盐度,C正确;在养殖区外海修建防波堤只能降低风浪的大小

,不能起到盐度调节作用,D错误。因此选择C项。【点睛】影响海水温度变化因素:1.纬度: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2.洋流:暖流流过海区温度比同纬度高,等温线向高温度弯曲;寒流反之。3.海陆分布:由于海水热容量大,陆地等温线一月份

向南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影响海水盐度因素:1.蒸发量与降水量:副高海区盐度高,赤道海区盐度稍低。2.径流:北纬60°海区比南纬60°海区盐度低,长江口夏季盐度低。3.洋流:暖流流过海区盐度较高,寒流

反之。二、综合题(共40分)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各种人类活动集中在城区,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会造成城区与郊区之间的气温差异。图为某城市中心地带与周围郊区的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分布示意图。(1)说出图示中心城区与周围

郊区的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存在的差异,并分析原因。(2)绘制中心城区与周围郊区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3)简述有效减小中心城区和周围郊区的温差可采取的措施。【答案】(1)差异:中心城区温度高于郊区。原因:中心城区植被覆盖率低,地面以水泥、沥

青、砖石等硬化路面为主,升温更快;中心城区人口密集,车辆较多,排放大量废热;城区排放的污染物多,保温作用强;建筑物高大密集,不宜散热。(2)(3)在中心城区建设绿地公园,增加中心城区植被覆盖率;增加中心城区的河湖水域面积;在中心城区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性工厂外迁出中

心城区。【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某城市的气温差异为材料,涉及了城市风及其形成过程等知识内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城市与郊区由于下垫面

的性质差异使得中心城区的温度始终高于郊区。在中心城区地面以水泥、沥青、砖石等硬化路面为主,植被覆盖率低,比热容小,升温更快;在中心城区人口密集,人类活动多,如生活中的汽车尾气,工业废气,产生废热多,且排放的污染物增强了大气的保温作用;城市中心多高大建

筑物,不易通风散热,因此市区的温度高于郊区【小问2详解】根据上题可得,中心城区气温高,气流呈上升运动,近地面为低压,高空为高压;郊区气温较城市低,气流呈下沉运动,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形成顺时针的城

市热力环流。【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要想减少中心城区和周围郊区的温差可采取的措施,首先需要增大中心城区的比热容,改善城区下垫面性质、如在中心城区建设绿地公园,增加中心城区植被覆盖率;增加中心城区的河湖水域面积;也可以减少城区

废热及污染物的排放,发展巩固交通,减少汽车尾气,外迁污染性工厂。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郑州老城区建筑密度较大,地面硬化彻底,方便居民生产生活的同时,对自然地理环境也产生了较大影响,雨季常出现较严重的内涝。近年来,郑州城市规划理念有所变化。郑东新区CBD的规划强调人与

自然的共生,利用此处原有的大片鱼塘,北引黄河水,南借南水北调长江水,把郑东新区CBD打造成了一座龙湖、龙子湖、如意湖、东风渠、金水河、熊耳河、魏河等河湖沟通的北方“水城”(图)。(1)从水循环的环节角度说明郑州雨季降水的水汽来源。(2)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走访了老城区与市郊农村地区民众,记录

了他们对当地水循环过程的直观感受。结合访谈内容,分析老城区与郊区水循环过程的差异。问题城区郊区夏季暴雨的时候这里的路面会有长时间积水吗?会不会雨后地面会很快干燥吗?会不会(3)分析郑东新区“水城”建设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4)看到郑东新区建设的成功,有民众建议将“水城

”方案推广到整个郑州市区,但也有专家指出在北方建设大规模的“水城”并不明智。请你简述北方地区不适合建设大规模“水城”的原因。【答案】(1)海洋(太平洋)水汽经过蒸发,通过东南季风输送至此;当地的河流、湖泊等

地表水的蒸发进入大气;当地植物蒸腾作用将水汽释放到大气。(2)老城区地面硬化比重大,植被覆盖率低,下渗较弱,降雨更多转化为地表径流;郊区农田、绿地较多,下渗较强,降雨很快通过下渗补给地下径流。(3)较多人工湖,可容蓄雨季降水,减轻内涝;湖泊较多,蒸发增大,空气湿度增加;增

加下渗量,补充地下水,提升地下水位。(4)水面的大幅增加,会加强蒸发,消耗地表水,加剧冬春季节的干旱;建设大规模的“水城”会对加剧水资源的消耗,加剧生活、工农业用水的紧张;半湿润半干旱区降水不足,需要引河流水进入“水城”,加剧下游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水城”建设提高地

下水位,可能造成区域土地盐碱化。(任答3点得3分)【解析】【分析】本题以郑州水城区域图为资料,涉及了水循环的环节,水循环过程和区域建设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水循

环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结合所学可知,郑州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东南季风)带来了海洋的水汽,对应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结合所学可知,当地的河流,湖泊等地表

水体也可以通过蒸发将水汽送到大气;植被的蒸腾作用也可以将水汽释放到大气。【小问2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城区会出现积水,且雨后地面会很快干燥,郊区不会出现积水且雨后地面不会很快干燥;的结合所学可知,雨后出现积水说明下渗较差,主要是由于

