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4月月考 历史 答案.docx,共(16)页,1.11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693fa73ea03ef0bf43eb9371c7f83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一、选择题1.考古发现,兴隆洞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距今约14万一13万年,其中剑齿象门齿上两组人工刻画纹的起止位置、走向、深度、曲度和排列情况明显有别于各种自然营力的痕迹,是古人类为模仿自然现象或为表达某种意念而有意识地刻画
、创作出来的。由此可见,该遗址区域()A.铁器开始用于刻画B.原始文化已经萌芽C.图腾崇拜现象严重D.中华文明初步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中国。根据
材料“是古人类为模仿自然现象或为表达某种意念而有意识地刻画、创作出来的”可知,距今约14万一13万年前,兴隆洞遗址就已经出现了原始文化的萌芽,B项正确;此时仍然处于石器时代,排除A项;材料与图腾崇拜无关,排除C项
;中华文明起源于栽培农业的出现,排除D项。故选B项。2.有学者指出,《周礼》特别重视用差异来确定社会各等级之间的贵贱、尊卑、长幼和亲疏。从个人的进退行居、由生到死、个体存在的小我,到族群、邦国之间乃至王国运转的大我,一切方面无时无刻不处在
与其等级地位、个人身份相适应的礼之中。这表明《周礼》旨在()A.突出个人身份地位B.维护世卿世禄制度C.加强基层社会治理D.规范社会统治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根据“从个人的进退行
居、由生到死、个体存在的小我,到族群、邦国之间乃至王国运转的大我,一切方面无时无刻不处在与其等级地位、个人身份相适应的礼之中。”可得出周礼从社会的各个层面与角度都进行了等级的确立与规范,这有利于规范社会统治秩序,从而巩固统治,D项正确;个人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其中还包括国家的治理,排除A项
;世卿世禄制度强调的是按血缘选官,并不是周礼所强调或维护的,排除B项;加强基层的社会治理是要通过基层管理制度,而不是通过周礼,排除C项。故选D项。3.如图是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拓片(部分)。据此可知,汉代社会()A.具有刚健勇
武气息B.统治秩序和谐稳定C.崇尚儒家伦理秩序D.注重凝练绘画技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论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材料中四张图的内
容都是在驯服野兽,这反映出了汉代刚健勇武气息,A项正确;从材料中的场景并不能看出和谐稳定,排除B项;驯服野兽并不能体现儒家伦理秩序,排除C项;材料中的画风较为抽象,并不注重绘画技巧,排除D项。故选A项。4.《魏书》记载,太和改制以前,“钱货无所周流”。太和十九年(495年)铸行太和五铢,“
虽利于京邑之肆,而不入徐、扬之市”“不行于天下”,黄河流域的河北诸州“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河南诸州也是各种货币和谷帛杂用。这说明北魏时期()A.北方商品经济出现严重衰退B.实物税取代货币税成为主体C.小农
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D.物物交换成为主要交换形式【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北魏时期。据题干材料可知主要结论:495年北魏统治下的
黄河流域民间使用物物交换,货币的流通受到阻碍。结合所学可知,魏晋以来到北魏时期,北方长期动荡,社会经济受到破坏,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严重衰退,货币的流通就会受到阻碍,A项正确;材料反映货币流通受到阻碍,而不是反映政府的税收,排除B项;材料反映魏晋以来农业生产受到政
局动荡的破坏,而不是小农经济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主要交换形式”说法错误,材料中河南诸州是货币与谷帛共用,因此不能得出物物交换是主要形式,排除D项。故选A项。5.宋代理学家发挥《中庸》的“天命之谓性”说,确证人人生来
就有善的德性,善的德性根源于天,神圣而又庄严,需要人用一生来护持和坚守。人对自身善性的修养是责任,亦是权利。这表明宋代理学()A.主张消除人的欲望B.注重塑造人的品德C.强调人要敬畏自然D.意在维护个人权利【答案】B【解析
】【详解】根据“确证人人生来就有善的德性……需要人用一生来护持和坚守。人对自身善性的修养是责任,亦是权利”可知,宋代理学强调人的善性,主张人自身善性的额修养,说明宋代理学注重塑造人的品德,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消除人的欲望、维护个人权
利的信息,排除AD项;材料说明善的德性根源于天,并无强调人要敬畏自然,排除C项。故选B项。6.1691年,康熙皇帝和蒙古喀尔喀部族首领在多伦举行会盟。康熙帝同意喀尔喀蒙古贵族的请求,与内蒙古一样实行编旗,
拨给牧地,取消蒙古贵族等级中旧有的济农、诺颜之名,一律改为清朝的亲王、贝勒、贝子、公、台等封爵。由此可见,多伦会盟()A.促使内外蒙古最终融为了一体B.导致清朝地方制度的重大改革C.有利于清朝对北部边疆的控制D.粉碎了噶尔丹分裂国家的阴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
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根据“康熙帝同意喀尔喀蒙古贵族的请求,与内蒙古一样实行编旗,拨给牧地,取消蒙古贵族等级中旧有的济农、诺颜之名,一律改为清朝的亲王、贝勒、贝子、公、台等封爵”可得出康熙通过会盟的方
式,对蒙古地区进行改革,这利于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与控制,C项正确;内外蒙古并没有实现一体,排除A项;材料中的内容只针对蒙古地区,而不是全国,因此没有引起清朝地方制度的重大改革,排除B项;粉碎噶尔丹分裂国
家的阴谋是通过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7.掌握地方军政实权的洋务派督抚支持兴办近代企业,但他们关注的往往是本地区的矿山开采和工业建设。洋务民用企业转归商办后,企业家更多地考虑的是经济效益,总是在原料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地区投资设厂。由此可见,洋务企业经营机制的转
