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 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Word版含解析.docx,共(6)页,357.06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6173590b8e6ba2eff443faf83b3260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下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百万吨)变化表。它反映了()项目1914年8月1日1914年9月15日1917年某日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协
约国同盟国生铁222216255015钢192116255816煤394331346355851340A.帝国主义大战日益白热化B.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C.帝国主义大战已发生转折D.美国的参战具有重要影响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14年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军需品生产量相差不大
,但1917年协约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大大超过同盟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参战,故D项正确;表格体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实力的变化,但不能体现战争的激烈程度和是否发生转折,故排除A、C两项;B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的根本原因,但表格信息并未体现各国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排除。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一流的工人,能成为优秀的士兵。他们在现代炮火下能经得起非凡的考验”。材料主要说明()A.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赴法华工为协约
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C.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D.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答案B解析赴法华工的表现的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法国是协约国一方
,华工支援了法国就是支援了协约国一方,因此赴法华工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故B项正确;中国的参战有利于协约国一方取胜,但不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收回主权和利益,故D项错误。3.《
全球通史》中指出: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这主要是在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A.造成
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B.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C.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D.引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怀疑答案D解析材料“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
疑和挑战”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破坏,人们的信心受损,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故A项排除;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B项排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故C项排除。4.下面
两幅图片反映了同一地点(法国的凡尔赛宫)不同时间发生的两个历史事件:一个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诞生,一个反映了德国战败后任人处置,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心情和场景。基于历史的角度,两幅图片所示现象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A.大国的衰落B.邪恶的终结C.分赃的场所D.战争的积怨答案D解析两幅图片反映的事
件都发生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前者是威廉一世宣告德意志帝国诞生,后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商讨处置战败的德国。“基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反映了法德两国的战争积怨,故D项正确。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人民进
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普遍兴起。这些反思从本质上反映出()A.人类对和平的渴望B.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恐惧C.人类对友爱的向往D.人类文明程度得到提升答案D解析“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普遍兴起”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对和平友爱的渴望与向往,这从本质上说明人类文明程度得到提升,故
D项正确;“人类对和平的渴望”“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恐惧”“人类对友爱的向往”都是现象,不是本质,故A、B、C三项错误。6.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海军部长丹尼尔斯宣称将在五年内建造137艘军舰,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表示:“大不列颠宁愿花尽最后一分钱,也要保持海军对美国或其他
任何一个国家的优势。”日本则公布了规模巨大的“八八舰队”计划。据此可知美国()A.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有其必要性B.成功拆散了英日同盟C.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D.成为国际联盟领导者的愿望落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当时美、英、日都有雄心勃
勃的扩军计划,各国的扩军将对世界和平带来威胁,因此召开华盛顿会议限制各国军备就有其必要性,故选A项;由材料内容并不能看出美国拆散了英日同盟,排除B项;材料内容和“门户开放”无关,排除C项;材料主要反映了美
、英、日的扩军计划,并不能说明美国成为国际联盟领导者的愿望落空,排除D项。7.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评论说:“美国大总统威尔逊屡次的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得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1919年5月4日他
又评论说:“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上述评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遭到反对B.列强同意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C.列强签署《凡尔
赛条约》,中国外交最后失败D.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条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陈独秀在1918年12月评论美国大总统威尔逊“算得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到1919年5月4日他又评论“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总统威尔逊主张中国独立主权,引起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积极反应,而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引起中国民众对于西方大国强权的不满,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四点原则”中涉及国家主权,民族独立,赢得了民众的支持
,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陈独秀对于威尔逊态度的变化,而非强调中国外交失败的结果,排除C项;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条约》是由于美国没有获得相应的利益,排除D项。8.一个西方史学家在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提出:由于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最初没有人确知哪些国家是有罪的。这种观点()
A.不正确,它忽视了对战争双方动机的研究B.不正确,它认为两大军事集团都是无罪的C.正确,确实没人知道这场战争的责任在谁D.正确,这场战争确实是秘密外交的结果答案A解析外交活动只是表象,交战双方都是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对战争都负有责任,故A项正确,C、D两项错误。
材料并没有认为双方都无罪,故B项错误。等级考提升练9.右面漫画原图发表于1912年,桶上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沸点上面的人物代表英、法、德、奥匈、俄等国。漫画可以说明()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B.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C.欧洲的
优势地位被削弱D.巴黎和会上的钩心斗角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帝国主义国家在这里矛盾尖锐,故A项正确;B项发生于1916年,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欧洲地位的变化,排除C项;D项发生于1919年,故排除。10.
