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试题(通用版)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 Word版.docx,共(4)页,129.79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55aee4af0133dde3ce8a2f667a2e99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作业4氧化还原反应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的反应为S+2KNO3+3C=====点燃K2S+N2↑+3C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
,还原剂为KNO3B.该反应中,S和C被氧化C.该反应中,K2S为氧化产物D.该反应中,若生成1molN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mol2.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条件下的转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氧化性
:NO>CO2B.该反应可表示为2NO+2CO=====催化剂N2+2CO2C.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6D.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N2,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3.洁厕灵和“84”消毒
液混合使用时发生反应:NaClO+2HCl===NaCl+Cl2↑+H2O,生成有毒的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HClB.氯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氯化钠是还原产物C.
HCl只表现还原性D.若有0.1molHCl被氧化,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4.现有24mL浓度为0.05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可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
,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2B.+3C.+4D.+55.根据下表信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序号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①Cl2FeBr2FeCl3②KMnO4H2O2O2MnO2③KClO3浓盐酸Cl2④KMnO4浓盐酸Cl2MnCl2A.表中①反应的氧化产物只能有
FeCl3B.表中②生成1mol的O2将有4mol的电子转移C.表中④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16D.表中③还原产物是KCl6.K2FeO4具有强氧化性,酸性条件下,其氧化性强于Cl2、KMnO4,其制备的流程如下
:K2FeO4能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转化1”有FeO2-4生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B.“转化1”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ClO-+5H2O===2FeO2-4+3Cl-+10H+C.“转化2”能进行的原因是该条件下K2FeO
4的溶解度比Na2FeO4小D.过滤所得产品可用冷水洗去表面杂质离子7.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别以KMnO4、KClO3、H2O2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1∶1B.飞船动力源发生反应:2N2H4+N2O4===3N2+4H2O,氧化产物与
还原产物质量比为1∶2C.火法炼铜中的反应为2CuFeS2+O2===Cu2S+2FeS+SO2,CuFeS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D.发令枪撞击时反应为5KClO3+6P===3P2O5+5KCl,消耗3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8.双碱法脱硫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过程Ⅰ中,SO2表现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过程Ⅱ中,1molO2可氧化2molNa2SO3C.双碱法脱硫过程中,NaOH起的是催化作用D.总反应为2Ca(OH)2+2SO2+O2===2CaSO4+2H2O9.已知酸性K2Cr2O7溶液可与FeSO4反应生成Fe3+和Cr3
+。现将硫酸酸化的K2Cr2O7溶液与FeSO4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AB段的氧化剂为
K2Cr2O7B.图中BC段发生的反应为2Fe3++2I-===2Fe2++I2C.K2Cr2O7与FeSO4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D.开始加入的K2Cr2O7为0.1mol10.已知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时发生反应:4Fe2++4
Na2O2+6H2O===4Fe(OH)3↓+O2↑+8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Fe2+是还原剂,O2是氧化产物B.4molNa2O2在反应中共得到8NA个电子C.每生成4molFe(OH)
3,反应过程中共转移4mol电子D.反应过程中可以看到白色沉淀转化为灰绿色再转化为红褐色11.氰化物是剧毒物质,传统生产工艺的电镀废水中含一定浓度的CN-,无害化排放时必须对这种废水进行处理。可采用碱性条件下的Cl2氧化法处理这种废水,涉及两个反应:反应ⅰ,CN-+OH
-+Cl2―→OCN-+Cl-+H2O(未配平);反应ⅱ,OCN-+OH-+Cl2―→X+Y+Cl-+H2O(未配平)。其中反应ⅰ中N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常温下,X、Y是两种无毒的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反应ⅰ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B.X、Y分别是CO2、N2,且均为反应ⅱ的氧化产物C.该废水处理工艺过程中须采取措施,防止Cl2逸出到空气中D.处理c(CN-)=0.0001mol·L-1的废水106L,消耗标况下的Cl24.48×
103L12.在好氧菌和厌氧菌作用下,废液中NH+4能转化为N2(g)和H2O(l),示意图如下:反应Ⅰ:NH+4+O2―→NO-3+H++H2O(未配平)反应Ⅱ:NH+4+NO-3―→N2↑+H2O+H+(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池发生的反应中,氮元素只被氧化B.常温
常压下,反应Ⅱ中生成8.96LN2时,转移电子数为1.5NAC.好氧菌池与厌氧菌池投入废液的体积之比为3∶5时,NH+4能完全转化为N2D.反应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5∶3二、非选择题13.氯化合物在生活中具有重要用途,不同价态的含氯化合物在适
当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回答下列问题:(1)氯胺是由氯气遇到氨气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是常用的饮用水二级消毒剂,主要包括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胺(NH2Cl、NHCl2和NCl3)。①氯胺作饮用水消毒剂是因为其水解生成了具有强烈杀
菌作用的物质,该物质的结构式为________,二氯胺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0.01molNCl3通入100mL0.5mol·L-
1Na2SO3溶液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2)KClO有强氧化性,在强碱性介质中,Fe(NO3)3与KClO反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钾(K2FeO4)溶液,K2FeO4是一种优良的
水处理剂。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3)二氧化氯(ClO2)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①已知2ClO2+2NaOH===NaClO2+NaClO3+H2O,则ClO2____(填“是”或“不是”)酸性氧化物。②ClO2的稳定性差,因此常将其制成NaClO2固体
便于运输和贮存,其制备方法是:将ClO2通入含NaOH的H2O2溶液中,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某消毒剂中ClO2含量的测定:取10mL消毒剂于锥形瓶中,然后依次加入足量的KI溶液、3mL稀硫酸,再用0.100mol·L-1N
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碘单质(I2+2S2O2-3===2I-+S4O2-6),淀粉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用去20.00mLNa2S2O3标准溶液,测得该消毒剂中ClO2的含量为________g·L-1。
14.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它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氧化成Fe3+。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正常
的血红蛋白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亚硝酸盐被还原B.维生素C是还原剂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D.亚硝酸盐是还原剂(2)某同学把新制的
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NaNO3和HCl,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FeSO4,若将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中的Fe2+转化为Fe3+,要求产物纯净,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a.Cl2b.Fec.H2O2d.HNO3(4)FeSO4可用于制备一种新型、高效、多功
能绿色水处理剂高铁酸钾(K2FeO4),氧化性比Cl2、O2、ClO2、KMnO4更强,主要反应: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①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
________。②简要说明K2FeO4作为水处理剂时所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