变()A.促进了工矿企业的合理发展B.满足了洋务运动的发展需求C.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限制D.抑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后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洋务派创办的
民用企业转归商办后,选择在原料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地区投资设厂,更多考虑市场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工矿企业的合理发展,A项正确;据所学,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未能扭转洋务运动破产的命运,排除B项;仅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不能说明洋务运动突破了器物局限,不
再拘泥于中体西用,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洋务企业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的抵制与竞争,排除D项。故选A项。8.1896年3月,清朝总理衙门与汇丰银行和德华银行签订的《英德借款详细章程》规定:借款总额1600万英镑,折银9700余万两,由英国汇丰银行和德国德华银行各承借一半,偿还期36年,中国不
得加项归还,不得提前一次还清:年息5厘,以海关收入为担保;“此次借款未付还时,中国总理海关事务应照现今办理之法办理”。由此可见,英德借款()A.帮助清朝政府渡过了财政危机B.是两国控制中国的政治性借款C.取消了英国对中国海关的
控制D.维护了中国表面上的统一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中国与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
府与英德银行团订立借款章程,不仅要求中国以海关收入为担保,还规定在此后的36年间,维持外国人控制中国海关的现状,反映出英德借款是两国控制中国的政治性借款,B项正确;据所学,19世纪末的英德借款未能帮助清朝政府渡过财政危机,排除A项;取消了英国对中国海关的控制与“中国总理海关
事务应照现今办理之法办理”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维护中国表面统一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9.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务必”继承了优良革命传统。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号召人民军队应“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
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这一号召()A.反映出抗日战争面临空前严重的困难B.折射出日军战略进攻势头异常猛烈C.强调人民军队要具有敢于斗争的精神D.肯定了人民解放军坚强的战斗意
志【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号召人民军队以一往无前的精神,不怕牺
牲,克服困难,战胜一切敌人,强调人民军队要具有敢于斗争的精神,C项正确;据所学,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时,抗日战争已度过了困难时期,即将取得胜利,排除A项;据所学,1945年日军法西斯即将失败,战略进攻势头并未异常猛烈,排除B项;材料中毛泽东号
召人民军队克服艰难困苦,并未肯定人民解放军坚强的战斗意志,排除D项。故选C项。10.东北全境解放前,中共多次要求苏联援助中国东北恢复工业,苏联对此未明确表态。新中国宣布“一边倒”后,苏联立即派遣了200多名专家远赴中国东北。
这一变化反映了()①意识形态影响对外政策②外交政策决定国家关系③外交服务于国家利益④中苏之间长期友好合作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组合选择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宣布实
行“一边倒”政策,在意识形态上想苏联靠拢,从而得到了苏联明确的援助和支持,说明意识形态影响对外政策,①符合题意;外交政策影响国家关系,而不是决定,②不符合题意;在中国宣布实行“一边倒”后苏联对中国进行援助,
说明外交是服务于国家利益的,③符合题意;材料主要体现苏联对话外交的变化,但并不能体现中苏长期友好合作,④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排除包含②④的ABD项。故选C项。11.从1979年起,国家重新限定农副产品的统购和派购范围,放宽农副产品的购销政策,规定
供销合作社基层社可以出县、出省购销,集体所有制商业、个体商贩和农民也可以长途贩运。这些举措()A.完善了农业种植结构B.解决了产销之间矛盾C.满足了社会消费需求D.培育了市场经济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
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论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根据“放宽农副产品的购销政策,规定供销合作社基层社可以出县、出省购销,集体所有制商业、个体商贩和农民也可以长途
贩运。”可得出改革开放后对统购的要求放宽,开始依据市场规律进行采购,说明培育了市场经济意识,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产品的购销,与农业种植无关,排除A项;矛盾仍然存在,并没有解决,排除B项;材料中的做法只是刚开始
尝试,并不能满足社会的消费需求,排除C项。故选D项。12.汉谟拉比说过:“天神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一汉漠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我有如沙马什(即太阳、正义之神)光耀大地。”他还自比为“众神之王”。这说明汉漠拉比的统治()A.以成文法替代过去的习惯法B.建立起了庞大的官僚
机构C.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权D.体现出王权和神权的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宣扬君权神授,自比正义之神、众神之王等,说明汉