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到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阅读下面的讽刺漫画,协约国集团之所以能够形成是由于英、法、俄()德皇威廉二世贪婪地吞食世界A.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
文化传统B.有共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C.对德奥集团的霸权野心怀有恐惧D.都是为了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格局答案C解析为了对付1882年德、意、奥匈组成的同盟国,英、法、俄三国组成了协约国,故C项正确;英、法、俄并没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故A项错误;英、法、俄没有共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
发展模式,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一贯推行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政策,故D项错误。11.自1900年,德国统治精英内部一直企图占领法国、比利时、俄罗斯的领土,并且在非洲和海外挑战英国的殖民地……面对国内社会民主党势力日益强大,可能把帝
国推向民主共和的局面,萨拉热窝暗杀正好为德国宣战找到了借口。这反映了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由于()A.要求重新瓜分世界B.国内民主势力强大C.法西斯势力的上台D.英德商业竞争激烈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德国统治精英们
从1900年开始,就一直企图“占领法国、比利时、俄罗斯的领土”,并且还在非洲和海外挑战英国,这说明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在于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以抢占更多的海外殖民地,故选A项;题干述及的是“国内社会民主党势力日益强大”,而不是
国内民主势力强大,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的法西斯势力上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与题干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无关,排除C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是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与英国进行商业上的竞争是其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12.学
者罗素认为,这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的原因则是由于以下因素: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而对于波兰的独立问题而言,虽然德国希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并不希望如
此。罗素强调的是()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演化成战争B.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斗争的发酵引发了战争C.巴尔干地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的“火药桶”D.德俄两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孕育了战争答案B解析材料中叙述了罗素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的看法,从叙述中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国家对各自势力范围的
不满引发了战争,因此B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强调巴尔干地区,故C项错误;民族主义的内容不是材料叙述的主旨,故D项错误。13.“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呆在这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军中流行的这首歌在研究下列哪一问
题时最有价值()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反战情绪B.新式武器的广泛使用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伤亡情况D.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答案A解析“我要回家!……我不想再呆在这里”说明士兵们已经厌倦了战争,故A项正确。14.熊伟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产》中提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又确实没有给我们提供什么。人类并没有因为这一惨痛经历而变得清醒和理智,也没有因此而变得宽容和公正,他们仍然沿着老式的路数来思索和处理问题。作者认为()A.各国并未吸取教训,继续我行我素B.人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本没有进行反思C.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都埋
下了复仇的种子D.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物质损失还不够惨痛答案A解析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又确实没有给我们提供什么。人类并没有因为这一惨痛经历而变得清醒和理智,也没有因此而变得宽容和公正,他们仍然沿着老式的路数来思索和处理问题”可知,各国并未吸取教训,继续我行我
素,A项正确;“根本”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错误;“各国都”的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物质损失巨大,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5.“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影响任何一会员国与否,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
。联盟应采取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该盟约所体现的原则是()A.“集体安全”和“大国一致”B.“集体安全”和“委任统治”C.“维护和平”和“大国一致”D.“维护和平”和“集体安全”答案D解析材料“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
盟应采取适当有效之措施”,体现的是“集体安全”的原则;根据材料“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可知其目的是维护世界的和平,故选D项。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有三个特点对世界历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国际联盟作为第一个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
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的地位。欧洲地图被大幅度修改,如波兰复国、南斯拉夫形成。《国联盟约》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决定东亚“战后”国际秩序的是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会上主要讨论裁军和中国问题,会后缔结的《九国公约》中,也提出要尊重中国主权及领土完整,并确认了中国市场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为遏制海军扩张,各国还缔结
了主力舰持有比例的《五国海军条约》,从而暂时遏止了日俄战争后日本追求的军扩路线。——摘编自[日]村田雄二郎《超越富国强兵之梦——近现代东亚的四个“战后”》材料三国联的使命是维护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此说国联是“强盗的联盟”是非常恰当的。但是,当德、意、日法西斯出现,国联的性质
已经发生改变。虽然联盟对抵制法西斯对外扩张不力,甚至纵容侵略者,但国联也进行了抵制侵略和维护和平的尝试。如宣布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为侵略行为,伪满洲国是非法的;国联发起的裁军运动实际上延缓了德国的扩军速度,对意大利的制裁是国联反法西斯的重要行动。——摘编自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1)根据
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三个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产生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际联盟。参考答案(1)建立国际联盟维护和平;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划分
领土;对战败国殖民地采取“委任统治”形式。(2)遏制了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头;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美国确立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得到暂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