老城区地面硬化比重大,植被覆盖率低,下渗较弱,降雨更多转化为地表径流;而郊区不会出现积水,说明下渗较好,主要是郊区农田、绿地较多,下渗较强,降雨很快通过下渗补给地下径流,因此地表不容易汇水。【小问3详解】郑东新区“水城”建设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需要结合降水,蒸发和下渗进行分析;水城建设之后会有较多

人工湖,可容蓄雨季降水,减轻城市内涝;水城的湖泊较多,蒸发增大,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区域小气候;水城修建后可以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可以补充地下水,提升地下水位。【小问4详解】北方地区不适合建设大规模“水城”的原因需要结合水资源数量

和区域环境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北方地区建设水城之后会造成水域面积的大幅增加,会加强蒸发量,造成地表水消耗,加剧冬春季节的干旱;大规模的建设水城也会加剧对水资源的消耗,北方地区水资源本不充足,因此建设水城会加剧

生活、工农业用水的紧张;北方地区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不足,本身水资源数量不足,因此需要河流改道引水进入水城,加剧了下游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不利于区域的协调发展;水城建设会造成下渗加剧,地下水位上升,有可能

会加剧该区域的土地盐碱化。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冰川是极地或高山地区地表多年存在并沿地表向低处运动的天然冰体,其运动速度缓慢,多数难以在短时间内察觉。高山冰川常在其滑动的前端形成向下延伸的冰舌。为了解冰川的运

动规律,该研究团队于1874年在该冰舌上做了14个标记点。1878年前去查看时发现14个标记点的位置有所变化(如图12b),并且冰舌前端有一条垄状体。1882年前去查看时发现14个标记点的位置再次变化(如图12c),而且垄状体比1878年时又多了一条(如图)。图1为1874年、18

78年和1882年标记点及冰舌前端位置示意图。图2为1882年冰舌及其前端景观示意图。(1)表是该研究团队在1874-1882年间做的研究记录表,请你结合图文材料补充完整。现象结论14个标记点向____(南/北)运动冰舌在向____(南/北)运动14个标记点中

位于____(中间/两侧)的标记点移动距离远冰舌____(中间/两侧)运动速度更快冰舌前端位置在不断____(前进/后退)区域气温在____(升高/降低)(2)说明冰舌前端垄状体的形成过程。【答案】(1)①.南②.南③.中间④.中间⑤.后退⑥.升高(2)冰川运动时搬运大量泥沙、石块,在冰舌前端海拔

较低、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泥沙石块失去推动力在此堆积,冰舌前端长期在此,日积月累,形成垄状体。【解析】【分析】本题以不同时期冰川的运动位置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冰川位置、运动、变化及其冰川地貌形成过程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读该研究团队在1874~1882年间做的研究记录表可知,14个标记点的位置向南运动,冰舌因重力作用,在向南运动;14个标记点中位于中间的标记点移动距离较远,位于两侧的移动距离较近;冰舌中间运动速度更快,冰舌前端位置在不断后退,

区域气温在升高。【小问2详解】据材料,冰川是沿地表向低处运动的天然冰体,冰川在运动时能搬运大量泥沙、石块;高山冰川常在其滑动的前端形成向下延伸的冰舌,在冰舌前端由于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冰川融化,泥沙石块失去推动力在此堆积;冰舌前

端位置相对稳定,日积月累,形成垄状体。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台风是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当海面水温在26-27℃以上时,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图为对中国东南沿海产生严重影响的台风登陆

次数(1949—2000年)统计图和台风结构示意图。(1)说出我国台风登陆次数的时空分布特点。(2)简析从台风外围向台风眼区天气的变化。(3)根据热力环流和风形成的原理,说明台风的形成。(4)简述台风对沿海城市的危害。

【答案】(1)时间: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东南向西北减少,沿海向内陆减少。(2)外围大风区从外向内气压梯度增大,风速增加;旋涡风云区,云系增厚,形成最强烈的降水;台风眼区,气流下沉,无风、少云和干暖。(3)热带、副热带洋面因

强烈升温加热近洋面大气,形成强烈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水平低压,并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四周气流辐合旋转流向低压中心,因洋面摩擦力较小,近地面的风在低压中心附近偏转90度,进而围绕低压中心旋转上升形成热带气旋,随着热带气

旋不断发展,当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时台风形成。(4)狂风能够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暴雨会引发城市内涝等灾害;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台风为材料,涉及台风形成过程,结构、危害等知识内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

的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观察图例,根据材料中,台风形成的条件可得,在夏秋季,海洋吸收大量太阳辐射后升温,海面水温多在26-27℃以上,因此台风在时间上为夏秋季,空间上,观

察台风频次图,可得台风频次由东南向西北减少,由沿海向内陆减少。【小问2详解】根据图像和所学知识可得,台风由外向内分别为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外围大风区从外向内气压梯度增大,风速增加;旋涡风雨区气流上升,云层加

厚,最强烈的降水产生在旋涡风雨区,台风眼处,气流下沉,形成无风、少云、干暖的天气现象。【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台风发生在热带副热带的洋面上,为低压中心,在热带、副热带洋面因强烈升温加热近洋面大气,

形成强烈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水平低压,并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四周气流辐合旋转流向低压中心,因洋面摩擦力较小,近地面的风在低压中心附近偏转90度,进而围绕低压中心旋转上升形成热带气旋,随着热带气旋不断发展,当中心附

近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时台风形成。【小问4详解】台风天气常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对沿海城市,狂风能够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暴雨在城市会短时间产生大量地表径流,会引发城市内涝等灾害;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305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