漠拉比的统治是王权和神权的统一,D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汉漠拉比法典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汉漠拉比建立了庞大的官僚机构,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权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3.有学者指出,所谓的“文艺复兴人”,在行为、预设及理念方面比我们以为的还要传
统,也比他们自认的传统很多。他们在许多方面离他们自以为亲近的古罗马很远,离他们自以为远的中世纪很近,很难摆脱中世纪文化的影响。该学者意在强调()A.文艺复兴群体自我认识模糊B.古希腊罗马文化影响力有限C.
思想观念的改造具有两面性D.文化发展是在传承中的突破【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根据材料可知,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代表者们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不
是完全摆脱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他们仍然带有旧文化的烙印,说明文化发展是在传承中的突破,D项正确;材料与文艺复兴群体自我认识模糊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古希腊罗马文化对欧洲社会影响深远,排除B项;材料与思想观念改造具有两面性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4.如表是英国不同类型人口在
总人口中的比重(单位:%)。这一变化()1500年1800年1841年纯农业人口753523农村中非农业人口183626.8城市人口72950.2A.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进B.表明英国率先实现了城市化C.说明农业发展渐趋缓慢D.推动工业化城市的迅速崛起【答案
】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的时空是:近代的英国。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变化可得出,英国的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中非农业人口也增加,而农业人口下降,这主要是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使
从事工业的人口增加,同时也推动了城市化进程,A项正确;仅从材料中的数据比例,不能得出实现了城市化,排除B项;农业人口下降并不代表农业发展缓慢,排除C项;这一变化是工业城市发展的表现,而不是其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15.据统计,1914年法国只有1.5%
的人逃避征兵,远远低于官方原先估计的5%一12%;在没有征兵制的英国,在一战爆发后的10个月中共有200万人志愿服役;德国人根本不曾萌生违抗命令的想法:俄国在总数1500万的兵役征募者中只有几千人抗命。据此可知,当时的欧洲()A.民
族主义泛滥B.自主意识强烈C.社会理性丧失D.民主氛围深厚【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论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前的欧洲。从材料中所统计的欧洲各国逃兵的人数及占
比可以看出,此时的欧洲各国人民都愿意为自己的国家民族而战,说明当时各国的民族主义泛滥,不惜上战场,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为民族而战,而不是个人的自主意识,排除B项;为国家而战也是理性的表现之一,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
民主氛围,而是民族主义,排除D项。故选A项。16.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公然践踏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对南联盟进行野蛮轰炸,并悍然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与此同时,广大第三世界愈加贫穷的总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各国间协调一致行动、互相声援和支持的凝聚力仍在下降,难以抑制美国妄图建
立单极世界的企图。这反映出当时()A.美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国际格局出现失衡C.世界秩序完成新旧交替D.第三世界前途堪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末(世界)。据本题材料概
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利用北约扩张势力,践踏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第三世界政治经济实力较弱,难以抑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等,反映出当时国际格局出现失衡,B项正确;据所学,美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是在二战结束后,排除A项;据所学,世界秩序的新旧
交替至今尚未完成,排除C项;第三世界前途堪忧只是材料部分信息,并非材料整体和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水稻生产的部分记载来源记载(汉)《史记·夏
本纪》(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汉)《氾胜之书》用进水口和出水口相直或相错的方法调节灌溉水的温度。(北魏)《齐民要术》首次提到稻田排水干田对于防止倒伏、促进发根和养分吸收的作用。(宋)《陈萝农书》对早稻田、晚稻田、山区低湿寒冷田和
平原稻田等都提出了整地的具体标准和操作方法。(宋)《禾谱》已经有籼稻、粳稻、糯稻、早稻、中稻、晚稻的划分。(明)《天工开物》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摘编自张莉明《古代稻作的发展史掠影》材料二近代农学家原颂周教授于1919一1924年育成“改良江宁洋
籼”和“改良东莞白”两个品种,产量及品质均优于当地原栽品种。丁颖教授于1927一1933年开展了水稻杂交育种研究,育成了包含有野生稻基因的水稻良种“中山一号”,后又育成单穗达1300多稻粒的“千粒穗”,成
为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育种家将借鉴、学习外国杂交育种经验和技术与自己实践相结合,进行本土化创新。如通过遮光覆盖处理,控制水稻植株光照长度,以便在一年中实现繁种加代,缩短育种周期;应用光照长短解决水稻杂交父母本植株花
期相遇问题,提高杂交成功率。——摘编自曹幸穗《从引进到本土化:民国时期的农业科技》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黄耀祥开创水稻矮化育种,培育出矮秆、抗倒伏、多穗型的水稻新品种,比其他国家的“水稻绿色革命”领先10年,他被誉为“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20世纪60年代,
袁隆平在国内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并获得成功,为大面积推广水稻杂种优势奠定基础。他提出的杂交水稻育种发展战略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路线,成为世界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摘编自王开慧《百年水稻育种路,脚步从未停歇》(1)根据材料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水稻生产的特征。(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与现代中国水稻生产异同。【答案】(1)特点:起源早,历史悠久;水稻种植技术不断发展;水稻种植因地制宜;水稻品种多;水稻产的量高,为主要粮食之一;(2)同:都开展水稻育种研究;
以杂交水稻为主;取得一定的成就;异:民国学习借鉴外国经验,新中国独立自主研究;民国水稻研究没有大范围应用,新中国时期的成果应用广泛;民国水稻研究世界影响力有限,新中国水稻研究领先世界,并产生浣影响。【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的分析题。特点:根据“(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得出
起源早,历史悠久;根据“用进水口和出水口相直或相错的方法调节灌溉水的温度。”并结合历代水稻的技术发展可得出水稻种植技术不断发展;根据“对早稻田、晚稻田、山区低湿寒冷田和平原稻田等都提出了整地的具体标准和操作方法。”可得出水稻种植因地制宜;水稻品种多;根据“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
。”得出水稻产量高,为主要粮食之一;【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类的分析题。同:根据“丁颖教授于1927一1933年开展了水稻杂交育种研究”“20世纪50年代,黄耀祥开创水稻矮化育种,培育出矮秆、抗倒伏、多穗型的水稻新品种“得出都开展水稻育种研究;以杂交水稻为主;结合材料中两个时期的成就可
得出取得一定的成就;异:根据“成为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育种家将借鉴、学习外国杂交育种经验和技术与自己实践相结合,进行本土化创新”得出民国学习借鉴外国经验,根据所学可得出新中国独立自主研究;根据
“应用光照长短解决水稻杂交父母本植株花期相遇问题,提高杂交成功率。”得出民国水稻研究没有大范围应用,根据“他提出的杂交水稻育种发展战略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路线,成为世界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世界粮
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得出新中国时期的成果应用广泛;根据材料可得出民国水稻研究世界影响力有限,根据“他提出的杂交水稻育种发展战略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路线,成为世界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可得出新中国水稻研究领先世界,并产生浣影响。18.阅读材料,完
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随着五口通商和租界的设立,列强借口便利侨民和本国通信,相继在上海租界开设邮局,称之为“客邮局”。光绪四年(1878年),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向清政府建议设送信官局,由海关来承运京沪间的外交文书传递。李鸿章复拟开设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上海五处,略仿欧美
邮政办法试办新式邮政。光绪五年(1879年)各海关的邮政办事处均采用“海关拔驷达书信馆”的名称。光绪二十五年(189年)改称“上海邮政总局”。此后在城乡陆续增设邮政机构和发展代办所,使邮政网,点更加稠密。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
府成立邮传部,正式接替海关管理全国邮政,并在北京成立邮政总局后,上海邮政总局便更名为“上海邮政局”,正式脱离海关,独立经营。。——摘编自张挺《上海邮政总局大楼:折衷主义风格浓缩中国邮政史》材料二《上海大清邮政局》插图(下
图)由清代上洋普新书局出版,民国元年该书再版。主图是紧靠江边的二层楼营业门面,门旁挂着“上海邮政局”的匾额。邮局门前有四个人,一位手持红条信封者,显然是来投送信件的普通市民,另一位身着长袍马褂手摇纸扇者,可能是邮局中的职员,两人的脑袋后面,都拖着一条
长长的发辨。旁边两位是西装革履的洋人,正在聚精会神地谈着话,每个人手中都持有十九世纪非常时尚的“文明棍儿”。江面停泊着一艘挂着米字旗的船只,上面有两名正在忙碌的外国船员,寓意这里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英国通邮。因而图画上端的画题,不是“上海邮政局
”,而是“世界交通”。据有关资料,“上海邮政局”是清政府于宣统三年(1911年)成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邮政事业兴起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插画《上海大清邮政局》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答
案】(1)背景: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民族危机加深;西方邮政的传入;洋务运动的开展;清末新政的开展;(2)历史现象:《上海大清邮政局》插画的内容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反映;说明:《上海大清邮政局》所描绘的内容反映出中国近代邮政事业的起步与发展,也是中国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写照。画中的人物既有旧式着装的
,也有穿着新式服饰的,体现了土洋并存的特点;江面停泊着一艘挂着米字旗的船只反映出西方国家在中国可以自由航行,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已经深入到内地;同时“世界交通”说明中国的邮政已经与世界有所联系,反映出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世界联系更为紧密。清政府在新政时期设立“上海邮政局”,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近
代化进程。总之,《上海大清邮政局》的场景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诸多内容,是当时社会生活变迁的反映。【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原因类的分析题。背景:根据“随着五口通商和租界的设立”得出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民族危机加深;根据“列强借口便利侨民和本国通信,相继在上海租界开设邮局”得出西
方邮政的传入;根据“李鸿章复拟开设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上海五处”得出洋务运动的开展;根据“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成立邮传部”得出清末新政的开展;【小问2详解】本题是观点类的论述题。历史现象: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可得出《上海大清邮政局》插画的内容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反映;说明:结合材料中
的内容,可得出《上海大清邮政局》所描绘的内容反映出中国近代邮政事业的起步与发展,也是中国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写照。画中的人物既有旧式着装的,也有穿着新式服饰的,体现了土洋并存的特点;根据“江面停泊着一艘挂着米字旗的船只,上面有两名正在忙碌的外国船员,寓意这里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英国通邮。
”可得出江面停泊着一艘挂着米字旗的船只反映出西方国家在中国可以自由航行,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已经深入到内地;根据“世界交通”可得出中国的邮政已经与世界有所联系,反映出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世界联系更为紧密。根据所学可得出清政府在新政时期设立“上海邮政局”,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近代
化进程。最后总结可得出,总之,《上海大清邮政局》的场景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诸多内容,是当时社会生活变迁的反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铁人精神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铁人”王进喜是大庆石油会战工人集体的代表。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国内消耗
的石油基本上依靠进口。由于缺油,一些工厂被迫停产,许多拖拉机、飞机、坦克趴了窝,严重影响着国计民生和国防安全。大庆油田的发现,打破了中国“贫油”的论断,粉碎了国际敌对势力以石油为武器对新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的企图,翻开了中国石油开发史上具有
转折意义的新的一页。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有着不朽的时代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摘编自文记东《铁人精神的时代意蕴》材料二“铁人”王进喜的话(一)只能进,不能退;只能上,不能等。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二)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三)我们就是要打“喷”的井。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困难越大越有干头。(四)讲成绩不要忘了党,讲荣誉不要忘了群众,讲缺点不要忘
了自己。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摘编自《永不磨灭的精神之光一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铁人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人精神的内涵并说明其历史价值。【答
案】(1)国际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包围、封锁、禁运;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经济建设孤立无援;国内正值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制约工业发展的能源,特别是石油严重短缺;石油会战的自然环境恶劣。(2)内涵:为国分忧、为民族争光的爱国精神;忘我拼搏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价值:“铁人精神”是激励中华儿
女拼搏奋进、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列举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根据“粉碎了国际敌对势力以石油为武器对新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的企图”得出国际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包围、封锁、禁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铁人精神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此时苏联
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孤立无援;而且国内正值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根据“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国内消耗的石油基本上依靠进口。由于缺油,一些工厂被迫停产,许多拖拉机、飞机、坦克趴了窝,严重影响着国计民生和国防安全”得出制约工
业发展的能源,特别是石油严重短缺;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当时石油会战的自然环境恶劣。【小问2详解】本题是列举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内涵:根据“讲成绩不要忘了党,讲荣誉不要忘了群众,讲缺点不要忘了自己”、“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困难越大越有干头”得出为国分忧、为民族争光的爱国
精神;根据“只能进,不能退;只能上,不能等”、“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得出忘我拼搏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价值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铁人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拼搏奋进、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解读史料,获得历
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冷战初期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NSC)颁布的对苏冷战宣传的部分文件的主要内容。时间名称主要内容1950.9《美国国家安全的目标和计划》(NSC
68)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确定了“苏联成胁”的实质,并特别说明了“宣传”作为冷战的工具和手段的重要性,强调了“宣传”能够争夺思想或者取得意识形态领域的胜利,以达到加速苏联制度瓦解的目的。1953.10《国家安全基本政策》(NSC162/2)美国对苏联的评估是“苏联仍然是美国及自由世界的最大威胁”,采
取的对苏政策是:“采取秘密的、公开的措施来贬损作为苏联力量的有效工具的威望和意识形态、削弱共产党和其他亲共势力的实力。”。1954.7《美国国家安全计划的地位》(NSC5430)针对苏联在东欧的卫星国,宣传继续鼓励“大众与苏联集团进行对抗:从苏联控制中最终获得解放的信念”。对苏联本身“
详细表明美国的政策及其和平目标;传达美国人民对每个苏联人民的同情”。1955.1《利用苏联和东欧卫星国的弱点》(NSC5505/1)明确地提出要对苏联实行非武力的、和平的渗透,以期望达到争取苏联及其卫星国的民众和改变其社会性质的目的。——摘编自范帆《美国对
苏联的宣传政策演变》从上述材料中概括一个历史现象,加以阐述,并得出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现象: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政策,积极开展反苏宣传。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
本主义强国。与此同时,苏联力量也逐渐壮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欧一些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随着社会主力量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一场没有硝烟的冷战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
义国家之间展开。美国积极开展反苏宣传,从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对苏联的进攻。同时通过离间苏联“卫星国”达到遏制、瓦解苏联的目的。美国对苏联实施的冷战政策,加剧了美苏间的对抗,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解析】【详解】本题是观点分析类的论述题。现象:根据“下表为冷战初期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NSC)颁布的对苏冷战宣传的部分文件的主要内容。”可得出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政策,积极开展反苏宣传;阐述:结合美苏冷战的背景可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与此同时,苏联力量也逐渐壮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东欧一些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随着社会主力量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一场没有硝烟的冷战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根据“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确定了“苏联成胁”的实质,并特别说明了‘宣传’作为冷战的工具
和手段的重要性”可得出美国积极开展反苏宣传,从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对苏联的进攻。根据“针对苏联在东欧的卫星国,宣传继续鼓励‘大众与苏联集团进行对抗:从苏联控制中最终获得解放的信念’”可得出同时通过离间苏联“卫星国”达到遏制、瓦解苏联的目的。最后再分析冷战的影响即可,得出
美国对苏联实施的冷战政策,加剧了美苏间的对抗,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